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疗联合盆底功能锻炼对自然分娩产妇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俞红兰 熊斌 漆顺兰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8期3507-3510,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食疗联合盆底功能锻炼对自然分娩产妇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9月入院的126例自然分娩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医... 目的探讨中医食疗联合盆底功能锻炼对自然分娩产妇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9月入院的126例自然分娩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医食疗联合盆底功能锻炼,比较2组产妇盆底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康复治疗总有效率、盆底肌收缩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PFIQ-7)评分、盆底障碍功能调查表(PFDI-20)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食疗联合盆底功能锻炼对自然分娩产妇盆底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可减少盆底功能障碍风险及其对产妇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改善盆底肌收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病 盆底功能恢复 自然分娩 中医食疗学 盆底功能锻炼 中医妇产科学
下载PDF
音频下盆底功能锻炼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影响
2
作者 周璐 徐庆娜 程青燕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第5期470-471,共2页
盆底功能锻炼是一种促进盆底功能恢复的非手术疗法,在加强控尿能力与增进盆底肌力量中效果肯定,因其操作简单、患者易接受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各类术后急性尿潴留的防治中。但盆底功能锻炼主观能动性强,在无专业人员督促的情况下部分患者... 盆底功能锻炼是一种促进盆底功能恢复的非手术疗法,在加强控尿能力与增进盆底肌力量中效果肯定,因其操作简单、患者易接受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各类术后急性尿潴留的防治中。但盆底功能锻炼主观能动性强,在无专业人员督促的情况下部分患者的依从性不高,动作欠规范,往往难以正确、有效地开展锻炼,使得其自锻炼中所获得的益处有限[1]。鉴于此,本次研究将音频结合盆底功能锻炼应用于宫颈癌根治术术后,探讨其对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锻炼 宫颈癌根治术 术后尿潴留 盆底肌力 非手术疗法 依从性 音频 盆底功能恢复
下载PDF
盆底肌电刺激加盆底功能锻炼结合穴位点压对轻中度子宫脱垂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宁 高原 杨小英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366-1369,共4页
目的探讨盆底肌电刺激加盆底功能锻炼结合穴位点压对轻中度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轻中度子宫脱垂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取盆底功能锻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盆底... 目的探讨盆底肌电刺激加盆底功能锻炼结合穴位点压对轻中度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轻中度子宫脱垂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取盆底功能锻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盆底肌电刺激与穴位点压,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高于对照组的70.4%(P<0.05);研究组患者达到盆底肌力3级以上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性生活质量评分与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阴道内肿物脱出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静息状态肌电值下降更明显,最大收缩力、持续收缩力与协调能力评分提升更多(P<0.05);研究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盆底肌电刺激加盆底功能锻炼结合穴位点压治疗轻中度子宫脱垂有显著的效果,可改善其临床症状,恢复盆底肌功能,提高性生活质量,建议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脱垂 盆底功能锻炼 电刺激 穴位点压 功能
下载PDF
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干预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锻炼认知及盆底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于双莉 郭琛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63-1468,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干预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锻炼认知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于某院进阴道分娩的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干预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锻炼认知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于某院进阴道分娩的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研究组予以基于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对功能锻炼的认知状况、对锻炼的依从性、盆底功能、盆底肌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盆底功能锻炼相关知识的得分情况明显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各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4.002,12.031,6.805,7.766;P<0.05);研究组产妇对盆底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Z=4.432,P<0.05);干预后,两组产妇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研究组PFIQ-7、PFDI-20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7.806,-5.395;P<0.05);干预后,两组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阴道收缩肌电值、阴道静息肌电值均明显改善,其研究组各指标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2.582,8.913,5.367;P<0.05);干预后,两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7.586,6.368,5.650,4.896;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改善产后妇女对盆底功能锻炼的认知状况,提高产妇盆底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从而改善其盆底功能、盆底肌力,进一步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盆底功能锻炼 基于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干预 认知状况 盆底功能 盆底肌力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盆底肌电刺激加盆底功能锻炼结合穴位点压治疗更年期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
