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8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界面下梁端直剪型锚栓钢板剪切承载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全学友 罗晨 +1 位作者 刘佳迪 黄辉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7,共9页
开展梁端直剪型锚栓钢板剪切承载力加固试验研究。试验序列包含1个对比试验段、5个剪切承载力加固试验段。试验参数包括界面条件和钢板高度。结果表明:受力过程中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界面终会剥离,不同黏结界面不影响剪切承载力;增... 开展梁端直剪型锚栓钢板剪切承载力加固试验研究。试验序列包含1个对比试验段、5个剪切承载力加固试验段。试验参数包括界面条件和钢板高度。结果表明:受力过程中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界面终会剥离,不同黏结界面不影响剪切承载力;增加钢板高度和配套的直剪型锚栓数量能有效提高混凝土梁的剪切承载力。直剪型锚栓钢板剪切承载力加固存在2种机制,约束机制通过限制斜裂缝宽度提高剪切承载力,而组合受力机制通过钢板将一部分剪力直接传入支座。加固钢板高度较小时以约束机制为主,加固钢板高度较大时,2种加固机制联合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加固 锚栓钢板加固 直剪型锚栓钢板加固 界面条件 约束机制 组合受力机制
下载PDF
岩性特征对混凝土坝体-基岩原位直剪试验力学特性影响分析
2
作者 张翌娜 胡昊 +2 位作者 张建伟 刘佳冰 王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2,共5页
以广西巴马县坡月水库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推法开展不同法向应力(0.4、0.8、1.2、1.6、2.0 MPa)下混凝土坝体-基岩原位直剪试验,探究岩性特征对混凝土坝体-基岩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法向应力下试样的剪切应力-位移曲线均表... 以广西巴马县坡月水库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推法开展不同法向应力(0.4、0.8、1.2、1.6、2.0 MPa)下混凝土坝体-基岩原位直剪试验,探究岩性特征对混凝土坝体-基岩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法向应力下试样的剪切应力-位移曲线均表现出试样内部初始缺陷受力微裂纹扩展的稳定扩展阶段、微裂缝逐渐扩展形成宏观裂缝的不稳定扩展阶段及混凝土与岩体分离的开裂阶段3个阶段;法向应力、岩体岩性对试样的断裂能均有显著影响。不同法向应力下,试样断裂能的范围为16.65~177.28 N/m,断裂能随着法向应力或灰色砂岩含量增大而增大,随泥质粉砂岩含量或风化程度增大而减小;混凝土坝体-基岩的抗剪强度随基岩中灰色砂岩含量增大而增大,随泥质粉砂岩含量或基岩风化程度增大而减小。研究结果可为类似研究提供试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坝体-基岩 原位直剪试验 力学特性 岩性特征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新旧混凝土界面双面直剪性能尺寸效应试验研究
3
作者 吴二军 刘谦 胡雨晴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以界面处理方式、横向约束形式、混凝土强度、界面尺寸为变量,开展了8组50个新旧混凝土界面试件双面直剪试验研究,得到界面受剪破坏形态和抗剪强度-滑移曲线,分析界面抗剪强度的尺寸效应规律,拟合得到新旧混凝土双面直剪试件极限应力尺... 以界面处理方式、横向约束形式、混凝土强度、界面尺寸为变量,开展了8组50个新旧混凝土界面试件双面直剪试验研究,得到界面受剪破坏形态和抗剪强度-滑移曲线,分析界面抗剪强度的尺寸效应规律,拟合得到新旧混凝土双面直剪试件极限应力尺寸效应的换算系数,建立受剪承载力计算表达式。结果表明:在剪力作用方向上,新旧混凝土界面受剪极限应力存在明显的随界面高度增加而降低的尺寸效应现象;开裂应力、裂通应力以及滑移的尺寸效应不明显;施加横向约束可提升界面裂通应力和极限应力;施加预压应力可显著提升试件的裂通应力,并有效限制试件的极限滑移。无横向约束条件下,凿毛形式对极限应力影响显著,相比整浇混凝土试件,机械凿毛的同强度新旧混凝土双面直剪极限应力减少至整浇试件的0.22以下,而人工凿毛试件的折减系数在0.34~0.37之间。有横向约束条件下,同凿毛粗糙界面相比,规则齿槽试件的开裂应力、裂通应力以及滑移表现优势突出;约束下强度折减系数提高到无约束同等条件试件的2~2.5倍以上,最大可达到整浇试件强度的0.97倍。新旧混凝土强度提高可增加试件裂通应力和极限应力,但提升幅度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旧混凝土界面 性能 尺寸效应 双面直剪
