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麦粒灸联合益气健脾方治疗癌性疲乏59例
1
作者 方文娟 张芬娟 杨丽超 《浙江中医杂志》 2023年第9期677-678,共2页
本研究采用麦粒灸联合益气健脾方治疗癌性疲乏,综合评估对患者免疫功能、睡眠质量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118例癌性疲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9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33例;平均年龄... 本研究采用麦粒灸联合益气健脾方治疗癌性疲乏,综合评估对患者免疫功能、睡眠质量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118例癌性疲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9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33例;平均年龄(52.38±9.98)岁;原发肿瘤疾病:骨髓瘤19例,白血病22例,淋巴瘤18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30例;平均年龄(54.09±10.16)岁;原发肿瘤疾病:骨髓瘤15例,白血病25例,淋巴瘤19例。两组一般资料均衡(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疲乏 益气健脾方 麦粒灸
下载PDF
雷火灸联合益气健脾方治疗肺脾气虚型肺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尹菊花 刘苓霜 +1 位作者 姜怡 沈丽萍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第3期266-270,共5页
目的:探讨雷火灸联合益气健脾方对肺脾气虚型肺癌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肺脾气虚型肺癌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采用益气健脾方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雷火灸治疗(双侧足三里... 目的:探讨雷火灸联合益气健脾方对肺脾气虚型肺癌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肺脾气虚型肺癌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采用益气健脾方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雷火灸治疗(双侧足三里,每日1次,每次30 min,10次为1个疗程)。两组均以28 d为1个治疗周期,共治疗2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评分、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自然杀伤细胞水平。结果:两组治疗期间均有病例脱落,最终纳入分析的患者共60例,两组各30例。治疗后,两组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治疗组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咳嗽、咳痰、气短、神疲乏力4个单项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CD3^(+)T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CD3^(+)T细胞计数和CD4^(+)T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CD3^(+)T细胞、CD4^(+)T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健脾方可改善肺脾气虚型肺癌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且联合雷火灸疗效更显著。益气健脾方可提高肺脾气虚型肺癌患者CD3^(+)T细胞计数,且联合雷火灸能明显提高患者的CD3^(+)T细胞、CD4^(+)T细胞计数,改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火灸 益气健脾方 肺癌 气虚 中医临床症状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益气健脾方辅助FOLFOX4化疗方案对胃癌术后脾胃虚弱证患者证候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晓飞 杨旭初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531-533,共3页
目的 研究益气健脾方辅助FOLFOX4化疗方案对胃癌术后脾胃虚弱证患者证候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郏县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90例胃癌手术后脾胃虚弱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化疗方案分为FOLFOX4化疗组和中药方辅... 目的 研究益气健脾方辅助FOLFOX4化疗方案对胃癌术后脾胃虚弱证患者证候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郏县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90例胃癌手术后脾胃虚弱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化疗方案分为FOLFOX4化疗组和中药方辅助化疗组,各45例。FOLFOX4化疗组接受FOLFOX4化疗方案,中药方辅助化疗组在FOLFOX4化疗的基础上加服益气健脾方。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和免疫功能。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中医证候乏力、便溏、纳差、食欲不振、腹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乏力、便溏、纳差、食欲不振、腹胀评分降低,且中药方辅助化疗组低于FOLFOX4化疗组(P<0.05)。干预前,两组CD3^(+)、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CD3^(+)、CD4^(+)、CD8^(+)水平均上升,且中药方辅助化疗组高于FOLFOX4化疗组(P<0.05)。结论 益气健脾方可缓解FOLFOX4化疗的胃癌手术后脾胃虚弱证患者乏力、便溏、纳差等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虚弱证 FOLFOX4化疗 益气健脾方 中医证候评分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益气健脾方”对肝郁脾虚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附31例临床资料
4
作者 赵强 王希 +3 位作者 赵容 陈小妹 梁重锋 谭善忠 《江苏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30-33,共4页
