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钼铋混合精矿盐酸浸出分离并制备海绵铋工艺研究
1
作者 沈凌畅 周小舟 +3 位作者 沈裕军 彭俊 蔡云卓 朱安宇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9-112,共4页
针对钼铋混合精矿进一步分选流程长、成本高以及传统火法炼铋工艺冗长、能耗高、铋回收率偏低等问题,采用通氧盐酸浸出新工艺,考察了盐酸浓度、浸出时间、温度等因素对钼铋浸出的影响,在盐酸浓度3 mol/L、液固比3∶1、温度80℃、搅拌转... 针对钼铋混合精矿进一步分选流程长、成本高以及传统火法炼铋工艺冗长、能耗高、铋回收率偏低等问题,采用通氧盐酸浸出新工艺,考察了盐酸浓度、浸出时间、温度等因素对钼铋浸出的影响,在盐酸浓度3 mol/L、液固比3∶1、温度80℃、搅拌转速500 r/min优化条件下通氧气浸出6.0 h,铋浸出率达99.13%,钼不浸出富集于浸出渣中,实现了铋和钼的高效分离;浸出液经净化除杂及铁板置换后得到了纯度99%以上的海绵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铋混合精矿 海绵铋 盐酸浸出 柿竹园
下载PDF
废稀土抛光粉盐酸浸出过程研究
2
作者 吴希桃 张洁 +3 位作者 吴海国 谢圣中 杨庆山 江名喜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9-113,共5页
采用盐酸直接浸出方式从稀土废抛光粉中回收稀土,考察了盐酸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和液固比对稀土和主要杂质元素Al_(2)O_(3)浸出率的影响,并探讨了浸出机理。结果表明,HCl体系单级浸出的优化条件为:HCl浓度8 mol/L、浸出温度80℃、... 采用盐酸直接浸出方式从稀土废抛光粉中回收稀土,考察了盐酸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和液固比对稀土和主要杂质元素Al_(2)O_(3)浸出率的影响,并探讨了浸出机理。结果表明,HCl体系单级浸出的优化条件为:HCl浓度8 mol/L、浸出温度80℃、浸出时间3 h、液固比4∶1,此时稀土元素浸出率为90.81%,Al_(2)O_(3)浸出率为43.68%。对比了单级浸出、二级浸出和三级逆流浸出效果,证实三级逆流浸出时稀土浸出率高达98.38%,浸出液中稀土总量增加,有利于稀土元素的下一步萃取回收,大大降低了回收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稀土抛光粉 预处理 三级逆流 机理分析 稀土 盐酸浸出
下载PDF
盐酸浸出铈基稀土抛光粉废料的反应热力学分析
3
作者 董硕 张邦文 +2 位作者 赵瑞超 布林朝克 刘芳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62,69,共6页
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论文。采用反应热力学方法研究盐酸浸出铈基稀土抛光粉废料的浸出反应,主要考虑浸出温度和盐酸浓度两个影响反应热力学参数,结合盐酸浸出实验结果和浸出反应的Gibbs自由能理论计算,结果发现:抛光粉废料中的CeO_(2... 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论文。采用反应热力学方法研究盐酸浸出铈基稀土抛光粉废料的浸出反应,主要考虑浸出温度和盐酸浓度两个影响反应热力学参数,结合盐酸浸出实验结果和浸出反应的Gibbs自由能理论计算,结果发现:抛光粉废料中的CeO_(2)不与盐酸反应,La_(2)O_(3)能很容易被盐酸浸出溶解,实验结果和反应的Gibbs自由能理论计算相一致。然而,盐酸浸出抛光粉废料中的Al_(2)O_(3),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完全相反,盐酸与Al_(2)O_(3)的反应Gibbs自由能大于零,理论上盐酸不能浸出该废料中的Al_(2)O_(3),但实验结果表明Al_(2)O_(3)的浸出率高于91%。这与废料中的Al_(2)O_(3)是反应活性高的非晶质的,而反应Gibbs自由能计算中采用稳定的Al_(2)O_(3)晶体结构(刚玉)的热力学参数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工程 铈基稀土抛光粉废料 盐酸浸出 反应热力学
下载PDF
赤泥盐酸浸出提取钪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1
4
作者 王克勤 于永波 +1 位作者 王皓 陈津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5-98,共4页
以盐酸作为浸出剂,对从赤泥中提取钪的试验条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浸出剂盐酸浓度为6mol/L,液固比为5∶1,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h,钪的浸出率大于85%,每1kg赤泥酸耗量约为21.2mol。
