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泥浆水、白陶土救治急性百草枯中毒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
作者 陈希妍 胡莹莹 石金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2-103,共2页
目的观察泥浆水与白陶土在百草枯(PQ)中毒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72例PQ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泥浆水组29例、白陶土组25例及活性炭组18例。三组均予大剂量激素、抗自由基、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治疗,在此基础上泥浆水组口服500 g泥浆水,共3次... 目的观察泥浆水与白陶土在百草枯(PQ)中毒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72例PQ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泥浆水组29例、白陶土组25例及活性炭组18例。三组均予大剂量激素、抗自由基、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治疗,在此基础上泥浆水组口服500 g泥浆水,共3次;白陶土组一次性服白陶土150 g+白开水或生理盐水1 L,活性炭组一次性口服活性炭30 g。结果泥浆水组、白陶土组及活性炭组各死亡9例(31.03%)、7例(28.00%)、12例(61.11%);发生肺纤维化分别为11例(37.93%)、13例(52.00%)、18例(100%);发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分别为8(27.59%)、7(28.00%)、9例(50.00%)。结论泥浆水或白陶土治疗PQ中毒,可降低患者病死率,减少肺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中毒 泥浆水 白陶土 药物治疗
下载PDF
白陶土辅助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胡蓬勃 崔守永 +3 位作者 姜海明 王学东 马珍珍 杨艳君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34-34,共1页
目的评估白陶土辅助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病例40例,随机分为白陶土辅助治疗组(给予白陶土150g口服后导泻)和无白陶土治疗的对照组;观察两组MODS发生时间,住院期间死亡时间,全部死亡病例存活时间,痊愈率。结... 目的评估白陶土辅助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病例40例,随机分为白陶土辅助治疗组(给予白陶土150g口服后导泻)和无白陶土治疗的对照组;观察两组MODS发生时间,住院期间死亡时间,全部死亡病例存活时间,痊愈率。结果治疗组MODS发生时间2.49±0.56d,住院期间死亡时间5.44±1.04d,全部死亡病例存活11.69±1.68d,痊愈率35%;对照组MODS发生时间2.06±0.39d,住院期间死亡时间4.01±1.67d,全部死亡病例存活时间9.06±1.86d,痊愈率25%。结论白陶土辅助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可以延缓病情进展,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痊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白陶土
下载PDF
不同时机胃管灌注白陶土对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曾润生 高渝峰 +1 位作者 史晶 黄澎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0年第5期402-403,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给予白陶土胃管灌注对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9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均立即给予洗胃、白陶土胃管灌注、导泻、大剂量激素、护肝及血液净化等治疗。入选病例的中毒剂...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给予白陶土胃管灌注对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9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均立即给予洗胃、白陶土胃管灌注、导泻、大剂量激素、护肝及血液净化等治疗。入选病例的中毒剂量、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白陶土胃管灌注时间分为3组,其中灌注时间t≤6 h的A组16例、6 h<t≤12 h的B组12例以及t>12h的C组11例。观察3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发生时间、例数和1周内的病死率。结果:A组出现MODS 12例,发生MODS时间为(3.21±0.54)d,1周病死6例;B组出现MODS10例,发生MODS时间为(2.53±0.37)d,1周病死5例;C组出现MODS10例,发生MODS时间为(2.61±0.52)d,1周病死5例。A组与B、C两组间MODS发生时间、MODS受损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1周病死率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给予大剂量白陶土胃管灌注能有效减轻或延缓患者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百草枯 白陶土 预后
下载PDF
