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蒿琥酯对盲肠结扎穿孔术脓毒症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宁 刘鑫 +4 位作者 周红 曹红卫 李斌 鲁永玲 郑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S)对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脓毒症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LP制作小鼠脓毒症模型,术后0、4、24、48h重复肌肉注射AS,观察7d内CLP小鼠的死亡率;检测术后4、8h血浆脂多糖(LPS)、TNF-α、IL-6水平;术后8h...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S)对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脓毒症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LP制作小鼠脓毒症模型,术后0、4、24、48h重复肌肉注射AS,观察7d内CLP小鼠的死亡率;检测术后4、8h血浆脂多糖(LPS)、TNF-α、IL-6水平;术后8h小鼠肺脏组织形态的变化。结果:AS明显降低CLP小鼠的死亡率(P<0.05)及血浆LPS、TNF-α和IL-6水平(P<0.05或P<0.01),减轻肺组织的损伤。结论:AS对CLP小鼠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血浆LPS水平、减少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的释放和减轻组织脏器的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脓毒症 盲肠结扎穿孔术
下载PDF
心导管留置术后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脓毒症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宁 周红 +3 位作者 郭毅斌 刘鑫 曹红卫 郑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12-14,I0003,共4页
目的采用留置心导管采血法检测盲肠穿孔术(CLP)后脓毒症模型大鼠血清学指标并观察肝肺组织病理学形态的变化,为用于治疗脓毒症药物的活性评价的动物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实验基础。方法采用改良的心导管留置术结合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 目的采用留置心导管采血法检测盲肠穿孔术(CLP)后脓毒症模型大鼠血清学指标并观察肝肺组织病理学形态的变化,为用于治疗脓毒症药物的活性评价的动物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实验基础。方法采用改良的心导管留置术结合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术前和术后2、6、12、24、48 h共6个时相点采血,动态浊度法鲎试验检测血浆内毒素(LPS)水平,ELISA法检测血浆TNF-α和IL-6值,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全血白细胞(WBC)及血小板(PLT)值,术后48 h观察大鼠肝、肠、肺的病理学形态改变。结果术后大鼠的血浆LPS、TNF-α、IL-6及全血WBC水平均于术后6 h后逐渐升高,12 h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于48 h达到正常水平;PLT水平6 h内无明显变化,随后逐渐下降,24 h达最低值,之后逐渐升高,于48 h接近正常水平;肝、肠、肺组织则呈现以肿胀、炎性细胞浸润为主的病理学改变。结论通过心导管留置术采血观察CLP模型大鼠血细胞和细胞因子、LPS的动态变化是一稳定可靠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导管留置 脓毒症 盲肠结扎穿孔术
下载PDF
加减陷胸桃承汤合参麦注射液对盲肠结扎穿孔术后ARDS大鼠肺泡巨噬细胞mCD_(14)表达和血清NO的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耿耘 宋雅琴 马超英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54-1256,共3页
目的观察加减陷胸桃承汤合参麦针对盲肠结扎穿孔术后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用SD大鼠为实验对象,采取盲肠结扎穿孔术(CLP)造成大鼠ARDS模型。分别对假手术组、模型组、合方组、桃承组、参麦... 目的观察加减陷胸桃承汤合参麦针对盲肠结扎穿孔术后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用SD大鼠为实验对象,采取盲肠结扎穿孔术(CLP)造成大鼠ARDS模型。分别对假手术组、模型组、合方组、桃承组、参麦组进行对照观察,检测血清NO含量、肺泡巨噬细胞mCD14的表达,并在光镜下观察动物肺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术后模型组PaO2明显下降,PaCO2呈上升趋势,24h达最低或最高值,相同时相点用药各组PaO2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aCO2较模型组显著下降,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合方组最明显;术后3h、12h模型组大鼠血清中NO含量明显上升,用药各组对NO含量明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3h、12h模型组mCD14表达水平均较高,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合方组、桃承组、参麦组mCD14的表达较低,与模型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肺组织光镜观察结果显示术后3h模型组肺组织血管、肺间质、肺泡上皮细胞、支气管上皮细胞等出现严重损伤;桃承组、参麦组和合方组的肺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6h,12h,24h模型组损伤更为严重,甚至有脓肿形成。结论加减陷胸桃承汤、参麦针以及两药合用对大鼠ARDS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陷胸桃承汤 参麦注射液 中医药疗法 盲肠结扎穿孔术 大鼠 肺泡巨噬细胞 MCD14 基因表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盲肠结扎穿孔术——脓毒症模型研究的金标准 被引量:17
