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25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节段直肠癌T分期的多模态1.5T MRI评估与病理对照研究
1
作者 刘业培 王园园 +2 位作者 李志湄 焦洪斌 李美玲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4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多模态1.5T磁共振成像(MRI)对不同节段直肠癌T分期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经肠镜下活检确诊的16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多模态1.5T MRI检查,并接受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 目的探讨分析多模态1.5T磁共振成像(MRI)对不同节段直肠癌T分期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经肠镜下活检确诊的16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多模态1.5T MRI检查,并接受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及术后病理分析,以病理结果为金指标,分析1.5T MRI对直肠癌T分期的评估价值;依据肠镜测量的肿瘤距肛门距离将全部患者分为低位直肠癌、中位直肠癌、高位直肠癌,分析多模态1.5T MRI检查对不同节段直肠癌T分期的评估价值及效能分析。结果1.5T MRI分期的评估准确率为89.38%;MRI T_(1)分期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75%、94.74%、100.00%、100.00%、98.39%;T2分期的各项评估结果分别为91.25%、86.49%、92.68%、78.05%、95.80%;T3分期的各项评估结果分别为90.63%、75.61%、95.80%、86.11%、91.94%;T4分期的各项评估结果分别为100.00%、100.00%、97.48%、93.62%、100.00%;1.5T MRI低位及中位直肠癌T_(1)分期的准确率、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最高,T4分期的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最高;高位直肠癌T_(1)分期的的评估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及阴性预测值,T4分期的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最高;且三个阶段其他T分期的各项效能分析均较高。结论1.5T MRI评估效果显著,且对于直肠癌患者T分期的各项效能指标评估分析参考价值都较高,有更为准确的评估结果,值得临床上使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1.5T磁共振成像 低位直肠 中位直肠 高位直肠 T分期
下载PDF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在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以及对CRP、PCT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颜特 林聪 邓志安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76-179,共4页
目的:探究直肠癌患者以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效果,并分析该术式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所用研究对象为2021年5月—2023年5月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直... 目的:探究直肠癌患者以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效果,并分析该术式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所用研究对象为2021年5月—2023年5月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直肠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即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患者例数分别为32例和6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同时在患者术前、术后1天、2天、3天检测CRP、PCT水平。结果:开腹组患者的手术开始-结束时间明显少于腹腔镜组(P<0.05)。开腹组患者手术过程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地佐辛注射液用量、初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多于腹腔镜组(P<0.05)。开腹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多于腹腔镜组(P<0.05)。术前开腹组与腹腔镜组患者CRP、PCT水平无明显对比差异(P>0.05),术后1天、术后2天、术后3天,开腹组患者的CRP、PCT水平均明显高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在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患者损伤小,术后炎性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 直肠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下载PDF
血脂异常与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结直肠癌相关性研究进展
3
作者 冉东升 逯艳艳 +1 位作者 辛春玲 马颖才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24-1430,共7页
血脂水平异常可能与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目前,众多研究证实血脂异常增加了患结直肠腺瘤的风险,然而血脂异常与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结直肠癌的关联仍存在争议,并且国内相关综述较少。本文全面探讨了血脂异常与结直肠锯齿状病变... 血脂水平异常可能与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目前,众多研究证实血脂异常增加了患结直肠腺瘤的风险,然而血脂异常与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结直肠癌的关联仍存在争议,并且国内相关综述较少。本文全面探讨了血脂异常与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结直肠癌相关性,分析了可能造成争议的原因,指出后续的研究方向,并讨论了血脂异常在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提示血脂异常与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结直肠癌有关。血脂异常可能是通过胰岛素抵抗、炎性因子、氧化应激、高脂饮食、免疫抑制等多种机制相互作用参与了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而其具有较缓慢的自然病程和较明确的癌前病变,因此明确血脂指标与结直肠肿瘤的相关性,便于早期预防和有针对性的筛查,为未来制订有针对性的预防结直肠癌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血脂异常 直肠肿瘤 直肠锯齿状病变 直肠 综述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机器人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短期疗效分析
