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5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1
作者 况雅璇 《心理学进展》 2025年第2期203-209,共7页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提出的,堪称教育史上最神奇的心理现象之一。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合理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它有助于教育者们革新教育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程度地...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提出的,堪称教育史上最神奇的心理现象之一。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合理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它有助于教育者们革新教育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力,使他们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Pygmalion Effect” is proposed by the famous American psychologist Rosenthal,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magical psychological phenomena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The proper use of “Pygmalion effect”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innovate the working methods of educators, guide and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effectively tap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students themselves,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格马利翁效应 思想政治教育 运用
下载PDF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鼓室成形术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翁丽红 江琳艳 +1 位作者 孙海秋 邹安影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11期2070-2072,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护理干预结合责任制管理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0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围手术期患者,随机... 目的探讨基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护理干预结合责任制管理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0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以责任制管理为基础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格拉斯哥受益量表(C-GBI)评分及护理总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术前1天HAMA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入院时,而术后1个月及3个月C-GB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护理干预与责任制管理相结合用于行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能够有效缓解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护理效果及护理服务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格马利翁效应 鼓室成形术 围手术期
下载PDF
IMCHB责任制全局护理结合皮格马利翁效应护理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小琴 张利萍 张章凤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4期2501-2503,共3页
目的:观察IMCHB责任制全局护理结合皮格马利翁效应护理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就治于我院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64例为观察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 目的:观察IMCHB责任制全局护理结合皮格马利翁效应护理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就治于我院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64例为观察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常规模式提供护理,试验组接受IMCHB责任制全局护理结合皮格马利翁效应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试验组健康行为评分、心理弹性评分、FCA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IMCHB责任制全局护理结合皮格马利翁效应护理应用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中,有利于其健康行为水平与心理弹性水平的提升,并可减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CHB 责任制全局护理 皮格马利翁效应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下载PDF
皮格马利翁效应下的预见性护理在老年消化内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卢碧卿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1期161-164,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心理护理予以老年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皮格马利翁效应下的预见性护理的作用。方法纳入2022年6月到2023年5月就诊于本院行消化内镜检查的老年消化道疾病患者56例,依据护理方式分组,对照组(n=28)予以心理护理,观察组(n=28)予以... 目的分析基于心理护理予以老年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皮格马利翁效应下的预见性护理的作用。方法纳入2022年6月到2023年5月就诊于本院行消化内镜检查的老年消化道疾病患者56例,依据护理方式分组,对照组(n=28)予以心理护理,观察组(n=28)予以皮格马利翁效应下的预见性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心理韧性、检查依从性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护理前心理状态和心理韧性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经不同措施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更佳,心理韧性评分更高(均P<0.05);观察组检查依从性更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均P<0.05)。结论皮格马利翁效应下的预见性护理在心理护理基础上对老年消化内镜检查患者负面情绪有更佳的缓解作用,可进一步提高心理韧性和检查依从性,预防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格马利翁效应 预见性护理 心理护理 消化内镜检查 心理韧性
下载PDF
健康行为互动模式责任制全局护理联合皮格马利翁效应护理在胸腔镜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黄思雅 魏鹤群 徐娇娇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4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互动模式(IMCHB)责任制全局护理联合皮格马利翁效应护理在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于医院行胸腔镜手术的80例肺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互动模式(IMCHB)责任制全局护理联合皮格马利翁效应护理在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于医院行胸腔镜手术的80例肺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胸腔镜肺癌手术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IMCHB责任制全局护理联合皮格马利翁效应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境指标[简式心境量表(POMS-SF)评分]、康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LQ-C30)评分]。结果观察组POMS-SF评分低于对照组,康复指标优于对照组,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MCHB责任制全局护理联合皮格马利翁效应护理可改善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心境,加快康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肺癌手术 IMCHB 责任制全局护理 皮格马利翁效应
下载PDF
