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6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纳与承诺疗法对重症监护病房转出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1
作者 蒋雅琼 刘颖 +4 位作者 陈露露 颜妮雅 季建红 吴辉 薛莉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163-167,共5页
目的探讨接纳与承诺疗法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转出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及创伤后成长(PTG)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ICU转出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ICU... 目的探讨接纳与承诺疗法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转出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及创伤后成长(PTG)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ICU转出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ICU转出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接纳与承诺疗法。比较两组PTSD、PTG、重返ICU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回避/麻木、高警觉、再体验、PSTD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个人力量、人际关系、新可能性、精神变化、PTG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重返ICU率低于对照组(χ^(2)=4.547,P<0.05)。结论接纳与承诺疗法能够缓解ICU转出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促进创伤后成长,降低重返ICU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转出患者 接纳与承诺疗法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成长
下载PDF
免疫功能低下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获得性多重耐药菌定植、感染及病死率的影响
2
作者 李俊红 王娟 +2 位作者 江颖仪 劳穗华 俞朝贤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6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功能低下对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多重耐药菌定植、感染及病死率的影响,为临床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入住广州市胸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117例,分为免疫正常组59例和免疫抑制... 目的:探讨免疫功能低下对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多重耐药菌定植、感染及病死率的影响,为临床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入住广州市胸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117例,分为免疫正常组59例和免疫抑制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多重耐药菌定植率、感染率及病死率。结果:免疫抑制组多重耐药菌定植率、感染率明显高于免疫正常组(37.93%vs18.64%,48.28%vs2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P=0.02;χ^(2)=5.58,P=0.02),且风险分别是免疫正常组的4.59倍、10.90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CI 1.26~6.74,P=0.02;95%CI 2.79~42.61,P<0.001)。免疫抑制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免疫正常组(67.24%vs 4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0,P=0.02)。结论:免疫功能低下增加了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获得性多重耐药菌定植率及感染风险,且病死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多重耐药菌(MDRO) 免疫抑制 定植 感染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调查与防控
3
作者 徐文君 吴岷岷 +2 位作者 杨力 张胜男 尚前 《现代医院管理》 2024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调查一起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发生的肺炎克雷伯菌(KP)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评价控制措施实施效果,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对2020年6-8月在NICU检出KP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控制... 目的调查一起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发生的肺炎克雷伯菌(KP)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评价控制措施实施效果,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对2020年6-8月在NICU检出KP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控制措施。结果14例检出KP的患者中,9例医院感染,KP引发的医院感染例次率高于3-5月(P<0.05)。84份环境卫生学标本,2份标本检出KP。采取综合性与针对性控制措施后,复查未检出KP,9-11月医院感染例次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本次事件推测为外源性的KP定植于电热烧水器托盘,经由医务人员手或水杯等物品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通过查找感染源,采取集束化、针对性干预策略,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流行病学 控制措施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压力性损伤患者伤口感染的致病菌及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王洁 吴炜炜 林一禾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28-431,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压力性损伤(PI)患者的伤口感染致病菌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期间发生PI的1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伤口感染发生情况及其致病菌种类,分析导致患者发生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压力性损伤(PI)患者的伤口感染致病菌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期间发生PI的1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伤口感染发生情况及其致病菌种类,分析导致患者发生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重症监护病房189例PI患者中,有32例(16.93%)发生了伤口感染。伤口分泌物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48株,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真菌分别有19株(39.58%)、27株(56.25%)和2株(4.17%)。年龄≥70岁、创面分期3~4期、合并组织水肿、合并糖尿病、血浆白蛋白水平<30 g/L、PI持续时间≥1个月及大小便失禁是PI患者发生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而加用中药敷料及有自主翻身能力是避免发生伤口感染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PI患者伤口感染中革兰氏阴性菌检出率较高,年龄越大、创面分期3~4期、合并组织水肿、合并糖尿病、血浆白蛋白水平较低、PI持续时间较长、大小便失禁的PI患者越容易出现伤口感染,因此,临床可使用针对性的抗生素,加用中药敷料,协助患者勤翻身等,以减少PI伤口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压力性损伤 伤口感染 致病菌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君承合剂治疗重症监护病房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林朝亮 朱红林 +2 位作者 成向进 李长青 陈福来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737-740,共4页
