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4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光纤激光阵列主动相位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常洪祥 粟荣涛 +4 位作者 龙金虎 常琦 马鹏飞 马阎星 周朴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58,共10页
全光纤激光阵列主动相位控制利用全光纤网络实现阵列激光的活塞相位内部探测与控制,具有结构紧凑、无需外部反馈光学器件和易于扩展等优点,是大阵元规模光纤激光相干合成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采用全光纤相位探测结构,介绍了全光纤激光阵... 全光纤激光阵列主动相位控制利用全光纤网络实现阵列激光的活塞相位内部探测与控制,具有结构紧凑、无需外部反馈光学器件和易于扩展等优点,是大阵元规模光纤激光相干合成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采用全光纤相位探测结构,介绍了全光纤激光阵列主动相位控制技术的系统原理和利用光纤耦合器实现相位锁定的过程,总结了全光纤激光阵列主动相位控制关键技术,通过优化算法实现全光纤激光阵列主动相位控制验证实验。探讨了在全光纤结构主动相位控制中π相位模糊问题及解决方法,给出了利用双波长探测实现消除π相位模糊问题的仿真结果。最后梳理了全光纤激光阵列主动相位控制研究现状,并从路数扩展、功率提升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 全光纤激光阵列 相干合成 内部相位控制 光纤传感
下载PDF
对1000kV电网操作过电压及相位控制高压断路器的讨论 被引量:52
2
作者 钱家骊 袁大陆 徐国政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4,8,共5页
根据500kV及750kV电网操作过电压的数据以及1000kV电网应有的过电压水平,指出了对于1000kV电网断路器关合开断可能引起的多种操作过电压(如开断并联电抗器及开断中小短路电流的的重燃过电压等)必须给予重视。近年来国外用以抑制操作过... 根据500kV及750kV电网操作过电压的数据以及1000kV电网应有的过电压水平,指出了对于1000kV电网断路器关合开断可能引起的多种操作过电压(如开断并联电抗器及开断中小短路电流的的重燃过电压等)必须给予重视。近年来国外用以抑制操作过电压的装置除并联电阻的高压断路器及氧化锌避雷器以外,相位控制高压断路器日益得以广泛应用。文章介绍了国外相控高压断路器的应用情况,总结了相控高压断路器的关键技术,并对将其应用于我国1000kV电网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高电压技术 特高压输电 操作过电压 过电压抑制 相位控制 同步开断
下载PDF
并联有源滤波器在谐波检测中的相位控制 被引量:9
3
作者 肖飞 马伟明 +1 位作者 李玉梅 张波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6-40,共5页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 ,对非对称三相三线制并联有源滤波器的谐波检测原理进行了分析 ,对其检测相位偏移问题以及由其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了数学分析 ;并在控制上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新的锁相方法 。
关键词 电网 谐波检测 并联有源滤波器 相位控制 无功功率补偿
下载PDF
基于单相锁相环的高压直流分相触发相位控制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子民 汪娟娟 +2 位作者 傅闯 李子林 黄梦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60-165,共6页
触发相位控制是高压直流系统控制的基础。换流器触发相位控制方式对高压直流性能的影响尤以不对称故障工况下为甚。针对传统分相触发中过零点检测抗干扰性差以及等间隔触发控制自由度低等缺点,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单相锁相环的分相触发方案... 触发相位控制是高压直流系统控制的基础。换流器触发相位控制方式对高压直流性能的影响尤以不对称故障工况下为甚。针对传统分相触发中过零点检测抗干扰性差以及等间隔触发控制自由度低等缺点,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单相锁相环的分相触发方案,该触发方式的锁相过程对谐波和负序电压干扰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能够在三相不对称工况下获得更详细的电压相位信息,减小此时各阀实际触发角的差异。最后,利用PSCAD/EMTDC对所提分相触发方式下高压直流稳态和暂态性能进行了仿真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新分相触发对系统稳态性能无不利影响,并可有效降低交流故障恢复过程发生后续换相失败的概率,验证了该分相触发方式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不对称故障 相位偏移 触发相位控制 单相锁相环
下载PDF
高功率微波振荡器的相位控制 被引量:5
5
作者 宋玮 邓昱群 +9 位作者 史彦超 宋志敏 张治强 朱晓欣 李佳伟 胡祥刚 肖仁珍 孙钧 陈昌华 邵浩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1-185,共5页
基于相对论返波管振荡器,提出了一种小信号牵引相位控制的方法,通过外加小信号对振荡器起振过程的引导,实现对输出微波的相位控制。相比于传统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利用ns量级的脉冲在较宽的带宽和较低的注入功率下实现对高功率微波振荡器... 基于相对论返波管振荡器,提出了一种小信号牵引相位控制的方法,通过外加小信号对振荡器起振过程的引导,实现对输出微波的相位控制。相比于传统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利用ns量级的脉冲在较宽的带宽和较低的注入功率下实现对高功率微波振荡器的相位控制。在X波段相对论返波管振荡器相位控制实验中,利用百kW级的小信号,实现了对GW级高功率微波的输出相位控制,相位抖动小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振荡器 相位控制 锁频锁相 起振