5
作者 张银凤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6期173-176,共4页
目的:观察盆底肌电刺激加盆底功能锻炼结合穴位点压治疗更年期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三明市沙县区总医院就诊的88例更年期轻中度SUI患者。根据红蓝球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盆底肌电刺激加盆底功能锻炼结合穴位点压治疗更年期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三明市沙县区总医院就诊的88例更年期轻中度SUI患者。根据红蓝球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电刺激加盆底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穴位点压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盆底肌力、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肌电压、漏尿量、病情。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和漏尿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电刺激加盆底功能锻炼结合穴位点压治疗更年期轻中度SUI患者可有效提高盆底肌力,改善漏尿情况及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 更年期 盆底肌电刺激 盆底功能锻炼 穴位点压
下载PDF
基于移动信息技术平台的健康教育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锻炼情况的影响
6
作者 李剑岚 王三凤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33期121-123,共3页
目的 探讨基于移动信息技术平台的健康教育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锻炼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高安市妇幼保健院自然分娩的78例足月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 目的 探讨基于移动信息技术平台的健康教育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锻炼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高安市妇幼保健院自然分娩的78例足月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基于移动信息技术平台的健康教育,持续干预至产后3个月。对比2组盆底功能锻炼情况、盆底功能、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2组盆底功能锻炼知信行量表中认知、态度、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盆底功能锻炼知信行量表中认知、态度、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盆底肌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盆底Ⅰ类与Ⅱ类肌纤维肌电压高于对照组,Ⅰ类与Ⅱ类肌纤维疲劳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GQOLI-74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87%,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移动信息技术平台的健康教育能够改善产妇盆底功能锻炼相关认知及行为,提高锻炼依从性,从而促进盆底功能恢复,减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有效提升产妇生活质量,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分娩 移动信息技术平台 健康教育 盆底功能锻炼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Kegel盆底功能锻炼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干预在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7
作者 李璞 李丹丹 刘秀珍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5期697-698,共2页
目的探讨Kegel盆底功能锻炼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干预在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我院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的58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除常规护理外,对照组于术后行Kege... 目的探讨Kegel盆底功能锻炼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干预在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我院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的58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除常规护理外,对照组于术后行Kegel盆底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肌电生物反馈干预,两组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的盆底肌肌力分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盆底肌肌力分级≥3级占比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盆底肌肌力分级≥3级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脏器脱垂、尿便失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Kegel盆底功能锻炼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干预可明显促进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盆底肌肌力恢复,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gel盆底功能锻炼 肌电生物反馈 广泛全子宫切除术 宫颈癌
下载PDF
五苓散联合盆底功能锻炼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膀胱动力学、I-PSS评分及逼尿肌收缩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毅豪 黄智峰 +4 位作者 吴松 郑东翔 唐荣志 梁琼琼 左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研究五苓散联合盆底功能锻炼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术后膀胱动力学、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逼尿肌收缩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于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手术的86例BP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 