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性盆底解剖及重建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张靖霄 刘冬梅 李惠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第1期124-125,共2页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各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组织薄弱,进而盆腔脏器移位,引发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PFD目前推荐定义为:任何有生殖道膨出症状的生殖道支持组织缺陷,膨出的最远端超出处女膜...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各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组织薄弱,进而盆腔脏器移位,引发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PFD目前推荐定义为:任何有生殖道膨出症状的生殖道支持组织缺陷,膨出的最远端超出处女膜缘;此外任何有生殖道膨出症状的妇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解剖 盆底重建 盆底功能障碍
下载PDF
与女性性功能相关盆底解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唐翔 朱兰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2年第5期406-407,410,共3页
性健康是女性生殖健康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女性的性功能障碍(FSD)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严重影响家庭稳定。女性性功能障碍是女性常见疾病。43%的美国成年女性患有性功能障碍,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FSD可由多种因素导致,如器质性、心理... 性健康是女性生殖健康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女性的性功能障碍(FSD)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严重影响家庭稳定。女性性功能障碍是女性常见疾病。43%的美国成年女性患有性功能障碍,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FSD可由多种因素导致,如器质性、心理因素、混合性、还有一部分不明原因。虽然FSD在女性中是常见问题,但相关研究及报道十分有限。本文主要探讨与性功能相关的盆底解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解剖 性功能 女性 综述文献
下载PDF
盆底三维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的初产妇产后的盆底解剖与功能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李一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20期66-68,共3页
目的通过盆底三维超声检查,探究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的盆底解剖与功能变化的影响,并观察其检查效果。方法 260例进行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选择性剖宫产初产妇130例作为观察组,经阴道分娩初产妇130例作为对照组。产后6~8... 目的通过盆底三维超声检查,探究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的盆底解剖与功能变化的影响,并观察其检查效果。方法 260例进行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选择性剖宫产初产妇130例作为观察组,经阴道分娩初产妇130例作为对照组。产后6~8周进行盆底三维超声检查,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瓦尔萨尔瓦(Valsalva)动作时前、中、后盆腔器官脱垂情况,测量膀胱颈下移距离、尿道旋转角度等参数,观察缩肛动作、静息及Valsalva动作时患者肛提肌裂孔变化情况,并测量其面积。结果观察组Valsalva动作时前、中、后盆腔器官脱落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χ2=44.90、11.33、4.65,P〈0.05);观察组膀胱颈下移距离、尿道旋转角度明显低于对照组(t=36.53、17.57,P〈0.05);观察组患者平静时、缩肛动作及Valsalva动作时肛提肌裂孔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t=5.33、5.69、9.42,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初产妇其盆底结构与功能损伤大于选择性剖宫产初产妇,盆底三维超声是筛查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客观、简单的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三维超声 分娩方式 盆底解剖结构 盆底功能
下载PDF
经会阴动态三维超声对便秘的产后女性盆底解剖结构重塑的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穆靓 刘莉 +4 位作者 韦爱华 南淑良 郝睿 李玢 胡盈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33-636,640,共5页