4
作者 张云 龚航军 +5 位作者 韩刚 曹羽 张言言 张旭 胡建 刘芝亦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对比机器人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行机器人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1∶1匹配,两组各30例患者匹配成功... 目的:对比机器人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行机器人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1∶1匹配,两组各30例患者匹配成功,匹配后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30 d并发症。结果:匹配后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中1例中转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两组左结肠动脉保留、盆底腹膜关闭、环周切缘阳性率、远切缘距离、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预防性回肠造口率低于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腹腔镜组,吻合口加固缝合数量多于腹腔镜组,术后第1天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腹腔镜组,总手术时间长于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次排气时间、拔除尿管时间、肛管留置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0 d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可获得与腹腔镜手术相似的短期临床疗效,机器人手术时间更长,但具有组织损伤轻、术中出血少、回肠造口率低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直肠系膜切除术 机器人手术 腹腔镜检查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地佐辛静脉麻醉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镇痛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镇痛效果及围术期免疫和应激反应影响
5
作者 王艳丽 王梦迪 何会珍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4期80-84,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使用地佐辛静脉麻醉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镇痛效果及对围术期免疫和应激反应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5月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00例,据麻醉镇痛方式不同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使用地佐辛静脉麻醉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镇痛效果及对围术期免疫和应激反应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5月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00例,据麻醉镇痛方式不同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全麻及地佐辛静脉麻醉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镇痛,对照组给予全麻及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镇痛。记录2组麻醉诱导前5 min(T0)、术毕(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30 min(T3)、拔管后60 min(T4)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清皮质醇(Cor)、丙二醛(MDA)水平;比较术前、术后24 h 2组外周血CD4+、CD8+和CD4+/CD8+水平,术毕12、24、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前、术后3 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以及2组麻醉恢复期间不良反应。结果T3时,2组MAP、HR高于T0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T1、T2、T3、T4时,2组Cor、MDA均高于T0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2组CD4+、CD4+/CD8+降低,CD8+升高,且观察组CD4+、CD4+/CD8+较对照组升高,CD8+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术毕12、24、48 h VAS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术后3 d,2组MMSE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恢复期间躁动发生率为6.00%(3/50)低于对照组的20.00%(10/50)(P<0.05)。结论全麻及地佐辛静脉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镇痛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小,可减轻手术应激,镇痛效果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麻醉 镇痛 地佐辛 罗哌卡因 平均动脉压 CD4+
下载PDF
肛门直肠测压联合生物反馈技术治疗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术后排便功能障碍中的效果观察
6
作者 徐美汉 李周旋 +2 位作者 陈快 樊纬 陈小清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观察肛门直肠测压联合生物反馈技术治疗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患儿术后排便功能障碍(Function defecation disorder,FDD)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ARM患儿62例,随... 目的:观察肛门直肠测压联合生物反馈技术治疗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患儿术后排便功能障碍(Function defecation disorder,FDD)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ARM患儿62例,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接受生物反馈技术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肛门直肠测压,两组均治疗3 m,比较两组出院6 m后肛门直肠测压指标、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出院6 m后,观察组平均及最大静息压、初始排便阈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intala评分及儿童生活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门直肠测压联合生物反馈技术可改善ARM患儿术后FDD,提高初始排便阈值,提升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排便功能障碍 小儿 肛门直肠测压 生物反馈技术
