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8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麟游-淳化地区平凉组礁滩体沉积特征及分布预测
1
作者 单俊峰 金科 +6 位作者 吴炳伟 崔晓磊 崔广智 杨时杰 汪国文 吴文柱 张坤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平凉期发育规模生物礁滩型储层,目前对该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礁滩体的类型、成因、区域演化等方面,而对礁滩体的地球物理预测尚未开展系统研究。为了提高礁滩体的预测精度,建立礁滩体储层地震预测方法,通过野外露头实地...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平凉期发育规模生物礁滩型储层,目前对该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礁滩体的类型、成因、区域演化等方面,而对礁滩体的地球物理预测尚未开展系统研究。为了提高礁滩体的预测精度,建立礁滩体储层地震预测方法,通过野外露头实地踏勘,结合岩心及分析测试等资料,对镶边台地高能环境下的生物礁滩发育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已知井的井震响应特征,建立礁滩体正演模型,同时开展流体活动性、地震纹理属性分析,形成研究区礁滩体储层的地震预测方法。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平凉组主要发育碳酸盐岩台地边缘-浅水陆棚沉积体系;礁滩体主要分布于台地边缘亚相,多期叠置;高亮体和纹理属性对礁滩体的预测效果最好,2种方法的联合应用大大提高了礁滩体预测精度。研究成果为台缘带礁滩体平面分布规律预测和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平凉组礁滩体的勘探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 平凉组 礁滩体 镶边台地 响应特征 地震属性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八道湾组富藻类体煤系源岩的发现及其沉积背景
2
作者 王俊 何毓新 +3 位作者 刘敏 高遥 魏凌云 孙永革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9-350,共12页
通过沉积有机质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组合分析,并结合荧光显微组分镜检结果,本研究首次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建功剖面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上段识别出一套富藻类有机质输入的煤系沉积。该套煤系源岩主体处于低成熟–成熟早期演化阶段,镜质组反射率为... 通过沉积有机质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组合分析,并结合荧光显微组分镜检结果,本研究首次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建功剖面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上段识别出一套富藻类有机质输入的煤系沉积。该套煤系源岩主体处于低成熟–成熟早期演化阶段,镜质组反射率为0.5%~0.6%;有机碳(TOC)含量主要介于2.0%~4.0%之间,局部发育碳质泥岩和煤线;生烃潜量(S_(1)+S_(2))值普遍为3.0~5.0 mg/g,碳质泥岩段最高达18.4 mg/g;氢指数(HI)主要为100~150 mg/g,碳质泥岩段达280 mg/g,属于Ⅱ2型有机质。沉积有机质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组合表现为姥鲛烷优势,中、短链正构烷烃含量较高,C_(27)~C_(29)规则甾烷呈“V”型分布,Ts、C_(29)Ts、C_(30)H藿烷含量较高,C同位素组成较轻。全岩荧光显微镜镜检结果表明,源岩中壳质组主要为孢子体和藻类(屑)体。结合沉积背景综合判断,该套富藻类体煤系沉积形成于水体较深的湖泊沼泽化早期阶段,浮游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对沉积有机质存在显著贡献,有望成为区域潜在的优质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有机质 生物标志化合物 藻类体 八道湾组 湖泊沼泽化 准噶尔盆地南缘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数值模拟的构造变形机制分析方法——以准噶尔盆地南缘为例
3
作者 于宝利 刘可禹 +3 位作者 郭泊洋 林煜 陈鹏 庞志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0-1098,共19页