目的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动态观察便秘产妇的肛提肌裂孔解剖形态重塑及功能改变。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定期行产后复查的女性110例(产后组),其中有便秘症状45例(便秘产妇),无便秘症状65例(无便秘产妇),同期选取未育... 目的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动态观察便秘产妇的肛提肌裂孔解剖形态重塑及功能改变。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定期行产后复查的女性110例(产后组),其中有便秘症状45例(便秘产妇),无便秘症状65例(无便秘产妇),同期选取未育的无便秘症状健康妇女100例(对照组)。所有妇女均进行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观察并测量比较各组妇女的盆底解剖形态结构及特征,测量各组妇女在静息状态、缩肛动作和Valsalva动作3种状态下的肛提肌裂孔面积、周长及肛提肌厚度。结果产后妇女盆底组织结构疏松,对照组妇女肛提肌裂孔结构完整紧凑。在静息状态、缩肛动作及Valsalva动作3种状态下,产后组妇女的肛提肌裂孔面积、周长及肛提肌厚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妇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组便秘产妇在3种状态下的肛提肌裂孔面积及周长均明显大于无便秘产妇(P<0.05);在缩肛动作时便秘产妇的肛提肌厚度明显薄于无便秘产妇(P<0.05),在静息状态及Valsalva动作时,便秘产妇与无便秘产妇的肛提肌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妇女盆底解剖结构发生重塑,经会阴三维超声能有效观察产后女性尤其便秘产妇盆底解剖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产后女性 便秘 盆底解剖 重塑
原文传递
经会阴二维超声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解剖特征评估 被引量:2
5
作者 吕君 赵红敏 +2 位作者 王春丽 李纳 苏洁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2年第4期431-435,共5页
目的探究经会阴二维超声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盆底解剖特征的评估。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于沧州市人民医院接诊的56例SUI患者为研究组,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4.2岁;体质量45~62 kg,平均体质量50.8 kg。同期选择56例医院... 目的探究经会阴二维超声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盆底解剖特征的评估。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于沧州市人民医院接诊的56例SUI患者为研究组,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4.2岁;体质量45~62 kg,平均体质量50.8 kg。同期选择56例医院正常体检无盆底疾病健康女性为对照组,年龄29~64岁,平均年龄44.2岁;体质量46~61 kg,平均体质量50.8 kg。所有患者均行二维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膀胱颈口移动度、扩张情况,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尿道旋转角、尿道漏斗形成比例,盆底解剖特征指标。结果与对照组膀胱颈口移动度(1.73 mm±0.29 mm)、扩张情况(48例)、膀胱颈口闭合情况(8例)相比,研究组膀胱颈口移动度(0.62 mm±0.18 mm)、扩张情况(4例)较小,膀胱颈口闭合情况(52例)较大(P<0.05);与对照组尿道漏斗形成比例(7.14%)、尿道旋转角(36.45°±6.27°)、膀胱尿道后角(121.69°±21.06°)相比,研究组尿道漏斗形成比例(21.43%)、尿道旋转角(74.69°±13.59°)、膀胱尿道后角(158.72°±32.84°)较大(P<0.05);与对照组静息状态下、Valsalva状态下的盆膈裂孔面积[(14.06±3.21)cm^(2)、(19.23±5.61)cm^(2)]相比,研究组[(15.98±3.79)cm^(2)、(22.86±6.23)cm^(2)]较大(P<0.05);相比于对照组静息状态、Valsalva状态下膀胱颈位置[(20.18±5.79)mm、(-1.83±0.44)mm],研究组[(27.54±8.79)mm、(-4.25±1.27)mm]较长(P<0.05);相比于对照组静息状态下尿道长度[(32.15±11.37)mm],研究组[(35.87±14.25)mm]较长(P<0.05);相比于对照组Valsalva状态下尿道长度[(34.15±12.23)mm],研究组[(29.43±10.21)mm]较短(P<0.05)。结论经会阴二维超声可对SUI患者盆底解剖特征进行实时动态观察,可有效测量盆膈裂孔面积、膀胱颈位置和尿道长度,有助于SUI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 压力性尿失禁(SUI) 产后 盆底解剖特征 功能评价
原文传递
盆底解剖生理与直肠前突的病理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同忠 王长智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0期60-62,共3页
盆底解剖结构较为复杂,只有掌握其内在相关性,认真观察,仔细测量,才可以揭示直肠前突和便秘之间的病理机制,为临床认知直肠前突性便秘提供可靠参考依据。经120例临床观察得出,直肠前突轻度52例,中度61例,重度7例,其中少数单独存在,多数... 盆底解剖结构较为复杂,只有掌握其内在相关性,认真观察,仔细测量,才可以揭示直肠前突和便秘之间的病理机制,为临床认知直肠前突性便秘提供可靠参考依据。经120例临床观察得出,直肠前突轻度52例,中度61例,重度7例,其中少数单独存在,多数合并其他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解剖生理 直肠前突 病理相关性
下载PDF
应用盆底三维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的初产妇产后的盆底解剖与功能变化
7