关键词 赤泥 盐酸浸出
下载PDF
盐酸浸出自然冷却含钛高炉渣 被引量:40
5
作者 熊瑶 李春 +1 位作者 梁斌 谢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57-563,共7页
对盐酸浸出自然冷却的含钛高炉渣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炉渣中镁铝尖晶石最先浸出,其次是攀钛透辉石和富钛透辉石,钙钛矿的浸出速度最慢。镁铝尖晶石和透辉石的溶解导致高炉渣破碎成细小颗粒,其主要物相是钙钛矿。透辉石溶解形... 对盐酸浸出自然冷却的含钛高炉渣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炉渣中镁铝尖晶石最先浸出,其次是攀钛透辉石和富钛透辉石,钙钛矿的浸出速度最慢。镁铝尖晶石和透辉石的溶解导致高炉渣破碎成细小颗粒,其主要物相是钙钛矿。透辉石溶解形成的硅酸析出并包裹在未反应的高炉渣表面。当钛的浸出率超过22%以后,浸出速度显著下降,这是钙钛矿的反应活性差以及硅酸的包裹所致,而钙钛矿的反应活性差可能是浸出速度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在20%盐酸溶液中于100℃下经8h浸出,钛的浸出率仅为44%。机械球磨可以显著强化高炉渣中钛的浸出,采用边磨边浸的方法,钛的浸出率可达72%。行星球磨强化浸出的主要原因是富钛透辉石与攀钛透辉石的选择性机械活化以及高炉渣的细化作用;边磨边浸具有更好的细化效果,加速了钙钛矿的溶解,因而对钛浸出的强化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钛高炉渣 盐酸浸出 行为 机械球磨
下载PDF
红土镍矿常压盐酸浸出工艺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郭学益 吴展 +2 位作者 李栋 石文堂 田庆华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9-72,76,共5页
采用盐酸在常压下浸出红土镍矿,考察了矿石粒度、酸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固液比、氯离子浓度对镍、钴、锰等金属浸出率的影响,得到了该实验下的优化条件为:矿石粒度为0.125~0.15 mm、酸料比为3∶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 h、... 采用盐酸在常压下浸出红土镍矿,考察了矿石粒度、酸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固液比、氯离子浓度对镍、钴、锰等金属浸出率的影响,得到了该实验下的优化条件为:矿石粒度为0.125~0.15 mm、酸料比为3∶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 h、固液比为1∶4、不外加氯化盐。在优化条件下的浸出结果表明,各金属的浸出率分别为Ni 86.9%、Co 67.8%,Fe 86.5%、Mn 80.1%、Mg58.5%、Cr 72.6%。对不同反应温度下的镍、铁的浸出率-时间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该浸出过程不符合广泛采用的收缩核模型,而用Avrami方程拟合则很好地符合其线性关系。浸出过程中镍、铁的活化能分别为72.125 kJ/mol和88.566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镍矿 盐酸浸出 动力学 Avrami方程
下载PDF
纤蛇纹石的盐酸浸出及其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杨艳霞 冯其明 +1 位作者 刘琨 王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6-139,共4页
研究了纤蛇纹石盐酸浸出过程中影响浸出率的主要因素,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浸出条件为:盐酸浓度2mol/L,温度95~100℃,浸出时间3h,液固比60。进而通过建立液-固相反应纤维状颗粒的宏观动力学模型,研究了纤蛇纹石盐酸浸出的动力学过程... 研究了纤蛇纹石盐酸浸出过程中影响浸出率的主要因素,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浸出条件为:盐酸浓度2mol/L,温度95~100℃,浸出时间3h,液固比60。进而通过建立液-固相反应纤维状颗粒的宏观动力学模型,研究了纤蛇纹石盐酸浸出的动力学过程。依据此模型所求得的反应表观活化能为24.4kJ/mol,与用等浸出率法求得的值25.4kJ/mol基本一致。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纤蛇纹石的盐酸浸出过程受扩散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蛇纹石 盐酸浸出 动力学 模型 粒度
下载PDF
