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源分离长双歧杆菌长亚种的体外益生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明芳 陈丽澜 +2 位作者 张雪玲 田丰伟 倪永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2,共8页
对新疆伊宁县哈萨克族学龄儿童粪便样品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进行分离鉴定,重点开展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longum subsp.longum)菌株的体外益生特征实验。依据groEL功能基因测序和重复性外源性回文聚合酶链反应指纹分型技术,416株双... 对新疆伊宁县哈萨克族学龄儿童粪便样品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进行分离鉴定,重点开展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longum subsp.longum)菌株的体外益生特征实验。依据groEL功能基因测序和重复性外源性回文聚合酶链反应指纹分型技术,416株双歧杆菌隶属于B.longum、B.bifidum、B.pseudocatenulatum、B.catenulatum和B.breve。依据优势种B.longum subsp.longum的指纹分型,27种基因型显示了个体间菌株的遗传差异,同时发现同一个体肠道有多菌株共存现象。27株代表菌株的体外实验结果表明,菌株2B3-21、1B23-11、2B33-3和1B68-16的耐酸、耐胆盐能力最优,菌株1B68-16、2B13-5、2B33-3和1B39-2的抑菌能力较强;菌株1B38-1、2B33-3、1B68-16和2B13-28体外抗氧化能力较强,综合所有菌株的抗生素耐药性和利用多种植物源聚糖的能力进行考虑,筛选菌株1B68-16和2B33-3作为潜在的益生菌菌株后续开展体内益生特性研究,本研究可为开发适应特定区域人群的优良益生菌株及产品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族 学龄儿童 长双歧杆菌长亚种 GROEL 指纹图谱 益生特性
下载PDF
高产γ-氨基丁酸植物乳杆菌的筛选、鉴定及益生特性
2
作者 吴剑 南博 +3 位作者 李侠 曹勇 王玉华 王秀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6期190-196,共7页
从东北酸菜和韩国泡菜中筛选高产γ-氨基丁酸的植物乳杆菌菌株,对其测序鉴定乳酸菌种类,并深入研究该菌株的益生特性。结果表明:通过16S rDNA测序鉴定该菌株为植物乳杆菌,命名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p3。该菌株有良好的生长和产酸... 从东北酸菜和韩国泡菜中筛选高产γ-氨基丁酸的植物乳杆菌菌株,对其测序鉴定乳酸菌种类,并深入研究该菌株的益生特性。结果表明:通过16S rDNA测序鉴定该菌株为植物乳杆菌,命名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p3。该菌株有良好的生长和产酸能力,接种2~12 h生长较快进入对数期,接种0~6 h快速产酸。益生特性表明:L. plantarum Lp3菌株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对沙门氏菌抑菌圈直径达32.27 mm。当胆盐浓度为0.5%和pH值为2.0时,L. plantarum Lp3菌株活菌数分别为7.12 lg(CFU/mL)和7.29 lg(CFU/mL),说明其具有良好的耐胆盐及耐酸能力。同时,L. plantarum Lp3菌株在胃肠道中表现出很好的生存能力,对常用的红霉素、氯霉素和四环素等抗生素具有一定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丁酸 植物乳杆菌 筛选 鉴定 益生特性
下载PDF
牛源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体外益生特性研究
3
作者 李元元 李鑫 +1 位作者 何泽纯 张文举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636,共11页
本研究旨在筛选益生特性优良的牛源罗伊氏乳杆菌和约氏乳杆菌,为后期微生态制剂的开发和利用奠定理论依据。试验以粪菌移植后的断奶中国荷斯坦犊牛直肠粪便为菌株分离来源,采用含有碳酸钙的MRS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乳酸菌,经生理生化和16S... 本研究旨在筛选益生特性优良的牛源罗伊氏乳杆菌和约氏乳杆菌,为后期微生态制剂的开发和利用奠定理论依据。试验以粪菌移植后的断奶中国荷斯坦犊牛直肠粪便为菌株分离来源,采用含有碳酸钙的MRS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乳酸菌,经生理生化和16S rDNA测序分离鉴定得到14株罗伊氏乳杆菌和1株约氏乳杆菌。通过产酸能力、耐酸和耐胆盐性能、疏水性能、抑菌性能及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评估其益生特性。