白陶土诱导新生大鼠梗阻性脑积水模型的建立
4
作者 吴少峰 杨波 +1 位作者 金惠明 鲍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采用白陶土混悬液诱导的方法建立新生大鼠梗阻性脑积水模型。方法对出生1d的SD大鼠经枕大池注射白陶土混悬液(实验组,n=40),另设生理盐水对照组(n=10)和正常对照组(n=10);再将实验组分为4个亚组(n=10),分别在注射后第1、2、3、4周... 目的采用白陶土混悬液诱导的方法建立新生大鼠梗阻性脑积水模型。方法对出生1d的SD大鼠经枕大池注射白陶土混悬液(实验组,n=40),另设生理盐水对照组(n=10)和正常对照组(n=10);再将实验组分为4个亚组(n=10),分别在注射后第1、2、3、4周进行观察。注射后第1、2、3、4周,对大鼠进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1月龄时,对大鼠开始Morris水迷宫训练,观察大鼠空间辨别能力和记忆能力。结果实验组大鼠逐渐出现弓背、宽基步态等共济失调的表现。注射白陶土1周时,实验组大鼠MRI表现出脑室扩大征象;至第4周表现为明显的脑室扩大和皮层变薄。实验组大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无法准确找到平台;训练第4、5、6天时,实验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长于两个对照组(P<0.01)。结论经枕大池注射白陶土可以有效地建立梗阻性脑积水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白陶土 MORRIS水迷宫 新生大鼠
下载PDF
国产白陶土与进口白陶土性能相关分析
5
作者 腾飞鹏 马良秀 《江西医学检验》 1999年第1期23-24,共2页
活化部份凝血活酶时间(APIT)测定在血栓与止血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市售试剂盒中白陶土普遍采用进口试剂,由于进口试剂价格昂贵,所以我们试用不同批号的国产白陶土与进口白陶土作比较,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来源 1.1.1 白... 活化部份凝血活酶时间(APIT)测定在血栓与止血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市售试剂盒中白陶土普遍采用进口试剂,由于进口试剂价格昂贵,所以我们试用不同批号的国产白陶土与进口白陶土作比较,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来源 1.1.1 白陶土对比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陶土 性能 凝血活酶 APTT 测定
下载PDF
白陶土对Pb(Ⅱ)吸附特性 被引量:5
6
作者 史艳婷 张金利 杨庆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6-405,共10页
采用间歇试验研究白陶土对Pb(Ⅱ)的吸附特性,考虑了吸附剂用量、初始溶液pH、离子强度、反应时间、温度及铅初始浓度等因素的影响.间歇试验结果表明,吸附剂用量、pH、离子强度等因素对铅去除影响显著,温度对白陶土吸附能力影响相对较小.... 采用间歇试验研究白陶土对Pb(Ⅱ)的吸附特性,考虑了吸附剂用量、初始溶液pH、离子强度、反应时间、温度及铅初始浓度等因素的影响.间歇试验结果表明,吸附剂用量、pH、离子强度等因素对铅去除影响显著,温度对白陶土吸附能力影响相对较小.在20℃、pH0=5.5、初始浓度200 mg/L、吸附剂用量1g/L下,白陶土对Pb(Ⅱ)的吸附量可达136.33mg/g.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白陶土对Pb(Ⅱ)的吸附为快速反应,10min时的吸附量为最大吸附量的80%,180min内即达到吸附平衡,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对白陶土吸附Pb(Ⅱ)的过程拟合较好.Langmuir模型可较好地预测白陶土对Pb(Ⅱ)的等温吸附.热力学试验结果表明,白陶土对Pb(Ⅱ)的吸附为自发与吸热反应,升温有利于吸附反应的进行.白陶土对Pb(Ⅱ)的吸附机制为离子交换、静电吸附与络合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陶土 吸附 平衡 动力学 热力学 机制
下载PDF
白陶土联合普萘洛尔对百草枯中毒小鼠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邱贤克 李章平 +3 位作者 缪心军 陈玉熹 李勇 陈之力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8-481,共4页
目的 探讨白陶土联合普萘洛尔对百草枯(PQ)中毒小鼠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及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54只ICR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PQ中毒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8只.采用100 mg/kg PQ灌胃的方法复制PQ... 目的 探讨白陶土联合普萘洛尔对百草枯(PQ)中毒小鼠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及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54只ICR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PQ中毒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8只.