基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护理干预联合幸福疗法在糖尿病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林守燕 晏长荣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8期185-189,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护理干预联合幸福疗法在糖尿病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武夷山市立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目的探讨基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护理干预联合幸福疗法在糖尿病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武夷山市立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护理干预联合幸福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应对方式、希望水平及主观幸福感水平。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消极应对维度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HADS评分、SCSQ消极应对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CSQ积极应对维度评分、Herth希望量表(HHI)评分、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IWB)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SCSQ积极应对维度评分、HHI评分、IWB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护理干预联合幸福疗法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患者的希望水平和主观幸福感,同时可促进患者消极应对方式的转变使其以更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格马利翁效应 幸福疗法 糖尿病尿毒症 血液透析 焦虑 抑郁 主观幸福感
下载PDF
基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系统护理对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的影响
7
作者 李珍珍 谭璐 +1 位作者 时冉冉 郑大柯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23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系统护理对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心理状态、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4月1日~2023年4月30日收治的92例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基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系统护理对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心理状态、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4月1日~2023年4月30日收治的92例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系统护理,干预时间4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采用Fugl-Mr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74)]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FMA、ADL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GQOL-74中物质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系统护理能促进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术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格马利翁效应 颈椎骨折 脊髓损伤 运动功能 心理状态
下载PDF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8
作者 杜依钒 李素琴 《中学生英语》 2024年第48期9-10,共2页
通过分析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实质和论述相关理论支撑,剖析皮革马利翁效应的内在含义,采用教育叙事的研究方法从教育心理学、二语习得不同视角分析了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教学实践意义,旨在研究在2022版英语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教师如何运用皮格... 通过分析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实质和论述相关理论支撑,剖析皮革马利翁效应的内在含义,采用教育叙事的研究方法从教育心理学、二语习得不同视角分析了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教学实践意义,旨在研究在2022版英语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教师如何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培养人格健全的英语学习爱好者。1.“皮革马利翁效应”及其实质美国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罗森塔尔(R.Rosenthal)和他的学生雅各布森(L.F.Jacobson)依据神话进行了一项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格马利翁效应 罗森塔尔 皮革马利效应 教育叙事 教育心理学 英语课程标准 雅各布森 人格健全
下载PDF
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干预的效果分析
9
作者 杜允 王霞 陈菁瑜 《常州实用医学》 2024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干预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老年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皮格马利翁效应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8周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 目的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干预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老年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皮格马利翁效应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8周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能力水平(Barthel指数)、焦虑情绪评分(SAS)、抑郁情绪评分(SDS)。结果上肢与下肢FMA评分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较护理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arthel指数、SAS、SDS评分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皮格马利翁效应干预能有效促进老年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改善负性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脑卒中 护理 皮格马利翁效应 干预效果
下载PDF
“皮格马利翁效应”与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 被引量:20
10
作者 石磊 朱庆伟 刘蓉洁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8-90,共3页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发生,是教师的良好期望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结果。此效应的产生决非偶然,在许多心理学理论中都能从不同角度找到其理论依据。在进一步对学生心理变化的探究中发现,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不仅能...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发生,是教师的良好期望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结果。此效应的产生决非偶然,在许多心理学理论中都能从不同角度找到其理论依据。在进一步对学生心理变化的探究中发现,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从而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格马利翁效应 学生 积极心理
下载PDF
“皮格马利翁效应”循环模型探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杜健梅 李延晖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5-97,共3页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及管理学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迄今为止的研究都仅偏重于实验结论的论证和理论的实际应用,而关于“皮格马利翁效应”发生作用的过程研究并不多见。文章提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循环...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及管理学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迄今为止的研究都仅偏重于实验结论的论证和理论的实际应用,而关于“皮格马利翁效应”发生作用的过程研究并不多见。文章提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循环模型,并结合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对其发生作用的整个过程进行了直观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格马利翁效应 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管理 循环模型 期待效应 企业
下载PDF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围手术期肺癌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石银盛 乐涵波 +1 位作者 潘海燕 陈军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9期100-104,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围手术期肺癌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将96例围手术期肺癌患者按照入科时间先后顺序,随机选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功能锻炼指导。观察组在入科时就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实施呼吸... 目的探讨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围手术期肺癌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将96例围手术期肺癌患者按照入科时间先后顺序,随机选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功能锻炼指导。观察组在入科时就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实施呼吸功能锻炼指导。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平均每次锻炼时间、每天锻炼次数及术后5 d内咳嗽排痰的主动性。结果观察组每次锻炼平均时间较对照组长、每天锻炼次数较对照组多(P<0.05)。观察组术后咳嗽排痰也较对照组积极、主动。结论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能提高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最大效能地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格马利翁效应 心理护理 肺癌围手术期 呼吸功能锻炼
