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粮氯化钠缺乏或过量对22~42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肠道形态、盲肠菌群及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1
作者 高飞宇 张卫云 +9 位作者 李鼎 张丽阳 吴炳鑫 吴伟 朱玲 胡云 崔小燕 汪圣晨 李婷婷 罗绪刚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6,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氯化钠缺乏或过量对22~42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肠道形态、盲肠菌群和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144只22日龄AA+肉公鸡按平均体重随机分3组,每组8个重复,分别饲喂氯化钠缺乏(0.00%)、适量(0.20%)和过量(0.50%)3种饲粮。结...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氯化钠缺乏或过量对22~42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肠道形态、盲肠菌群和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144只22日龄AA+肉公鸡按平均体重随机分3组,每组8个重复,分别饲喂氯化钠缺乏(0.00%)、适量(0.20%)和过量(0.50%)3种饲粮。结果显示:与氯化钠适量组相比,氯化钠缺乏显著降低42日龄肉仔鸡体重、空肠隐窝深度、盲肠菌群多样性、22~42日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饮水量(P<0.05),显著提高42日龄盲肠厚壁菌门和考拉杆菌属相对丰度及丁酸含量(P<0.05);氯化钠过量显著降低42日龄空肠隐窝深度、拟杆菌门和另支菌属相对丰度(P<0.05),显著提高变形菌门、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和绿弯菌门相对丰度(P<0.05)。研究表明,氯化钠缺乏或过量均影响肉仔鸡肠道形态、盲肠菌群结构和多样性;氯化钠缺乏可能通过降低采食量、盲肠菌群多样性及改变盲肠菌群结构而抑制肉仔鸡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氯化钠 生长性能 肠道形态 盲肠菌群 短链脂肪酸
原文传递
槲皮万寿菊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盲肠菌群的影响
2
作者 付连港 刘伊笑 +5 位作者 赵剑 石玉祥 刘华 刘秀斌 宋伟光 曾建国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9-209,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槲皮万寿菊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盲肠菌群的影响。选取144头平均体重为(10.40±1.97)kg的28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占1/2)。在4组仔猪的基础...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槲皮万寿菊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盲肠菌群的影响。选取144头平均体重为(10.40±1.97)kg的28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占1/2)。在4组仔猪的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150(试验Ⅰ组)、300(试验Ⅱ组)和450 mg/kg(试验Ⅲ组)槲皮万寿菊素,饲养31 d,其中预试期3 d,正试期为28 d。试验结束后,计算正试期内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和腹泻率;每组选取4头仔猪屠宰取样,测定十二指肠抗氧化酶活性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含量、血清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含量以及盲肠菌群组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不同水平槲皮万寿菊素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添加300 mg/kg槲皮万寿菊素能显著降低腹泻率(P<0.05),显著提高十二肠道中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P<0.05),且有降低盲肠菌群中变形菌门相对丰度的趋势(P=0.074)。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300 mg/kg槲皮万寿菊素可提高断奶仔猪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降低盲肠中有害菌群的比例,进而降低腹泻率,维持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万寿菊素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抗氧化 免疫 盲肠菌群
下载PDF
饲粮添加不同比例小麦对凤达1号产蛋高峰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小肠形态以及盲肠菌群的影响
3
作者 牟天铭 李燕 +3 位作者 苗洒洒 简华锋 董信阳 邹晓庭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56-2369,共1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小麦对凤达1号产蛋高峰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小肠形态结构以及盲肠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生长良好、体况相似的300日龄凤达1号蛋鸡768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2只鸡...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小麦对凤达1号产蛋高峰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小肠形态结构以及盲肠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生长良好、体况相似的300日龄凤达1号蛋鸡768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2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组以对照组饲粮营养水平为基础,分别在饲粮中添加20%、40%和60%小麦,并根据小麦用量添加适宜比例的复合型小麦酶,同时相应调整饲粮配方以保证各组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基本一致。