下载PDF
基于主动相位控制的脉冲激光相干合成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小林 周朴 +4 位作者 马阎星 马浩统 李霄 许晓军 赵伊君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7,共5页
提出并验证了基于随机并行梯度下降(SPGD)算法的主动相位控制脉冲激光相干合成方案。利用低通滤波器滤除脉冲激光光强变化导致的性能评价函数起伏,提取出相位噪声导致的性能评价函数变化,然后将这个低通滤波后的性能评价函数用于SPGD算... 提出并验证了基于随机并行梯度下降(SPGD)算法的主动相位控制脉冲激光相干合成方案。利用低通滤波器滤除脉冲激光光强变化导致的性能评价函数起伏,提取出相位噪声导致的性能评价函数变化,然后将这个低通滤波后的性能评价函数用于SPGD算法的极值寻优过程,从而实现脉冲激光的锁相。对该方案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并进行了两路脉冲激光相干合成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系统从闭环到开环时,系统性能评价函数均值提高到开环的1.6倍,干涉条纹长曝光对比度从0提高到0.43。在该方案中,通过增加合成脉冲激光路数,并在各路脉冲激光中引入多级功率放大器,能够得到更高的合成功率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 脉冲激光 相干合成 相位控制 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
下载PDF
基于相位控制的硅微机械陀螺驱动控制技术 被引量:7
7
作者 罗兵 王安成 吴美平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6-212,共7页
全面分析、研究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相位控制的硅微机械陀螺(Silicon micromechanical gyroscope,SMG)驱动控制技术.分析了硅微陀螺驱动模态的动力学特性,阐述了相位控制方案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控制环路,采用自激振荡理论分析了... 全面分析、研究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相位控制的硅微机械陀螺(Silicon micromechanical gyroscope,SMG)驱动控制技术.分析了硅微陀螺驱动模态的动力学特性,阐述了相位控制方案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控制环路,采用自激振荡理论分析了其稳定性;建立了环路的相位模型,引入特异因子实现相位控制误差到频率差(工作频率与驱动模态谐振频率之差)的转换;建立了对应于相位控制环路的频率模型,当环路滤波器为一阶模型时,与传递函数为二阶的信号跟踪锁相环(Phase locked loop,PLL)不同,总的闭环模型仅为一阶;最后基于FPGA平台,采用线性鉴相方式设计了数字化相位控制环路,并结合幅值控制实现了双闭环驱动控制电路.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可实现硅微陀螺驱动端的高精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微陀螺 驱动控制 相位控制 锁相环
下载PDF
采用改进相位控制方法的微网并网/孤岛平滑切换策略 被引量:17
8
作者 郑文迪 刘丽军 曾静岚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55-1162,共8页
针对主从控制下的微网并网/孤岛运行模式切换问题,设计了综合功率控制、幅值控制与相位控制的微网模式控制系统。给出了主动离网的负载转移策略,降低了该过程对主控单元的冲击;提出了一种无锁相环的相位控制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其结构... 针对主从控制下的微网并网/孤岛运行模式切换问题,设计了综合功率控制、幅值控制与相位控制的微网模式控制系统。给出了主动离网的负载转移策略,降低了该过程对主控单元的冲击;提出了一种无锁相环的相位控制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其结构简单,实现了孤岛微网并网前的预同步,而且确保了运行模式切换前后频率和相位的连续。最后,建立了微网系统仿真平台,对被动离网、主动离网以及孤岛转并网的暂态过程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相位控制 并网模式 孤岛模式 平滑切换
原文传递
基于相位控制的混沌同步 被引量:4
9
作者 蔡新国 罗锡璋 +1 位作者 丘水生 刘颖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213-1216,共4页
在本文中 ,将介绍一种基于相位控制的混沌同步方法 ,就是在相空间中当收发两端的相轨到达事先设置的一些庞加莱截面时 ,对系统收发两端的相位差和状态差进行取样 ,经过将取样结果进行处理后 ,对系统接收端的相位和状态进行调整以达到整... 在本文中 ,将介绍一种基于相位控制的混沌同步方法 ,就是在相空间中当收发两端的相轨到达事先设置的一些庞加莱截面时 ,对系统收发两端的相位差和状态差进行取样 ,经过将取样结果进行处理后 ,对系统接收端的相位和状态进行调整以达到整个混沌同步系统的同步目的 .在文中 ,将利用蔡氏电路作为系统模型 ,对这种混沌同步方法进行详细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 相位控制 蔡氏电路 同步
下载PDF
光纤激光相干合成中的相位控制方法与实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武敬力 刘京郊 +2 位作者 邢忠宝 刘金生 范馨燕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84-587,共4页
