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6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干预措施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力恢复的网状Meta分析
1
作者 张萍 卢琼芳 +1 位作者 梁艺 覃颖 《右江医学》 2024年第3期256-263,共8页
目的通过网状Meta分析评价不同干预措施对阴道产后盆底肌力恢复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搜集有关阴道分娩产妇产后早期康复的文献,检索时限设定为建库... 目的通过网状Meta分析评价不同干预措施对阴道产后盆底肌力恢复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搜集有关阴道分娩产妇产后早期康复的文献,检索时限设定为建库至2021年11月,采用Cochrance手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风险评估,然后采用StataMP 14.2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20项,涉及研究对象3537名产妇。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提高阴道分娩产妇盆底肌肌力临床效果排序依次为生物反馈训练+阴道哑铃训练、产后盆底功能锻炼(PFMT)+产后康复教育、PFMT+电刺激+生物反馈训练、PFMT+Bobath球训练、阴道哑铃训练、PFMT+电刺激、电刺激、PFMT+生活干预、PFMT、PFMT+产后瑜伽锻炼+会阴部按摩、产后常规护理。结论生物反馈训练+阴道哑铃训练对提高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肌肌力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娩产妇 盆底肌力 产后早期康复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分在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高洁 苑翠翠 +2 位作者 解莉 薛秀荣 常洪坤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4期94-98,共5页
目的:分析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分在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4例盆底功能障碍产妇,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顺产组(32例)和剖宫产组(32例),对比... 目的:分析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分在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4例盆底功能障碍产妇,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顺产组(32例)和剖宫产组(32例),对比两组产妇的基线资料,分析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评分和盆底超声指标,采用Pearson分析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分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分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评估价值。结果:顺产组产妇的年龄、平均体质量指数(BMI)与剖宫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顺产组产妇的盆底肌力评分为(2.22±0.40)分,明显低于剖宫产组的(3.13±0.39)分,膀胱颈角度(152.71±14.87)°、静息状态膀胱颈角度(119.00±9.63)°、膀胱颈移动度(33.29±4.7)mm以及膀胱颈旋转角度(35.06±2.79)°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21、4.69、3.07、3.10、4.41,P<0.05)。静息状态下,顺产组产妇的耻骨内肌厚度明显低于剖宫产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和肛提肌裂孔容积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2、4.89、3.23,P<0.05)。Pearson相关结果显示,产妇的盆底肌力评分、耻骨内肌厚度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呈负相关(r=-0.635、-0.465,P<0.05),膀胱颈角度、静息状态膀胱颈角度、膀胱颈移动度、膀胱颈旋转角度、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容积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呈正相关(r=0.592、0.679、0.627、0.562、0.492、0.558,P<0.05)。ROC曲线显示,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分的曲线下面积为0.837,表明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分可作为评估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指标。结论:顺产与剖宫产产妇的盆底超声指标与盆底肌力评分具有明显的差异;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分可用作评价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产后的盆底功能水平,为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治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力评分 盆底超声 分娩 盆底功能障碍
下载PDF
PDCA循环模式配合赋能教育对参与盆底治疗患者盆底肌力训练效率的影响
3
作者 张沙沙 陈燕 +1 位作者 罗玲玲 李楠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213-215,共3页
目的:探究PDCA循环模式配合赋能教育对参与盆底治疗患者盆底肌力训练效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3月—2023年4月时间段内在我院参与盆底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抛币法分为两组,参照组(n=60)与观察组(n=60)。参照组接受... 目的:探究PDCA循环模式配合赋能教育对参与盆底治疗患者盆底肌力训练效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3月—2023年4月时间段内在我院参与盆底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抛币法分为两组,参照组(n=60)与观察组(n=60)。参照组接受常规盆底肌力训练与赋能教育,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模式配合赋能教育。比较两组管理前后盆底肌力与尿失禁的改善情况。结果:管理前0级~Ⅴ级盆底肌力、以压力性尿失禁为主的混合性尿失禁、0级~Ⅱ级压力性尿失禁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管理后0级~Ⅴ级盆底肌力改善、以压力性尿失禁为主的混合性尿失禁以及Ⅰ级~Ⅱ级压力性尿失禁改善明显,且观察组改善度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参与盆底治疗患者实施PDCA循环模式配合赋能教育,可明显提升盆底肌力恢复程度,改善压力性尿失禁情况,从而提升盆底肌力训练的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治疗 PDCA循环模式 赋能教育 盆底肌力训练
下载PDF
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联合电刺激对高龄产妇盆底肌力、尿控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赵杨 李晓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89-94,共6页
目的 探讨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联合电刺激对高龄产妇盆底肌力、尿控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高龄产妇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各40例。A组产妇产后进行核心肌群稳定性... 目的 探讨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联合电刺激对高龄产妇盆底肌力、尿控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高龄产妇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各40例。A组产妇产后进行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干预,B组产妇产后进行电刺激干预,C组产妇产后进行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联合电刺激干预。比较3组盆底肌力、尿控情况、尿失禁评分、性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C组高龄产妇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Ⅱ类肌纤维收缩个数、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Ⅰ类肌纤维持续时间均高或长于A、B组(P <0.05)。C组尿失禁发生率低于A、B组(P <0.05)。C组治疗前后ICI-Q-SF评分的差值高于A、B组(P <0.05)。C组治疗前后性欲、阴道润滑、性高潮、性满意度评分的差值均高于A、B组(P <0.05)。结论 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联合电刺激对高龄产妇进行干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提高产妇产后盆底肌力,改善尿控情况,提高产后性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力 核心 稳定性训练 电刺激 高龄产妇