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褶皱带具横向东西分段、南北分带,纵向构造叠置的变形特征。但该区构造变形机制及样式的不同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油气勘探的深入。为探究准南缘新生代以来构造变形机制及其变形过程,本文... 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褶皱带具横向东西分段、南北分带,纵向构造叠置的变形特征。但该区构造变形机制及样式的不同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油气勘探的深入。为探究准南缘新生代以来构造变形机制及其变形过程,本文利用高精度地震、钻井和岩石力学等资料,根据实际地质条件,重点考虑滑脱层的数量、强度及厚度变化,结合滑脱层纵向组合、横向分布范围及同沉积作用、先存构造等因素,共设计了10组模型,并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滑脱层强度、厚度及其组合主要控制冲断褶皱带构造纵向叠置关系及构造样式,滑脱层分布及同沉积作用主要控制其横向变形范围,先存构造主要影响后期构造的继承性发育。在此基础上,分段开展了多因素组合模拟实验并与实际地震剖面进行对比,重构了准南缘构造变形过程,揭示了新生代以来其构造变形机制,即先存断裂、古凸起、三套不同性质滑脱层纵向叠置关系和同沉积作用共同控制了西段构造的形成与演化,“下强上弱”“下薄上厚”两套纵向叠置滑脱层控制了中段构造的形成与演化,先存断裂及单套较弱滑脱层控制了东段构造的形成与演化。该方法可为类似的复杂构造变形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前陆冲断褶皱带 离散元数值模拟 滑脱层 先存构造 同沉积作用
下载PDF
美术考古视域下塔里木盆地南缘早期佛教艺术考析
4
作者 张健波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6-54,共9页
“3S系统”把过去曾经存在过的地理、地貌等环境信息叠加进数据库中,传达出自然和人文现象的相互关系,由此可以验证艺术遗址、遗迹的环境演变。在此基础上,结合汉代通西域的交通路线以及自然环境、气候变化等指标进行判断,鼎盛时期的“... “3S系统”把过去曾经存在过的地理、地貌等环境信息叠加进数据库中,传达出自然和人文现象的相互关系,由此可以验证艺术遗址、遗迹的环境演变。在此基础上,结合汉代通西域的交通路线以及自然环境、气候变化等指标进行判断,鼎盛时期的“河间派”美术影响到了塔里木盆地。在巴克特里亚形成的回字形佛寺经过犍陀罗影响到了热瓦克佛寺,又形成为新的样式。上溯至希腊母题、草原动物风格和佛教艺术的要素组合形成的河间派艺术是一种复杂、合成的艺术类型,它对尼雅N3号遗址出土的装饰木雕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丝绸之路的开通极大促进了西域地区的发展,两汉时期中央政府均对西域地区进行了有效管理,出土的织锦、铜镜、漆器等,一如汉制。随着佛教传入塔里木盆地,当地建筑木雕、壁画、雕塑及墓葬形式均出现了新变化。塔里木盆地干燥的大陆性气候使得这些材料得以长期保存,美术考古的众多指标在塔里木盆地南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验证,这也是我们从更宏大的视野中寻求丝绸之路古代造型艺术的目的和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南缘 佛教艺术 河间派 美术考古
下载PDF
伊犁盆地南缘煤炭开发区水中放射性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郭超 王忠阳 成建军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611-622,共12页
为了查清伊犁盆地南缘重点煤炭资源开发区放射性环境现状,同时为煤田安全开发与辐射污染防控提供基础数据。在系统收集以往铀矿水化学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内井水、泉水、河水、水文地质长期观测孔内水、生产矿区饮用水及铀矿... 为了查清伊犁盆地南缘重点煤炭资源开发区放射性环境现状,同时为煤田安全开发与辐射污染防控提供基础数据。在系统收集以往铀矿水化学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内井水、泉水、河水、水文地质长期观测孔内水、生产矿区饮用水及铀矿地浸采区地下水等水源采样分析其放射性活度浓度,初步了解了不同含水岩层中放射性核素的分布特征。本次调查共发现30个地下水铀异常点、10个地表水铀异常点、32个地下水氡异常点,划定地下水铀异常区9处、地表水铀异常区5处、地下水氡异常区11处;铀异常区主要分布在洪海沟—加格斯台、苏阿苏—达拉地一带,多位于铀矿床及其周边;氡异常区受矿床控制明显,个别受断层控制;煤矿排水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与全疆水平相当,生活饮用水中总α、总β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但铀矿地浸采区地下水中总α、总β超标,不宜饮用。