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8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盆底肌训练在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徐静 蔡小凤 +1 位作者 陈萍萍 赵惠英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38,共5页
盆底肌训练在直肠癌患者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中取得了初步效果。文章对盆底肌训练在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中应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和现有研究的不足及展望等进行综述,以期为直肠癌患者盆底肌训练方案的实施提供... 盆底肌训练在直肠癌患者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中取得了初步效果。文章对盆底肌训练在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中应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和现有研究的不足及展望等进行综述,以期为直肠癌患者盆底肌训练方案的实施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训练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直肠癌
原文传递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赵腾飞 童重新 +3 位作者 刘琳 刘会雪 单玲 李洋洋 《中国康复》 2024年第4期218-221,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评估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盆底肌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干预...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评估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盆底肌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干预,干预前后行三维超声检查,评估产后盆底功能恢复情况,并比较2组产妇性生活质量。结果:治疗8周后,2组产妇张力状态下(Valsalva动作下)膀胱颈移动度、肛提肌裂孔的面积、尿道旋转度均较干预前减小(P<0.05),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盆底肌异常率及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发生率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FSFI)中性欲、性高潮、阴道润滑度、性交疼痛、性满意度、性唤起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发现,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在产后盆底功能患者的治疗中提供了客观的疗效评定指标,两种方法联合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盆底功能恢复,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性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盆底肌训练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功能 性生活质量
下载PDF
Kegel盆底肌训练联合心理支持对宫颈癌术后患者不良心理及盆底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李寒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评价Kegel盆底肌训练联合心理支持对宫颈癌术后患者不良心理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03—2023-02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拟行宫颈癌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围术期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Kegel盆底肌训练联... 目的评价Kegel盆底肌训练联合心理支持对宫颈癌术后患者不良心理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03—2023-02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拟行宫颈癌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围术期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Kegel盆底肌训练联合心理支持组(观察组),各30例。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价患者的不良心理;采用汉化版Herth希望指数量表(HHI)评价患者的希望水平。应用盆底障碍功能调查表(PFDI-20)、盆底障碍影响问卷7(PFIQ-7)评价患者的盆底功能。末次随访时应用女性性生活质量(FSFI)评分表评价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并统计对康复工作的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的SAS、SDS、HHI、PFDI-20、PFIQ-7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观察组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及对临床康复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患者术后采用Kegel盆底肌训练联合心理支持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提升希望水平,促进盆底功能恢复,并有利于提高其性生活质量和对康复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术后 Kegel盆底肌训练 心理支持 不良心理 盆底功能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获益分析
4
作者 田甜 吴晓丽 唐剑娇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患者盆腔脏器脱垂程度、盆底肌力及性生活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江阴市妇幼保健院2023年1月至3月收治的8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患者盆腔脏器脱垂程度、盆底肌力及性生活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江阴市妇幼保健院2023年1月至3月收治的8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盆底肌训练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均持续治疗5周,并随访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腔脏器脱垂程度、盆底肌力及性生活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分期0期患者占比均提高,Ⅰ、Ⅱ期患者占比均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0期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Ⅰ、Ⅱ期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手测盆底肌力、阴道收缩肌电值均提高,且观察组更高,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延长,且观察组更长;与治疗前比,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FSFI)各项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更高(均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可显著减轻患者盆腔脏器脱垂程度,增强患者盆底肌力,提高性生活水平,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肌训练 盆底 性功能
下载PDF
绝经期激素疗法联合盆底肌训练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结构的影响
5
作者 高帅英 杨慕坤 +1 位作者 孙明利 白文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875-2882,共8页