下载PDF
雷火灸联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对产后尿潴留患者盆底肌力及排尿情况的影响
5
作者 朱晓芳 胡菊英 程美荃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6-58,共3页
目的:分析雷火灸联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对产后尿潴留患者盆底肌力及排尿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9月—2022年9月浮梁县人民医院108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使用神经... 目的:分析雷火灸联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对产后尿潴留患者盆底肌力及排尿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9月—2022年9月浮梁县人民医院108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使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治疗,观察组采用雷火灸联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治疗。观察比较2组盆底肌力及排尿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2组盆底肌力均增长,且观察组增长更明显,2组盆底肌肌力疲劳程度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1周后,2组膀胱尿量均增加,且观察组增加更明显,2组残余尿量均减少,且观察组减少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应用于产后尿潴留患者中,能提升临床疗效,促进盆底肌力恢复,改善患者排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尿潴留 雷火灸 神经肉电刺激 盆底肌力 排尿情况
下载PDF
基于助产士团队主导模式的康复护理对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力恢复及尿流动力学的影响
6
作者 姚敏 陈庆花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助产士团队主导模式的康复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初产妇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助产士... 目的:探讨基于助产士团队主导模式的康复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初产妇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助产士团队主导模式的康复护理,两组均持续护理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指标、尿流动力学指标、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盆底肌力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最大尿道闭合压力、腹压漏尿点压、最大尿流率、最大逼尿肌压力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中的心理评分、躯体情况、社会功能反馈及物质生活维度等相比较,观察组评分明显偏高(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针对初产妇实施基于助产士团队主导模式的康复护理,能够促进盆底肌力的恢复,改善尿流动力学与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助产士团队主导模式 康复护理 盆底肌力 尿流动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盆底肌训练对盆底肌力恢复、盆腔脏器脱垂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影响
7
作者 鲍君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盆底肌训练对盆底肌力恢复、盆腔脏器脱垂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产科分娩的产妇120例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法差异将其分为两组,以60例常规产后护理者为对照组,以60例接受产后盆底肌肉... 目的:探讨盆底肌训练对盆底肌力恢复、盆腔脏器脱垂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产科分娩的产妇120例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法差异将其分为两组,以60例常规产后护理者为对照组,以60例接受产后盆底肌肉功能锻炼者为观察组,对两组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对比两组盆腔脏器脱垂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结果:产后3个月、产后6个月比较,观察组患者阴道静息压(VRP)、阴道收缩压(VSP)均高于对照组,最大用力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同时产后3个月、产后6个月,观察组Ⅰ类肌纤维强度、Ⅱ类肌纤维强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3个月、产后6个月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及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训练可促进产妇产后盆底肌力恢复,并有利于减少盆腔脏器脱垂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训练 盆底肌力恢复 盆底脏器脱垂 性尿失禁
下载PDF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自然分娩产妇产后盆底肌力的影响
8
作者 王学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96-0199,共4页
分析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自然分娩产妇产后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自然分娩产妇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盆底康复治疗可显著提高产后盆底肌力和性生活质量(P<0.05),缩短疼痛持续、恶... 分析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自然分娩产妇产后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自然分娩产妇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盆底康复治疗可显著提高产后盆底肌力和性生活质量(P<0.05),缩短疼痛持续、恶露和住院时间,降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 在自然分娩产妇中,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有助于增强盆底肌肉功能,促进伤口愈合,加速恶露排出,减少产妇疼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因此,对于产妇而言,盆底康复治疗至关重要,有助于促进产妇身体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 自然分娩 盆底肌力 性生活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会阴体按摩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和性功能恢复的影响
9
