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言极谏初心如磬 以民为本胸怀天下——从四个关键词看苏辙的政治理想
1
作者 夏钦 《巴蜀史志》 2023年第4期68-72,共5页
千年以降,人们说到“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首先想到的都是苏轼,无论是文学才华还是主政一方的政绩,相较而言,苏辙总是光芒之下默默无闻的孤单身影。然而,苏辙身上其实也有很多闪光点:对国家经济的全面思考引起了皇帝的极大关注,仅... 千年以降,人们说到“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首先想到的都是苏轼,无论是文学才华还是主政一方的政绩,相较而言,苏辙总是光芒之下默默无闻的孤单身影。然而,苏辙身上其实也有很多闪光点:对国家经济的全面思考引起了皇帝的极大关注,仅在地方工作一年就调到朝堂之上;作为国使率队出使辽国不仅出色完成任务,还为国家的长远计划提出五项管用的建议;编纂的会计录文献,至今都还有着现实价值。在此,我想用一组关键词来概括他的这些闪光点:直言极谏、民本思想、忠君爱国、经邦济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文学才华 直言极谏 苏辙 忠君爱国 关键词 以民为本 闪光点
下载PDF
直言极谏为苍生——辛弃疾《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赏析
2
作者 李卓 《秘书工作》 2019年第9期68-70,共3页
宋室南渡之后,江南并不太平,因赋敛繁重,百姓苦不堪言,不时揭竿而起。从南宋初年到绍兴五年(1127—1135年),仅长江以南就爆发起义数十次。荆湖南路(今湖南一带)更是长期动荡不安,自乾道(1165年)以来,民变蜂起,屡不能禁。湖南大地荒凉萧... 宋室南渡之后,江南并不太平,因赋敛繁重,百姓苦不堪言,不时揭竿而起。从南宋初年到绍兴五年(1127—1135年),仅长江以南就爆发起义数十次。荆湖南路(今湖南一带)更是长期动荡不安,自乾道(1165年)以来,民变蜂起,屡不能禁。湖南大地荒凉萧条,民生凋敝。如何迅速稳定社会秩序,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如何使湖南境内各族人民安定和睦,是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言极谏 《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 地方豪强
原文传递
天下共治与两汉政论的直言 被引量:2
3
作者 曹胜高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3-150,共8页
刘邦立汉时所宣称的"天下共治",是两汉选贤机制的重要来源。汉王室每逢灾异而选拔直言极谏,主动以朝野对话来纾缓民间积怨,以此作为调整行政措施的参考。但在具体的行政实践中,直言极谏的作用却日渐弱化。两汉文人秉持共治而... 刘邦立汉时所宣称的"天下共治",是两汉选贤机制的重要来源。汉王室每逢灾异而选拔直言极谏,主动以朝野对话来纾缓民间积怨,以此作为调整行政措施的参考。但在具体的行政实践中,直言极谏的作用却日渐弱化。两汉文人秉持共治而形成的直言传统并没有因此削弱,遂使得两汉政论散文以直接批评为基调。当东汉皇权与士人关系相疏离,士人遂从行政的参与者转化为政权的旁观者,潜隐著述,指陈时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共治 直言极谏 政论文风 选贤 灾异 王充 王符 仲长统 《白虎通义》
下载PDF
苏轼“杀之三宥之三”的标点问题
4
作者 杨海文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5-105,共1页
“杀之三宥之三”一语,出自苏轼的名作《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如下: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页)两宋... “杀之三宥之三”一语,出自苏轼的名作《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如下: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页)两宋有关苏轼“何须出处”的典故,亦出自于此。诸如赵令畤《侯鲭录》即有所记载,孔凡礼点校如下:东坡先生召试直言极谏科时,答《刑赏忠厚之至论》有云:“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坡先生 孔凡礼 苏轼文集 侯鲭录 赵令畤 直言极谏 点校 尧曰
下载PDF
试论贤良文学——兼评盐铁会议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大可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1984年第1期4-14,共11页
