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射地震勘探在隐伏地区盲断层活动性调查中的应用研究——以依兰-伊通断裂东支为例
1
作者 赵斌 刘财 +3 位作者 余中元 韦庆海 鹿琪 田有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5-111,共7页
随着依兰—依通断裂中支全新世活动性证据的发现,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对该断层的关注,但对与之相距仅几十公里的东支断层却研究甚少。通过依兰煤矿的深部地震资料,初步确定了该东支断层的地表投影位置;而后,布设了两条浅层人工地震反射... 随着依兰—依通断裂中支全新世活动性证据的发现,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对该断层的关注,但对与之相距仅几十公里的东支断层却研究甚少。通过依兰煤矿的深部地震资料,初步确定了该东支断层的地表投影位置;而后,布设了两条浅层人工地震反射勘探测线,以识别东支断裂的近地表构造,为对该地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本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兰-伊通断裂 反射地震勘探 盲断层 近地表 上断点
原文传递
影像大地测量技术再探伊朗桑塞菲德2017年M_(W)6.1地震盲断层倾向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成 马张烽 蒋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87-2000,共14页
在盲断层参数未知的情况下,确定断层模型参数是获取震源机制的基础,也是地震风险性分析的首要任务.2017年伊朗桑塞菲德M_(W)6.1地震倾角的确定作为盲断层参数确定的一个宝贵实例,在研究观点上仍存在诸多争议.为更好地解释此次地震断层倾... 在盲断层参数未知的情况下,确定断层模型参数是获取震源机制的基础,也是地震风险性分析的首要任务.2017年伊朗桑塞菲德M_(W)6.1地震倾角的确定作为盲断层参数确定的一个宝贵实例,在研究观点上仍存在诸多争议.为更好地解释此次地震断层倾角,本文先基于弹性半空间模型构建了东北倾和南倾两种备选的单一平面断层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哨兵1号和ALOS-2提供的影像大地测量数据联合解算的二维同震形变揭示了两种不同断层模型的逆冲走滑运动特性以及俯冲带逆冲断层破裂模式.为进一步分析更多断层细节并充分解释断层倾向,本文以二维形变数据为约束采用最小二乘动力学反演和贝叶斯反演分别获取了两种潜在断层的最优断层参数和滑动分布并着重分析了两种方法反演结果的各向异性,结果表明东北倾断层具有较小残差且滑动分布更合理.通过分析主震后重定位的59次余震结果发现余震走向分布以及深度延伸方向与东北倾断层模型更吻合,并且东北倾向断层走向与伊朗东北部已知活动断层基本平行,因此可以作为桑塞菲德地震的发震断层为WNW-ESE走向的进一步佐证.本文研究的断层参数为走向314.67°,倾角41.5°,平均滑动角128.8°,断层特征为东北倾逆冲兼具右旋走滑,滑动分布主要集中在沿走向6~22 km处,最大滑动量为7 km深处的1.09 m,断层破裂并未到达地表,反演矩张量为1.427×10^(18) N·m,相当于M_(W)6.07矩震级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断层 桑塞菲德 同震形变 INSAR 倾向确定
下载PDF
黔西北五指山地区加里东期盲冲断层的厘定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兰安平 任厚州 +9 位作者 刘雨 单永波 杨兴玉 安琦 谭华 吴才进 徐磊 卢贸达 肖凯 莫露露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24,共11页
黔西北五指山地区位于上扬子板块中南部。在早古生代期间,受加里东构造运动(都匀运动)的控制与影响,在五指山地区发育了近东西向褶皱(五指山背斜)与东西向断层。钻孔与物探资料显示,在五指山北部矿区发育一条大型隐伏(盲)断层,断层面北... 黔西北五指山地区位于上扬子板块中南部。在早古生代期间,受加里东构造运动(都匀运动)的控制与影响,在五指山地区发育了近东西向褶皱(五指山背斜)与东西向断层。钻孔与物探资料显示,在五指山北部矿区发育一条大型隐伏(盲)断层,断层面北倾,断层破碎带发育脆性破碎角砾岩,垂向厚度达28 m,断层上下盘以发育震旦系-寒武系白云岩为特点。通过断层上下盘地层、岩性对比,尤其是通过上下盘岩石地球化学成分分析,并将其与已知地层化学成分对比,确认了上盘白云岩为震旦系,下盘为寒武系,由此厘定了该隐伏断层为一条断面北倾向南逆冲的断层,逆冲断距达300 m。断层的发育与黔中隆起关系密切,在都匀运动期间南北向持续挤压背景下,在震旦系下部软弱层最先发生顺层滑动,然后为切层滑动,最后发展为大规模逆冲。现已查明,出露地表的近东西向断层在燕山期再次活动,对铅锌矿成矿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这条大型盲冲断层的厘定,将会给黔西北五指山地区找矿带来新的启示与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构造控矿 加里东期 黔西北五指山
下载PDF
影像大地测量数据揭示2021希腊塞萨利地震序列潜在断层几何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4