4
作者 黄鑫 张敏州 《医学综述》 2015年第3期392-395,共4页
脓毒症是一个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疾病。其发病特点是全身炎性反应失调引起的免疫功能障碍,因此如何选择最佳动物模型对研究脓毒症至关重要。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是目前研究脓毒症应用最广泛、最具代表意义的一种模型,更类似于人类脓... 脓毒症是一个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疾病。其发病特点是全身炎性反应失调引起的免疫功能障碍,因此如何选择最佳动物模型对研究脓毒症至关重要。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是目前研究脓毒症应用最广泛、最具代表意义的一种模型,更类似于人类脓毒症的进展和特点。尽管CLP不能完全复制临床的脓毒症,但其仍为脓毒症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提供了大量有意义的基础数据。该文对CLP的研究应用予以综述,以促进实验研究与临床试验间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盲肠结扎穿孔术 免疫
下载PDF
rHuEPO对盲肠结扎穿孔术+检验性失血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忠义 谢晓红 +2 位作者 吴远怡 田佳 魏晓芬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17期2503-2506,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 Hu EPO)对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检验性失血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60只SD大鼠CLP术后按照随机数表法取均分为四组(对照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各40只,四组均关腹后0 h、24 h...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 Hu EPO)对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检验性失血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60只SD大鼠CLP术后按照随机数表法取均分为四组(对照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各40只,四组均关腹后0 h、24 h、48 h尾静脉放血1 ml,小剂量组0 h皮下注射3 000 U/kg+生理盐水1 ml(24 h、48 h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 ml),中剂量组0 h、24 h皮下注射r Hu EPO 3 000 U/kg+生理盐水1 ml(48 h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 ml),大剂量组0 h、24 h、48 h皮下注射3 000 U/kg+生理盐水1 ml,对照组0 h、24 h、48 h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 ml,分笼饲养,72 h每组各取5只经心脏取血2 ml,检测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肌酐(Cr)、肿瘤坏死因子(TNF-α),检测肾脏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活性(MPO)、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标记(TUNEL)阳性细胞数。结果大中剂量组BUN、Cr、TNF-α、MDA、MPO、NF-κB、TUNEL阳性细胞数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较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小剂量组上述指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的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 Hu EPO能够降低盲肠结扎穿孔术+检验性失血所致急性肾损伤大鼠TNF-α、MDA、MPO、NF-κB表达和TUNEL阳性细胞数,对脓毒症和检验性失血双重打击急性肾功能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盲肠结扎穿孔术 检验性失血 急性肾损伤
下载PDF
两种麻醉方法建立大鼠盲肠结扎穿孔术脓毒症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青青 张宇轩 徐桂萍 《新疆医学》 2022年第2期121-123,134,共4页