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内铀异常、氡异常的形成多与附近铀矿化的发育存在密切关系,今后其附近地下水开发利用需要开展进一步的放射性环境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盆地南缘 重点煤炭开发区 水放射性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山前褶皱—冲断带构造分带特征及形成演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姜颜良 孙文洁 +3 位作者 马文彧 张冠杰 吴孔友 孔雪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5,I0002,I0003,共15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构造呈新的构造叠置特征和复杂的复合叠加构造样式,叠加构造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和地震解释资料,采用平衡剖面恢复、楔型构造理论和构造地质学分析方法,研究复杂叠加构造变形差异及分...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构造呈新的构造叠置特征和复杂的复合叠加构造样式,叠加构造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和地震解释资料,采用平衡剖面恢复、楔型构造理论和构造地质学分析方法,研究复杂叠加构造变形差异及分带特征。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发育受基底卷入与顺层滑脱联合与差异控制下的空间断褶体系,褶皱发育受断层控制,褶皱与断层相互叠加形成构造楔、双重构造、突发构造等复合构造样式,表现为多期活动特征。研究区按构造变形性质及变形差异可划分为山前逆冲推覆构造带、基底卷入型褶皱—冲断带、盖层滑脱型褶皱—冲断带3个构造带;其中,基底卷入型褶皱—冲断带与第一排断褶带重合,受控于基底卷入型断裂体系,发育基底卷入式大型构造楔、背形堆垛式双重构造与前倾双重构造,背斜轴线与断层线平面重合度高;盖层滑脱型褶皱—冲断带包括第二和第三排断褶带,受控于顺层滑脱型断裂体系,发育断展褶皱,背斜轴线与断层线平面重合度低,构造垂向上具有分层差异,构造变形程度自南向北表现为由强至弱。挤压应力作用的时期和强度、滑脱断层的向北滑脱、构造楔的楔入长度及推挤距离、滑脱层的厚度和上覆地层厚度,以及沉积时代、沉积速率和岩性差异等因素是引起研究区构造垂向分层、南北分带的原因。该结果对明确研究区构造发育及下一步油气地质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 山前带 逆冲推覆构造带 褶皱—冲断带 构造样式 构造变形 分带特征 构造演化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齐古组深层储层特征及物性控制因素
7
作者 邓毅 高崇龙 +5 位作者 王剑 刘明 孟元林 任影 刘可 王柯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5-349,共15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齐古组深层碎屑岩储层油气勘探潜力巨大,但目前针对其储层特征及物性控制因素尚缺乏系统研究,制约了后期油气勘探进程。本文综合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压汞及包裹体等资料,并结合区域埋藏史及古地温等相关成...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齐古组深层碎屑岩储层油气勘探潜力巨大,但目前针对其储层特征及物性控制因素尚缺乏系统研究,制约了后期油气勘探进程。本文综合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压汞及包裹体等资料,并结合区域埋藏史及古地温等相关成果,对齐古组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成岩作用特征及物性控制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齐古组储层具有低成分成熟度、高塑性岩屑含量及中等结构成熟度的岩石学特征。尽管储层主体埋深大于3500 m,但储集空间仍以粒间孔为主,平均孔隙度为10.29%,平均渗透率为34.12×10^(-3)μm^(2),总体上属低孔低渗储层,但仍发育部分中-高孔渗储层。储层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及溶蚀作用,成岩强度相对较弱,主体处于早成岩B期—中成岩A期,并表现为压实强度中等、胶结物含量较低且晚期发育酸性溶蚀的特征。富石英与长石、贫岩屑以及分选好等特征有利于储层物性的保存,而储层物性损失以压实减孔最为显著,但储层内部绿泥石包壳及中成岩期的酸性溶蚀作用可有效改善储层物性。此外,齐古组地层早期长期浅埋、后期短期快速深埋、地层超压及较低的古地温梯度等因素延缓了储层成岩进程,进而降低成岩作用强度,导致齐古组优质储层得以有效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侏罗系 齐古组 储层特征 物性控制因素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地球化学、沉积环境及源区特征分析
8