下载PDF
直肠指检在中低位直肠癌术前评估的意义
7
作者 马天驰 谭妍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08-0111,共4页
结直肠癌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癌症一种,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现和诊治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所有诊断方式都在不断地改善,新的诊断技术和方式也在涌现,但直肠指检仍然对直肠癌的诊断仍极为重要,大部分直肠癌可经指诊发现病灶。无论是指... 结直肠癌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癌症一种,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现和诊治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所有诊断方式都在不断地改善,新的诊断技术和方式也在涌现,但直肠指检仍然对直肠癌的诊断仍极为重要,大部分直肠癌可经指诊发现病灶。无论是指诊还是其它诊断方法,均有其价值与局限性,在条件允许下应以其它诊断方法配合指检的诊断方案进行肠癌的术前评估与筛查,且规范的指诊操作及提高指诊诊断准确率的对策十分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指诊 中低位直肠 直肠 术前评估 诊断
下载PDF
早期结直肠癌筛查,这些内容你都清楚吗
8
作者 罗桂芝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4年第5期74-75,共2页
结直肠癌已成为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恶性肿瘤,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不容忽视。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早期结直肠癌的预后与诊断时机密切相关。通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绝大多数早期结直肠癌患者有望实现治愈,5年生存率可高达90%左右。在... 结直肠癌已成为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恶性肿瘤,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不容忽视。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早期结直肠癌的预后与诊断时机密切相关。通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绝大多数早期结直肠癌患者有望实现治愈,5年生存率可高达90%左右。在这一过程中,内镜检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高危人群而言,定期进行结直肠检查是一项至关重要的预防措施,有助于及早发现潜在风险,守护生命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检查 早期结直肠 早期诊断 恶性肿瘤 高死亡率 直肠 高危人群 预防措施
下载PDF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王强 陈建新 曹开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给予腹腔...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生存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及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康复速度快的优势,相比于开腹手术来说,虽然远期疗效相当,但是腹腔镜手术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 直肠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信号特征在直肠癌浆膜层侵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陶莎 钱振 汤永祥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0-122,148,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信号特征在直肠癌浆膜层侵犯的应用。方法对53例直肠癌磁共振成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病理切片标本将患者分为T2期与T3期2组。评估直肠肿瘤的信号强度比值(relative signal inten⁃sity,rSI)、直肠肿...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信号特征在直肠癌浆膜层侵犯的应用。方法对53例直肠癌磁共振成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病理切片标本将患者分为T2期与T3期2组。评估直肠肿瘤的信号强度比值(relative signal inten⁃sity,rSI)、直肠肿瘤的边界模糊、边缘欠光整及表面扩散系数与直肠浆膜层受侵犯的相关性。结果T2期组33例,T3期组20例。两组患者的直肠肿瘤rSI、直肠肿瘤边缘欠光整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SI、联合(rSI+边缘欠光整)诊断直肠癌浆膜层侵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57.6%、90%和66.7%,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6及0.903。结论rSI联合边缘欠光整与直肠癌浆膜层侵犯有相关性,对临床评估患者病情、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直肠 直肠外膜
下载PDF
1990—2019年中国结直肠癌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海茸 王巍巍 +1 位作者 罗鹏飞 洪忻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15-120,共6页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结直肠癌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定量估计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分析1990-2019年我国结直肠癌疾病负担以及危险因素归因疾病负担的变化情况,并采用Gupta分解法定量估算人口增长、老龄化...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结直肠癌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定量估计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分析1990-2019年我国结直肠癌疾病负担以及危险因素归因疾病负担的变化情况,并采用Gupta分解法定量估算人口增长、老龄化、年龄别患病率和疾病严重程度的改变对疾病负担变化的贡献。结果 1990-2019年我国结直肠癌标化伤残调整寿命年率(DALY rates)呈上升趋势,2019年DALY值较1990年增长了191.12%,其中34.54%可归因于人口增长、111.36%可归因于人口老龄化、77.56%可归因于年龄别患病率的增加、-32.34%归因于疾病严重程度。牛奶摄入不足位列2019年结直肠癌的首要危险因素,其次是谷物摄入不足和钙摄入不足;11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中,高BMI所致标化DALY率较1990年增幅最大(225.15%),年均增长4.14%,纤维素摄入不足所致标化DALY率较1990年降幅最大(-44.23%),年均减少2.00%。结论 1990-2019年,我国结直肠癌疾病负担呈上升趋势,人口老龄化是导致结直肠癌疾病负担增长最主要的原因,卫生行政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应对老龄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疾病负担 人口老龄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男性复杂肛门直肠畸形直肠末端神经节发育与脊髓/骶骨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陈泯名 侯金平 +3 位作者 冯伟 迭小红 向晨翥 王佚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5-270,共6页
