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8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与优化进路
1
作者 唐皇凤 崔洋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4,40,共9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高质量的金融监管是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秘诀,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则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地方金融监管体制经历了监管与业务混同、地方参与监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高质量的金融监管是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秘诀,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则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地方金融监管体制经历了监管与业务混同、地方参与监管、中央单层监管和央地分层监管等阶段。面对地方金融监管权责划分不够明确、加强监管与推动经济发展难以平衡、地方金融监管的法律保障尚不健全等现实困境,新时代新征程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需要聚焦于建立党对金融工作的统一领导体制、加强地方金融监管领域法治建设、优化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职责和健全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重点解决地方金融委员会办事机构设置、地方金融监管部门非监管职能划转和完善市县两级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管理体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金融 监管体制 权责划分 改革进路
下载PDF
英国在现代监管体制下完成首个反应堆场区退役
2
作者 张焰 伍浩松 《国外核新闻》 2024年第3期20-20,共1页
【英国核监管办公室网站2024年2月28日报道】英国核监管办公室(ONR)2024年2月28日宣布,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反应堆中心(ICRC)已成为英国核工业发展史上首个在现代监管体制下完成全部退役的反应堆场区。
关键词 退役 帝国理工学院 监管体制 反应堆 核工业 场区
下载PDF
构建助力金融赋能民营经济成长的监管体制
3
作者 施志晖 陆岷峰 《黑龙江金融》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大力发展民营企业被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地位,但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其形成的原因是多维度的。文章从金融监管的角度分析了当前金融赋能民营企业的体制原因,提出构建全面且...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大力发展民营企业被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地位,但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其形成的原因是多维度的。文章从金融监管的角度分析了当前金融赋能民营企业的体制原因,提出构建全面且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优化金融监管政策以增强连贯性和灵活性,强化法律和监管环境的稳定性和透明性,倡导监管机构积极支持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通过创新金融政策和有效监管体系的建设,驱动金融助力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克服融资难题,促进其健康发展,从而支撑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强国 民营企业 监管体制
下载PDF
我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分析及完善监管体制
4
作者 王晓天 李晨瑜 《现代企业》 2024年第3期114-115,共2页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是否正确履行社会责任息息相关,尤其是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食品企业来说,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都与食品安全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企业更应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但在现实生活中,部分企业往往将利益放到企业发...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是否正确履行社会责任息息相关,尤其是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食品企业来说,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都与食品安全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企业更应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但在现实生活中,部分企业往往将利益放到企业发展的首位,而忽略了社会责任,造成很多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如“瘦肉精”羊、“三聚氰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食品安全 监管体制 瘦肉精 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聚氰胺 现实生活
下载PDF
国资监管体制改革与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1
5
作者 柳雅君 郭檬楠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0-86,共7页
如何通过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提高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决定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国资监管体制... 如何通过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提高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决定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可以显著提高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可以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和抑制管理层短视行为提高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政策性负担显著降低了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为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及促进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资监管体制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国有企业 全要素生产率
下载PDF
浅析入世后我国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的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罗树昭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44-46,共3页
加入世贸 ,既能使中国金融业走向世界、走向全球化的国际市场 ,又能使金融业有效面对国际的冲击和巨大的金融风险。这就要求我们在熟悉 WTO规则的基础上 ,尽快完成自身从分业金融监管体制向混业金融监管体制的转换。在这个转换过程中 ,... 加入世贸 ,既能使中国金融业走向世界、走向全球化的国际市场 ,又能使金融业有效面对国际的冲击和巨大的金融风险。这就要求我们在熟悉 WTO规则的基础上 ,尽快完成自身从分业金融监管体制向混业金融监管体制的转换。在这个转换过程中 ,关键在于引入和运用现代系统科学的观念 ,完善监管体系的调控机制 ,恰如其分的运用金融监管系统的正反馈、负反馈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世 金融监管体制 分业监管体制 混业监管体制 反馈机制 中国 调控机制
下载PDF
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以管资本为主改革的准自然实验
7
