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AERS的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皮肤不良事件信号挖掘与评价
1
作者 幸婷婷 陈光华 李文东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剂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药品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收集2010年至2021年各季度以全球已上市DPP-4抑制剂为首要怀疑药物的药品不良事件(AD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挖...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剂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药品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收集2010年至2021年各季度以全球已上市DPP-4抑制剂为首要怀疑药物的药品不良事件(AD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挖掘DPP-4抑制剂的ADE信号,并利用《监管活动医学词典》(MedDRA)中的系统器官分类(SOC)提取并整理其中的皮肤ADE信号。结果以吉格列汀、奥格列汀、曲格列汀、安奈格列汀、依格列汀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E报告数均为0份;以西格列汀、维格列汀、沙格列汀、阿格列汀、利格列汀、替格列汀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E报告数分别为192131,2034,6787,3635,4532,2份,对应的皮肤ADE信号数依次为20,4,15,10,14,0个,且其中分别有18,2,7,9,8,0个ADE信号未在相应药品说明书中提及。在发生皮肤ADE的患者中,阿格列汀用药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其余4种药物反之;年龄多在65岁以上;维格列汀用药时长集中在0.5~1年,其余4种药物的用药时长集中在半年内或1年以上;西格列汀、维格列汀、沙格列汀、阿格列汀、利格列汀用药剂量依次集中在100,50,5,25,5 mg/d。使用西格列汀、阿格列汀的患者临床结局大多为住院,其余3种药物多为其他临床结局。结论DPP-4抑制剂可致多种皮肤ADE,临床用药时应密切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 皮肤不良事件 FAERS 报告比值比法 信号挖掘
下载PDF
靶向药物皮肤不良事件患者报告结局评价工具的现状 被引量:2
2
作者 宋丽君 马雪娇 +3 位作者 吴晓月 蔡瑞娟 刘杰 林洪生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3期1923-1927,共5页
随着靶向药物在癌症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相应的皮肤不良事件也越来越复杂多变,对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不同的靶向药物因其作用靶点的不同,在皮肤毒性的表现形式、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上也各不相同。为了对这类皮肤毒性进行更... 随着靶向药物在癌症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相应的皮肤不良事件也越来越复杂多变,对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不同的靶向药物因其作用靶点的不同,在皮肤毒性的表现形式、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上也各不相同。为了对这类皮肤毒性进行更准确的评估并加以适当干预,已经开发了多种评估工具。现对目前国内已上市的多种靶向药物皮肤毒性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对相关临床研究中使用的患者报告结局评价工具现状进行综述,重点介绍各种工具的基本特征、优势和不足,以期在临床研究及医疗实践过程中为肿瘤科医护人员选择适当的评估工具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药物 皮肤不良事件 患者报告结局 症状 量表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下载PDF
FACT-EGFRI-18量表评估肿瘤患者药源性皮肤不良事件护理效果
3
作者 韩姗姗 《交通医学》 2022年第4期436-438,440,共4页
目的:探讨在肿瘤患者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GFRIs)后出现皮肤不良反应护理中应用FACT-EGFRI-18量表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EGFRIs后出现皮肤不良反应的98例肿瘤患者,对其皮肤损害予以相应治疗,同时实施规范化的分级护理措施。护... 目的:探讨在肿瘤患者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GFRIs)后出现皮肤不良反应护理中应用FACT-EGFRI-18量表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EGFRIs后出现皮肤不良反应的98例肿瘤患者,对其皮肤损害予以相应治疗,同时实施规范化的分级护理措施。护理治疗前及护理治疗3周后采用中文版FACT-EGFRI-18量表测评患者生活质量,并采用顾客满意度量表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本组EGFRIs相关皮肤不良反应以痤疮样皮疹、皮肤干燥、瘙痒、甲沟炎为主。护理治疗3周后患者FACT-EGFRI-18量表总分31.9±2.0分,高于护理治疗前的21.7±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护理3.82±0.36分,护理技术3.69±0.56分,沟通3.60±0.57分,指导3.51±0.35分,安全3.21±0.30分,物理环境3.07±0.16分,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结论:FACT-EGFRI-18量表能科学反映EGFRIs相关皮肤不良事件(dAEs)患者的体验和感知,全面评估患者生活状态,有利于为患者采取个性化、规范化的护理服务措施,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CT-EGFRI-18量表 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皮肤不良事件 护理
下载PDF
预防性措施在降低住院患者皮肤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应用
4
作者 房爱梅 高静 高长娣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7年第10期188-189,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措施在住院患者皮肤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因各种原因需卧床的住院患者1188例,分为对照组576例,观察组61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预防性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预防性措施在住院患者皮肤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因各种原因需卧床的住院患者1188例,分为对照组576例,观察组61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预防性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皮肤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对需卧床的住院患者进行正确评估,实施预防性措施可明显降低皮肤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措施 住院患者 皮肤不良事件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致皮肤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赵阳 关凤军 +1 位作者 韩正祥 张昕博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352-2357,共6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抑制剂临床应用中的皮肤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的发生和结局。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20年3月至2022年11月接受PD-1抑制剂治疗恶性...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抑制剂临床应用中的皮肤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的发生和结局。