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9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Yes相关蛋白(YAP)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促进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侵袭和迁移
1
作者 李珍玲 杨凡 +3 位作者 金雪梅 王雪妍 陈胎琴 权春姬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4-251,共8页
目的探讨Yes相关蛋白(YAP)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中表达及与cSCC侵袭和迁移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SCC、鲍温病(BD)、癌旁正常皮肤组织中YA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利用慢病毒转染构建YAP基因... 目的探讨Yes相关蛋白(YAP)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中表达及与cSCC侵袭和迁移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SCC、鲍温病(BD)、癌旁正常皮肤组织中YA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利用慢病毒转染构建YAP基因敲低的A431稳定细胞株,利用四甲基罗丹明标记的鬼笔环肽检测A431细胞微丝分布和数量,Transwell TM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A431细胞的迁移能力;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敲低YAP后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标志物上皮钙黏素(E-cadherin)、锌指转录因子Snail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E-cadherin、Snail、β-cateni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p-AKT)、核糖体蛋白S6(S6)、磷酸化S6(p-S6)、4E结合蛋白1(4EBP1)、磷酸化的4EBP1(p-4EBP1)的表达。结果YAP在cSCC和BD中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皮肤组织;cSCC中YAP高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侵袭程度密切相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部位、形态类型、是否神经脉管侵犯不相关;敲低A431细胞中YAP后,肿瘤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降低,细胞微丝变细、伪足变少;E-cadherin表达增加,Snail和β-catenin蛋白表达降低,p-AKT、p-S6及p-4EBP1蛋白表达降低。结论YAP在cSCC中高表达,YAP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cSCC的侵袭、迁移及EMT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es相关蛋白(YAP) 皮肤鳞状细胞癌 上皮间质转化(EMT)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 蛋白激酶B(AKT)
原文传递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言子琪 陈斯泰 《癌症进展》 2024年第3期253-256,294,共5页
基底细胞癌(BCC)和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是发病率最高的两大皮肤癌,且发病率逐年增加。大多数cSCC和BCC患者的预后较好,常规治疗方案为手术切除、放化疗和免疫治疗,常规治疗无效的局部晚期/转移性cSCC和BCC患者可以选择全身治疗,但化疗... 基底细胞癌(BCC)和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是发病率最高的两大皮肤癌,且发病率逐年增加。大多数cSCC和BCC患者的预后较好,常规治疗方案为手术切除、放化疗和免疫治疗,常规治疗无效的局部晚期/转移性cSCC和BCC患者可以选择全身治疗,但化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和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剂(HHI)的治疗效果不佳、耐药性和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不断研究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已成为局部晚期/转移性cSCC的一线标准治疗药物和晚期/转移性BCC的二线治疗药物。本文对PD-1抑制剂在cSCC和BCC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皮肤鳞状细胞癌 基底细胞 免疫治疗 转移 晚期
下载PDF
麻风治愈后高分化皮肤鳞状细胞癌
3
作者 窦莉莉 肖玉强 +3 位作者 石津 冯国强 刘喜婷 李树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1-223,共3页
报告1例麻风治愈后高分化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男,78岁。右手背感染后肉芽状增生伴疼痛1周,怀疑麻风复发皮损。皮肤科检查:右手背部一约7cm×8cm×1cm淡红色至暗红色菜花样乳头样组织增生,呈结节状或疣状突起,生长迅速易破溃并... 报告1例麻风治愈后高分化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男,78岁。右手背感染后肉芽状增生伴疼痛1周,怀疑麻风复发皮损。皮肤科检查:右手背部一约7cm×8cm×1cm淡红色至暗红色菜花样乳头样组织增生,呈结节状或疣状突起,生长迅速易破溃并向周围浸润,结节易破溃,形成火山口样溃疡,可见污垢坏死组织和脓样分泌物,伴恶臭。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可见鳞状细胞团块,抗酸染色(-)。诊断:高分化鳞状细胞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皮肤 高分化 麻风
原文传递
circLRP6靶向miR-2116-3p促进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机制
4