采用100 mg/kg PQ灌胃的方法复制PQ中毒模型;制模后治疗组立即给予白陶土48 g/kg联合普萘洛尔3.2 mg/kg灌胃,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制模后6、12、24 h处死小鼠,取肺组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MMP-9蛋白表达水平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制模后6 h对照组、PQ中毒模型组和治疗组MMP-9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灰度值:0.655±0.045、0.656±0.045、0.641±0.036),制模后12 h、24 h PQ中毒模型组MMP-9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多(12 h:0.824±0.039比0.634±0.038,24 h:0.742±0.039比0.658±0.041,均P〈0.05),治疗组较PQ中毒模型组明显降低(12 h:0.760±0.050比0.824±0.039,24 h:0.686±0.041比0.742±0.039,均P〈0.05).光镜下可见:PQ中毒模型组早期肺组织毛细血管扩张充血,12 h肺泡腔出现大量以中性白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可见少量红细胞渗出;24 h可见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内皮细胞肿胀,肺内小灶状或大片状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治疗组亦出现了肺炎性细胞、肺泡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内皮细胞肿胀等表现,但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 白陶土联合普萘洛尔干预能明显降低PQ急性中毒大鼠肺组织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可能是其防治PQ致肺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中毒 白陶土 普萘洛尔 基质金属蛋酶-9 急性肺损伤
下载PDF
生后25天排白陶土样大便,35天皮肤黄染
8
作者 吴婉芳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第24期15-15,共1页
患儿,男,2个月。患儿因生后25天起排白陶土样大便,35天发现全身皮肤黄染,近2天出现咳嗽症状,于出生后40天时以肺炎、黄疸待查住院治疗。病后无发热,无呼吸困难。
关键词 皮肤黄染 白陶土 生后 大便 咳嗽症状 住院治疗 呼吸困难 患儿
下载PDF
家兔白陶土胸膜炎性发热的研究——脑脊液和血浆cAMP含量的观察
9
作者 钱芳 王力军 黄晓凤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2-35,共4页
为确定cAMP是否参与无菌性,炎症性发热机制,以白陶土诱发家兔胸膜炎性发热模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白陶土胸膜炎性发热时,发热效应与脑背液中cAMP含量增多,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血浆cAMP在发热时含量明显增多,但在退热时未相应减... 为确定cAMP是否参与无菌性,炎症性发热机制,以白陶土诱发家兔胸膜炎性发热模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白陶土胸膜炎性发热时,发热效应与脑背液中cAMP含量增多,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血浆cAMP在发热时含量明显增多,但在退热时未相应减少。由此可推论:在无菌性、炎症性发热机制中,中枢cAMP含量增多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陶土 发热 胸膜炎性
下载PDF
白陶土与鞣花酸检测APTT的差异性分析
10
作者 刘海滨 余望 陈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12期50-51,共2页
目的通过用白陶土与鞣花酸两种不同激活剂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对其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方法通过对100例临床患者抽取静脉血液分离血浆,用白陶土作为激活剂的ACL Top700和以鞣花酸作为激活剂的Sysmex CA7000两台全自动血... 目的通过用白陶土与鞣花酸两种不同激活剂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对其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方法通过对100例临床患者抽取静脉血液分离血浆,用白陶土作为激活剂的ACL Top700和以鞣花酸作为激活剂的Sysmex CA7000两台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进行APTT指标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和相关性回归统计学分析。结果白陶土试剂检测的APTT值与鞣花酸试剂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白陶土试剂检测值低于鞣花酸。结论当实验室同时使用两种激活剂检测APTT指标时,应建立自己的APTT参考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TT 激活剂 白陶土 鞣花酸
下载PDF
用白陶土灌注疗法联合血液灌流疗法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梁朝矿 何树发 李文升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0期206-207,共2页