预试期7 d,正试期49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0%、40%和60%小麦对产蛋高峰期蛋鸡各主要生产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比例小麦显著降低蛋黄颜色(P<0.05),显著提高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P<0.05)。3)与对照组相比,添加40%和60%小麦显著提高血清钙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含量(P<0.05);同时,40%小麦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60%小麦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比例小麦对产蛋高峰期蛋鸡小肠各肠段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以及绒隐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5)与对照组相比,40%小麦组盲肠菌群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门水平上,添加40%小麦显著提高盲肠脱硫杆菌门和WPS-2相对丰度(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不同比例小麦可以提高凤达1号产蛋高峰期蛋鸡的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降低蛋鸡血清脂质含量,改善蛋鸡营养代谢;在本试验条件下,凤达1号产蛋高峰期蛋鸡饲粮中添加40%小麦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产蛋高峰期蛋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血清生化指标 小肠形态结构 盲肠菌群
下载PDF
“精油+有机酸”复合微胶囊制剂对肉鸭免疫指标、肠道组织形态和盲肠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文忠 李英英 +2 位作者 张谋炎 庄晓东 郭庆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4-50,共7页
为研究“精油+有机酸”复合微胶囊制剂(microencapsulated organic acids and essential oils,MOAEO)对肉鸭免疫指标、肠道组织形态和盲肠菌群的影响,选取1日龄樱桃谷肉鸭(公)9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饲喂... 为研究“精油+有机酸”复合微胶囊制剂(microencapsulated organic acids and essential oils,MOAEO)对肉鸭免疫指标、肠道组织形态和盲肠菌群的影响,选取1日龄樱桃谷肉鸭(公)9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Ⅰ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 mg/kg杆菌肽锌,Ⅱ、Ⅲ、Ⅳ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00、300 mg/kg MOAEO,试验周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Ⅰ组肉鸭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都极显著提高(P<0.01),Ⅲ、Ⅳ组的胸腺指数显著提高(P<0.05);Ⅰ、Ⅲ组的十二指肠黏膜sIgA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Ⅱ、Ⅳ组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在十二指肠段,Ⅰ组肉鸭的肠绒毛高度和Ⅲ组的V/C值显著提高(P<0.05)。在空肠段,Ⅰ、Ⅲ组肉鸭的肠绒毛高度极显著提高(P<0.01)。在回肠段,Ⅰ组肉鸭的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Ⅲ、Ⅳ组极显著提高(P<0.01);Ⅰ、Ⅲ组的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Ⅰ、Ⅱ、Ⅳ组的V/C值显著提高(P<0.05),Ⅲ组极显著提高(P<0.01)。(3)Ⅳ组肉鸭的盲肠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MOAEO可以提高肉鸭免疫力,改善肠道组织形态和盲肠菌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油+有机酸”复合微胶囊制剂 肉鸭 免疫指标 肠道组织形态 盲肠菌群
下载PDF
饲粮维生素B1添加水平对产蛋期种鹅繁殖性能、血清生殖激素指标、肠道组织形态及盲肠菌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倩 张名爱 +3 位作者 王宝维 凡文磊 孔敏 汪超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041-3051,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维生素B_(1)添加水平对产蛋期种鹅繁殖性能、血清生殖激素指标、肠道组织形态及盲肠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150只体况相近的34周龄五龙鹅种鹅,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鹅(1公4母)。各组维生素B_(1)添...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维生素B_(1)添加水平对产蛋期种鹅繁殖性能、血清生殖激素指标、肠道组织形态及盲肠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150只体况相近的34周龄五龙鹅种鹅,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鹅(1公4母)。各组维生素B_(1)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1、2、3、4、5 mg/kg。预试期1周,正试期10周。