目的 探讨男性复杂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s)患儿直肠末端神经发育情况与患者脊髓/骶骨异常的关系,以期提高对ARMs中肠神经发育异常的相关认识。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5-2021年收治符合纳排标准的男性复杂ARMs患儿... 目的 探讨男性复杂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s)患儿直肠末端神经发育情况与患者脊髓/骶骨异常的关系,以期提高对ARMs中肠神经发育异常的相关认识。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5-2021年收治符合纳排标准的男性复杂ARMs患儿的临床资料,在肛门成形术时取患者末端直肠标本,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神经节发育情况并进行分组(G1组:有神经节细胞;G2组:无神经节细胞)。利用影像学技术评估患者脊髓及骶骨是否存在异常,并将其与直肠末端肠神经节发育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39例,行肛门成形术时中位年龄为5.77(4.57,6.97)个月。G1组(80例,57.6%)与G2组(59例,42.4%)在ARMs病理类型、手术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影像学证实出现脊髓异常(SCA)48例(34.5%),骶骨发育异常25例(18.0%),尾骨发育异常18例(12.9%)。G1组与G2组脊髓发育不良及骶骨发育异常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脊髓发育不良中,终丝脂肪变性、脊髓空洞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1组、G2组正位及侧位SR值分别为(0.72±0.10 vs 0.67±0.12)、(0.77±0.09 vs 0.72±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相关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骶骨发育异常、终丝脂肪变、脊髓空洞为男性复杂ARMs患儿直肠末端神经节缺失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男性复杂性ARMs直肠末端神经节发育情况与脊髓及骶骨发育异常密切相关。骶骨发育异常、终丝脂肪变、脊髓空洞为男性复杂ARMs患儿直肠末端神经节缺失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直肠畸形 末端直肠神经节 脊髓异常 骶骨异常
原文传递
老年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全方位健康管理方案的构建
13
作者 周瑾 王雁 +6 位作者 王卉 张宜南 智晓旭 张致远 徐德静 周欣 张柳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600-2606,2616,共8页
背景 老年群体结直肠癌患病率高、病情复杂,术后康复面临着诸多问题。构建科学、实用、全面的老年结直肠癌术后健康管理方案对提升患者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构建老年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全方位健康管理方案,为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 背景 老年群体结直肠癌患病率高、病情复杂,术后康复面临着诸多问题。构建科学、实用、全面的老年结直肠癌术后健康管理方案对提升患者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构建老年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全方位健康管理方案,为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文献研究和质性访谈构建老年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全方位健康管理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来自南京、上海三级甲等医院的16名专家开展2轮函询。专家积极程度采用问卷回收率和文字修改率评价,专家权威程度用权威系数评价,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用变异系数和肯德尔和谐系数评价。整合专家意见并由研究小组讨论后,调整条目内容形成老年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全方位健康管理方案终稿。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4.12%和100.00%,专家文字修改率均为56.25%,专家权威系数为0.91;第1轮专家函询各条目的重要性赋值范围为3.81~5.00分,变异系数为0~0.24;第2轮专家函询各条目的重要性赋值范围为4.13~5.00分,变异系数为0~0.20;2轮专家函询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11和0.222(P<0.001),且第2轮函询结果较第1轮有所提高。经2轮专家函询和研究小组讨论,最终形成包含9个一级条目(团队建立、心理支持、体力活动、造口护理、营养干预、中医康复技术、同伴教育、治疗与随访、自我管理)和39个二级条目的老年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全方位健康管理方案。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老年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健康管理方案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可靠性、适用性和实用性,可为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提供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直肠 健康管理 老年人 全方位 德尔菲法
下载PDF
经会阴直肠浆肌层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女童后天性直肠舟状窝瘘
14
作者 叶茂 李颀 +2 位作者 陈震 耿园园 李旭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0-254,共5页
