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苯三酚注射液致心动过速和皮肤变态反应1例
1
作者 李军 李丽琪 祝亚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1-822,共2页
1 病例介绍患者,女,33岁,身高162 cm,体质量60 kg。因“右侧腹部疼痛3 d,伴尿频、腹胀1 d”,于2023年2月15日14:30至湖北工业大学医院全科门诊就诊。患者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史。体检:腹部平软。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5.66×10^(9)... 1 病例介绍患者,女,33岁,身高162 cm,体质量60 kg。因“右侧腹部疼痛3 d,伴尿频、腹胀1 d”,于2023年2月15日14:30至湖北工业大学医院全科门诊就诊。患者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史。体检:腹部平软。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5.66×10^(9)·L^(-1),中性粒细胞比例 42.6%,淋巴细胞比例 46.7%。尿常规潜血(+++)。腹部彩色B超提示:右侧输尿管末端结石,双肾结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三酚 心动过速 皮肤变态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148份防晒化妆品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庆 张龙杰 +3 位作者 何国群 古梅英 谢晓萍 郑穗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978-979,共2页
目的:为了解防晒化妆品的皮肤变态反应试验合格率。方法:根据《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版)所规定的“皮肤变态反应试验”方法中的BT法进行。结果:共检验防晒化妆品148份,合格137份,合格率为92.6%。结论:部分防晒化妆品有可能引起消费... 目的:为了解防晒化妆品的皮肤变态反应试验合格率。方法:根据《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版)所规定的“皮肤变态反应试验”方法中的BT法进行。结果:共检验防晒化妆品148份,合格137份,合格率为92.6%。结论:部分防晒化妆品有可能引起消费者皮肤过敏反应,应引起消费者及有关部门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晒化妆品 皮肤变态反应 防晒剂
下载PDF
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的皮肤变态反应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韩彦弢 仲伟珍 +6 位作者 王玉贞 闫凤霞 于业军 刘晓萍 张云波 王跃军 王春波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0年第4期102-105,共4页
利用酶工程技术制得的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 ,主要用于加酶的洗涤剂 ,在室温下有较高的酶活力。为确保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使用的安全性 ,并为其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本文以豚鼠为受试动物 ,进行皮肤致敏反应试验。结果表明 ,经致敏接触和激... 利用酶工程技术制得的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 ,主要用于加酶的洗涤剂 ,在室温下有较高的酶活力。为确保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使用的安全性 ,并为其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本文以豚鼠为受试动物 ,进行皮肤致敏反应试验。结果表明 ,经致敏接触和激发接触 ,2 ,4 -二硝基氯苯组 ( DNCB)皮肤最大平均反应值为 3.3,致敏率为 10 0 %。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组皮肤最大平均反应值为 0 .0 5,致敏率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 豚鼠 皮肤变态反应
下载PDF
抗菌冻胶的刺激性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海雄 庾蕾 +2 位作者 杨淋清 张锦周 刘丽清 《职业与健康》 CAS 2006年第14期1044-1045,共2页
目的检测抗菌冻胶的皮肤刺激性、阴道粘膜刺激性和产生皮肤变态反应的可能性及其强度。方法依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中的皮肤刺激试验、阴道粘膜刺激试验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方法进行。结果一次皮肤刺激试验受试皮肤的最高皮肤刺激指... 目的检测抗菌冻胶的皮肤刺激性、阴道粘膜刺激性和产生皮肤变态反应的可能性及其强度。方法依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中的皮肤刺激试验、阴道粘膜刺激试验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方法进行。结果一次皮肤刺激试验受试皮肤的最高皮肤刺激指数为0.25;阴道粘膜刺激试验染毒组和对照组的阴道粘膜未见明显白细胞浸润、充血和水肿,阴道粘膜刺激指数为0;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组动物皮肤未见红斑与水肿,各时间的皮肤刺激反应积分为零。结论抗菌凝胶对家兔一次皮肤刺激强度为无刺激性,对家兔一次阴道粘膜刺激强度为无刺激性,致敏强度为未见皮肤变态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冻胶 聚维酮碘 皮肤刺激 阴道粘膜刺激 皮肤变态反应
下载PDF