作者 朱钘 刘云华 +3 位作者 高晓峰 夏明哲 查显峰 罗居德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4年第1期33-40,共8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是重要的油气勘探地区,也是研究盆地构造属性、沉积环境演化的重要区域。南缘下侏罗统三工河组由上部主体浅青灰色-灰绿色长石岩屑砂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和下部土黄色长石岩屑砂岩、含砾粗砂岩、砾岩组成,对上部... 准噶尔盆地南缘是重要的油气勘探地区,也是研究盆地构造属性、沉积环境演化的重要区域。南缘下侏罗统三工河组由上部主体浅青灰色-灰绿色长石岩屑砂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和下部土黄色长石岩屑砂岩、含砾粗砂岩、砾岩组成,对上部样品进行岩石学、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显示:样品化学蚀变指数(CIA)为77.57,反映物源区经历中等风化作用;碎屑物质磨圆和分选较差,表明沉积物搬运距离短,成分成熟度低;Cu/Zn、V/Cr、V/(V+Ni)、Ni/Co及U/Th值指示古沉积环境为富氧的氧化环境-贫氧过渡环境;Sr/Cu、Al_(2)O_(3)/MgO值指示温暖湿润的气候特征;Li,Sr,Sr/Ba,Th/U值指示淡水环境;综合岩相学特征认为,其上部主体为浅湖亚相沉积,下部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样品中含流纹岩岩屑,La/Th-Hf、La/Sc-Co/Th和Ni-TiO_(2)判别图指示三工河组源岩主要来自于上地壳长英质火山岩;出现少量安山岩岩屑和Th/Co、Th/Cr比值显示源岩有少量中-基性岩。通过样品与不同构造背景杂砂岩成分对比、Th-Co-Zr/10、La-Th-Sc、Th-Sc-Zr/10判别图显示物源区应为大陆岛弧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三工河组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构造背景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深层—超深层超压成因机制及其与成藏的关系——以HT1气藏为例
9
作者 田志新 刘刚 +2 位作者 彭叙凯 范昌育 王刚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6-1176,共11页
近年来,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不断取得突破,该地区深层—超深层普遍发育超压,明确超压成因机制及其与油气富集关系,对深层—超深层的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利用DST实测压力资料分析了南缘深层—超深层压力分布特征,通过... 近年来,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不断取得突破,该地区深层—超深层普遍发育超压,明确超压成因机制及其与油气富集关系,对深层—超深层的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利用DST实测压力资料分析了南缘深层—超深层压力分布特征,通过综合泥岩压实曲线、VES-VP交会图版、DEN-VP交会图版综合判识了HT1气藏复杂超压成因,并结合声发射实验及应力场模拟等技术方法,分析讨论了HT1气藏超压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分析认为:(1)南缘深层—超深层除山前第一排冲断带外,普遍发育压力系数达2.0以上的极强超压。垂向上超压分布在吐谷鲁群厚层泥岩及其之下地层中,平面上强超压主要发育在南缘中段山前第二、三排构造带及西段四棵树凹陷内;(2)综合识别出HT1气藏发育欠压实成因及构造挤压成因超压,其中区域性厚层泥岩快速沉积造成欠压实超压产生,而喜马拉雅运动晚期天山隆起对南缘形成的N-S向强挤压应力是深层—超深层构造挤压超压形成的原因;(3)深层流体超压的形成,一方面促进了HT1气藏清水河组背斜圈闭的褶皱变形,形成油气优势汇聚部位,另一方面改变了呼西背斜周缘的流体动力场格局,使得气势梯度增加,增强了天然气运移动力,为油气在呼西背斜的富集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压 欠压实 构造挤压增压 深层—超深层 准噶尔盆地南缘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含膏质地层岩性特征及测井识别方法
10
作者 庞志超 肖华 +4 位作者 毛晨飞 陈国军 梁琬坤 高明 张啸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9-1431,共13页
