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盆底超声评估盆膈裂孔前后径与盆腔器官脱垂的关系
1
作者 刘丹 赵白桦 文烈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研究盆底正中矢状切面盆膈裂孔前后径(AP)与盆腔器官脱垂(POP)程度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7月—2019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62例女性的临床资料和经会阴盆底超声(TPUS)数据。在盆底正中矢状切面于最大Valsalva动作下... 目的研究盆底正中矢状切面盆膈裂孔前后径(AP)与盆腔器官脱垂(POP)程度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7月—2019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62例女性的临床资料和经会阴盆底超声(TPUS)数据。在盆底正中矢状切面于最大Valsalva动作下测量AP,通过TPUS和盆腔器官脱垂量化系统(POP-Q)测定POP程度,并分析AP与POP程度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AP对POP程度的预测能力。结果共获得237例有效数据,其中POP-Q 0度POP 51例(21.51%),I度57例(24.05%),II度49例(20.67%),III度44例(18.56%),IV度36例(15.18%)。AP为37.10~97.90 mm,平均(61.33±10.71)mm。在TPUS或POP-Q系统诊断的不同程度POP中,AP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2.00、58.18,P均<0.01)。以AP=6.0 cm为截断值,预测TPUS明显POP的敏感度为81.0%,特异度为75.5%;预测POP-Q II度以上POP的敏感度为74.5%,特异度为76.0%。AP与POP严重程度呈正相关,AP<6.0 cm与0~I度POP相关,6.0 cm≤AP<6.5 cm与II度POP相关,6.5 cm≤AP<7.0 cm与II~III度POP相关,7.0 cm≤AP与IV度POP相关(r=0.61、0.47、0.56、0.41,P均<0.05)。结论AP≥6.0 cm提示盆膈裂孔扩张,可能发生POP;AP越大,器官脱垂程度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器官脱垂 女性 盆膈裂孔 超声检查
下载PDF
经会阴盆底超声智能识别联合多平面成像技术评估盆膈裂孔形态及功能
2
作者 孙玉坤 吴丽娜 +1 位作者 杨秋晔 曾兰芬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目的探讨经会阴盆底超声智能识别联合多平面成像技术在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膈裂孔形态及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行产后复查的产妇58例,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为经阴道分娩30例(A组)和剖宫产28例(B组),另选30例无流产及生育史... 目的探讨经会阴盆底超声智能识别联合多平面成像技术在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膈裂孔形态及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行产后复查的产妇58例,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为经阴道分娩30例(A组)和剖宫产28例(B组),另选30例无流产及生育史的妇女为对照组。各组均应用经会阴盆底超声智能识别联合多平面成像技术测量静息状态和缩肛状态下盆膈裂孔左右径、前后径、面积,以及其对应的相对变化量,并对其进行比较;比较各组肛提肌肌力评分。分析各组盆膈裂孔参数的相对变化量与肛提肌肌力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各组静息状态及缩肛状态盆膈裂孔左右径、前后径和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组盆膈裂孔左右径、前后径和面积的相对变化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上述参数在A、B组及对照组中均依次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组及对照组肛提肌肌力评分>3分者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盆膈裂孔左右径、前后径和面积的相对变化量与肛提肌肌力评分均呈正相关(r=0.431、0.406、0.532,均P<0.05)。结论经会阴盆底超声智能识别联合多平面成像技术在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膈裂孔形态及功能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经会阴 智能 多平面成像技术 盆膈裂孔 分娩方式
下载PDF
经会阴盆底实时三维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盆膈裂孔解剖结构及膀胱颈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春美 孟侠 +3 位作者 吴垠 闵欢 何谦 刘家开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63-167,共5页