作者 李静 柯锦 严伟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80-983,共4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circLRP)6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39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组织中circLRP6和miR-2116-3p表达。... 目的探讨环状RNA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circLRP)6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39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组织中circLRP6和miR-2116-3p表达。体外培养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A431,分别转染si-circLRP6、miR-2116-3p mimics、共转染si-circLRP6与anti-miR-2116-3p后,采用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蛋白表达。验证circLRP6和miR-2116-3p的关系。结果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ircLRP6表达较癌旁组织明显增高,miR-2116-3p表达较癌旁组织明显下降(P<0.05)。下调circLRP6或上调miR-2116-3p可明显降低A431细胞增殖活性、划痕愈合率和侵袭细胞数及MMP-2、MMP-9蛋白表达(P<0.05)。结论circLRP6靶向负调控miR-2116-3p,下调miR-2116-3p可减弱敲低circLRP6对A431细胞的影响。circLRP6靶向下调miR-2116-3p促进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 RNA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circLRP)6 miR-2116-3p 细胞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5
作者 杨润(综述) 乔佳月 +3 位作者 王铎蓉 谭千桦 刘欢 王琳(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1224-1229,共6页
近年来,虽然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有了很大进步,但其发病率却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迫切需要为皮肤鳞状细胞癌的诊治寻找新的治疗手段和靶点。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作为一种重要的调控手段,可以改变蛋白质的理化性质、构象及与... 近年来,虽然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有了很大进步,但其发病率却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迫切需要为皮肤鳞状细胞癌的诊治寻找新的治疗手段和靶点。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作为一种重要的调控手段,可以改变蛋白质的理化性质、构象及与蛋白质的结合能力,进而影响其活性、稳定性及功能。目前,对皮肤鳞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研究多集中于蛋白质的磷酸化、泛素化、糖基化及乙酰化修饰,这些修饰可通过调节蛋白的功能,调控相应的信号传导途径,或影响其下游分子的表达,从而影响肿瘤的增殖、侵袭、凋亡、耐药、化疗敏感性等。该文综述皮肤鳞状细胞癌中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研究进展,将为实现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精准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 磷酸化 乙酰化 糖基化 泛素化 综述
下载PDF
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影响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梁锐炯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分析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取其癌组织、癌旁组织(距离癌组织边缘>5cm),另选取同期于台山市人民... 目的:分析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取其癌组织、癌旁组织(距离癌组织边缘>5cm),另选取同期于台山市人民医院行皮肤良性增生物切除术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取其皮肤良性增生物(以下简称皮肤组织)。将观察组依据临床分期分为Ⅰ~Ⅱ期组(13例)和Ⅲ期组(7例),依据淋巴结是否转移分为淋巴结转移组(6例)和无淋巴结转移组(14例)。比较观察组、对照组一般资料,并比较各组的LSD1表达情况。结果:癌组织LSD1阳性比例大于癌旁组织和对照组皮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织与对照组皮肤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组与Ⅲ期组LSD1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淋巴结转移组与淋巴结转移组LSD1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SD1为发生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癌组织LSD1呈高表达,分析LSD1可能与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 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circAGFG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SCC13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
7
作者 宋丹丹 宋明旭 孙鸿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9-363,共5页
目的:探讨circAGFG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SCC13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6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标本,qRT-PCR法检测circAG... 目的:探讨circAGFG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SCC13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6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标本,qRT-PCR法检测circAGFG1、miR-653-5p的表达量;采用Pearson法分析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ircAGFG1与miR-653-5p表达量的相关性;体外培养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SCC13,随机分为:si-NC组、si-circAGFG1组、miR-NC组、miR-653-5p组、si-circ-AGFG1+anti-miR-NC组、si-circAGFG1+anti-miR-653-5p组;CCK-8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与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及迁移;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circAGFG1与miR-653-5p的靶向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ircAGFG1的表达量升高(P<0.05),miR-653-5p的表达量降低(P<0.05);circAGFG1与miR-653-5p呈负相关(r=−0.5717,P<0.001);与si-NC组比较,si-circAGFG1组miR-653-5p的表达量升高(P<0.05),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划痕愈合率降低(P<0.05),细胞克隆形成数和迁移细胞数减少(P<0.05);circAGFG1可靶向调控miR-653-5p的表达;与miR-NC组比较,miR-653-5p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划痕愈合率降低(P<0.05),细胞克隆形成数和迁移细胞数减少(P<0.05);与si-circAGFG1+anti-miR-NC组比较,si-circAGFG1+anti-miR-653-5p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降低(P<0.05),划痕愈合率升高(P<0.05),细胞克隆形成数和迁移细胞数增多(P<0.05)。