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5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皂苷类成分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刘亚虓 李世兴 +6 位作者 唐家美 张东东 张化为 姜祎 宋小妹 李玉泽 王薇 《中南药学》 2023年第11期2969-2976,共8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和病机复杂,目前尚无完全治愈该病症的方法与药物,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研究表明,中药皂苷类成分在RA防治中起重要作用,主要通过靶向NF-κB、Wnt、PI3K-AKT等信号通路发挥抗RA作...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和病机复杂,目前尚无完全治愈该病症的方法与药物,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研究表明,中药皂苷类成分在RA防治中起重要作用,主要通过靶向NF-κB、Wnt、PI3K-AKT等信号通路发挥抗RA作用。本文通过对近20年的中药皂苷类成分治疗RA的作用机制以及信号通路进行归纳总结,为其新药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更有力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关节炎 皂苷类成分 作用机制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超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同时测定重楼消瘤方中5种皂苷类成分含量
2
作者 胥爱丽 曹颖男 +4 位作者 张素中 邱锦燕 谢灿辉 毕晓黎 肖观林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1-226,共6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抗肿瘤中药复方——重楼消瘤方中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Ⅶ、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 5种皂苷类成分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UPLC-ELSD)法。复方制剂经甲醇提取,采用Waters Cortecs UPLC C18(150 mm... 建立了同时测定抗肿瘤中药复方——重楼消瘤方中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Ⅶ、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 5种皂苷类成分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UPLC-ELSD)法。复方制剂经甲醇提取,采用Waters Cortecs UPLC C18(150 mm×2.1 mm,1.6μm)色谱柱分离,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进行检测,以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5种皂苷类成分的分离度良好,分别在7.1174~177.94μg/mL、 9.4072~235.18μg/mL、 8.8726~221.82μg/mL、 7.4862~187.15μg/mL、9.761 3~244.03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 2~0.999 8,检出限为0.7~1.0μg/mL,定量下限为1.8~2.4μ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9%、103%、102%、104%、105%,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3.8%、4.0%、4.2%、3.6%、3.2%。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同时对重楼消瘤方中的5个皂苷类成分进行分析,能有效地消除杂质干扰,为重楼消瘤方的质量评价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消瘤方 皂苷类成分 超高效液相色谱 蒸发光散射
下载PDF
柴胡皂苷类成分的肠吸收特性研究
3
作者 王雅芝 王启益 +6 位作者 冯文忠 陈双双 孙欣光 周丽娟 张艳 张建永 段灿灿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681-1685,共5页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类成分的肠吸收特性。方法基于大鼠外翻肠囊模型,以累积吸收量(Q)、吸收速率常数(Ka)为指标,以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为手段,检测柴胡总皂苷提取液(8 g/mL,以生药量计)中柴胡皂苷A、B_(2)、C、D、F在十二指肠、...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类成分的肠吸收特性。方法基于大鼠外翻肠囊模型,以累积吸收量(Q)、吸收速率常数(Ka)为指标,以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为手段,检测柴胡总皂苷提取液(8 g/mL,以生药量计)中柴胡皂苷A、B_(2)、C、D、F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的吸收情况。结果柴胡皂苷A、B_(2)、C、F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吸收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均大于0.95,柴胡皂苷D在上述肠段中的r均小于0.95;与同成分在十二指肠中的吸收比较,柴胡皂苷A、C在空肠、回肠中循环120 min时的Q、Ka以及柴胡皂苷F在回肠中循环120 min时的Q、Ka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柴胡皂苷A等5种柴胡皂苷类成分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均有吸收,其中柴胡皂苷A、B_(2)、C、F均为线性吸收,符合零级吸收特征;柴胡皂苷D为非线性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皂苷类成分 外翻肠囊法 累积吸收量 吸收速率常数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
下载PDF
HPLC-ELSD法同时测定复方产品中10种皂苷类成分的含量
4