作者 乔琳 綦好东 《改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61,共16页
以管资本为主进行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和推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以2015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为准自然实验契机,运用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 以管资本为主进行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和推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以2015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为准自然实验契机,运用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有助于国有企业提高效益效率,提升创新能力,做强主业实业,降低企业风险;国资监管体制改革通过降低政府干预程度和完善公司治理等方式提升国有企业绩效;与较低行业竞争程度以及较小规模的国有企业相比,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更有助于提升较高行业竞争程度和较大规模国有企业的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资监管体制改革 国有企业绩效 国企高质量发展 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高校所属企业国资监管体制现状及对策研究
8
作者 王涛 张科 陈秋云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3年第23期12-15,共4页
完成体制改革后,高校仅保留少量与教学科研密切相关的企业。高校作为出资者,如何有效设计所属企业国资监管体制,切实履行保留企业的监管职责,是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校办企业国资监管现状,针对校企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完成体制改革后,高校仅保留少量与教学科研密切相关的企业。高校作为出资者,如何有效设计所属企业国资监管体制,切实履行保留企业的监管职责,是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校办企业国资监管现状,针对校企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结合部分高校的实践探索,为完善保留企业的国资监管体制提出完善外部董事监督机制、加强部门协同监督、完善绩效评价等监管建议,通过以外促内的有效监管体制,增强监督实效,保障校办企业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办企业 监管体制 信息不对等 评价指标
下载PDF
新形势下金融监管体制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9
作者 唐秀琴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4-16,共3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的发展,金融混业经营以其特有的高效率性成为发展趋势,金融监管体制也相应地发生了变革,国际金融监管体制向统一监管方向发展。2003年4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银行监管职能从人民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的发展,金融混业经营以其特有的高效率性成为发展趋势,金融监管体制也相应地发生了变革,国际金融监管体制向统一监管方向发展。2003年4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银行监管职能从人民银行分离出来,中国分业监管的框架逐步得到完善。但是,我国现行监管体制还存在各监管机构之间相互制约、管理不协调、难以保证信息共享等实际问题,为此,要在借鉴各国金融监管体制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完善监管立法,逐步实行统一监管,提高金融监管效率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监管体制 国家监管机构 分业监管体制 统一监管体制 立法 行政干预
下载PDF
煤矿安全监管体制及监管模式分析
10
作者 陈宇 李志强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3年第18期88-90,共3页
我国煤矿安全监管工作中,安全监管体制、监管模式非常重要。规范监管体制、监管模式可以获得理想的安全监管成效。注重日常煤矿安全管理,可以维护煤矿人员安全和社会稳定。煤矿安全监管干扰因素多,致使煤矿安全监管模式问题增加。本文... 我国煤矿安全监管工作中,安全监管体制、监管模式非常重要。规范监管体制、监管模式可以获得理想的安全监管成效。注重日常煤矿安全管理,可以维护煤矿人员安全和社会稳定。煤矿安全监管干扰因素多,致使煤矿安全监管模式问题增加。本文重点分析煤矿安全监管体制及监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 监管体制 监管模式
下载PDF
基于金融科技发展视角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路径研究
11
作者 欧阳文杰 陆岷峰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32-38,共7页
2023年3月发布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开启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新阶段。在金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监管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必须重视对金融科技的监管。对金融科技应用现状进行梳理,探讨金融科技对监管体制形成的挑战。... 2023年3月发布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开启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新阶段。在金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监管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必须重视对金融科技的监管。对金融科技应用现状进行梳理,探讨金融科技对监管体制形成的挑战。金融科技突破了传统金融监管的范围,使金融监管体制的适应性降低,传统监管方式与规则在面对金融科技时容易出现失灵的情况。金融科技在为监管体系提供监管技术手段的同时,也将金融科技的固有技术风险与操作风险带入监管体系。在深化监管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推动监管体制与金融科技监管的融合,突出监管科技的应用,加强内涵建设,并充分借鉴金融科技监管的国际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监管科技 金融监管体制 双峰监管 监管沙盒
下载PDF
深化湖北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体制机制改革的思考
12
作者 课题组 张鲁江 《党政干部论坛》 2023年第1期18-20,共3页
2003年以来,在中央纪委、国家发改委的指导帮助下,湖北积极担当全国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的先行者、试验田,着眼解决公共资源交易体制弊端、制度痼疾和现实问题,破冰探路、改革创新,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一委一办(局)一中心”的公共资源交易... 2003年以来,在中央纪委、国家发改委的指导帮助下,湖北积极担当全国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的先行者、试验田,着眼解决公共资源交易体制弊端、制度痼疾和现实问题,破冰探路、改革创新,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一委一办(局)一中心”的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体制,形成了公共资源交易“湖北模式”,受到了中央纪委、国家发改委的充分肯定。当前,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机制综合监管改革已经到了船至中流、人到半山,愈进愈难、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及时总结改革成效和经验,分析现有体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增强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体制的科学性、前瞻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监管 国家发改委 公共资源交易 体制弊端 问题和困难 监管体制 现有体制 成效和经验
下载PDF
国企改革对国资监管体制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方颖 《产业创新研究》 2023年第5期154-156,共3页