目的:应用经会阴盆底实时三维超声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产后盆膈裂孔解剖结构及膀胱颈移动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0月本院分娩的170例产妇临床资料,根据产妇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n=104)和剖宫产组(n=66),同期... 目的:应用经会阴盆底实时三维超声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产后盆膈裂孔解剖结构及膀胱颈移动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0月本院分娩的170例产妇临床资料,根据产妇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n=104)和剖宫产组(n=66),同期健康体检未育未产健康女性50例为对照组(n=50),比较各组产后6周、3个月在静息状态、valsala动作、缩肛动作下盆膈裂孔的前后径、左右径、面积变化及膀胱颈移动度差异。阴道分娩组、剖宫产组均在产后3个月时进行盆底功能康复3个月,比较两组康复前及康复3个月后Ⅰ、Ⅱ类肌肌力变化。结果:产后6周、产后3个月在静息状态、valsala动作、缩肛动作下其盆膈裂孔前后径、左右径、面积阴道分娩组均高于剖宫产组,且两组均高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产后3个月均低于产后6周但均高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产后3个月时膀胱颈移动度均较产后6周时下降但均高于对照组,且阴道分娩组高于剖宫产组(均P<0.05)。康复前后,阴道分娩组Ⅰ、Ⅱ类肌肌力均低于剖宫产组,康复3个月后两组Ⅰ、Ⅱ类肌肌力均较康复前上升且阴道分娩组低于剖宫产组(均P<0.05)。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产后盆膈裂孔解剖结构影响存在差异,且阴道分娩影响最大;经会阴盆底实时三维超声可直观、准确评估盆膈裂孔形态变化及膀胱颈移动度,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分娩方式 底功能 经会阴底实时三维超声 盆膈裂孔解剖结构 膀胱颈移动度
下载PDF
盆底三维超声评估壮药产康洗剂对初产妇盆膈裂孔的影响
4
作者 岑纯静 兰菲菲 +1 位作者 李运容 陈敏华 《壮瑶药研究》 2023年第1期214-216,315,共4页
目的:应用盆底三维超声评估壮药产康洗剂对初产妇盆底功能影响作用。方法:选择80例产科分娩初产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分别采用盆底肌康复训练及在此基础上联合壮药产康洗剂治疗,运用三维超声观察静息、张力状态下产妇的盆膈裂... 目的:应用盆底三维超声评估壮药产康洗剂对初产妇盆底功能影响作用。方法:选择80例产科分娩初产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分别采用盆底肌康复训练及在此基础上联合壮药产康洗剂治疗,运用三维超声观察静息、张力状态下产妇的盆膈裂孔结构(面积、长径、横径)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静息下盆膈裂孔各结构指标在静息、张力状态均显著小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训练联合壮药产康洗剂对初产妇盆底结构改善更加显著,有益于初产妇产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盆膈裂孔 壮医
下载PDF
三维超声评价晚孕期女性盆膈裂孔的形态结构 被引量:31
5
作者 邵春娟 李勤 +1 位作者 应涛 胡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59-1462,共4页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评价晚孕期女性盆膈裂孔形态结构,为妊娠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PFD)的诊治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产科定期产检的单胎妊娠、孕周为30~40周的初次妊娠女性40人(晚孕组);选择同期20例因月经不调、盆腔炎等就诊...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评价晚孕期女性盆膈裂孔形态结构,为妊娠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PFD)的诊治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产科定期产检的单胎妊娠、孕周为30~40周的初次妊娠女性40人(晚孕组);选择同期20例因月经不调、盆腔炎等就诊的未育妇女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行三维盆底超声检查,分别观察在静息期、缩肛期、张力期盆膈裂孔的形态结构,测量盆膈裂孔的面积、前后径和左右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晚孕组盆膈裂孔的面积、前后径和左右径在静息期、缩肛期和张力期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均〈0.05)。与静息期相比,两组盆膈裂孔的三个参数在缩肛期均减小而在张力期均增大(P均〈0.05)。晚孕组超声异常表现包括盆膈裂孔明显增大,形态为"类椭圆形",盆膈裂孔中轴线偏移。结论三维超声能有效评价妊娠期女性盆膈裂孔的形态结构。晚孕期女性的盆膈裂孔较未育妇女明显增大,部分存在形态或位置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底功能障碍 盆膈裂孔 超声检查 产前