目的探讨两种麻醉方法对大鼠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peferation,CLP)脓毒症模型的影响。方法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30只,分别采用传统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T组)和利多卡因、阿托品、咪达唑仑麻醉复合剂(E... 目的探讨两种麻醉方法对大鼠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peferation,CLP)脓毒症模型的影响。方法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30只,分别采用传统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T组)和利多卡因、阿托品、咪达唑仑麻醉复合剂(E组)腹腔注射的方法进行麻醉,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制备脓毒症模型,观察两组大鼠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苏醒时间,比较两组大鼠麻醉过程中相关生理指标及生命体征的差异。结果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组与利多卡因麻醉复合剂组相比,麻醉诱导时间、维持时间及苏醒时间均较长[(3.07±0.32)min,(67.03±5.09)min,(33.73±3.92)min;(1.37±0.28)min,(36.17±3.58)min,(11.50±2.76)min];心率及呼吸频率均较高[(180±4)次/分,(82±3)次/分;(177±2)次/分,(76±2)次/分]。结论建立大鼠CLP模型时,利多卡因麻醉复合剂(E组)腹腔注射的麻醉方法对大鼠相关生理指标影响小,循环呼吸更稳定,麻醉诱导速度快,苏醒快,可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麻醉 利多卡因 盲肠结扎穿孔术 脓毒症
下载PDF
717复方制剂对小白鼠盲肠结扎穿孔术后所致感染性休克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马超英 江光明 +3 位作者 万兰清 耿耘 吴伟 罗正曜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0-11,共2页
选择了小白鼠盲肠结扎穿孔所致感染性休克的实验模型,探索中医药开闭法(代表药717复方制剂)抗感染性休克的作用机制。结果:717复方制剂组小白鼠盲肠结扎穿孔术后的存活时间为28.75±5.06小时,明显长于对照组(... 选择了小白鼠盲肠结扎穿孔所致感染性休克的实验模型,探索中医药开闭法(代表药717复方制剂)抗感染性休克的作用机制。结果:717复方制剂组小白鼠盲肠结扎穿孔术后的存活时间为28.75±5.06小时,明显长于对照组(饮用水组)12.55±0.63小时(P<0.05);心脏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为239.62±12.41nmol/mgpro,低于对照组297.88±17.01nmol/mgpro(P<0.05);肝脏组织匀浆中MDA为272.41±5.92nmol/mgpro,明显低于对照组428.77±15.14nmol/mgpro,(P<0.01)。说明717复方制剂是通过抗氧化而起保护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17复方制剂 盲肠结扎穿孔术 感染性休克
下载PDF
缺血/再灌注联合盲肠结扎穿孔术大鼠肠系膜血管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
8
作者 车晋伟 胡森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34-534,共1页
关键词 Wistar大鼠 缺血/再灌注 盲肠结扎穿孔术 肠系膜血管 相互作用 内皮细胞 白细胞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下载PDF
改良盲肠结扎穿孔术模型对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唐玉彬 井丽君 +2 位作者 苏楠 杜晓兰 陈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597-2598,共2页
目的 对原有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模型进行改良,使其操作更简便,重复性和一致性更好.方法 用小鼠盲肠分支血管位置作为盲肠结扎位置的标准,将CLP模型分为轻、中、重3组,对比观察不同严重程度组别小鼠生存率.增加液体复苏和广谱抗生素... 目的 对原有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模型进行改良,使其操作更简便,重复性和一致性更好.方法 用小鼠盲肠分支血管位置作为盲肠结扎位置的标准,将CLP模型分为轻、中、重3组,对比观察不同严重程度组别小鼠生存率.增加液体复苏和广谱抗生素处理因素,观察对重度CLP模型生存率影响.结果 对照组和轻度组72 h生存率为100%,中度组72 h生存率为70%,重度组40h生存率为0.复苏组和抗生素组的全部死亡时间分别为44h和46h,与重度CL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方法改良CLP模型,可获得不同严重程度表现,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和一致性好.液体复苏和广谱抗生素不能明显改变重度CLP模型小鼠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肠结扎穿孔术 改良 生存率
原文传递
