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盆底三维超声配合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应用价值研究
1
作者 曾静闲 梁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38-0041,共4页
探讨盆底三维超声配合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 2022 年 3 月至 2024 年 2 月我院收治并被诊断为盆底脱垂的40 例女性患者和40例女性健康体检者。?进行盆底三维超声和尿动力学检查,以便测量... 探讨盆底三维超声配合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 2022 年 3 月至 2024 年 2 月我院收治并被诊断为盆底脱垂的40 例女性患者和40例女性健康体检者。?进行盆底三维超声和尿动力学检查,以便测量与此相关的指标。?结果 静息状态和Valsalva状态下,与对照组比较,病理组前后径、左右径明显增大(P<0.05),耻骨内脏肌厚度明显减小(P<0.05);与对照组相比,病理组尿道括约肌阻力明显减少(P<0.05),功能性尿道长度明显缩短(P<0.05),充盈期和排尿期膀胱压力明显减少(P<0.05)。?结论 ?盆底三维超声和尿动力学检查对需手术治疗的患者非常重要,能为手术方案选择提供关键信息。?综合这两种检查结果,医生可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病情,制定更精确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三维超声 尿动力学检查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应用价值 优缺点
下载PDF
盆底三维超声参数联合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骨桥蛋白、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水平对压力性尿失禁疾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高鑫 贾红娥 +1 位作者 李倩 康旺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讨盆底三维超声参数联合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骨桥蛋白(OPN)、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对压力性尿失禁疾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8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盆底三维超声参数联合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骨桥蛋白(OPN)、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对压力性尿失禁疾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8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在Valsalve动作下检测盆底三维超声参数、血清MMP-1、OPN、CTGF表达水平,分析不同严重程度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三维超声参数、血清MMP-1、OPN、CTGF表达水平的差异性,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价盆底三维超声参数、血清MMP-1、OPN、CTGF与压力性尿失禁疾病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膀胱颈移动度、尿道倾斜角、尿道旋转角、膀胱尿道后角和裂孔面积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血清MMP-1、OPN、CTGF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着压力性尿失禁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大,膀胱颈移动度、尿道倾斜角、尿道旋转角、膀胱尿道后角和裂孔面积均随之增大,血清MMP-1、OPN、CTGF表达水平均随之升高(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膀胱颈移动度、裂孔面积、血清MMP-1、OPN、CTGF均是压力性尿失禁疾病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膀胱颈移动度、裂孔面积、血清MMP-1、OPN联合CTGF预测压力性尿失禁疾病的AUC为0.915。结论:盆底三维超声参数、血清MMP-1、OPN、CTGF与压力性尿失禁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其中膀胱颈移动度、裂孔面积、血清MMP-1、OPN联合CTGF预测压力性尿失禁疾病严重程度的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三维超声参数 基质金属蛋白酶-1 骨桥蛋白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疾病严重程度
下载PDF
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评估初产妇产后盆底结构和功能效果
3
作者 周锋 刘满义 方毅斌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3016-3019,共4页
目的: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测初产妇产后盆底结构和功能改变。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2月在本院妇产科分娩并定期行产后复查的初产妇140例为观察组,其中经阴道分娩70例、剖宫产70例;同期未育体检健康妇女100例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均... 目的: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测初产妇产后盆底结构和功能改变。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2月在本院妇产科分娩并定期行产后复查的初产妇140例为观察组,其中经阴道分娩70例、剖宫产70例;同期未育体检健康妇女100例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均行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比较各组盆底在静息状态、缩肛动作和Valsalva动作3种状态下的盆膈裂孔面积(HA)、盆膈裂孔左右径(LR)和盆膈裂孔前后径(AP)以及缩肛状态下盆底参数变化,包括盆膈裂孔面积变化率(As)、盆膈裂孔左右径变化率(Rs)和盆膈裂孔前后径变化率(Ps)。结果:观察组在静息状态、缩肛动作和Valsalva动作下HA(13.51±2.59 cm^(2)、11.63±1.54 cm^(2)、15.97±2.01 cm^(2))、LR(4.36±1.06 cm、3.42±0.92 cm、4.86±1.14 cm)和AP(4.98±1.53 cm、4.38±1.46 cm、5.47±1.93 cm)均高于对照组,且阴道分娩者均高于剖宫产者;缩肛状态下As(0.14±0.04)、Rs(0.22±0.02)和Ps(0.21±0.03)均低于对照组,且阴道分娩者均低于剖宫产者(均P<0.05)。结论: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行盆底结构和盆膈裂孔相关参数测量,妊娠与分娩均可对女性盆底结构与功能造成损害,以阴道分娩女性表现更为明显和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 盆底结构 盆底功能 盆膈裂孔 阴道分娩 剖宫产
