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87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过敏疾病
1
作者 陈伟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4年第3期37-37,共1页
在临床工作中患者出现的一些皮肤疾病,主要包括两大类:过敏性皮肤病和感染性皮肤病。一、过敏性皮肤病1.荨麻疹: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以皮肤瘙痒、风团、划痕症为特点,部分患者可伴有憋气、腹痛、腹泻等症状。荨麻疹病因复杂... 在临床工作中患者出现的一些皮肤疾病,主要包括两大类:过敏性皮肤病和感染性皮肤病。一、过敏性皮肤病1.荨麻疹: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以皮肤瘙痒、风团、划痕症为特点,部分患者可伴有憋气、腹痛、腹泻等症状。荨麻疹病因复杂,主要和药物、食物、吸入物、感染、内科疾病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皮肤 感染性皮肤 皮肤过敏 皮肤疾病 荨麻疹 皮肤瘙痒 吸入物 内科疾病
下载PDF
火针在皮肤科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闫涵 顾晓文 +4 位作者 邹雄飞 马捷 左文 柏志芳 孙彩虹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火针作为传统中医外治疗法之一,治疗皮肤病历史悠久,技术成熟。随着皮肤病治疗技术的发展,现多采用火针与其他疗法联合治疗常见皮肤病。本文综述了火针及火针联合疗法在治疗瘙痒性皮肤病、感染性疾病、皮肤附属器疾病及色素异常性皮肤... 火针作为传统中医外治疗法之一,治疗皮肤病历史悠久,技术成熟。随着皮肤病治疗技术的发展,现多采用火针与其他疗法联合治疗常见皮肤病。本文综述了火针及火针联合疗法在治疗瘙痒性皮肤病、感染性疾病、皮肤附属器疾病及色素异常性皮肤病的相关临床研究,该疗法应用广泛,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 皮肤疾病 瘙痒性疾病 感染性皮肤 皮肤附属器疾病 色素异常性皮肤 综述
下载PDF
婴幼儿头皮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防护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3
作者 王海勤 胡玲 +2 位作者 唐业玲 喻筱倩 宋庆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2,共4页
目的降低视频脑电图监测婴幼儿头皮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方法采用历史对照设计,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癫痫监测单元行头皮视频脑电图监测的患儿856例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皮肤护理;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入住癫痫监测单元行... 目的降低视频脑电图监测婴幼儿头皮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方法采用历史对照设计,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癫痫监测单元行头皮视频脑电图监测的患儿856例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皮肤护理;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入住癫痫监测单元行头皮视频脑电图监测的患儿851例纳入观察组,构建和实施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防护方案。比较两组头皮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头皮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婴幼儿头皮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防护方案的应用,可有效降低婴幼儿头皮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癫痫监测 视频脑电图监测 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预防 管理流程 皮肤护理
下载PDF
皮肤镜在皮肤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培训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静 马蕾 +3 位作者 高昱 李媛 舒春梅 马光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8期152-156,共5页