近来年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中生界碎屑岩油气藏屡获突破,成为盆地重要的勘探领域。中生界普遍含有石膏,因此含膏质地层的岩性优选是储层评价的关键。为提高该区岩性识别的精度,并对含膏质地层储层曲线进行校正,本文基于岩石物理实验,分... 近来年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中生界碎屑岩油气藏屡获突破,成为盆地重要的勘探领域。中生界普遍含有石膏,因此含膏质地层的岩性优选是储层评价的关键。为提高该区岩性识别的精度,并对含膏质地层储层曲线进行校正,本文基于岩石物理实验,分析不同岩性的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对比发现含膏质地层导致补偿中子值降低、声波时差减小、电阻率升高;对含膏质岩性进行了测井识别,并提出了蒙特卡罗数值模拟方法,对膏质砂岩进行不同孔隙度、不同膏质体积分数条件下的补偿中子测井地层模拟,建立了补偿中子孔隙度曲线校正模型,最终实现了岩性的精细划分。解释的岩性与薄片分析对比符合率达到8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中生界 含膏质地层 蒙特卡罗数值模拟 岩性识别 测井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南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
11
作者 贾启超 刘华国 +3 位作者 龚飞 李峰 李昌隆 张攀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6-493,共8页
柴达木盆地南缘断裂是柴达木盆地与东昆仑构造带的分界断裂,断裂带西起甘森镇乌拉尔,终止于诺木洪以东,全长约500 km。以往对南缘断裂研究程度较低,且活动性存在争议。前人普遍认为柴达木盆地南缘断裂为隐伏断裂,本研究首次发现该断裂... 柴达木盆地南缘断裂是柴达木盆地与东昆仑构造带的分界断裂,断裂带西起甘森镇乌拉尔,终止于诺木洪以东,全长约500 km。以往对南缘断裂研究程度较低,且活动性存在争议。前人普遍认为柴达木盆地南缘断裂为隐伏断裂,本研究首次发现该断裂在小灶火段发育出露地表的断层陡坎。通过在小灶火段断层陡坎上挖掘探槽,在格尔木以南的隐伏段采用浅层人工地震结合钻孔联合剖面探测的方法,使用OSL测年方法对地层年龄进行分析测试,探究了断裂活动性。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南缘断裂小灶火段为晚更新世活动断层,格尔木隐伏段不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南缘断裂 挤压逆冲 晚更新世 活动性
下载PDF
基于原位方解石U-Pb定年与包裹体分析技术恢复储集层成岩-成藏过程——以准噶尔盆地南缘高泉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桂丽黎 卓勤功 +7 位作者 鲁雪松 杨文霞 陈玮岩 吴海 范俊佳 贺银军 曹日洲 余小庆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09-1220,共12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成岩-成藏复杂性制约了其下组合油气勘探的进程。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四棵树凹陷高泉构造油气藏为例,在白垩系清水河组储集层岩相及成岩作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原位方解石U-Pb定年和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标定盆地热演化史... 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成岩-成藏复杂性制约了其下组合油气勘探的进程。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四棵树凹陷高泉构造油气藏为例,在白垩系清水河组储集层岩相及成岩作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原位方解石U-Pb定年和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标定盆地热演化史,刻画高泉构造下组合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表明,储集层中发育两期方解石胶结和3期油气充注,方解石形成年龄分别为(122.1±6.4),(14.2±0.3)~(14.4±1.0)Ma,油气充注事件为距今14.2~30.0 Ma低熟油充注,距今14.2 Ma以来成熟原油充注和距今2 Ma以来高熟天然气充注,油气藏以成熟油和高熟天然气充注贡献为主。距今2 Ma以来受喜马拉雅晚期南北向挤压冲断构造活动的影响,高泉构造圈闭发生了调整,主要成藏期有效圈闭规模明显减小,导致构造中低部位油气显示相对较弱,说明关键成藏期的圈闭有效性控制该区下组合的油气富集与分布。储集层方解石U-Pb定年技术和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耦合,为精细刻画中国中西部复杂构造带的复杂成岩-成藏过程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原位方解石U-Pb定年 成岩序列 成藏时间 四棵树凹陷 准噶尔盆地南缘 白垩系 清水河组
下载PDF