目的:观察自拟方益气健脾方辅助治疗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5例HBV-ACLF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自拟方益气健脾方辅助治疗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5例HBV-ACLF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予内科综合用药(保肝、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益气健脾方,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后总胆红素(TBIL)水平、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变化情况;于治疗前随机取6例患者(治疗组、对照组各3例)晨起空腹静脉血中性粒细胞样本,随机分为益气健脾方低、中、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样本数为3,分别使用浓度为0.1、0.2、0.4 mg/mL的益气健脾方药液和生理盐水培养24 h后,运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中性粒细胞中Histone H3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67.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94%(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TBIL水平、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较本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明显降低(P<0.05),也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2周、4周后,治疗组患者PTA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也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对照组患者TBIL水平明显低于本组治疗2周后(P<0.0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和本组治疗2周后(P<0.05),PTA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益气健脾方中、高剂量组中性粒细胞Histone H3蛋白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中益气健脾方高剂量组Histone H3蛋白水平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在内科综合用药基础上加用益气健脾方能显著提高HBV-ACLF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中性粒细胞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乙型肝炎病毒 益气健脾方 中性粒细胞 总胆红素 凝血酶原活动度 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
下载PDF
雷火灸与益气健脾方联合治疗肺脾气虚型肺癌对患者症状评分、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王云鸽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7期1-4,64,共5页
目的探讨雷火灸联合益气健脾方联合治疗肺脾气虚型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症状评分与免疫功能改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12月新沂市中医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60例肺脾气虚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成两组,各30例,其... 目的探讨雷火灸联合益气健脾方联合治疗肺脾气虚型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症状评分与免疫功能改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12月新沂市中医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60例肺脾气虚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成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益气健脾方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雷火灸,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与T淋巴细胞等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咳嗽评分为(1.03±0.26)分,咳痰评分为(1.01±0.24)分,胸闷评分为(0.96±0.21)分,气喘评分为(0.91±0.26)分,咯血评分为(1.01±0.25)分,便秘评分为(0.90±0.19)分,自汗评分为(0.98±0.18)分,纳差评分为(1.01±0.23)分,神疲乏力评分为(1.04±0.30)分,心烦失眠评分为(1.05±0.31)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比对照组各项评分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79、4.519、4.242、4.359、4.378、6.697、6.931、4.535、3.795、3.871,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结合益气健脾方治疗肺脾气虚型肺癌可有效改善中医相关症状与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火灸 益气健脾方 气虚型 肺癌 症状评分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益气健脾方对胃癌晚期患者胃功能恢复和营养不良状态的影响
6
作者 彭雪荣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2376-2379,共4页
目的:探究益气健脾方对胃癌晚期患者胃功能恢复和营养不良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胃癌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动态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亚叶酸、5-氟尿嘧啶和伊立... 目的:探究益气健脾方对胃癌晚期患者胃功能恢复和营养不良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胃癌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动态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亚叶酸、5-氟尿嘧啶和伊立替康(Folinic Acid,5-Fluorouracil,Irinotecan,FOLFIRI)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益气健脾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胃动力学指标、营养状态指标变化、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胃窦收缩频率(Antral Contraction Frequency,ACF)、胃窦收缩幅度(Antral Contraction Amplitude,ACA)结果、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N)、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胃排空时间(Gastric Emptying Time,GET)、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胃癌患者应用益气健脾方治疗可促进胃肠激素分泌,调节胃肠动力,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及治疗效果,建议临床推广使s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健脾方 晚期胃癌 化疗 胃功能 营养不良
下载PDF
益气健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病营养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朱渊红 王新华 +1 位作者 朱奕豪 宋康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59-760,共2页
关键词 益气健脾方 营养状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COPD患者 COPD缓解期 独立危险因素 冬病夏治
下载PDF