下载PDF
基于直剪试验的土工格室加筋层抗剪性能数值模拟
4
作者 范永丰 赵阳 +2 位作者 史先利 卢正 姚海林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4,共7页
土工格室作为一种特殊的土工合成材料,其三维蜂窝结构能够显著约束土体的侧向变形,在加筋路基、边坡和挡墙等结构中有着广泛的作用。在加筋土结构的服役过程中,土工格室难免会受到不同角度和不同层位的剪切作用,潜在滑动面极有可能穿过... 土工格室作为一种特殊的土工合成材料,其三维蜂窝结构能够显著约束土体的侧向变形,在加筋路基、边坡和挡墙等结构中有着广泛的作用。在加筋土结构的服役过程中,土工格室难免会受到不同角度和不同层位的剪切作用,潜在滑动面极有可能穿过土工格室加筋层。为更好地理解土工格室加筋层的真实剪切状态,基于直剪试验,使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土工格室加筋层在不同剪切角度、层位和不同宽高比下的应力-应变状态。结果表明:土工格室加筋层呈现明显的各向异性,土工格室对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都有所提高,这与现行的三轴试验研究结果稍有不同;当剪切面平行穿过土工格室中部时,加筋层的抗剪强度最大;随着剪切面与土工格室角度的增加,加筋层的抗剪强度逐渐减小;随着土工格室宽高比的线性增加,加固层的抗剪强度也基本线性增加。研究成果可为土工格室加固路基、边坡和挡墙的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格室 土工合成材料 直剪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温控静动力直剪实验系统设计及实验教学应用
5
作者 李春红 曹苏南 +3 位作者 李志刚 费康 刘璐 许俊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3-209,共7页
为加深土力学直剪实验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设计了一套温控静动力直剪实验系统。该系统使用气缸和伺服电机在法向施加应力,在水平向产生剪切位移,使用循环恒温液体控制试样温度,使用数据采集系统实时采集数据并控制试验过程。结合能... 为加深土力学直剪实验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设计了一套温控静动力直剪实验系统。该系统使用气缸和伺服电机在法向施加应力,在水平向产生剪切位移,使用循环恒温液体控制试样温度,使用数据采集系统实时采集数据并控制试验过程。结合能源地下结构应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开展不同温度下的土体和土体-结构物界面剪切试验。该系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准确性,升温对砂土以及砂土-钢板界面剪切特性的影响不明显,但是会提高黏土-钢板界面的剪切强度。该系统丰富了直剪实验教学的内容,有利于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土体 土体-结构物 直剪实验 热力耦合
下载PDF
北京东部地区非饱和粉砂层原位直剪试验成果分析
6
作者 张向营 周玉凤 +2 位作者 杨浩军 冯建洋 程秋实 《岩土工程技术》 2024年第1期106-109,共4页
对北京东部地区典型非饱和粉砂层进行原位直接剪切试验,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黏聚力和内摩擦角指标,其内摩擦角指标相比于传统地区经验值和室内直接快剪试验值分别提高了11.11%~24.4%、3.01%~17.40%;室内直接快剪试验测得粉砂层的黏... 对北京东部地区典型非饱和粉砂层进行原位直接剪切试验,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黏聚力和内摩擦角指标,其内摩擦角指标相比于传统地区经验值和室内直接快剪试验值分别提高了11.11%~24.4%、3.01%~17.40%;室内直接快剪试验测得粉砂层的黏聚力为4.8~7.5 kPa,而原位直剪试验测得该值最高达9.5 kPa。研究成果为该地区非饱和砂土层的剪切指标参数优化提供了试验支撑,节约了基坑支护造价,为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砂土 原位直剪试验 切强度指标