下载PDF
盆底三维超声联合盆底肌评估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的价值分析
4
作者 古余萍 巢书山 《江西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1483-1485,共3页
目的探究盆底三维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估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本院产后复诊的产妇128例,按其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61例和剖宫产组67例,并同期选取50例已婚未育女性作为对照组,均进行盆底三维超... 目的探究盆底三维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估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本院产后复诊的产妇128例,按其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61例和剖宫产组67例,并同期选取50例已婚未育女性作为对照组,均进行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及盆底肌力评估,比较三组盆底超声参数、盆底纤维肌力及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结果三组盆底超声参数、盆底纤维肌力及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三维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估对于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且引导分娩对于产妇的盆底功能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娩 盆底功能 盆底三维超声 盆底肌力评估
下载PDF
盆底三维超声诊断初产妇产后轻中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价值及产妇睡眠质量分析
5
作者 李燕鑫 陈艺珠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盆底三维超声诊断初产妇产后轻中度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价值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86例轻中度POP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产妇86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 目的:探讨盆底三维超声诊断初产妇产后轻中度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价值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86例轻中度POP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产妇86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行盆底三维超声检查,比较2组静息、缩肛及Valsalva动作下膀胱尿道后角、肛提肌裂孔前后径、面积差异;比较轻、中度POP产妇超声参数变化;绘制ROC曲线分析静息、缩肛及Valsalva动作下各项超声参数诊断POP的临床价值;比较2组的睡眠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静息、缩肛、Valsalva时膀胱尿道后角、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面积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POP产妇静息、缩肛、Valsalva时膀胱尿道后角、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面积低于中度POP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分析显示,静息、缩肛、Valsalva时膀胱尿道后角、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面积诊断POP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4、0.674、0.734、0.628、0.706、0.764、0.734、0.751、0.880,均超过0.5,且以Valsalva时各指标诊断价值最高;观察组PSQI评分为(10.35±1.87)分,对照组PSQI评分为(5.35±1.03)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19,P<0.001)。结论:盆底三维超声诊断产后轻中度POP具有较高价值,能够量化评估盆底功能,且POP产妇睡眠质量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盆腔脏器脱垂 盆底三维超声 诊断价值 睡眠质量
下载PDF
盆底三维超声对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及对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手术后疗效的评估作用
6
作者 李莉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1期1344-1346,共3页
目的:探讨盆底三维超声对压力性尿失禁(SUI)的诊断价值及对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手术后疗效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佳木斯骨科医院收治的100例接受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手术的SU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前... 目的:探讨盆底三维超声对压力性尿失禁(SUI)的诊断价值及对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手术后疗效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佳木斯骨科医院收治的100例接受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手术的SU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前后均给予盆底三维超声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各超声参数。