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花时代”地缘电影的三重面向(1955-1960)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望莉 王馨莹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3,共6页
中国电影史学界对中国“十七年”电影的划分的基本共识为三个半高潮或四次高潮,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蓬勃发展”“1956年前后”“1959年的高峰”以及“一个未成形的电影创新高潮”。[1]其中对于1956年的成就多被认为其标志性的事件是毛... 中国电影史学界对中国“十七年”电影的划分的基本共识为三个半高潮或四次高潮,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蓬勃发展”“1956年前后”“1959年的高峰”以及“一个未成形的电影创新高潮”。[1]其中对于1956年的成就多被认为其标志性的事件是毛泽东“双百方针”的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 电影创新 双百方针 百花时代 十七年 基本共识
下载PDF
百花时代下“革命加恋爱”叙事模式的嬗变
2
作者 庞裕 肖振宇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82-84,共3页
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的“百花文学”虽历时短暂,却为“革命加恋爱”叙事模式增添了新的元素。百花时代滋养了革命恋爱之花,不但颠覆了传统的革命爱情叙事逻辑,而且顺承了五四时期人道主义文学的流泽,冲破了主流文学关于“爱情”与“人... 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的“百花文学”虽历时短暂,却为“革命加恋爱”叙事模式增添了新的元素。百花时代滋养了革命恋爱之花,不但颠覆了传统的革命爱情叙事逻辑,而且顺承了五四时期人道主义文学的流泽,冲破了主流文学关于“爱情”与“人性”的禁区,绽放出了别样花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花时代 革命加恋爱 叙事模式
下载PDF
施蛰存在“百花时代”
3
作者 刘军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9-186,共8页
1956年前后,久不动笔的著名作家施蛰存在《文汇报》发表了多篇杂文,其中比较重要的是1956年发表的《吊鲁迅先生诗并序》和1957年发表的《才与德》等。这一现象与"百花时代"的政治空气有关,更是施蛰存不平则鸣的担当精神和独... 1956年前后,久不动笔的著名作家施蛰存在《文汇报》发表了多篇杂文,其中比较重要的是1956年发表的《吊鲁迅先生诗并序》和1957年发表的《才与德》等。这一现象与"百花时代"的政治空气有关,更是施蛰存不平则鸣的担当精神和独立人格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蛰存 百花时代 知识分子
下载PDF
论《百花时代》及50年代文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4
作者 郜积意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5-60,共6页
洪子诚的《百花时代》在材料的选择上主要集中于北京的政治方针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学界内部力量的消长 ,在理论探讨上侧重于反思已往政治力量过分干预文学的局面。由此可以引出三方面的思考 :一 ,过去的历史究竟怎样 ?二 ,我们持以批评的... 洪子诚的《百花时代》在材料的选择上主要集中于北京的政治方针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学界内部力量的消长 ,在理论探讨上侧重于反思已往政治力量过分干预文学的局面。由此可以引出三方面的思考 :一 ,过去的历史究竟怎样 ?二 ,我们持以批评的理论立场是什么 ?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花时代 50年代 文学研究 方法论 供子诚 文学批评 理论立场
下载PDF
“百花时代”爱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心态
5
作者 李达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26-29,共4页
"百花时代"的爱情小说是反映当时知识分子心态的重要文本,这个时期知识分子的心态极其微妙复杂,主要表现为三种心态:忏悔与救赎、矛盾与焦虑、悲情与感伤。上述心态是特殊的政治环境与现代知识分子人格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对当... "百花时代"的爱情小说是反映当时知识分子心态的重要文本,这个时期知识分子的心态极其微妙复杂,主要表现为三种心态:忏悔与救赎、矛盾与焦虑、悲情与感伤。上述心态是特殊的政治环境与现代知识分子人格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对当时以及后来知识分子与执政党之间的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花时代 爱情小说 知识分子 心态
下载PDF
文学期刊与“百花时代”文学生态建构 被引量:1
6
作者 倪雪坤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百花时代”的文学生态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百花文学精神为主要内涵,其形成、发展、高潮与主流文学期刊的编辑理念、实践的推动紧密相关。文学期刊感应时代精神,确定办刊理念及编辑实践,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创作与接受的主体... “百花时代”的文学生态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百花文学精神为主要内涵,其形成、发展、高潮与主流文学期刊的编辑理念、实践的推动紧密相关。文学期刊感应时代精神,确定办刊理念及编辑实践,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创作与接受的主体等方面对文学生态格局的构建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花时代 文学期刊 文学生态
下载PDF
试论“百花时代”的爱情小说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彩云 《广西社会科学》 2002年第4期177-179,共3页
