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井水直接超滤试验研究
1
作者 李福勤 梁桢 +4 位作者 王瑾 王世奕 何绪文 代其彬 田莉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4年第1期49-53,75,共6页
为了解决矿井水处理现有工艺流程长、出水水质不稳定等问题,优化矿井水处理工艺,以河北某矿井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超滤短流程工艺进行试验研究,探究反洗时长、反洗周期、工作压力等工艺参数对超滤的影响,并筛选膜污染清洗药剂。结果表... 为了解决矿井水处理现有工艺流程长、出水水质不稳定等问题,优化矿井水处理工艺,以河北某矿井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超滤短流程工艺进行试验研究,探究反洗时长、反洗周期、工作压力等工艺参数对超滤的影响,并筛选膜污染清洗药剂。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反洗时长120 s,反洗周期60 min,跨膜压差0.25 MPa,在此条件下经过300 min试验测试,膜通量为136 L/(m^(2)·h),维持在初始膜通量的91%,出水浊度稳定在0.05 NTU以下;膜污染最佳清洗药剂为0.2%HCl,对污染前后及酸洗碱洗后的膜片进行SEM和EDS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造成酸洗碱洗效果差异的主要因素为矿井水中的硬度离子和铝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超滤 矿井水 悬浮物 膜比通量 膜污染
下载PDF
直接超滤和混凝—超滤组合工艺的膜污染比较 被引量:9
2
作者 王锦 王晓昌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3-85,共3页
利用滤饼层过滤模型和膜孔窄化模型,结合国产中空纤维超滤膜对提取的天然腐植酸进行直接超滤和混凝—超滤2种工艺的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混凝预处理基本消除了膜孔污染,并且大大降低了膜表面滤饼层污染阻力,从而使超滤保持高渗透通量。另外... 利用滤饼层过滤模型和膜孔窄化模型,结合国产中空纤维超滤膜对提取的天然腐植酸进行直接超滤和混凝—超滤2种工艺的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混凝预处理基本消除了膜孔污染,并且大大降低了膜表面滤饼层污染阻力,从而使超滤保持高渗透通量。另外,与原水直接超滤相比,混凝—超滤组合工艺对溶解性天然有机物的去除率较高,DOC去除率从28%提高到53%,UV_(254)去除率从40%提高到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工艺 膜污染 滤饼层 过滤模型 膜孔窄化模型 直接超滤 混凝-超滤 比较试验 水处理
下载PDF
低水头、低通量浸没式直接超滤工艺净水效能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陈楠 李星 +4 位作者 杨艳玲 瞿芳术 唐小斌 李圭白 陈杰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53-57,共5页
针对我国农村饮用水处理技术落后、设施管理水平低的现状,研发出基于低水头、低通量原水直接超滤工艺。以水质良好的水库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直接超滤工艺长期运行的稳定性和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探讨了排泥对直接超滤效能的影响,对比了... 针对我国农村饮用水处理技术落后、设施管理水平低的现状,研发出基于低水头、低通量原水直接超滤工艺。以水质良好的水库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直接超滤工艺长期运行的稳定性和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探讨了排泥对直接超滤效能的影响,对比了两种材质超滤膜的通量及除污效能。试验结果表明,直接超滤工艺在65 cm过滤水头和5~6 L/(m^2·h)膜通量条件下可保持长期稳定运行,出水浊度低于0.07 NTU,出水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数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采取排泥措施可以显著提高膜池内溶解氧浓度,同时氨氮和UV_(254)去除率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低水头 低通量 直接超滤 膜污染
原文传递
低压无清洗浸没式直接超滤工艺中试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唐小斌 梁恒 +4 位作者 瞿芳术 丁安 李星 陈杰 李圭白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9-33,38,共6页
以某农村水库水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低压(6.5 k Pa)无清洗浸没式直接超滤工艺长期连续运行的通量稳定性和净水效能。结果表明:低压浸没式直接超滤系统在无清洗条件下可以长期连续稳定运行,稳定通量为6~7 L/(m^2·h),跨膜压差(T... 以某农村水库水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低压(6.5 k Pa)无清洗浸没式直接超滤工艺长期连续运行的通量稳定性和净水效能。结果表明:低压浸没式直接超滤系统在无清洗条件下可以长期连续稳定运行,稳定通量为6~7 L/(m^2·h),跨膜压差(TMP)为3.5×1012m^(-1);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系统对SMP的去除效果最佳,对酪氨酸类蛋白质的去除效果次之,对腐殖质的去除效果最差;出水浊度、COD_(Mn)、UV_(254)、DOC和氨氮浓度分别为0.03~0.05 NTU、0.8~1.2 mg/L、0.018~0.023 cm^(-1)、1.07 mg/L和0.20 mg/L以下,而细菌和总大肠菌群均未检出,出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这为低压无清洗浸没式直接超滤工艺在农村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 无清洗 浸没式 直接超滤