皮肤镜诊断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是皮肤影像学中发展最为完善,研究也最为深入的技术和辅助诊断方法,具有便利、无创、实时和有效的特点,被誉为“皮肤科医生的听诊器”。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培训不同于本科生,在繁重的课业基础上,需要... 皮肤镜诊断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是皮肤影像学中发展最为完善,研究也最为深入的技术和辅助诊断方法,具有便利、无创、实时和有效的特点,被誉为“皮肤科医生的听诊器”。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培训不同于本科生,在繁重的课业基础上,需要更快捷、准确地掌握皮肤科的疾病知识。所以,文章在目前各临床教学方法[如问题为导向式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案例式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混合式教学等]的基础上,总结临床见习、实习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经验,将皮肤镜应用于皮肤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教学及培训当中,既可以提高皮肤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也可以便于教师总结更多的教学经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皮肤性病学 组织病理 研究生教学 专业学位 临床教学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的细胞、皮肤模型构建方法研究进展
5
作者 邵钲超 魏明镜 +2 位作者 万昊悦 王奕恒 陈文琦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11-115,共5页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皮屏障破坏和辅助性T细胞2免疫反应失调被认为在该疾病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体外疾病模型已成为研究AD越来越流行的方法,最简单的模型是单细胞培养模型,可揭示不同细胞类型在AD病理过程...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皮屏障破坏和辅助性T细胞2免疫反应失调被认为在该疾病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体外疾病模型已成为研究AD越来越流行的方法,最简单的模型是单细胞培养模型,可揭示不同细胞类型在AD病理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调节网络和信号通路,有助于理解AD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二维共培养模型将不同类型的细胞在二维培养基质上共同培养以模拟表皮细胞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三维模型则提供了更为复杂与真实的生理环境,在三维空间中模仿人类皮肤特征,再现细胞因子与药物在真实皮肤组织中的输送和分布。随着对神经—免疫—皮肤相互作用在AD炎症反应中作用的认识不断加深,一种芯片上皮肤系统装置正在开发中。目前还没有一种体外疾病模型能够完全模拟AD的整体特征。在进行AD相关研究时需要考虑多种可用模型优缺点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皮肤模型 细胞模型 芯片上皮肤 人体皮肤等效物
下载PDF
甘温除热法治疗皮肤病经验
6
作者 陶冶 白彦萍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11-112,共2页
甘温除热法是中医补法之一,属于热因热用的反治法范畴。然而临床皮肤病多以"湿、热、瘀、毒"为外在表现,因此诊疗常用清热解毒祛瘀等法,甘温除热法较少在皮肤病治疗中被提及与运用。更有医家指出皮肤病临床诊治当以“驱邪为先... 甘温除热法是中医补法之一,属于热因热用的反治法范畴。然而临床皮肤病多以"湿、热、瘀、毒"为外在表现,因此诊疗常用清热解毒祛瘀等法,甘温除热法较少在皮肤病治疗中被提及与运用。更有医家指出皮肤病临床诊治当以“驱邪为先,慎用补法”^([1])。而白彦萍教授对甘温除热法治疗皮肤病有其独到的见解,在临床应用该法治疗慢性顽固性皮肤病中取得了一定经验,现归纳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治疗 甘温除热法 反治法 热因热用 顽固性皮肤 补法 清热解毒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病学科简介
7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中南大学湘雅皮肤病学科起源于1923年,是国内较早建立的西医皮肤专科之一。100年来,源于公勇勤慎、诚爱谦廉的立世之本,湘雅医院皮肤科成就了求真求确、必邃必专的大医风范。目前,湘雅医院皮肤科的临床、科研和教学水平在国内皮肤科领... 中南大学湘雅皮肤病学科起源于1923年,是国内较早建立的西医皮肤专科之一。100年来,源于公勇勤慎、诚爱谦廉的立世之本,湘雅医院皮肤科成就了求真求确、必邃必专的大医风范。目前,湘雅医院皮肤科的临床、科研和教学水平在国内皮肤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在最新的复旦大学皮肤科专科排行榜中,排名第四,科研量值连续四年全国第一;2022年论文发表数量在皮肤科领域位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雅医院 皮肤专科 皮肤病学科 中南大学 皮肤 大医 论文发表
下载PDF
得了疥疮 深夜虫子在皮肤里“打洞”
8
作者 刘泽虎 徐思鹏 《健康博览》 2024年第1期30-31,共2页
说起一年四季都会困扰大家的皮肤问题,那“痒”一定会名列其中。平时光是看旁人挠痒,就会觉得身上痒痒,忍不住也想挠几下。但当你越挠越痒,甚至半夜也经常被痒醒,可别强忍着或者随便涂个药膏了事。因为有一种皮肤病,一人得病,就可能让... 说起一年四季都会困扰大家的皮肤问题,那“痒”一定会名列其中。平时光是看旁人挠痒,就会觉得身上痒痒,忍不住也想挠几下。但当你越挠越痒,甚至半夜也经常被痒醒,可别强忍着或者随便涂个药膏了事。因为有一种皮肤病,一人得病,就可能让全家痒到怀疑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疥疮 皮肤
下载PDF
含有复合多肽的精华液改善皮肤衰老的功效研究
9
作者 李生慧 于钰 张明月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65-69,共5页