目的探讨经会阴直肠浆肌层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后天性直肠舟状窝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23年11月97例后天性直肠舟状窝瘘临床资料。手术年龄6个月~11岁,中位年龄3岁。经会阴入路,游离并切除瘘管,充分游离直肠前壁,5-0 PDS线... 目的探讨经会阴直肠浆肌层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后天性直肠舟状窝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23年11月97例后天性直肠舟状窝瘘临床资料。手术年龄6个月~11岁,中位年龄3岁。经会阴入路,游离并切除瘘管,充分游离直肠前壁,5-0 PDS线横向连续无张力缝合直肠浆肌层修补瘘口,连续缝合加固,纵向连续缝合会阴肌层和皮肤,肛管牵开器或小拉钩暴露内瘘口位置,5-0 PDS连续缝合黏膜层。术后保留肛管和尿管5~7天,并静点抗生素治疗。结果手术时间(60.5±9.0)min,瘘管直径(5.2±2.1)mm,住院时间(7.4±1.9)d。随访时间4.5月~8.5年,中位时间4.25年。92例(94.8%)瘘口愈合,会阴外观满意,大便通畅,排便规律;5例(5.2%)术后5~10天瘘复发,其中2例3%硼酸或康复新液坐浴3周愈合,2例二次手术修补愈合,1例二次瘘修补术后再次复发。结论经会阴直肠浆肌层无张力瘘修补术治疗女童后天性直肠舟状窝瘘,简单,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舟状窝瘘 H型瘘 肛门直肠畸形 瘘修补术
下载PDF
腹腔镜肿瘤根治术麻醉诱导、维持期间静脉泵注艾司氯胺酮的老年直肠癌患者肺功能变化观察
15
作者 周闵欣 张颖 +2 位作者 阮文靓 张阳 韦鹏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65-69,共5页
目的 观察腹腔镜肿瘤根治术麻醉诱导、维持期间静脉泵注艾司氯胺酮的老年直肠癌患者肺功能指标(肺驱动压、气道平台压、气道峰压、肺顺应性、肺氧合指数、肺部超声评分),以明确艾司氯胺酮对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肿瘤根... 目的 观察腹腔镜肿瘤根治术麻醉诱导、维持期间静脉泵注艾司氯胺酮的老年直肠癌患者肺功能指标(肺驱动压、气道平台压、气道峰压、肺顺应性、肺氧合指数、肺部超声评分),以明确艾司氯胺酮对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肿瘤根治术的老年直肠癌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司氯胺酮组(A组)和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时,A组经外周静脉给予艾司氯胺酮0.2 mg/kg,麻醉维持阶段以0.2 mg/(kg.h)的速率静脉泵注艾司氯胺酮至手术结束前30 min,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应用时间、用法同A组。比较两组气管插管后5 min(气腹前)(T1)、气腹及摆体位后5 min(T2)、气腹60 min(T3)、气腹结束后5 min(T4)的肺驱动压、气道平台压、气道峰压、肺顺应性;采集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0)、T2、T3、T4的氧合指数。记录两组患者T0、手术结束时(T5)、拔管后30 min(T6)的肺部超声评分。采集两组T0、T5、术后24 h(T7)的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TNF-α。结果 与C组比较,T3、T4时A组的肺驱动压、气道平台压、气道峰压均降低,肺顺应性、氧合指数升高;T5、T6时的肺部超声评分降低,T5、T7时IL-6、TNF-α水平降低(P均<0.05)。结论 腹腔镜肿瘤根治术麻醉诱导、维持期间静脉泵注艾司氯胺酮的老年直肠癌患者肺功能明显改善,肺驱动压降低、肺顺应性提高、肺通气状态改善、炎症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肺功能 肺驱动压 氧合指数 直肠肿瘤 腹腔镜手术 直肠癌根治术
下载PDF
多方位MRI影像组学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
16
作者 周晓俞 杨筠 +3 位作者 刘学焕 包翠萍 董龙春 刘筠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8-226,共9页
目的:采用MRI影像组学方法,提取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病灶影像组学特征,并联合临床及常规影像特征构建预测模型,探讨模型对新辅助放化疗(nCRT)疗效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LARC患者nCRT前的临床及影像资料。LARC患者在nCRT后... 目的:采用MRI影像组学方法,提取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病灶影像组学特征,并联合临床及常规影像特征构建预测模型,探讨模型对新辅助放化疗(nCRT)疗效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LARC患者nCRT前的临床及影像资料。LARC患者在nCRT后6~8周行全系膜切除术(TME),并评估肿瘤病理退缩分级(TRG)。按疗效分为nCRT反应良好组(TRG0~1级)和反应不良组(TRG2~3级),按照1:1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手动勾画T 2WI序列横轴面(TRA)、矢状面(SAG)及冠状面(COR)图像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LASSO回归筛选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标签。通过多因素logistics分析筛选nCRT疗效的独立预测因子并构建联合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及校正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估,并使用临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209例患者中nCRT反应良好组61例,反应不良组148例。T 2WI序列横轴面、矢状面、冠状面图像各提取379个影像组学特征,ICC为0.9的特征中TRA 96个,SAG 88个,COR 91个。LASSO回归筛选的特征中TRA 4个,SAG 5个,COR 2个,联合图像(COM)7个。TRA、SAG、COR、COM等四个影像组学标签模型预测nCRT疗效的AUC值分别为0.637、0.682、0.619、0.731。多因素logistics分析结果表明COM影像组学标签、升高的CEA(>3.4 ng/mL)和壁外血管侵犯(EMVI)是nCRT疗效的独立预测因子,联合三者构建的联合预测模型预测nCRT疗效的AUC值为0.811,模型得到了很好的内部验证,校准度较高,临床决策曲线显示了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联合T 2WI序列横轴面、矢状面、冠状面图像构建的多方位影像组学标签可以在治疗前对LARC患者nCRT疗效进行预测,联合升高的CEA(>3.4 ngmL)、EMVI、COM影像组学标签等构建的模型,其预测效能进一步提高,可以辅助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实现最大治疗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局部进展期直肠 新辅助放化疗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疗效评估
下载PDF
骶神经电刺激治疗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陈泓伯(综述) 苏春燕 李葆华(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4-227,共4页