在上世纪 50年代中后期中国文坛出现的“百花文学”中 ,一批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触及到了“情爱”这一建国初期创作题材的禁区 ,并承接了“五四”时期同类题材小说的人性主题。在政治语境较为宽松的环境下 ,这些小说透过文本叙事的裂缝... 在上世纪 50年代中后期中国文坛出现的“百花文学”中 ,一批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触及到了“情爱”这一建国初期创作题材的禁区 ,并承接了“五四”时期同类题材小说的人性主题。在政治语境较为宽松的环境下 ,这些小说透过文本叙事的裂缝传递出一种真实的个人性的东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花时代 爱情小说 文本叙事
下载PDF
“百花时代”影片中的城市意象叙事
8
作者 吴益敏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3-87,共5页
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双百"方针实施期间,电影界出现了一批以城市为背景的现实生活题材影片。这些影片无论在内容上还是美学上都不同于"十七年"其他时期以城市为背景的影片。... 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双百"方针实施期间,电影界出现了一批以城市为背景的现实生活题材影片。这些影片无论在内容上还是美学上都不同于"十七年"其他时期以城市为背景的影片。通过考察这些影片的包括城市景观、服装、外貌、生活场景等在内的城市意象,我们将发现一个全新的新中国城市想象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花时代 城市题材 城市景观 服装 外貌 生活场景
下载PDF
“道德”与“爱情”——“百花时代”爱情小说的再解读
9
作者 张梦 《品位·经典》 2020年第9期3-4,19,共3页
1956年的"双百方针"在创作层面允诺的独立和自由,使爱情主题的书写得以再次进入大众视野。在这批爱情小说描写中,一些文本总是将"爱情"放在"道德"的对立面,让故事的主人公一再陷入"爱情"与&qu... 1956年的"双百方针"在创作层面允诺的独立和自由,使爱情主题的书写得以再次进入大众视野。在这批爱情小说描写中,一些文本总是将"爱情"放在"道德"的对立面,让故事的主人公一再陷入"爱情"与"道德"的选择两难境地。然而无一例外,主人公们最终的选择都是坚守"道德"而放弃"爱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花时代 爱情小说 道德 爱情
下载PDF
设想、“时宜”与限度——“百花时代”秦兆阳的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俊芝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9-203,共15页
“百花时代”①,即1956年至1957年上半年“双百”方针实施期间,就文学的创作、批评和理论建构而言,这是当代文学前三十年里少有的自由年代。《人民文学》在“百花时代”呈现出别样面貌,登载了不少具有“干预生活”特质、此后遭遇却令人... “百花时代”①,即1956年至1957年上半年“双百”方针实施期间,就文学的创作、批评和理论建构而言,这是当代文学前三十年里少有的自由年代。《人民文学》在“百花时代”呈现出别样面貌,登载了不少具有“干预生活”特质、此后遭遇却令人扼腕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花时代 秦兆阳 《人民文学》 当代文学 干预生活 前三十年 理论建构 别样
原文传递
“百花时代”与“百花电影” 被引量:1
11
作者 郦苏元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0-67,共8页
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倡导创作自由言论自由。在这一方针鼓舞下,电影界兴起一股改革思潮,并涌现出一批创新之作。随着反右斗争和"拔白旗、插红旗"运动相继开展,"百花时代"夭折,"百花电影"凋... 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倡导创作自由言论自由。在这一方针鼓舞下,电影界兴起一股改革思潮,并涌现出一批创新之作。随着反右斗争和"拔白旗、插红旗"运动相继开展,"百花时代"夭折,"百花电影"凋谢。这一历史,留给人们太多的遗憾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百”方针 百花时代 百花电影”反右斗争 “拔白旗 插红旗”运动
原文传递
“继续革命”视野下的反官僚主义文本——以“百花时代”的三篇作品为例
12
作者 闫作雷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0-109,共10页
1956—1957年"百花"时期出现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其中一些青年作家写的被称为"干预生活"的小说,如果将之放到当时的历史语境中进行考察,则不难发现它们非但不是"非主流",相反,恰恰是当时高层路线斗争和&qu... 1956—1957年"百花"时期出现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其中一些青年作家写的被称为"干预生活"的小说,如果将之放到当时的历史语境中进行考察,则不难发现它们非但不是"非主流",相反,恰恰是当时高层路线斗争和"社会主义高潮"大环境的产物。本文通过对《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在桥梁工地上》及《本报内部消息》的历史化解读,显示其作为当时反保守思想、反官僚主义文本所具有的"继续革命"诉求。这种诉求及对官僚主义的批判诉诸的是"最高权威"及其代表的路线,这显示了它们与体制的双重关联。"当代文学"及左翼内部的自我否定性实肇于此,它贯穿于"当代文学"和"当代历史"的整个过程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花时代 “继续革命” 反保守 反官僚主义
原文传递
论百花时代的《文艺报》
13
作者 储欢 《公安海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1期59-61,共3页
1956年实施的"双百"方针为中国文坛带来了活力。通过分析研究1956年初到1957年夏期间的《文艺报》,可以管窥当时文坛的风貌,揭示"双百"方针的意义。
关键词 双百方针 百花时代 文艺报
下载PDF
文学“新生力量”的起落——从投稿看“百花时代”的青年创作者群体
14
作者 张钰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8-112,共15页
在"百花时代"前后,曾有一批青年创作者,以"群体"的面貌、以文学"新生力量"的身份,异军突起。这一文学现象往往湮没于对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群体或少数几个青年作家的关注之下。本文从投稿及其相关问题切入... 在"百花时代"前后,曾有一批青年创作者,以"群体"的面貌、以文学"新生力量"的身份,异军突起。这一文学现象往往湮没于对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群体或少数几个青年作家的关注之下。本文从投稿及其相关问题切入,可以看到青年创作者群体在"百花时代"经历的一条不同于"老知识分子""老作家",也不同于"工农兵作家"的发展路线。这一问题背后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学生产力、后备军的重要尝试,以及新中国文学制度、作家培养制度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力量 青年创作者群体 百花时代 投稿