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七四年,“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的政治需要,发动了一人场大规模的评法批儒运动.西汉的贤良文学也被列入为批判对象.他们给贤良文学扣了许多政治帽子,什么“贤良文学是汉朝奴隶主残余势力的思想代表”,是“顽固党”和“... 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七四年,“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的政治需要,发动了一人场大规模的评法批儒运动.西汉的贤良文学也被列入为批判对象.他们给贤良文学扣了许多政治帽子,什么“贤良文学是汉朝奴隶主残余势力的思想代表”,是“顽固党”和“保守复辟势力的代言人”,是霍光拉的山头,用来反对法家桑弘羊的“炮筒子”等等.当时还出版了一批研究《盐铁论》的专著,带注释的小册子,报刊也发表了多篇论文,都异口同声地说什么“盐铁会议”是两条路线斗争,斥责贤良文学是“反动儒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需要 残余势力 举孝廉 两条路线斗争 评法批儒 直言极谏 郡国 二千石 轮台诏 百石
下载PDF
元和制举案辨正——兼与岑仲勉、傅璇琮先生商榷 被引量:7
6
作者 程奇立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37-41,共5页
唐宪宗元和三年四月,牛僧孺、李宗闵,皇甫湜应贤良方正制举,被署为上第。但由于他们在对策中直言极谏、指陈时政,触怒当权者,因而考策官被贬遂,牛僧孺等应制举人也受到长期的压制,“久之不调”。这次事件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元和制举案”... 唐宪宗元和三年四月,牛僧孺、李宗闵,皇甫湜应贤良方正制举,被署为上第。但由于他们在对策中直言极谏、指陈时政,触怒当权者,因而考策官被贬遂,牛僧孺等应制举人也受到长期的压制,“久之不调”。这次事件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元和制举案”。 关于这次事件,史籍中记载颇多,但有所歧异,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四类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举 岑仲勉 宪宗 李宗闵 牛僧孺 直言极谏 旧唐书 韦贯之 德裕 傅璇琮
下载PDF
游走于虚构与史实之间:《李娃传》辨疑二则
7
作者 李沛 《安康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47-50,55,共5页
采用文史互证的方法,发现《李娃传》有与史实不相合之处,这显示了小说艺术虚构的特性。但是又有与史实相合者,显示了唐传奇"史笔"之特色。根据传中显示的时间推测,荥阳生应直言极谏科当在747年—775年间,但考《登科记考》发... 采用文史互证的方法,发现《李娃传》有与史实不相合之处,这显示了小说艺术虚构的特性。但是又有与史实相合者,显示了唐传奇"史笔"之特色。根据传中显示的时间推测,荥阳生应直言极谏科当在747年—775年间,但考《登科记考》发现无有合者,故荥阳生不可能应直言极谏科。"荥阳公"为郑姓有很大可能性,但亦无法确定;"荥阳公"在《唐阙史》中出现三次,不专指一人,因此难以确指荥阳公其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娃传》 荥阳生 直言极谏 荥阳公
下载PDF
中唐名相李德裕的安国定边之术
8
作者 范香立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30-31,共2页
李德裕作为唐朝著名的宰相及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为政心怀社稷,敢于直言极谏,关心百姓,造福地方,竭忠尽智,靖塞安边,运筹帷幄,解国之忧,值得今人学习。
关键词 李德裕 直言极谏 造福百姓 靖塞安边
下载PDF
王起的音乐批评初探
9
作者 汪静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59-69,共11页
王起(公元760—847年),字举之,司徒王播之弟。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后定居扬州。王起为人孝善,好学强记,博览群书。贞元十四年(798年)进士,始任集贤校理(《新唐书》作校书郎),又登制策直言极谏科。任校书郎,补蓝田县尉。宰相李吉甫出... 王起(公元760—847年),字举之,司徒王播之弟。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后定居扬州。王起为人孝善,好学强记,博览群书。贞元十四年(798年)进士,始任集贤校理(《新唐书》作校书郎),又登制策直言极谏科。任校书郎,补蓝田县尉。宰相李吉甫出镇淮南,征辟王起任淮南镇掌书记。屡次上疏劝谏穆宗游猎之事,在年中考核中排名第一。长庆元年穆宗命王起与同僚白居易负责覆试,淘汰凭关系考中者。后穆宗擢升王起为礼部侍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批评 《新唐书》 校书郎 集贤校理 礼部侍郎 直言极谏 白居易
下载PDF
尽小者大 慎微者著
10