目的研究五苓散联合盆底功能锻炼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术后膀胱动力学、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逼尿肌收缩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于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手术的86例BP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盆底功能锻炼)与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五苓散)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留置导管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膀胱动力学指标[最大尿流率(MFR)、最大尿道压(MUP)、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IPSS评分、逼尿肌收缩能力、中医证候积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FR均有上升,MUP、MUCP则均有下降,其中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I-P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逼尿肌收缩力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术后BPH患者采取五苓散联合盆底功能锻炼治疗方式,可缩短住院时间、留置导管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有效恢复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改善BPH患者症状及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苓散 盆底功能锻炼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膀胱动力学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逼尿肌收缩能力
原文传递
补中益气丸配合盆底功能锻炼在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徐扬 刘娟 +1 位作者 赵玲 袁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3期168-169,共2页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1-2]是因为尿道被迫偏离了原先正常的轨道,其主动关闭膀胱流出口的一种疾病。该病对女性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造成重大影响[3-4]。临床上常通过盆底功能锻炼来治疗,取得一定疗效,本院对该病运用盆底功能锻炼结合补中...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1-2]是因为尿道被迫偏离了原先正常的轨道,其主动关闭膀胱流出口的一种疾病。该病对女性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造成重大影响[3-4]。临床上常通过盆底功能锻炼来治疗,取得一定疗效,本院对该病运用盆底功能锻炼结合补中益气丸治疗,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丸 盆底功能锻炼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下载PDF
孕期夫妻体操配合盆底功能锻炼对产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权会丽 孟丽婵 +3 位作者 郑翠霞 李丽 刘伟 李海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17期1918-1919,共2页
目的观察孕期夫妻共同参加体操并配合盆底功能锻炼促进产后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97例健康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95例由专人负责进行孕期夫妻体操和盆底功能锻炼的指导。对照组102例常规参加孕妇学校盆底功能健康宣教。结果产后42 d、... 目的观察孕期夫妻共同参加体操并配合盆底功能锻炼促进产后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97例健康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95例由专人负责进行孕期夫妻体操和盆底功能锻炼的指导。对照组102例常规参加孕妇学校盆底功能健康宣教。结果产后42 d、3个月随访比较2组产后康复的优良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孕期夫妻共同参加体操并配合盆底功能锻炼可促进女性产后盆底功能的康复,降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并且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是积极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夫妻体操 盆底功能锻炼 产后康复
下载PDF
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锻炼对盆腔器官脱垂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引弟 雷侠 +2 位作者 晋雅凌 王娟 张利平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11期1384-1387,共4页
目的:评估盆底功能锻炼对初产妇产后盆腔器官脱垂( POP)分期和症状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将189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产后6~8周进行盆底功能锻炼,维持4个月,对照组未进行干预。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基线值(产... 目的:评估盆底功能锻炼对初产妇产后盆腔器官脱垂( POP)分期和症状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将189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产后6~8周进行盆底功能锻炼,维持4个月,对照组未进行干预。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基线值(产后6周)的POP分期(χ2=2.372, P=0.640),POP-Q位点(P>0.05)和膀胱颈位置(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确诊POP-QⅡ度的初产妇在产后6周和6个月的相对风险度无显著性变化(χ2=2.204,P=0.533;χ2=2.407,P=0.326);对照组在产后6个月阴道内膨胀症状的初产妇数量明显高于实验组(χ2=25.69,P=0.001)。结论产后盆底功能锻炼对初产妇产后盆腔器官脱垂没有影响;对于特定人群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性研究确定盆底功能锻炼对盆腔器官脱垂症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盆底功能锻炼 初产妇 产后
下载PDF
认知行为护理应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锻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苏文霞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27期80-82,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手段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锻炼产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分娩手术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 目的:分析研究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手段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锻炼产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分娩手术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护理(对盆底功能锻炼进行认知干预、对盆底功能锻炼有效方法进行指导、行为生活方式护理干预、家属支持及监督、患者出院后进行延续干预等),对比两组产妇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坚持锻炼率、Ⅰ类肌纤维及Ⅱ类肌纤维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认知行为干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医患关系,增强产后妇女自身盆底功能锻炼所具有的依从性及坚持度,同时提高产后妇女所具有的盆底肌力,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护理 产后 盆底功能锻炼 效果
下载PDF