作者 周成 马张烽 吕达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25-1544,共20页
利用一对升降轨InSAR干涉图进行地震二维形变的分解通常是推断孕震机制与断层几何较为常用的手段.但该手段实施于短时间内发生的地震序列案例则较为困难,因为很难确保每个事件的形变都能够恰好被一对干涉图所记录.短周期多轨道InSAR数... 利用一对升降轨InSAR干涉图进行地震二维形变的分解通常是推断孕震机制与断层几何较为常用的手段.但该手段实施于短时间内发生的地震序列案例则较为困难,因为很难确保每个事件的形变都能够恰好被一对干涉图所记录.短周期多轨道InSAR数据为二维同震形变的描述和断层几何的推演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撑,也为分离地震序列中各地震的同震形变提供了可能.2021年希腊塞萨利地震序列为研究地震序列形变分解提供了一个宝贵实例.针对此案例,本文利用覆盖震区的17幅多时相多轨道InSAR数据联合解算了该地震序列中三次事件各自的二维形变,并对形变场分布进行了解译.经形变分析认定,地震序列中第二、三次事件属于盲断层发震.基于分解出的二维形变,本文进一步推断了第二、三次事件所对应的断层几何并分析了潜在的孕震机制.此次地震序列的发震断层为:两个SE-NW走向/东北倾的断层(事件一、事件二),一个NW-SE走向/西南倾的断层(事件三).经过对滑动模型、同震库仑应力以及前震/余震数据的分析,本文认为此次地震序列的潜在孕震机制可以解释为一次SSE-WNW走向的断层级联触发活动.此外,通过分析此次地震序列余震的空间分布发现了余震深度与断层面之间的线性关系,这为本文推断出的盲断层几何以及地震序列间的级联触发观点提供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希腊塞萨利 地震序列 盲断层 二维形变
下载PDF
高分辨率断层落差图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张焱林 刘晓峰 郭忻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1-184,共4页
高分辨率断层落差图(简称T-Z图,T表示断层落差,Z表示深度)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技术,其最初的发展是用于生长构造的二维地震分析,目前,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研究构造的活动规律和形成机制。T-Z图来源于经时深转换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由沉积... 高分辨率断层落差图(简称T-Z图,T表示断层落差,Z表示深度)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技术,其最初的发展是用于生长构造的二维地震分析,目前,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研究构造的活动规律和形成机制。T-Z图来源于经时深转换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由沉积地层的落差与断层上盘所在深度的比值组成,简单地说,就是断层落差与深度的二维折线图,图上坡度的形态和变化特征直接暗示了断层的活动性质。以T-Z图的变化特征为基础,结合地震、钻井等各种基础地质资料,可以有效地查明断层的活动特征和相互关系,鉴别不同类型的断裂构造。随着三维地震解释精度的不断提高及大量实践经验的证实,现已普遍认为,T-Z图在研究生长构造的活动规律方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Z图 盲断层 落差梯度 断层传播 断层重新活动
下载PDF
盲逆冲断层系统
6
作者 陈富 《地质科技动态》 1989年第15期1-6,共6页
关键词 逆冲断层 逆冲断层
下载PDF
昆仑山口断裂的通道波观测 被引量:2
7
作者 宋占龙 李松林 +3 位作者 张先康 樊计昌 刘明军 胡中民 《华北地震科学》 2004年第2期14-17,共4页
青藏高原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的结合部位,地震活动十分强烈,近年来多次发生大地震。2001年11月14日青藏高原内部的昆仑山口断裂带西端发生8.1级强烈地震,这是我国大陆近50年来最强烈的一次地震。该地震造成的地表破裂长达300余千... 青藏高原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的结合部位,地震活动十分强烈,近年来多次发生大地震。2001年11月14日青藏高原内部的昆仑山口断裂带西端发生8.1级强烈地震,这是我国大陆近50年来最强烈的一次地震。该地震造成的地表破裂长达300余千米,最大水平错距达5~6m,因此,昆仑山口断裂是观测断层通道波的极好场所。为了进行地震断裂通道波的观测及研究昆仑山口断裂带的几何参数和力学性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于2002年3月下旬~4月中旬在震区布设了一条地震测线,记录到余震800多次。通过昆仑山口断裂带的断层通道波的观测获得了断层通道波的清晰震相,并掌握了断层通道波的运动学特征、频率特征,为城市盲断层的探测提供了可靠的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通道波 昆仑山口断裂 盲断层