相位控制技术是光纤激光相干合成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主要开展了爬山和外差两种相位控制方法研究。爬山法是根据探测合成光强变化,软件自动寻优补偿相位偏差而获得稳定的最大干涉光强输出。外差法则是利用外差探测得到合成光束间的相位... 相位控制技术是光纤激光相干合成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主要开展了爬山和外差两种相位控制方法研究。爬山法是根据探测合成光强变化,软件自动寻优补偿相位偏差而获得稳定的最大干涉光强输出。外差法则是利用外差探测得到合成光束间的相位变化从而进行实时校正使各光束相位一致。在七阵元光纤列阵相干合成实验系统中,两种方法均实现了对七路光纤光束的相位控制,获得Streh1为0.91的远场相干合成结果。同时也实现了对10 W光纤放大器的相位控制,获得优于λ/10的相位控制精度,对多路大功率激光放大器相干合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合成 相位控制 爬山法 外差法 光纤列阵
下载PDF
基于免疫算法的相位控制方向图零点生成 被引量:4
11
作者 叶剑锋 王玉峰 +1 位作者 庞伟正 李翔麟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5-68,共4页
提出了一种采用基于适应值的高斯变异和自适应克隆规模控制相结合的免疫算法,并将该算法应用于相位控制的方向图零点生成。由于该算法采用的是分散式和独立式的目标搜索方式,保证了基因群体的多样性,因此较好地克服了早熟现象。计算机... 提出了一种采用基于适应值的高斯变异和自适应克隆规模控制相结合的免疫算法,并将该算法应用于相位控制的方向图零点生成。由于该算法采用的是分散式和独立式的目标搜索方式,保证了基因群体的多样性,因此较好地克服了早熟现象。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文中的算法在方向图的主瓣附近、旁瓣区、对称主瓣两侧方向都能生成零点,并且获得了比已有文献更低的零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算法 零点生成 相位控制 天线阵
下载PDF
基于相位控制的惯性与卫星超紧组合导航系统信号解调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沈世斌 谢非 +3 位作者 赵静 钱伟行 康国华 刘锡祥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95-506,共12页
卫星导航极易受到复杂环境下的干扰信号影响,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与卫星导航系统(GNSS)超紧组合导航技术可提高卫星接收机在信号干扰环境下的工作性能。在对比分析紧组合与超紧组合实现方案及北斗B1信号调制方式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相... 卫星导航极易受到复杂环境下的干扰信号影响,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与卫星导航系统(GNSS)超紧组合导航技术可提高卫星接收机在信号干扰环境下的工作性能。在对比分析紧组合与超紧组合实现方案及北斗B1信号调制方式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相位控制的SINS与GNSS超紧组合环路信号解调方法,进一步分析SINS与GNSS超紧组合环路信号跟踪特性。对卫星信号受干扰环境及动态条件下的相位控制超紧组合与频率控制超紧组合方法的导航性能进行试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位控制超紧组合方法具有更稳定的定位性能,并可提高约7 dB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导航系统 卫星导航系统 组合导航系统 超紧组合 相位控制 信号解调 抗干扰
下载PDF
次谐波聚束器相位控制的算法改进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俊强 俞路阳 +2 位作者 殷重先 赵明华 钟少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79-2182,共4页
为实现次谐波聚束器的数字化相位控制,利用下变频、IQ调制解调技术及商业化的PXI系统,开发了以LabVIEW为平台的低电平控制器。控制器采用了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的单神经元自适应PID的控制算法,满足了相位稳定度的要求,通过现场测试... 为实现次谐波聚束器的数字化相位控制,利用下变频、IQ调制解调技术及商业化的PXI系统,开发了以LabVIEW为平台的低电平控制器。控制器采用了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的单神经元自适应PID的控制算法,满足了相位稳定度的要求,通过现场测试与传统PID算法进行比较,验证了该算法稳定性好、响应快、抗干扰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谐波聚束器 相位控制 单神经元 PID控制
下载PDF
相位控制形成阵列零陷的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曾云宝 朱永芬 +1 位作者 王文博 赵义忠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8-130,共3页
针对传统零陷技术计算大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相位控制方法的相位控制形成零陷的新方法,它是一个无约束极值优化问题.首先提出一个干扰抑制比概念,并构造一个非线性代价函数,然后利用最速下降法,通过最小化该代价函数,求取线... 针对传统零陷技术计算大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相位控制方法的相位控制形成零陷的新方法,它是一个无约束极值优化问题.首先提出一个干扰抑制比概念,并构造一个非线性代价函数,然后利用最速下降法,通过最小化该代价函数,求取线阵阵元最优的相位扰动值,从而能够在多个干扰源方向形成零陷.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零陷形成技术,能够在多个干扰源方向形成深度零陷而不影响主瓣.该相位控制形成零陷的技术突破了传统的相位控制技术要求零陷个数必须远小于阵元数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抑制比 零陷 最速下降法 相位控制