盆底功能锻炼改善老年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急性尿潴留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伟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9年第3期150-151,共2页
目的分析盆底功能锻炼改善老年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急性尿潴留(AUR)表现。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妇产科接受盆腔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25例,按住院时间随机分为锻炼组(63例)及对照组(6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我科盆腔... 目的分析盆底功能锻炼改善老年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急性尿潴留(AUR)表现。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妇产科接受盆腔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25例,按住院时间随机分为锻炼组(63例)及对照组(6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我科盆腔手术围术期常规护理,锻炼组另行盆底功能锻炼(腹式呼吸锻炼、肛门及会阴部位肌肉锻炼、抬腿锻炼),观察术后急性尿潴留表现及其他相关指标。结果锻炼组术后首次残余尿量、尿管留置时间、急性尿潴留例数、急性尿潴留患病率、尿路感染例数和尿路感染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围术期盆底功能可以显著改善老年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各类术后急性尿潴留表现及其他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手术/妇科 老年 盆底功能锻炼/围术期 急性尿潴留/术后
下载PDF
盆底功能锻炼基础上的生物反馈治疗对前列腺癌术后严重尿失禁的疗效
14
作者 潘红 沈俊文 《浙江实用医学》 2019年第4期305-307,共3页
目的探讨盆底功能锻炼联合生物反馈对前列腺癌术后严重尿失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行前列腺癌根治手术且术后有严重尿失禁的患者59例,按照是否进行生物反馈治疗分为单纯组和联合组,前者进行单纯盆底功能锻炼,后者在单纯组基础上行生物... 目的探讨盆底功能锻炼联合生物反馈对前列腺癌术后严重尿失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行前列腺癌根治手术且术后有严重尿失禁的患者59例,按照是否进行生物反馈治疗分为单纯组和联合组,前者进行单纯盆底功能锻炼,后者在单纯组基础上行生物反馈治疗,记录两组术后1、3、6、12个月患者24小时尿垫测试结果、自主排尿恢复情况以及前列腺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结果术后1、3个月时,联合组24小时尿垫测试低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11例(42.3%)于术后1个月恢复自主排尿,单纯组5例(15.2%),联合组多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联合组QOL评分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盆底功能锻炼能促进前列腺癌术后严重尿失禁患者的早期排尿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前3个月的漏尿量,改善术后早期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尿失禁 盆底功能锻炼 生物反馈治疗
下载PDF
悬吊训练联合盆底功能锻炼治疗初产妇产后盆腔器官脱垂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佩佩 程芳 +3 位作者 李晓玮 朱燎原 刘素姗 陈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560-563,569,共5页
目的探讨悬吊训练(suspension training,SET)联合盆底功能锻炼治疗初产妇产后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首次阴道分娩并参加产后42 d体检的初产妇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电刺激生物反馈疗... 目的探讨悬吊训练(suspension training,SET)联合盆底功能锻炼治疗初产妇产后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首次阴道分娩并参加产后42 d体检的初产妇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凯格尔运动,50例)、试验组(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凯格尔运动+SET,50例)。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刻POP分期、盆底肌力分级、腹横肌厚度及临床疗效。结果第1次治疗前,2组患者POP分期、盆底肌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0次治疗前、第15次治疗后,2组POP分期、盆底肌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腹横肌厚度均呈升高趋势,试验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ET联合盆底功能锻炼治疗初产妇产后POP可有效改善症状,更快更好地恢复盆底肌力,增加腹横肌厚度,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悬吊训练 盆底功能锻炼
下载PDF
肌电刺激结合盆底功能锻炼对产后尿失禁患者盆底肌收缩力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0
16
作者 芦爱华 荆蕙 朱香兰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17期2602-2605,共4页
目的探讨肌电刺激与盆底功能锻炼对尿失禁患者的肌收缩力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分娩后进行产后42~60 d复查,出现尿失禁的165例初产妇,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单纯进行盆底功能锻炼患者为对照组(81例),肌电刺激结合盆底... 目的探讨肌电刺激与盆底功能锻炼对尿失禁患者的肌收缩力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分娩后进行产后42~60 d复查,出现尿失禁的165例初产妇,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单纯进行盆底功能锻炼患者为对照组(81例),肌电刺激结合盆底功能锻炼患者为观察组(84例)。通过Urostym电刺激治疗仪中的评估反馈程序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快速收缩力及持续收缩力变化,评定患者盆底肌收缩力;对2组患者进行尿失禁评分、尿垫试验阳性率测定患者盆底肌功能及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快速收缩力及持续收缩力均呈增加趋势,与对照组快速收缩力相比,观察组患者快速收缩力显著增大(t=3.705,P<0.05);观察组患者持续收缩力较对照组患者持续收缩力显著增加(t=3.123,P<0.05)。与对照组排尿得分相比,观察组排尿得分显著降低(t=4.870,P<0.05);观察组患者尿垫试验阳性率(8.33%)显著低于对照组(2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05,P=0.007)。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中,2组患者评分均增加,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生活状态、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生活质量各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肌电刺激结合盆底功能锻炼有助于产后尿失禁患者盆底肌收缩力与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刺激 盆底功能锻炼 产后尿失禁 盆底
下载PDF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危险因素及盆底功能锻炼的改善效果分析 被引量:37
17
作者 郁金芬 李海燕 许洁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7年第5期333-336,共4页