作者 李希 彭丽诗 +2 位作者 许伟沂 黄盼 李青 《江西中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65-68,76,共5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同时测定复方产品中红景天苷、刺五加苷B、刺五加苷E、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c、人参皂苷Rb2、人参皂苷Rb3和人参皂苷Rd等10种皂苷类成分含量的方法。...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同时测定复方产品中红景天苷、刺五加苷B、刺五加苷E、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c、人参皂苷Rb2、人参皂苷Rb3和人参皂苷Rd等10种皂苷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YMC-Triart C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结果:在此方法条件下10种皂苷类成分得到了良好的分离。红景天苷、刺五加苷B、刺五加苷E、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c、人参皂苷Rb2、人参皂苷Rb3和人参皂苷Rd在0.04~1.00 mg/mL浓度范围内,人参皂苷Rb1在0.08~2.00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8.6%~101.5%之间,方法重复性良好,RSD(n=6)小于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复方产品中多种皂苷类成分的质量控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仪-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皂苷类成分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闽台两地皂苷类抗癌植物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文清 叶华 《海峡药学》 2001年第1期114-114,F003,共2页
关键词 皂苷类 抗癌植物 三萜皂苷类 槭树 铁仔 欧长春藤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法测定人参和西洋参的皂苷类成分 被引量:39
6
作者 李丽 刘春明 +4 位作者 吴巍 越皓 刘志强 刘淑莹 田成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87-1090,共4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LC-ELSD)与电喷雾质谱(ESI-MS)联用技术对人参和西洋参中的人参皂苷类成分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获得了相应化合物的分子量信息;利用质谱的源内CID技术获得了相应化合物的结构信息。根据人参皂...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LC-ELSD)与电喷雾质谱(ESI-MS)联用技术对人参和西洋参中的人参皂苷类成分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获得了相应化合物的分子量信息;利用质谱的源内CID技术获得了相应化合物的结构信息。根据人参皂苷Rf和拟人参皂苷F11两种同分异构体在质谱中的源内CID裂解规律的不同,建立了人参和西洋参药材的LC-ESI-MS简便、准确的鉴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电喷雾质谱 联用法 测定 人参 西洋参 皂苷类成分 中药材
下载PDF
山银花中皂苷类成分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柴兴云 李萍 +1 位作者 窦静 许小方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2期83-87,共5页
目的 :探讨山银花药效物质基础 ,全面评价金银花类药材质量。方法 :对山银花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 ,并利用各种化学、色谱和光谱技术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山银花中分离得到 7个常春藤皂苷类化合物 ,经鉴定为... 目的 :探讨山银花药效物质基础 ,全面评价金银花类药材质量。方法 :对山银花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 ,并利用各种化学、色谱和光谱技术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山银花中分离得到 7个常春藤皂苷类化合物 ,经鉴定为常春藤皂苷元 2 8 O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6→ 1) O β D 吡喃葡萄糖基酯 (Ⅰ )、常春藤皂苷元 3 O α L 吡喃阿拉伯糖基 (2→ 1) O α L 吡喃鼠李糖苷 (Ⅱ )、常春藤皂苷元 3 O α L 吡喃阿拉伯糖基 (2→ 1) O α L 吡喃鼠李糖基 (3→ 1) O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Ⅲ )、常春藤皂苷元 3 O α L 吡喃阿拉伯糖基 (2→ 1) O α L 吡喃鼠李糖基 (3→ 1) O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4→ 1) O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Ⅳ )、3 O α L 吡喃阿拉伯糖基 (2→ 1) O α L 吡喃鼠李糖基 常春藤皂苷元 2 8 O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6→ 1) O β D 吡喃葡萄糖基酯 (Ⅴ )、3 O α L 吡喃阿拉伯糖基 (2→ 1) O α L 吡喃鼠李糖基 (3→ 1) O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常春藤皂苷元 2 8 O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6→ 1) O β D 吡喃葡萄糖基酯 (Ⅵ )及 3 O α L 吡喃阿拉伯糖基 (2→ 1) O α L 吡喃鼠李糖基 (3→ 1) O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4→ 1) O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常春藤皂苷元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银花 皂苷类 化学成分 提取 分离 中药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娑罗子中七叶皂苷类成分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8
作者 熊艳 李海池 +2 位作者 彭银 葛发欢 沈雪梅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95-1199,共5页