结论:下调circAGFG1表达可通过靶向调控miR-653-5p表达而抑制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及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 circAGFG1 miR-653-5p 细胞增殖 迁移
下载PDF
circZNF609靶向miR-1287-5p对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8
作者 刘艳 朱颜俊 +3 位作者 卞彩云 邓利丽 吕会茹 严冬梅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19-224,共6页
目的探索环状核糖核酸锌指蛋白609(circZNF609)是否通过靶向微小核糖核酸-1287-5p(miR-1287-5p)影响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A431细胞增殖和凋亡。方法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测定circZNF609和miR-1287-5p在cSCC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索环状核糖核酸锌指蛋白609(circZNF609)是否通过靶向微小核糖核酸-1287-5p(miR-1287-5p)影响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A431细胞增殖和凋亡。方法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测定circZNF609和miR-1287-5p在cSCC组织中的表达。在cSCC A431细胞中转染小分子干扰阴性对照(si-NC组)、sicircZNF609(si-circZNF609组)、miR阳性对照(miR-NC组)、miR-1287-5p模拟物(miR-1287-5p组)、si-circZNF609+anti-miR-NC(si-circZNF609+anti-miR-NC组)、si-circZNF609+miR-1287-5p抑制剂(si-circZNF609+anti-miR-1287-5p组)。运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定细胞活力、克隆形成、凋亡和活化的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circZNF609和miR-1287-5p的靶向关系。结果circZNF609在c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癌旁组织增加约2.85倍,miR-1287-5p在c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是癌旁组织的34%(P<0.05)。干扰circZNF609表达或miR-1287-5p过表达可降低cSCC A431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提高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蛋白表达(P<0.05)。circZNF609靶向调控miR-1287-5p的表达。下调miR-1287-5p表达逆转了干扰circZNF609表达对cSCC A4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结论干扰circZNF609表达通过靶向miR-1287-5p,抑制cSCC的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 核糖核酸锌指蛋白609 微小核糖核酸-1287-5p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circ_0000003靶向调控miR-1238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9
作者 韩丽林 卢淑娇 宁海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14-218,224,共6页
目的探讨circ_0000003对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正常皮肤组织、cSCC组织与cSCC细胞SCL-I中circ_0000003、微小核糖核酸-1238(miR-1238)的表达量;通过... 目的探讨circ_0000003对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正常皮肤组织、cSCC组织与cSCC细胞SCL-I中circ_0000003、微小核糖核酸-1238(miR-1238)的表达量;通过干扰SCL-I细胞circ_0000003表达、上调miR-1238的表达、抑制miR-1238的表达,将SCL-I细胞分为si-NC组、si-circ_0000003组、miR-NC组、miR-1238组、si-circ_0000003+anti-miR-NC组、sicirc_0000003+anti-miR-1238组;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与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活力、集落形成数;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circ_0000003和miR-1238的靶向关系。结果与正常皮肤组织比较,cSCC组织中circ_0000003的表达量升高(P<0.05),miR-1238的表达量降低(P<0.05);与si-NC组比较,si-circ_0000003组细胞活力降低(P<0.05),集落形成数、迁移及侵袭细胞数减少(P<0.05);与miR-NC组比较,miR-1238组细胞活力降低(P<0.05),集落形成数、迁移及侵袭细胞数减少(P<0.05);circ_0000003可靶向调控miR-1238;与si-circ_0000003+anti-miR-NC组比较,si-circ_0000003+anti-miR-1238组细胞活力升高(P<0.05),集落形成数、迁移及侵袭细胞数增多(P<0.05)。结论干扰circ_0000003表达可通过上调miR-1238表达而抑制cSCC细胞增殖、集落形成、迁移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 circ_0000003 微小核糖核酸-1238 细胞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改良Mohs显微描记手术方式在皮肤鳞状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及意义