原文传递
直接超滤在重庆村镇安全供水中的工程实践 被引量:5
5
作者 雷晓玲 陈麟 +1 位作者 杨程 魏泽军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76-82,共7页
介绍不同出水方式的直接超滤工艺在重庆村镇安全供水工程中的应用。主要对2个典型实例的出水水质、运行成本及膜污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直接超滤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出水水质可稳定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介绍不同出水方式的直接超滤工艺在重庆村镇安全供水工程中的应用。主要对2个典型实例的出水水质、运行成本及膜污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直接超滤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出水水质可稳定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特别是浊度和细菌指标远优于标准要求;压力式超滤工艺和浸没式超滤工艺的年度内直接生产成本分别为0.178、0.132元/m3;无前处理设施的条件下,通过优化反冲洗和化学清洗等运行参数,膜污染程度控制良好,但膜抗污染能力有所下降。直接超滤工艺在重庆近5年的实际运行表明,该工艺具有出水水质好、运行成本低、膜性能较稳定、管理维护简单的特点。原水条件达到设计要求时,直接超滤工艺适宜在村镇分散式供水系统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安全供水 直接超滤 压力式超滤 浸没式超滤 膜污染
原文传递
直接超滤工艺处理微污染水库水的工程实践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威 雷晓玲 +2 位作者 王忠运 魏泽军 袁廷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42-45,共4页
通过直接超滤工艺处理微污染水库水的工程案例,从出水水质、长期稳定运行效果和投资运行成本三方面分析了直接超滤工艺在饮水工程中的应用效能。结果表明,针对微污染的水源水,经直接超滤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可稳定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 通过直接超滤工艺处理微污染水库水的工程案例,从出水水质、长期稳定运行效果和投资运行成本三方面分析了直接超滤工艺在饮水工程中的应用效能。结果表明,针对微污染的水源水,经直接超滤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可稳定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出水的微生物安全性得到了有效保障;另外,长期在15 L/(m^2·h)以下的低通量工况下运行有利于延缓膜污染;日常物理反冲洗和定期化学清洗,能保证直接超滤净水系统的长效稳定运行;该工艺的制水成本为0.285元/m^3,适宜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超滤 微污染水库水 膜污染 低通量运行
原文传递
微絮凝直接过滤-超滤深度处理印染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士明 刘玲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6-79,共4页
采用微絮凝直接过滤-超滤组合工艺对印染废水处理站的二级生化出水进行了深度处理。探讨了微絮凝直接过滤、超滤及其组合工艺对浊度、COD的去除效果,从跨膜压差的变化角度比较了不同预处理方式砂滤、微絮凝、微絮凝直接过滤对膜污染的... 采用微絮凝直接过滤-超滤组合工艺对印染废水处理站的二级生化出水进行了深度处理。探讨了微絮凝直接过滤、超滤及其组合工艺对浊度、COD的去除效果,从跨膜压差的变化角度比较了不同预处理方式砂滤、微絮凝、微絮凝直接过滤对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絮凝直接过滤对浊度、COD的去除率分别高达71%、47.9%,超滤具有很好的除浊功能,去除率在97%以上,但COD去除率仅为20%左右。微絮凝直接过滤-超滤组合不仅能提高出水水质,使浊度和COD的去除率分别到达99.2%和57.5%,满足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2002)要求;而且与其它的预处理方式对比,微絮凝直接过滤能大大地减轻超滤膜的负荷,延缓膜的污染。该组合工艺构筑物占地面积小,投资和运行费用相对较低,具有工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絮凝直接过滤:超滤 印染废水 膜污染
原文传递
内压式超滤工艺处理山区水库水的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曹伟奎 瞿芳术 +3 位作者 吕谋 李圭白 秦世亮 梁恒 《净水技术》 CAS 2018年第7期31-36,共6页
针对我国农村饮用水处理技术落后、建设管理水平低的现状,构建了重力流超滤系统处理山区水库水,在验证内压膜除浊、除污和消毒功能的基础上,重点考察错流周期对内压膜的净水效能和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压式超滤膜具有良好的除浊和... 针对我国农村饮用水处理技术落后、建设管理水平低的现状,构建了重力流超滤系统处理山区水库水,在验证内压膜除浊、除污和消毒功能的基础上,重点考察错流周期对内压膜的净水效能和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压式超滤膜具有良好的除浊和灭菌功能,滤后水浊度低于0.1 NTU;菌落总数的去除率大于99.9%,对水中的CODMn、UV254、氨氮的去除率为14%~29%、8%~27%、10%~24%。而在错流周期为1 h、错流流量为45 L/(m^2·h)的条件下,超滤膜的净水效能和使用周期最佳,对COD_(Mn)、UV_(254)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较滤膜本身提高了5.43%、6.13%、3.3%,净水效果稳定,膜通量下降缓慢,自用水与能耗方面也保持在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重力流 内压膜 直接超滤 错流条件 膜污染 水库水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