下载PDF
节段超高性能混凝土桥梁干接缝直剪性能研究
7
作者 古金伦 陈双庆 +1 位作者 王靖君 裴必达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1-182,共12页
为研究节段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装配式桥梁干接缝的直接剪切性能,基于有限元分析理论,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中建模分析UHPC干接缝,得到了UHPC接缝在直剪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利用已有试验数... 为研究节段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装配式桥梁干接缝的直接剪切性能,基于有限元分析理论,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中建模分析UHPC干接缝,得到了UHPC接缝在直剪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利用已有试验数据对美国国家公路(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tate 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Officials,AASHTO)节段桥梁设计规范及多位学者所提出的UHPC干接缝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适用性及准确性评价;同时结合收集的实测数据拟合得到UHPC干接缝直剪承载力公式。结果表明,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理论的ABAQUS计算模型可以较好模拟UHPC干接缝的直剪受力特征,各个模型试验结果与有限元结果的比值的平均值为0.970,变异系数为0.107;基于普通混凝土结构的美国AASHTO公式和西班牙ATEP公式不能准确预测UHPC干接缝的抗剪承载力,计算结果偏于不安全;前期学者提出的UHPC接缝计算公式预测结果偏保守,经济性较差;该研究给出的计算公式预测准确,可为实际节段UHPC装配式桥梁的接缝设计与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UHPC 干接缝 有限元分析 直剪承载力
下载PDF
基于直剪试验的不同黏土力学特性研究
8
作者 孙亭亭 陈瑜 +1 位作者 史先振 史言稳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为了研究某桥所在地的地层土质状况,提取地层上的3种黏土(黑色黏土、黄色黏土和红色黏土)采用直剪试验进行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3种黏土的抗剪强度均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大,且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加,3种土样的拱形剪切面越来越明显;... 为了研究某桥所在地的地层土质状况,提取地层上的3种黏土(黑色黏土、黄色黏土和红色黏土)采用直剪试验进行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3种黏土的抗剪强度均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大,且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加,3种土样的拱形剪切面越来越明显;在同一法向压力下,黄色黏土黏聚力最大,黑色黏土次之,红色黏土最小,在内摩擦角方面,黄色黏土与黑色黏土无太大区别,但都大于红色黏土;在土体含水率相同时,黄色黏土抗剪强度最大,黑色黏土次之,红色黏土最小,3种黏土的最佳含水率为13%;在最佳含水率下,当法向压力相同时,3种土样的剪应力均随剪切位移的增大而增大,在达到最大值后再逐渐下降并稳定在残余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 直剪试验 强度 含水率 黏聚力
下载PDF
基于CT扫描植物根-土复合体直剪试验研究
9
作者 杨钊 黄婧 《山西建筑》 2024年第9期54-56,65,共4页
