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为心脏骤停后复苏患者实施目标体温管理(targeted temperature management,TTM)构建科学规范,推广性强的综合护理方案。方法成立研究小组,在前期循证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头脑风暴形成心脏骤停后患者TTM护理方案初稿,通过2轮德尔菲...目的为心脏骤停后复苏患者实施目标体温管理(targeted temperature management,TTM)构建科学规范,推广性强的综合护理方案。方法成立研究小组,在前期循证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头脑风暴形成心脏骤停后患者TTM护理方案初稿,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对方案条目进行修改完善补充,确定最终方案。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8%和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3;第2轮函询条目的重要性及可操作性评价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18、0~0.13,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089、0.1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方案包括准备阶段、低温诱导阶段、体温维持阶段、复温阶段、正常体温控制阶段5个一级条目,16个二级条目,45个三级条目。结论本研究专家积极性及权威程度较高,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较好,构建的心脏骤停后患者TTM护理方案具有可靠性、针对性和可行性。展开更多
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ICU脑损伤患者目标体温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根据6S证据模型,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全球各指南网站、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循证医学数据库,PubMed、中国知网等中英文相关...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ICU脑损伤患者目标体温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根据6S证据模型,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全球各指南网站、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循证医学数据库,PubMed、中国知网等中英文相关数据库及专业学会网站的相关文献,文献类型包括指南、临床决策、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等,检索时限为2012年1月—2023年4月,由接受循证培训的研究者进行文献评价后提取证据。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指南6篇,临床决策3篇,专家共识5篇,系统评价4篇,证据总结1篇。分别从温度范围、启动时机、体温监测、管路建立、镇痛镇静管理、机械通气与氧合管理、血流动力学支持、营养支持、病情监测和神经功能预后评估10个方面汇总了25条最佳证据。结论该研究总结的脑损伤患者在ICU内目标体温管理的最佳证据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性及科学性,可规范医护人员的实践,保障重症患者的安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为心脏骤停后复苏患者实施目标体温管理(targeted temperature management,TTM)构建科学规范,推广性强的综合护理方案。方法成立研究小组,在前期循证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头脑风暴形成心脏骤停后患者TTM护理方案初稿,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对方案条目进行修改完善补充,确定最终方案。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8%和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3;第2轮函询条目的重要性及可操作性评价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18、0~0.13,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089、0.1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方案包括准备阶段、低温诱导阶段、体温维持阶段、复温阶段、正常体温控制阶段5个一级条目,16个二级条目,45个三级条目。结论本研究专家积极性及权威程度较高,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较好,构建的心脏骤停后患者TTM护理方案具有可靠性、针对性和可行性。
文摘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ICU脑损伤患者目标体温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根据6S证据模型,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全球各指南网站、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循证医学数据库,PubMed、中国知网等中英文相关数据库及专业学会网站的相关文献,文献类型包括指南、临床决策、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等,检索时限为2012年1月—2023年4月,由接受循证培训的研究者进行文献评价后提取证据。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指南6篇,临床决策3篇,专家共识5篇,系统评价4篇,证据总结1篇。分别从温度范围、启动时机、体温监测、管路建立、镇痛镇静管理、机械通气与氧合管理、血流动力学支持、营养支持、病情监测和神经功能预后评估10个方面汇总了25条最佳证据。结论该研究总结的脑损伤患者在ICU内目标体温管理的最佳证据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性及科学性,可规范医护人员的实践,保障重症患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