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21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物种间疼痛特异性丘脑-皮质神经活动模式
1
作者 汪宇轩(译) 邓敏智(译) 刘风雨(校)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6-236,共1页
寻找疼痛特异性神经元活动对于理解和控制疼痛具有重要的意义。丘脑是大多数感觉信号的上行中枢,其与大脑皮质的神经连接可能是处理不同感觉信息的基础。既往的动物研究表明,丘脑外侧核到初级和次级躯体感觉皮质(S1和S2)的外侧神经通路... 寻找疼痛特异性神经元活动对于理解和控制疼痛具有重要的意义。丘脑是大多数感觉信号的上行中枢,其与大脑皮质的神经连接可能是处理不同感觉信息的基础。既往的动物研究表明,丘脑外侧核到初级和次级躯体感觉皮质(S1和S2)的外侧神经通路与疼痛感觉的辨别处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活动 神经活动 大脑皮质 神经通路 特异性 丘脑 躯体感觉皮质 疼痛
下载PDF
2,5-二甲氧基-4-碘苯丙胺对自由活动小鼠次级视觉皮质V2区γ振荡的作用
2
作者 王福旗 田京伟 +1 位作者 张树卓 苏瑞斌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9-255,共7页
目的研究5-羟色胺2A受体(5-HT2AR)激动剂2,5-二甲氧基-4-碘苯丙胺(DOI)对自由活动小鼠次级视觉皮质V2区场电位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手术埋置皮质脑电(ECOG)电极,恢复7 d后ip给予1%DMSO(溶剂),记录次级视觉皮质V2区局部场电位(LFP)... 目的研究5-羟色胺2A受体(5-HT2AR)激动剂2,5-二甲氧基-4-碘苯丙胺(DOI)对自由活动小鼠次级视觉皮质V2区场电位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手术埋置皮质脑电(ECOG)电极,恢复7 d后ip给予1%DMSO(溶剂),记录次级视觉皮质V2区局部场电位(LFP)30 min;而后ip给予DOI 2.0 mg·kg^(-1),记录该区LFP 30 min;最后ip给予5-HT2AR拮抗剂氟利色林0.3 mg·kg^(-1),记录该区LFP 30 min。将数据导入Neuro Explorer软件进行频谱分析,用GraphPad Prism 8.0.2软件分析给药前后γ振荡和θ振荡功率谱密度变化,用Matlab软件分析θ振荡和γ振荡相位振幅耦合。结果与给予溶剂相比,给予DOI 2.0 mg·kg^(-1)可显著增高次级视觉皮质V2区γ振荡(30~80 Hz)功率(P<0.05)和θ振荡(4~7 Hz)功率(P<0.05),显著降低θ振荡和γ振荡相位振幅耦合调制指数(P<0.01);氟利色林可逆转DOI引起的次级视觉皮质V2区γ振荡和θ振荡功率的增高(P<0.05)。结论DOI的致幻作用可能与其增高小鼠次级视觉皮质V2区γ振荡和θ振荡功率及降低θ振荡和γ振荡相位振幅耦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级视觉皮质 γ振荡 皮质脑电 2 5-二甲氧基-4-碘苯丙胺 局部场电位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继发眼部疾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3
作者 于晓宁 陈朝英 +4 位作者 涂娟 李华荣 夏华 林甜甜 林媛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1期94-97,共4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继发糖皮质激素相关眼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肾脏内科共收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1406例,其中101例(7.2%)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出现高眼压、青光眼、白内障,对...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继发糖皮质激素相关眼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肾脏内科共收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1406例,其中101例(7.2%)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出现高眼压、青光眼、白内障,对该10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1例患儿中,男74例,女27例,年龄74(20,185)个月。糖皮质激素相关高眼压88例(87.1%),青光眼1例(1.0%),白内障8例(7.9%),高眼压合并白内障4例(4.0%)。眼压为(23.61±5.91)mmHg,左眼压(24.06±5.75)mmHg,右眼压(23.16±6.07)mmHg。患儿性别、使用的糖皮质激素类型、甲泼尼龙冲击次数与患儿左右眼压无相关性(P均>0.05)。合用免疫抑制剂种类与患儿左右眼压有相关性(P均<0.05),合用2种及以上免疫抑制剂患儿的左右眼压与未合用免疫抑制剂、合用1种免疫抑制剂患儿比较眼压更低(P均<0.05),而未合用免疫抑制剂与合用1种免疫抑制剂患儿的左右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眼压及青光眼患儿左右眼压(左眼r=0.349,P=0.001;右眼r=0.256,P=0.013)与糖皮质激素累积日平均剂量有相关性。通过糖皮质激素减量或停用、免疫抑制剂替代、局部降眼压药物滴眼治疗后,高眼压、高眼压合并白内障患儿均在8周内眼压好转降至正常,眼病反复者17例;青光眼1例经小梁切除术后好转;白内障患儿随访期间视力进行性下降者3例,1例行双眼超声乳化手术治疗,2例激素快速减量并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结论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后易出现高眼压、白内障,建议定期眼科检查,及时控制眼压、预防白内障,糖皮质激素减停或以免疫抑制剂替代、局部药物降眼压、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皮质激素 高眼压 青光眼 白内障 儿童
下载PDF
妊娠期小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水平变化研究
4
作者 张曼 彭丽娜 王朝霞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0,共5页
为了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在小鼠妊娠期间血浆中的浓度变化及其与小鼠妊娠持续时间的关系,选取自然交配的见栓雌鼠,自见栓当天开始,通过面颊采血分离、收集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CRH含量。通过对孕鼠妊娠期间、分... 为了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在小鼠妊娠期间血浆中的浓度变化及其与小鼠妊娠持续时间的关系,选取自然交配的见栓雌鼠,自见栓当天开始,通过面颊采血分离、收集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CRH含量。通过对孕鼠妊娠期间、分娩当天及分娩后24 h血浆CRH水平的分析,发现正常妊娠孕鼠血浆中CRH水平在妊娠早期即升高,妊娠13.5 d起血浆CRH水平[(21.6±3.90)pg/mL]呈进行性升高,妊娠晚期升高显著,至分娩时达最高水平,分娩后24 h CRH基本恢复至正常值;早产孕鼠13.5 d时血浆含量高于正常妊娠的小鼠,而难产孕鼠的CRH则明显低于正常妊娠小鼠;孕鼠13.5 d血浆中CRH的含量与妊娠持续时间呈负相关。说明小鼠血浆中CRH水平可作为判定妊娠持续时间的一个标志,用于预测孕鼠的分娩时间,为小鼠的剖宫产生物净化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分娩 妊娠 生物净化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复合胆汁酸对皮质酮诱导的肉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缓解作用研究