七叶皂苷类成分是七叶树属植物种子娑罗子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已广泛用于七叶皂苷钠冻干粉针等药品制剂的生产。该文综述了七叶皂苷类化学成分种类及其主要分离方法与转化规律、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七叶树属植物娑... 七叶皂苷类成分是七叶树属植物种子娑罗子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已广泛用于七叶皂苷钠冻干粉针等药品制剂的生产。该文综述了七叶皂苷类化学成分种类及其主要分离方法与转化规律、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七叶树属植物娑罗子中皂苷成分种类多,药理作用广,新的研究进展不断出现,本综述可为进一步开展七叶皂苷类成分研究开发、现有品种的技术升级、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娑罗子 七叶皂苷类成分 转化规律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升麻地上部分皂苷类成分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潘瑞乐 陈迪华 +2 位作者 斯建勇 赵晓宏 沈连钢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 为开发中药升麻 (CimicifugafoetidaL .)的地上部分资源 ,从中寻找新的天然活性成分。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和各种波谱技术辅以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 80 %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 5个升麻三萜... 目的 为开发中药升麻 (CimicifugafoetidaL .)的地上部分资源 ,从中寻找新的天然活性成分。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和各种波谱技术辅以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 80 %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 5个升麻三萜皂苷类成分。分别鉴定为 :乙酰升麻醇 3 O α L 阿拉伯糖苷 (1) ,乙酰升麻醇 3 O β D 木糖苷 (2 ) ,2 5 脱水升麻醇 3 O β D 木糖苷 (3) ,升麻醇 3 O α L 阿拉伯糖苷 (4) ,升麻醇 3 O β D 木糖苷 (5 )。 结论  1为新化合物 ,2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茛科 升麻 乙酰升麻醇-3-O-α-L-阿拉伯糖 皂苷类成分 中药 植物药
下载PDF
人参皂苷类成分的化学分析 被引量:27
10
作者 张萍 张南平 +1 位作者 肖新月 林瑞超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9-237,共9页
目的:建立测定人参样品中3个主要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g1、Re和Rb1含量的方法,并分析不同部位及不同生长年限的人参样品中皂苷类成分的差异。方法:应用RP-HPLC法检测83批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并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收集的样品皂苷类成分信... 目的:建立测定人参样品中3个主要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g1、Re和Rb1含量的方法,并分析不同部位及不同生长年限的人参样品中皂苷类成分的差异。方法:应用RP-HPLC法检测83批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并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收集的样品皂苷类成分信息进行分析。Alltech 100A氨基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83:17),流速1.0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03 nm。结果:人参须根与主根、芦头和全须生晒参明显聚为两类,但主根与芦头和全须生晒参划分的界限不明显。2-6年生人参须根聚为-类,3-6年生人参主根聚为一类。首次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人参样品质量进行了计算机快速鉴别分类。结论:本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能够较科学、客观、综合地评价人参药材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类 化学分析 药物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三七皂苷类成分的加速溶剂提取法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鹏 万建波 +1 位作者 李绍平 王一涛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57-161,共5页
目的 :探讨中药质量控制中应用加速溶剂提取法提取三七皂苷类成分的可行性。方法 :以三七总皂苷、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g1含量为指标 ,用单因素考察法对影响加速溶剂提取三七皂苷类成分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 :优选出了三七皂苷类成分... 目的 :探讨中药质量控制中应用加速溶剂提取法提取三七皂苷类成分的可行性。方法 :以三七总皂苷、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g1含量为指标 ,用单因素考察法对影响加速溶剂提取三七皂苷类成分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 :优选出了三七皂苷类成分加速溶剂提取的最佳条件 :以甲醇为溶剂 ,药材粒径为 0 3~ 0 4 5mm ,提取温度 15 0℃ ,提取压力 6 895MPa ,提取 15min ,提取 1次。结论 :加速溶剂提取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地提取三七皂苷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皂苷类 化学成分 加速溶剂提取 中药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不同产地知母中皂苷类成分的测定 被引量:9
12
作者 原源 陈万生 +3 位作者 孙连娜 郑水庆 娄子洋 张汉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74-1576,共3页
关键词 知母 皂苷类成分 《神农本草经》 血小板聚集 测定 产地 现代药理研究 甾体
下载PDF
斑鸠菊属的倍半萜内酯类及甾体皂苷类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3
作者 刘清华 杨峻山 索茂荣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7,共8页
介绍菊科斑鸠菊属Vernonia倍半萜内酯类及甾体皂苷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对近年来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为促进对本属植物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有必要深入研究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
关键词 菊科 斑鸠菊属 倍半萜内酯 甾体皂苷类 药理活性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三七不同炮制品中皂苷类成分的测定 被引量:14
14
作者 覃洁萍 张广征 +3 位作者 张赟赟 卫锡锦 张炜 刘雯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75-1177,共3页
关键词 三七R1 不同炮制品 皂苷类成分 人参Rg1 测定 补气补血 强身健体 五加科植物 贵重中药材 黄酮成分
下载PDF
蒺藜中甾体皂苷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5