结果表明:1)各组之间种蛋合格率、种蛋受精率、种蛋孵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2)各组之间血清催乳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睾酮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2 mg/kg维生素B_(1)组血清孕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3、4、5 mg/kg维生素B_(1)组(P<0.05),2、3 mg/kg维生素B_(1)组血清促卵泡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2 mg/kg维生素B_(1)组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5 mg/kg维生素B_(1)组(P<0.05)。4)2 mg/kg维生素B_(1)组盲肠菌群的Invsimpson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科水平上,2 mg/kg维生素B_(1)组的盲肠弯曲杆菌科(Campylobacteraceac)、纤维单胞菌科(Cellulomonadaceae)、甲基杆菌科(Methylobacteriaceae)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属水平上,2 mg/kg维生素B_(1)组的盲肠栖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维生素B_(1)有利于提高产蛋期种鹅血清生殖激素含量,促进肠道组织发育,优化盲肠菌群结构。建议产蛋期种鹅饲粮维生素B_(1)添加水平为2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 产蛋期 种鹅 血清生殖激素 肠道组织形态 盲肠菌群结构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杂交构树叶对广西三黄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组织形态及盲肠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方紫依 徐百昌 +3 位作者 蒙锦燕 崔庆含 李泓漫 司红彬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0-259,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杂交构树叶对广西三黄鸡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器官指数、肠道组织形态及盲肠菌群的影响。选取120只健康的1日龄广西三黄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A组为对照组,饲喂不添加杂交构树...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杂交构树叶对广西三黄鸡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器官指数、肠道组织形态及盲肠菌群的影响。选取120只健康的1日龄广西三黄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A组为对照组,饲喂不添加杂交构树叶的基础饲粮;B、C、D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6%、9%的杂交构树叶,试验期为21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3%~6%的杂交构树叶对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肠道组织形态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6%的杂交构树叶可显著提高法氏囊指数(P<0.05);饲粮中添加9%的杂交构树叶可显著提高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P<0.05),显著降低平均日增重和脾脏指数(P<0.05),显著增加料重比(P<0.05)。肠道菌群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6%的杂交构树叶对盲肠菌群的Alpha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在属水平上,饲粮添加6%的杂交构树叶可显著降低欧氏菌属(Olsenella)、理研菌科RC9肠道群(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norank_f_norank_o_Gastranaerophilales、norank_f_norank_o_RF39、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norank_f_norank_o_Rhodospirillales的比例(P<0.05),同时显著增加另枝菌属(Alistipe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Sellimonas、Negativibacillus、厌氧棒状菌属(Anaerostipes)的比例(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3%~6%的杂交构树叶对广西三黄鸡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性能、肠道组织形态均无负面影响,且添加6%的杂交构树叶还可以提高广西三黄鸡的法氏囊指数,改善盲肠菌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构树叶 广西三黄鸡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肠道组织形态 盲肠菌群
下载PDF
间型脉孢菌固体发酵产孢条件优化及其培养物对三黄鸡盲肠菌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付文娟 刘志伟 +4 位作者 黎茵 吴晓晴 冯文韬 姚兆浩 王庆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42,共8页
