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曲康唑胶囊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对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梁翠红 蔡素芬 华世玲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8期112-114,共3页
目的 探讨伊曲康唑胶囊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对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136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68)和观察组(n=68),其中对照组采用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 目的 探讨伊曲康唑胶囊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对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136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68)和观察组(n=68),其中对照组采用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观察组采用伊曲康唑胶囊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真菌学疗效;观察复发情况、皮疹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2周真菌学检验阳性率及6个月后复发率明显更低(P <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及4周的皮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7.35%,与对照组8.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中各个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伊曲康唑胶囊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可提高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减少复发率,加快皮疹消退,提高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拉色菌毛囊炎 伊曲康唑胶囊 盐酸阿莫罗芬乳膏 生活质量 炎性因子
下载PDF
鹅掌风醋剂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鳞屑角化型足癣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余思凡 刘涛峰 马畅 《山西中医》 2023年第6期47-48,共2页
目的:观察鹅掌风醋剂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鳞屑角化型足癣的疗效。方法:选取98例鳞屑角化型足癣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外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鹅掌风醋剂外用,治疗总疗程为... 目的:观察鹅掌风醋剂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鳞屑角化型足癣的疗效。方法:选取98例鳞屑角化型足癣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外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鹅掌风醋剂外用,治疗总疗程为4周,治疗4周后两组均停药进行真菌镜检复查。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皮损情况,计算症状积分、治疗总有效率并比较停药4周后两组患者的真菌清除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各项积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停药4周后真菌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鹅掌风醋剂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鳞屑角化型足癣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屑角化型足癣 鹅掌风醋剂 盐酸阿莫罗芬乳膏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荆皮癣湿酊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鳞屑角化型足癣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石红 林琳 刘涛峰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33-36,共4页
目的观察荆皮癣湿酊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鳞屑角化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鳞屑角化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以盐酸阿莫罗芬乳膏外用,观察组给予荆皮癣湿酊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外用。治疗前后分... 目的观察荆皮癣湿酊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鳞屑角化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鳞屑角化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以盐酸阿莫罗芬乳膏外用,观察组给予荆皮癣湿酊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外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症状体征评分,比较临床疗效和真菌清除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皮损面积、脱屑评分和总评分下降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真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荆皮癣湿酊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能有效控制、改善鳞屑角化型足癣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皮癣湿酊 盐酸阿莫罗芬乳膏 鳞屑角化型足癣
下载PDF
藿黄浸剂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角化型足癣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翠侠 翟晓翔 +2 位作者 李敬果 陈向辉 陈桂升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372-373,共2页
目的观察藿黄浸剂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角化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角化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将患病足浸泡于藿黄浸剂内,每次1h左右,晾干后外用盐酸阿莫罗芬乳膏,1次/d,连用4周;对照组29例,给予外用盐酸阿莫罗... 目的观察藿黄浸剂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角化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角化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将患病足浸泡于藿黄浸剂内,每次1h左右,晾干后外用盐酸阿莫罗芬乳膏,1次/d,连用4周;对照组29例,给予外用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1次/d,连用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3%,对照组为5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藿黄浸剂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角化型足癣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盐酸阿莫罗芬乳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黄浸剂 盐酸阿莫罗芬乳膏 角化型足癣
下载PDF
硝酸奥昔康唑乳膏与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手足癣的疗效比较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詹水明 《中国处方药》 2019年第12期62-64,共3页