中药致皮肤变态反应245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华碧春 陈小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17-718,共2页
关键词 中药 皮肤变态反应 用药安全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复方维甲酸霜的皮肤急性毒性、皮肤变态反应及刺激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丽春 滕宝霞 +1 位作者 苏晓洁 靳秀珍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61-62,共2页
复方维甲酸霜是甘肃省人民医院研制的一种新型疤痕软化制剂,主要成分为维甲酸、维生素E、甲壳素等,从1998年研制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效果.为此,笔者参照新药审批办法中有关毒理要求[1],进行了该药的皮肤急性毒性、皮肤过敏试验、皮... 复方维甲酸霜是甘肃省人民医院研制的一种新型疤痕软化制剂,主要成分为维甲酸、维生素E、甲壳素等,从1998年研制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效果.为此,笔者参照新药审批办法中有关毒理要求[1],进行了该药的皮肤急性毒性、皮肤过敏试验、皮肤刺激试验;观察动物破损皮肤短期内接触受试药物所产生的毒性反应;动物皮肤重复接触受试药物后,机体免疫系统在皮肤上的反应;动物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接触受试药物所产生的刺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急性毒性 复方维甲酸霜 皮肤变态反应 实验研 刺激性 甘肃省人民医院 新药审批办法 皮肤过敏试验 皮肤刺激试验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受体与皮肤变态反应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敏 李遇梅 陈志强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3年第5期302-306,共5页
趋化因子通过和其相应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 ,并与Th1/Th2细胞因子同时介导皮肤变态反应。综述趋化因子受体在皮肤变态反应中的生物学活性 ,趋化因子受体与Th1/Th2细胞因子平衡之间的关联 ,重点讨论与皮肤变态反应有关的 8种趋化因子受体 。
关键词 趋化因子受体 皮肤变态反应 特应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
下载PDF
353份特殊用途化妆品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何国群 熊习昆 +5 位作者 古梅英 蔡玫 谢晓萍 张龙杰 郑穗生 梁雪梅 《广东卫生防疫》 2001年第2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化妆品 皮肤变态反应试验 动物实验 接触性过敏性皮炎 卫生用品检查
下载PDF
一次性中单引起皮肤变态反应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开莲 《现代临床医学》 2011年第3期168-168,共1页
患者,女性,55岁,因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胆管炎、胆囊结石伴胆囊炎,于2009年12月29日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术后于当日12点回病房,12月30日2时许臀部皮肤发痒、皮温升高,8时臀部出现大片皮肤发红、肿胀伴有硬节,以边... 患者,女性,55岁,因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胆管炎、胆囊结石伴胆囊炎,于2009年12月29日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术后于当日12点回病房,12月30日2时许臀部皮肤发痒、皮温升高,8时臀部出现大片皮肤发红、肿胀伴有硬节,以边缘为甚,皮温升高。右臀部红肿面积约9 cm×10 cm,左臀部红肿面积约7 cm×8 cm,病员诉局部瘙痒难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变态反应 一次性中单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 2009年 T管引流术 胆总管切开 左臀部
下载PDF
新型布氏菌皮肤变态反应制剂的效果评价
10
作者 邓文斌 郝宗宇 +3 位作者 李恪梅 张爱梅 吕家锐 苏城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02年第4期198-200,共3页
目的解决人用布氏菌病皮内诊断制剂的非特异反应问题。方法采用三氯醋酸(TCA)和硫酸铵(AS)综合法从布氏菌菌液中制备布氏纯蛋白变应原(Br-PPA),对布氏菌病病人、布氏菌隐性感染者、布氏菌苗免疫者、肺结核和其他病人及健康人群皮内变态... 目的解决人用布氏菌病皮内诊断制剂的非特异反应问题。方法采用三氯醋酸(TCA)和硫酸铵(AS)综合法从布氏菌菌液中制备布氏纯蛋白变应原(Br-PPA),对布氏菌病病人、布氏菌隐性感染者、布氏菌苗免疫者、肺结核和其他病人及健康人群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结果该制品具有良好的皮肤变态反应原性,其特异性和敏感性与国际相关标准品完全一致;现场研究结果显示,其显著特点是安全性好,无副作用,非特异性反应大大低于现行国产市售菌素;在保证该变应原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的前提下,提出了阳性判定标准。结论该纯蛋白变应原为纯度高、质量好、易标化的新型布氏菌病诊断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布氏菌 皮肤变态反应制剂 纯蛋白变应原 判定标准 皮肤诊断试剂
下载PDF
新型布鲁氏菌皮肤变态反应制剂的效果评价
11
作者 邓文斌 赫宗宇 +3 位作者 李恪梅 张爱梅 吕家锐 苏城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86-287,共2页