流体异常高压对深层储集层物理性质的作用机理——以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头屯河组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志勇 崔京钢 +3 位作者 樊小容 冯佳睿 石雨昕 罗忠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21-1232,共12页
针对超压对深层储集层骨架颗粒物理变化的作用机制以及超压与静水压力条件下骨架颗粒物理变化的差异性问题,以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头屯河组砂岩为例,开展超压对深层储集层物理性质作用机理的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模拟埋深60... 针对超压对深层储集层骨架颗粒物理变化的作用机制以及超压与静水压力条件下骨架颗粒物理变化的差异性问题,以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头屯河组砂岩为例,开展超压对深层储集层物理性质作用机理的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模拟埋深6000~8000 m的条件下,超压环境下机械压实作用使剩余原生孔的减小值约是静水压力下的二分之一,超压可有效抑制机械压实作用,使粒间原生孔隙得以保存。②超压环境下的颗粒线状接触比例始终小于相同深度静水压力下的颗粒线状接触比例,但二者差值向深层呈现减小趋势,揭示流体异常高压抵抗有效应力增大的作用减弱,超压下机械压实程度向深层有逐渐接近静水压力下机械压实程度的趋势。③由于异常高压流体的存在,深层储集层在超压下易形成拉张裂缝,骨架颗粒内微裂缝呈细长特征,而静水压力下骨架颗粒内微裂缝呈短宽特征。④超压下骨架颗粒内微裂缝发育的主要时期晚于静水压力下,微裂缝发育程度及长度均有向更深层延伸的特点。⑤超压下骨架颗粒内微裂缝的发育期次主要受控于流体异常高压的发育期次以及作用于骨架颗粒上的有效应力大小,深层储集层超压下骨架颗粒内微裂缝发育期次多于静水压力下的发育期次,流体异常高压的多次发育对改善深层储集层的物理性质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异常高压 深层储集层 微裂缝 成岩物理模拟 侏罗系头屯河组 准噶尔盆地南缘
下载PDF
伊犁盆地南缘东段郎卡-达拉地铀成矿条件分析与远景评述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继叶 倪仕琪 +6 位作者 蔡煜琦 邱余波 张晓 乔宝平 张虎军 张磊 李真真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3年第1期29-45,共17页
伊犁盆地是中国重要的铀矿基地,在盆地南缘中西段相继发现了一系列大、中型可地浸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但南缘东段(朗卡-达拉地一带)至今未有较大的突破,是否存在如蒙其古尔、洪海沟地区成矿规模的“第三个”铀成矿富集区的问题亟待... 伊犁盆地是中国重要的铀矿基地,在盆地南缘中西段相继发现了一系列大、中型可地浸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但南缘东段(朗卡-达拉地一带)至今未有较大的突破,是否存在如蒙其古尔、洪海沟地区成矿规模的“第三个”铀成矿富集区的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文章以伊犁盆地南缘东段郎卡-达拉地地区的铀成矿条件分析与远景情况评述为主要研究内容,在总结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充分收集钻孔、物探资料和野外实地调查,以及室内分析和编图综合研究,系统分析研究区成矿构造、沉积及古水动力条件,进而论述研究区成矿潜力与远景,以期为实现该盆地的资源扩大提供勘查部署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郎卡-乌尔坦倒转洼陷地区为现有重点勘查区及外围资源量扩大、拓展深部“第二找矿空间”的有利地段;库鲁斯台-达拉地复式向斜带及其以北地区成矿规模局限,但阿尔玛来和阿尔玛来-苏阿苏以北地区是值得进一步勘查的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构造 沉积条件 古水动力 远景评述与找矿方向 郎卡-达拉地 伊犁盆地南缘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山前复杂构造变形特征及形成演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文建 姜颜良 +5 位作者 卞保力 袁波 张学才 吴孔友 孙文洁 李天然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74,共13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紧邻北天山山前,构造变形错综复杂。山前发育的三排构造的形成时间存在许多认识上的分歧,对演化过程中褶皱和断裂的变形叠加特征缺少系统的对比分析。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震资料解释、平衡剖面恢复、构造...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紧邻北天山山前,构造变形错综复杂。