10
作者 吕金 万学峰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0期16678-16682,共5页
目标:研究优化Mohs微切片手术方法对于完全移除皮肤鳞状细胞癌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对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病科运用优化Mohs微切片手术方法的皮肤鳞状细胞癌2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优化的Moh... 目标:研究优化Mohs微切片手术方法对于完全移除皮肤鳞状细胞癌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对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病科运用优化Mohs微切片手术方法的皮肤鳞状细胞癌2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优化的Mohs微切片手术方法进行手术:即从肿瘤边缘和肿瘤底部分别进行取样。步骤1:扩切肿瘤边缘皮肤组织;步骤2:在前次手术缺损边缘下切除肿瘤底部组织。肿瘤边缘及底部均遵循《2021NCCN皮肤鳞状细胞癌诊疗指南中文版》。对两组样本分别进行染色制片处理,接着根据样本的边缘和底部的常规病理切片结果决定是否逐步增加切除区域和加深切除层次,直至病理学证实肿瘤已全部剔除。在20个鳞状细胞癌病例中,有4个病例(占20%)经过两次或以上扩大切除,后经病理学检查证实肿瘤已被完全去除。典型病理展示了手术过程。结论:通过改良Mohs显微镜手术技术,我们能够更加精确地移除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源地,使得制作病理切片的过程变得相对简单。这种手术技术有效地避免了肿瘤底部的不足切除和过度切除,充分体现了个性化治疗和最小影响的医疗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Mohs 皮肤鳞状细胞癌 外科
下载PDF
皮肤鳞状细胞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11
作者 张娜娜 石俊梅 杜后英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6期1041-1043,共3页
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GSCC)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GSCC患者术后复发提供重要参考。方法113例GSCC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记录所有患者复发情况,并依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及未复发组,统计2组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病... 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GSCC)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GSCC患者术后复发提供重要参考。方法113例GSCC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记录所有患者复发情况,并依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及未复发组,统计2组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病理分化程度、术后创面愈合情况、病损有无破溃等一般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逐步回归筛选变量,最终获取GSCC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113例GSCC患者术后随访发现33例复发,复发率为29.20%(33/113)。复发组病理分级、切缘、愈合情况、淋巴结转移与未复发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低分化、切缘阳性、愈合不良、淋巴结转移为影响GSCC患者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P<0.05,且OR>1)。结论低分化、切缘阳性、愈合不良、淋巴结转移为GSCC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重点关注,并尽早予以相关措施干预,以降低术后复发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 临床特征 术后复发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沉默circ_0000218靶向miR-140-3p影响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文静 肖钟 +1 位作者 王新 何艳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circ_0000218对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1例cSCC组织和21例正常皮肤组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组织中circ_0000218和微小RNA-140-3p(miR-140-3p)表达。体外培养c... 目的探讨circ_0000218对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1例cSCC组织和21例正常皮肤组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组织中circ_0000218和微小RNA-140-3p(miR-140-3p)表达。体外培养cSCC SCL-1细胞,分别转染si-circ_0000218、miR-140-3p mimics、共转染si-circ_0000218与anti-miR-140-3p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活化的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circ_0000218和miR-140-3p调控关系。结果cSCC组织中circ_0000218表达量高于正常皮肤组织(P<0.05),而miR-140-3p表达量低于正常皮肤组织(P<0.05);转染si-circ_0000218或miR-140-3p mimics后,cSCC SCL-1细胞光密度(OD)值、集落形成数及划痕愈合率降低(P<0.05),而凋亡率和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circ_0000218靶向负调控miR-140-3p。与转染si-circ_0000218的SCL-1细胞比较,共转染si-circ_0000218与anti-miR-140-3p的SCL-1细胞OD值、集落形成数及划痕愈合率升高(P<0.05),而凋亡率和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circ_0000218在cSCC组织中呈高表达,其可能通过靶向抑制miR-140-3p促进cSCC细胞增殖和迁移,而阻碍细胞凋亡,有可能成为cSCC治疗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 circ_0000218 微小RNA-140-3p 细胞增殖 凋亡 迁移
下载PDF