下载PDF
“皮格马利翁效应”与针灸治疗 被引量:5
13
作者 邵欣 曾芳 +1 位作者 张继成 袁野 《上海针灸杂志》 2009年第6期363-364,共2页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心理因素及其心理状态无论是在疾病的发生、治疗、转归中都起了重要作用。关于心理疗法应用于针灸治疗,提高针灸疗效,古代医家早就有所认识,《灵枢·本神》:“凡刺之法,
关键词 针灸疗法 心理疗法 针灸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 期待效应
下载PDF
基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企业员工隐性激励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健 唐继平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4-66,共3页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运用已由心理学、教育学扩展到社会学和管理学等领域,在企业员工激励中正确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能弥补显性激励的不足。本文通过迁移布罗菲和古德的"五步模型",分析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循环模型,探讨了企业人力...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运用已由心理学、教育学扩展到社会学和管理学等领域,在企业员工激励中正确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能弥补显性激励的不足。本文通过迁移布罗菲和古德的"五步模型",分析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循环模型,探讨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传导机制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建立员工隐性激励机制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格马利翁效应 传导机制 “五步模型” 循环模型 隐性激励机制
下载PDF
皮格马利翁效应干预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玉荣 董艳 +2 位作者 孟醒 杨慧 陶欣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52-857,共6页
目的:分析皮格马利翁效应干预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本院收治的拟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6月的250例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呼吸功能训练指导,2020年7-1... 目的:分析皮格马利翁效应干预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本院收治的拟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6月的250例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呼吸功能训练指导,2020年7-12月的250例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皮格马利翁效应干预模式。两组患者均自入院干预至术后2周,记录干预后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并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在干预前后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弹性、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总体依从率86.40%明显高于对照组76.80%(χ^(2)=7.673,P<0.01);干预后观察组第1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VV%)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5.231,6.915,7.974;P<0.001);干预后观察组CD-RISC坚韧、自强、乐观各维度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12.857,13.185,17.073,22.722;P<0.001);干预后观察组GSES评分及SCSQ积极应对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11.499,9.130;P<0.001),SCSQ消极应对维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10.668,P<0.001)。结论:皮格马利翁效应干预可有效提高食管癌手术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及肺功能水平,增强患者心理弹性及自我效能感,倾向以积极态度及方式面对并处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格马利翁效应 食管癌 呼吸功能 锻炼依从性
原文传递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贺林茂 何智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7-188,共2页
文章论述了"皮格马利翁效应"及其实质,提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皮格马利翁效应 自我效能感 大学英语教学
下载PDF
论“皮格马利翁效应”下的大学生成长激励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高献忠 蔡德章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年第1期18-19,29,共3页
从心理学和管理学上阐述了“皮革马利翁”效应,及其带给我们的启示;对大学生进行成长激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而提高学生社会期待认知,牢固树立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实施激励的基点;从传统文化激励、目标激励、榜样激励、信任激励、... 从心理学和管理学上阐述了“皮革马利翁”效应,及其带给我们的启示;对大学生进行成长激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而提高学生社会期待认知,牢固树立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实施激励的基点;从传统文化激励、目标激励、榜样激励、信任激励、关怀激励、成就激励和自我激励等方面,探讨了实施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格马利翁效应 激励 学生成长
下载PDF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腹部手术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利智 姜雅萍 胡梅 《护理学报》 2010年第3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呼吸功能锻炼的影响,促进患者自觉积极进行术前呼吸功能锻炼,从而提高依从性。方法将59例将进行腹部手术的男性患者,按照住院时间,随机选为观察组28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功能锻炼指导,观察组... 目的探讨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呼吸功能锻炼的影响,促进患者自觉积极进行术前呼吸功能锻炼,从而提高依从性。方法将59例将进行腹部手术的男性患者,按照住院时间,随机选为观察组28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功能锻炼指导,观察组在入院时就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实施呼吸功能锻炼指导。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平均每次锻炼时间、每天锻炼次数及术后3 d内咳嗽排痰的主动性。结果观察组每次锻炼平均时间较对照组长、每天锻炼次数较对照组多(P<0.05)。术后咳嗽排痰,观察组也较对照组积极、主动。结论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能提高患者术前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最大效能地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呼吸功能锻炼 术前 皮格马利翁效应 心理护理
下载PDF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郭颖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8-90,共3页
培养良好的学风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手段。讨论了个性特征等对学风建设的影响 ,并依据心理学因素提出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
关键词 学风建设 高校 皮格马利翁效应 高等教育 质量 教学 学习兴趣 学习习惯
下载PDF
从皮格马利翁效应看高校师生信任 被引量:13
20
作者 吴珺如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1-65,共5页
在皮格马利翁效应(期待效应)的启示下,高校师生信任问题再次进入教育界的视野。由于社会和学校中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校师生信任目前正面临危机。要重建师生信任,应采取如下措施: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以更友善的方式对待对方;教师应全... 在皮格马利翁效应(期待效应)的启示下,高校师生信任问题再次进入教育界的视野。由于社会和学校中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校师生信任目前正面临危机。要重建师生信任,应采取如下措施: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以更友善的方式对待对方;教师应全方位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注重人格魅力的培养;在师生交往中应以诚相待,值得信赖;构建师生间自由开放的发展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格马利翁效应 高校师生信任 和谐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