目的观察硝酸奥昔康唑乳膏与盐酸阿莫罗芬乳膏在手足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接收的82例手足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归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患者。对照组为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 目的观察硝酸奥昔康唑乳膏与盐酸阿莫罗芬乳膏在手足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接收的82例手足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归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患者。对照组为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观察组为硝酸奥昔康唑乳膏治疗。结果观察组真菌清除率97.56%,对照组真菌清除率92.68%,观察组真菌清除率更高,但两组真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88%,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3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费用(176.90±0.69)元,对照组治疗费用(66.45±0.47)元,两组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12%,对照组总有效率90.24%,观察组治疗效果略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总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硝酸奥昔康唑乳膏与盐酸阿莫罗芬乳膏对手足癣的治疗效果相当,均能够有效实现对真菌的清除,减少红斑、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好,但是硝酸奥昔康唑乳膏的药品治疗费用较盐酸阿莫罗芬乳膏高,可结合患者的经济状况为患者选择价格合理的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奥昔康唑 盐酸阿莫罗芬乳膏 手足癣
下载PDF
硝酸奥昔康唑乳膏与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手足癣的康复效果分析
6
作者 王丽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0286-0290,共5页
分析硝酸奥昔康唑乳膏与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手足癣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12月-2020.12月到本院治疗手足癣疾病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组内30例,接受硝酸奥昔康唑乳膏与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模式),对照组(组内30例,接受盐酸阿莫... 分析硝酸奥昔康唑乳膏与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手足癣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12月-2020.12月到本院治疗手足癣疾病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组内30例,接受硝酸奥昔康唑乳膏与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模式),对照组(组内30例,接受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模式),比对两组患者指标评分、疗效、不良反应出现概率、治疗费用与治疗时间以及真菌清除概率。结果:在治疗两周时,治疗结束的时候指标评分,结束两周之后指标变化状况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实验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22/30(73.33%)、真菌清除的概率为29/30(96.67%)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出现概率为4/30(13.33%),治疗费用66.28±0.58/元与治疗时间1.36±0.26/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硝酸奥昔康唑乳膏与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模式对手足癣疾病进行治疗,可以节约治疗费用和时间的同时,还可以提升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低,真菌清除的概率比较高,该药物联合治疗模式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奥昔康唑 盐酸阿莫罗芬乳膏 手足癣 疗效 真菌清除概率
下载PDF
伊曲康唑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效果分析
7
作者 刘小高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12期0063-0066,共4页
分析伊曲康唑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全州县疾控中心皮肤门诊102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将51例予以伊曲康唑治疗纳入口服组,51例予以伊曲康唑+盐酸阿... 分析伊曲康唑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全州县疾控中心皮肤门诊102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将51例予以伊曲康唑治疗纳入口服组,51例予以伊曲康唑+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纳入联合组。对比两组疗效、生活质量、安全性、复发率及心理状态。结果 联合组治疗有效率较口服组更高,P<0.05;治疗前,WHOQOL-BREF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较口服组更高,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口服组更低,P<0.05;联合组联合组复发率较口服组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SAS、SDS评分对比,P>0.05,治疗后联合组更低,P<0.05。结论 伊曲康唑+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具有较高疗效,且患者不易复发,获得较高安全性,最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提升患者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曲康唑 马拉色菌 盐酸阿莫罗芬乳膏 毛囊炎
原文传递
红色毛癣菌对三种抗真菌外用药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颖 张晋巧 甄莉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6年第12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硝酸咪康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盐酸阿莫罗芬乳膏对红色毛癣菌的抗真菌活性,及此3种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选用红色毛癣菌共16株,包括1株标准菌株和15株临床分离株,采用琼脂扩散法,记录3种不同药物周围的抑菌圈直径,并对标... 目的探讨硝酸咪康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盐酸阿莫罗芬乳膏对红色毛癣菌的抗真菌活性,及此3种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选用红色毛癣菌共16株,包括1株标准菌株和15株临床分离株,采用琼脂扩散法,记录3种不同药物周围的抑菌圈直径,并对标准菌及临床分离菌的抑菌圈直径进行比较。结果 3种药物周围都形成抑菌环,抑菌环直径大小: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抑菌圈>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的抑菌圈>硝酸咪康唑乳膏抑菌圈(P<0.01)。在外用药作用下,标准菌株与临床分离株的抑菌环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盐酸阿莫罗芬乳膏体外抗真菌活性最大,其次为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最弱,这3种药物尚未产生耐药,或耐药性不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咪康唑 盐酸特比萘芬 盐酸阿莫罗芬乳膏 红色毛癣菌 抗真菌活性 耐药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