结果表明:各菌株具有较好的产酸能力,培养24 h后,菌液pH集中在4.0~4.5;在pH为4.0时,各菌株的存活率均超过80%;在0.3%的胆盐环境中,各菌株存活率均在75%以上,其中L81和L29的菌株存活率较高,分别为88.40%和86.87%;在疏水性能方面,L29、L39、L65、L74、L81、L102、L107、L116和L120疏水率均在55%以上,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15株菌株均表现出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L10和L8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整体抑菌效果较好;L29、L35和L81对5种抗生素中的至少3种表现出的敏感性要高于其他菌株。综上所述,本试验筛选出的14株罗伊氏乳杆菌和1株约氏乳杆菌具有较好的益生特性,尤其是罗伊氏乳杆菌L81和约氏乳杆菌L29,可作为后续开发为牛源乳酸菌微生态制剂的备用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犊牛 乳酸菌 分离 鉴定 益生特性
下载PDF
3个不同地区母婴粪便来源嗜黏蛋白阿克曼菌的分离及其体外益生特性分析
4
作者 万开瑞 孟凡姝 +3 位作者 陈丽澜 田丰伟 黄丽丽 倪永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5-202,共8页
本研究采用改良的黏蛋白富集培养基结合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检测了48份母婴粪便样品,优化了分离效果,从8份阳性样品中分离纯化到24株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Akk... 本研究采用改良的黏蛋白富集培养基结合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检测了48份母婴粪便样品,优化了分离效果,从8份阳性样品中分离纯化到24株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Akk)。基于16S rRNA基因测序以及Akk菌株特异引物PCR扩增结果,24株菌全部隶属于Akk。基因外重复回文序列PCR遗传指纹图谱可将24株菌划分为4个基因型小群。同时对24株菌的模拟胃肠液耐受能力、疏水性、抗生素敏感性、聚糖利用能力进行体外检测。结果显示,菌株HN18D-1、HN18D-3、WW48D1-13对模拟胃、肠液耐受性最高。所有Akk分离株对万古霉素、克林霉素、卡那霉素和红霉素具有一定的耐药性,低聚木糖、大豆低聚糖对Akk菌株具有益生元效应。综合以上各项体外益生特性,Akk分离株HN18D-1、HN18D-3、WW48D1-13可作为潜在益生菌菌株进行后续系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黏蛋白阿克曼菌 16SrRNA 分离株鉴定 益生特性
下载PDF
新疆和田地区人源肠道乳酸菌的筛选及其体外益生特性分析
5
作者 李建军 古丽拜克热木·艾比卜拉 +1 位作者 倪永清 李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4-143,共10页
本研究以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母婴粪便为样品源,对其中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进行分离鉴定。测定乳酸菌菌株对腹泻致病菌抑菌性能,及抑菌乳酸菌菌株的体外益生特征实验。依据groEL功能基因测序从19对母婴样本分离出属于15个种的... 本研究以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母婴粪便为样品源,对其中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进行分离鉴定。测定乳酸菌菌株对腹泻致病菌抑菌性能,及抑菌乳酸菌菌株的体外益生特征实验。依据groEL功能基因测序从19对母婴样本分离出属于15个种的113株乳酸菌,其中优势种是唾液联合乳杆菌(Ligilactobacillus salivarius)和香肠伴生乳杆菌(Companilactobacillus farciminis)。从113株乳酸菌菌株中筛选得到29株菌株对6种腹泻致病菌都有抑制效果,其中,香肠伴生乳杆菌HTb36X-2通过4 h的模拟胃肠液处理后存活率最高达69.50%;罗伊氏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HTb34X5-6、HTb34X5-1自聚性最高与疏水性最高,其疏水性分别为31.67%和29.00%,自聚性分别为81.32%和70.91%;并结合抑菌菌株的抗生素耐药性和碳源代谢能力,最终筛选出香肠伴生乳杆菌HTb36X-2,副干酪乳酪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HTb6X-6,干酪乳酪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casei)17X-4、17X-5,罗伊氏粘液乳杆菌HTb34X-5-1、HTb34X-5-6,发酵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10D12-2共7株作为潜在益生菌菌株,为开发具有抗腹泻功能的优良益生菌株及产品奠定前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GROEL 抑菌活性 益生特性 益生
下载PDF
新疆伊宁人源植物乳植杆菌的体外益生特性研究
6
作者 陈丽澜 王明芳 +1 位作者 单宇晴 倪永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3-160,共8页