目的:探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危险因素及盆底功能锻炼的改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产后SUI产妇(失禁组)和同期分娩未发生SUI的80例健康产妇(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其年龄、孕龄、孕次、流产次数、体重指数(BMI)、经产情况、胎... 目的:探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危险因素及盆底功能锻炼的改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产后SUI产妇(失禁组)和同期分娩未发生SUI的80例健康产妇(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其年龄、孕龄、孕次、流产次数、体重指数(BMI)、经产情况、胎数、分娩方式、孕前或孕期合并尿失禁情况、吸烟情况、产后增加腹压、新生儿体重、产后盆底功能锻炼情况、孕期运动量、孕期泌尿系感染情况、新生儿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时间等因素差异,经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产妇产后SUI的独立危险因素。按照实际治疗情况将88例失禁组产妇分为盆底功能锻炼组(38例)和未接受盆底功能锻炼组(50例),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指标,即最大尿道压(MUP)、最大尿流率(Qmax)、尿流时间(VT)等。结果:两组产妇年龄、孕龄、孕次、BMI、吸烟情况、孕期泌尿系感染情况、新生儿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阴道分娩、孕前或孕期合并尿失禁、产后未予以盆底功能锻炼及新生儿体重≥4000g是影响产妇产后SU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治疗后6、12个月时,失禁组中锻炼组产妇Qmax、MU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高于同期非锻炼组产妇(P<0.05);VT水平则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低于同期非锻炼组产妇(P均<0.05)。结论:阴道分娩、产后未行盆底功能锻炼、巨大儿及孕前或孕期合并尿失禁均同产后SUI的发生关系密切,建议产妇产后尽早接受盆底功能锻炼,以促进排尿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压力性尿失禁 危险因素 盆底功能锻炼 改善效果
下载PDF
跨理论模型结合动机性访谈对初产妇盆底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风红 刘玮萍 +1 位作者 李佳 高海燕 《黑龙江医学》 2021年第20期2195-2197,2200,共4页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结合动机性访谈对初产妇盆底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7月在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建档并分娩的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每组各45例,干预组采用跨理论模型结合动机性访谈干预孕妇...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结合动机性访谈对初产妇盆底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7月在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建档并分娩的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每组各45例,干预组采用跨理论模型结合动机性访谈干预孕妇的盆底功能锻炼行为,对照组按照常规健康教育方法指导初产妇进行盆底功能锻炼。干预前后比较两组初产妇的《行为分阶段评估问卷》得分、盆底肌锻炼依从性调查问卷得分、盆底肌肉锻炼自我效能量表(BPMSES)得分和盆底肌力测定正常率。结果:干预组初产妇行为分阶段评估问卷改变优于对照组(P<0.05),盆底肌锻炼依从性调查问卷得分、BPMSES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盆底肌力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跨理论模型结合动机性访谈指导的健康教育促使初产妇盆底功能锻炼行为阶段向前跨越,提高了初产妇进行盆底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和进行盆底肌肉锻炼的自我效能,提高了盆底肌力水平,是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理论模型 动机性访谈 盆底功能锻炼依从性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下载PDF
盆底功能锻炼结合中药治疗复发性阴道炎 被引量:3
19
作者 魏小英 沈昌明 +1 位作者 陈妙云 张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09-1011,共3页
目的:探讨以盆底功锻炼能为主的仿生物理治疗结合中药对降低复发性阴道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就诊,复发性阴道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采用盆底功能锻炼结合中药,盆底治疗每周2次,10次为1个疗程共1个疗程,并于经后第3天... 目的:探讨以盆底功锻炼能为主的仿生物理治疗结合中药对降低复发性阴道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就诊,复发性阴道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采用盆底功能锻炼结合中药,盆底治疗每周2次,10次为1个疗程共1个疗程,并于经后第3天服中药,连服7 d,共3个月。Ⅱ组:采用盆底功能锻炼,每周2次,10次为1个疗程共1个疗程;Ⅲ组(对照组):不给予上述方法任何治疗,观察3组患者3、6个月盆底肌力变化及阴道炎的复发率。结果:Ⅰ组、Ⅱ组的盆底肌力治疗前后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Ⅲ组盆底肌力无变化,Ⅰ组、Ⅱ组治疗后盆底肌力与Ⅲ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组、Ⅱ组3、6个月的阴道炎复发率明显低于Ⅲ组的复发率,6个月的复发率Ⅰ组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盆底功能锻炼为主的仿生物理治疗结合中药能明显降低复发性阴道炎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炎 盆底功能锻炼 中药 复发率
下载PDF
盆底功能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绝经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1
20
作者 孙航 吕玲 朱高香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2688-2691,共4页
目的:客观评估盆底功能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治疗效果。方法:38例患者诊断为SUI,患者连续进行15周盆底功能锻炼联合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尿垫实验和膀胱排尿... 目的:客观评估盆底功能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治疗效果。方法:38例患者诊断为SUI,患者连续进行15周盆底功能锻炼联合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尿垫实验和膀胱排尿日记等,采用KHQ健康问卷来评估治疗前后SUI对生活的影响。结果:治疗后尿垫重量显著减少(从14.21 g减少到2 g),漏尿次数从7.96次/d减少到2.6次/d,白天小便的次数从8.0次/d下降到6.0次/d,尿动力学检查,腹部漏尿点压力(从104.20 cm H2O上升到138.20 cm H2O),膀胱测压容量(从248.23上升到335.4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初始尿意容量(从144上升到214.8 ml),治疗前后KHQ评分显著升高。结论:盆底功能锻炼能显著改善SUI各项指标并能使尿失禁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功能锻炼 生物反馈电刺激 尿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