活化转录因子2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及其相关疾病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念念 夏晓雪 +2 位作者 施健 张冬梅 缪旭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分析活化转录因子2(activ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ATF2)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日光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AK)及鲍温病(Bowen′s disease,BD)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 目的:分析活化转录因子2(activ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ATF2)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日光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AK)及鲍温病(Bowen′s disease,BD)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4例CSCC、21例AK、18例BD及10例肿瘤边缘正常组织(normal tissue at the edge of the tumor,NT)标本中ATF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ATF2蛋白在CSCC、AK及BD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88.6%、33.3%、61.1%,均高于NT组(均P<0.05);其在CSCC中高表达率显著高于AK组(P<0.05)。ATF2在不同皮损直径的CSCC组织中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TF2在AK、BD、CSCC所有组织的不同患者年龄、病变浸润深度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F2蛋白在CSCC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与病变直径密切相关,ATF2可能参与AK、BD、CSCC疾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 日光性角化病 鲍温病 活化转录因子2
下载PDF
circ_0000337靶向miR-578对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4
作者 邵文秀 卢淑娇 韩丽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5587-5591,共5页
目的探讨circ_0000337靶向miR-578对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A43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CSCC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分析circ_0000337和miR-578在CSCC组织中的表达。将si-NC、si-circ_0000337、miR... 目的探讨circ_0000337靶向miR-578对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A43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CSCC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分析circ_0000337和miR-578在CSCC组织中的表达。将si-NC、si-circ_0000337、miR-NC、miR-578 mimics、pcDNA、pcDNA-circ_0000337、si-circ_0000337+anti-miR-NC、si-circ_0000337+anti-miR-578分别转染A431,并用CCK-8、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分析A431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迁移数和侵袭数变化。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circ_0000337与miR-578之间的关系。结果circ_0000337在CSCC组织中明显高表达,miR-578明显低表达(P<0.05)。转染si-circ_0000337可明显抑制circ_0000337表达,明显降低细胞活力,明显减少克隆形成数、迁移数和侵袭数,明显上调miR-578表达水平(P<0.05)。转染miR-578 mimics可明显上调miR-578表达,明显降低细胞活力,明显减少克隆形成数、迁移数和侵袭数(P<0.05)。circ_0000337与miR-578直接特异性结合。转染pcDNA-circ_0000337可明显下调miR-578表达水平(P<0.05)。转染anti-miR-578干扰miR-578表达显著减弱抑制circ_0000337表达对A431细胞活力、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的影响(P<0.05)。结论抑制circ_0000337通过靶向上调miR-578表达来抑制CSCC细胞A431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 circ_0000337 miR-578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丙酮酸激酶M2通过活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影响皮肤鳞状细胞癌上皮间质转化过程
15
作者 刘念念 缪旭 +3 位作者 施健 张冬梅 张俐 陈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52-660,共9页
目的:检测丙酮酸激酶(PK)M2和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p-STAT)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在CSCC A431细胞系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30例CSCC患者肿瘤组织和10例行皮... 目的:检测丙酮酸激酶(PK)M2和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p-STAT)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在CSCC A431细胞系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30例CSCC患者肿瘤组织和10例行皮肤美容手术患者术中修整切除的正常皮肤组织,通过免疫组化SP法比较PKM2和p-STAT3在两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CSCC中PKM2和p-STAT3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采用慢病毒感染法构建靶向敲低PKM2基因的CSCC A431细胞模型,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验证敲低模型的构建效果。通过Transwell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探讨PKM2对A43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TAT3、p-STAT3(Tyr705)、N-cadherin、Vimentin和Slug蛋白的表达。