5
作者 胡丹 郝燕青 +2 位作者 陈渠 邬晓婷 倪迎冬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1,共8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胆汁酸(bile acid,BA)对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诱导的肉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缓解作用。[方法]试验选取了120只1日龄雄性AA肉鸡,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含BA日粮。BA添加分为前期、中期、后期...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胆汁酸(bile acid,BA)对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诱导的肉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缓解作用。[方法]试验选取了120只1日龄雄性AA肉鸡,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含BA日粮。BA添加分为前期、中期、后期3个阶段,剂量依次递增。28日龄时,从基础日粮组中选取肉鸡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CON)、皮质酮处理组(CORT);从胆汁添加组中随机选取10只设为皮质酮+胆汁酸组(CORT+BA)。CON组颈部皮下注射乙醇PBS溶液(15%乙醇),CORT组和CORT+BA组注射4 mg·kg^(-1) CORT,连续注射7 d。肉鸡40日龄屠宰采样,记录器官与组织质量,采集血清和肝脏组织以测定生化指标、脂代谢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饲料中添加BA可显著缓解由CORT处理引起的腹脂率升高及腿肌重降低(P<0.05)。生化测定结果表明,CORT处理显著降低了40日龄肉鸡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增加游离脂肪酸(NEFA)水平,而BA处理显著升高血清HDLC水平(P<0.05)。与CON组相比,CORT组肉鸡肝脏内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升高(P<0.01),肝细胞内脂滴显著富集且出现空泡化现象,而BA处理可显著缓解肝脏内的TG沉积(P<0.01)。CORT处理显著上调肝脏中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1)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基因表达水平(P<0.05),显著上调ACC和脂肪酸合成酶(FASN)蛋白表达水平(P<0.05),同时下调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PPARα)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BA处理可显著逆转皮质酮引起的以上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并显著增加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cpt1a)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脂肪酸转位酶(CD36)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胆汁酸可减少肝脏内甘油三酯合成,促进其分解,抑制肝细胞对脂肪酸的摄取,从而缓解皮质酮诱导的肉鸡脂肪肝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皮质 脂肪肝综合征 肉鸡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患者近期皮质下小梗死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赵莉 孙云闯 +1 位作者 李凡 孙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36-341,共6页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近期皮质下小梗死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2月―2022年9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经头部MRI诊断的CSVD患者,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近期皮质下小梗死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2月―2022年9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经头部MRI诊断的CSVD患者,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根据磁共振DWI分为近期皮质下小梗死(RSSI)组和非RSSI组,统计RSSI的部位和数目。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认知功能,分析RSSI影像学特征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CSVD患者181例,RSSI组91例,非RSSI组90例。RSSI组与非RSSI组相比,BMI高[(25.43±3.53)kg/m^(2) vs(24.27±3.33)kg/m^(2),t=2.228, P=0.027],收缩压高[(145.3±16.2)mmHg vs(139.6±20.2)mmHg,t=2.013,P=0.046],MoCA总分较低[22(18.8,26) vs 24(21,27),Z=-1.980,P=0.048],视空间与执行能力[3(2,4) vs 4(3,5),Z=-2.756,P=0.006]、语言[2(2,3) vs 2(1,2), Z=-2.020,P=0.043]、抽象[2(1,2) vs 2(1,2)分,Z=-2.052,P=0.04]得分均较低,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RSSI基底节梗死组与非RSSI组相比,MoCA总分较低[21(17,23) vs 24(21,27),Z=-2.018,P=0.044],视空间与执行[3(1.5,3.5) vs 4(3,5),Z=-2.601,P=0.009]得分较低,RSSI脑干梗死组与非RSSI组相比,视空间与执行[3(2,4) vs 4(3,5),Z=-2.325,P=0.020]、语言[2(1,2) vs 2(2,3),Z=-2.338,P=0.019]得分较低,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 CSVD患者中RSSI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与RSSI梗死部位相关,RSSI不同梗死部位导致不同的认知损害模式。预防RSSI发生,对于预防CSVD相关认知功能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近期皮质下小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振幅整合脑电图评估孕妇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早产儿脑发育的影响