背景绝经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逐渐增加,压力性尿失禁(SUI)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目的探索绝经期激素疗法(MHT)联合Kegel运动对轻中度SUI患者盆底结构以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更... 背景绝经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逐渐增加,压力性尿失禁(SUI)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目的探索绝经期激素疗法(MHT)联合Kegel运动对轻中度SUI患者盆底结构以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更年期门诊的绝经综合征伴轻中度SUI患者7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2∶1分为MHT组和对照组,MHT组再按1∶1随机分为替勃龙亚组和雌孕激素联合治疗(EPT)亚组。对照组和MHT组均给予盆底肌训练(PFMT)治疗,又称Kegel运动,15~30 min/次,2~3次/d,2~3 d/周,连续12个月。对照组在PFMT基础上口服坤泰胶囊,4粒/次,3次/d,持续治疗12个月。MHT组在PFMT基础上,同时给予绝经激素治疗。EPT亚组包括雌孕激素连续联合(戊酸雌二醇片1mg+地屈孕酮片10mg,1次/d)、雌孕激素连续序贯疗法(芬吗通12个疗程),替勃龙亚组口服替勃龙,连续用药12个月。检查治疗前后各组及亚组间血清雌二醇(E2)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尿道旋转角(URA)、逼尿肌厚度(BDT)、膀胱尿道后角(PVUA)、肛提肌裂孔面积(LHA)以及尿失禁量、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临床疗效、改良Kupperman绝经指数(KMI)评分、改良牛津肌力分级(MOS分级)的变化。结果研究结束时,MHT组失访7例(其中替勃龙亚组失访5例,EPT亚组失访2例),对照组失访3例;最终共纳入65例。治疗1年后,MHT组和对照组FSH、E2、MOS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MHT组和对照组PUVA、BDT、UR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HT组LHA低于对照组(P=0.028)。治疗1年后,EPT亚组和替勃龙亚组PUVA、BDT、URA、LH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MHT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EPT亚组和替勃龙亚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7)。治疗1年后,MHT组尿失禁量、ICI-Q-SF评分、KM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EPT亚组和替勃龙亚组尿失禁量、ICI-Q-SF评分、KM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HT联合PFMT对盆底结构有一定改善作用,并且可以缓解尿失禁症状;然而,EPT和替勃龙在改善患者盆底结构和缓解临床症状方面并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绝经激素治疗 盆底肌训练 盆底三维超声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盆底肌训练联合微点阵激光治疗轻中度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及对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6
作者 李艾霖 欧杨 +3 位作者 罗勇 蒲敏华 王庆 李俊强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4期70-75,共6页
目的探讨盆底肌训练(PFMT)联合微点阵激光治疗轻中度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SUI)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西南交通大学附属医院、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及四川锦欣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240例轻中度PSU... 目的探讨盆底肌训练(PFMT)联合微点阵激光治疗轻中度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SUI)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西南交通大学附属医院、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及四川锦欣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240例轻中度PSU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PFMT,研究组采用PFMT联合微点阵激光治疗,共治疗3个月,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1 h漏尿量、尿失禁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产后抑郁筛查量表(PDSS)评分、产后特有焦虑量表(PSAS)评分、性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1 h漏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尿失禁症状评分、PDSS评分、P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及随访3个月时性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8%,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PFMT联合微点阵激光治疗轻中度PSUI疗效确切,能提高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产后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性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训练 微点阵激光 产后 压力性尿失禁 性生活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热敏灸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剖宫产后尿潴留临床疗效分析
7
作者 黄超 卢志勇 +2 位作者 袁明华 夏红梅 妟小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133-136,共4页
目的研究剖宫产后尿潴留患者联合开展热敏灸和盆底肌训练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1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剖宫产后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艾灸和盆... 目的研究剖宫产后尿潴留患者联合开展热敏灸和盆底肌训练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1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剖宫产后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艾灸和盆底肌训练治疗,观察组应用热敏灸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比较两组的首次自主排尿时间、首次自主排尿量、膀胱残余尿量,分析两组尿动力学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自主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自主排尿量多于对照组,膀胱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膀胱顺应性、逼尿肌收缩力以及尿道闭合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后尿潴留患者接受热敏灸治疗的同时开展盆底肌训练治疗可获理想效果,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 盆底肌训练 剖宫产 尿潴留 尿动力学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低频电脉冲技术配合盆底肌训练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恢复中的应用
8