为探究植物根系对土壤的作用机理,以构树、刺槐、枸杞根为研究对象,通过重塑根-土复合体直剪试验、CT扫描试验,分析了三种植物根系的固土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三种植物根系的存在能够有效地提升土样的抗剪强度与变形能力,其中构树根的增... 为探究植物根系对土壤的作用机理,以构树、刺槐、枸杞根为研究对象,通过重塑根-土复合体直剪试验、CT扫描试验,分析了三种植物根系的固土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三种植物根系的存在能够有效地提升土样的抗剪强度与变形能力,其中构树根的增强效果最为显著;较未含根试样含构树根试样内摩擦角提升70.3%,含刺槐根试样黏聚力提升74.8%;根系对土样剪切裂缝的扩展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裂缝的宽度与长度均比未含根试样的小,三种植物中构树根系对土体的加固作用较优。该研究结果为植物根系的固土护坡机理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剪试验 强度 根系固土 CT扫描
下载PDF
套筒连接预制拼装桥墩直剪性能试验研究
10
作者 王志强 陈乐纯 +1 位作者 吕昊 张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31-1239,1316,共10页
为探究套筒连接预制拼装桥墩的直剪性能和影响因素,对拼接面增设剪力键、不同套筒位置的预制拼装桥墩试件进行直剪试验。分析不同拼接缝构造桥墩的损伤发展、破坏模式,探讨预制拼装桥墩的抗剪机理并将实测值与既有抗剪公式计算结果进行... 为探究套筒连接预制拼装桥墩的直剪性能和影响因素,对拼接面增设剪力键、不同套筒位置的预制拼装桥墩试件进行直剪试验。分析不同拼接缝构造桥墩的损伤发展、破坏模式,探讨预制拼装桥墩的抗剪机理并将实测值与既有抗剪公式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矮桥墩直剪试验有2种破坏模式,即以斜裂缝开展为主的破坏和以拼接缝滑移为主的破坏;套筒设置在桥墩底部会改变桥墩的破坏模式,使得试件破坏以拼接缝滑移为主;GB50010―2010中的抗剪公式可以较合理地预测套筒连接预制拼装桥墩的抗剪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拼装桥墩 直剪性能 灌浆套筒 直剪试验
下载PDF
循环直剪试验对道砟剪切性能影响的研究
11
作者 陈宪麦 陈楠 +3 位作者 魏子龙 杨飞 尤明熙 王卫东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9-46,共8页
研究目的:为研究循环剪切对道砟颗粒的影响,采用离散元法对道砟进行大型直剪试验仿真,根据试验数据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双向循环剪切,模拟并分析循环剪切、法向荷载、脏污程度等各种工况对道砟应力应变、剪胀、接触... 研究目的:为研究循环剪切对道砟颗粒的影响,采用离散元法对道砟进行大型直剪试验仿真,根据试验数据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双向循环剪切,模拟并分析循环剪切、法向荷载、脏污程度等各种工况对道砟应力应变、剪胀、接触力分布各向异性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论:(1)道砟的剪切应力随法向荷载的增大而增大,随污染程度的增大而减小;(2)循环剪切后,道砟颗粒的分布更加密集,即经过循环剪切的道砟集料体积压缩量随法向荷载、污染程度、循环次数的增多而加大;(3)不同循环次数、不同脏污程度下,道砟颗粒间法向接触力分布呈“8”字形、切向接触力分布呈“X”形;(4)法向和切向平均接触力大小均与法向加载力呈正比,与脏污程度和循环次数呈反比,即道砟脏污和循环作用会降低颗粒间的法向和切向接触力,弱化道砟颗粒的力学性能,增加其恶化的可能性;(5)本研究结论可应用于有砟轨道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双向直剪 离散元 道砟颗粒 法向荷载 脏污程度
下载PDF
土石混合体大型直剪设备研发与应变锁骨强度特征试验研究
12
作者 李志清 文吉英 +3 位作者 姚国明 周应新 胡瑞林 胡峰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75-1988,共14页