下载PDF
四川芦山7.0级强震:一次典型的盲逆断层型地震 被引量:146
8
作者 徐锡伟 闻学泽 +12 位作者 韩竹军 陈桂华 李传友 郑文俊 张世民 任治坤 许冲 谭锡斌 魏占玉 王明明 任俊杰 何仲 梁明剑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887-1893,共7页
芦山地震区发育着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南段大邑隐伏断裂、双石-大川断裂、盐井-五龙断裂、耿达-陇东断裂等活动断层.地震现场应急科学考察表明,沿这些活动断层及其邻近地段没有发现明显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地表可见到一些脆性水泥路面挤压破... 芦山地震区发育着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南段大邑隐伏断裂、双石-大川断裂、盐井-五龙断裂、耿达-陇东断裂等活动断层.地震现场应急科学考察表明,沿这些活动断层及其邻近地段没有发现明显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地表可见到一些脆性水泥路面挤压破裂现象,说明在双石镇、太平镇、龙门乡、隆兴乡等地存在着NW-SE向局部的地壳缩短,结合余震的空间分布特征、震源机制解等资料,推测芦山地震属典型的盲逆断层型地震.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尚未发生历史地震破裂的地震空段应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龙门山推覆构造带 地震地表破裂带 断层型地震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青衣江河流沉积与阶地特征及其成因演化 被引量:7
9
作者 王继龙 吴中海 +3 位作者 孙玉军 徐昊 周春景 马晓雪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42-658,共17页
在系统整理分析前人成果资料基础上,对龙门山西南部与古青衣江改道相关的名山—邛崃砾石层和丹棱—思濛砾石层的砾石成分、砾度及砾向等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讨论了砾石层的物源区、成因、形成时代等特征;结合对青衣江干流阶地最新... 在系统整理分析前人成果资料基础上,对龙门山西南部与古青衣江改道相关的名山—邛崃砾石层和丹棱—思濛砾石层的砾石成分、砾度及砾向等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讨论了砾石层的物源区、成因、形成时代等特征;结合对青衣江干流阶地最新的调查和测量结果,梳理总结了河流阶地的分布特征、高度、结构、发育程度和年龄等资料数据,并利用卫星遥感图像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提取构造地貌和水系特征,发现青衣江流域地形是梯级降低的,其穿过的褶皱形成时间应该早于第四纪,并且第四纪时期青衣江形成的阶地是可连续对比的,其中宝兴—芦山段的阶地有过抬升,可能与该区的盲逆冲断层活动有关。依据青衣江流域的阶地特征,对水系演化变迁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后提出,青衣江改道很可能是由于新构造期间河流多次袭夺造成的,其中龙门山西南段的盲逆冲断层活动引起的局部隆升为袭夺提供了构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衣江 河流阶地 河流袭夺 新构造 断层
下载PDF
2013年芦山地震滑坡空间分布样式对盲逆断层构造的反映 被引量:5
10
作者 许冲 徐锡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79-986,共8页
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后,关于地震发震断层的判识与考察成为了地震学家关注的对象与争论的焦点.基于野外调查与可利用的高分辨率航片人工目视解译方法,初步建立了芦山地震滑坡空间分布图.从地震滑坡的角度开展芦山地震发震断层的分析... 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后,关于地震发震断层的判识与考察成为了地震学家关注的对象与争论的焦点.基于野外调查与可利用的高分辨率航片人工目视解译方法,初步建立了芦山地震滑坡空间分布图.从地震滑坡的角度开展芦山地震发震断层的分析与讨论,旨在为芦山地震发震构造研究提供地震滑坡方面的证据.综合垂直可能发震断层走向的3个地震滑坡密度剖面分析的结果为:双石-大川断裂的下盘区域发生了较多的滑坡,滑坡丰度在双石-大川断裂附近没有发生突变行为;滑坡在大邑断裂附近发育极少,滑坡密度没有发生突变行为;滑坡密度在上里西断裂NW方向1~2 km处发生了一次较明显的突变行为,上里西断裂的上盘滑坡丰度明显高于下盘.据此,本文得出了初步结论:在芦山地震中主要活动的断层既不是双石-大川断裂,也不是大邑断裂,更可能是两者之间的一条具有明显的线状地貌特征的上里西断层,断层错动并没有传到地表,为一次盲逆断层型的构造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滑坡 空间分布样式 断层 航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