结果:术前存在漏斗率高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86,P<0.05);术前漏斗深度、宽度均高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917、56.523,P<0.05);术前膀胱尿道连接部的直接移动度(UVJ-M)、静息期膀胱尿道后角、Valsalva膀胱尿道后角、静息期盆膈裂孔面积、Valsalva盆膈裂孔面积、Valsalva吊带中点—尿道中点距离、静息期吊带成角、Valsalva吊带成角高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60、29.650、14.698、16.040、16.659、17.478,P<0.05)。术前静息期耻骨直肠肌厚度、Valsalva耻骨直肠肌厚度、静息期吊带中点—尿道中点距离低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90、13.444、11.456,P<0.05)。结论:盆底三维超声在SUI诊断中以及对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手术后的效果评估中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三维超声 压力性尿失禁 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手术
下载PDF
阴道分娩及剖宫产后产妇盆底功能改变经盆底三维超声检查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7
作者 孙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8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阴道分娩及剖宫产后产妇盆底功能改变经盆底三维超声检查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自2020年4月—2022年2月收治的120名足月、初产单胎孕妇,按照其不同的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n=65)及... 目的:探究与分析阴道分娩及剖宫产后产妇盆底功能改变经盆底三维超声检查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自2020年4月—2022年2月收治的120名足月、初产单胎孕妇,按照其不同的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n=65)及剖宫产组(n=55),全部产妇在产后5周均进行了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对比两组产后5周分娩盆底功能异常改变、Valsalva动作超声相关参数以及肛提肌裂孔参数差异。结果:阴道分娩组产后6周发生盆底功能异常的总发生率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相比胱颈移动度较大、膀胱距离耻骨联合后下缘水平线距离较短、膀胱尿道后角较大、尿道倾斜角较大、尿道旋转角较大、膀胱逼尿肌厚较厚、肛管直肠连接部位距耻骨联合后下缘水平线垂直距离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静息态下左右径、前后径、面积,最大Valsalva动作下左右径、前后径、面积均大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阴道分娩或者剖宫产均会对产妇的盆底结构及功能造成不良的影响,且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相比可能造成的盆底损伤程度更加严重,这也要求妇产科医生对产妇盆底功能的恢复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娩 剖宫产 盆底功能改变 盆底三维超声 盆底功能障碍
下载PDF
盆底三维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陆洁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0015-0018,共4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女性健康意识的提高,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病(ffd)受到高度重视盆底功能障碍的病因与患者盆底的功能结构和功能异常有关。患者一旦患有盆底功能障碍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盆腔器官脱水、尿失禁、粪便失禁等,严重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女性健康意识的提高,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病(ffd)受到高度重视盆底功能障碍的病因与患者盆底的功能结构和功能异常有关。患者一旦患有盆底功能障碍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盆腔器官脱水、尿失禁、粪便失禁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国内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诊断也有了明显的优化。与此同时,三维超声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盆底三维超声已成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主要诊断方法之一。现就盆底三维超声在妊娠晚期及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上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三维超声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压力性尿失禁 盆腔脏器脱垂 妊娠 分娩
原文传递
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在评价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损伤及疗效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朱妃妃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8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3DUS)在评估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损伤与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于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分娩的68例产妇。根据产妇分娩方式将其分为剖宫产组(30例)与经阴组(38例),所有产妇... 目的:探讨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3DUS)在评估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损伤与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于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分娩的68例产妇。