高分辨率超声评价盲肠结扎穿孔术致脓毒症大鼠心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肖雅文 盖敏涛 +2 位作者 王毅 滑晓莉 于湘友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45-1350,共6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超声对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致脓毒症模型大鼠心功能的评价表现。方法将48只雄性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及脓毒症6、12、24、30、48 h组,每组8只。采用CLP法制备脓毒症模型;正常对照组仅做麻醉及苏醒处...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超声对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致脓毒症模型大鼠心功能的评价表现。方法将48只雄性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及脓毒症6、12、24、30、48 h组,每组8只。采用CLP法制备脓毒症模型;正常对照组仅做麻醉及苏醒处理。观察各组大鼠制模后一般情况;于各时间点进行高分辨率超声心动图检测;取腹主动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取心肌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CLP制模后脓毒症组大鼠均出现精神萎靡、竖毛、蜷缩、饮食和活动减少等症状,符合脓毒症大鼠模型的一般表现,且随时间延长症状逐渐加重。高分辨率超声可清晰显示各组大鼠左心室结构,并可获得满意的左心室M型超声心动图。高分辨率超声测得脓毒症各组大鼠心率(HR)随制模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快,12、24、30 h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次/min:359.66±23.33、361.35±12.85、392.67±11.33比306.24±29.79,均P<0.05);脓毒症大鼠每搏量(SV)、心排血量(CO)均随制模时间延长呈降低趋势,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脓毒症48 h组SV和LVEF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SV(μL):78.43±17.52比122.61±15.88,LVEF:0.763±0.018比0.902±0.011,均P<0.05〕;脓毒症各组大鼠左心室质量(LVM)较正常对照组大鼠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左室收缩期末和舒张期末前壁厚度(LVAWs、LVAWd)及后壁厚度(LVPWs、LVPWd)均有增加趋势,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脓毒症12 h组LVPWd、LVPWs和脓毒症48 h组LVAWd均显著增加。随制模时间延长,脓毒症大鼠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1β和心肌酶指标CK-MB水平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48 h组上述指标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NF-α(ng/L):61.59±3.99比16.87±4.89,IL-1β(ng/L):255.03±13.23比119.59±10.43,CK-MB(μg/L):1.27±0.15比0.52±0.15,均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大鼠心肌横纹清晰、结构完整,心肌细胞形态正常,排列整齐;脓毒症组大鼠心肌细胞肿胀、破裂、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纤维断裂,溶解坏死,且随制模时间延长逐渐加重。结论高分辨率超声能全面评价CLP致脓毒症模型大鼠的心功能,且其评价指标与心肌酶表达水平和组织病理学表现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超声 盲肠结扎穿孔术 脓毒症 心功能
原文传递
内皮功能障碍是老龄小鼠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的潜在原因:一项盲肠结扎穿孔术小鼠模型的临床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喻文 罗红敏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36-736,共1页
最近一项研究利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小鼠模型揭示了年龄对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发展的作用,同时比较了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遗传缺陷中的效果。在体实验包括对存活率和反映器官功能的血浆指标的监测。体外实验包括胸主动脉血... 最近一项研究利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小鼠模型揭示了年龄对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发展的作用,同时比较了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遗传缺陷中的效果。在体实验包括对存活率和反映器官功能的血浆指标的监测。体外实验包括胸主动脉血管功能的测量,各器官氧化应激和细胞损伤评估,以及测量离体肝线粒体功能。结果显示,eNOS不足和老化均可加剧脓毒症小鼠的死亡率。eNOS遗传缺陷和老龄小鼠表现出较严重的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单核细胞浸润和组织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多器官功能衰竭 盲肠结扎穿孔术 小鼠模型 老龄小鼠 死亡率 感染性休克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原文传递
盲肠结扎穿孔术建立脓毒症继发胰腺损伤的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潇 颜海鹏 +1 位作者 卢秀兰 肖政辉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688-691,共4页