7
作者 吴迪 鞠俊 常贺生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4-249,共6页
目的通过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phy,aEEG)探讨孕妇产前糖皮质激素(antenatal corticosteroid,ACS)治疗对早产儿脑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胎龄28^(+0)~34^(+6)周早产儿211例,根据产前是否使用地... 目的通过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phy,aEEG)探讨孕妇产前糖皮质激素(antenatal corticosteroid,ACS)治疗对早产儿脑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胎龄28^(+0)~34^(+6)周早产儿211例,根据产前是否使用地塞米松进行促胎肺成熟治疗分为ACS组(131例)和对照组(80例)。在生后24 h内进行首次aEEG监测(记为aEEG1),生后5~7 d进行第2次aEEG监测(记为aEEG2),对aEEG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胎龄28^(+0)~31^(+6)周早产儿中,ACS组相较于对照组,aEEG1周期性更成熟、振幅下边界更高(P<0.05);胎龄32^(+0)~33^(+6)周及胎龄34^(+0)~34^(+6)周早产儿中,ACS组相较于对照组,连续模式比例更高、周期性更成熟且Burdjalov评分更高(P<0.05)。胎龄32^(+0)~33^(+6)周及胎龄34^(+0)~34^(+6)周早产儿中,ACS组相较于对照组,aEEG2连续模式比例更高、周期性更成熟、振幅下边界更高、波谱带宽更窄且Burdjalov评分更高(P<0.05)。结论ACS治疗早产儿比未行ACS早产儿aEEG图形更成熟,ACS对早产儿脑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发育 产前糖皮质激素 振幅整合脑电图 早产儿
下载PDF
锁定钢板联合皮质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分离对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8
作者 韦志坤 王旭东 +3 位作者 杨金杰 牛朋彦 邵菲 任少海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联合皮质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分离对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20年5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分离病人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联合皮质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分离对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20年5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分离病人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皮质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联合皮质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前、术后6个月对两组恢复功能对比,比较X线片、手术时间、愈合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生活能力(BI)评估两组病人生活能力。依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系统评估病人踝关节功能。结果 术前两组病人关节功能无差异(P>0.05),术后,对照组最远行走评分(15.89±0.85)分、足部对线评分(15.06±0.71)分、疼痛反应评分(29.03±4.48)分、地面行走评分(15.65±0.59)分;观察组分别为(16.19±0.87)分、(15.29±0.76)分、(31.24±4.55)分、(15.96±0.68)分。观察组最远行走、足部对线、疼痛反应、地面步行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愈合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BI指数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锁定钢板联合皮质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可改善踝关节功能,降低术中出血量,促进愈合,提高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下胫腓分离 锁定钢板 皮质螺钉内固定 踝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岩藻黄质活化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改善糖皮质激素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
9
作者 谢婷 刘婷婷 +3 位作者 曾雪慧 李亚敏 周庞虎 易念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609-3614,共6页
背景: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易导致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而现有药物干预不良反应大,难以满足临床需求。目的:探索岩藻黄质对糖皮质激素诱导成骨细胞骨质疏松症模型的作用与潜在机制。方法:将原代大鼠成骨细胞接种于6孔板内,待细胞融合度达... 背景: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易导致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而现有药物干预不良反应大,难以满足临床需求。目的:探索岩藻黄质对糖皮质激素诱导成骨细胞骨质疏松症模型的作用与潜在机制。方法:将原代大鼠成骨细胞接种于6孔板内,待细胞融合度达到80%后分4组干预:对照组单纯培养24 h,糖皮质激素组使用地塞米松干预24 h,岩藻黄质组使用岩藻黄质干预24 h,糖皮质激素+岩藻黄质组使用地塞米松与岩藻黄质同时干预24 h。