机械活化和氧化-还原处理对攀西钛铁矿精矿盐酸浸出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6
8
作者 谭平 胡慧萍 张黎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414-1421,共8页
研究机械活化和氧化-还原处理对攀西钛铁矿精矿盐酸浸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和氧化-还原处理均可明显提高钛铁矿精矿中铁、钙和镁的浸出;氧化-还原处理的钛铁矿经盐酸浸出后得到的人造金红石,其钙镁含量过高,不能满足沸腾氯... 研究机械活化和氧化-还原处理对攀西钛铁矿精矿盐酸浸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和氧化-还原处理均可明显提高钛铁矿精矿中铁、钙和镁的浸出;氧化-还原处理的钛铁矿经盐酸浸出后得到的人造金红石,其钙镁含量过高,不能满足沸腾氯化法的要求;经机械活化处理的氧化-还原钛铁矿,能进一步降低盐酸浸出渣的钙镁含量,所得到的人造金红石含TiO290.50%、全铁1.37%、钙镁总量1.00%,完全满足沸腾氯化法的生产要求。最佳的氧化还原处理条件为:在900℃氧气气氛中氧化15min,在750℃氢气气氛中还原3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铁矿精矿 机械活化 氧化 还原 盐酸浸出
下载PDF
铝土矿浮选尾矿盐酸浸出除铁工艺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耀武 孙挺 +3 位作者 冯乃祥 尤晶 彭建平 秦剑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74,共4页
铝土矿浮选尾矿含铁量较高,不能直接作为电热法生产一次铝硅合金的原料。采用盐酸对铝土矿浮选尾矿进行了除铁。考察了浸出时间、浸出温度、浸出液固比及盐酸浓度对尾矿氧化铁和氧化铝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浸出温度80℃、浸出... 铝土矿浮选尾矿含铁量较高,不能直接作为电热法生产一次铝硅合金的原料。采用盐酸对铝土矿浮选尾矿进行了除铁。考察了浸出时间、浸出温度、浸出液固比及盐酸浓度对尾矿氧化铁和氧化铝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浸出温度80℃、浸出时间120 min、浸出液固比5∶1、盐酸浓度21%的条件下,尾矿的除铁率可达95%以上,氧化铝的损失率在4.3%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浮选尾矿 盐酸浸出 除铁
下载PDF
高硅铝土矿的盐酸浸出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利华 蒋训雄 +1 位作者 汪胜东 范艳青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9-31,共3页
对高硅铝土矿进行了盐酸浸出的探索性试验研究。考察了液固比、浸出时间、浸出温度、盐酸质量百分浓度对铝土矿中氧化铝和铁的浸出率影响。通过各单因素条件试验确定了铝土矿盐酸浸出的最佳工艺参数,Al2O3的浸出率可以达到93%以上。
关键词 铝土矿 盐酸浸出 氧化铝
下载PDF
氧化铝赤泥盐酸浸出回收钒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克勤 李生虎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34,共5页
采用盐酸两段浸出氧化铝赤泥中的钒,钒浸出率达97.96%;二段浸出液经蒸发浓缩及净化除杂后,采用100%醋酸戊酯进行三级萃取,钒萃取率达到95.67%;对负载有机相采用10%NH4OH进行三级逆流反萃,钒反萃率达到97.23%;反萃水相经铵盐沉淀、热分... 采用盐酸两段浸出氧化铝赤泥中的钒,钒浸出率达97.96%;二段浸出液经蒸发浓缩及净化除杂后,采用100%醋酸戊酯进行三级萃取,钒萃取率达到95.67%;对负载有机相采用10%NH4OH进行三级逆流反萃,钒反萃率达到97.23%;反萃水相经铵盐沉淀、热分解等工序后,得到纯度为98.50%的V2O5产品,钒总回收率为82.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赤泥 钒回收 盐酸浸出 溶剂萃取
原文传递
硼泥中氧化镁组分的盐酸浸出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侯会丽 张广心 +1 位作者 郑水林 孙青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1-63,78,共4页