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20年3月至2022年11月接受PD-1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的患者456例,观察出现皮肤irAEs的种类、分级及治疗和预后。结果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中共有101例患者发生irAEs,其中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reactive cutaneous capillary endothelial proliferation,RCCEP)71例(占比70.29%),其中2级15例,1级56例,大多数患者未予特殊治疗,少部分患者加用阿帕替尼抗血管治疗后血管瘤消退;皮肤瘙痒22例(占比21.7%),其中2级4例,1级18例,外用糖皮质激素和口服抗组胺药治疗,症状在1周内好转;斑丘疹15例(占比14.8%),其中1级皮肤不良反应9例,2级皮肤不良反应6例,使用润肤剂、外用糖皮质激素和口服抗组胺药进行对症治疗后好转;白癜风样色素脱失4例(占比3.9%),其中2级1例,1级3例,均未进行特殊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1例,ICU支持治疗及激素抗生素应用后,皮损好转;银屑病样反应1例,为3级皮肤反应,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后,皮损好转。结论PD-1发生的irAEs中,分级主要为1~3级,4级以上罕见。irAEs对症处理后,绝大多数可以缓解。皮肤irAEs的早期识别和充分管理可以预防症状发展恶化,皮肤irAEs总体安全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皮肤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原文传递
胶质母细胞瘤电场治疗相关头皮不良反应预防方案的制订及应用
6
作者 关沛 王樑 +3 位作者 安珍霞 马林蕾 刘竞辉 赵彬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3205-3208,共4页
目的:制定胶质母细胞瘤电场治疗相关头皮不良反应预防方案,探讨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取类试验研究设计,将2019年07月至2020年12月行肿瘤电场治疗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38例纳入对照组,按照常规头皮管理方案进行干预;将2021年01月至2022年0... 目的:制定胶质母细胞瘤电场治疗相关头皮不良反应预防方案,探讨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取类试验研究设计,将2019年07月至2020年12月行肿瘤电场治疗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38例纳入对照组,按照常规头皮管理方案进行干预;将2021年01月至2022年07月的4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胶质母细胞瘤电场治疗相关头皮不良反应预防管理方案。比较佩戴电场设备6周后相关皮肤不良事件等级(dermatological adverse event,dAE)、佩戴电场设备3个月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结果:佩戴电场设备6周后观察组1级、2级、3级dAE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QLQ-C30量表总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疲倦、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泻、便秘、失眠、角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情绪、认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社会、经济影响、呼吸困难、躯体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佩戴电场设备期间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胶质母细胞瘤电场治疗相关头皮不良反应预防管理方案的制定及实施可有效降低电场相关头皮dAE,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电场治疗 皮肤不良事件等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绷带防护垫在术中无创血压监测皮肤保护中的应用
7
作者 苟凌燕 马菊芳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8年第5期134-134,共1页
目的探讨绷带在手术患者无创血压监测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3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绷带保护,术毕观察比较2组皮肤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皮肤不良事... 目的探讨绷带在手术患者无创血压监测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3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绷带保护,术毕观察比较2组皮肤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皮肤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绷带可预防手术患者长时间无创血压监测时皮肤不良事件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绷带 血压监测 皮肤不良事件
下载PDF
皮肤免疫相关不良事件与PD-1/PD-L1抑制剂临床疗效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丁心静 丁江华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225-228,共4页
以P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免疫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其中,皮肤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最为常见,绝大多数的皮肤irAE属于Ⅰ~Ⅱ级,并不影响PD-1/PD-L1抑制剂的应用。其发病机制... 以P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免疫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其中,皮肤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最为常见,绝大多数的皮肤irAE属于Ⅰ~Ⅱ级,并不影响PD-1/PD-L1抑制剂的应用。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最常见的类型为皮疹、瘙痒及白癜风,而国产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特有的不良反应为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RCCEP)。临床发现,在恶性黑色素瘤与非小细胞肺癌中,皮肤irAE可预测PD-1/PD-L1抑制剂的临床疗效,特别是RCCEP可作为预测卡瑞利珠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肝癌及食管癌的疗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结果 皮肤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PD-1/PD-L1抑制剂
原文传递
冷冻减脂术罕见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志锋 马桂娥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3年第6期515-518,共4页
冷冻减脂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减脂技术,由于其具有有效性、方便性、安全性的特点,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起来。冷冻减脂技术原理是脂肪细胞在低温暴露后发生选择性细胞坏死,利用特殊传感器对局部皮肤进行选择性冷却,从而达到减脂塑形目... 冷冻减脂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减脂技术,由于其具有有效性、方便性、安全性的特点,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起来。冷冻减脂技术原理是脂肪细胞在低温暴露后发生选择性细胞坏死,利用特殊传感器对局部皮肤进行选择性冷却,从而达到减脂塑形目的。该文综述了冷冻减脂技术常见并发症的研究进展,常见并发症是治疗部位出现红斑、紫癜、瘀斑、水肿、轻度不适(疼痛、压痛)、刺痛、感觉迟钝(麻木)等,亦有文献报道了一些罕见但较严重的并发症,现对这些并发症进行分类、总结,分别是皮肤不良事件、神经损伤、异常脂肪增生,探讨发病原因及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减脂 罕见并发症 皮肤不良事件 神经损伤 异常脂肪增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