下载PDF
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女性盆膈裂孔影响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静 龚国芸 +3 位作者 黄晴 练丹 李柳兰 邱洪凤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03-707,共5页
目的: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价分析妊娠晚期女性盆膈裂孔(pelvic hiatus,PH)的形态结构。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出院的剖宫产与经阴道分娩产妇各50例,分别列为剖宫产组与经阴道分娩组,进行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并选择同期妇科疾... 目的: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价分析妊娠晚期女性盆膈裂孔(pelvic hiatus,PH)的形态结构。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出院的剖宫产与经阴道分娩产妇各50例,分别列为剖宫产组与经阴道分娩组,进行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并选择同期妇科疾病体检的未育女性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正常PH与分娩后PH超声学表现,比较两种不同分娩方式不同时间PH左右径、前后径及面积的变化特征。结果:(1)对照组PH形态:呈"菱形",裂隙样结构;剖宫产组产妇分娩后PH与对照组形态一致24例(48),其余26例PH形态呈"类椭圆形"。经阴道分娩组PH与对照组形态一致0例,均呈"类椭圆形",超声影像提示PH内结构模糊,回声紊乱;(2)剖宫产组、经阴道分娩组产前静息状态、缩肛运动、瓦氏动作时PH左右径、前后径与面积均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组产后6周、3个月较明显产前缩小(P<0.05),经阴道分娩组产后三种状态下PH左右径、前后径与面积显著增大,3个月后减小,但均大于产前、对照组及剖宫产组(P<0.05),3个月后缩肛运动、瓦氏动作时PH左右径、前后径与面积高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经会阴三维超声可清晰观察女性盆底结构,2种分娩方式均对女性PH具有影响,其中经阴道分娩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会阴三维超声 剖宫产分娩 经阴道分娩 盆膈裂孔
原文传递
经阴三维超声对妊娠晚期女性盆膈裂孔的形态结构评价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陈静 黄晴 +2 位作者 练丹 计柳玉 邱洪凤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6期5084-5086,共3页
目的应用经阴三维超声评价分析妊娠晚期女性盆膈裂孔的形态结构。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该院产检的60例孕周为31-40周的孕妇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因月经不调就诊的60例未育女性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进行经阴三维超声检查,观察... 目的应用经阴三维超声评价分析妊娠晚期女性盆膈裂孔的形态结构。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该院产检的60例孕周为31-40周的孕妇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因月经不调就诊的60例未育女性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进行经阴三维超声检查,观察盆膈裂孔在各个时期的形态结构,并测量比较两组患者盆膈裂孔的左右径、前后径及面积。结果 (1)正常盆膈裂孔形态呈"菱形"列裂隙样结构,观察组患者中43.33%盆膈裂孔形态出现异常,呈"类椭圆形";(2)在静息期、缩肛期及张力期3种状态下,观察组患者盆膈裂孔的左右径、前后径及面积均明显比对照组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静息期比较,全部研究对象的盆膈裂孔的左右径、前后径及面积在缩肛期均减小,在张力期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三维超声能清晰观察到女性盆膈裂孔的形态结构,且可对其进行有效评价,与未育女性比较,妊娠晚期女性盆膈裂孔显著增大,出现松弛现象,且部分出现形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末期 盆膈裂孔 三维超声 形态结构
下载PDF
经会阴四维盆底超声立体成像检测初产妇盆底肌及盆膈裂孔异常 被引量:29
8
作者 阳佩 李基增 莫春玲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第3期79-82,共4页