目的:探讨盲肠结扎穿孔术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后不同时间点的炎症因子、血清淀粉酶、脂肪酶的变化及胰腺受损程度,为儿童脓毒症继发胰腺损伤研究提供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盲肠结扎穿孔术... 目的:探讨盲肠结扎穿孔术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后不同时间点的炎症因子、血清淀粉酶、脂肪酶的变化及胰腺受损程度,为儿童脓毒症继发胰腺损伤研究提供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组,3组再随机分为6 h、12 h、24 h、48 h组,CLP组大鼠采用CLP法制作脓毒症模型,假手术组行假手术,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10、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同时取胰腺组织行HE染色。结果:本建模方法下CLP组大鼠48 h存活率为70%。随着术后时间延长,CLP组大鼠胰腺组织充血、细胞水肿、炎症细胞浸润逐渐加重;假手术组胰腺组织病理改变轻微。CLP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血IL-1β表达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于12 h达到峰值,CLP组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IL-10表达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于48 h达高峰,CLP组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假手术组IL-10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LP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均于24 h达到高峰。血清淀粉酶水平在24 h、48 h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假手术组血清淀粉酶与对照组相比,12 h、24 h、48 h均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脂肪酶水平在12 h、24 h、48 h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假手术组血清脂肪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LP建模后,早期即可出现IL-1β、IL-10升高和胰腺病理改变,病理改变随时间逐渐加重,血淀粉酶于24 h开始出现显著差异,血脂肪酶于12 h开始出现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胰腺损伤 盲肠结扎穿孔术 大鼠
原文传递
黄芪甲苷调控CD45 PTPase介导抗脓毒症免疫机制的研究
13
作者 杨海浩 应赛 +5 位作者 顾茜兰 邹楠婷 吴招 张春菲 张浩洪 万春平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7-61,78,共6页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I IV)抗脓毒症效应及免疫学机制,为黄芪临床应用脓毒症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构建脓毒症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甲苷组、A...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I IV)抗脓毒症效应及免疫学机制,为黄芪临床应用脓毒症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构建脓毒症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甲苷组、Anti-CD45单抗组、Anti-CD45单抗+黄芪甲苷组。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损伤;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Th1细胞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Th1细胞相关基因(IL-2、Tbet、STAT1和STAT4)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干预显著提高脓毒症模型小鼠生存率,减轻模型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CD45抗体干预后,阻断了黄芪甲苷提高生存率和减轻肺组织病理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黄芪皂苷显著增加模型小鼠Th1细胞(CD4+IFN-γ+)比例,上调Th1细胞相关基因(IL-2、T-bet、STAT1、STAT4)mRNA表达,CD45抗体干预后,减少了黄芪甲苷促脾淋巴细胞Th1细胞比例,阻断黄芪皂苷促Th1细胞相关基因。结论黄芪甲苷通过调控CD45分子,提高Th1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介导抗脓毒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黄芪甲苷 CD45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Th1细胞 盲肠结扎穿孔术
下载PDF