山前发育的三排构造的形成时间存在许多认识上的分歧,对演化过程中褶皱和断裂的变形叠加特征缺少系统的对比分析。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震资料解释、平衡剖面恢复、构造物理模拟等研究手段,结合断层滑移距、伸展压缩速率定量分析方法,对研究区的构造变形特征和叠加演化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认为:(1)南缘中段三排构造自南向北,变形强度由强变弱;第一排背斜受控于基底卷入型断裂体系,第二、三排背斜受控于顺层滑脱型断裂体系,构造之间具有形成递进的演化关系,叠加形成多种复合构造样式。(2)断层滑移距总体“由深至浅”逐渐变小,具有继承性发育的特点;主干断裂滑移距存在明显的拐点,是多期次活动的有力证据。(3)基底大型逆冲断裂是先存断裂,后期继承性发育;基底卷入型褶皱-冲断带是褶皱作用发生在逆冲断裂之前,后期表现出边断边褶特征;滑脱型褶皱-冲断带是冲断和褶皱同时或冲断先于褶皱形成。(4)第一排背斜形成于侏罗纪末期,第二排背斜在此时期形成微弱雏形,并在古近纪末期形成明显轮廓;第三排背斜形成于新近纪末期;第四纪至今的强大挤压作用使3排背斜被断裂强烈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样式 变形特征 断层滑移距 构造演化 构造物理模拟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低煤阶煤层气富集区三维地震预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茂轩 杜文凤 +1 位作者 赫云兰 杨峰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3年第5期593-599,共7页
为深化煤层气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开展了准噶尔盆地南缘呼图壁区块三维地震勘探。地震数据采集针对宽方位、小道距和高覆盖次数目标设计,采用16L×6S×160R观测系统。地震数据处理针对复杂地貌野外静校正问题和陡倾角煤层成像... 为深化煤层气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开展了准噶尔盆地南缘呼图壁区块三维地震勘探。地震数据采集针对宽方位、小道距和高覆盖次数目标设计,采用16L×6S×160R观测系统。地震数据处理针对复杂地貌野外静校正问题和陡倾角煤层成像精度要求高的技术难点,建立了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处理流程,以满足煤层气富集区预测需求。根据影响煤层气富集的主要地质因素(煤层埋深、断层特征、煤层厚度、煤层顶板岩性和煤层含气量等)定义了煤层气富集区划分原则和有利区分类模式。基于三维地震资料,将地震资料解释与地震属性分析相结合,利用地震岩性反演结果获得煤层厚度、煤层顶板岩性和煤层含气量信息。在钻孔约束下,进行了研究区B4煤层气富集区预测,提出了煤层气开发生产井部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低煤阶煤层气 富集成藏 三维地震预测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上侏罗统喀拉扎组沉积储层研究进展
17
作者 张昌民 付文俊 +2 位作者 冀东升 赵康 张祥辉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5期67-80,共14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上侏罗统喀拉扎组是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新的关注点。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喀拉扎组的沉积储层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综述,把喀拉扎组的沉积储层研究划分为建组定名、地层学研究、沉积储层研究3个阶段,分析了喀拉扎组地层分布、... 准噶尔盆地南缘上侏罗统喀拉扎组是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新的关注点。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喀拉扎组的沉积储层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综述,把喀拉扎组的沉积储层研究划分为建组定名、地层学研究、沉积储层研究3个阶段,分析了喀拉扎组地层分布、物源、沉积相、沉积体系、沉积模式和储层特征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表明,喀拉扎组广泛分布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广大地区,在头屯河地区沉积的喀拉扎组最厚,并向东西减薄,至四棵树地区逐渐尖灭;天山和博格达山构成喀拉扎组2大物源区,扎伊尔山物源影响到了四棵树凹陷南部地区;喀拉扎组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研究还处于零星的局部描述阶段,需要开展地面地下对比,重建不同时期的沉积体系分布模式,现有的冲积扇和扇三角洲观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沉积相模式研究的创新,建议采用分支河流体系的新概念建立新的沉积模式,对沉积体系规模及其分布进行定量化的预测;喀拉扎组以大套厚层砾岩和中粗砂岩为特征,储集空间主要为粒内溶孔、粒间溶孔、裂缝以及原生孔隙,属于中低孔、中低渗透储层,沉积相对储层物性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受成岩作用影响显著,地震活动改善了喀拉扎组的储集层条件。