土石混合体是一种介于均质土体和碎裂岩体之间的特殊工程地质材料,在我国分布广泛。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现有的主要大型直剪仪的设计参数与功能优势,在克服传统直剪试验中存在的正应力不恒定、垂直荷载偏心、剪切破坏面固定及液压系统不稳... 土石混合体是一种介于均质土体和碎裂岩体之间的特殊工程地质材料,在我国分布广泛。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现有的主要大型直剪仪的设计参数与功能优势,在克服传统直剪试验中存在的正应力不恒定、垂直荷载偏心、剪切破坏面固定及液压系统不稳定等缺陷基础上,研发了基于多尺度、蠕变、冻融与渗流多物理场控制条件下的SRM-1000型电机伺服控制大型土工抗剪强度实验设备,实现了直剪试验、斜剪试验、叠剪试验、冻融循环试验等功能。分别采用不同含石量(0、30%、50%、70%)、不同颗粒尺寸(L1、L2、L3、L4)试样,在不同垂直压力(50 kPa、200 kPa、300 kPa、400 kPa)条件下开展了直剪变形与强度特性测试。采用铝丝监测了剪切带内块石间的力链结构特性,研究了块石压密、滑移、错动导致剪缩或剪胀的变化规律,揭示了不同条件下土石混合体的应变硬化与应变锁固强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体 直剪 粗粒土 碎石土 应变锁固
下载PDF
名山组泥岩顺层边坡原位直剪试验及开挖模拟
13
作者 何云勇 郭成超 +4 位作者 张乐 王复明 向波 李蜀南 马建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6期15634-15641,共8页
为研究川西名山组泥岩顺层边坡在坡脚开挖后的卸荷特征,通过原位直剪试验获取了名山组泥岩的岩体破坏及强度特征,并进一步采用有限元模拟分析了坡脚开挖后顺层边坡的卸荷松动特征。结果表明:名山组泥岩的剪切破坏可分为弹性受荷阶段、... 为研究川西名山组泥岩顺层边坡在坡脚开挖后的卸荷特征,通过原位直剪试验获取了名山组泥岩的岩体破坏及强度特征,并进一步采用有限元模拟分析了坡脚开挖后顺层边坡的卸荷松动特征。结果表明:名山组泥岩的剪切破坏可分为弹性受荷阶段、裂缝发展阶段和剪切面贯通后阶段;岩体结构面强度显著低于岩石,且强度曲线特征受上覆荷载影响较大;岩石的应变软化特征较结构面更为显著,剪切面贯通后强度急剧衰减,且降幅远高于结构面;坡脚开挖卸荷后,顺层边坡的卸荷松动区主要分布于基覆界面、风化界面和临空面附近的岩层层面处,卸荷深度与切层厚度线性正相关;设计采用的边坡防护方案能有效控制位移及应力,桩前土体开挖时需注意信息化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层边坡 名山组泥岩 原位直剪试验 有限元模拟 开挖卸荷 拟合关系式
下载PDF
速生植物根系固化浅层疏浚土的直剪试验
14
作者 曾庆军 毕世明 +1 位作者 郝珖存 唐小骏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8-44,共7页
为研究速生植物对大面积疏浚土纳泥区浅层固化效果,选取2种常见速生禾本植物皇竹草和高丹草,在排干纳泥区上层覆水后,分区在粉质黏土为主的纳泥区种植,采集表层原状素土及根土复合试样,通过直接剪切试验量化分析2种植物根系对浅层疏浚... 为研究速生植物对大面积疏浚土纳泥区浅层固化效果,选取2种常见速生禾本植物皇竹草和高丹草,在排干纳泥区上层覆水后,分区在粉质黏土为主的纳泥区种植,采集表层原状素土及根土复合试样,通过直接剪切试验量化分析2种植物根系对浅层疏浚土的固化效果,观察和比较2种植物的根系发育情况及力学特性。结果表明:1)皇竹草根系更加致密且抗拉强度更高,土体含根量为高丹草的2.1倍,根系抗拉强度为高丹草的1.6倍;2)皇竹草和高丹草均可显著提高土体的内摩擦角、黏聚力及抗剪强度,其固化后分别为素土的1.5~6.3、1.2~2.4及1.2~3.2倍;3)在土壤含水率相近且与植株水平距离相同的情况下,皇竹草的固土效果优于高丹草;4)皇竹草的土体固化效果随着与植株间水平距离的增大而明显减弱;5)2种植物均可促进浅层疏浚土的脱水。种植速生植物可作为大面积纳泥区浅层固化处理的辅助措施,符合我国“双碳”目标和绿色工程发展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土 速生植物根系 固化 直剪试验
下载PDF
大尺寸大载荷岩石直剪仪框架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15
作者 李浩 吕原君 +1 位作者 杜时贵 罗战友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5-103,共9页