目的:评价君承合剂治疗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50例,采用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君承合剂及莫沙比利,评... 目的:评价君承合剂治疗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50例,采用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君承合剂及莫沙比利,评价治疗前后2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积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总体评定。结果:治疗组在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胃肠功能障碍积分改善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改善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对照比较无差异性(P>0.05)。结论:君承合剂治疗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急性胃肠功能障碍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ICU) 急性胃肠功能障碍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面对患者死亡情感体验的定性研究
6
作者 孙萌 岳鹏 +1 位作者 何茵 王国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3-418,共6页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面对患者死亡的情感体验,探究存在替代性创伤反应的ICU护士面对患者死亡的情感体验。方法: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的研究设计,选取ICU存在替代性创伤反应(灾难救助者替代性创伤问卷...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面对患者死亡的情感体验,探究存在替代性创伤反应的ICU护士面对患者死亡的情感体验。方法: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的研究设计,选取ICU存在替代性创伤反应(灾难救助者替代性创伤问卷各因子及总分超过理论中值)的责任护士16例,对其个体生活的参考框架、自我能力、自我资源、心理需求与认知图式和意象进行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ICU护士面对患者死亡的情感体验归纳为应激刺激下的自我防御和持续浸润后的情感内耗2个主题,其中应激刺激下的自我防御包括无意识的短暂封闭和个人化的情绪反应;持续浸润后的情绪内耗包括镜像复制患方情绪、尸体料理触发终结感、安慰家属束手无策、难以避免承担责任、消磨职业的归属感以及家庭成员关系严峻。结论:本研究总结了ICU护士面对患者死亡的双重情感体验,即应激刺激下的自我防御和持续浸润后的情感内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护士 死亡 定性研究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筛查结果及致病基因突变分析
7
作者 杨晓 朱丽娜 +2 位作者 马宁 李昊 杨茹莱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902-907,共6页
目的 探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中开展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筛查的意义,以及新生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和感染对干血斑T细胞受体切除环(TREC)拷贝数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16日至2020年6月9日在解放军总... 目的 探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中开展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筛查的意义,以及新生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和感染对干血斑T细胞受体切除环(TREC)拷贝数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16日至2020年6月9日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疗中心NICU住院的227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按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和感染情况进行分组,采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TREC拷贝数。分析性别、胎龄、出生体重、感染与TREC拷贝数的关系,并对SCID筛查阳性的新生儿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分析以明确诊断。结果 不同性别NICU新生儿TREC拷贝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极早产儿组、晚期早产儿组TREC拷贝数高于超早产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EC拷贝数随着出生体重的增加而稍有增加,但是各组TREC拷贝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TREC拷贝数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16例新生儿SCID筛查阳性,均在SCID致病基因ADA上均检测出2个突变,可以确认为ADA-SCID患者。结论 对NICU新生儿进行SCID早期筛查并对筛查阳性新生儿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可以明确SCID诊断,对提高SCID患儿生存率有重要意义。NICU新生儿性别、胎龄和出生体重与TREC拷贝数的关系需在扩大样本量后进一步探讨。感染性疾病可能导致SCID筛查的假阳性,应该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新生儿 筛查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基因突变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临床警报管理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8
作者 周晓云 刘程程 +5 位作者 石雅楠 张华 崔菡斐 张坤 刘红 房晓杰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5期510-516,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和整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临床警报管理的认知、体验及期望,为提高警报管理水平,促进警报管理安全提供依据。方法检索PubMed、CINAHL、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循证卫... 目的系统评价和整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临床警报管理的认知、体验及期望,为提高警报管理水平,促进警报管理安全提供依据。方法检索PubMed、CINAHL、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EBSCO、PsyclNFO、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23年3月1日关于ICU护士临床警报管理相关质性研究。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20版)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整合结果。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提炼出48个原始研究结果,综合为9个新的类别,整合得出4个整合结果,包括ICU护士对警报管理的认知;警报管理负性体验;警报管理影响因素;期望及建议。结论应对护理人员进行全阶段的教育或调适,循证建立警报管理流程,配合多学科合作并优化技术支持,促进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报管理 重症监护病房 护士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与病原菌谱:一项单中心五年研究