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是目前开发利用最广泛的乳酸菌物种之一,大多数开发利用的植物乳植杆菌来源于发酵食品或植物基材料。本研究选用分离自新疆伊宁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健康儿童粪便样品中... 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是目前开发利用最广泛的乳酸菌物种之一,大多数开发利用的植物乳植杆菌来源于发酵食品或植物基材料。本研究选用分离自新疆伊宁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健康儿童粪便样品中的植物乳植杆菌,经指纹图谱去除相同条带,挑选出20株代表菌株;指纹图谱聚类结果将菌株分为3个大类,相同民族和年龄段来源的菌株更倾向于聚集在同一小分支上;从基于groEL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发现相同民族来源的菌株更倾向于聚集在一起;同时对20株菌株的酸、胆盐耐受性、自聚集、疏水性(二甲苯)、抑菌能力、抗生素敏感性、碳糖利用能力进行了体外检测。结果显示,菌株YLW2L-108-29、YLW2L-61-7、YLW1L-44-7耐酸(pH2.5)能力较好,YLW1L-44-6耐胆盐(0.3%浓度)能力最优,菌株YLW2L-61-7、YLW2L-57-4、YLW2L-66-30自聚集和疏水性结果最优,所有菌株在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麦芽糊精、棉子糖、D-海藻糖、果胶、水苏糖和大豆低聚糖上生长良好,大部分菌株在菊粉和抗性淀粉上生长较差,在低聚木糖上生长最差。结合抑菌和抗生素耐药结果,筛选出菌株YLW2L-61-7作为潜在的益生菌菌株开展后续研究,为开发适应区域人群的优良益生菌菌株及产品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植杆菌 益生特性 groEL基因 REP-PCR
下载PDF
副干酪乳杆菌的益生特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一帆 薛云德 +2 位作者 张宝平 李欢 王彦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6期211-217,共7页
副干酪乳杆菌是一种具有多种益生特性的乳酸菌,近年来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对副干酪乳杆菌的益生特性进行深度归纳与解析,从免疫系统、脂质代谢、抗氧化和抑菌方面揭示副干酪乳杆菌的益生作用机制。此外,基于未来... 副干酪乳杆菌是一种具有多种益生特性的乳酸菌,近年来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对副干酪乳杆菌的益生特性进行深度归纳与解析,从免疫系统、脂质代谢、抗氧化和抑菌方面揭示副干酪乳杆菌的益生作用机制。此外,基于未来发展趋势,对副干酪乳杆菌作为后生元发挥的作用与机制进行探讨,并展望未来在本领域的研究热点,旨在为副干酪乳杆菌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和研究导向,助力益生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干酪乳杆菌 益生特性 机制 免疫调节 脂质代谢 抗氧化 抑菌 后生元
下载PDF
传统腌渍蔬菜中高产AI-2信号分子乳酸菌的筛选及其益生特性
8
作者 吕欣然 刘雪晴 +7 位作者 顾振辰 吕孟敏 励建荣 檀茜倩 崔方超 白凤翎 俞张富 沈荣虎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1,共9页
LuxS/AI-2作为种间交流群体感应系统常存在于乳酸菌中,具有调控其生物膜形成,耐酸、耐胆盐等益生特性。采用哈维氏弧菌BB170菌株报告法筛选产AI-2信号分子乳酸菌,利用PCR测序检测luxS基因的表达,通过耐酸、耐胆盐、抑菌性及细胞黏附性... LuxS/AI-2作为种间交流群体感应系统常存在于乳酸菌中,具有调控其生物膜形成,耐酸、耐胆盐等益生特性。采用哈维氏弧菌BB170菌株报告法筛选产AI-2信号分子乳酸菌,利用PCR测序检测luxS基因的表达,通过耐酸、耐胆盐、抑菌性及细胞黏附性评价高产AI-2乳酸菌的益生特性。结果表明:从200株乳酸菌中筛选出10株产AI-2乳酸菌,其中植物乳杆菌SCT-2为高产AI-2信号菌株。验证菌株SCT-2中存在luxS群体感应调控基因。高产AI-2菌株SCT-2的耐酸和耐胆盐存活率分别为14%~92%和63%~89%,抑菌直径范围17.50~19.43 mm,黏附细胞数为102 CFU/细胞。与低产AI-2乳酸菌菌株比较,生物膜产量、耐酸、耐胆盐、抑菌率及黏附率分别提高111.4%,8%,15%,26.7%,197%。结论:luxS基因是AI-2信号合成的关键基因,LuxS/AI-2群体感应提高了乳酸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耐酸性、耐胆盐性、抑菌能力及细胞黏附力等益生性,为开发良好益生特性的乳酸菌生物制剂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群体感应 AI-2信号分子 益生特性
下载PDF
干酪乳杆菌YG-01株的益生特性及抑菌活性研究
9
作者 刘伊湄 周佳莹 +4 位作者 韩言言 李园 宋厚辉 徐义刚 王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9-836,共8页
