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盛燮荪针刺手法传真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峰 戴晴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77-278,共2页
盛燮荪主任医师秉承家学,后复师从海内名家研习针灸医学,从医已50载。盛师临证时注重辨证定位,审因施治,配穴成方以后,不论初复诊病人,行针快捷,得气、行气,或补或泻,往往一气呵成,即便每日诊治一、二百人次,受治者均感针后轻松舒畅,其... 盛燮荪主任医师秉承家学,后复师从海内名家研习针灸医学,从医已50载。盛师临证时注重辨证定位,审因施治,配穴成方以后,不论初复诊病人,行针快捷,得气、行气,或补或泻,往往一气呵成,即便每日诊治一、二百人次,受治者均感针后轻松舒畅,其病若失。盛师认为,传统针刺手法虽然由《灵枢经》奠定基础,金元时期已发展到比较精细的程度,但应当看到针刺手法的形成和发展是随着针刺工具的不断改进而发展的。《内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手法 盛燮荪
下载PDF
盛燮荪对针刺疗效影响因素的认识
2
作者 张爱军 陈峰 盛燮荪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5年第4期467-469,共3页
盛燮荪(1934-),男,主任医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60年。擅长应用传统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肝病、胃病、妇科杂病和风湿病,在针刺手法、灸法和辨证取穴方面有精深的研究和独... 盛燮荪(1934-),男,主任医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60年。擅长应用传统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肝病、胃病、妇科杂病和风湿病,在针刺手法、灸法和辨证取穴方面有精深的研究和独特的创新。长期从事中医经典理论和针灸文献研究,先后完成“浙江古代针灸学术源流研究”等省级课题。临床善于运用毫针透穴、飞经走气等古典针法,取穴简要,补泻分明,疗效卓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匪浅,兹对盛师论针刺疗效的影响因素探讨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燮荪 针刺手法 疗效 治神
下载PDF
盛燮荪针药并用治疗痹证临床经验举隅
3
作者 孙文磊 陈峰 《浙江中医杂志》 2016年第10期758-758,共1页
盛燮荪主任中医师是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从事临床50余年,经验丰富。现就其针药并用治疗痹证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1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及关节软骨损... 盛燮荪主任中医师是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从事临床50余年,经验丰富。现就其针药并用治疗痹证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1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及关节软骨损害为特征的全身性免疫性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属中医学"寒湿痹证"范畴。盛老认为其发病与素体禀赋不足、后天气血亏虚有关,同时复感风寒湿邪而致病,正如《内经》所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燮荪 针药并用 痹证 名医经验
下载PDF
盛燮荪运用骨边刺法为主治疗颈肩疾病验案三则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文磊 陈峰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第8期607-607,共1页
盛燮荪主任中医师,浙江省名中医,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嘉兴“盛氏针灸”创始人。现介绍盛老师运用骨边刺法治疗颈肩疾病验案3则如下。1颈椎病案患者女,50岁。2017年1月16日初诊。
关键词 骨边刺法 颈肩疾病 盛燮荪 医案
下载PDF
浙派医家盛燮荪针刺手法理论创见
5
作者 胡天烨 陈峰 盛燮荪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第11期784-786,共3页
总结浙派医家盛燮荪的针刺手法理论创见。盛老从医七十载,提出一系列针灸学术观点,其中有关针刺手法的理论颇具临床指导意义。盛老认为针刺应以气血为纲领,提出调气针法和取血针法;从两方面解释飞经走气之义,并将气血理论与飞经走气相结... 总结浙派医家盛燮荪的针刺手法理论创见。盛老从医七十载,提出一系列针灸学术观点,其中有关针刺手法的理论颇具临床指导意义。盛老认为针刺应以气血为纲领,提出调气针法和取血针法;从两方面解释飞经走气之义,并将气血理论与飞经走气相结合;精研杨氏针法,创立凉热补泻一步法,扩充了针刺补泻的范围;校注凌氏著作《经穴会宗》,总结凌氏针法特色,并汇总了透穴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派中医 学术经验 针刺手法 盛燮荪
下载PDF
浙派医家盛燮荪针灸腧穴理论创见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天烨 胡汉通 +1 位作者 陈峰 盛燮荪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73-876,共4页
介绍浙派医家盛燮荪的针灸腧穴理论创见。盛老阐述五体刺法理论,不仅可应用于形体病证,也可用于脏腑病证,尤其骨边刺法对针灸治疗痛证具有指导意义;完善"上补下泻"针法,充实针刺补泻理论;提出腧穴变通取用论、腧穴穴组现象及... 介绍浙派医家盛燮荪的针灸腧穴理论创见。盛老阐述五体刺法理论,不仅可应用于形体病证,也可用于脏腑病证,尤其骨边刺法对针灸治疗痛证具有指导意义;完善"上补下泻"针法,充实针刺补泻理论;提出腧穴变通取用论、腧穴穴组现象及横向组合应用,强化针刺感应,促进针刺调气,提高临床疗效;首创针灸处方配穴"主、客、辅、应、俞、募、奇"七字诀,使针灸诊疗模式更加简明更具可操作性,对针灸临床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派中医 学术思想 针灸 腧穴 名医经验 盛燮荪