为解决硼泥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充分利用其中的镁元素制备镁盐和其他镁化工产品,进行了硼泥的盐酸浸出实验研究。首先采取煅烧的方式对硼泥活化预处理,研究了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对工艺的影响,得到适宜的煅烧工艺条件:煅烧温度为600℃、... 为解决硼泥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充分利用其中的镁元素制备镁盐和其他镁化工产品,进行了硼泥的盐酸浸出实验研究。首先采取煅烧的方式对硼泥活化预处理,研究了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对工艺的影响,得到适宜的煅烧工艺条件:煅烧温度为600℃、煅烧时间为2 h;在盐酸浸出硼泥工艺过程中,研究了盐酸用量、酸浸温度、酸浸时间对硼泥中氧化镁浸出率的影响,得到适宜的酸浸工艺条件:盐酸用量为2.5 mL/g、酸浸温度为95℃、酸浸时间为1 h,在此条件下氧化镁的浸出率达到95.8%。硼泥浸出渣的XRD测试表明,硼泥主要含有的镁物相镁橄榄石和菱镁矿已被完全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泥 盐酸浸出 氧化镁
下载PDF
微波辐照-盐酸浸出制备高钛渣的探索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晓东 洪品杰 戴树珊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9-41,共3页
钛铁矿经过预氧化处理,再经微波辐照—盐酸浸出,能制得富钛渣,此工艺具有方法新、工艺简便、速度快、能耗低等特点。
关键词 微波 钛铁矿 盐酸浸出 富钛渣
下载PDF
盐酸浸出白云鄂博选铁尾矿中经钙化焙烧的稀土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强 边雪 吴文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7-200,共4页
白云鄂博选矿厂现弱磁选—强磁选—浮选工艺的弱磁选尾矿再经钙化焙烧—弱磁选选铁后的尾矿REO含量为12.27%,主要成分为稀土氧化物和萤石,氟磷灰石、石英等少量。对盐酸浸出其中稀土氧化物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盐酸浓度为1... 白云鄂博选矿厂现弱磁选—强磁选—浮选工艺的弱磁选尾矿再经钙化焙烧—弱磁选选铁后的尾矿REO含量为12.27%,主要成分为稀土氧化物和萤石,氟磷灰石、石英等少量。对盐酸浸出其中稀土氧化物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盐酸浓度为1.5 mol/L,浸出温度为45℃,液固比为10∶1 m L/g,浸出时间为60 min,搅拌速度为300 r/min情况下,稀土浸出率可达93.15%,氟浸出率仅为0.23%,表明在控制氟浸出的前提下稀土得到了高效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鄂博尾矿 盐酸浸出 稀土
下载PDF
微波强化与常规盐酸浸出赤泥回收Ga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柯胜男 王海芳 +2 位作者 侯斌 刘锦卉 田颖霄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6-31,共6页
采用盐酸为浸出剂,考察了在常规和微波强化作用下盐酸浸出赤泥回收Ga过程中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盐酸体积与赤泥质量比和盐酸浓度对Ga浸出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分别确定了Ga浸出率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以及优化的浸出条件。结果表明,常... 采用盐酸为浸出剂,考察了在常规和微波强化作用下盐酸浸出赤泥回收Ga过程中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盐酸体积与赤泥质量比和盐酸浓度对Ga浸出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分别确定了Ga浸出率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以及优化的浸出条件。结果表明,常规盐酸浸出过程中Ga浸出率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及最佳浸出条件为:浸出温度100℃、浸出时间4h、盐酸浓度8mol/L以及盐酸体积与赤泥质量比7mL∶1g;而采用微波强化盐酸浸出时,Ga浸出率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及最佳浸出条件为:浸出温度80℃、浸出时间25min、盐酸体积与赤泥质量比7mL∶1g以及盐酸浓度7mol/L。相比常规盐酸浸出,微波强化盐酸浸出的Ga浸出率更高,浸出温度更低,浸出时间明显缩短,盐酸浓度也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GA 微波强化 盐酸浸出 回收
原文传递