[目的]评价从奶酪中分离出的干酪乳杆菌YG-01的益生性及抑菌活性,为该菌株在食品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研究分别检测干酪乳杆菌YG-01株的药物敏感性、肠道定植能力、消化道环境耐受特性、肠道菌群调节作用、抑制肠道... [目的]评价从奶酪中分离出的干酪乳杆菌YG-01的益生性及抑菌活性,为该菌株在食品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研究分别检测干酪乳杆菌YG-01株的药物敏感性、肠道定植能力、消化道环境耐受特性、肠道菌群调节作用、抑制肠道致病菌活性及促生长作用。[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干酪乳杆菌YG-01对米诺环素、红霉素、克拉霉素、克林霉素、青霉素等常见抗生素极敏感;利用探针(carboxyfluorescein diacetate, succinimidyl ester, cFDA-SE)标记的干酪乳杆菌YG-01灌喂试验兔,口服后第1天,干酪乳杆菌YG-01在兔空肠、回肠和结肠的检出率分别为70.9%、59.3%和66.0%,口服后第11天时仍保持较高定植水平(>35%);干酪乳杆菌YG-01的活菌数在模拟胃液(pH为2.5、3.5、4.5)、模拟肠液、胆酸盐浓度<2 g/L及在9%NaCl溶液中均高于1×105CFU/mL;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干酪乳杆菌YG-01能显著抑制大肠埃希菌O157、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弧菌等肠道致病菌生长,而对益生菌罗伊乳杆菌无抑制作用;口服干酪乳杆菌YG-01能极显著提高兔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还可显著抑制厚壁菌门和疣微菌门细菌增殖。[结论]干酪乳杆菌YG-01株具有良好的益生性,可显著抑制肠道致病菌的增殖,改善食品动物生长性能,为开发基于干酪乳杆菌YG-01株的微生态制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YG-01株 益生特性 抑菌活性 微生态制剂
下载PDF
1株牛源屎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益生特性
10
作者 钟舒红 彭红艳 +7 位作者 李军 石艳 白慧丽 李常挺 马春霞 吴翠兰 兰美益 彭昊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8-204,共7页
利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与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自牛瘤胃内容物的1株肠球菌GXNN20210320-4进行分类学鉴定,并通过生长性能测定,动物安全性试验、耐受性试验及体外抑菌试验等评价该菌的益生特性,旨在为进一步研究该菌株及开发成益... 利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与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自牛瘤胃内容物的1株肠球菌GXNN20210320-4进行分类学鉴定,并通过生长性能测定,动物安全性试验、耐受性试验及体外抑菌试验等评价该菌的益生特性,旨在为进一步研究该菌株及开发成益生菌制剂提供一定的前期基础。结果显示,肠球菌GXNN20210320-4为屎肠球菌,该菌从4 h开始进入对数增长期并持续至14 h,生长繁殖速度较快,生长周期短,适合工业化生产。小鼠安全性试验显示,屎肠球菌GXNN20210320-4不是致病性微生物,对于动物可能是安全的。在模拟人工胃液(pH值=3.0)和模拟人工肠液(pH值=6.8)中孵育3 h后屎肠球菌GXNN20210320-4存活率分别为76.85%、80.26%,在0.3%胆盐浓度下孵育1、3 h的存活率分别为83.15%、70.74%,在0.5%胆盐浓度下孵育1、3 h的存活率分别为57.97%、46.78%,说明屎肠球菌GXNN20210320-4具有较好的耐酸耐胆盐能力,该菌株能够经受胃肠道消化液的抑制而发挥作用。屎肠球菌GXNN20210320-4在60℃水浴中孵育15 min后仍有82.35%的菌株存活率,80℃水浴中孵育15 min后活菌数为0,表明屎肠球菌GXNN20210320-4可耐受60℃高温,而不能长时间耐受80℃的高温。体外抑菌试验显示,屎肠球菌GXNN20210320-4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能力,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好。综上所述,本研究中的牛源屎肠球菌GXNN20210320-4生长性能良好,对动物无致病性,具有良好的益生特性和抑菌作用,可作为益生菌株进一步开发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屎肠球菌 分离鉴定 益生特性 抑菌作用 益生
下载PDF
1株马乳酒样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益生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闯 宋俊雅 +6 位作者 叶菁 荀佳琦 高海萍 柳雅欣 萨吉代姆·麦麦提 林家琪 张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974-2986,共13页