目的:应用经会阴四维盆底超声立体成像检测盆膈裂孔及肛提肌损伤,进行盆底肌力异常分级,比较其在初产妇盆底功能障碍(PFD)阴道分娩和选择性剖宫产盆膈裂孔及肛提肌损伤的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数表法随机将270例患有PFD疾... 目的:应用经会阴四维盆底超声立体成像检测盆膈裂孔及肛提肌损伤,进行盆底肌力异常分级,比较其在初产妇盆底功能障碍(PFD)阴道分娩和选择性剖宫产盆膈裂孔及肛提肌损伤的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数表法随机将270例患有PFD疾病的初产妇分为经阴道分娩组和选择性剖宫产组,每组135例,应用经会阴四维盆底超声立体成像,分别检测两组盆底肌力和盆膈裂孔前后径、横径、面积及肛提肌厚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中盆底肌力异常162例(占60%),阴道压力异常189例(占70%)。盆底肌疲劳度:Ⅰ类肌纤维肌力异常127例(占47%),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30例(占11%)。比较阴道分娩组和选择性剖宫产组的盆底肌力、阴道压力及肌纤维肌力的异常率均无差异。经阴道分娩组的盆膈裂孔前后径、横径及面积均高于选择性剖宫产组,肛提肌厚度小于选择性剖宫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30,t=3.467,t=3.826,t=1.809;P<0.0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经阴道分娩组的盆膈裂孔前后径、横径及面积均高于选择性剖宫产组,肛提肌厚度小于选择性剖宫产组。四维超声立体成像可直观显示出女性盆膈裂孔的形态学特征,为产后PFD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会阴四维底超声成像 底功能障碍 底肌 盆膈裂孔 初产妇
下载PDF
利用经会阴四维超声成像评价不同分娩方式对盆膈裂孔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丹 刘华丽 +2 位作者 李萍 李利琼 胡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20期2043-2046,共4页
目的利用经会阴四维超声成像评价不同分娩方式对盆膈裂孔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8例单胎活产产妇,根据分娩方式将其分为阴道分娩组(n=48),产钳分娩组(n=42)、剖宫产分娩组(n=38)。于产后6~12周应用经会阴四维超声成像评... 目的利用经会阴四维超声成像评价不同分娩方式对盆膈裂孔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8例单胎活产产妇,根据分娩方式将其分为阴道分娩组(n=48),产钳分娩组(n=42)、剖宫产分娩组(n=38)。于产后6~12周应用经会阴四维超声成像评价产妇盆膈裂孔形态、结构及特征,并观察不同分娩方式产妇在静息、Valsalva动作及缩肛等3种状态下膀胱颈最大移动度及盆膈裂孔参数的变化。结果妇女产后盆膈裂孔两侧耻骨直肠肌在四维超声图像下结构较模糊,且回声紊乱,部分产妇四维超声图像下可观察到双侧耻骨联合处出现撕裂,膀胱呈现大小不一的回声。阴道分娩组、产钳分娩组在静息、Valsalva动作及缩肛等3种状态下盆膈裂孔左右径、盆膈裂孔前后径、盆膈裂孔周径、趾骨直肠肌角度、盆膈裂孔面积、膀胱颈最大移动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阴道分娩组、产钳分娩组、剖宫产分娩组在Vaslalva动作时盆膈裂孔左右径、盆膈裂孔前后径、盆膈裂孔周径及盆膈裂孔面积小于静息(P〈0.05),但大于缩肛动作(P〈0.05)。剖宫产组在缩肛状态时盆膈裂孔左右径、盆膈裂孔周径、趾骨直肠肌角度、盆膈裂孔面积及膀胱颈最大移动度少于阴道分娩组和产钳分娩组(P〈0.05)。结论在产褥静息及Valsalva动作时产妇盆膈裂孔大小与分娩方式无关,而在肛动作时阴道分娩会明显增加盆膈裂孔,产钳分娩可增加妇女膀胱颈最大移动度,与产妇产后尿失禁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经会阴四维超声成像 盆膈裂孔 静息 VALSALVA动作 缩肛
下载PDF
三维盆底超声对晚孕期女性盆膈裂孔形态观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许芸 李玲玲 张桂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2期334-336,共3页
目的利用三维盆底超声观察晚孕期盆膈裂孔(levator hiatus,LH)的形态。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产科定期产前检查的初产妇40例,均为单胎妊娠,孕32~40周(晚孕组);同期选择符合条件的未育女性20例为对... 目的利用三维盆底超声观察晚孕期盆膈裂孔(levator hiatus,LH)的形态。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产科定期产前检查的初产妇40例,均为单胎妊娠,孕32~40周(晚孕组);同期选择符合条件的未育女性20例为对照组,利用三维超声对受检者进行探查,分别获得晚孕组及未育女性在静息状态、Valsalva状态、缩肛状态下的盆膈裂孔图像及盆膈裂孔的左右径(LHLR)、前后径(LHAP)、周长(LHC)及面积(LHA)的测量值,比较各组图像各指标之间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晚孕期女性盆膈裂孔的LHLR、LHAP、LHC、LHA均大于未育女性,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晚孕期女性盆膈裂孔较未育女性大,三维盆底超声可早期发现盆膈裂孔形态改变,对改善女性产后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盆膈裂孔 晚孕期