9
作者 李艳敏 张瑞敏 +3 位作者 平莉莉 翟丽娜 张晓丽 韩军月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5-200,共6页
目的 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病原菌谱及变迁情况。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2月某院NICU发生医院感染新生儿的临床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医院感染的病原菌谱情况。结果 共调查7 597例住院新生儿,240例发生医院感染,共26... 目的 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病原菌谱及变迁情况。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2月某院NICU发生医院感染新生儿的临床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医院感染的病原菌谱情况。结果 共调查7 597例住院新生儿,240例发生医院感染,共263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16%,例次发病率为3.46%。其中血流感染96例(36.50%),呼吸系统感染70例(26.62%),感染部位不明确者57例(21.67%)。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7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8株(45.88%),以葡萄球菌属占比最高;革兰阴性菌78株(45.88%),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真菌14株(8.24%)。2018—2022年革兰阴性菌检出比率呈上升趋势(P<0.01)。结论 NICU医院感染以血流感染居多。近几年革兰阴性菌检出率逐年上升,临床应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病原菌
下载PDF
2018—2021年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抗菌药物使用与细菌耐药性分析
10
作者 师艳艳 徐鹏丽 +1 位作者 曾聪慧 李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8期153-157,共5页
目的分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与细菌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以季度为单位回顾性分析2018—2021年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ICU病原菌检出情况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细菌耐药性与DDDs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与细菌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以季度为单位回顾性分析2018—2021年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ICU病原菌检出情况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细菌耐药性与DDDs的相关性。结果医院ICU肺炎克雷伯杆菌检出总体呈上升趋势;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DDDs呈正相关(r=0.529,P=0.035);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率与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DDDs呈正相关(r=0.579,P=0.019;r=0.732,P=0.001),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率与头孢唑林DDDs呈负相关(r=-0.518,P=0.040)。结论医院ICU病原菌的耐药性变迁与抗菌药物使用量存在一定相关性,科学、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对减缓细菌耐药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细菌耐药 相关性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护理活动减少型谵妄患者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
11
作者 余梦婷 米洁 张婉竹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46,共4页
目的挖掘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护理活动减少型谵妄患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制订ICU活动减少型谵妄患者的护理流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7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1名ICU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使... 目的挖掘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护理活动减少型谵妄患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制订ICU活动减少型谵妄患者的护理流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7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1名ICU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使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及整理,分析提炼出主题。结果分析得出ICU护士护理活动减少型谵妄患者工作体验的5个主题,分别为:ICU护士活动减少型谵妄知识不足;培训存在较多问题;医护重视程度不够;早期识别困难;管理现状不佳。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在未来优化培训内容,改善ICU护士相关知识缺乏现状;提高医护的重视程度,给予护士合理授权;选用简易筛查工具,简化日常评估过程;制订系统评估流程,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活动减少型谵妄 工作体验 护士 质性研究
下载PDF
基于责任制的专职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
12
作者 刘彦彦 端木艳艳 +3 位作者 赵绍漓 蒋名丽 王颍源 李丹凤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责任制的专职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8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 目的:探讨基于责任制的专职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8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基于责任制的专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命体征,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指标、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均优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责任制的专职护理模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改善生命体征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护理效果得到认可,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制 专职护理 新生儿 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急性肾损伤相关生物学标志物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13
作者 尹磊 张晶佳 张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68-0070,共3页