为探究间型脉孢菌培养物对三黄鸡盲肠菌群的影响,以玉米粉、麸皮、玉米芯粉等固体基质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间型脉孢菌JY-05211固体发酵产孢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间型脉孢菌JY-05211最优产孢条件为:玉米芯粉65%... 为探究间型脉孢菌培养物对三黄鸡盲肠菌群的影响,以玉米粉、麸皮、玉米芯粉等固体基质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间型脉孢菌JY-05211固体发酵产孢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间型脉孢菌JY-05211最优产孢条件为:玉米芯粉65%、玉米粉5%、麸皮23.5%、硫酸铵5%、氢氧化钙1.5%、料液比1:1、培养温度34℃、接种量1.0%、培养时间72 h。在此条件下,产孢量可达7.87×10^(9)个·g^(-1)。间型脉孢菌培养物可显著提高三黄鸡盲肠Sob指数和Shannon指数(P<0.05),显著降低Simpson指数(P<0.05)。饲喂1%间型脉孢菌培养物组与对照组相比,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在属水平上,试验组普雷沃氏菌属UCG-001、欧陆森氏菌属和副拟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巨单胞菌属显著降低(P<0.05)。三黄鸡盲肠代谢功能基因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在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萜类和多酮类代谢等生物代谢通路的富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间型脉孢菌培养物可增加盲肠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调整盲肠菌群中各菌属比例,从功能基因层面印证菌群结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型脉孢 固体发酵 产孢量 盲肠菌群
下载PDF
鼠伤寒沙门菌5'-nucleotidase基因缺失对小鼠盲肠菌群影响的研究
8
作者 钱满 路思阳 +7 位作者 张梦珂 李静 陈松彪 尚珂 丁轲 程相朝 张春杰 廖成水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9-345,共7页
为探究5'-nucleotidase基因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盲肠菌群的影响,本研究将15只6周龄BALB/c雌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野生株SL1344组和缺失株SL1344Δ5'-nucleotidase组,对照组小鼠灌胃200μL无菌PBS,SL1344组和SL1344Δ5'... 为探究5'-nucleotidase基因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盲肠菌群的影响,本研究将15只6周龄BALB/c雌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野生株SL1344组和缺失株SL1344Δ5'-nucleotidase组,对照组小鼠灌胃200μL无菌PBS,SL1344组和SL1344Δ5'-nucleotidase组分别灌胃200μL含1.0×10^(6) cfu的菌液。灌胃72 h后剖杀各组小鼠,收集盲肠内容物,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技术测定各组小鼠盲肠样品微生物16S rRNA V3-V4区序列,并比较分析其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信号通路富集。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L1344和SL1344Δ5'-nucleotidase组操作分类单元(OTU)以及Alpha多样性指数Chao1和Observed species均下降,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SL1344组部分样品分布偏远,表明SL1344和SL1344Δ5'-nucleotidase感染使小鼠盲肠微生物数目减少,且SL1344对盲肠菌群影响较大。门、纲和属水平微生物种群分析结果显示,与SL1344组相比,SL1344Δ5'-nucleotidase组产短链脂肪酸的有益菌增多而条件致病菌减少,且主要富集在细胞过程、环境信息处理和新陈代谢等信号通路。上述结果首次表明5'-nucleotidase作为毒力基因在鼠伤寒沙门菌导致盲肠菌群失调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为开发更加安全有效的基因工程减毒疫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nucleotidase基因 鼠伤寒沙门 16S rRNA 盲肠菌群
下载PDF
丁酸梭菌对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力、小肠黏膜形态和盲肠菌群的影响
9
作者 张作栋 王丽莎 张海棠 《饲料博览》 2023年第3期1-8,共8页
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CB)对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力、小肠黏膜形态和盲肠菌群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择1日龄健康AA肉鸡72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20只,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试验期42 d,对照组... 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CB)对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力、小肠黏膜形态和盲肠菌群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择1日龄健康AA肉鸡72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20只,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试验期42 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Ⅳ和Ⅴ组分别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CB 250、500、750、1 000 mg·kg^(-1)和1 250 mg·kg^(-1)。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Ⅳ组(1 000 mg·kg^(-1))对提高生产性能效果最好,平均日采食量(AFDI)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日增重(ADG)提高了6.41%(P<0.05),料重比(F/G)降低了4.29%(P<0.05);试验Ⅳ组对增强免疫力效果最好,42日龄时,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分别提高了6.45%(P<0.05)、12.92%(P<0.05)和13.94%(P<0.05),IgA、IgG和IgM含量分别提高了27.36%(P<0.05)、28.95%(P<0.05)和28.24%(P<0.05)。试验Ⅳ组对改善小肠黏膜形态效果最好,42日龄时,绒毛高度(VH)提高了13.95%(P<0.05),隐窝深度(CD)降低了12.03%(P<0.05),VH/CD值提高了29.56%(P<0.05);试验Ⅳ组对改善肉鸡盲肠菌群结构效果最好,42日龄时,大肠杆菌数量降低了18.19%(P<0.05),沙门氏菌数量降低了16.07%(P<0.05),乳酸杆菌数量提高了13.96%(P<0.05),双歧杆菌数量提高了19.57%(P<0.05)。说明肉鸡日粮中添加CB可以提高生产性能,增强免疫力,改善小肠黏膜形态,调节盲肠菌群,最适宜添加剂量为1 000 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 肉鸡 生产性能 免疫力 小肠黏膜形态 盲肠菌群