该研究为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勘探研究提供了较全面的信息,为后续沉积储层研究指出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喀拉扎组 沉积相 沉积模式 沉积储层
下载PDF
前陆冲断带深层储集层非均质性及油气差异聚集模式——以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白垩系清水河组碎屑岩储集层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高崇龙 王剑 +5 位作者 靳军 刘明 任影 刘可 王柯 邓毅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2-332,共11页
基于钻井、测井、岩心及实验数据和油气生产资料,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西段深层白垩系清水河组储集层非均质性及其油气差异聚集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储集层以叠置连片的砾岩、砂砾岩及砂岩为特征,塑性岩屑含量高,储集空间... 基于钻井、测井、岩心及实验数据和油气生产资料,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西段深层白垩系清水河组储集层非均质性及其油气差异聚集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储集层以叠置连片的砾岩、砂砾岩及砂岩为特征,塑性岩屑含量高,储集空间以粒间孔为主,整体致密,其中砂砾岩物性最优;(2)较短的深埋时限匹配较低的古地温梯度和地层超压使得储集层整体成岩强度较弱,而砂砾岩具有相对更低的早期碳酸盐胶结及压实率和更高的溶蚀增孔;(3)背斜特殊的应力-应变机制使得转折端顶部储集层可较两翼宏观裂缝改造程度更大,且超压使得裂缝处于开启状态;(4)砂砾岩相对含油饱和度最高,而冲断带深层发育典型背斜油气藏,但整体表现为“大圈闭,小油藏”的特点;(5)背斜转折端顶部砂砾岩相较于两翼具有更优越的储集性能、更低的地应力大小及较高的构造位置,使得内部油气最为富集而成为高产油气层,而裂缝指数级递减使得两翼储集层难以富集成藏,但背斜缓翼相对陡翼油气平面延伸范围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冲断带 深层储集层 非均质性 油气差异聚集 白垩系清水河组 高探1井 高泉构造带 准噶尔盆地南缘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楼庄子地区头屯河组不同类型蚀变带与铀成矿关系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贾为卫 王国荣 +2 位作者 唐湘飞 黄松 闫晶晶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23年第2期152-161,共10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楼庄子地区中侏罗统头屯河组中已发现长约20 km砂岩型铀矿(化)带。近年的铀矿勘查实践揭示,该区存在与铀成矿相关的黄色和灰白色两种类型蚀变带。通过露头野外调查、钻孔岩心观察和样品测试,分析了头屯河组不同类型蚀变... 准噶尔盆地南缘楼庄子地区中侏罗统头屯河组中已发现长约20 km砂岩型铀矿(化)带。近年的铀矿勘查实践揭示,该区存在与铀成矿相关的黄色和灰白色两种类型蚀变带。通过露头野外调查、钻孔岩心观察和样品测试,分析了头屯河组不同类型蚀变带的成因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两种类型蚀变带对砂岩型铀矿的控矿作用,预测了找矿类型和有利成矿区段。认为:1)研究区蚀变带可划分为剥蚀残留的黄色蚀变和灰白色蚀变两种类型,灰白色蚀变带控制了工业铀矿带的发育,铀矿物主要为沥青铀矿和铀石,全岩U-Pb同位素年龄为53±5 Ma;2)剥蚀残留氧化带型是早期形成的含矿氧化带受构造隆升作用改造形成的,大部分矿体已经被剥蚀殆尽,构造隆升幅度相对较低的喀拉扎向斜南翼的哈萨坟一带是该类型有利的找矿远景区;3)灰白色蚀变带是后期油气还原漂白作用所致,油气渗出导致原有氧化蚀变被还原为灰白色;4)与灰白色砂体相关的“油气还原隐蔽型”铀矿化是研究区主要的找矿类型,喀拉扎向斜南翼及东部转折端、楼庄子矿产地及其外围具备较好的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楼庄子 头屯河组 蚀变带类型 铀成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