作者 符晓云 田瑞 周莹 《影像技术》 CAS 2021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究盆底三维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的初产妇产后的盆底解剖及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98例初产妇进行对比研究,按照分娩方式不同进行分组,一组是自然分娩组,一组是剖宫产组,每组49例初产妇,... 目的:探究盆底三维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的初产妇产后的盆底解剖及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98例初产妇进行对比研究,按照分娩方式不同进行分组,一组是自然分娩组,一组是剖宫产组,每组49例初产妇,使用盆底三维超声对初产妇产后盆底解剖以及功能变化进行评估,对比超声检查结果,包括静息状态以及最大Valsalva动作状态下的盆底解剖情况,尿道倾斜角(UTA)、膀胱颈位置(BNP)、膀胱尿道后角(PUA)、尿道旋转角(URA),以及膀胱颈移动度(BND)、宫颈外口移动度(CDD)。结果:剖宫产组初产妇的BNP、CMP在静息状态下均高于自然分娩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最大Valsalva动作状态下,剖宫产组的UTA小于自然分娩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初产妇的URA、BND以及CDD比较,剖宫产组URA优于自然分娩组,BNP、CMP高于自然分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ND以及CDD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盆底三维超声对自然分娩及剖宫产分娩初产妇的盆底解剖与功能变化进行评估,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评估结果,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三维超声 剖宫产 自然分娩 盆底解剖 盆底功能
下载PDF
盆底三维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初产妇产后盆底解剖与功能变化的价值
8
作者 耿保阳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2期99-102,共4页
目的分析盆底三维超声应用于不同分娩方式初产妇产后盆底解剖与功能变化评估中的价值。方法130例初产妇,依据分娩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为经阴道分娩初产妇,观察组为选择性剖宫产初产妇。两组初产妇均于产后... 目的分析盆底三维超声应用于不同分娩方式初产妇产后盆底解剖与功能变化评估中的价值。方法130例初产妇,依据分娩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为经阴道分娩初产妇,观察组为选择性剖宫产初产妇。两组初产妇均于产后6~8周接受盆底三维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初产妇的盆腔器官脱垂情况,膀胱颈下移距离与尿道旋转角度,不同状态下(静息状态下、缩肛动作时、Valsava动作时)肛提肌裂孔面积。结果观察组初产妇的前、中、后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分别为33.85%、15.38%、1.54%,均低于对照组的73.85%、32.31%、1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产妇的膀胱颈下移距离(19.85±1.04)mm、尿道旋转角度(38.51±3.37)°均小于对照组的(31.93±1.67)mm、(50.33±4.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产妇静息状态下、缩肛动作时、Valsava动作时的肛提肌裂孔面积分别为(13.09±1.54)、(8.95±0.86)、(17.23±2.06)cm^(2),均小于对照组的(14.13±1.79)、(9.79±1.05)、(20.94±3.17)c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应用于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且经阴道分娩初产妇的盆底功能和结构均较选择性剖宫产初产妇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三维超声 经阴道分娩 选择性剖宫产 初产妇 产后 盆底解剖 功能
下载PDF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骨盆几何构型特点的研究现状
9
作者 马璐阳 赵玉娇 +1 位作者 程悦 沈文(审校)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盆底解剖异常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发病基础,PFD的发生与骨盆的几何构型有一定关联。基于CT、MRI等影像学方法进行骨盆检查,能够直观显示骨盆形状并精准评估骨盆几何构型。就PFD病人骨盆横径、骨盆前后径、骶尾骨形态、耻骨... 盆底解剖异常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发病基础,PFD的发生与骨盆的几何构型有一定关联。基于CT、MRI等影像学方法进行骨盆检查,能够直观显示骨盆形状并精准评估骨盆几何构型。就PFD病人骨盆横径、骨盆前后径、骶尾骨形态、耻骨弓角度、骨盆面积等基于影像评估的骨盆几何构型特点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解剖 骨盆几何构型 骨盆测量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解剖的改变以及与盆底功能障碍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龚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0078-0081,共4页