干预结束后,检测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内活性氧含量以及凋亡相关蛋白、骨形成相关蛋白、细胞核核因子E2相关因子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CCK-8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糖皮质激素组细胞活性降低(P<0.05);与糖皮质激素组比较,糖皮质激素+岩藻黄质组细胞活性升高(P<0.05);②JC-1线粒体膜电位染色与流式细胞学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糖皮质激素组细胞凋亡比例增加(P<0.05);与糖皮质激素组比较,糖皮质激素+岩藻黄质组细胞凋亡比例减少(P<0.05);③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糖皮质激素组BAX、裂解聚ADP核糖聚合酶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BCL2、Ⅰ型胶原蛋白α1肽链、碱性磷酸酶、骨钙蛋白、RUNX2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糖皮质激素组比较,糖皮质激素+岩藻黄质组BAX、裂解聚ADP核糖聚合酶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BCL2、Ⅰ型胶原蛋白α1肽链、碱性磷酸酶、骨钙蛋白、RUNX2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④荧光探针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糖皮质激素组活性氧含量增加(P<0.05);与糖皮质激素组比较,糖皮质激素+岩藻黄质组活性氧含量减少(P<0.05);⑤免疫荧光染色与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糖皮质激素组细胞核核因子E2相关因子2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糖皮质激素组比较,糖皮质激素+岩藻黄质组细胞核核因子E2相关因子2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⑥结果表明,岩藻黄质通过活化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改善糖皮质激素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与骨形成相关分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皮质激素 成骨细胞 细胞凋亡 岩藻黄质 活性氧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核转位
下载PDF
金雀异黄酮通过Nrf2/HO-1信号通路减轻皮质神经元低氧/复氧损伤
10
作者 李慧 刘少军 +2 位作者 霍好利 邢瑞敏 樊璐洁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51-257,共7页
目的研究金雀异黄酮(GEN)对皮质神经元低氧/复氧(H/R)损伤的影响,并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2/HO-1)信号通路探讨其机制。方法分离并体外培养C57BL/6J小鼠胎鼠(妊娠15 d)皮质神经元,设正常对照(Normal)组、模型(H/R)组... 目的研究金雀异黄酮(GEN)对皮质神经元低氧/复氧(H/R)损伤的影响,并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2/HO-1)信号通路探讨其机制。方法分离并体外培养C57BL/6J小鼠胎鼠(妊娠15 d)皮质神经元,设正常对照(Normal)组、模型(H/R)组、GEN(12.5μmol·L^(-1))组、TBHQ(Nrf2激动剂,10μmol·L^(-1))组、GEN(12.5μmol·L^(-1))+TBHQ(10μmol·L^(-1))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采用低氧(5%CO_(2)+95%N_(2))4 h后复氧(5%CO_(2)+95%空气)24 h的方法制备H/R损伤皮质神经元模型,各组分别于造模前2h给药干预。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元活力和凋亡率,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神经元活性氧(ROS)含量,分光光度法检测神经元中丙二醛(MDA)含量和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RT-PCR法检测神经元Nrf2、HO-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神经元Nrf2、HO-1、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激活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H/R组比较,GEN组、TBHQ组和GEN+TBHQ组皮质神经元活力明显升高、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神经元中ROS、MDA含量明显降低,SOD、GSH-Px活性明显升高(P<0.05);Nrf2、HO-1 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Nrf2、HO-1、Bcl-2蛋白表达量及Bcl-2/Bax比值明显升高,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GEN+TBHQ组对H/R损伤皮质神经元活力、凋亡率、氧化应激指标、Nrf2/HO-1信号通路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均明显优于GEN组和TBHQ组(P<0.05)。结论GEN可通过促进Nrf2/HO-1信号通路活化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和神经元凋亡,对皮质神经元H/R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雀异黄酮 皮质神经元 低氧/复氧 Nrf2/HO-1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抑郁状态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相关通路的影响
11
作者 耿琦 李敬伟 +1 位作者 凌江红 蒋健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2期147-152,共6页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抑郁样行为、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及其受体CRF-R1、CRF-R2的影响。方法:48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半夏泻心汤低、中、高剂量组,共六组,每组...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抑郁样行为、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及其受体CRF-R1、CRF-R2的影响。方法:48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半夏泻心汤低、中、高剂量组,共六组,每组各8只。空白组正常饲养,其余五组采用不规则喂养+夹尾激惹刺激法造模,造模成功后半夏泻心汤低、中、高各剂量组分别给予0.62、1.24、2.48 g/ml剂量灌胃,氟西汀组给予2 mg/kg氟西汀,空白组及模型组均给予同等容积的蒸馏水,各组连续灌胃14 d。