益气健脾方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邵妍 孟晓媛 +2 位作者 陈智慧 裴宇鹏 张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72-75,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方干预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中医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10例冠心病稳定...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方干预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中医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1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5例)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益气健脾方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血清VCAM-1、s CD40L、TGF-β1水平、中医症状及心电图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心电图检查结果、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结果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医症状有效率(89.09%,49/55)明显高于对照组(72.72%,40/55),观察组心电图改善有效率(74.54%,41/55)明显高于对照组(54.54%,3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比较,观察组胸闷、胸痛症状评分、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黏度指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TF-V1≤-0.04mm·s几率(27.27%,15/55)显著低于对照组(47.27%,26/55)(P <0.05),ST段异常改变较对照组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治疗,两组患者血清VCAM-1、s CD40L、TGF-β1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结论益气健脾方配合常规西药治疗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可影响降低血黏度,改善心电图异常水平,其治疗机制可能为益气健脾方通过干预血清VCAM-1、s CD40L、TGF-β1因子的表达水平并进行调节,从而对血管内皮起保护作用,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益气健脾方 VCAM-1 s CD40L TGF-Β1
原文传递
益气健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功能及血清TNF-α和IL-8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李竹英 王晶波 +4 位作者 王珏 隋博文 王雪慧 彭先祝 高风丽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457-460,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功能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功能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均采用烟熏加气管内注射脂多糖的方法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造模。在第2次注射脂多糖后,地塞米松组给予地塞米松灌胃,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益气健脾方浓缩液灌胃,模型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至烟熏结束。实验结束后,采用小动物肺功能测定仪测定各组大鼠肺功能,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和IL-8水平。结果各造模组大鼠FEV0. 3/FVC均明显低于空白组(P均<0. 05),地塞米松组和中药各剂量组FEV0. 3/FVC均明显高于模型组但仍低于空白组(P均<0. 05),地塞米松组及中药各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各造模组大鼠血清IL-8、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 05);地塞米松组、中药各剂量组大鼠血清IL-8、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 05);地塞米松组及中药各剂量组大鼠血清IL-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地塞米松组、中药低剂量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地塞米松组(P均<0. 05);中药各剂量组间大鼠血清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结论益气健脾方能够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血清中TNF-α和IL-8水平,减轻气道炎症,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健脾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8
下载PDF
益气健脾方对化疗后骨髓及免疫功能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晓龙 吴坚 +2 位作者 邹玺 周锦勇 王瑞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7-19,共3页
目的 :探讨益气健脾方对环磷酰胺化疗后骨髓抑制及免疫抑制的影响。方法 :灌胃第11天:眼眶取血,进行血细胞分析;采用称重法测定胸腺、脾脏重量并计算脏器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测定;NK细胞活性检测。结果 :益气健脾方显著提高化... 目的 :探讨益气健脾方对环磷酰胺化疗后骨髓抑制及免疫抑制的影响。方法 :灌胃第11天:眼眶取血,进行血细胞分析;采用称重法测定胸腺、脾脏重量并计算脏器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测定;NK细胞活性检测。结果 :益气健脾方显著提高化疗小鼠胸腺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NK细胞活性。结论 :益气健脾方具有促进骨髓细胞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抵御化疗所引起的骨髓抑制及免疫功能下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健脾方 环磷酰胺 骨髓抑制 免疫抑制
原文传递
益气健脾方对H22肝癌腹水小鼠生存期及体重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晓龙 吴坚 +2 位作者 邹玺 周锦勇 王瑞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益气健脾方对于H22肝癌腹水的生存期及体重的影响。方法:取传代后的H22腹水接种于小鼠腹腔,造成H22肝癌腹水模型,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5-Fu组、益气健脾小剂量组、益气健脾大剂量组,每组10只,造模后开始给药,模型组予灌NS 0.4 ... 目的:探讨益气健脾方对于H22肝癌腹水的生存期及体重的影响。方法:取传代后的H22腹水接种于小鼠腹腔,造成H22肝癌腹水模型,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5-Fu组、益气健脾小剂量组、益气健脾大剂量组,每组10只,造模后开始给药,模型组予灌NS 0.4 mL;5-Fu组,予隔日灌胃0.2 mL/d;益气健脾大、小剂量组分别灌益气健脾方不同浓度0.4 mL/d,灌胃至空白组出现第1只死亡时停止灌胃,观察各组小鼠的生存时间及体重的变化。结果:其他3组小鼠体重增长情况较空白组有无显著差异;生存期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之间存在差异,5-Fu组生存时间最长,较其他3组有显著差异。结论:益气健脾方对于H22肝癌腹水小鼠模型的体重无明显有影响,对于小鼠的生存期存在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2腹水小鼠 生存期 益气健脾方 5-FU