【目的】从新疆克州地区传统发酵马奶酒中分离既有抗菌活性又有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继而获得能用于微生态制剂开发的优良菌株。【方法】采用MRS固体培养基进行乳酸菌分离培养,筛选优势菌株,观察菌体形态学特征,并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 【目的】从新疆克州地区传统发酵马奶酒中分离既有抗菌活性又有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继而获得能用于微生态制剂开发的优良菌株。【方法】采用MRS固体培养基进行乳酸菌分离培养,筛选优势菌株,观察菌体形态学特征,并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分子鉴定。研究菌株的生长曲线、产酸能力、耐酸能力、耐胆盐能力和抑菌能力,通过检测菌株耐H_(2)O_(2)能力及菌株发酵液、无细胞提取物、菌体混悬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等相关指标来评价菌株体外抗氧化功能,并通过药敏试验和小鼠饲喂试验评估菌株的安全性。【结果】试验筛选出1株菌落形态圆形、白色半透明、边缘不整齐的革兰氏阳性菌,将其命名为JK-24,经16S rRNA克隆测序鉴定该菌株为马乳酒样乳杆菌(Lactobacillus kefiranofaciens)。在6~18 h,D_(600 nm)值增长速度较快,进入对数生长期,JK-24发酵液pH下降明显;JK-24在pH 2.5~6.5范围内均能生长,能耐受0.3%胆盐;发酵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和20 mm,具有良好抑菌活性;能耐受浓度为3.0 mmol/L的H_(2)O_(2),且在H_(2)O_(2)浓度为1.0和2.0 mmol/L时对菌株生长有促进作用;JK-24发酵液和无细胞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均显著高于MRS培养基(P<0.05);对青霉素等19种抗生素敏感;灌胃JK-24对小鼠生长性能和脏器系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血液学参数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体内脏器无眼观病理变化。【结论】本试验分离到的马乳酒样乳杆菌JK-24安全、无致病性,具有良好的抑菌和抗氧化等益生特性,可作为生物饲料添加剂的菌种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乳酒样乳杆菌 鉴定 益生特性 安全性
下载PDF
自然发酵五彩椒中具有益生特性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12
作者 雷昌贵 孟宇竹 +3 位作者 陈锦屏 蔡花真 张雯雯 姚会敏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8-174,共7页
为获得具有益生功效的乳酸菌,采用钙溶圈法从自然发酵五彩椒发酵液中分离纯化乳酸菌,测定其耐酸能力,并对耐酸能力较强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得到32株疑似乳酸菌,其中5株菌(编号为CA1-1,CA1-4,CA3-4,CA4-2,CA6-2)具有较强的耐... 为获得具有益生功效的乳酸菌,采用钙溶圈法从自然发酵五彩椒发酵液中分离纯化乳酸菌,测定其耐酸能力,并对耐酸能力较强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得到32株疑似乳酸菌,其中5株菌(编号为CA1-1,CA1-4,CA3-4,CA4-2,CA6-2)具有较强的耐酸能力。根据16S r RNA测序结果,菌株CA1-1、CA3-4、CA6-2分别被鉴定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类肠膜魏斯氏菌(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菌株CA1-4、CA4-2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菌株CA1-1和CA4-2的产酸量(9.43 g/L和9.86 g/L)和胆盐处理4 h后的存活率(108.1%和96.51%)均高于其余菌株。此外,菌株CA1-1和CA4-2的耐胃肠道消化能力(胃液处理3 h后的存活率分别为82.4%和88.89%,肠液处理3 h后的存活率分别为38.4%和41.88%)、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46.84%和37.49%,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44.97%和52.05%)和抑菌能力均强于其余菌株,初步证明了菌株CA1-1和CA4-2的益生特性,具有潜在应用和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彩椒 乳酸菌 筛选鉴定 发酵 益生特性
下载PDF
产广谱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体外益生特性的研究
13
作者 满丽莉 向殿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3-189,209,共8页