以初产妇为研究样本,研究不同分娩方式盆底解剖结构变化及其盆底解剖变化与盆底功能障碍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129例初产妇(48例阴道分娩,81例剖宫产),在产后12个月内行盆底三维超声检查,测量相关参数;应用Glazer评估方法进行盆底... 以初产妇为研究样本,研究不同分娩方式盆底解剖结构变化及其盆底解剖变化与盆底功能障碍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129例初产妇(48例阴道分娩,81例剖宫产),在产后12个月内行盆底三维超声检查,测量相关参数;应用Glazer评估方法进行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根据结果将盆底功能障碍类型分为紧张型、松弛型、混合型。比较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超声测值的差异性及出生体重与超声所测值之间的线性关系,分析三种盆底功能障碍类型中超声测值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膀胱颈移动度、Valsalva状态膀胱颈旋转角度、肛提肌裂孔面积值比较中,阴道分娩组比剖宫产组高(P<0.05);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其呈正相关(P<0.05);紧张型盆底功能障碍组比混合型及松弛型盆底功能障碍组小(P<0.05),Valsalva状态肛提肌裂孔面积值,松弛型组比混合型组大,但其余两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阴道分娩初产妇盆底结构损伤更明显,盆底结构改变与盆底功能障碍类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方式 盆底三维超声 盆底解剖 盆底功能障碍
下载PDF
女性盆底解剖及盆腔器官脱垂诊断评估模式 被引量:19
11
作者 周江妍 黄欧平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1-285,共5页
掌握女性盆底解剖是了解盆腔器官脱垂发病机制的关键,诊断并评估相关盆底解剖缺损是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前提,文章简述女性盆底解剖结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的诊断评估模式及手术方式。
关键词 盆底解剖 盆腔器官脱垂
原文传递
掌握盆底解剖知识和三维动态精准诊断对女性自体组织修复盆腔器官脱垂手术的重要性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萍 陈兰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77-1180,共4页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一类由多种因素导致盆底支持组织薄弱而引发的疾病[1]。随着现代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POP的患病率与就诊率呈上升趋势。一项对中国女性POP的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盆底重建手术 自体组织修复 盆底解剖 三维模型重建
原文传递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临床解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庄蓉蓉 宋岩峰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2期1815-1818,共4页
近几年随着盆底功能障碍发病率的增高,盆底临床解剖学也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对于盆底解剖的研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形态解剖学,功能性解剖受到更大的关注。盆底支持系统作为一个动态平衡整体,易发生多个盆腔脏器功能紊乱,单凭临床体格... 近几年随着盆底功能障碍发病率的增高,盆底临床解剖学也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对于盆底解剖的研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形态解剖学,功能性解剖受到更大的关注。盆底支持系统作为一个动态平衡整体,易发生多个盆腔脏器功能紊乱,单凭临床体格检查无法全面评估缺陷位点,导致手术失败率、复发率高。磁共振、三维超声及三维重建技术对了解活体盆底支持结构提供了新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解剖 肛提肌 磁共振 三维超声
下载PDF
重视盆底解剖与妊娠期变化 减少产科手术并发症
14
作者 陈敦金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01-402,共2页
产科一向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随着近40余年围产医学的发展,围产医学进一步发展为母胎医学,这一发展趋势使得产科从最早关注助产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相对复杂的学科。围产期母儿疾病内科处理、外科手术治疗结局,以及对母儿远期影响... 产科一向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随着近40余年围产医学的发展,围产医学进一步发展为母胎医学,这一发展趋势使得产科从最早关注助产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相对复杂的学科。围产期母儿疾病内科处理、外科手术治疗结局,以及对母儿远期影响使产科工作具有其特殊性,更是产科医师必须关注的问题,而盆底结构的了解是完成产科手术关键。需要手术处理的产科手术不同于普通外科手术,除必须考虑妊娠期间病理生理变化以及胎儿情况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解剖 产科手术 手术并发症
原文传递
盆底神经解剖定位及实时电生理监测技术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探索(附11例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吕香君 敖砾言 +8 位作者 贾卓 王保军 任昶澔 陈科 许云来 吴洋洋 张勇杰 马鑫 张旭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1年第6期402-406,共5页