根据产妇分娩方式将其分为剖宫产组(30例)与经阴组(38例),所有产妇产后均进行3DUS检查,并对比两组产妇不同状态下(静息与Valsalva动作)盆底3DUS声像图表现,测量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相关指标的差异,并对经阴组产妇进行随访观察,对比接受康复治疗与未接受康复治疗产妇盆底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剖宫产组静息与Valsalva动作状态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左右径、面积以及周长均小于经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静息与Valsalva动作状态下膀胱颈位置(BNP)、膀胱尿道后角(PVA)、膀胱颈移动度(BND)、膀胱旋转角(URA)指标均低于经阴组(P<0.05);经阴组产妇采取积极康复治疗者肛提肌裂孔指标以及盆底功能相关参数较未进行康复治疗产妇明显降低(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损伤程度较剖宫产更为严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风险也更高,通过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能够客观评价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状态,通过盆底功能相关参数的变化实现病情评估与疗效评价,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盆底功能评估以及疗效评价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 产后盆底功能损伤 盆底康复治疗 功能评价 疗效评估
下载PDF
盆底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盆腔脏器脱垂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张娣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28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盆底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盆腔脏器脱垂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如皋分院行超声检查且有完整的三维超声成像报告的患者51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确诊为盆腔器官脱垂患者290例归为研究组,... 目的:探讨盆底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盆腔脏器脱垂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如皋分院行超声检查且有完整的三维超声成像报告的患者51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确诊为盆腔器官脱垂患者290例归为研究组,确诊普通妇科疾病且排除盆腔肿瘤疾病的患者220例归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静息状态下、Valsalva动作下及肛提肌收缩状态下的矢状面肛提肌裂孔长度及肛提肌裂孔面积,分析盆底三维超声成像技术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在静息状态下、Valsalva动作下及肛提肌收缩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长度和面积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盆底三维超声诊断盆腔器官脱垂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5.86%、95.83%、95.89%。结论:盆底三维超声可清晰显示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盆底解剖结构,通过观察肛提肌裂孔长度和面积帮助诊断,其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较高,是一种有效的影像学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三维超声 盆腔器官脱垂 肛提肌裂孔长度 肛提肌裂孔面积
下载PDF
盆底三维超声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女性盆膈裂孔的影响 被引量:29
11
作者 吴氢凯 张荣 +5 位作者 程慧 冯洁 应涛 李勤 罗来敏 惠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15-619,共5页
目的采用经会阴盆底实时三维超声观察不同分娩方式的女性产后盆膈裂孔解剖结构的重塑状态。方法选取定期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单胎初产妇82例,于产后6~12周行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其中阴道分娩组55例,又分为自然分娩组(n=44)和产钳... 目的采用经会阴盆底实时三维超声观察不同分娩方式的女性产后盆膈裂孔解剖结构的重塑状态。方法选取定期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单胎初产妇82例,于产后6~12周行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其中阴道分娩组55例,又分为自然分娩组(n=44)和产钳分娩组(n=11);剖宫产分娩组27例。观察各组妇女的盆膈裂孔形态结构及特征,测量其在静息、Valsalva动作和缩肛动作3种状态下的盆膈裂孔参数及膀胱颈最大移动度。结果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图像显示,产后妇女的盆膈裂孔两侧耻骨直肠肌结构较模糊,部分产妇单侧或双侧耻骨直肠肌从耻骨联合处撕脱。盆膈裂孔内的结构模糊,部分可观察到膀胱回声图像。在缩肛动作状态下,阴道分娩组产妇盆膈裂孔各参数明显大于剖宫产组(P<0.05);而静息和Valsalva动作状态下,两组产后盆膈裂孔各参数基本一致(P>0.05);阴道分娩组的膀胱颈最大移动度明显大于剖宫产组[(15.3±3.8)mmvs(11.7±3.6)mm](P<0.01)。自然分娩组和产钳分娩组的产后盆膈裂孔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钳分娩组的膀胱颈最大移动度明显大于阴道自然分娩组[(21.2±2.9)mmvs(16.1±3.0)mm](P<0.01)。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妇女产褥早期静息和Valsalva动作时盆膈裂孔大小无明显差异。阴道分娩妇女缩肛动作时盆膈裂孔明显增大;产钳分娩妇女的膀胱颈最大移动度较其他分娩方式的妇女明显增大,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盆底 妊娠 分娩方式 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
下载PDF
盆底三维超声评估肛提肌损伤对盆腔器官脱垂的价值 被引量:16
12
作者 曹韵清 黄伟俊 +2 位作者 温影红 张秀丽 肖汀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1571-1574,共4页