下载PDF
饲粮粗纤维水平对中新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肠道发育及盲肠菌群结构的影响
10
作者 来金良 吕尊周 +9 位作者 姚玥州 韩青海 刘振林 杨庆磊 吕孝国 李鑫 刘宗强 周桂莲 李勇 燕磊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805-7816,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纤维水平对中新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肠道发育及盲肠菌群结构的影响。选择1日龄商品代中新肉公鸭60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5羽。饲粮粗纤维设为低(前期2.9%、后期3.6%)、中(前期4.2%、后期4.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纤维水平对中新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肠道发育及盲肠菌群结构的影响。选择1日龄商品代中新肉公鸭60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5羽。饲粮粗纤维设为低(前期2.9%、后期3.6%)、中(前期4.2%、后期4.7%)、高(前期5.8%、后期5.5%)3个水平。试验期37 d。结果表明:1)饲粮粗纤维水平对各阶段中新鸭生长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2)高粗纤维水平组腹脂率显著高于低粗纤维水平组(P<0.05)。3)高粗纤维水平组空肠和回肠相对重量及腺胃指数显著高于低、中粗纤维水平组(P<0.05),中、高粗纤维水平组空肠和回肠绝对重量显著高于低粗纤维水平组(P<0.05)。饲粮粗纤维水平对中新鸭肠道损伤评分无显著影响(P>0.05)。4)中粗纤维水平组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高粗纤维水平组(P<0.05)。在门水平上,中粗纤维水平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最高,低粗纤维水平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最高。在属水平上,低粗纤维水平组拟杆菌属相对丰度最高。由此可见,饲喂中粗纤维水平(前期4.2%、后期4.7%)饲粮的中新鸭生长性能和盲肠菌群结构表现最佳;饲喂高粗纤维水平(前期5.8%、后期5.5%)饲粮有利于中新鸭胃肠道的发育,但可能对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有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鸭 粗纤维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肠道发育 盲肠菌群结构
下载PDF
不同垫料对肉鸡盲肠菌群定殖的影响
11
作者 孙波 《畜牧业环境》 2023年第15期22-23,共2页
为了确定垫料类型是否影响肉鸡的肠道菌群和生产性能,我们进行了鸡生长性能的研究。试验选取了7种垫料,包括软木、硬木锯末、软木屑、切碎的纸、切碎的稻草、稻壳和可重复利用的软木屑。并进行了微生物剖析,以研究盲肠细菌群落与垫料和... 为了确定垫料类型是否影响肉鸡的肠道菌群和生产性能,我们进行了鸡生长性能的研究。试验选取了7种垫料,包括软木、硬木锯末、软木屑、切碎的纸、切碎的稻草、稻壳和可重复利用的软木屑。并进行了微生物剖析,以研究盲肠细菌群落与垫料和肉鸡日龄的关系。在14日龄和28日龄时,对盲肠菌群进行了调查(n=12只禽/凋落物),在这2个年龄段,用重复使用的垫料饲养的鸡的盲肠菌群与用其他任何垫料饲养的鸡的盲肠菌群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用相同的垫料饲养的肉鸡中,盲肠微生物群落的相似性在28d时(29%~40%)要大于14d时(25%~32%)。通过饲料转化率、活重和饲料摄入量来测量不同垫料肉鸡的性能。在不同垫料上饲养的肉鸡(n=160/处理)中,在14日龄时的活重与14日龄和28日龄时的采食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14日龄或28日龄时,使用7种垫料中的任何一种饲养的家禽的饲料转化率均未观察到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垫料的类型会影响鸡盲肠菌群的定殖和发育。凋落物引起的肠道菌群变化,可能部分归因于早期生长速率中观察到的一些显著差异。因此,选择垫料可能对家禽肠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没有饲喂抗生素的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肠菌群 垫料 肉鸡 生长性能 微生物分析
下载PDF
抗菌肽对肉兔小肠黏膜形态、盲肠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5
12
作者 郭志强 杨奉珠 +2 位作者 雷岷 宋代军 谢晓红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78-1784,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抗菌肽对肉兔小肠黏膜形态、盲肠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35日龄断奶的新西兰肉兔1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抗菌肽对肉兔小肠黏膜形态、盲肠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35日龄断奶的新西兰肉兔1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 mg/kg喹乙醇以及150、200和250 mg/kg抗菌肽的试验饲粮。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各添加水平抗菌肽均显著提高了空肠绒毛高度,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以及盲肠乳酸杆菌数量(P<0.05),显著降低了空肠隐窝深度以及盲肠总好氧菌和大肠杆菌数量(P<0.05)。此外,200 mg/kg抗菌肽还显著提高了回肠绒毛高度以及盲肠总厌氧菌和双歧杆菌数量(P<0.05),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和回肠隐窝深度(P<0.05),显著增加了血清免疫球蛋白M和补体3含量(P<0.05)。由此得出,在饲粮中添加抗菌肽可以改善肉兔小肠黏膜形态,刺激盲肠有益菌的增殖并抑制有害菌的增殖,同时还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本试验条件下,抗菌肽在肉兔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2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兔 小肠黏膜形态 盲肠菌群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桑叶粉和发酵桑叶粉对胡须鸡屠宰性能、肉品质及盲肠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49