作者 万血艳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0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低频电脉冲技术配合盆底肌训练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4月南昌县中医院妇产科收治的72例剖宫产产妇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在术后开展盆底肌训练,研... 目的观察低频电脉冲技术配合盆底肌训练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4月南昌县中医院妇产科收治的72例剖宫产产妇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在术后开展盆底肌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电脉冲刺激技术干预,比较2组术后恢复情况、干预前后盆底功能、宫底高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子宫复旧时间及恶露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盆底肌静息压、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术后第5天、第10天的宫底高度均低于对照组,产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电脉冲技术配合盆底肌训练应用于剖宫产术后产妇恢复中,有助于改善产妇盆底功能,促进产妇产后恢复和子宫复旧,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低频电脉冲技术 盆底肌训练 盆底功能 子宫复旧
下载PDF
针刺配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9
作者 李牧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7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究针刺配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P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PFD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盆底肌训练,试验组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盆底肌力... 目的探究针刺配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P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PFD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盆底肌训练,试验组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盆底肌力恢复情况、盆底功能检查以及盆底肌最大肌电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Ⅳ级、Ⅴ级肌力比例较高,患者子宫脱垂、尿失禁、腰骶疼痛、阴道壁膨出症状总发生率较低,盆底肌最大肌电位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盆底肌训练对PFD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提高盆底肌力、改善盆底功能、提高盆底肌电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肌训练 针刺疗法 中医外治法
下载PDF
盆底肌训练对盆底肌力恢复、盆腔脏器脱垂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影响
10
作者 鲍君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盆底肌训练对盆底肌力恢复、盆腔脏器脱垂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产科分娩的产妇120例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法差异将其分为两组,以60例常规产后护理者为对照组,以60例接受产后盆底肌肉... 目的:探讨盆底肌训练对盆底肌力恢复、盆腔脏器脱垂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产科分娩的产妇120例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法差异将其分为两组,以60例常规产后护理者为对照组,以60例接受产后盆底肌肉功能锻炼者为观察组,对两组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对比两组盆腔脏器脱垂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结果:产后3个月、产后6个月比较,观察组患者阴道静息压(VRP)、阴道收缩压(VSP)均高于对照组,最大用力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同时产后3个月、产后6个月,观察组Ⅰ类肌纤维强度、Ⅱ类肌纤维强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3个月、产后6个月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及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训练可促进产妇产后盆底肌力恢复,并有利于减少盆腔脏器脱垂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训练 盆底力恢复 盆底脏器脱垂 压力性尿失禁
下载PDF
盆底肌训练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术后暂时性尿失禁患者康复的影响
11
作者 周晓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2期0251-0253,共3页
目的:探讨盆底肌训练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在前列腺电切术后暂时性尿失禁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08月~2023年06月我院收治接受TURP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盆肌底训练联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 目的:探讨盆底肌训练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在前列腺电切术后暂时性尿失禁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08月~2023年06月我院收治接受TURP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盆肌底训练联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各项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患者给予盆底肌训练联合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尿失禁情况与心理状态,进一步提升其生活质量,并得到患者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电切术 尿失禁 盆底肌训练 综合护理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盆底肌训练和盆底电刺激在产后盆底肌肌力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2
作者 倪敏娜 周巧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31-0134,共4页
探讨盆底肌训练、盆底电刺激疗法针对产后盆底肌肌力异常患者的干预中,对于盆底肌肌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9月到2024年2月因为分娩导致盆底肌肌力低下的患者总共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全部观察对象,这些患者在同一家医院接受干预;将患... 探讨盆底肌训练、盆底电刺激疗法针对产后盆底肌肌力异常患者的干预中,对于盆底肌肌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9月到2024年2月因为分娩导致盆底肌肌力低下的患者总共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全部观察对象,这些患者在同一家医院接受干预;将患者按照干预措施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盆底肌训练,观察组患者则接受盆底肌训练和盆底电刺激联合治疗的方案展开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尿失禁状况和盆底肌肌力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盆底静息压以及收缩压、尿失禁状况较之对照组改善程度更大,P<0.05;其盆底肌肌力也呈现这种情况。结论 盆底肌训练、盆底电刺激疗法针对产后盆底肌肌力异常均能够产生一定干预效果,联合这两种干预措施能够极大改善患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异常 分娩 盆底肌训练 盆底电刺激
下载PDF
产后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对盆底肌肉张力及盆底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王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64-0167,共4页
