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2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变异系数”和“相对标准偏差”的讨论 被引量:2
1
作者 欧晓明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234-1234,共1页
关键词 变异系数 正态分布 Gauss 分布 相对标准偏差 编辑部
下载PDF
标准偏差的六种估计及其精密度 被引量:4
2
作者 周富臣 《上海计量测试》 2007年第1期10-13,共4页
介绍了对标准偏差进行估计的6种方法,分析估计精密度,给出应用实例。
关键词 标准偏差 估计值 相对标准偏差 估计方法
下载PDF
土壤三普指定方法测砷汞与行业标准比对探讨
3
作者 杨超杰 刘文水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14期127-129,共3页
时隔40年,我国终于在2022年迎来了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这40年来,我国经历了快越式发展,城乡加速融合,但是由于这40年来的不合理开发,环境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为全面掌握土壤资源状况,国家将全面展开第三次土壤普查。本次将根据土壤三普... 时隔40年,我国终于在2022年迎来了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这40年来,我国经历了快越式发展,城乡加速融合,但是由于这40年来的不合理开发,环境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为全面掌握土壤资源状况,国家将全面展开第三次土壤普查。本次将根据土壤三普测定砷和汞指定用国家标准《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GB/T 22105-2008)和行业标准《土壤和沉积物砷、汞、硒、锑、铋的测定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HJ 680-2013)进行一次方法比较,寻求效益更好的科学技术,以便于之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荧光光度计 微波消解仪 可控温电热板 相对标准偏差 加标回收率
下载PDF
土壤砷汞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测定方法比对试验
4
作者 张进影 《广东蚕业》 2023年第4期35-37,共3页
文章对《GB/T 22105.1-2008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1部分:土壤中总汞的测定》《GB/T 22105.2-2008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2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定》和《HJ 680-2013土壤和沉积物汞、砷、硒、... 文章对《GB/T 22105.1-2008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1部分:土壤中总汞的测定》《GB/T 22105.2-2008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2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定》和《HJ 680-2013土壤和沉积物汞、砷、硒、铋、锑的测定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进行试验方法比对,旨在找出更好、更快的测定方法,以便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荧光光度计 微波消解仪 可控温电热板 相对标准偏差 加标回收率 比对试验
下载PDF
土壤三普指定方法测砷和汞与行业标准比对探讨
5
作者 程炳雪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第14期192-194,共3页
为了全面掌握土壤资源状况,我国将全面展开第三次土壤普查。本次普查将根据土壤三普测定砷和汞指定用国家标准《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GB/T 22105-2008)和行业标准《土壤和沉积物汞、砷、硒、铋、锑的测定微波消... 为了全面掌握土壤资源状况,我国将全面展开第三次土壤普查。本次普查将根据土壤三普测定砷和汞指定用国家标准《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GB/T 22105-2008)和行业标准《土壤和沉积物汞、砷、硒、铋、锑的测定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HJ 680-2013)进行一次方法比较,以寻求效益更好的技术方法,方便今后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荧光光度计 微波消解仪 可控温电热板 相对标准偏差 加标回收率
下载PDF
中药材一测多评中相对校正因子的规律性文献调查和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吕邵娃 于风明 +3 位作者 苏红 郭玉岩 孙爽 匡海学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020-2023,共4页