干预结束后采用糖水偏好实验和旷场实验测试各组抑郁样行为;HE染色观察大鼠胃窦组织基本形态;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下丘脑中CRF、CRF-R1和CRF-R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糖水偏好度、旷场实验移动总距离和直立次数均明显下降(P<0.05);下丘脑中CRF、CRF-R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CRF-R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半夏泻心汤各剂量组大鼠的体重、糖水偏好度、旷场实验移动总距离和直立次数均明显增加(P<0.05);半夏泻心汤各剂量组FD大鼠下丘脑中CRF、CRF-R1 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1),CRF-R2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半夏泻心汤高剂量组FD大鼠下丘脑中CRF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半夏泻心汤各剂量组FD大鼠下丘脑中CRF-R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CRF-R2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可通过调控CRF通路,恢复CRF-R1和CRF-R2的平衡状态,发挥抗抑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半夏泻心汤 抑郁状态 糖水偏好实验 旷场实验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通路
下载PDF
以反复晕厥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2例
12
作者 何力鹏 吴志颖 袁红梅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63-66,共4页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ACI)是激素水平异常而继发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按病程可分为慢性ACI和急性ACI。其中慢性ACI起病隐匿,以反复晕厥为主要症状的病例鲜有报道。武警江西总队医院内二科对收治的两例以反复晕厥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继发性...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ACI)是激素水平异常而继发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按病程可分为慢性ACI和急性ACI。其中慢性ACI起病隐匿,以反复晕厥为主要症状的病例鲜有报道。武警江西总队医院内二科对收治的两例以反复晕厥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继发性ACI患者,通过完善性激素检测明确诊断,提示临床对于原因不明晕厥时,应考虑肾上腺皮质激素减低的可能,及时完善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测定,避免误诊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晕厥 虚弱
下载PDF
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的效果
13
作者 鲁冰 王建刚 +1 位作者 谷裕 任东升 《西北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86-190,共5页
目的比较他克莫司(tacrolimus,TAC)、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肾损害的效果。方法... 目的比较他克莫司(tacrolimus,TAC)、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肾损害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AAV患者8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1,予以TAC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和B组(n=39,予以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ANCA、伯明翰血管炎活动性评分(Birmingham vasculitis activity score,BVAS)、肾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细胞免疫指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的ANCA、BVAS、24 h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ary pro⁃tein quantification,24 h UPQ)、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1,SFlt-1)、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recombinant lysosomal 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 2,LAMP-2)抗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均降低(P<0.05),且A组较B组低(P<0.05);2组的CD4+均升高,A组较B组更高(P<0.05);2组的CD8+、CD19+均降低,A组较B组更低(P<0.05)。A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76%)较B组(28.21%)低(P<0.05)。结论与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比较,TAC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AAV肾损害在降低血清ANCA值、减小BVAS、改善肾功能、保护血管内皮功能、调节细胞免疫等方面的效果更加显著,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吗替麦考酚酯 皮质激素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肾损害
下载PDF
FSGS伴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病患者1例糖皮质激素应用的分析及药学监护
14
作者 牛倩倩 张静 +1 位作者 唐崑 白银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7期146-148,157,共4页