低位前切除术(low anterior resection,LAR)是目前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常用术式,能够达到根治效果且保存肛门控便功能^([1])。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是许多直肠癌术后的主要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低位前切除术(low anterior resection,LAR)是目前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常用术式,能够达到根治效果且保存肛门控便功能^([1])。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是许多直肠癌术后的主要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LARS国际共识小组(LARS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Group)^([3])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根治效果 低位前切除术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 直肠癌术后 骶神经电刺激 LARS 国际共识
下载PDF
结直肠息肉样病变内镜检查中的常见分型与意义
18
作者 张鑫慧 武希润 +1 位作者 安亚楠(综述) 刘晓娜(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8-152,共5页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已居全球癌症发病谱第3位,结直肠息肉的早期检出及切除可以降低结直肠癌发病、死亡风险。在多种检查方法中,结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分型通过观察病变黏膜腺管开...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已居全球癌症发病谱第3位,结直肠息肉的早期检出及切除可以降低结直肠癌发病、死亡风险。在多种检查方法中,结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分型通过观察病变黏膜腺管开口形态、毛细血管(微血管)以及表面微结构预测结直肠息肉组织病理学,从而得到广泛应用,对指导下一步治疗方案发挥重要作用。目前镜下结直肠息肉分型主要有巴黎分型、Sano分型、NICE分型、JNET分型、pit pattern分型等。本文对临床常见的结直肠息肉内镜分型的诊断性能、临床意义进行综述,通过分析各分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优缺点,旨在为临床选择合适的内镜分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息肉 内镜分型 诊断性能 直肠
下载PDF
大月龄儿直肠闭锁漏诊1例并文献复习
19
作者 叶淑敏 於林军 +1 位作者 黎胜苗 苏宝利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9期56-56,70,共2页
直肠闭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RM),临床上极为罕见^([1])。本文报道1例大月龄儿直肠闭锁,表现为直肠盲端处于低位,并伴有孔膜。笔者通过体格检查发现患儿存在直肠膜,并成功进行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患儿男,11... 直肠闭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RM),临床上极为罕见^([1])。本文报道1例大月龄儿直肠闭锁,表现为直肠盲端处于低位,并伴有孔膜。笔者通过体格检查发现患儿存在直肠膜,并成功进行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患儿男,11月17天,2023年2月3日因“腹泻12 h,发热5 h”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闭锁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大月龄 手术
下载PDF
直肠系膜脂肪面积与中低位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的关系
20
作者 王勇 杨彦松 +2 位作者 李鼎 邱永娟 张明珠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2期186-193,共8页
目的:探讨直肠系膜脂肪面积(mesorectal fat area,MFA)与中低位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metachronous liver metastasis,MLM)的关系。方法:回顾并纳入2016年12月—2019年12月于南通市肿瘤医院行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目的:探讨直肠系膜脂肪面积(mesorectal fat area,MFA)与中低位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metachronous liver metastasis,MLM)的关系。方法:回顾并纳入2016年12月—2019年12月于南通市肿瘤医院行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的26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以入组者行直肠癌根治术为随访起始时间,2022年12月31日为随访截止时间,平均随访(51.5±13.9)个月,随访期间31例发生MLM,229例无MLM。由2名阅片者独立重新判读HR-MRI影像学征象,在肿瘤最大截面的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斜轴位图像上沿直肠系膜筋膜(mesorectal fascia,MRF)进行勾画,获得MFA。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比较两组患者间的临床基线资料、HR-MRI影像学征象和MFA的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筛选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发生MLM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分析MLM危险因素的预后作用。结果:MLM组较无MLM组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异常率高[17(54.8%)vs 83(36.2%),P=0.046],HR-MRI上的N分期(HR-MRI reported N stage,mrN stage)高[17(54.8%)vs 81(35.4%),P=0.036],HR-MRI上的壁外血管侵犯(HR-MRI reported extramural vascular invasion,mrEMVI)阳性率高[14(45.2%)vs 54(23.6%),P=0.010],MFA值小(9.34±3.77 vs 11.43±5.13,P=0.00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mrN stage阳性、mrEMVI阳性、MFA<14.6 cm2和术前未进行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是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MLM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mrN stage阳性组、mrEMVI阳性组、MFA<14.6 cm2组的无MLM生存率均显著低于其对应组,而无MLM生存率在是否接受nCRT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rN stage阳性、mrEMVI阳性、低MFA和术前未进行nCRT是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MLM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直肠系膜脂肪面积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异时性肝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