探究产妇盆底康复治疗的有效方案。方法 抽选82例产妇样本,随机划分为实验组(41例产后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训练)、对照组(41例盆底肌训练),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盆底肌张力、盆底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子宫脱垂及压... 探究产妇盆底康复治疗的有效方案。方法 抽选82例产妇样本,随机划分为实验组(41例产后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训练)、对照组(41例盆底肌训练),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盆底肌张力、盆底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子宫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产后行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训练可改善盆底肌肉张力及盆底功能,适合在医疗机构中全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康复仪 盆底肌训练 盆底肉张力 盆底功能
下载PDF
盆底肌训练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14
作者 沈烨 杨帆 林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84-0187,共4页
研究压力性尿失禁运用盆底肌训练对于提高生活质量,优化心理状态的功能。方法 2020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对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之间接诊的62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数据资料收集,以掷骰子法的方式分组,将62例患者分为两个研究组,分别为甲组... 研究压力性尿失禁运用盆底肌训练对于提高生活质量,优化心理状态的功能。方法 2020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对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之间接诊的62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数据资料收集,以掷骰子法的方式分组,将62例患者分为两个研究组,分别为甲组(盆底肌训练)和乙组(传统护理),每个小组样本为31例。检测两组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治疗后,甲组I-QOL评分各个维度高于乙组,P<0.05。治疗后,甲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乙组,P<0.05。结论 压力性尿失禁运用盆底肌训练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具有突出效果,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肌训练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下载PDF
生物反馈联用盆底肌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15
作者 庞梅艳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7期0064-0066,共3页
目的:研究生物反馈联用盆底肌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02月~2024年01月112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参照组患者选择盆底肌训练干预,实验组患者选择生物反馈联用盆底肌训练干预。对比两组... 目的:研究生物反馈联用盆底肌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02月~2024年01月112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参照组患者选择盆底肌训练干预,实验组患者选择生物反馈联用盆底肌训练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干预前后的排尿状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好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日平均单次尿量、日平均排尿次数以及日平均尿失禁次数等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日平均单次尿量高于参照组,日平均排尿次数以及日平均尿失禁次数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用盆底肌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应用效果比较明显,有利于缓解患者盆底肌收缩能力,改善患者的尿动力学,减少患者产生尿失禁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 盆底肌训练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产后盆底肌训练对改善盆底功能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饶琳 张琳娜 +1 位作者 袁嘉琪 卢邦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8-313,共6页
目的·评价产后1年内盆底肌训练(Kegel训练)对产妇盆底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产后6周检查有不同程度尿失禁和/或盆腔器官脱垂的阴道分娩初产妇,分为锻炼组(147例)... 目的·评价产后1年内盆底肌训练(Kegel训练)对产妇盆底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产后6周检查有不同程度尿失禁和/或盆腔器官脱垂的阴道分娩初产妇,分为锻炼组(147例)和对照组(194例)。锻炼组于产后6周开始进行Kegel训练,对照组进行一般的产后健康教育。在产后6周及产后1年,对2组产妇进行一般情况问卷及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UI Short Form,ICIQ-SF)调查,并进行盆底肌力测定和分级(盆底肌力分级>Ⅲ级表明肌力正常);根据盆腔器官脱垂分度法(pelvic organ prolapsed quantitation,POP-Q)定量评估脱垂程度。比较2组产妇的盆底肌力分级、尿失禁评分以及盆底器官脱垂情况,评价盆底肌训练的效果。结果·随访至产后1年,锻炼组和对照组失访数分别为20例和28例。锻炼组产后1年盆底肌力正常的比例显著高于产后6周(56.0%vs 34.7%,P=0.000),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产后6周(25.2%vs 36.7%,P=0.040)。对照组产后1年盆底肌力正常的比例显著高于产后6周(43.4%vs 32.5%,P=0.033),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产后6周(17.5%vs 28.9%,P=0.011)。产后1年,锻炼组盆底肌力正常的比例高于对照组(56.0%vs43.4%,P=0.033),盆底肌力好转率高于对照组(50.4%vs 35.5%,P=0.011)。盆腔器官脱垂程度改善率和尿失禁好转率在锻炼组和对照组之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进行盆底肌训练可提高盆底肌力,但对改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并不明显;产后1年产妇尿失禁和盆底肌力均有改善,表明盆底肌有自行恢复的机制,但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训练 产后 尿失禁 盆腔器官脱垂 盆底 自然分娩
下载PDF
四维超声评价针刺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
17
作者 曾兰芬 曾燕静 +3 位作者 邱文慧 刘鸽 赵小凤 张蕊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9期1865-1869,共5页