下载PDF
阴道分娩对初产妇盆膈裂孔影响的超声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玲玲 张桂萍 +3 位作者 迪利努尔 许云 李红霞 高晓丽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4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观察阴道分娩初产妇盆膈裂孔的形态学改变。方法选择阴道分娩初产妇41例(产后组),平均年龄26.59岁,身高(156.33±5.75)cm,体质量(59.45±4.62)kg。未育女性35例(对照组),孕0产0,平均年龄22.54岁,身高(157.21...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观察阴道分娩初产妇盆膈裂孔的形态学改变。方法选择阴道分娩初产妇41例(产后组),平均年龄26.59岁,身高(156.33±5.75)cm,体质量(59.45±4.62)kg。未育女性35例(对照组),孕0产0,平均年龄22.54岁,身高(157.21±6.25)cm,体质量(55.77±5.38)kg。经会阴三维超声分别采集静息期、张力期和缩肛期的图像,观察产后组盆膈裂孔的形态改变,并测量裂孔的形态学参数。结果静息期、缩肛期和张力期测得对照组矢状位盆膈裂孔长度分别为(4.56±0.75)cm、(4.02±0.58)cm、(4.82±0.80)cm;静息期、缩肛期和张力期测得产后组矢状位盆膈裂孔长度分别为(4.81±0.68)cm、(4.41±0.85)cm、(5.24±0.79)cm。静息期、缩肛期和张力期测得对照组盆膈裂孔面积分别为(13.98±2.04)cm2、(12.25±1.49)cm2、(15.22±2.46)cm2;静息期、缩肛期和张力期测得产后组盆膈裂孔面积分别为(15.11±1.67)cm2、(13.27±2.44)cm2、(16.88±1.98)cm2。产后组3个时期盆膈裂孔的面积及矢状位裂孔的长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01)。产后组盆膈裂孔形态学异常主要表现为裂孔呈"类椭圆形",耻骨直肠肌向外膨隆,裂孔内器官排列较松散。结论三维超声能有效评价阴道分娩初产妇盆膈裂孔的形态结构,可以为妊娠分娩相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及产后盆底结构和功能的恢复提供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盆膈裂孔 妊娠 阴道分娩
原文传递
三维超声评估女性妊娠晚期及分娩后盆膈裂孔结构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静 黄晴 +3 位作者 蒙俊 李柳兰 邱洪凤 练丹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7年第9期602-605,共4页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对女性妊娠期及分娩后盆膈裂孔结构进行观察比较,探讨其盆底结构的变化。方法选取在我院定期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单胎初产妇80例(观察组),以及同期健康未育女性80例为对照组。采用三维超声观察两组盆膈裂孔在静...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对女性妊娠期及分娩后盆膈裂孔结构进行观察比较,探讨其盆底结构的变化。方法选取在我院定期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单胎初产妇80例(观察组),以及同期健康未育女性80例为对照组。采用三维超声观察两组盆膈裂孔在静息状态和Valsalva状态(深吸气后屏气)下盆膈裂孔的形态和内部结构,测量并比较两组不同状态时盆膈裂孔的前后径、左右径及面积。结果对照组女性盆底裂孔呈菱形,左右对称;观察组妊娠晚期女性的盆膈裂孔形态多呈"菱形"(58.75%),分娩后6~12周盆膈裂孔出现增大呈椭圆形或圆形者占51.25%,类菱形者占41.25%。两种状态下,观察组在分娩后及妊娠晚期盆膈裂孔的左右径、前后径及面积均偏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分娩后较妊娠晚期增大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静息状态下比较,观察组妊娠晚期及分娩后盆膈裂孔的左右径、前后径及面积大小均较Valsalva状态下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三维超声能够有效地动态观察女性盆膈裂孔的形态结构变化特点,女性在妊娠晚期及分娩后的盆膈裂孔均显著增大,这为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早期预测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三维 盆膈裂孔 底功能障碍
下载PDF
经会阴超声观察产后康复治疗对盆膈裂孔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蒋莹 刘静华 刘丽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7年第11期751-754,共4页