13
作者 邝哲师 黄静 +2 位作者 廖森泰 赵祥杰 潘木水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89-1997,共9页
试验旨在研究桑叶粉和发酵桑叶粉对胡须鸡饲养后期屠宰性能、肉品质及盲肠菌群的影响。选用95日龄岭南黄Ⅲ号胡须鸡392只,随机分为7组,即对照组,5%、10%、20%桑叶粉组,5%、10%、20%发酵桑叶粉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4只鸡(7公7母)。... 试验旨在研究桑叶粉和发酵桑叶粉对胡须鸡饲养后期屠宰性能、肉品质及盲肠菌群的影响。选用95日龄岭南黄Ⅲ号胡须鸡392只,随机分为7组,即对照组,5%、10%、20%桑叶粉组,5%、10%、20%发酵桑叶粉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4只鸡(7公7母)。预试期4d,正试期28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除10%桑叶粉组外,其余各试验组鸡半净膛率显著降低(P<0.05);10%发酵桑叶粉组鸡全净膛率显著降低(P<0.05),20%发酵桑叶粉及10%桑叶粉组鸡全净膛率极显著降低(P<0.01);饲喂5%发酵桑叶粉或20%桑叶粉使胡须鸡腿肌率分别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2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胸肌剪切力和桑叶粉各组腿肌剪切力值均有所下降,但只有10%桑叶粉组胸肌剪切力值显著下降(P<0.05);20%桑叶粉组腿肌pH45min显著增加(P<0.05);各试验组腿肌b*值均有所降低,其中20%桑叶粉组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5%、10%桑叶粉组鸡盲肠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盲肠乳酸菌与大肠杆菌比值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以上试验结果,桑叶粉可在胡须鸡生长后期日粮中添加至10%,发酵桑叶粉可添加至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须鸡 桑叶粉 发酵桑叶粉 屠宰性能 肉品质 盲肠菌群
下载PDF
日粮粗纤维水平对断乳力克斯兔腹泻率、消化道pH和盲肠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谷子林 李江 +4 位作者 张玉华 陈宝江 葛剑 黄玉亭 董兵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2期21-25,共5页
为了探讨日粮中粗纤维水平对断乳仔兔腹泻率的影响及其低纤维型腹泻的发生机制,选择30~35日龄健康力克斯兔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在其他营养相近的基础上,分别饲喂粗纤维含量为7%、9%、12%和14%的日粮。观察不同纤维日粮对试兔... 为了探讨日粮中粗纤维水平对断乳仔兔腹泻率的影响及其低纤维型腹泻的发生机制,选择30~35日龄健康力克斯兔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在其他营养相近的基础上,分别饲喂粗纤维含量为7%、9%、12%和14%的日粮。观察不同纤维日粮对试兔腹泻率、肠道pH、盲肠挥发性脂肪酸(VFA)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研究表明:粗纤维含量对腹泻率有重大影响,中高纤维日粮(12%和14%)没有发生腹泻,而低纤维日粮组(7%和9%)的腹泻率分别为59.33%和20.67%,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低纤维水平日粮组(7%、9%)的试验兔,胃、空肠、结肠、盲肠的pH值均高于中高纤维组(12%、14%),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P<0.05或P<0.01);盲肠总挥发性脂肪酸随粗纤维含量的增加而上升,但差异不显著(P>0.05)。乙酸随粗纤维含量的增加而上升,CF14%组极显著的高于7%组(P<0.01)。丙酸和丁酸的变化不显著(P>0.05);纤维含量对盲肠主要微生物菌群有较大影响。从整体来说,有益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和消化球菌)以CF12%组占优,CF14%次之,CF7%组最低。其中双歧杆菌各组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而大肠杆菌与之相反,CF7%组检测出沙门氏菌。其他各组没有发现沙门氏菌,也未检出魏氏梭菌。该研究揭示了低纤维日粮使家兔消化道内环境(如pH、VFA等)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是发生腹泻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乳力克斯兔 日粮纤维 腹泻率 VFA PH 盲肠菌群
下载PDF
乳酸菌及其培养液对肉鸡盲肠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2
15
作者 马治宇 赵献军 +1 位作者 张晓庆 李炳志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36,共4页
采用给肉鸡饲喂乳酸菌及其培养液,检测其对肉鸡肠道菌群影响。300只AA肉鸡随机分5组,基础日粮(对照)、基础日粮+1%乳酸菌菌粉、基础日粮+1%乳酸菌菌液、基础日粮+1%乳酸菌残液、基础日粮+1%乳酸菌灭活菌液。结果表明,在14、28、35、42... 采用给肉鸡饲喂乳酸菌及其培养液,检测其对肉鸡肠道菌群影响。300只AA肉鸡随机分5组,基础日粮(对照)、基础日粮+1%乳酸菌菌粉、基础日粮+1%乳酸菌菌液、基础日粮+1%乳酸菌残液、基础日粮+1%乳酸菌灭活菌液。结果表明,在14、28、35、42日龄时日粮中添加乳酸菌菌粉和乳酸菌菌液能显著抑制盲肠中大肠埃希菌的增殖,增加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P<0.05);培养残液和灭活菌液总体上对盲肠菌群无明显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肉鸡 盲肠菌群
下载PDF