目的:研究含有复合多肽的精华液对于衰老皮肤的改善效果。方法:通过体外人成纤维细胞(Humanskin fibroblast,HFS)细胞增殖实验、HFS中Ⅰ型胶原蛋白含量测定实验来观察其抗衰效果。人体评价采用随机双盲、自身左右、阴性对照试验。选取3... 目的:研究含有复合多肽的精华液对于衰老皮肤的改善效果。方法:通过体外人成纤维细胞(Humanskin fibroblast,HFS)细胞增殖实验、HFS中Ⅰ型胶原蛋白含量测定实验来观察其抗衰效果。人体评价采用随机双盲、自身左右、阴性对照试验。选取30名受试者,每日早晚分别使用试验样品和对照样品,分别在基线(D0)、第14天(D14)、第28天(D28)进行皮肤弹性值[皮肤粘弹性值(VE值)、皮肤杨氏弹性模量(E值)和皮肤回缩时间(R值)]测量、VISIA面部拍照和皮肤超声检测。第28天(D28)进行受试者主观评价。结果:体外实验结果显示试验样品具有显著促进HSF活力和Ⅰ型胶原蛋白生成的作用。人体评价结果显示,在使用试验样品和对照样品第28天后,试验侧皮肤弹性值与D0相比有明显改善(P<0.001);试验侧皮肤的毛孔计数值在D14、D28均低于基线值(P<0.001),而对照侧不同时间点皮肤弹性值和毛孔计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超声观察结果显示,与D0相比,D28试验侧皮肤真皮层内高回声区域显著增加,真皮层密度提升,有效率为90%,优于对照侧。受试者主观评价显示,使用试验样品和对照样品28 d(D28)后,两侧皮肤水润度、细纹均有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侧皮肤紧实度、弹性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侧(P<0.05)。结论:试验样品能显著提升HFS活力,促进Ⅰ型胶原生成,显著改善面部皮肤弹性值,显著减小面部毛孔,增加真皮层密度,有助于改善皮肤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多肽 衰老皮肤 成纤维细胞 皮肤弹性 皮肤超声
下载PDF
含有延缓皮肤衰老组合物的护肤品在面部皮肤年轻化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宁曼如 冒诗楠 +2 位作者 程党党 梁艺怀 王飞飞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4年第2期72-76,共5页
探讨含有一种专利延缓皮肤衰老组合物的精华液与面霜对面部皮肤年轻化的改善效果。将上述产品分别开展4周单一产品试验和12周组合产品试验。两类试验均为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分别通过仪器测试或医生评估,评价受试者皮肤光泽度、弹性、纹... 探讨含有一种专利延缓皮肤衰老组合物的精华液与面霜对面部皮肤年轻化的改善效果。将上述产品分别开展4周单一产品试验和12周组合产品试验。两类试验均为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分别通过仪器测试或医生评估,评价受试者皮肤光泽度、弹性、纹理等指标。结果显示,研究结束时,受试者相关评价指标均有改善,与基线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含该组合物的护肤品有助于促进面部皮肤年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缓皮肤衰老 面部皮肤 皮肤纹理 功效评估
下载PDF
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患者治疗中激光与中医药联合应用研究
11
作者 徐迎涛 张晓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2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激光联合中医药治疗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 目的探讨激光联合中医药治疗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参照组采用激光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药治疗,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肤生理指标[pH、角质层含水量、皮肤经水分丢失(TWEL)]、性激素水平[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孕酮(Pro)]、色素沉着面积、色素沉着评分改善状况,皮肤的结痂、愈合时间与痂皮脱落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组间角质层含水量、pH、TWEL指标、E2、Pro、LH、FSH水平、色素沉着评分、色素沉着面积及治疗后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治疗后的TWEL指标、LH、E2、Pro、FSH水平、色素沉着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参照组低,角质层含水量、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且色素沉着面积较参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患者采用激光联合中医药治疗,不但可以增强皮肤屏障功能,降低患者性激素水平,还能有效避免皮肤色素沉重,加快皮肤结痂、愈合,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增加性皮肤 激光治疗 中医药治疗 皮肤屏障功能 色素沉着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大连地区犬皮肤病调查分析
12