探讨在重症监护病房入住的急性肾损伤患者,予以相关生物学标志物检测,观察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时段为2020年4月-2022年4月,选取在本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入住的急性肾损伤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非急性肾损伤... 探讨在重症监护病房入住的急性肾损伤患者,予以相关生物学标志物检测,观察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时段为2020年4月-2022年4月,选取在本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入住的急性肾损伤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非急性肾损伤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对相关生物学标志物实施检测。结果 观察组检测的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血尿素、人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尿白细胞介素-18数据均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观察组患者予以分期,显示I期、II期、III期的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血尿素、人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尿白细胞介素-18两两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在重症监护病房入住的急性肾损伤患者,通过对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血尿素、 人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尿白细胞介素-18等生物学标志物予以检测,可助于早期预测和辅助诊断疾病,且可判断患者急性肾损伤的病情程度,在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急性肾损伤 生物学标志物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指标的构建
14
作者 向彬 周蕾 朱翊君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构建适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预防指标体系,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方法: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和实地调研,初步确定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指标,再通过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修订和评价后最... 目的:构建适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预防指标体系,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方法: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和实地调研,初步确定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指标,再通过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修订和评价后最终建立了一套包括环境管理、医护人员操作规范、患儿个体化预防措施等多个方面的医院感染预防指标体系。结果:构建出包含结构指标、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的适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的指标体系。其中,共包括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43个三级指标。2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0.836和0.842,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63和0.217。内容包括环境管理、消毒隔离、手卫生、医疗废物处理、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覆盖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防控的各个环节。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有助于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治疗质量和安全性。同时,本研究的方法和经验也为其他医院感染预防指标的构建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预防 指标构建
下载PDF
重症护理评分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分层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观察
15
作者 李洁 程俊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97-0100,共4页
探讨重症监护评分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入院的我院ICU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作为聚类方法,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上,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重症监... 探讨重症监护评分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入院的我院ICU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作为聚类方法,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上,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重症监护评估模型,观察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症监护评分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级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护理评分 重症监护病房 分层护理管理
原文传递
藏区重症监护病房首例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相关环境污染及患者感染情况
16
作者 切措塔 何定英 +6 位作者 龙芙艳 张小花 彭春花 蒋湘翔 邓明雷 付聪 左国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0-224,共5页
目的 调查藏区某院新建重症监护病房(ICU)中首例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患者相关环境污染及患者感染情况,分析传播风险。方法 从2021年11月15日检出的首例CRAB患者入住ICU开始至第60天期间,对入住ICU>48 h的所有患者进行... 目的 调查藏区某院新建重症监护病房(ICU)中首例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患者相关环境污染及患者感染情况,分析传播风险。方法 从2021年11月15日检出的首例CRAB患者入住ICU开始至第60天期间,对入住ICU>48 h的所有患者进行CRAB主动筛查;在首例CRAB感染患者入住ICU第30天高频开展诊疗活动2 h后未消毒前、第60天消毒后未开展医疗活动前的环境分别采样,CRAB显色培养基培养。结果 主动筛查的13例患者中1例CRAB阳性,该病例于11月19日由三级医院ICU转入该院ICU,入住ICU第40天出现发热、吸痰需求增加并检出CRAB,药敏谱与首例病例相似,且安置于首例病例邻床。采样环境标本64份,CRAB阳性9份,阳性率14.06%,其中高频诊疗活动后洗手池、门把手、床栏等8个采样位点CRAB阳性,常规消毒后洗手池水槽检出CRAB。结论 在民族地区基层ICU CRAB防控工作中,对入科患者进行风险评估,高风险患者入科即采取集束化防控措施是可行的;应重点关注洗手池、门把手、床栏等区域污染及洗手池水槽消毒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环境污染 医院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 民族地区基层医院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17
作者 王灵 龙登炎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486-489,共4页