饲粮纤维源及粗纤维水平对肉兔营养物质消化率、肠道消化酶活性及盲肠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桂芹 孙佳易 +3 位作者 郭东新 田河 李建涛 潘秀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861-2871,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纤维源及粗纤维(CF)水平对肉兔营养物质消化率、肠道消化酶活性及盲肠菌群多样性的影响。试验采用双因子试验设计,依据等能等氮原则,设2种纤维源(苜蓿草粉、稻壳粉)、3个CF水平(12%、14%、16%),共配制6种试验...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纤维源及粗纤维(CF)水平对肉兔营养物质消化率、肠道消化酶活性及盲肠菌群多样性的影响。试验采用双因子试验设计,依据等能等氮原则,设2种纤维源(苜蓿草粉、稻壳粉)、3个CF水平(12%、14%、16%),共配制6种试验饲粮。选择144只70-80日龄、平均体重(2 002±77)g的健康伊拉生长肉兔,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兔,单笼饲养。饲养试验为期4周,饲养试验期末,采用全收粪法进行消化试验,之后进行屠宰,取肠道食糜用于消化酶活性及盲肠菌群多样性的测定。结果表明:1)苜蓿草粉组干物质(DM)、CF、酸性洗涤纤维(ADF)、木质素(ADL)的消化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稻壳粉组(P〈0.05或P〈0.01),粗蛋白质(CP)消化率则极显著低于稻壳粉组(P〈0.01);12%CF水平组DM、中性洗涤纤维(NDF)、ADF的消化率显著高于14%CF水平组(P〈0.05),同时该组能量的消化率及表观消化能(ADE)极显著高于14%、16%CF水平组(P〈0.01)。2)稻壳粉组十二指肠胰蛋白酶活性极显著高于苜蓿草粉组(P〈0.01)。与14%、16%CF水平组相比,12%CF水平组的空肠淀粉酶、胰蛋白酶活性及盲肠纤维素酶活性均最低。3)纤维源对盲肠菌群丰富度和香农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但苜蓿草粉组的盲肠菌群均衡指数极显著高于稻壳粉组(P〈0.01)。CF水平对盲肠菌群丰富度和香农指数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16%CF水平组的数值均为最高。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1)苜蓿草粉组肉兔DM、CF、ADF、ADL的消化率及盲肠菌群均衡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稻壳粉组,但十二指肠胰蛋白酶活性极显著低于稻壳粉组。2)饲粮CF水平为12%时肉兔的ADE和各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最高;CF水平越高,肉兔空肠淀粉酶、胰蛋白酶活性和盲肠纤维素酶活性越高;饲粮CF水平为16%时肉兔盲肠菌群的多样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兔 纤维源 粗纤维水平 消化率 消化酶活性 盲肠菌群多样性
下载PDF
乳酸菌固体发酵制剂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盲肠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徐基利 王文梅 +1 位作者 郭奇苑 许丽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4-16,共3页
本试验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同源乳酸杆菌固体发酵制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盲肠菌群的影响并确定该菌种的适宜添加量。选用1日龄健康肉仔公雏3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饲喂基础... 本试验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同源乳酸杆菌固体发酵制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盲肠菌群的影响并确定该菌种的适宜添加量。选用1日龄健康肉仔公雏3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饲喂基础日粮+0.01%黄霉素;Ⅲ、Ⅳ、Ⅴ组为乳酸菌制剂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0.05%草乳杆菌制剂、基础日粮+0.2%草乳杆菌制剂和基础日粮+1.0%草乳杆菌制剂,试验期为4周。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0%乳酸菌制剂能显著提高1~4周龄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降低料肉比,且差异显著(P<0.05);与Ⅱ组相比,添加1.0%乳酸菌制剂能显著增加盲肠内乳酸菌的数量(P<0.05),有效抑制盲肠内大肠杆菌的繁殖(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肉仔鸡 生长性能 盲肠菌群
下载PDF
钩吻提取物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和盲肠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小军 王宇 +3 位作者 王帅帅 伍勇 李元义 孙志良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626-3633,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钩吻提取物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和盲肠菌群的影响。选取56日龄生长猪75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钩吻醇提物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50、100 mg/kg钩吻醇提物的试验饲... 本试验旨在研究钩吻提取物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和盲肠菌群的影响。