作者 李巍 李晔 刘威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1期124-126,共3页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据统计,大连地区目前宠物犬的数量已达50万只左右,相当于每12人就有一只宠物犬相伴。当前宠物犬皮肤病影响宠物的健康及美观,细菌、真菌、跳蚤等传染性皮肤病还会污染...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据统计,大连地区目前宠物犬的数量已达50万只左右,相当于每12人就有一只宠物犬相伴。当前宠物犬皮肤病影响宠物的健康及美观,细菌、真菌、跳蚤等传染性皮肤病还会污染环境,直接或间接传播给人,为此笔者对大连地区犬皮肤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大连地区犬皮肤病发病特征、与某些内外因素的相关性,为犬皮肤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皮肤 宠物犬 皮肤 发病特征 诊断与防治 大连地区 老龄化趋势 间接传播
下载PDF
基于皮肤本态的敏感人群皮肤差异及衰老特征研究
13
作者 况昕珏 易帆 +5 位作者 杨笑笑 刘艳红 耿林 朱思阳 梁慧 林广欣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43-54,60,共13页
通过多维度无创评估,研究了1 000例22~42岁女性的面部皮肤特征及衰老规律。结果显示,敏感人群相较耐受人群,肤色较浅,总痤疮多,毛孔和总色斑少。拟合分析发现敏感人群与耐受人群在衰老过程中存在差异。将敏感人群衰老划分为起始期(22~28... 通过多维度无创评估,研究了1 000例22~42岁女性的面部皮肤特征及衰老规律。结果显示,敏感人群相较耐受人群,肤色较浅,总痤疮多,毛孔和总色斑少。拟合分析发现敏感人群与耐受人群在衰老过程中存在差异。将敏感人群衰老划分为起始期(22~28岁)、初级衰老期(29~33岁)和二级衰老期(34~42岁),不同阶段皮肤特征各异。相比耐受人群,敏感人群需特别关注防晒、保湿和控油产品的使用。在初级衰老期,多维度皮肤指标发生变化,皮肤质感逐渐下降。而在二级衰老期,皮肤老化问题最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肌衰老 敏感皮肤特征 皮肤色泽 衰老阶段 皮肤本态
下载PDF
一款模拟皮肤天然保湿系统的精华水改善敏感性皮肤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吴楠 袁婷 +2 位作者 刘琦 文琳 职蕾蕾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43-146,68,共5页
通过搭配内源性保湿、修护成分,模拟皮肤的天然保湿系统制备一款精华水。筛选35例敏感性皮肤的女性使用产品,每日早晚各1次,连续使用28天,通过无创性定量评价该产品对敏感性皮肤的护理效果。于使用前、使用后28天,对面颊角质层含水量、... 通过搭配内源性保湿、修护成分,模拟皮肤的天然保湿系统制备一款精华水。筛选35例敏感性皮肤的女性使用产品,每日早晚各1次,连续使用28天,通过无创性定量评价该产品对敏感性皮肤的护理效果。于使用前、使用后28天,对面颊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失水量、皮肤血红细胞浓度、皮肤表面酸碱度进行评估。研究表明,连续使用产品28天后,皮肤角质层含水量显著性升高38.13%(p<0.001),经皮水分流失量显著性降低20.20%(p<0.001),皮肤血红细胞浓度从181.55±38.87降低至171.90±34.34(p<0.01),乳酸刺痛评分从4.43降至2.83(p<0.01)。此实验过程皮肤维持弱酸性环境,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综上所述,该精华水适用于敏感性皮肤,可改善皮肤干燥、敏感程度,对皮肤屏障有一定的修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天然保湿系统 敏感性皮肤 保湿 皮肤屏障修护 表皮结构
下载PDF
敏感性皮肤,更需要您精心管理
15
作者 郗婷婷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4年第1期35-35,共1页
在皮肤科,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医生,我的脸太容易过敏了!什么化妆品都不能用。”“医生,我的脸上皮肤很薄,老是红红的,经常会痒,吃了抗过敏药没有用。”其实,这其中绝大部分都不是过敏,而是“敏感皮肤”,跟真正的过敏完全是两码事。
关键词 抗过敏药 敏感性皮肤 过敏 敏感皮肤 皮肤 医生 精心管理 化妆品
下载PDF
卧床患者长期卧床对皮肤组织的影响与防护措施研究
16
作者 张东云 郑延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99-0102,共4页
本文主要探讨卧床患者长期卧床对皮肤组织的影响与防护措施。方法 本文结合相关理论和研究分析了卧床患者长期卧床对皮肤组织的影响,并提出了防护措施。结果 通过分析探讨可以得出,卧床患者长期卧床会对皮肤组织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特... 本文主要探讨卧床患者长期卧床对皮肤组织的影响与防护措施。方法 本文结合相关理论和研究分析了卧床患者长期卧床对皮肤组织的影响,并提出了防护措施。结果 通过分析探讨可以得出,卧床患者长期卧床会对皮肤组织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特别是在皮肤压疮和皮肤营养不良方面。相关措施在于合理的体位调整和皮肤护理等。结论 研究卧床患者长期卧床对皮肤组织的影响和防护措施能为提高护理水平和促进患者康复提供有益的指导。通过有效预防皮肤压疮和改善皮肤营养不良,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床患者 皮肤组织 长期卧床 皮肤压疮 皮肤营养不良
下载PDF