目的应用经会阴超声观察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患者8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健康教育及产后相关保健操锻炼,康复组患者在产后6周时进行为期8周的康复治疗... 目的应用经会阴超声观察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患者8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健康教育及产后相关保健操锻炼,康复组患者在产后6周时进行为期8周的康复治疗。应用经会阴超声分别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产后6周(康复组患者治疗前)和产后14周(康复组治疗结束后)在静息、Valsalva动作及缩肛状态下的盆膈裂孔面积、周长、前后径及左右径。结果两组产后6周时三种状态下盆膈裂孔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产后14周康复组在静息状态时盆膈裂孔面积、周长、前后径及左右径分别为(11.67±1.68)cm2、(12.90±0.86)cm、(4.30±0.34)cm及(3.47±0.31)cm,在Valsalva动作时的盆膈裂孔面积、周长、前后径及左右径分别为(18.90±4.74)cm2、(16.60±2.01)cm、(5.81±0.91)cm、及(4.49±0.53)cm,与对照组比较[静息:(12.95±2.07)cm2、(13.89±1.17)cm、(4.62±0.46)cm、(3.94±0.38)cm,Valsalva动作:(22.90±4.79)cm2、(18.32±2.41)cm、(6.25±0.83)cm、(5.20±0.48)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缩肛时,两组盆膈裂孔面积、周长、前后径及左右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早期的盆底康复治疗可以缩小盆膈裂孔的径线,促进盆底解剖结构及功能的恢复,经会阴超声为临床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效果的评价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经会阴 康复治疗 盆膈裂孔
下载PDF
未育女性盆膈裂孔和耻骨内脏肌生物力学的三维超声评估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莉 李延 +3 位作者 王晓静 孟芬 杨小军 王林月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年第10期677-680,共4页
目的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动态观察未育女性盆膈裂孔,探讨其评估耻骨内脏肌生物力学的可行性。方法使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观察60例未育正常女性,分别在静息状态、Valsalva状态及缩肛状态下测量分析盆膈裂孔三维超声生物力学参数。结果 60例... 目的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动态观察未育女性盆膈裂孔,探讨其评估耻骨内脏肌生物力学的可行性。方法使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观察60例未育正常女性,分别在静息状态、Valsalva状态及缩肛状态下测量分析盆膈裂孔三维超声生物力学参数。结果 60例未育女性的盆底结构均得以清晰显示。在静息状态至Valsalva状态的转变过程中,盆膈裂孔左右径、前后径、面积及周长均增大(P﹤0.05),耻骨内脏肌角度增大,耻骨内脏肌拉伸、变薄(P﹤0.05),应变值为(19.95±8.32)%;而在静息状态至缩肛状态的转变过程中,盆底内部结构变得更加紧凑致密,盆膈裂孔左右径、前后径、面积及周长均明显缩小(P﹤0.05),耻骨内脏肌角度增大,耻骨内脏肌缩短、变厚(P﹤0.05),应变值为(-19.01±6.43)%。结论经会阴三维超声能动态观察女性盆膈裂孔变化,并可评估耻骨内脏肌的延展性、收缩性等生物力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三维 盆膈裂孔 耻骨内脏肌 生物力学
下载PDF
经会阴三维超声对正常未育妇女盆膈裂孔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丽鹏 马燕 +3 位作者 陈立宏 马海英 陈敏华 周锋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156-159,共4页
目的 通过经会阴三维超声对正常未育妇女盆膈裂孔的观察,探讨盆腔器官下降与Valsalva动作时盆膈裂孔面积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20~36岁未育妇女65例,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获取静息状态及Valsalva动作时盆膈裂孔容积数据成像。离线... 目的 通过经会阴三维超声对正常未育妇女盆膈裂孔的观察,探讨盆腔器官下降与Valsalva动作时盆膈裂孔面积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20~36岁未育妇女65例,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获取静息状态及Valsalva动作时盆膈裂孔容积数据成像。