结果:PKM2和p-STAT3在CSCC中均高表达,且两者表达水平之间呈正相关。PKM2和p-STAT3在CSCC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在A431细胞中敲低PKM2基因后,p-STAT3(Tyr705)、N-cadherin和Slug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TAT3和Vimentin表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KM2和p-STAT3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CSCC的发生及发展,且PKM2可能通过活化STAT3促进CSCC上皮间质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激酶M2 皮肤鳞状细胞癌 上皮间质转化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原文传递
晚期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系统性治疗研究进展
16
作者 殷祥烨 陈犹白 +1 位作者 韩愚弟 韩岩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76-1279,1296,共5页
皮肤鳞状细胞癌(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之一,占所有皮肤癌死亡人数的20%。手术是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但部分晚期肿瘤患者无法通过手术得到有效治疗。这类患者更适合采用化疗... 皮肤鳞状细胞癌(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之一,占所有皮肤癌死亡人数的20%。手术是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但部分晚期肿瘤患者无法通过手术得到有效治疗。这类患者更适合采用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全身系统性治疗的方式改善预后。本文总结了当前晚期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系统性治疗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 系统性治疗 化疗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下载PDF
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相关基因及生物制剂研究进展
17
作者 陈华清 吉晓娟 +5 位作者 陈诗琪 卢井发 郑威 万春雷 叶小英 李龙年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8期1982-1985,共4页
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是常见的皮肤癌,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存在转移和治疗后复发的风险。基因突变是CSCC发病的重要原因,其发生发展涉及多个基因和分子,包括肿瘤蛋白p53(TP53)、notch受体(NOTCH)、大鼠肉瘤癌基因(R... 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是常见的皮肤癌,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存在转移和治疗后复发的风险。基因突变是CSCC发病的重要原因,其发生发展涉及多个基因和分子,包括肿瘤蛋白p53(TP53)、notch受体(NOTCH)、大鼠肉瘤癌基因(RAS)、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2A(CDKN2A)、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染色体定位的astrin/SPAG5结合蛋白(KNSTRN)、非典型钙黏蛋白1(FAT1)、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11(CARD1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对每一个分子变异的研究都有可能成为CSCC治疗的靶点,近年来生物制剂研究进行得如火如荼,生物制剂的出现改变了CSCC的治疗格局,使CSCC的治疗前景更广阔。本文对CSCC的突变基因、分子及其相关生物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CSCC发生机制和生物制剂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 基因突变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生物制剂
下载PDF
伏立康唑致肺移植受者皮肤鳞状细胞癌危险因素及机制研究进展
18
作者 吕鹏 张京莉 +3 位作者 王运红 马芬芬 张玉 黄怡菲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5期595-600,共6页
伏立康唑作为广谱抗真菌药物,常作为肺移植术后预防和治疗侵袭性曲霉菌病的首选药物,其耐受性良好、安全有效。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伏立康唑相关的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个案报道和研究逐渐增多,常呈侵袭性和多灶性,已成为肺移植受者发生鳞... 伏立康唑作为广谱抗真菌药物,常作为肺移植术后预防和治疗侵袭性曲霉菌病的首选药物,其耐受性良好、安全有效。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伏立康唑相关的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个案报道和研究逐渐增多,常呈侵袭性和多灶性,已成为肺移植受者发生鳞状细胞癌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综述了伏立康唑致肺移植受者出现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危险因素和潜在机制,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肺移植 皮肤鳞状细胞癌 危险因素 机制
下载PDF
皮肤鳞状细胞癌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赵雪 陈明亮 +1 位作者 粟娟 粟枫 《皮肤科学通报》 2023年第3期304-309,共6页
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来源于表皮中的角质形成细胞,占所有皮肤恶性肿瘤的15%~20%。cSCC可以通过手术治愈,但其中有5%的转移率会导致预后不良,本综述旨在于通过现有的数据,探究cSCC转移的影响因素及机制等,希望为抑制肿瘤转移以及确定转... 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来源于表皮中的角质形成细胞,占所有皮肤恶性肿瘤的15%~20%。cSCC可以通过手术治愈,但其中有5%的转移率会导致预后不良,本综述旨在于通过现有的数据,探究cSCC转移的影响因素及机制等,希望为抑制肿瘤转移以及确定转移后的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 转移 分子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