目的:探讨用白陶土灌注疗法联合血液灌流疗法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8例患者。... 目的:探讨用白陶土灌注疗法联合血液灌流疗法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8例患者。我院使用活性炭吸附疗法联合血液灌流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白陶土灌注疗法联合血液灌流疗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以及治疗前后ALT(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CK(肌酸激酶)、CK-MB(同工酶)和Cr(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中治疗结果为痊愈者有13例,治疗结果为好转者为20例,治疗结果为死亡者有5例,治疗的总有效率86.8%。对照组患者中治疗结果为痊愈者有7例,治疗结果为好转者为18例,治疗结果为死亡者有1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65.8%。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LT、AST、CK、CK-MB和Cr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CK、CK-MB和Cr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ALT、AST、CK、CK-MB和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白陶土灌注疗法联合血液灌流疗法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疗效好,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减轻其心脏和肾脏受到的损伤,降低其死亡率。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百草枯中毒 白陶土灌注疗法 血液灌流疗法 联合 效果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生成时间测定的临床意义
12
作者 姜嘉 巫善明 +3 位作者 吴瑞庭 盛兰明 孙勇 周天华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1985年第4期255-256,共2页
出血是病毒性肝炎常见的症状之一,临床上习惯以凝血酶元时间(PT)作为主要检查项目,但PT为外源性凝血系统的过筛试验,并不包括内源性凝血因子,为此我们采用内源性凝血系统过筛试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生成时间测定(KPTT)结合PT试验,对... 出血是病毒性肝炎常见的症状之一,临床上习惯以凝血酶元时间(PT)作为主要检查项目,但PT为外源性凝血系统的过筛试验,并不包括内源性凝血因子,为此我们采用内源性凝血系统过筛试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生成时间测定(KPTT)结合PT试验,对部分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测定,以了解此两种试验与肝炎出血倾向的关系,将有关资料小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白陶土 部分凝血活酶 时间测定 临床意义 过筛试验 外源性凝血系统 凝血酶元时间 内源性 凝血因子 检查项目 肝炎患者 出血倾向 资料 症状
原文传递
白陶土洗胃、长托宁、乌司他丁联合治疗急危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62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靳培敏 赵仁兴 +3 位作者 李银宽 兰超 魏进举 贾丽丽 《中国实用医刊》 2013年第6期112-113,共2页
目的观察白陶土反复洗胃、长托宁、戊司他丁联合治疗急危重症有机磷中毒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巩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22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抢救成功39例,死亡... 目的观察白陶土反复洗胃、长托宁、戊司他丁联合治疗急危重症有机磷中毒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巩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22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抢救成功39例,死亡1例,治愈率98.8%,对照组抢救成功18例,死亡2例,治愈率92.3%。结论白陶土洗胃、长托宁、戊司他丁联合治疗急危重症有机磷中毒安全有效,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陶土洗胃 长托宁 乌司他丁 有机磷农药 联合治疗
原文传递
白陶土联合普萘洛尔对百草枯中毒小鼠肺组织毒物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缪心军 朱秀华 +4 位作者 陈玉熹 邱贤克 李勇 陈之力 章若斯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15年第9期536-539,共4页