作者 孙国珍 张洁 马百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11-1115,共5页
关键词 甾体 蒺藜科 药理活性 化学成分 皂苷类 双子叶植物 活性成分 天然产物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娑罗子中4种皂苷类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9
16
作者 魏锋 马玲云 +1 位作者 马双成 林瑞超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0-402,共3页
目的:建立娑罗子药材中4种皂苷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Platinum EPS C18(4.6 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冰醋酸(30:70:1),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1.0 mL·min-1。结果:七叶皂苷Ⅰa、七叶皂苷Ⅰb... 目的:建立娑罗子药材中4种皂苷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Platinum EPS C18(4.6 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冰醋酸(30:70:1),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1.0 mL·min-1。结果:七叶皂苷Ⅰa、七叶皂苷Ⅰb、异七叶皂苷Ⅰa和异七叶皂苷Ⅰb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06-20.56μg,2.25-22.46μg,2.21-22.12μg,2.01-20.04μg;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57%,96.74%,97.56%,97.50%,RSD分别为1.54%,1.18%,1.14%,1.26%(n=5)。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娑罗子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法 娑罗子 皂苷类 高效液相色谱 七叶
下载PDF
加压提取对皂苷类成分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岳莉 赵文英 +2 位作者 黄巧燕 唐延甜 张丹丹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375-378,共4页
采用加压提取技术对9味中药材中的皂苷类成分进行提取,分别用DPPH法和扩散法(打孔法)研究加压提取皂苷类成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加压提取皂苷类成分对DPPH.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与加热回流提取的皂苷类成分的... 采用加压提取技术对9味中药材中的皂苷类成分进行提取,分别用DPPH法和扩散法(打孔法)研究加压提取皂苷类成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加压提取皂苷类成分对DPPH.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与加热回流提取的皂苷类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相比未出现显著性下降趋势;抑菌实验表明,加压提取对皂苷类成分的抑菌活性(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四联球菌等4种菌株)与加热回流提取相比无显著性改变,因此,加压提取不影响中药材皂苷类有效成分的抗氧化与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提取 皂苷类成分 抗氧化 抑菌
下载PDF
肠道菌群对中药皂苷类成分的代谢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8
作者 夏小燕 居文政 谈恒山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96-98,共3页
皂苷类成分主要有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保肝、抗病毒、抗炎抗过敏等药理作用,特别是抗肿瘤作用,有巨大的开发前景。由于皂苷类成分在肠道内难以吸收,生物利用度低,使其在肠道内与肠道菌群作用滞留时间长,在体内以原形物显示药... 皂苷类成分主要有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保肝、抗病毒、抗炎抗过敏等药理作用,特别是抗肿瘤作用,有巨大的开发前景。由于皂苷类成分在肠道内难以吸收,生物利用度低,使其在肠道内与肠道菌群作用滞留时间长,在体内以原形物显示药理活性的可能性较小,需经肠道菌代谢后被水解,生成苷元而发挥其药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皂苷类 药物代谢 综述
下载PDF
黄精属植物非皂苷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汪娟 梁爽 +3 位作者 陈应鹏 王忠平 朱彦 吴红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74-78,共5页
黄精属植物分布广泛,非皂苷类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多糖、黄酮、木脂素、生物碱、蒽醌等。该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之上,对黄精属植物非皂苷类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全面阐述其化学物质基础、扩大其临床应用做出贡献。
关键词 黄精属 皂苷类成分 黄酮 多糖
原文传递
黑灵芝中三萜及其皂苷类化合物总量的光度测定 被引量:19
20
作者 弓晓峰 谢明勇 陈奕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年第5期825-829,共5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香草醛高氯酸法测定黑灵芝三萜及其皂苷类化合物总量的显色条件,建立了测定黑灵芝中三萜及其皂苷类化合物总量的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550 nm,回归方程为:A=0.0093C-0.0032(μg),R2=0.9986(n=6),齐墩果酸对照品在0~...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香草醛高氯酸法测定黑灵芝三萜及其皂苷类化合物总量的显色条件,建立了测定黑灵芝中三萜及其皂苷类化合物总量的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550 nm,回归方程为:A=0.0093C-0.0032(μg),R2=0.9986(n=6),齐墩果酸对照品在0~128.4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SD为4.09%,对样品进行加标实验,平均回收率为103.9%。用于黑灵芝中三萜及其皂苷类成分的溶剂回流提取、超声提取的测定,结果证明这种方法是可靠的,可供灵芝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灵芝 三萜 皂苷类 分光光度法 正交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