原文传递
合谷透刺法及其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爱军 盛燮荪 《浙江中医杂志》 2011年第10期740-741,共2页
盛燮荪主任中医师,从事针灸临床50余年,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针药结合治疗肝病、胃病及风湿病等,于针刺手法、灸法、针灸理论诸方面研究精深。现将盛师所授合谷透刺法经临床应用后的体会简述如下,并附医案两... 盛燮荪主任中医师,从事针灸临床50余年,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针药结合治疗肝病、胃病及风湿病等,于针刺手法、灸法、针灸理论诸方面研究精深。现将盛师所授合谷透刺法经临床应用后的体会简述如下,并附医案两则,请同道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谷透刺法 临床应用 盛燮荪
下载PDF
“手足同名经相应配穴法”治验案浅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许旭杰 《浙江中医杂志》 2012年第8期591-591,共1页
盛燮荪主任中医师在其《盛氏针灸临床经验集》一书中详细记述运用"手足同名经相应配穴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经验。笔者根据其配穴原则运用于临床,取效良好。现举验案3则,以供同道参考。
关键词 手足同名经相应配穴法 医案 盛燮荪
下载PDF
辨证取穴 定位定性
9
作者 盛燮荪 《浙江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47-148,共2页
关键词 针灸疗法 辨证取穴 盛燮荪
下载PDF
盛氏“上补下泻”针法学术思想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天烨 马睿杰 +1 位作者 方剑乔 盛燮荪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从经络、刺法理论、临床应用经验的角度探讨盛燮荪主任医师"上补下泻"这一刺法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随盛燮荪主任医师临证,总结盛老及其传人的医案,从中体会其"上补下泻"针法的特点。[结果]盛... [目的]从经络、刺法理论、临床应用经验的角度探讨盛燮荪主任医师"上补下泻"这一刺法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随盛燮荪主任医师临证,总结盛老及其传人的医案,从中体会其"上补下泻"针法的特点。[结果]盛燮荪主任医师根据《内经》经络学说、李梴《医学入门·杂病穴法歌》以及长期的临床实践,对"上补下泻"的选穴配伍、针法与穴性以及补泻手法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形成一种自具特色的刺法,应用于临床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可以减少因针刺泻法不当而产生的不适感,有利于患者接受针刺治疗和安全医疗。[结论]盛燮荪主任医师"上补下泻"针法疗效显著,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上补下泻 补泻法 李梴 经络学说 穴位 盛燮荪 名医经验
下载PDF
盛氏加味白芥子散伏灸治疗咳喘病经验
11
作者 钱夏琪 朱勇 +4 位作者 杨琪 陈峰 江彬 胡天烨 盛燮荪(指导) 《浙江中医杂志》 2022年第2期133-134,共2页
盛燮荪主任中医师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70余年,学验俱丰。在几十年临证经验中,以"盛氏加味白芥子散"为主进行隔药饼灸治疗,其组方合理、疗效显著。兹将盛老运用加... 盛燮荪主任中医师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70余年,学验俱丰。在几十年临证经验中,以"盛氏加味白芥子散"为主进行隔药饼灸治疗,其组方合理、疗效显著。兹将盛老运用加味白芥子散伏灸治疗咳喘病之运用体会做初步归纳,介绍如下。1辛温散寒,化痰平喘"盛氏加味白芥子散"是盛老进行隔药饼灸法的处方之一,由麻黄、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干姜等药物组成,主要运用于咳喘病的外治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白芥子散 隔药饼灸 咳喘病 名医经验 盛燮荪
下载PDF
盛氏骨边刺法及其学术思想浅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盛吉莅 金肖青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11-1113,共3页
盛氏骨边刺法是盛燮荪主任中医师在《内经》刺法基础上,经过五十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一套针刺操作方法,泛指辨证取穴前提下,尽可能选取骨骼附近的穴位及进针点,使针尖刺达骨边,并行以泻法为主的补泻操作方法,临床上对于头痛、牙痛等疼... 盛氏骨边刺法是盛燮荪主任中医师在《内经》刺法基础上,经过五十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一套针刺操作方法,泛指辨证取穴前提下,尽可能选取骨骼附近的穴位及进针点,使针尖刺达骨边,并行以泻法为主的补泻操作方法,临床上对于头痛、牙痛等疼痛性病证有显著的即时镇痛效果。盛老认为,相对于进针位置和针刺深浅,施针时更应注意针尖所刺之组织层次,为便于刺达骨边,还需适当变通进针点,知常达变。"骨边刺法"变通取穴施针,使针尖刺达骨边以镇痛等观点,对针刺研究,尤其是对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燮荪 针刺疗法 骨边刺法 骨边穴 名医经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