离线分析测量肛提肌平均厚度(Tm-PR),盆膈裂孔前后径(AP)、左右径(LR)、面积(HA)及盆腔器官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结果①静息状态下肛提肌的厚度为0.58-1.15cm[平均(O.89±0.13)cm],Valsalva动作时其厚度为0.56-1.11cm[平均(0.76±0.11)cm];静息状态下AP、LR及HA分别为3.31-5.31cm[平均(4.56±0.54)cm]、3.03-4.29cm[平均(3.62±0.36)cm]、7.16~15.64cm2[平均(12.59±2.77)cml;Valsalva动作时AP、LR及HA分别为3.62,6.40cm[平均(5.25±0.89)cm]、3.32~4.77cm[平均(3.92±0.45)cm]、7.40~28.51cm^2[平均(15.70±4.68)cm^2];②Valsalva动作时AP、LR及HA均较静息状态下增大,肛提肌平均厚度较静息状态下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膀胱颈、宫颈及直肠壶腹部下降与HA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2、0.484、0.487,呈中度相关(P〈0.05)。结论盆腔器官下降与Valsalva动作时HA呈中度相关;经会阴三维超声对盆膈裂孔各参数的测量可靠性高、重复性好,是观察女性盆底结构的一种有效的新影像学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三维 经会阴 盆膈裂孔 肛提肌 未育妇女
下载PDF
三维超声观察伴盆底功能障碍的妊娠期女性盆膈裂孔结构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晴 陈静 练丹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0期49-51,共3页
目的 应用三维超声观察伴盆底功能障碍的妊娠期女性盆膈裂孔的结构变化。方法 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100例孕周20~30周的伴盆底功能障碍的妊娠女性纳入观察组,另将本院同期100例孕周20~30周的无盆底功能障碍的妊娠女性纳... 目的 应用三维超声观察伴盆底功能障碍的妊娠期女性盆膈裂孔的结构变化。方法 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100例孕周20~30周的伴盆底功能障碍的妊娠女性纳入观察组,另将本院同期100例孕周20~30周的无盆底功能障碍的妊娠女性纳入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三维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研究对象静息期、缩肛期及张力期的盆膈裂孔前后径、左右径及面积。结果 在静息期、缩肛期及张力期,观察组患者盆膈裂孔前后径、左右径及面积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与静息期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盆膈裂孔前后径、左右径及面积在缩肛期均减小(P〈0.05),而在张力期均增大(P〈0.05)。结论 三维超声作为一种无创、快捷的检查手段,能够有效观察妊娠期女性盆膈裂孔的结构变化,对于临床评定妊娠女性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妊娠 盆膈裂孔 结构变化
下载PDF
胎儿体质量对初产妇盆膈裂孔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娟 周爱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82-1885,共4页
目的探讨胎儿体质量对经阴道分娩初产妇盆膈裂孔形态学的影响。方法根据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将50名单胎阴道分娩的产后初产妇分为产后正常儿组(2500~3999g)35名和产后巨大儿组(≥4000g)15名。同期选取健康未育女性35名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胎儿体质量对经阴道分娩初产妇盆膈裂孔形态学的影响。方法根据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将50名单胎阴道分娩的产后初产妇分为产后正常儿组(2500~3999g)35名和产后巨大儿组(≥4000g)15名。同期选取健康未育女性35名作为对照组。行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采集盆膈裂孔声像图,观察并测量静息期、缩肛期和张力期盆膈裂孔的形态及参数。结果产后巨大儿组产妇盆膈裂孔变形发生率[66.67%(10/15)]高于产后正常儿组[31.43%(1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2,p=0.021)。产后正常儿组静息期、张力期和缩肛期盆膈裂孔的前后径(t=4.409、5.108、2.925)、左右径(t=2.342、2.167、2.242)及面积(t=6.613、5.314、4.967)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产后巨大儿组静息期、张力期和缩肛期盆膈裂孔的前后径(t=5.753、4.548、5.103)、左右径(t=5.527、4.31l、4.299)及面积(t=9.265、4.179、10.563)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且静息期、张力期和缩肛期盆膈裂孔的前后径(t=3.037、2.423、2.152)、左右径(t=2.388、2.866、2.432)及面积(t=5.323、9.607、5.024)均大于产后正常儿组(P均〈0.05)。结论通过三维超声可有效评价胎儿体质量对阴道分娩初产妇盆膈裂孔的影响。妊娠和分娩巨大儿更易造成产妇盆膈裂孔形态与大小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胎儿 体质量 盆膈裂孔 经阴道分娩 初产妇