目的分析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伴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病患者1例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及药学监护,探讨临床药师在个体化药学服务中发挥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FSGS伴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病的病例分析及药学监护,对患者使用糖皮质激... 目的分析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伴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病患者1例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及药学监护,探讨临床药师在个体化药学服务中发挥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FSGS伴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病的病例分析及药学监护,对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优化及监护,给予个体化用药指导。结果临床药师协助医师分析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利弊并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确保了患者原发病得到有效治疗,避免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临床药师在临床工作中应关注合并多种疾病的患者,针对患者病情变化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并进行药学监护,保障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病 皮质激素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风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15
作者 黄源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4期133-136,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风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风湿病患者,采取随机形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研究组接受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风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风湿病患者,采取随机形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研究组接受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的60.0%,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与对照组的25.0%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中为风湿病患者提供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进行冲击治疗,能够提高疾病临床疗效,且不会引发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病 皮质激素 冲击治疗 不同剂量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脊髓损伤重塑皮质脊髓运动神经元突触输入的作用
16
作者 戴家峰 王丽昭 +1 位作者 韩齐 沈洪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4054-4059,共6页
背景: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依赖于运动皮质的功能重塑,然而运动皮质功能重塑的解剖基础研究较少,了解脊髓损伤后运动皮质功能的解剖变化可对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的调控以及康复治疗等提供新的思路以及研究方向。目的:解析脊髓损伤后初级... 背景: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依赖于运动皮质的功能重塑,然而运动皮质功能重塑的解剖基础研究较少,了解脊髓损伤后运动皮质功能的解剖变化可对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的调控以及康复治疗等提供新的思路以及研究方向。目的:解析脊髓损伤后初级运动皮质功能重塑的神经回路结构基础。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向两组小鼠C4脊髓注射表达Cre重组酶融合蛋白的腺相关病毒,同时在大脑初级运动皮质注射Cre重组酶依赖的分别表达禽类肉瘤/白血病病毒包膜蛋白受体TVA和狂犬病毒糖蛋白的假性狂犬病毒辅助腺相关病毒。第14天时脊髓损伤组小鼠建立C6脊髓背侧半切模型,同时向两组小鼠初级运动皮质注射假性狂犬病毒,7 d后收集小鼠脑部样本,制作冰冻切片,观察支配皮质脊髓运动神经元的输入神经元在脑内的分布情况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结论:荧光显微镜观察及定量分析结果发现,两组小鼠支配初级运动皮质脊髓运动神经元的输入神经元在大脑皮质、间脑和中脑均有分布。其中,假手术组小鼠大脑皮质的输入神经元占全脑输入神经元总数的(84.0±3.6)%,间脑占(10.6±2.3)%,中脑占(0.7±0.4)%;脊髓损伤组直接突触的输入神经元在皮质、间脑和中脑中的占比分别为(81.7±1.0)%,(13.1±0.5)%和(1.6±0.8)%。脊髓损伤组初级运动皮质输入神经元在3个区域的比例以及数量均与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脊髓损伤后,各脑区内支配皮质脊髓运动神经元的输入神经元数量无明显变化,提示皮质脊髓束受损后初级运动皮质的功能重塑可能不仅依赖于受损皮质脊髓运动神经元相关突触输入的改变,而更多地与受损神经元自身的转录调控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皮质脊髓束 初级运动皮质 全脑输入 假性狂犬病毒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吸入联合脾氨肽在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刘得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4期115-118,共4页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吸入联合脾氨肽在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ARAS)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CARAS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与研究组(n=45)。对照组患儿采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脾氨肽治...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吸入联合脾氨肽在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ARAS)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CARAS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与研究组(n=45)。对照组患儿采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脾氨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免疫因子[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较对照组的80.00%高(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IL-4(40.65±5.89)pg/ml、hs-CRP(9.52±2.57)mg/L均较对照组的(49.60±5.85)pg/ml、(12.86±3.00)mg/L低(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IgG(6.85±1.02)g/L、IgM(2.90±0.59)g/L均较对照组的(5.94±1.00)、(2.30±0.45)g/L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结果无差异性(χ^(2)=0.450,P=0.502>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吸入联合脾氨肽治疗儿童CARAS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增强其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激素吸入 脾氨肽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