N_(235)从大洋多金属结核盐酸浸出液中萃取钴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先柏 周勤俭 +1 位作者 杨静 姜小平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4-47,共4页
用N235+TBP作萃取剂,H2O作反萃剂从大洋多金属结核盐酸浸出液除铁余液中萃取钴。HCl浓度、Cl-浓度、N235浓度、相比对钴的萃取率有较大影响,而萃取时间则无明显影响。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当平衡次数为17~21... 用N235+TBP作萃取剂,H2O作反萃剂从大洋多金属结核盐酸浸出液除铁余液中萃取钴。HCl浓度、Cl-浓度、N235浓度、相比对钴的萃取率有较大影响,而萃取时间则无明显影响。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当平衡次数为17~21次时,钴的萃取率大于977%,反萃率大于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多金属结核 N_235 萃取 盐酸浸出
下载PDF
失效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中钴铜氧化物的盐酸浸出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文辉 邱定蕃 +1 位作者 王成彦 尹飞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9-83,共5页
通过单因素条件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由失效锂离子电池制备的以氧化物为主的含钴铜物料的盐酸常压浸出过程。最优的浸出条件为在45℃用2mol/L盐酸浸出物料6h,液固比为25∶1(mL/g),搅拌强度200r/min。此条件下验证试验Co和Cu平均浸出... 通过单因素条件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由失效锂离子电池制备的以氧化物为主的含钴铜物料的盐酸常压浸出过程。最优的浸出条件为在45℃用2mol/L盐酸浸出物料6h,液固比为25∶1(mL/g),搅拌强度200r/min。此条件下验证试验Co和Cu平均浸出率分别为99.80%和99.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技术 盐酸浸出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微波辐照—盐酸浸出制备高钛渣的探索 被引量:7
18
作者 周晓东 洪品杰 戴树珊 《云南冶金》 1997年第3期34-38,共5页
钛铁矿经过预氧化处理,再经微波辐照—盐酸浸出,能制得富钛渣。且具有方法新、工艺简便、速度快、能耗低等特点。
关键词 微波 钛铁矿 盐酸浸出 富钛渣
下载PDF
盐酸浸出热镀锡烟尘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宝 史威 +2 位作者 李倩 王健龙 刘益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13年第5期31-33,共3页
以热镀锡在镀锡过程中产生的含锡烟尘为原料,采用盐酸浸出热镀锡烟尘,在盐酸浓度为125 g/L、浸出温度为75℃、液固比为5∶1、浸出时间为100 min的优化条件下,Sn、Zn、Cu的浸出率分别为97.36%、99.03%、99.98%。
关键词 热镀锡烟尘 盐酸浸出
下载PDF
复杂钪精矿碱熔合焙烧-水解-盐酸浸出工艺分离钪 被引量:1
20
作者 肖军辉 梁冠杰 +3 位作者 黄雯孝 丁威 彭杨 吴强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6-74,共9页
川西含钪精矿含钪为189.80g/t,主要含钪的载体矿物为绿泥石、蒙脱石、滑石和角闪石,且铁、钙、镁等元素的含量较高,钪的分离难度较大。采用碱熔合—水解—盐酸浸出工艺分离川西含钪精矿中的钪,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650℃、焙烧时间15min... 川西含钪精矿含钪为189.80g/t,主要含钪的载体矿物为绿泥石、蒙脱石、滑石和角闪石,且铁、钙、镁等元素的含量较高,钪的分离难度较大。采用碱熔合—水解—盐酸浸出工艺分离川西含钪精矿中的钪,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650℃、焙烧时间15min、碳酸氢钠用量100%、盐酸用量15%、浸出时间75min、浸出温度45℃、液固比为1.5∶1的工艺条件下,获得了钪浸出率99.56%的钪分离指标。浸出渣的化学成分、形貌及能谱分析显示:浸出渣中主要的成分为硅、铝、镁、钪,且钪的含量较低为4.32g/t,浸出渣的扫描电镜分析图谱中没有明显的Sc谱线峰值,这也说明绝大部分钪被溶解进入液相,从理论上验证了钪精矿采用碱熔合焙烧-水解-盐酸浸出工艺分离钪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钪精矿 碱熔合焙烧 水解 盐酸浸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