原文传递
一位知识分子的观影史(1957—1958)
15
作者 郭武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03-111,共9页
从一本私人日记中窥探出“百花时代”中国电影的繁盛及其骤然凋零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电影成为宣传动员的重要手段,巩固了卷入一波又一波政治运动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成果,这些知识分子开始对曾经浸淫其中的西方意识形态表... 从一本私人日记中窥探出“百花时代”中国电影的繁盛及其骤然凋零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电影成为宣传动员的重要手段,巩固了卷入一波又一波政治运动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成果,这些知识分子开始对曾经浸淫其中的西方意识形态表示拒斥,并对共产党产生了强烈的政治信仰与价值认同,对自身已转变为工人阶级的属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容易陷入非黑即白的逻辑,与此同时又保留着自己的某些立场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花时代 知识分子 电影
下载PDF
家史、宗族史、更是心灵史——刘登翰《一个华侨家族的侧影》
16
作者 谢冕 《海内与海外》 2023年第8期104-106,共3页
相遇是缘分,相知要用一生的时间。刘登翰记得,我是在北大首先迎接他的人。1956年,一个秋阳灿烂的日子,刘登翰来北大报到。我在中文系新生的名册中寻找那个叫做刘登翰的人一一因为我知道,他是一名记者,热爱文学,而且写诗。登翰来自厦门,... 相遇是缘分,相知要用一生的时间。刘登翰记得,我是在北大首先迎接他的人。1956年,一个秋阳灿烂的日子,刘登翰来北大报到。我在中文系新生的名册中寻找那个叫做刘登翰的人一一因为我知道,他是一名记者,热爱文学,而且写诗。登翰来自厦门,我们是大同乡,又有共同的爱好,见面自是欣喜。虽然不是同一年级,因为志趣相近,交往日深,渐成知交。说的是百花时代,却是连绵的秋风秋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灵史 刘登翰 百花时代 秋风秋雨
原文传递
我们如何接近历史 被引量:2
17
作者 洪子诚 《文艺争鸣》 CSSCI 1998年第6期35-36,共2页
关于本书的写作,有下面的几点需要说明。一、这本书里所要评述的,是发生于1956年的中国的文学现象。这一年及1957年上半年,在文学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革,出现了带有新异色彩的理论主张和创作。这个期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创... 关于本书的写作,有下面的几点需要说明。一、这本书里所要评述的,是发生于1956年的中国的文学现象。这一年及1957年上半年,在文学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革,出现了带有新异色彩的理论主张和创作。这个期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创作,曾被人称为“百花文学”。仿照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花时代 百家争鸣 理论主张 社会心理状况 文学权力 “双百方针” 百花文学 “历史” 文学变革 修辞方式
原文传递
在“微弱的叙述”的内面——《洪子诚学术作品精选》读后
18
作者 冷霜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8-110,共3页
作为一位文学史家,洪子诚先生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已经为学界所共知。他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概说》《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讲稿》等著作中采取的研究方法、提出的概念与命题,都深刻地影响和型塑... 作为一位文学史家,洪子诚先生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已经为学界所共知。他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概说》《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讲稿》等著作中采取的研究方法、提出的概念与命题,都深刻地影响和型塑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使他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化和学术研究传统确立的核心人物"(贺桂梅语)。这几部著作,连同《1956:百花时代》,均完成出版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 洪子诚 作品精选 当代文学史研究 文学史家 百花时代 《中国当代文学史》 学科化
原文传递
“十七年”家庭伦理叙事的三次浪潮
19
作者 张勇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2-146,共5页
"十七年"期间,家庭伦理剧类型并没有完全式微,而是出现过三次小高潮:在私营厂时期、"百花时代"和60年代初三个政治宽松期,创作者均在革命历史题材之外努力尝试家庭伦理叙事表达,但在各式政治运动狂潮中,家庭伦理剧... "十七年"期间,家庭伦理剧类型并没有完全式微,而是出现过三次小高潮:在私营厂时期、"百花时代"和60年代初三个政治宽松期,创作者均在革命历史题材之外努力尝试家庭伦理叙事表达,但在各式政治运动狂潮中,家庭伦理剧这些"非主流"的作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批判,家庭伦理叙事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直至最后自觉地被创作者摒弃了,政治上无比正确的革命伦理叙事步步推进,直至"十七年"最后阶段建成彻底的符号化的"革命家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家庭伦理 私营影业 百花时代 民族大家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