下载PDF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双侧额窦植入缓释糖皮质激素支架的回顾性研究
18
作者 施晓琼 高颖娜 +5 位作者 段祥强 朱敏辉 宋静 周励 郑宏良 唐海红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评估缓释糖皮质激素支架(简称支架)在全组慢性鼻窦炎伴息肉(CRSwNP)患者双侧额窦口植入对全组鼻窦内镜开放手术后主观症状的影响以及额窦、筛窦术区创面恢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0月长海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 目的评估缓释糖皮质激素支架(简称支架)在全组慢性鼻窦炎伴息肉(CRSwNP)患者双侧额窦口植入对全组鼻窦内镜开放手术后主观症状的影响以及额窦、筛窦术区创面恢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0月长海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130例全组CRSwNP患者的病例资料,单纯行全组鼻窦内镜开放手术的92例患者为对照组,全组鼻窦内镜开放手术后双侧额窦口植入支架的38例患者为支架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30天、第90天主观症状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以及额窦、额窦术区愈合情况的差异。结果术后第30天、第90天,支架组总体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0天内镜检查评估显示,支架组额窦术区需要术后干预的比例相比对照组降低42.3%(P<0.05),筛窦术区需要术后干预的患者比例较对照组降低17.7%(P>0.05)。术后第90天的内镜检查评估结果与第30天的情况一致。结论支架在双侧额窦术区的植入有利于术后主观症状的改善,并能有效降低术后再干预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皮质激素类 内窥镜检查 鼻窦炎 鼻息肉 缓释糖皮质激素支架 全组鼻窦内镜开放术
下载PDF
骆驼乳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残留量检测方法的研究
19
作者 柴庆伟 勉玉虎 邰晓亮 《新疆畜牧业》 2024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对骆驼乳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泼尼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氟氢可的松、甲基泼尼松、倍他米松、倍氯米松及氢化可的松)残留量检测的方法,为骆驼乳质量安全监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首先采...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对骆驼乳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泼尼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氟氢可的松、甲基泼尼松、倍他米松、倍氯米松及氢化可的松)残留量检测的方法,为骆驼乳质量安全监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首先采用1%甲酸乙腈超声提取,氮气吹干后用正己烷净化,采用0.2%甲酸水溶液—乙腈(95∶5)定容待测,以乙腈和0.2%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HPLC-MS/MS进行定性定量测定分析。结果: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0.995),线性范围宽(0.5~100.0μg/L),精密度好(相对标准偏差在1.4%~8.4%范围内),回收率在86.4%~104.5%范围内。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方法可靠、分析时间短、准确度高等特点,能够满足骆驼乳中多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残留量同时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乳 皮质激素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下载PDF
皮质激素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分析
20
作者 张玉刚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01-0004,共4页
探究带状疱疹患者以糖皮质激素联合泛昔洛韦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带状疱疹患者开展此次研究,所有患者被平均分成参照组(30例,服用泛昔洛韦)、实验组(30例,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泛昔洛韦)。比较两组患... 探究带状疱疹患者以糖皮质激素联合泛昔洛韦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带状疱疹患者开展此次研究,所有患者被平均分成参照组(30例,服用泛昔洛韦)、实验组(30例,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泛昔洛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疼痛缓解时间等各项指标。结果 在开始止痛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皮损痊愈时间、治疗有效率、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方面,表现更好的都是实验组,组间差异大(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降低、生活质量评分增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带状疱疹患者以糖皮质激素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可以提升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各种临床症状改善,降低患者疼痛感且对减少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激素 泛昔洛韦 带状疱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