作者 张凤英 王颖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3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会阴体按摩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和性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2月—2022年11月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健康指导和...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会阴体按摩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和性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2月—2022年11月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健康指导和盆底功能锻炼,对照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于孕晚期进行会阴体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产后6周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干预,观察两组产妇盆底肌肌力、盆底功能及性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盆底肌肌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快肌最大肌电值水平以及阴道动态压力水平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Ⅰ、Ⅱ类肌纤维疲劳程度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会阴体按摩可以有效提高产妇产后盆底肌肌力,促进盆底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改善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电刺激 会阴体按摩 盆底肌力 性功能 产后康复
下载PDF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理论的康复护理对产后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力、疾病控制的影响
10
作者 张小丽 黄艳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53-0156,共4页
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理论的康复护理对产后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力、疾病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宁市良庆区良庆镇卫生院收治的产后尿失禁患者共20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 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理论的康复护理对产后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力、疾病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宁市良庆区良庆镇卫生院收治的产后尿失禁患者共20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基于健康行为改变理论的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有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情况、盆底肌力恢复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产后尿失禁患者实施基于健康行为改变理论的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盆底肌力,使疾病得到有效控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行为改变理论 康复护理 产后尿失禁 盆底肌力 疾病控制
下载PDF
产后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1
作者 银云琳 银环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期0221-0223,共3页
目的:分析产妇产后给予康复护理对其盆底肌力、生活质量、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06月收治的产妇10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康复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盆底肌力、生活质量、性生活质量、... 目的:分析产妇产后给予康复护理对其盆底肌力、生活质量、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06月收治的产妇10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康复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盆底肌力、生活质量、性生活质量、护理质量、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产妇生活质量、盆底肌力,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力 产后康复护理 并发症
下载PDF
针对性盆底康复措施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盆底肌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志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究针对性盆底康复措施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盆底肌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6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康复指导,研究组产妇开展针对性盆底康复措施。对比两... 目的探究针对性盆底康复措施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盆底肌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6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康复指导,研究组产妇开展针对性盆底康复措施。对比两组产妇盆底肌力和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分分别为(5.13±2.19)、(4.63±1.33)分,低于对照组的(7.65±2.13)、(6.54±1.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盆底肌力优良率90.70%(39/43)高于对照组的67.44%(2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针对性盆底康复措施可有效改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盆底肌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盆底康复措施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肌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再生育对女性盆底肌力的影响及产后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盆底肌力恢复观察
13
作者 陈儒新 王栅栅 +1 位作者 任晓爽 张嘉慧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24期2648-2652,共5页
目的探究再生育对女性盆底肌力的影响,并观察产后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盆底肌力恢复效果。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于产后6至8周复诊并进行盆底功能筛查的500例经产妇、500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究再生育对女性盆底肌力的影响,并观察产后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盆底肌力恢复效果。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于产后6至8周复诊并进行盆底功能筛查的500例经产妇、500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依据产次不同分为再生育组和初产组,记录两组盆底肌力情况。将需要进行康复治疗的624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A组(n=312)行常规产后干预,B组(n=312)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盆底肌力变化、疲劳度和阴道压力情况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再生育组盆底肌力强度评分、Ⅰ类、Ⅱ类盆底肌力及肌电压分别为(2.77±0.22)分、(1.98±0.85)级、(1.89±0.66)级、(6.79±1.58)μV,均低于初产组[(2.99±0.23)分、(2.23±0.64)级、(2.35±0.56)级、(9.98±1.23)μ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强度评分、Ⅰ类、Ⅱ类盆底肌力及肌电压均较治疗前升高,且B组各值分别为(4.03±0.44)分、(4.33±1.23)级、(4.23±1.36)级、(14.33±2.13)μV,均高于A组[(3.64±0.34)分、(3.22±0.98)级、(3.16±1.01)级、(9.26±1.78)μ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疲劳度及阴道压力正常所占比例分别为84.94%、72.12%,均高于A组(77.56%、64.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盆腔器官脱垂、应激性尿失禁、张力性尿失禁、阴道壁膨出发生率分别为3.85%、1.92%、12.18%、13.46%,均低于A组(9.62%、7.05%、20.51%、22.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初产妇相比,再生育产妇盆底肌力强度评分及盆底肌力水平均更低,在产后干预中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可以提高盆底肌力,降低盆底脱垂等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育 盆底肌力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 尿失禁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应用于产后盆底肌力康复的临床效果评价