分离和鉴定产细菌素乳酸菌,通过抑菌特性、耐受性、黏附特性及药敏性研究体外评价及益生效果,为其应用奠定基础。从内蒙古传统乳制品中筛选到一株产广谱细菌素的乳酸菌菌株NMD-17,经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为植物... 分离和鉴定产细菌素乳酸菌,通过抑菌特性、耐受性、黏附特性及药敏性研究体外评价及益生效果,为其应用奠定基础。从内蒙古传统乳制品中筛选到一株产广谱细菌素的乳酸菌菌株NMD-17,经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为植物乳杆菌,其代谢稳定性高,抑菌活力强。经体外益生效果评价可知,菌株对40~60℃的耐受性较好,经pH 1、pH 10、胆盐0.5%、氯化钠5%、过氧化氢5 mmol/L处理4 h存活率均达到45%以上,表明植物乳杆菌NMD-17具有良好的酸碱耐受性、渗透压耐受性、胆盐耐受性及氧化耐受性,对Caco-2细胞的黏附性高,对42种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敏感性。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NMD-17极具益生潜能,在调味品、发酵食品、新型生物防腐剂和药品等诸多领域均具有开发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细菌素 鉴定 体外益生特性
下载PDF
凝结芽孢杆菌的益生特性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一帆 岑丛楠 +3 位作者 刘福奇 包维臣 傅玲琳 王彦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8-464,共7页
凝结芽孢杆菌作为益生菌,近年来因其特有的益生特性备受关注。鉴于此,在深度解析凝结芽孢杆菌益生特性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从消化道微生态、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免疫系统三方面揭示了凝结芽孢杆菌在食品... 凝结芽孢杆菌作为益生菌,近年来因其特有的益生特性备受关注。鉴于此,在深度解析凝结芽孢杆菌益生特性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从消化道微生态、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免疫系统三方面揭示了凝结芽孢杆菌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机制,并展望了未来在本领域的研究热点,旨在为凝结芽孢杆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提供支撑,助力益生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结芽孢杆菌 益生特性 益生 机制
下载PDF
抗氧化乳酸菌的筛选及其益生特性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旭洲 陈佩瑶 张富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23,共7页
为筛选出具有高抗氧化能力和优良益生特性的乳酸菌,该研究应用乳酸菌选择性培养基从传统发酵浆水中分离纯化得到120株乳酸菌,利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对120株乳酸菌进行初选,获得10株DPPH自由基清除率>30%的乳酸菌,通过羟自由基、超氧... 为筛选出具有高抗氧化能力和优良益生特性的乳酸菌,该研究应用乳酸菌选择性培养基从传统发酵浆水中分离纯化得到120株乳酸菌,利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对120株乳酸菌进行初选,获得10株DPPH自由基清除率>30%的乳酸菌,通过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复选,获得5株羟自由基清除率>50%,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40%的乳酸菌。经16S rDNA序列鉴定,5株乳酸菌中有2株为植物乳杆菌(Z12、Z13)、2株为副干酪乳杆菌(Z33、Z45)、1株为鼠李糖乳杆菌(Z41)。对5株乳酸菌的益生特性研究表明,Z12、Z45、Z33菌株在pH 2~3的酸性环境中存活率>50%,在胆盐质量分数为0.1%~0.5%环境下存活率>10%,自凝聚率>29%,表明这3株乳酸菌具有较强的耐酸、耐胆盐能力及较高的黏附特性,可用于抗氧化功能食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抗氧化活性 筛选鉴定 益生特性
下载PDF
自然发酵玉米液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益生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雪静 牛红红 +4 位作者 苗欣宇 华梅 孙慕白 刘文健 王景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9-134,共6页