NLRC4炎症小体介导自噬反应在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小鼠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蒋大军 蒋万威 +2 位作者 周颖 田勇 杨国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667-3673,共7页
背景:研究发现炎症小体及自噬在脓毒症患者的免疫功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现阶段研究仅局限于探索脓毒症中某一自噬信号通路的变化特点,对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自噬调控的具体机制尚未阐明。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4(... 背景:研究发现炎症小体及自噬在脓毒症患者的免疫功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现阶段研究仅局限于探索脓毒症中某一自噬信号通路的变化特点,对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自噬调控的具体机制尚未阐明。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4(NOD-like receptor family,pyr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4,NLRC4)炎症小体与自噬水平在小鼠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中的变化,以期为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昆明雄性小鼠48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6,12,24 h)组和盲肠结扎穿孔(6,12,24 h)组。盲肠结扎穿孔组结扎小鼠盲肠远端1/2,22号针头来回穿刺2次,挤出少许肠内容物;假手术组不结扎穿孔,其余操作与盲肠结扎穿孔术相同。观察小鼠术后一般情况,超声测定小鼠心功能,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肌钙蛋白T质量浓度;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心肌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线粒体及自噬体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组织NLRC4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炎症因子、LC3、Beclin-1、NLRC4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1)小鼠盲肠结扎穿孔术后6 h肿瘤坏死因子α、Beclin-1、LC3-Ⅱ/LC3-Ⅰ比值升高(P<0.05);术后12 h,肿瘤坏死因子α、肌钙蛋白T质量浓度升高,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短轴缩短率降低,NLRC4 mRNA及蛋白、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8、Beclin-1、LC3-Ⅱ/LC3-Ⅰ比值均升高(P<0.05);术后24 h,NLRC4 mRNA及蛋白表达进行性升高,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8维持高表达,Beclin-1、LC3-Ⅱ/LC3-Ⅰ比值降低(P<0.05);(2)心肌病理学改变(苏木精-伊红染色):假手术组及盲肠结扎穿孔术后6h组,心肌纤维正常,未见炎症细胞浸润;盲肠结扎穿孔术后12 h,心肌纤维水肿,炎症细胞浸润;随着时间的延长,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炎症细胞浸润加重,部分心肌纤维出现变性坏死;(3)透射电镜显示:盲肠结扎穿孔组心肌线粒体肿胀,随着时间的延长,线绿体肿胀加重,出现线粒体空泡变性,肌原纤维有轻度溶解;盲肠结扎穿孔术后6 h出现自噬小体,12 h自噬小体数目增多,24 h偶见自噬小体;(4)提示盲肠结扎穿孔术后12 h,小鼠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模型建立成功;在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中,NLRC4炎症小体的过度激活通过下调自噬水平表达,参与了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 盲肠结扎穿孔术 免疫紊乱 NLRC4炎症小体 自噬
下载PDF
盲肠不同部位结扎穿孔致脓毒症模型的建立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圆圆 陈晴 +3 位作者 赵晗 王婧蓉 何长江 叶小利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552-556,共5页
目的通过盲肠不同部位结扎穿孔致脓毒症模型的研究,探索符合临床病理过程的脓毒症模型。方法50只KM雄性6周龄小鼠分为5组,空白对照(NC)组、假手术(Sham)组、轻度脓毒症(Min)组、中度脓毒症(Mod)组和重度脓毒症(Sev)组。Sham组仅进行开... 目的通过盲肠不同部位结扎穿孔致脓毒症模型的研究,探索符合临床病理过程的脓毒症模型。方法50只KM雄性6周龄小鼠分为5组,空白对照(NC)组、假手术(Sham)组、轻度脓毒症(Min)组、中度脓毒症(Mod)组和重度脓毒症(Sev)组。Sham组仅进行开腹、关腹程序;Min组、Mod组和Sev组以盲肠结扎穿孔术处理,分别结扎盲肠1/3、1/2、2/3(从盲肠远端起至回盲瓣)后,建立脓毒症模型。评估并比较24 h内小鼠临床症候、生存状况及死亡率。同时,解剖小鼠肝脏及盲肠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形态变化。24 h后进行小鼠眼眶取血,检测炎性因子水平,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Min组小鼠死亡率达20%,Mod组达40%,Sev组达90%。HE染色显示肝脏及盲肠细胞肿胀,组织毛细血管充血,被炎性细胞浸润,肝脏大量空泡脂肪样变性,且病变程度Sev组最重,其次为Mod组,Min组最轻。Mod组TNF-α、IL-6水平较NC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Mod模型是符合临床的1种理想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盲肠结扎穿孔术 小鼠 死亡率 细胞因子类