目的:观察神经电生理监测系统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进行盆底神经解剖性定位、全程功能监测和功能保护的应用情况,探讨术中保护盆腔神经及神经监测的应用前景。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 目的:观察神经电生理监测系统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进行盆底神经解剖性定位、全程功能监测和功能保护的应用情况,探讨术中保护盆腔神经及神经监测的应用前景。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确诊为前列腺癌,并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11例,患者术前勃起、尿控及排便功能均正常。术中进行盆底神经电生理监测:先进行盆底神经解剖性分离定位(上腹下丛、腹下神经、盆丛及其各分支),予以电刺激后记录监测时间点效应器官(阴茎海绵体肌、尿道内外括约肌、肛门括约肌)的全程神经电生理波形图,同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尿管拔除时间、即刻及远期尿控情况、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术后恢复排便时间、术后勃起功能评分、尿控及肛门失禁评分等指标。结果:1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保留神经方式:5例使用双侧筋膜外技术,4例使用双侧筋膜内技术,1例使用左侧筋膜间,右侧筋膜外技术,1例使用左侧筋膜内,右侧筋膜间技术。患者年龄(61.90±4.70)岁,BMI(26.09±3.91)kg/m^(2),手术时间(193.20±42.9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09.10±43.69)mL,术后拔除尿管时间(14.82±1.78)d。4例双侧筋膜内患者术后即刻尿控良好,尿失禁评分(ICIQ-SF评分)≤4分,其中3例术后6个月复查IIEF-5与勃起硬度评分明显下降,剩余1例在术中切除前列腺前后予以电刺激诱发,均出现阳性肌电图波形且振幅无明显变化。该患者术后勃起,尿控及排便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行盆底神经解剖性定位,并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安全可行;术中实时监测到的肌电图波形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具有一定相关性,为预测患者术后功能保留及恢复提供了一种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机器人手术 盆底神经解剖性定位 神经电生理监测
原文传递
经会阴四维盆底超声动态成像技术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膀胱膨出疾病分型的诊断价值
16
作者 薛小梅 马骁骁 马旭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4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经会阴四维盆底超声动态成像技术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膀胱膨出疾病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140例膀胱膨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将其分为剖宫产组和顺产组,各70例。两组均进行经会阴四维盆... 目的探讨经会阴四维盆底超声动态成像技术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膀胱膨出疾病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140例膀胱膨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将其分为剖宫产组和顺产组,各70例。两组均进行经会阴四维盆底超声动态成像检查。比较两组的盆底超声参数,包括静息状态、Valsalva动作状态下的膀胱颈距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BSD)、膀胱尿道后角(PUA)及膀胱颈移动度(BND)、尿道旋转角(UR);比较两组的膀胱膨出Green分型情况。结果静息状态下,两组的BSD、PU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lsalva动作状态下,顺产组的BSD、PUA大于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产组的BND、UR大于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产组膀胱膨出Green分型Ⅰ型占比低于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膀胱膨出Green分型Ⅱ、Ⅲ型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会阴四维盆底超声动态成像技术可以准确观察到盆底脏器组织的结构及损伤程度,对膀胱膨出的诊断具有实时性、准确性,可对膀胱膨出进行分型,且在不同分娩方式患者中表现不同,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会阴四维盆底超声动态成像技术 膀胱膨出 盆底解剖结构
下载PDF
关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几点思考——妇产科医生的视角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氢凯 《上海医药》 CAS 2016年第16期3-5,共3页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诊治需要妇科、泌尿科和肛肠科等多学科的通力合作。本文总结女性盆底解剖的"可视化"研究、PFD的手术治疗、对盆底植入材料的再认识及再生医学的发展对盆底重建的意义,并阐述关于女性PFD的几点...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诊治需要妇科、泌尿科和肛肠科等多学科的通力合作。本文总结女性盆底解剖的"可视化"研究、PFD的手术治疗、对盆底植入材料的再认识及再生医学的发展对盆底重建的意义,并阐述关于女性PFD的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解剖 盆底重建 女性
下载PDF