下载PDF
相位控制高压断路器在配电网络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六零 邱毓昌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0-42,共3页
介绍了相位控制高压断路器的组成和对断路器的特殊要求以及对控制单元参数的设定 。
关键词 配电网络 高压断路器 相位控制 并联电抗器
下载PDF
光纤激光相干合成高速高精度相位控制器 被引量:6
16
作者 粟荣涛 周朴 +2 位作者 王小林 韩凯 许晓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90-1294,共5页
基于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SPGD)和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设计制作了相干合成(CBC)相位控制器。理论分析表明,该控制器单次迭代速率大于1.125MHz,对于2路和16路相干合成,其平均控制带宽的理论值分别大于70kHz和9kHz,与现有的SPGD算... 基于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SPGD)和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设计制作了相干合成(CBC)相位控制器。理论分析表明,该控制器单次迭代速率大于1.125MHz,对于2路和16路相干合成,其平均控制带宽的理论值分别大于70kHz和9kHz,与现有的SPGD算法相位控制器相比有了量级上的提高。利用该控制器进行了验证性实验,表明该控制器能够实现高速高精度相位控制。当利用相位控制器对两路激光的相位进行锁定时,目标圆孔内能量提高了1.51倍,远场光斑对比度提高了5.2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相干合成 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 相位控制 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
下载PDF
相位摩擦焊相位控制装置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邵成吉 杜坤 吴卫枫 《焊接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44,共3页
研究和设计了一种定相位装置,以实现摩擦焊的精确定位。其关键在于检测到合适的速度的同时启动定相位装置;在国内现有的摩擦焊机的基础上,设计添加一个速度检测系统和机械强制定位系统,有效地实现了对摩擦焊的相位对中的控制。
关键词 相位摩擦焊 相位控制 速度检测
下载PDF
新型驱动相位控制技术提高硅微机械陀螺仪稳定性的方法(英文) 被引量:3
18
作者 夏国明 杨波 王寿荣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1年第1期47-51,共5页
为了增强硅微机械陀螺仪的零偏稳定性,减少其受温度的影响,从数字信号处理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提高驱动模态驱动相位精确度的方法.通过零偏信号生成的原理,分析出驱动相位的偏差是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采用基于FPGA数字信号处理实现方式... 为了增强硅微机械陀螺仪的零偏稳定性,减少其受温度的影响,从数字信号处理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提高驱动模态驱动相位精确度的方法.通过零偏信号生成的原理,分析出驱动相位的偏差是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采用基于FPGA数字信号处理实现方式的锁相环闭环控制原理,实现了对驱动相位的精确控制.给出了一种抑制相位误差的解调方法.对比模拟电路,新型数字电路很好地抑制了零偏的漂移,零偏稳定性由60°/h 提高到19°/h.新的数字控制方法显著提高了对驱动相位的控制精度,达到了增强零偏稳定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微机械陀螺仪 零偏漂移 驱动相位控制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下载PDF
相位控制高压断路器的动向 被引量:34
19
作者 钱家骊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8-40,共3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相位控制高压断路器的应用概况和关键技术。
关键词 相位控制 高压断路器 输电线路 并联电抗器
下载PDF
相位控制串联谐振逆变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东仓 杨磊 吕振肃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2-57,共6页
提出一种以串联谐振并联输出进行 DC- AC功率变换 ,以控制两个逆变器谐振电压相位差来调节输出电压的逆变器结构 ;分析了该逆变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及 IGBT驱动保护要求 ;给出了实验波形 .结果表明该逆变器具有软开关特性、宽电压调节范... 提出一种以串联谐振并联输出进行 DC- AC功率变换 ,以控制两个逆变器谐振电压相位差来调节输出电压的逆变器结构 ;分析了该逆变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及 IGBT驱动保护要求 ;给出了实验波形 .结果表明该逆变器具有软开关特性、宽电压调节范围和好的正弦波形等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串联谐振 相位控制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工作原理 谐振电压相位 电路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