14
作者 马小艳 刘艳秋 +2 位作者 贺龙风 王华 赵小苏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20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在产后盆底肌力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2例产后盆底肌力康复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6例。试验组采取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对照组单纯采取盆底肌...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在产后盆底肌力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2例产后盆底肌力康复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6例。试验组采取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对照组单纯采取盆底肌锻炼。比较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盆底肌疲劳度及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产妇的盆底肌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2级肌力、3级肌力、4级肌力下Ⅰ类肌纤维与Ⅱ类肌纤维的盆底肌疲劳度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产妇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91%(P<0.05)。结论产妇盆底肌力康复中实施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可增强盆底肌力,减轻盆底肌疲劳度,预防产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力 盆底锻炼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
下载PDF
生物电刺激治疗联合延续性护理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及盆底肌力变化的影响
15
作者 李凤文 张静 李秋丽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16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电刺激联合延续性护理在剖宫产及经阴道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盆底肌电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于廊坊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1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其中剖宫产41例为A组,... 目的探讨生物电刺激联合延续性护理在剖宫产及经阴道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盆底肌电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于廊坊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1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其中剖宫产41例为A组,经阴道产40例为B组,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A、B组分别分为A1组(20例)与A2组(21例)、B1组(20例)与B2组(20例),其中A1组与B1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A2组与B2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生物电刺激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并于治疗期间接受延续性护理。比较A1组与A2组、B1组与B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盆底肌电生理指标、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与Oxford盆底肌力评分。结果治疗后,B2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1组(P<0.05),A2组高于A1组,B1组高于A1组,B2组高于A2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4组患者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值、快肌收缩最大值、SF-36、Oxford盆底肌力评分均显著升高,且A2、B2组分别显著高于A1、B1组;治疗后各组Ⅱ类肌纤维疲劳值均显著降低,A2组、B2组分别显著低于A1组、B1组(均P<0.05)。结论经阴道产者盆底功能障碍程度重于剖宫产者,生物电刺激联合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盆底Ⅰ、Ⅱ类肌纤维,促使盆底肌力增强,提高生活质量,且对于阴道产者盆底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剖宫产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分娩方式 生物电刺激 延续性护理 盆底肌力
下载PDF
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综合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盆底功能和盆底肌力的影响
16
作者 刘晓伟 杨帆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18期117-119,共3页
目的分析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综合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盆底肌电位变化情况、阴道动态压力、阴道肌电压、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9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 目的分析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综合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盆底肌电位变化情况、阴道动态压力、阴道肌电压、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9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持续性强化盆底锻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疗法,两组均治疗5周,且治疗期间均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力等级,治疗前后盆底肌电位变化情况、阴道动态压力、阴道肌电压、FSFI评分,以及治疗后的满意度评分。结果治疗5周后,观察组患者肌力正常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前静息状态平均肌电值、后静息状态平均肌电值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慢肌阶段平均肌电值、快肌阶段最大肌电值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阴道动态压力、阴道肌电压、FSF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应用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综合护理可有效调节其盆底肌电位变化,增强盆底肌力,缓解其临床症状,改善盆底功能,提高性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 生物反馈疗法 持续性强化盆底锻炼 综合护理 盆底功能 盆底肌力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及对盆底肌力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勾明月 李云芳 王小燕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年第5期1094-1098,共5页