目的探讨四维超声评价针刺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ostpartum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PSUI)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试验,选取2022年5月—2022年10月期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PSUI患者作为研... 目的探讨四维超声评价针刺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ostpartum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PSUI)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试验,选取2022年5月—2022年10月期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PSU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单纯进行盆底肌训练,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盆底肌训练。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失禁症状[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nternational urinary incontinence advisory committee urinary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 short form,ICI-Q-SF)评分、泌尿生殖简表(Urogenital distress inventory,UDI)评分],采用四维超声观察患者盆底结构[膀胱颈移动度(Bladder neck descent,BND)、尿道旋转角(Urethral rotation angle,UR)、膀胱尿道后角(Retro-vesical angle,RA)、肛提肌裂孔面积(Levator hiatus area,LHA)],检测膀胱压力容积参数[膀胱初始容量(First ruinary sense,FS)、咳嗽时腹压漏尿点压力(Cough abdominal pressure leakage point pressure,CLPP)、强烈尿感容量(Strong urinary sensitivity volume,SD)]指标,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CI-Q-SF、U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盆底结构相关参数BND、UR、LHA和RA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膀胱压力容积FS、CLPP、S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盆底腔室不良反应发生率3.33%(1/30)低于对照组13.33%(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盆底肌训练能显著改善PUSI症状,减少漏尿,经四维超声检测发现患者盆底结构恢复,且膀胱功能改善明显,疗效显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训练 针刺 压力性尿失禁 产后 盆底
下载PDF
尿失禁训练操联合膀胱盆底肌训练操在老年轻度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静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4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尿失禁训练操联合膀胱盆底肌训练操在老年轻度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3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55例老年轻度尿失禁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尿失禁... 目的:探讨尿失禁训练操联合膀胱盆底肌训练操在老年轻度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3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55例老年轻度尿失禁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尿失禁训练操及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膀胱盆底肌训练操。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干预前后尿失禁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干预前,两组漏尿次数、漏尿量、漏尿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漏尿次数、漏尿量少于对照组,漏尿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尿失禁训练操联合膀胱盆底肌训练操在老年轻度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尿失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尿失禁 尿失禁训练 膀胱盆底肌训练
下载PDF
中医特色康复护理联合盆底肌训练干预脑卒中后尿失禁女性疗效观察
19
作者 蔡月虹 陈春燕 黄翠琴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3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康复护理联合盆底肌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尿失禁女性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61例脑卒中后尿失禁女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进行盆底肌训练,观察组31例在盆底肌训练...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康复护理联合盆底肌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尿失禁女性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61例脑卒中后尿失禁女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进行盆底肌训练,观察组31例在盆底肌训练基础上联合中医特色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尿动力学检查、生活质量、表面肌电变化及尿失禁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膀胱容量、膀胱充盈压力、最大尿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ncontinenc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I-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表面肌电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积分肌电值(integrated electromyography value,iEM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失禁恢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康复护理联合盆底肌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尿失禁女性患者可改善膀胱功能及局部肌肉力量,减少尿失禁的发生,促进生活质量的恢复,提高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特色康复护理 盆底肌训练 脑卒中后尿失禁 表面
下载PDF
盆底肌训练联合直肠指力刺激对脑卒中后便秘的干预效果研究
20
作者 邓英莲 杨丽娟 +1 位作者 谢志梅 杨艺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21期148-151,共4页
目的:分析盆底肌训练联合直肠指力刺激对脑卒中后便秘的干预效果。方法:按照入选条件,纳入80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院时间均为2022年5月至2023年8月。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给予... 目的:分析盆底肌训练联合直肠指力刺激对脑卒中后便秘的干预效果。方法:按照入选条件,纳入80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院时间均为2022年5月至2023年8月。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给予对照组药物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盆底肌训练联合直肠指力刺激。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干预前后的便秘程度和排便积分。结果:(1)干预前,两组的Wexner便秘量表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及14 d后,观察组的Wexner便秘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前,两组的排便积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及14 d后,观察组的排便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便秘患者行盆底肌训练联合直肠指力刺激能有效改善便秘症状,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训练 直肠指力刺激 脑卒中后便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