皮肤脂质与仿皮肤脂类脂质体经皮给药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源钰 陈凌妍 +4 位作者 王禹 刘晔 宋艳志 刘欣荣 邓意辉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5-43,共19页
目的对皮肤脂质与仿皮肤脂类脂质体(liposomes resembling skin lipids,LRSL)进行综述。方法参阅国内外209篇文献,总结了皮肤脂质组成及其含量、皮肤脂质的功能和皮肤疾病,并对LRSL的发现、形成与稳定性、脂质组成、形态大小、制备方法... 目的对皮肤脂质与仿皮肤脂类脂质体(liposomes resembling skin lipids,LRSL)进行综述。方法参阅国内外209篇文献,总结了皮肤脂质组成及其含量、皮肤脂质的功能和皮肤疾病,并对LRSL的发现、形成与稳定性、脂质组成、形态大小、制备方法、在体内的变化、优势及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结果LRSL能将有效成分递送至皮肤的深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能起到修复皮肤屏障的作用。因此,LRSL在药物的治疗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优越性与可行性。结论为LRSL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脂质 仿皮肤脂类脂质体 经皮给药
原文传递
夏季老年人典型局部皮肤温度的确定及其应用
18
作者 郑国忠 贾锐麟 +2 位作者 王雅静 戈萌 高月芬 《暖通空调》 2024年第5期124-129,172,共7页
为探究夏季老年人皮肤温度特征,快速判断老年人热应激状态,选择保定市某老年公寓24名老年人为受试者进行现场测试,获取1900组环境生理指标数据。分析夏季不同环境温度下老年人11个局部皮肤温度分布特征,基于局部皮肤温度的环境敏感性和... 为探究夏季老年人皮肤温度特征,快速判断老年人热应激状态,选择保定市某老年公寓24名老年人为受试者进行现场测试,获取1900组环境生理指标数据。分析夏季不同环境温度下老年人11个局部皮肤温度分布特征,基于局部皮肤温度的环境敏感性和局部皮肤温度之间的相关性,选择1个典型局部皮肤温度,最终提出典型局部皮肤温度在现场测量中的具体应用。结果表明:手背温度的环境敏感性最高,与其他局部皮肤温度最为显著相关,手背温度为典型局部平均温度;平均皮肤温度与手背温度呈二次多项式关系;手背温度对应的热应激分级区间为无或轻度[35.6℃,35.8℃]、中度(35.8℃,36.8℃]、重度(36.8℃,39.1℃]。通过测量手背温度,可快速估算均匀及稳态环境下的平均皮肤温度和评价老年人热应激状态。本研究可为实际现场快速判断老年人热应激风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典型局部皮肤温度 平均皮肤温度 热应激 高温环境
下载PDF
结节性皮肤狼疮黏蛋白病1例并文献复习
19
作者 姚雨盈 李希清 +2 位作者 马坚池 罗益金 刘凤洁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4期252-257,共6页
目的报告1例结节性皮肤狼疮黏蛋白病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结节性皮肤狼疮黏蛋白病患者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等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男,40岁。面颊部可见不规则淡红色斑片,上覆少许鳞屑,部分... 目的报告1例结节性皮肤狼疮黏蛋白病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结节性皮肤狼疮黏蛋白病患者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等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男,40岁。面颊部可见不规则淡红色斑片,上覆少许鳞屑,部分萎缩,胸背部、腹部及双上肢近端可见多发密集绿豆大小皮色结节。抗核抗体阳性。早期结节病理可见真皮黏蛋白沉积,后期红斑病理符合典型结节性皮肤狼疮黏蛋白病表现,可见毛囊角栓,表皮萎缩,灶性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血管及附属器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及较多黏蛋白沉积。直接免疫荧光示IgM、C3基底膜荧光阳性。目前无肾脏、血液等系统受累。结合临床及辅助检查诊断为结节性皮肤狼疮黏蛋白病。患者对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羟氯喹治疗应答反应好。结论结节性皮肤狼疮黏蛋白病作为一类临床少见且发病机制不明的罕见病,皮肤科医师在熟悉其典型皮疹及病理改变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在临床上早期识别并诊断该疾病。皮肤科医师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和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蛋白沉积症 结节性皮肤狼疮黏蛋白病 皮肤表现
下载PDF
皮肤支气管源性囊肿误诊为表皮样囊肿
20
作者 赵巍 孟威威 +3 位作者 王庆兴 王丽 李静 方玉甫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1-173,共3页
患儿女,7岁。颈部囊肿6年。皮肤科检查:颈部右侧类圆形淡红色囊肿。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可见多个散在分布的囊肿结构,囊肿内衬可见纤毛,周围复层柱状上皮细胞,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可见散在杯状细胞。诊断:皮肤支气管源性囊肿。
关键词 囊肿 支气管源性 皮肤 表皮样囊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