作者 郝思斯 《奋斗》 2024年第8期75-76,共2页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出自《资治通鉴·汉纪九》。公元前140年,汉武帝下诏,令大臣举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的人才,策问古今治道。董仲舒在答对时说:“故尽小者大,慎微者著;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销膏而人不见...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出自《资治通鉴·汉纪九》。公元前140年,汉武帝下诏,令大臣举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的人才,策问古今治道。董仲舒在答对时说:“故尽小者大,慎微者著;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销膏而人不见也。”意为能做好小事的人,才能成就大业;能注意小节的人,才能德行显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慎微 治道 直言极谏 资治通鉴 贤良方正 德行 董仲舒 汉武帝
原文传递
《宋大诏令集》阙卷辑补与考异——卷170《制科》之辑补 被引量:1
11
作者 龚延明 《文献》 CSSCI 2004年第2期117-127,共11页
  《宋大诏令集》原书共二百四十卷,一百三十余万字,汇编了自宋太祖建隆至宋徽宗宣和问九朝皇帝的诏旨,分为帝统、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太妃、皇后、妃嫔、皇太子、皇子、亲王、皇女、宗室、宰相、将帅、军职、武臣、典礼、政事十七门...   《宋大诏令集》原书共二百四十卷,一百三十余万字,汇编了自宋太祖建隆至宋徽宗宣和问九朝皇帝的诏旨,分为帝统、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太妃、皇后、妃嫔、皇太子、皇子、亲王、皇女、宗室、宰相、将帅、军职、武臣、典礼、政事十七门,按年系月编定,为研究北宋历史提供了一份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辑补 制科 宋会要辑稿 策问 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 《宋大诏令集》 考异
原文传递
“脂麻通鉴”纳谏
12
作者 扬之水 《瞭望》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8期36-36,共1页
我总以为,《贞观政要》是一部带点理想化的君臣言行的记录,并连带得疑心那里面关于纳谏的故事,有一部分也是故作姿态。比如讲太宗如何虚怀以待,听取并采纳臣工的意见,对那一位以直谏闻名的魏征,尤其优容有加。
关键词 通鉴 读通鉴论 直言极谏 日份
原文传递
董仲舒与公孙弘的对策
13
作者 张国刚 《月读》 2015年第2期39-41,共3页
(一)董仲舒对策冬,十月,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1,上亲策问以古今治道,对者百馀人2。广川董仲舒3对曰:"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4,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夫人君莫不... (一)董仲舒对策冬,十月,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1,上亲策问以古今治道,对者百馀人2。广川董仲舒3对曰:"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4,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夫人君莫不欲安存,而政乱国危者甚众;所任者非其人而所繇者非其道,是以政日以仆灭也。夫周道衰于幽、厉5,非道亡也,幽、厉不繇也。至于宣王,思昔先王之德,兴滞补敝,明文、武之功业,周道粲然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弘 圣王 礼乐教化 直言极谏 贤良方正 亲策 任者 宣王 周道 广川
原文传递
谈谈《隆中对》的“对”
14
作者 蔡干宏 《文史知识》 1983年第8期101-102,共2页
把《隆中对》的'对'解释为'对策',由来已久,至今沿用的仍不少。中国青年出版社编的《中国古代史常识》(秦汉魏晋南北朝部分)即释《隆中对》为'隆中对策'。我以为,这是不妥的。对策,既是一种考试制度,又是一种... 把《隆中对》的'对'解释为'对策',由来已久,至今沿用的仍不少。中国青年出版社编的《中国古代史常识》(秦汉魏晋南北朝部分)即释《隆中对》为'隆中对策'。我以为,这是不妥的。对策,既是一种考试制度,又是一种文体。在西汉文帝和武帝时代,朝廷为了选拔人才,先由郡国向朝廷推举所谓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再由皇帝亲自进行考问,然后按等第高下授予官职。在考问之前,皇帝把要问的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中对 选拔人才 考试制度 中国古代史 直言极谏 贤良方正 郡国 简策 《出师表》 经义
原文传递
司马春梦遇名姝,何人妙手补残阙
15
作者 姜复宁 《文史知识》 2020年第6期115-121,共7页