该研究采用稀释平板法从“酸汤子”自然发酵玉米液中分离筛选乳酸菌,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生长特性及耐酸耐胆盐性能、α-淀粉酶抑制活性、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性能等益生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2株乳酸... 该研究采用稀释平板法从“酸汤子”自然发酵玉米液中分离筛选乳酸菌,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生长特性及耐酸耐胆盐性能、α-淀粉酶抑制活性、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性能等益生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2株乳酸菌菌株,编号为YM-1、YM-2,经鉴定分别为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和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菌株YM-1、YM-2均具有稳定的生长状态与良好的产酸能力;在pH 2.0和0.3%胆盐条件下培养均可存活;无细胞上清液(CFS)的α-淀粉酶抑制率分别为72.57%与79.52%;CFS、细胞悬液(IC)和无细胞提取物(CFE)均有较强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CFS和CFE具有总抗氧化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志贺氏菌(Shigella)、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沙门氏菌(Salmonella)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菌株YM-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能力最大,抑菌圈直径达到20.77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发酵玉米液 乳酸菌 分离 鉴定 益生特性
下载PDF
淬灭副溶血弧菌群体感应的乳酸菌益生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嘉屹 上官文丹 +1 位作者 张孟雨 钟青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0-186,共7页
以副溶血弧菌的群体感应为靶标,筛选对副溶血弧菌群体感应和生物被膜形成具有抑制作用的乳酸菌菌株,分析其益生特性。采用哈维氏弧菌BB170生物发光法及结晶紫染色法测定10株乳酸菌淬灭副溶血弧菌群体感应和抑制生物被膜形成的效果,并分... 以副溶血弧菌的群体感应为靶标,筛选对副溶血弧菌群体感应和生物被膜形成具有抑制作用的乳酸菌菌株,分析其益生特性。采用哈维氏弧菌BB170生物发光法及结晶紫染色法测定10株乳酸菌淬灭副溶血弧菌群体感应和抑制生物被膜形成的效果,并分析其自聚性、共聚性、疏水性、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以及抗菌谱。结果表明,10株乳酸菌对副溶血弧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存在明显差异,乳酸菌抑制副溶血弧菌AI-2活性与抑制生物被膜形成具有相关性,其中菌株A10对副溶血弧菌AI-2和生物被膜的抑制率分别为82.92%和87.70%,对副溶血弧菌AI-2活性有促进作用的菌株B11、L18基本对生物被膜形成没有抑制作用;菌株MS1的自聚率和疏水率均达到80%以上,成膜能力强,且其淬灭副溶血弧菌群体感应和抑制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明显,抑制率分别为69.54%和77.32%,抗菌作用强。本研究为乳酸菌源群体感应抑制剂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对乳酸菌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群体感应抑制剂 益生特性 副溶血弧菌
下载PDF
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肠道源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的分离鉴定及其益生特性分析
18
作者 黄一倍 杨求华 +5 位作者 李忠琴 王丽莉 李慧耀 肖益群 吴建绍 林琪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75-884,共10页
利用MRS固体培养基从南移仿刺参肠道中分离得到1株优势乳酸菌,命名为AJC-XP-15,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生长pH为6.5;其表面疏水性和自聚率分别为34.56%和35.61%,经16S RNA基因序列分析,并结合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将其鉴定为乳酸乳球... 利用MRS固体培养基从南移仿刺参肠道中分离得到1株优势乳酸菌,命名为AJC-XP-15,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生长pH为6.5;其表面疏水性和自聚率分别为34.56%和35.61%,经16S RNA基因序列分析,并结合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将其鉴定为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拮抗实验结果显示,菌株AJC-XP-15及其发酵上清液对塔氏弧菌(Vibriotubiashii)、哈维氏弧菌(V.harveyi)、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VP)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等病原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体外益生实验表明,菌株AJC-XP-15对人工胃肠液的耐受性很好,在pH3.0的模拟人工胃液处理3 