下载PDF
妊娠晚期女性盆膈裂孔的超声影像学表现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惠欢 陈海燕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第2期159-160,共2页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女性盆膈裂孔的超声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间妊娠晚期孕妇200例为晚育组,并选择同期无生育流产史妇女2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的PH参数值。结果 1和对照组比...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女性盆膈裂孔的超声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间妊娠晚期孕妇200例为晚育组,并选择同期无生育流产史妇女2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的PH参数值。结果 1和对照组比较,晚孕组在静息期、缩肛期、张力期的PH前后径、左右径、面积明显更大(P<0.05)。2晚孕组PH正常孕妇120例,占比为60%,三维图像和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H异常80例,占比为40%,其中裂孔异常患者可见正常的菱形变形,成为椭圆形。结论采用三维超声对妊娠晚期女性PH进行评估,操作简单、无创可靠,能够对妊娠晚期PH的大小和形态变化进行有效的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晚期 女性盆膈裂孔 超声影像学
下载PDF
电针结合子宫穴直接灸对初产妇盆膈裂孔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颜冬华 陈芳 +2 位作者 彭慧渊 邵菲 张红玉 《河南中医》 2018年第3期440-442,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子宫穴直接灸对初产妇盆膈裂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本院足月顺产分娩的初产妇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锻炼,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电针结合...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子宫穴直接灸对初产妇盆膈裂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本院足月顺产分娩的初产妇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锻炼,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电针结合子宫穴直接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对初产妇在静息状态及Valsalva动作下盆膈裂孔的各项参数。结果:治疗后,治疗组静息状态及Valsalva动作下盆膈裂孔的左右径、前后径、面积均较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子宫穴直接灸有利于初产妇产后盆膈裂孔的回缩,有助于产后盆底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膈裂孔 初产妇 电针 直接灸 子宫穴
下载PDF
动态MRI评价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盆膈裂孔的影响
20
作者 路丽 岳建兰 +1 位作者 季倩 沈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79-1682,共4页
目的应用动态MRI探讨分娩方式对女性盆膈裂孔大小的影响。方法对51名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后女性行盆底动态MR扫描,分别测量静息状态及最大用力状态下盆膈裂孔前后径、左右径及面积,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女性盆膈裂孔大小的差异。结果 MR轴... 目的应用动态MRI探讨分娩方式对女性盆膈裂孔大小的影响。方法对51名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后女性行盆底动态MR扫描,分别测量静息状态及最大用力状态下盆膈裂孔前后径、左右径及面积,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女性盆膈裂孔大小的差异。结果 MR轴位图像可清晰显示盆膈裂孔及其内的尿道、阴道、直肠等盆底结构;静息状态下盆膈裂孔呈菱形,最大用力状态下肛提肌下移呈椭圆形。静息状态及最大用力状态下,经阴道顺产与剖宫产者的盆膈裂孔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小于经阴道低位产钳助产者(P均<0.05)。结论应用动态MRI可以清晰显示盆膈裂孔,并准确测量其大小;分娩方式是盆膈裂孔大小的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盆膈裂孔 尿道 阴道 直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