目的: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雌激素和Kegel训练法盆底肌肉康复训练治疗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FSD)疗效及对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5月本院妇产科就诊的围绝经期FSD患者80例,随机数据表法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雌激素和Kegel训练法盆底肌肉康复训练治疗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FSD)疗效及对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5月本院妇产科就诊的围绝经期FSD患者80例,随机数据表法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阴道内局部应用雌激素联合Kegel训练法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对两组治疗前后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FSF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盆底肌力分级进行评价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FSF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SAS评分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FSFI评分(31.18±2.31分)及盆底肌力分级均高于对照组(23.34±5.08分),SAS评分(44.06±3.35分)和SDS评分(45.81±5.22分)均低于对照组(53.54±2.39分、57.10±3.61分)(均P<0.05)。结论:围绝经期FSD患者局部应用雌激素基础上联合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和Kegel训练法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性功能和心理状态,提升盆底肌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 生物反馈电刺激 雌激素 Kegel训练法盆底肉康复训练 性功能 心理状态 盆底肌力
下载PDF
产后早期盆底康复对盆底肌力及盆底功能改善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詹丽群 刘欣茹 齐碧如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4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不同时间点对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实施个体化盆底康复治疗及对其盆底肌力功能所具有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福州市第一医院产科2020年1—12月收治的产后存在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抽取法予以分组,其中观察...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不同时间点对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实施个体化盆底康复治疗及对其盆底肌力功能所具有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福州市第一医院产科2020年1—12月收治的产后存在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抽取法予以分组,其中观察组针对所纳入的150例在产后1~2个月开展个体化盆底康复治疗,对照组针对所纳入的150例在产后3个月开展个体化康复治疗,就两组Oxford肌力评分、盆底肌力及功能评估值、性功能水平、器官脱垂和尿失禁率展开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Oxford肌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Oxford肌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对盆底肌力指标Ⅰ类肌纤维收缩所持续时间、最大肌电位、Ⅱ类肌纤维所呈现出的收缩次数进行测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测定值均有升高,且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经对盆底功能指标即尿频尿急、阴道松弛、阴道干涩进行观测,观察组居更低水平(P<0.05)。两组治疗前性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评估值均有升高,且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子宫脱垂率略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在产后早期实施康复治疗,可提升盆底功能,改善盆底肌力及功能障碍,且具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 产后 不同时间点 个体化盆底康复 盆底肌力 功能
下载PDF
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Kegel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及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秀金 蚁持缨 陈益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8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采取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凯格尔(Kegel)训练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莆田涵江医院收治的94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Kegel训练,观察... 目的:探讨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采取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凯格尔(Kegel)训练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莆田涵江医院收治的94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Kegel训练,观察组在Kegel训练基础上采取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盆底肌力、压力性尿失禁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国际最新女性性功能评价表(FSF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FSF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盆底肌力、尿失禁分级均优于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改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2.98%(P<0.05)。结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经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Kegel训练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盆底肌力,促进压力性尿失禁症状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 凯格尔训练 盆底肌力 性尿失禁
下载PDF
低频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训练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力和排尿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苏明君 黄海燕 +1 位作者 徐志清 周璇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 探讨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应用盆底康复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的效果。方法 纳入2019年5月至2021年11月收治于我院的84例SU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低频电刺激,均连续治疗8周。对2... 目的 探讨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应用盆底康复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的效果。方法 纳入2019年5月至2021年11月收治于我院的84例SU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低频电刺激,均连续治疗8周。对2组盆底肌力、排尿情况、1 h漏尿量及尿失禁情况[国际失禁问卷调查表(ICIQ-SF)]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Ⅰ类纤维、Ⅱ类纤维肌力及最大排尿量高于对照组,排尿次数、漏尿次数、 1 h漏尿量及ICIQ-SF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I患者应用低频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训练具有良好的效果,利于改善盆底肌力、排尿,促进疾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电刺激疗法 康复 盆底肌力 排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