[目的]观察白陶土联合普萘洛尔对百草枯(PQ)中毒小鼠肺组织毒物浓度的影响。[方法]144只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PQ组、PQ+白陶土联合普萘洛尔组(下称治疗组)、对照组,PQ组、治疗组予PQ 100 mg/kg灌胃,治疗组在PQ灌胃后立即予白陶土48 g/kg... [目的]观察白陶土联合普萘洛尔对百草枯(PQ)中毒小鼠肺组织毒物浓度的影响。[方法]144只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PQ组、PQ+白陶土联合普萘洛尔组(下称治疗组)、对照组,PQ组、治疗组予PQ 100 mg/kg灌胃,治疗组在PQ灌胃后立即予白陶土48 g/kg联合普萘洛尔3.2 mg/kg灌胃,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组在造模后0.5、1、2、4、6、8、12、24 h时间点取小鼠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制作匀浆进行PQ浓度检测。[结果]PQ组小鼠肺组织出现肺泡毛细血管扩张,内皮细胞肿胀,小灶状或大片状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治疗组上述病变程度明显减轻。PQ组和治疗组小鼠灌胃0.5 h后肺组织PQ浓度明显上升,4 h达高峰;与PQ组相比,治疗组第4 h开始肺组织PQ浓度明显降低(P<0.05),持续至24 h。[结论]白陶土联合普萘洛尔可以降低PQ中毒小鼠肺组织毒物浓度,减轻肺部损伤,联合使用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陶土 普萘洛尔 百草枯中毒 肺组织
原文传递
新型重组膜联蛋白B1的特征及其抗血液凝固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湘越 兰小鹏 +3 位作者 朱忠勇 颜宏利 张毅 孙树汉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研究毕赤酵母重组膜联蛋白 B1的特征变化 ,比较其和原核表达产物对血细胞凝集与血栓形成过程的影响。 方法 对毕赤酵母重组膜联蛋白 B1行 SDS- PAGE,等电聚焦 ,脱磷酸反应 ,蛋白质 N端氨基酸测序 ,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KPTT... 目的 研究毕赤酵母重组膜联蛋白 B1的特征变化 ,比较其和原核表达产物对血细胞凝集与血栓形成过程的影响。 方法 对毕赤酵母重组膜联蛋白 B1行 SDS- PAGE,等电聚焦 ,脱磷酸反应 ,蛋白质 N端氨基酸测序 ,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KPTT)测定及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观察。 结果 毕赤酵母重组膜联蛋白 B1显示两条电泳带 ,其中一条带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核表达产物大 ,已被磷酸化 ,等电点较理论值低 ,两条带的 N端均携带了来自载体的 4个氨基酸 ,毕赤酵母重组膜联蛋白 B1和大肠杆菌谷胱甘肽转移酶融合膜联蛋白 B1具有明显的抗凝及抑制血栓形成作用。 结论 虽然毕赤酵母重组膜联蛋白 B1的分子特征较原核产物有了明显变化 ,但其抗凝及抑制血栓功能基本未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联蛋 原核表达产物 血液凝固 抗凝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KPTT 白陶土 毕赤酵母 等电点 电泳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的出凝血机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16
作者 翁维权 于竹英 +6 位作者 陈兵 田树堂 张汝菁 姜培坤 张若珩 林九玲 张沂蒙 《山东医药》 CAS 1983年第1期8-9,共2页
急性白血病出凝血象的变化比较复杂。正确判断出血原因及高凝状态,对有效地控制出血及血栓、降低病死率有一定的意义。我们于1981年4月~10月对初诊的40例急性白血作做了比较详细的出凝血象检查。
关键词 血病患者 血肉瘤 凝血象 早幼粒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异常 急淋 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
下载PDF
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一例
17
作者 张雪峰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5年第5期89-89,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纤维蛋原缺乏症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功能检查 凝血酶原时间 2004年 自然分娩 出生体重 入院查体 精神反应 脐带残端 静脉穿刺 穿刺部位 血红蛋 早产儿 肌张力 白陶土 细胞 血常规 血小板 渗血
下载PDF
枝管藻多糖的提取及其抗凝血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王静凤 张学成 +3 位作者 姜国良 葛源 吴志强 陈先锋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5-79,共5页
探讨枝管藻多糖的提取方法 ,并对枝管藻多糖的抗凝血活性进行研究。采用酶解 -热水浸提法提取的枝管藻多糖能够显著延长小鼠全血凝血时间、大鼠体外凝血酶原时间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且呈明显的量 -效关系。提示枝管藻多糖具有较... 探讨枝管藻多糖的提取方法 ,并对枝管藻多糖的抗凝血活性进行研究。采用酶解 -热水浸提法提取的枝管藻多糖能够显著延长小鼠全血凝血时间、大鼠体外凝血酶原时间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且呈明显的量 -效关系。提示枝管藻多糖具有较强的抗凝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管藻多糖 抗凝血作用 凝血酶原时间 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褐藻
原文传递
叶下珠有效部位对凝血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沈志强 陈蓬 +2 位作者 段理 董泽军 刘吉开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9-542,共4页