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出国企改革有起步、探索、进展和深化四个阶段,以及国资监管体系有计划经济体制下、改革开放后、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初步形成、国资监管权分散与集中行使的五个... 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出国企改革有起步、探索、进展和深化四个阶段,以及国资监管体系有计划经济体制下、改革开放后、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初步形成、国资监管权分散与集中行使的五个发展阶段。分析发现,国企改革与国资监管体制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两者在目标和方向上具有一致性;国企改革想要取得成效必须建立完善的国资监管体制;国企改革是完善国资监管体制的实现形式和关键环节。而要完善国资监管体制,需要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共同努力。国资监管体制的完善能够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从而促进我国国企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企改革 国有资产 国资监管体制
下载PDF
市场监管体制下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方法思考
14
作者 张会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16期7-9,共3页
本文针对市场监管体制下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强化企业自律和责任、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监管效能、加强监督执法力度等一系列有效的监管方法,有助于提高监管水平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推动我国餐饮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市场监管体制 食品安全监管 风险管理
下载PDF
河道采砂监管体制研究
15
作者 马超 陈宏鹏 朱明明 《云南水力发电》 2023年第3期302-304,共3页
河道采砂监管涉及多个行政部门,全国范围尚未有统一的河道采砂监管体制,各地有关部门管理职责部分有重叠、交叉,资源权属有矛盾,极易造成多头管理现象。针对目前河道采砂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应通过体制创新进一步理顺河道采砂管理关系,... 河道采砂监管涉及多个行政部门,全国范围尚未有统一的河道采砂监管体制,各地有关部门管理职责部分有重叠、交叉,资源权属有矛盾,极易造成多头管理现象。针对目前河道采砂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应通过体制创新进一步理顺河道采砂管理关系,加强全国河道采砂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砂 监管体制 河道采砂 采砂管理
下载PDF
构建驱动金融成长的中国监管体制——基于国际经验样本与金融科技影响的视角
16
作者 欧阳文杰 陆岷峰 《福建商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9-15,59,共8页
2023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机构改革方案开启了中国式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新阶段,推动我国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体制改革又进了一步。金融监管体制变革的历史逻辑中隐含着驱动金融成长的因素,防范金融风险和促进金融成长都应该成为金融监管... 2023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机构改革方案开启了中国式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新阶段,推动我国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体制改革又进了一步。金融监管体制变革的历史逻辑中隐含着驱动金融成长的因素,防范金融风险和促进金融成长都应该成为金融监管体制运行的主要目标。结合金融监管模式选择的国际经验,突出金融科技治理的形势要求,构建驱动金融成长的监管体制的融合路径,进一步明确监管导向,推动金融深入服务实体经济,在产融一体化的共创发展中驱动金融成长,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监管体制 金融科技 双峰监管 监管沙盒
下载PDF
国资监管体制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协同作用下激发国有企业活力的问题研究
17
作者 周艳 《知识经济》 2023年第18期68-70,共3页
为推进国企混改、激发企业主体活力,基于国资监管体制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理论,探讨国资监管体制与混合改革协同作用下激发国有企业活力的途径。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在国资监管体制与混改协同作用下,由于缺乏完善的顶层设计,受政策或... 为推进国企混改、激发企业主体活力,基于国资监管体制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理论,探讨国资监管体制与混合改革协同作用下激发国有企业活力的途径。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在国资监管体制与混改协同作用下,由于缺乏完善的顶层设计,受政策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国企改革的最终效果受到制约,存在滞后性;再加上企业自身的治理机制及市场化经营机制不够完善,会降低私营股东的积极性,严重制约企业混改的推进,降低企业主体活力。因此,只有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因企施策,才能充分发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职能。国有企业应加强对国资监管体制和混改的认识,推动创新发展,推进国有企业混改工作,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激发企业主体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资监管体制 混合所有制改革 国有企业 企业活力
下载PDF
解码金融监管体制大变革
18
作者 谢玮 申孟哲 《中国经济周刊》 2023年第5期40-43,共4页
备受期待的新一轮金融监管机构改革终于揭开帷幕。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了这个方案。这个改革方案,13项改革中有6项事关金融监管领域改革,足见其重要性。根据改革方案,在银保监... 备受期待的新一轮金融监管机构改革终于揭开帷幕。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了这个方案。这个改革方案,13项改革中有6项事关金融监管领域改革,足见其重要性。根据改革方案,在银保监会基础上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监督管理 金融监管体制 机构改革方案 金融监管机构 保监会 表决 重要性 全国人大
下载PDF
新一轮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方向与目标
19
作者 束姝妹 《中国外资》 2023年第20期18-20,共3页
组建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旨在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以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推进新时代金融服务的高水平发展。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其中,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 组建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旨在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以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推进新时代金融服务的高水平发展。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其中,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旨在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负责金融稳定和发展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监督落实。组建金融监管总局是推进全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监督管理 监管总局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国家金融监管 机构改革方案 金融服务 顶层设计 统筹协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