原文传递
灸法配合益气健脾方治疗卒中后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舒畅 侯瑞蕊 +4 位作者 张惠利 李淑荣 华雪君 薛秀娟 王文刚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10期1234-1236,共3页
目的观察灸法配合益气健脾方治疗卒中后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卒中后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基础治疗加用灸法配合益气健脾方;对照组基础治疗加口服西肽普兰片。两组均治疗60 d,观察治疗... 目的观察灸法配合益气健脾方治疗卒中后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卒中后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基础治疗加用灸法配合益气健脾方;对照组基础治疗加口服西肽普兰片。两组均治疗60 d,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大脑各动脉TCD检测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灸法配合益气健脾方能有效改善卒中后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和TCD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 灸法 益气健脾方 经颅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灸法配合益气健脾方治疗卒中后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100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舒畅 侯瑞蕊 +5 位作者 杨丽华 华雪君 张惠利 李淑荣 薛秀娟 王文刚 《陕西中医》 2014年第9期1234-1236,共3页
目的:观察灸法配合益气健脾方治疗卒中后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卒中后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基础治疗加灸法配合益气健脾方;对照组50例,基础治疗加口服西肽普兰片。两组均治疗60d,观察治... 目的:观察灸法配合益气健脾方治疗卒中后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卒中后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基础治疗加灸法配合益气健脾方;对照组50例,基础治疗加口服西肽普兰片。两组均治疗60d,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脂、血液流变学等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并能有效降低血脂,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偏瘫等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从而有效的改善患者心烦易怒等焦虑情绪,且无不适反应。结论:灸法配合益气健脾方能有效治疗卒中后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障碍 针灸疗法 灸法 百会 气海 益气健脾方
下载PDF
益气健脾方对CAG模型大鼠成模的抑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婷婷 安振涛 +1 位作者 严展鹏 朱方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09-2412,I0005-I0006,共6页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方对CAG大鼠血清中Reg I和PCNA表达的影响及病理组织学的变化,探讨益气健脾方对CAG大鼠成模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益气健脾方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采...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方对CAG大鼠血清中Reg I和PCNA表达的影响及病理组织学的变化,探讨益气健脾方对CAG大鼠成模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益气健脾方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MNNG联合饥饱失常的综合造模方法制备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10周后观察益气健脾方对CAG大鼠模型成模的影响,并测定血清中Reg I及PCNA表达含量等的变化情况。结果:1益气健脾方不同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对CAG大鼠在一般情况和病理状态等方面均有改善作用。2益气健脾方各组与阳性对照组对血清中Reg I及PCNA含量具有下调作用,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益气健脾方高剂量组优于阳性对照组(P<0.05),呈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趋势。结论:益气健脾方对CAG大鼠成模具有抑制作用,能够改善CAG大鼠胃黏膜病理萎缩状态,其机理除与传统中医功效理论和药物组成的药理作用相关,与调控血清中Reg I及PCNA表达亦相关,这可能是其发挥效应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健脾方 中医药疗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 再生蛋白I(Reg I)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原文传递
益气健脾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20
15
作者 陈春妃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年第4期509-511,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益气健脾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3月琼海市中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患... 目的探讨分析益气健脾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3月琼海市中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健脾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胃镜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及胃镜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积分、CRP、IL-6、TNF-α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CRP、IL-6、TNF-α指标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CRP、IL-6、TNF-α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益气健脾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胃痛、胃胀、嗳气、恶心呕吐、大便稀溏、食少纳呆等临床症状,降低CRP、IL-6、TNF-α炎性指标水平,且安全性高,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健脾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虚弱证 安全性