选取56日龄生长猪75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钩吻醇提物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50、100 mg/kg钩吻醇提物的试验饲粮,钩吻酸提物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0 mg/kg钩吻酸提物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9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钩吻提取物对生长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显著提高了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以添加100 mg/kg钩吻醇提物效果最佳;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100 mg/kg钩吻醇提物显著增加了空肠、回肠绒毛高度(P<0.05),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隐窝深度(P<0.05);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饲粮添加钩吻提取物使空肠组织微绒毛更加均匀、整齐、致密,相邻细胞间的紧密连接、中间连接和桥粒等结构均结构清晰、完整;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50、100 mg/kg钩吻醇提物显著降低了盲肠中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显著增加了盲肠中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由此可见,钩吻醇提物和钩吻酸提物均可改善生长猪肠道形态,调整盲肠菌群结构,提高生长猪的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以100 mg/kg钩吻醇提物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吻提取物 生长猪 生长性能 肠道形态 盲肠菌群
下载PDF
16S rRNA基因的PCR-DGGE技术分析逍遥散干预抑郁模型大鼠盲肠菌群的变化 被引量:11
19
作者 沈小丽 彭国茳 +2 位作者 孙海峰 田俊生 秦雪梅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40-245,共6页
目的观察和寻找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程序(CUMS)抑郁模型药物干预后的菌群变化并鉴定具体菌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和逍遥散组;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程序(CUMS)复制大鼠抑郁模型,在第1天时除空白... 目的观察和寻找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程序(CUMS)抑郁模型药物干预后的菌群变化并鉴定具体菌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和逍遥散组;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程序(CUMS)复制大鼠抑郁模型,在第1天时除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外,其他两组分别给予逍遥散和盐酸氟西汀,28 d后取盲肠;提取盲肠基因组DNA,并对16 S rRNA基因V3可变区进行PCR扩增,构建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指纹图谱并制定碱基序列。将PCR扩增产物与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混合培养,选取形成的白色菌落,进行鉴定分析。结果体重和行为学指标显示CUMS复制成功;盲肠指数显示逍遥散可回调慢性应激对盲肠所产生的影响。采用BLAST程序对盲肠菌群DGGE指纹图谱及测得的序列进行相似性分析发现Lachnospiraceae bacterium、Lactobacillus animali、Burkholderiales bacterium、Lactobacillus reuteri四种优势菌。与空白对照组相比,Lachnospiraceae bacterium、Lactobacillus animali、Burkholderiales bacterium三种菌种的丰度在模型组均增强,Lactobacillus reuteri在模型组显著减弱。给予逍遥散后,Lactobacillus animali的丰度增强,Lachnospiraceae bacterium的丰度不变,而其他两种细菌未检测到。结论通过DGGE分析发现抑郁症大鼠的盲肠菌群发生明显改变,逍遥散通过调节抑郁症大鼠肠道菌群的益生菌来改善胃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MS 盲肠菌群 PCR DGGE 逍遥散
下载PDF
单宁酸对北京鸭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和盲肠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春明 王洪芳 +4 位作者 焦莉 穆春雨 卢连水 孙海层 谢明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1-165,共5页
为探讨日粮中添加单宁酸对北京鸭鸭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和盲肠菌群的影响,选取1 500只1日龄体重相近的Z型北京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75只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00、200、300 mg/kg单宁... 为探讨日粮中添加单宁酸对北京鸭鸭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和盲肠菌群的影响,选取1 500只1日龄体重相近的Z型北京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75只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00、200、300 mg/kg单宁酸,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300 mg/kg单宁酸组可提高饲料转化率(P<0.05),试验组的成活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试验组肠道长度、重量、密度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200 mg/kg单宁酸组可降低北京鸭盲肠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数、提高乳酸菌数(P<0.05),300 mg/kg单宁酸组能可降低盲肠大肠杆菌数、提高乳酸菌数(P<0.05)。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200 mg/kg单宁酸可一定程度提高北京鸭的生长性能,显著改善北京鸭盲肠菌群环境,但单宁酸对肠道发育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 北京鸭 生产性能 盲肠菌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