利用三氯醋酸和硫酸铵综合法提取制备纯化的布鲁氏菌纯蛋白变应原 ,同时采用现行市售布鲁氏菌素进行对比研究 ,对相关人群做布鲁氏菌皮内变态反应实验。结果表明该制品具有良好的皮肤变态反应原性 ,其特异性及敏感性均优于现行市售菌素 ... 利用三氯醋酸和硫酸铵综合法提取制备纯化的布鲁氏菌纯蛋白变应原 ,同时采用现行市售布鲁氏菌素进行对比研究 ,对相关人群做布鲁氏菌皮内变态反应实验。结果表明该制品具有良好的皮肤变态反应原性 ,其特异性及敏感性均优于现行市售菌素 ,可做为一种新型布氏菌病诊断制剂应用于实验研究及现场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布鲁氏菌皮肤变态反应制剂 效果评价 布氏菌 纯蛋白变应原
下载PDF
皮肤变态反应试验替代方法研究进展
12
作者 何国群 熊习昆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5年第4期248-252,共5页
由于传统的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系统主观性较强和不利于动物福利,各国相继开展了以小鼠实验、体外细胞和器官培养、计算机系统为基础的替代方法的研究,并对这些方法的预测能力进行了评估分析。
关键词 皮肤变态反应 替代试验 预测 接触性致敏物
下载PDF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的刺激性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继恩 莫云杰 +8 位作者 张永容 杨伟敏 李合成 刘岩 巍金锋 严国峰 贾敏 王爱平 黄青山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255-258,共4页
目的了解重组溶葡萄球菌酶的皮肤刺激性、阴道黏膜刺激性和产生皮肤变态反应的可能性及其强度。方法参照相关技术规范中的皮肤刺激试验、阴道黏膜刺激试验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方法进行。结果皮肤刺激试验受试皮肤的最高皮肤刺激指数为0;... 目的了解重组溶葡萄球菌酶的皮肤刺激性、阴道黏膜刺激性和产生皮肤变态反应的可能性及其强度。方法参照相关技术规范中的皮肤刺激试验、阴道黏膜刺激试验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方法进行。结果皮肤刺激试验受试皮肤的最高皮肤刺激指数为0;阴道黏膜刺激试验染毒组和对照组的阴道黏膜未见明显白细胞浸润、充血和水肿,阴道黏膜刺激指数为0.25;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组动物皮肤未见红斑与水肿,各时间的皮肤刺激反应积分为零。结论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对兔皮肤刺激强度为无刺激性,对大鼠、兔一次阴道黏膜刺激强度为无刺激性,致敏强度为未见皮肤变态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 皮肤刺激 阴道黏膜刺激 皮肤变态反应
下载PDF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皮肤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祝连庆 张卫国 任和平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110-111,共2页
关键词 卡介菌多糖核酸 皮肤变态反应性疾病 荨麻疹 湿疹 斯奇康 治疗方法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致皮肤变态反应1例 被引量:11
15
作者 童卫杭 杨京燕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09-109,共1页
关键词 醒脑静注射液 皮肤变态反应 脑出血 抗过敏治疗
下载PDF
托吡卡胺滴眼致全身皮肤变态反应1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守芹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2年第7期651-652,共2页
关键词 托吡卡胺滴眼 全身皮肤变态反应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布氏菌素皮肤变态反应结果判定方法的改进意见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福兴 徐兴江 +3 位作者 郭秀琴 柴植人 曹振东 林擎缨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6期363-366,共4页
本文对1036例布氏菌素皮内变态反应作了系统地观察。临床资料表明单纯以面积大小来判定皮试结果的方法不能全面地恰当地反映患者的皮肤变态反应程度,应在记录红、肿面积同时记录反应的其它内容,如双圈反应,淋巴管炎,发热……。这些内容... 本文对1036例布氏菌素皮内变态反应作了系统地观察。临床资料表明单纯以面积大小来判定皮试结果的方法不能全面地恰当地反映患者的皮肤变态反应程度,应在记录红、肿面积同时记录反应的其它内容,如双圈反应,淋巴管炎,发热……。这些内容在判定皮试强阳性和临床症状轻重程度时也有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皮试标准提出了补充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菌素 皮肤变态反应 布鲁氏菌病
下载PDF
普乐林引起皮肤变态反应3例
18
作者 宋桂琴 何萍 《吉林医学信息》 2000年第1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普乐林 皮肤变态反应 治疗
下载PDF
肌肉注射非那根后出现皮肤变态反应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敬 《实用医药杂志》 2003年第11期833-833,共1页
关键词 肌肉注射 非那根 皮肤变态反应 H1受体阻断药
下载PDF
吡喹酮致速发型皮肤变态反应1例
20
作者 范秀菊 曾庆朗 李敏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03-203,共1页
关键词 皮肤变态反应 吡喹酮 速发型 慢性血吸虫病 临床资料 无过敏史 病原治疗 禁忌症 病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