下载PDF
脓毒症大鼠多器官白介素18表达及其与内毒素血症的关系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红云 姚咏明 +3 位作者 董宁 于燕 鄢小建 盛志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观察盲肠结扎穿孔术 (CLP)所致脓毒症大鼠重要脏器白介素 18(IL 18)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 ,并初步探讨IL 18与内毒素血症的关系。方法 5 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 =6 )、CLP组 (n =36 )和重组杀菌 /通透性增加蛋白 (rBP... 目的 观察盲肠结扎穿孔术 (CLP)所致脓毒症大鼠重要脏器白介素 18(IL 18)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 ,并初步探讨IL 18与内毒素血症的关系。方法 5 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 =6 )、CLP组 (n =36 )和重组杀菌 /通透性增加蛋白 (rBPI2 1)治疗组 (n =12 ) ,检测动物肝、肺、肾组织中IL 18mRNA表达水平、内毒素水平和器官功能指标的改变。结果 CLP大鼠肝、肺组织内毒素水平迅速升高 ,于 2h达峰值 (P <0 0 1) ,4 8~ 72h又再度回升 ;肾组织内毒素水平升高较晚 ,于 12h达峰值 (P <0 0 1)。rBPI2 1治疗后各组织内毒素水平均显著降低 (P <0 0 5或 0 0 1)。CLP术后各组织中IL 18mRNA表达显著升高 ,分别于 6~ 12h达峰值 (P <0 0 5 ) ,其后下降。rBPI2 1治疗可显著抑制CLP术后 12h大鼠肺、肾组织IL 18mRNA表达 (P <0 0 5 ) ,肝脏IL 18mRNA表达也降至正常范围。此外 ,与CLP组相比 ,rBPI2 1治疗动物血清谷丙转氨酶、肌酐水平和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降低。结论 严重腹腔感染后大鼠体内IL 18mRNA表达明显上调 ,其改变与内毒素的刺激作用密切相关 ;IL 18作为一种重要的促炎细胞因子参与了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肠结扎穿孔术 内毒素类 白细胞介素18 脓毒症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ALI/ARDS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3
17
作者 沈利汉 莫红缨 +2 位作者 蔡立华 覃炳军 肖正伦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310-314,共5页
目的建立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诱导的ALI/ARDS动物模型,研究ALI/ARDS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关系,为ALI/ARDS的治疗探索新途径。方法在CLP后18h观察小鼠的症状、血气分析、肺湿/干重比(W/D)和肺组织病理等指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 目的建立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诱导的ALI/ARDS动物模型,研究ALI/ARDS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关系,为ALI/ARDS的治疗探索新途径。方法在CLP后18h观察小鼠的症状、血气分析、肺湿/干重比(W/D)和肺组织病理等指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放射免疫等方法研究ALI/ARDS动物模型中RAS几种关键酶(ACE、ACE2和AngⅡ)的变化规律,应用卡托普利(ACE拮抗剂)、重组小鼠ACE2(rmACE2)进行干预,观察干预后的变化。结果 CLP诱导小鼠在术后18h出现典型的ALI/ARDS改变,手术组较假手术组小鼠肺水含量明显增多,PaO2/FiO2明显下降[(194.3±23.9)mmHg比(346.7±20.5)mmHg,P<0.01],肺组织病理出现明显的肺损伤改变。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ALI/ARDS小鼠肺组织的ACE2表达下降,ACE无明显差异。ALI/ARDS小鼠机体的AngⅡ水平明显升高;药物干预后,与手术组比较,卡托普利组和rmACE2组不同程度的抑制体内AngⅡ的生成[肺:(1.58±0.16)fmol/mg、(1.65±0.21)fmol/mg比(2.38±0.41)fmol/mg;血:(178.04±17.87)fmol/mL、(153.74±10.24)fmol/mL比(213.38±25.44)fmol/mL]。结论 CLP诱导小鼠出现典型的ALI/ARDS改变;ALI/ARDS模型存在RAS激活;ACE对RAS可能起正调节作用,ACE2起负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盲肠结扎穿孔术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下载PDF