《全宋词》中收有司马槱(yǒu)所作《黄金缕》词一首,并对其作者进行了这样的介绍:"槱字才仲,陕州夏台人。元祐六年(1091),河中府司理参军,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入第五等,赐同进士出身,堂除初等职官。"(唐圭璋编《全宋词》... 《全宋词》中收有司马槱(yǒu)所作《黄金缕》词一首,并对其作者进行了这样的介绍:"槱字才仲,陕州夏台人。元祐六年(1091),河中府司理参军,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入第五等,赐同进士出身,堂除初等职官。"(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696页)司马槱在多部小说中"频频出镜"——在梦中与秦淮名妓苏小小跨越时空相爱,并“为鬼物所祟”而早逝,堪比穿越剧男一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宋词》 穿越剧 直言极谏 司理参军 男一号 河中府 贤良方正 唐圭璋
原文传递
永康风情:“打罗汉”
16
作者 方玲莉 《中华文化画报》 2006年第8期48-53,共6页
在五金之乡浙江永康.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一到九月下旬.盛行着一种极具风情的民间文艺与民间武术表演——"打罗汉",至今有近千年历史。相传北宋时的三朝元老胡则是永康方岩胡库村人。他做官宽刑薄赋.清正廉明.颇有政绩.尤其于明... 在五金之乡浙江永康.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一到九月下旬.盛行着一种极具风情的民间文艺与民间武术表演——"打罗汉",至今有近千年历史。相传北宋时的三朝元老胡则是永康方岩胡库村人。他做官宽刑薄赋.清正廉明.颇有政绩.尤其于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直言极谏.要求皇上免除衢.婺两州百姓身丁钱,百姓感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丁钱 方岩山 直言极谏 武术表演 清正廉明 薄赋 永康 胡则 门狮 赵构
原文传递
宋代广东的两次勤王
17
作者 汪廷奎 《广东史志》 1994年第3期51-53,共3页
北宋宣和七年(1125)十二月,金兵从河北分两道大举攻宋,徽宗下手诏,“令中外直言极谏,郡邑率师勤王。”其关于勤王部分的语辞原文,见载于南宋陈均的《九朝纲目备要》:“应天下方镇,郡县守令,各帅师募求勤王捍边能立奇功者,并优加奖赏,不... 北宋宣和七年(1125)十二月,金兵从河北分两道大举攻宋,徽宗下手诏,“令中外直言极谏,郡邑率师勤王。”其关于勤王部分的语辞原文,见载于南宋陈均的《九朝纲目备要》:“应天下方镇,郡县守令,各帅师募求勤王捍边能立奇功者,并优加奖赏,不限常制。”当时汴京危在旦夕,尽管广东离京城很远,广州的广东经略安抚司还是立即派兵北上勤王了。广东的这次派兵勤王,仅见于李纲和宗泽的奏文。 靖康元年(1126)七月,李纲上《论不可遣罢防秋人兵箚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略安抚司 直言极谏 手诏 宣和 摧锋军 方镇 徽宗 经略安抚使 禁兵 广南东路
原文传递
中国科举 世界典范
18
作者 东方晓 冯家红 《东方收藏》 2016年第4期79-83,共5页
科举者,以科取士也。就是通过分类考试选拔人才(官吏)的一种手段。奴隶社会时期,不仅中国,世界上很多国家,从皇帝到最底层的地方官员,都沿用血统传承的世袭制。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只能永远干打地洞的营生,庶民百姓的睿智就这样... 科举者,以科取士也。就是通过分类考试选拔人才(官吏)的一种手段。奴隶社会时期,不仅中国,世界上很多国家,从皇帝到最底层的地方官员,都沿用血统传承的世袭制。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只能永远干打地洞的营生,庶民百姓的睿智就这样被排斥、被忽略掉了。进入封建社会,近亲繁殖式的门阀揽政导致朝廷人才匮乏,统治者开始关注民间有识之士,于是有了"客卿"、"食客"等贵族血统以外的人掺杂进来,为"主子"出谋划策,辅佐国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族血统 考试选拔 直言极谏 庶民百姓 贤良方正 世袭制 生龙 最底层 就这样 下诏
原文传递
张释之——刚直不阿秉公执法的典范
19
作者 高伟洁 《公民与法(综合版)》 2020年第12期40-41,共2页
张释之是西汉时期的法学家,他曾任廷尉(主管刑法的最高官吏),以秉公执法、直言极谏闻名一时。司马迁称他"张季之言长者,守法不阿意",当时民间赞颂他说":张释之任廷尉,天下无冤民。""法者,天下之公器"。... 张释之是西汉时期的法学家,他曾任廷尉(主管刑法的最高官吏),以秉公执法、直言极谏闻名一时。司马迁称他"张季之言长者,守法不阿意",当时民间赞颂他说":张释之任廷尉,天下无冤民。""法者,天下之公器"。秉公执法,是每一位司法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然而,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古代封建社会中,皇权往往凌驾于法律之上。在许多情况下,秉公执法变得困难重重,司法公正似乎遥不可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释之 司法人员 直言极谏 秉公执法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刚直不阿 司法公正 廷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