目的构建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ICU-AW)的风险预测模型,指导临床预防及治疗。方法纳入并分析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63例患者的性别、年龄、年龄校正查尔森合并症指数(aCCI)、是否输注白蛋白、心力衰竭、是否行康复治疗、咪达唑仑用量、... 目的构建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ICU-AW)的风险预测模型,指导临床预防及治疗。方法纳入并分析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63例患者的性别、年龄、年龄校正查尔森合并症指数(aCCI)、是否输注白蛋白、心力衰竭、是否行康复治疗、咪达唑仑用量、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机械通气时间与ICU-AW的相关性,筛查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分析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1063例患者中发生ICU-AW 370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高aCCI、长机械通气时间、高咪达唑仑用量、高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心力衰竭为ICU-AW的独立危险因素,康复治疗及输注白蛋白为独立保护性因素;预测模型的回归方程为:Logit(P)=0.017×年龄+0.008×机械通气时间+0.006×去甲肾上腺素用量-0.832×康复治疗-0.648×输注白蛋白+1.224×aCCI+0.017×咪达唑仑用量+1.834×心力衰竭-6.806。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08(0.890~0.925),敏感度为82.20%,特异度为82.40%。结论利用上述变量构建的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可为临床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 临床预防及治疗 独立危险因子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舒适化浅镇静策略理念对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谵妄的预防效果
18
作者 柳娜 贺泽霞 +3 位作者 刘曼 李婷婷 杨莎莎 徐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1-104,108,共5页
目的观察舒适化浅镇静策略(eCASH)理念对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患者谵妄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3年1月收治的136例CCU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21年6月—2022年3月采用常规防范谵妄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69),将2022年... 目的观察舒适化浅镇静策略(eCASH)理念对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患者谵妄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3年1月收治的136例CCU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21年6月—2022年3月采用常规防范谵妄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69),将2022年4月—2023年1月采用eCASH理念护理的患者纳入观察组(n=67)。比较2组患者谵妄预防效果、躁动镇静情况、CCU住院时间以及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谵妄发生率为4.48%,低于对照组的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谵妄持续时间、C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Richmond躁动与镇静量表(RA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各项指标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镇静药物(瑞捷、丙泊酚)平均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eCASH理念的镇痛镇静调控方案可降低CCU患者谵妄发生率,缩短谵妄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其躁动镇静情况及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重症监护病房 舒适化浅镇痛策略 谵妄 镇静 镇痛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监测苯磺酸瑞马唑仑对加强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影响的应用分析
19
作者 姚方超 田静朴 赵鹏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2期185-190,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监测苯磺酸瑞马唑仑对加强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影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收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106例,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监测苯磺酸瑞马唑仑对加强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影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收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106例,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使用苯磺酸瑞马唑仑镇静)与对照组(使用非苯磺酸瑞马唑仑药物镇静)各53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参数、二维应变参数、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功能参数。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冠心病、是否合并高脂血症以及病因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右心室二维面积变化率、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三尖瓣口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三尖瓣环侧壁舒张早期运动速度、三尖瓣环侧壁收缩期运动速度及三尖瓣环侧壁舒张早期运动速度/三尖瓣环壁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右心室Tei指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右心室舒张末期基底段横径、三尖瓣环壁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及三尖瓣口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三尖瓣环侧壁舒张早期运动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右室整体纵向应变、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率及左心房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舒张早期整体纵向应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左心房前后径、左心房上下径、左心房左右径、左心房最大容积、左心房最小容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心房总射血分数、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左心房管道功能指数及左心房管道扩张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左心房僵硬度指数及左心房收缩前容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可有效评价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药物使用中的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表明苯磺酸瑞马唑仑对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损伤较轻,可降低心房颤动发生风险,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病情监测、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磺酸瑞马唑仑 加强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