目的 探讨叶下珠含 corilagin (1-酰 - 3,6 -六羟基联苯二甲酰基葡萄糖 )有效部位的水溶性部分 (简称PUW)对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 采用 Kowalski、黄正良及顾月芳等方法观察 PUW iv对家兔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uglobulin lysis time,EL T... 目的 探讨叶下珠含 corilagin (1-酰 - 3,6 -六羟基联苯二甲酰基葡萄糖 )有效部位的水溶性部分 (简称PUW)对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 采用 Kowalski、黄正良及顾月芳等方法观察 PUW iv对家兔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uglobulin lysis time,EL T)、全血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 (prothrombin time,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aolin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KPTT)及大鼠尾尖出血时间的影响。结果  PUW iv明显缩短 EL T,在体内外均延长 KPTT,对 PT无明显影响 ;PU W对家兔全血凝血时间亦无影响 ,PU W虽延长大鼠尾尖出血时间 ,但与尿激酶或阿司匹林比较 ,PUW组的出血时间显著缩短。结论  PUW缩短 EL T和延长 KPTT是其具有明显的纤溶作用的原因之一 ;作为一种有苗头的抗栓药 ,PU W有引起出血的倾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下珠水溶部分 CORILAGIN 优球蛋溶解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白陶土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下载PDF
骨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修复与橄榄叶提取物的干预效应 被引量:6
20
作者 耿成燕 宫德正 +4 位作者 姜丽平 王丽辉 王大利 吉村宽幸 仲来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3673-3676,共4页
目的:观察橄榄叶提取物对白陶土及鹿角菜胶诱导的大鼠骨关节炎组织炎症的预防作用及对关节软骨的修复作用。方法:试验于2005-11/12在大连医科大学中日合作医药科学研究所进行。实验动物: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实验材料:受试物橄榄叶... 目的:观察橄榄叶提取物对白陶土及鹿角菜胶诱导的大鼠骨关节炎组织炎症的预防作用及对关节软骨的修复作用。方法:试验于2005-11/12在大连医科大学中日合作医药科学研究所进行。实验动物: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实验材料:受试物橄榄叶提取物[由日本国Eisai食品与化学有限公司(日本国东京市)提供]。实验分组及给药:按体质量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6只。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蒸馏水,消炎痛组,灌胃给予消炎痛2mg/kg体质量,其余3组为橄榄叶提取物组,分别给予橄榄叶提取物(活性成分为以羟基酪醇为主的多酚)25,50,100mg/kg体质量灌胃,连续5d。第1天给药后1h,采用白陶土与鹿角菜胶诱发大鼠单发亚急性关节炎。实验评估:①诱发关节炎后1,3,5d,用容积测量法测定每组8只大鼠的左右后肢足跖体积,计算肿胀度,并同时用游标卡尺测定其胫跗骨关节最大径。②诱发关节炎后第5天,测定大鼠足跖伊文思蓝含量。每组的另8只大鼠,在诱发关节炎第5天麻醉后处死,剪下右足跖做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橄榄叶提取物对大鼠骨关节炎中组织炎症的预防作用及对关节软骨的修复作用。结果:8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足跖肿胀度及胫跗骨关节径:诱发关节炎后1,3,5d,橄榄叶提取物50mg/kg组和100mg/kg组大鼠的右后足跖肿胀度均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大鼠[1d:(46.7±4.2)%,(44.8±6.8)%,(52.5±4.0)%;3d:(40.4±4.8)%,(37.4±5.7)%,(45.0±2.9)%;5d:(34.5±4.8),(31.7±5.3)%,(40.4±4.0)%,P<0.05],橄榄叶提取物25mg/kg体质量组,50mg/kg体质量组,100mg/kg体质量组大鼠的右后胫跗骨关节径与模型对照组大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足跖伊文思蓝含量:诱发关节炎后第5天,橄榄叶提取物50mg/kg,100mg/kg组大鼠的右后足跖伊文思蓝含量均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大鼠(P<0.05)。③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评分: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橄榄叶提取物50mg/kg组,100mg/kg组大鼠骨关节炎中组织炎症浸润明显减少,软骨组织无破坏,且组织病理学评分也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橄榄叶提取物在50mg/kg体质量及以上剂量能有效地预防白陶土与鹿角菜胶诱发的大鼠骨关节炎中组织炎症,且对软骨有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叶提取物 白陶土 鹿角菜胶 骨关节炎 大鼠 软骨 组织构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