h后的存活率为71.43%,在pH 6.8的模拟人工肠液处理3 h后的存活率为92.1%;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菌株AJC-XP-15的无细胞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分别为(82.67±6.92)%和(15.36±2.95)%,其发酵上清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为(26.36±2.58)%;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菌株AJC-XP-15对四环素、恩诺沙星、盐酸多西环素等抗生素敏感,对氟苯尼考、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等抗生素不敏感。研究结果可为仿刺参肠道源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和候选益生菌种筛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 分离鉴定 生长特性 益生特性
下载PDF
1株布氏乳杆菌的益生特性及其安全性研究
19
作者 石艳 彭昊 +5 位作者 李珣 李军 李常挺 白慧丽 马春霞 廖玉英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98-104,共7页
为了筛选抗菌效果好、益生特性优良的益生菌制剂,试验测定已分离鉴定出的布氏乳杆菌GXNN20210328-6(以下简称GX0328-6)的体外抑菌效果、生长曲线、产酸能力、耐受性及小鼠安全性以评估其益生特性及安全性。结果表明:GX0328-6对鼠伤寒沙... 为了筛选抗菌效果好、益生特性优良的益生菌制剂,试验测定已分离鉴定出的布氏乳杆菌GXNN20210328-6(以下简称GX0328-6)的体外抑菌效果、生长曲线、产酸能力、耐受性及小鼠安全性以评估其益生特性及安全性。结果表明:GX0328-6对鼠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均有抑菌效果,尤其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抑菌效果最强;pH=2.5强酸环境下6 h、60℃高温环境下90 min,GX0328-6活菌数均在1×10^(6)CFU/mL以上;在0.5%高胆盐浓度下2 h保持存活率在50%以上(57.14%);小鼠安全性试验显示,GX0328-6对小鼠的饮食、生理及精神状态均无不良影响,对小鼠的体重及免疫器官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此外,与CON组小鼠相比,LB组小鼠肝脏及肠道均未有损伤,提示GX0328-6对小鼠具有安全性。综上,GX0328-6具有良好的益生特性及安全性。本研究可为益生菌作为饲料添加剂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 布氏乳杆菌 益生特性 安全性 耐受性
下载PDF
罗非鱼源肠道益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体外益生特性分析
20
作者 李秋月 杨雪娇 +3 位作者 谭春艳 陈家裕 林连兵 邓先余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共9页
为了筛选出优良的鱼源益生菌,作者以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实验材料,进行肠道芽孢杆菌和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抑菌活性、耐酸性、耐胆盐、人工胃肠液耐受、溶血活性和抗生素敏感性等体外益生特性分... 为了筛选出优良的鱼源益生菌,作者以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实验材料,进行肠道芽孢杆菌和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抑菌活性、耐酸性、耐胆盐、人工胃肠液耐受、溶血活性和抗生素敏感性等体外益生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从罗非鱼肠道中共分离得到109株菌,其中包括79株乳酸菌和30株芽孢杆菌,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最终筛选出3株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3株菌均无溶血活性,对抗生素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对强酸、胆盐和人工胃肠液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对水产病原菌具有不同的抑菌活性。筛选得到的3株菌丰富了鱼源益生菌资源,它们均可作为优良的鱼源益生菌候选菌株。其中,菌株R1对强酸和人工胃肠液耐受性最强,菌株R29耐胆盐能力最强,可进行进一步的益生特性研究,挖掘其作为食品源益生菌的益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益生 筛选 益生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