创伤性脓毒症过程中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隰建成 周宝桐 +3 位作者 蒋礼先 姜小国 孙同柱 杨毅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61-564,F0005,共5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14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CLP术后2、6、12、24、48和72h组。取大鼠腹主动脉血,采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 目的探讨脓毒症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14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CLP术后2、6、12、24、48和72h组。取大鼠腹主动脉血,采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嘧啶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中性粒细胞的凋亡。结果CLP术后早期循环血中性粒细胞的凋亡受抑,TUNEL染色凋亡细胞阳性率低于5.00%,之后开始增加,CLP后48h凋亡细胞阳性率为(48.33±12.53)%,术后72h凋亡率又降至接近正常水平。结论脓毒症急性期产生的大量中性粒细胞以死亡为主要途径;当机体转向逐渐恢复时,中性粒细胞以凋亡为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中性粒细胞 外周血 细胞凋亡 中性粒细胞凋亡 鼠外周血 实验研 创伤性 盲肠结扎穿孔术 缺口末端标记法
下载PDF
舒血宁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毛燕飞 孙璐璐 +1 位作者 廖兴志 邓小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对脓毒症损害的大鼠心肌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CLP组)与舒血宁注射液组(SXN组),CLP组与SXN组采用大鼠盲肠结扎穿孔术制造脓毒症模型。SXN组于盲肠结扎穿孔术前1h...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对脓毒症损害的大鼠心肌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CLP组)与舒血宁注射液组(SXN组),CLP组与SXN组采用大鼠盲肠结扎穿孔术制造脓毒症模型。SXN组于盲肠结扎穿孔术前1h经腹腔注射0.3ml/kg舒血宁注射液,Sham组和CLP组于相同时间点给予0.3ml/kg生理盐水。术后6h时经腹主动脉取血行肌钙蛋白T(TnT)、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检测;取部分心肌匀浆,制成10%心肌组织悬液,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部分心肌行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结果与CLP组比较,舒血宁可显著降低CLP后血浆TnT、TNF-α与IL-1β水平以及心肌组织MDA含量,并使心肌SOD活性增强(P<0.05或0.01);组织学观察可见舒血宁可明显改善脓毒症组大鼠心肌充血、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结论舒血宁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对心肌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对炎性介质的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血宁 脓毒症 盲肠结扎穿孔术 心肌损伤
原文传递
脓毒症模型大鼠循环内皮细胞与肝功能状态间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京 戚华兵 +2 位作者 赵玲 苏楠 陈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71-1174,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脓毒症中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数量的变化及其与肝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利用盲肠结扎穿孔模型(CLP)在大鼠制作脓毒症模型。观察CEC数量、白细胞数量的变化、以及肝组织病理组织学、血天冬氨酸... 目的探讨大鼠脓毒症中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数量的变化及其与肝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利用盲肠结扎穿孔模型(CLP)在大鼠制作脓毒症模型。观察CEC数量、白细胞数量的变化、以及肝组织病理组织学、血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改变。并探讨CEC数量与AST和ALT的相关关系。结果CLP6h后动物肝细胞明显肿胀,24h组肝细胞大量空泡变性,乃至坏死。CLP3h组白细胞和CEC数量比对照组明显升高。而CLP6h后AST、ALT才出现明显增高。CEC数量与AST和ALT水平呈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分别为-0·774和-0.734(P<0·01)。用非线性回归分析CEC数量与AST和ALT的关系,发现CEC数量对ALT的最佳拟合曲线为幂函数(P<0·05),其方程为ALT=33.052681+24.097309CEC-1。CEC数量对AST的最佳拟合曲线为对数函数,但无统计学意义(P=0.607)。结论在大鼠脓毒症模型中,比起常规肝功能指标,CEC数量更能敏感反映肝脏病理进程。当肝功能指标高于正常阈值时肝细胞已经出现了显著损伤。因此,早期监测CEC数量结合已有的肝功能指标有助于早期提示肝功能损害,及时针对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循环内皮细胞 盲肠结扎穿孔术 肝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