下载PDF
益气健脾方对脾虚模型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贺克 刘姣 李清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1年第4期3-5,共3页
目的:研究益气健脾方对大黄致小鼠脾虚模型的影响,探讨其健脾作用。方法:采用连续灌胃大黄水煎液14天造成小鼠脾虚模型,以补中益气丸为阳性对照,益气健脾方水煎液高、低剂量组进行治疗。观察测定实验动物外周血细胞指标的变化、胸腺及... 目的:研究益气健脾方对大黄致小鼠脾虚模型的影响,探讨其健脾作用。方法:采用连续灌胃大黄水煎液14天造成小鼠脾虚模型,以补中益气丸为阳性对照,益气健脾方水煎液高、低剂量组进行治疗。观察测定实验动物外周血细胞指标的变化、胸腺及脾脏质量指数、小肠推进率。结果:益气健脾方各剂量组能够显著升高血红蛋白量、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值(P<0.01),显著提高胸腺及脾脏质量指数(P<0.01),降低小肠推进率(P<0.05)。结论:益气健脾方尤其是高剂量(40 g/kg)可改善小鼠的脾虚症状,具有健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健脾方 脏质量指数 胸腺质量指数 外周血细胞指标 小肠推进率
下载PDF
益气健脾方对45例脾胃虚弱型急性胃肠损伤重症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夏国莲 左阿芳 《江苏中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41-43,共3页
观察益气健脾中药对脾胃虚弱型急性胃肠损伤重症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脾胃虚弱型急性胃肠损伤标准的90例重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治疗组45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加益气健脾方,对照组45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加等量温开... 观察益气健脾中药对脾胃虚弱型急性胃肠损伤重症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脾胃虚弱型急性胃肠损伤标准的90例重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治疗组45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加益气健脾方,对照组45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加等量温开水。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急性胃肠损伤评分(AGI评分)及肠黏膜功能指标(二胺氧化酶、D-乳酸),并比较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APACHEⅡ、AGI评分均下降(P<0.05),炎症指标降低(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二胺氧化酶及D-乳酸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健脾方能改善脾胃虚弱急性胃肠损伤重症患者的胃肠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健脾方 胃虚弱 急性胃肠损伤 肠黏膜屏障 二胺氧化酶 D-乳酸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益气健脾方对胃癌前病变模型大鼠胃组织生长抑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姜燕 姜香顺 金香淑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185-186,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方对胃癌前病变(PLGC)模型大鼠胃组织生长抑素(SS)水平的影响.[方法]用自由饮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方法建立PLGC大鼠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并观察益气健脾方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方对胃癌前病变(PLGC)模型大鼠胃组织生长抑素(SS)水平的影响.[方法]用自由饮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方法建立PLGC大鼠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并观察益气健脾方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大鼠胃组织的SS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胃组织SS水平显著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益气健脾方大、小剂量组大鼠胃组织SS水平显著升高,大剂量组升高更明显.[结论]益气健脾方可提高PLGC大鼠胃组织SS水平,以益气健脾方大剂量组作用更明显,这可能是益气健脾方对PLGC治疗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癌前状态 益气健脾方 生长抑素
原文传递
益气健脾方联合甲地孕酮对晚期癌症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姚勇伟 刘云霞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7年第2期133-133,共1页
关键词 晚期癌症病人 益气健脾方 甲地孕酮 病人生存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 生活质量 综合治疗 气亏虚型
下载PDF
益气健脾方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天贵 党中勤 +1 位作者 赵长普 李波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19年第12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益气健脾方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86例IB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9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0.42 g,tid)治疗... 目的:探讨益气健脾方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86例IB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9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0.42 g,tid)治疗,研究组加用益气健脾方(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2次口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疾病活动指数(DAI)与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评分与DAI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C-反应蛋白(CRP)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方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IBD的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炎症因子指标,改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益气健脾方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