目的运用盆底三维超声技术评估肛提肌损伤对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影响。方法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临床POP-Q诊断为盆腔器官脱垂(脱垂组)患者71例,其中POP-Q评分Ⅰ度26例(轻度脱垂亚组)、Ⅱ~Ⅳ度45例(中-重度脱垂... 目的运用盆底三维超声技术评估肛提肌损伤对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影响。方法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临床POP-Q诊断为盆腔器官脱垂(脱垂组)患者71例,其中POP-Q评分Ⅰ度26例(轻度脱垂亚组)、Ⅱ~Ⅳ度45例(中-重度脱垂亚组),选取无脱垂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行盆底三维超声检查,比较对照组与脱垂组、不同脱垂亚组间的肛提肌测量参数的差异性。结果脱垂组患者的左侧肛提肌尿道间隙、右侧肛提肌尿道间隙、左侧肛提肌厚度、右侧肛提肌厚度及静息、Valsalva动作、缩肛动作时的肛提肌裂孔面积分别为(23.59±3.38)mm、(24.34±3.76)mm、(9.39±2.00)mm、(8.76±2.20)mm、(18.98±3.84)cm^2、(31.86±6.37)cm^2、(14.67±3.48)cm^2,分别与对照组的(19.87±2.48)mm、(20.56±2.19)mm、(10.26±1.30)mm、(10.04±1.58)mm、(13.71±2.51)cm^2、(17.37±3.40)cm^2、(10.93±1.65)cm^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脱垂亚组患者的上述测量参数分别为(22.14±2.37)mm、(23.04±3.01)mm、(10.02±2.01)mm、(9.49±2.12)mm、(16.47±2.68)cm^2、(28.19±5.67)cm^2、(12.34±2.61)cm^2,分别与中-重度脱垂亚组的(24.43±3.61)mm、(25.10±3.97)mm、(9.02±1.93)mm、(8.34±2.16)mm、(20.43±3.67)cm^2、(33.97±5.81)cm^2、(16.02±3.21)cm^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提肌损伤对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及脱垂程度均有影响,应用盆底三维超声检查肛提肌的损伤情况对研究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及评估其严重程度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三维超声 盆腔器官脱垂 肛提肌尿道间隙 肛提肌裂孔 肛提肌撕裂伤
下载PDF
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对评估针灸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疗效的价值 被引量:9
13
作者 邵菲 颜冬华 纪宗萍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6年第2期224-226,共3页
目的:探讨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对评估针灸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疗效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30例经针灸治疗的女性盆腔功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行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通过分析超声影像评估针灸对... 目的:探讨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对评估针灸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疗效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30例经针灸治疗的女性盆腔功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行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通过分析超声影像评估针灸对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价值。结果:3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经针灸治疗后,经三维超声检查评估有一定治疗效果。结论: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对评估针灸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疗效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 盆底功能障碍 针灸
下载PDF
盆底三维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的初产妇产后的盆底解剖与功能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一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20期66-68,共3页
目的通过盆底三维超声检查,探究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的盆底解剖与功能变化的影响,并观察其检查效果。方法 260例进行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选择性剖宫产初产妇130例作为观察组,经阴道分娩初产妇130例作为对照组。产后6~8... 目的通过盆底三维超声检查,探究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的盆底解剖与功能变化的影响,并观察其检查效果。方法 260例进行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选择性剖宫产初产妇130例作为观察组,经阴道分娩初产妇130例作为对照组。产后6~8周进行盆底三维超声检查,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瓦尔萨尔瓦(Valsalva)动作时前、中、后盆腔器官脱垂情况,测量膀胱颈下移距离、尿道旋转角度等参数,观察缩肛动作、静息及Valsalva动作时患者肛提肌裂孔变化情况,并测量其面积。结果观察组Valsalva动作时前、中、后盆腔器官脱落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χ2=44.90、11.33、4.65,P〈0.05);观察组膀胱颈下移距离、尿道旋转角度明显低于对照组(t=36.53、17.57,P〈0.05);观察组患者平静时、缩肛动作及Valsalva动作时肛提肌裂孔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t=5.33、5.69、9.42,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初产妇其盆底结构与功能损伤大于选择性剖宫产初产妇,盆底三维超声是筛查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客观、简单的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三维超声 分娩方式 盆底解剖结构 盆底功能