大尺寸岩石试样在大载荷条件下的抗剪强度分析是岩石力学的重要研究方向,大尺寸大载荷直剪仪是试验的重要手段。框架作为仪器关键组成部件,高刚度、轻量化、无振动是它的主要技术指标。为此,文中提出了框架结构设计5步法:第1步,结合传... 大尺寸岩石试样在大载荷条件下的抗剪强度分析是岩石力学的重要研究方向,大尺寸大载荷直剪仪是试验的重要手段。框架作为仪器关键组成部件,高刚度、轻量化、无振动是它的主要技术指标。为此,文中提出了框架结构设计5步法:第1步,结合传统直剪仪框架的结构特点,以最大刚度和最小质量为目标进行拓扑优化,获取一种初级框架模型;第2步,开展横梁和立柱内部的加强筋布局设计与力学性能分析,获取加强筋最佳布局形式;第3步,对整体框架开展符合试验加载过程的应力、应变和模态分析;第4步,采用响应面优化分析法对框架结构的关键尺寸进行优化,提高框架整体力学性能;第5步,将开发的框架通过非接触式三维应变测量仪进行刚度验证。结果表明:框架刚度达到了4.03 GN/m,符合最大岩石尺寸为100 cm×100 cm和最大载荷为1000 kN的直剪测试要求,为其他试验机框架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 岩石直剪 高刚度 拓扑优化 响应面优化
原文传递
岩体原位直剪试验声发射特征及破坏机理研究
16
作者 赵志强 吴顺川 +2 位作者 张小强 贾帅 贺鹏彬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01-1909,共9页
声发射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小尺度岩石(≤10 cm)的破坏特征研究,但对大尺度岩石(≥70 cm)的破坏特征研究较少,大尺度岩石更接近工程实际,更能反映工程岩体的宏观特征。为探究大尺度岩石(≥70 cm)的裂隙分布、破坏过程和破裂机制的演化规... 声发射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小尺度岩石(≤10 cm)的破坏特征研究,但对大尺度岩石(≥70 cm)的破坏特征研究较少,大尺度岩石更接近工程实际,更能反映工程岩体的宏观特征。为探究大尺度岩石(≥70 cm)的裂隙分布、破坏过程和破裂机制的演化规律,在对软弱碳质黑云母片岩进行原位直剪试验时声监测声发射参数,并采用声发射参数分析、声发射波形分析、时频分析技术对声发射信号解析。分析发现:岩体的剪切破坏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1)裂纹萌生(弹性变形)阶段,岩体中不存在或存在非常微弱的声发射事件。(2)裂纹扩展阶段,在岩体中观察到少量微裂纹并不断扩展,声发射事件累积,但总体数量较少。(3)破坏阶段,声发射事件显著增加,微裂纹继续扩展和贯通,直至形成宏观断裂。同时将基于振幅的统计指标b和基于r值的统计指标变异系数CV(r)值对比分析,表明CV(r)可以作为岩石断裂破坏强度的判据。本文研究结论如下:岩体受剪切荷载处首先出现声发射事件,随剪切荷载的增大新增的声发射事件逐渐前移,表明微破裂首先围绕在直剪试验岩体的受力部位附近。在岩体破坏阶段,微裂隙集中在局部区域,岩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岩体声发射试验与直剪试验结合可应用于监测及预报工程岩体结构面动力剪切破坏行为特征,预测岩石破裂前兆并可作为现场直剪试验结果的相互验证的有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直剪试验 原位试验 大尺度岩体 破裂机理
下载PDF
粒类料直剪试验强度尺寸效应及剪切带特性研究
17
作者 张庆建 王鹏程 +1 位作者 于磊 张富臣 《海河水利》 2023年第7期90-95,99,共7页
中粗砾料地基抗剪强度指标多采用经验或通过大型直剪试验获取。为了探索不同粒径砾类料适合的剪力仪尺寸,将5种不同最大粒径的砾类料与4种尺寸剪力仪进行组合试验,以大型直剪试验结果为基准值,研究各组合试验强度尺寸效应和剪切带特征... 中粗砾料地基抗剪强度指标多采用经验或通过大型直剪试验获取。为了探索不同粒径砾类料适合的剪力仪尺寸,将5种不同最大粒径的砾类料与4种尺寸剪力仪进行组合试验,以大型直剪试验结果为基准值,研究各组合试验强度尺寸效应和剪切带特征。试验结果表明,试样抗剪强度及指标参数均随径径比增加先减小后趋于稳定,试样最大粒径越大,强度尺寸效应越显著。同径径比下,随着法向应力增加,抗剪强度与基准值间差异逐渐增大,尤其以最大粒径较大者显著。最大粒径2~10mm试样可选用Φ150mm剪力仪,最大粒径10~20mm试样宜选用Φ250mm剪力仪,最大粒径20~40 mm试样宜选用Φ350 mm剪力仪。试样剪切带宽度与颗粒粒径成正比,与法向应力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类料 直剪试验 强度 径径比 尺寸效应 切带
下载PDF
弱超固结黏土-混凝土接触面力学特性直剪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蔚 饶锡保 李浩民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1-136,141,共7页