经会阴超声检查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结构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3
18
作者 史畅 夏志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利用经会阴超声对女性盆底结构的检查成像,分析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盆底结构变化,探讨超声对于SU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断为SUI的患者214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就诊于本院排... 目的:利用经会阴超声对女性盆底结构的检查成像,分析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盆底结构变化,探讨超声对于SU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断为SUI的患者214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就诊于本院排除SUI的患者11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分别行经会阴超声检查,比较相关超声参数,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的诊断价值。结果:病例组Valsalva状态下膀胱颈及膀胱最低点距参考线距离、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后角开放率、尿道漏斗形成率、肛提肌裂孔面积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病例组按SUI程度进一步划分为轻、中、重度三组,各组之间各超声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示,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存在差异的超声指标均对SUI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P<0.05);联合参数诊断SUI的曲线下面积(AUC)0.891,敏感度70.09%、特异度96.61%,优于单一参数的诊断价值。结论:经会阴超声能够准确直观地观察膀胱颈及尿道周围的支持结构,测量的相关参数与SUI的发生相关,但与其严重程度无关。超声检查能够为SUI的诊断提供重要影像依据,但其对于SUI的诊断预测价值较为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解剖 经会阴超声
下载PDF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廖镜芳 周冬梅 钟东彩 《解剖学研究》 CAS 2010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56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56例患者治疗后效果良好,非手术治疗12例,治疗后随访复发3例,经手术治疗44例,复发1例... 目的探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56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56例患者治疗后效果良好,非手术治疗12例,治疗后随访复发3例,经手术治疗44例,复发1例。结论选用合适的治疗方式,联合治疗能有效地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解剖 盆底功能障碍 压力性尿失禁
下载PDF
应用新型盆底穿刺引导器行经阴道高位骶棘韧带固定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20
作者 李明悦 汪萍 +8 位作者 程晨晨 黄周 蔡红红 范文 周金华 王娟 丁红梅 陈友国 沈芳荣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18,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新型盆底穿刺引导器行经阴道高位骶棘韧带固定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1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中使用新型盆底穿刺引导器行经阴道高位骶棘韧带固定术的42例患者(... 目的探讨使用新型盆底穿刺引导器行经阴道高位骶棘韧带固定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1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中使用新型盆底穿刺引导器行经阴道高位骶棘韧带固定术的42例患者(研究组),以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24例女性为正常组。研究组患者术后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检查,测量阴道仰角并与正常组比较;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估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结果使用新型盆底穿刺引导器行经阴道高位骶棘韧带固定术的患者,术后与正常组比较MRI测量的阴道仰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斯皮尔曼相关系数检验提示术后阴道仰角与年龄、孕产次、BMI等人口统计学变量无明显相关性。患者术后PFDI-20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行经阴道高位骶棘韧带固定术是具有创新性且便捷、高效、安全的术式,术中可通过使用器械到达高位解剖点,术后能保留正常的阴道轴向,改善患者盆底功能障碍,优化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有效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新型盆底穿刺引导器 经阴道高位骶棘韧带固定术 女性盆底解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