下载PDF
盆底三维超声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康复治疗疗效的评估
15
作者 仝蕊 卢丽娟 +2 位作者 魏芳 伊春花 李章丽 《云南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71-73,共3页
尿失禁是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常见疾病,对女性生活和工作均可产生不良影响,发病率约为16.7%~71.5%,其中以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最为常见[1],SUI在早期产后的产妇中有较高的发病率。产后SUl不仅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 尿失禁是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常见疾病,对女性生活和工作均可产生不良影响,发病率约为16.7%~71.5%,其中以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最为常见[1],SUI在早期产后的产妇中有较高的发病率。产后SUl不仅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还有可能增加产妇发生焦虑和抑郁的风险[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三维超声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康复治疗 疗效
下载PDF
盆底三维超声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女性盆膈裂孔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蕊 《临床研究》 2021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以初产女性为研究对象,探讨盆底三维超声技术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膈裂孔的成像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周口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9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分娩方式进行分组,其中45例阴道分娩者作为对照组,另45例剖... 目的以初产女性为研究对象,探讨盆底三维超声技术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膈裂孔的成像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周口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9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分娩方式进行分组,其中45例阴道分娩者作为对照组,另45例剖宫产分娩者作为实验组,产后予以盆底三维超声检查,比较两组静息与Valsalva状态下盆膈裂孔的前后、左右径及周长与面积。结果静息状态下受检,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盆膈裂孔前后径、左右径、周长、面积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lsalva状态下受检,实验组的盆膈裂孔上述指标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分娩会导致女性盆膈裂孔扩大,盆底三维超声技术可有效检出盆膈裂孔扩大问题;Valsalva状态下,剖宫产产妇的盆膈裂孔扩大程度明显小于阴道分娩,认为阴道分娩或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三维超声 阴道分娩 剖宫产 初产妇 盆膈裂孔
下载PDF
盆底三维超声在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张新球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8-301,共4页
目的观察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时三维超声检查时各参数水平,分析盆底三维超声在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确诊的100例老年盆腔器官脱垂女性患者的病历资料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来院就诊并... 目的观察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时三维超声检查时各参数水平,分析盆底三维超声在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确诊的100例老年盆腔器官脱垂女性患者的病历资料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来院就诊并确诊为其他非盆腔器官脱垂85例为对照组,全部患者接受盆底三维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超声检查主要参数(盆膈裂孔静止期、缩肛期、Valsava运动时肛提肌裂孔前后径、横径及面积)水平,分析各参数对老年盆腔脱垂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盆膈裂孔静止期、缩肛期、Valsava运动时肛提肌裂孔前后径、横径及面积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静止期、缩肛期、Valsava运动时肛提肌裂孔前后径、横径及面积预测老年患者是否存在盆底器官脱垂的曲线下面积均>0.80,均有一定诊断价值;将经ROC曲线图得到各指标的最佳阈值作为预测老年盆底器官脱垂患者的阳性分界值,100例老年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经盆底三维超声检出盆底器官脱垂91例(91.00%),且患者在静息期、缩肛期、Valsava运动时,影像学征象显示盆膈裂孔形态尚在,但排列不规整,可见脱垂的阴道前后壁及宫颈,耻骨直肠肌薄弱甚至撕裂,耻骨直肠肌包绕的脏器于撕裂处向外膨出。结论盆底三维超声可清晰显示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时各器官的形态特征及位置,用于盆底器官脱垂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其影像学特征还对疾病的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盆底三维超声 Valsava运动
下载PDF
盆底三维超声在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及TVT-O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楠 李一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7期564-568,共5页