为探讨黏土的超固结比对黏土-混凝土接触面力学特性的影响,利用直剪仪对不同弱超固结黏土与混凝土的接触面进行直剪试验。试验成果分析表明:黏土的超固结比从1增加到2时,接触面的黏聚力增大40%,内摩擦角增大38%。弱超固结黏土与混凝土... 为探讨黏土的超固结比对黏土-混凝土接触面力学特性的影响,利用直剪仪对不同弱超固结黏土与混凝土的接触面进行直剪试验。试验成果分析表明:黏土的超固结比从1增加到2时,接触面的黏聚力增大40%,内摩擦角增大38%。弱超固结黏土与混凝土接触面尚未剪切破坏时,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符合双曲线模型;接触面剪应力达到抗剪强度后,接触面破坏,进入滑动摩擦不收敛状态。接触面的抗剪强度、初始切线劲度系数与破坏比随着超固结比的增大而逐渐增大;接触面的抗剪强度符合摩尔-库伦破坏准则。建立了黏聚力、内摩擦角、ΔL/τ-ΔL关系中的斜率和截距与超固结比的经验公式,结合摩尔-库伦破坏准则,又建立了简单的接触面本构模型。并用试验数据验证其合理性,可供相关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超固结黏土 直剪试验 接触面 超固结比 强度 双曲线模型
下载PDF
岩石结构面直剪力学特征的颗粒流宏细观分析
19
作者 郭玮钰 张昌锁 +1 位作者 王晨龙 王梅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7-248,共12页
目前,由于颗粒尺寸和位置随机分布而产生的粗糙度,导致在模拟过程中出现应力集中现象,从而无法利用PFC2D准确模拟岩石结构面的剪切力学行为。为了避免以上弊端,采用结构面两侧颗粒组接触判别法分别对倾角为20°和30°的三角形... 目前,由于颗粒尺寸和位置随机分布而产生的粗糙度,导致在模拟过程中出现应力集中现象,从而无法利用PFC2D准确模拟岩石结构面的剪切力学行为。为了避免以上弊端,采用结构面两侧颗粒组接触判别法分别对倾角为20°和30°的三角形单锯齿结构面进行不同法向应力下的直剪模拟。模拟结果与物理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表明此模拟方法可以真实模拟岩石结构面剪切力学行为。为了进一步验证此模拟方法在天然结构面模拟试验中的可行性,利用PFC2D对Barton标准十条节理轮廓线模型进行不同法向应力下的直剪试验,模拟结果与理论值吻合,表明模拟方法具有可行性,为剪切破坏过程和机理分析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为研究粗糙结构面强度特征提供了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结构面 直剪试验 模拟方法 切机理 PFC2D
下载PDF
复合土工膜-不同含水率垫层结构界面直剪摩擦特性试验研究
20
作者 黄浩 王支华 +1 位作者 姜海波 王海娟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8-703,共6页
复合土工膜-垫层防渗体作为一种刚柔混合防渗结构体系,其界面摩擦特性对工程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为给复合土工膜防渗体在特大流量引水渠道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探析复合土工膜-垫层界面摩擦特性和界面强度特性,重点考虑膜... 复合土工膜-垫层防渗体作为一种刚柔混合防渗结构体系,其界面摩擦特性对工程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为给复合土工膜防渗体在特大流量引水渠道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探析复合土工膜-垫层界面摩擦特性和界面强度特性,重点考虑膜后垫层材料含水率的变化,采用室内直剪试验对复合土工膜与不同含水率0%、3%、6%、8.5%垫层材料的摩擦剪切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含水率工况下的界面强度特性。结果表明:复合土工膜与不同含水率垫层材料的界面剪切特性经历了弹性、弹塑性和残余强度阶段,具有明显的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特征,剪切位移为9~11 mm时达到峰值强度。随着剪切位移的增大,界面剪应力先减小后逐渐趋于稳定,表现出稳定的残余强度,残余强度约为峰值强度的80%~90%。随着垫层材料含水率增大,界面峰值抗剪强度和残余抗剪强度呈非线性减小趋势,表明膜后垫层材料水分对界面强度具有“润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土工膜 垫层材料 含水率 直剪摩擦试验 峰值强度 残余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