目的分析盆底三维超声对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诊断价值及进行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断悬吊(TVT-O)手术后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体检正常女性75... 目的分析盆底三维超声对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诊断价值及进行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断悬吊(TVT-O)手术后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体检正常女性75名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实时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分析静息期与Valsalva状态下,膀胱尿道后角、耻骨直肠肌厚度、盆膈裂孔面积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静息期与Valsalva动作后每个检查参数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对观察组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静息期、Valsalva状态下膀胱尿道后角、盆膈裂孔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耻骨直肠肌厚度显著低于无效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息期膀胱尿道后角、耻骨直肠及厚度、盆膈裂孔面积;Valsalva状态下膀胱尿道后角、耻骨直肠及厚度、盆膈裂孔面积对观察组的诊断AUC分别为0.922、0.904、0.730、0.908、0.934、0.725。根据随访结果治疗有效患者58例、无效患者22例;对其治疗后三维盆底超声参数进行分析显示:静息期、Valsalva状态下膀胱尿道后角、盆膈裂孔面积显著低于无效患者;耻骨直肠肌厚度显著高于无效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息期膀胱尿道后角、耻骨直肠及厚度、盆膈裂孔面积;Valsalva状态下膀胱尿道后角、耻骨直肠及厚度、盆膈裂孔面积预测治疗有效患者的AUC分别为0.922、0.904、0.730、0.908、0.934、0.725。结论盆底三维超声对SUI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同时对进行TVT-O手术的SUI患者疗效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三维超声 压力性尿失禁 诊断 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断悬吊术 疗效评估
下载PDF
盆底三维超声对初产女性不同分娩方式盆膈裂孔的评价 被引量:16
19
作者 朱冬梅 李艳 +3 位作者 刘学彬 杨姣 陈华平 郭志伟 《西部医学》 2018年第8期1218-1221,共4页
目的探讨盆底三维超声对健康初产女性不同分娩方式盆膈裂孔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68例体重指数正常的健康初产妇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分娩方式不同,即经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分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均采用盆底三维超声模式观察盆... 目的探讨盆底三维超声对健康初产女性不同分娩方式盆膈裂孔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68例体重指数正常的健康初产妇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分娩方式不同,即经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分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均采用盆底三维超声模式观察盆膈裂孔的形态、大小,并对盆膈裂孔左右径、前后径、周长、面积等相关参数测量,在二维灰阶模式下正中矢状切面对膀胱颈移动度(BND)进行测量。结果不同分娩方式的健康初产产妇在Valsalva状态下盆膈裂孔的左右径、前后径、周长、面积以及正中矢状切面的BND指标对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在静息状态下盆膈裂孔支持组织功能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关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三维超声检测方便快捷、可重复性强、性价比高、产妇易于接受,对盆膈裂孔检查准确、直观、清晰。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及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效果的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依据,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者 盆膈裂孔 盆底三维超声 不同分娩方式
下载PDF
盆底三维超声对经阴道分娩产后盆底肌肉训练的疗效评估价值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延延 李丽雅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10期1434-1435,共2页
目的 研究盆底三维超声对经阴道分娩产后盆底肌肉训练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5月—2019年4月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92例初产妇开展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6例在产后不进行盆底肌肉训练,观察组46例进行产后盆底... 目的 研究盆底三维超声对经阴道分娩产后盆底肌肉训练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5月—2019年4月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92例初产妇开展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6例在产后不进行盆底肌肉训练,观察组46例进行产后盆底肌肉训练.对比2组产后4周、产后12周时的盆底三维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初产妇产后12周时不同状态下的盆膈裂孔前后径(LHAP)、左右径(LHLR)、周长(LHC)、面积(LHA)均低于对照组及产后4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三维超声可对经阴道分娩产后盆底肌肉训练疗效进行有效评估,为产妇产后康复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娩 盆底肌肉训练 盆底三维超声疗效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