目的:探寻相对校正因子(RCF)在中药材一测多评中应用的规律性。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文献数据库为来源,采用文献检索方法收集大量有关中药材一测多评的文献,提取文献中通过一测多评法(QAMS)所得含量的计算值与外标法所得含量... 目的:探寻相对校正因子(RCF)在中药材一测多评中应用的规律性。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文献数据库为来源,采用文献检索方法收集大量有关中药材一测多评的文献,提取文献中通过一测多评法(QAMS)所得含量的计算值与外标法所得含量的实测值,并通过SPSS 19.0软件计算其计算值与实测值间相对标准偏差的百分值(RSD,%),绘制散点图分析RSD与RCF的相关性。结果:RCF值在〉0.62-1.53区间分布较多,占全部数据的76.7%,且在此区间时,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似度较大,而RSD〈3.0%的数据占此区间全部数据的88.8%,可信度较好。与此同时,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似程度还受到其他待测成分与内参物之间母核结构和理化性质差异的影响,母核结构相似时,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似度较大;母核结构差异大时,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似度较小;而母核结构相似、理化性质差异大时,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似度也较小。结论:QAMS法中RCF会影响中药材待测成分含量测定结果的可信度,有必要建立中药材多成分QAMS法测定中RCF、RSD等相关参数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含量测定 一测多评法 相对校正因子 相对标准偏差
下载PDF
氧化亚氮标准气体GC-μECD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春瑛 韩桥 +1 位作者 杜秋芳 刘智勇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4年第5期5-8,共4页
讨论了温室气体监测用氧化亚氮 (N2 O)标准气体的GC - μECD分析方法 ,对影响色谱分离条件的动力学因素载气流量、柱流量、尾吹气流量 ,以及检测器和分离柱的温度进行了研究。用该方法对氧化亚氮标准气体进行分析 ,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 讨论了温室气体监测用氧化亚氮 (N2 O)标准气体的GC - μECD分析方法 ,对影响色谱分离条件的动力学因素载气流量、柱流量、尾吹气流量 ,以及检测器和分离柱的温度进行了研究。用该方法对氧化亚氮标准气体进行分析 ,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1% ,测定值与标准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气体 氧化亚氮 GC 相对标准偏差 动力学因素 气体监测 载气流量 分离条件 测定结果 分离柱 检测器 标准 测定值 色谱
下载PDF
激光粒度仪测定Y型分子筛粉体粒度的影响因素
8
作者 曹庚振 王辰晨 +1 位作者 黄剑锋 杨一青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4年第1期71-74,共4页
采用带有湿法分散单元的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对Y型分子筛粉体粒度进行测试,考察了加样方式、超声时间、折射率、吸收率、转速、遮光度等因素对粉体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Y型分子筛粉体粒度的最佳测试条件为:预分散加样法,超声功率为40 W,... 采用带有湿法分散单元的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对Y型分子筛粉体粒度进行测试,考察了加样方式、超声时间、折射率、吸收率、转速、遮光度等因素对粉体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Y型分子筛粉体粒度的最佳测试条件为:预分散加样法,超声功率为40 W,超声处理时间为60 s,进样器转速为2500 r/min,样品遮光度为8%~15%,折射率为1.46,吸收率为0.001;经5次重复测定,D10,D50,D90(样品累计粒径分布百分数为10%,50%,90%时相对应的粒径)的相对标准偏差最高为6.275%,加权残差值最高为0.4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粒度仪 Y型分子筛 粒径分布 粒度 加权残差 相对标准偏差
下载PDF
混合显色剂H点标准加入法同时测定水中的Fe(Ⅱ)、Fe(Ⅲ) 被引量:1
9
作者 郭小慧 赵中一 +2 位作者 金继红 童蕾 袁凌睿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5年第1期43-45,共3页
建立H点标准加入法同时测定水中Fe(Ⅱ )和Fe(Ⅲ )的分光光度法。选择磺基水杨酸 -邻菲罗啉混合显色剂作为显色体系 ,在合适的波长条件下 ,Fe(Ⅱ )与Fe(Ⅲ )的浓度比为 1∶15~ 10∶1时均可以利用该方法同时准确测定Fe(Ⅱ )和Fe(Ⅲ )。... 建立H点标准加入法同时测定水中Fe(Ⅱ )和Fe(Ⅲ )的分光光度法。选择磺基水杨酸 -邻菲罗啉混合显色剂作为显色体系 ,在合适的波长条件下 ,Fe(Ⅱ )与Fe(Ⅲ )的浓度比为 1∶15~ 10∶1时均可以利用该方法同时准确测定Fe(Ⅱ )和Fe(Ⅲ )。对环境水样进行测定 ,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2 .87%~ 4 .5 7% ,回收率为 97.35 %~ 10 4 .5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Ⅱ) Fe(Ⅲ) 显色剂 相对标准偏差 标准加入法 同时测定 邻菲罗啉 准确测定 环境水样 磺基水杨酸
下载PDF
铁铬液流电解液中三价铬的测定方法
10
作者 华蔓 车莹 +1 位作者 杨合雄 温启浩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25,共5页
在HG/T 4311—2012《工业氯化铬》滴定法测定三价铬含量的基础上,通过多步氧化法,将铁铬混合物中Cr^(3+)完全氧化成Cr^(6+),实现了较大浓度范围内Cr^(3+)含量的精确稳定测试,解决了铁离子干扰;同时,对影响测定结果准确度的主要条件(蒸... 在HG/T 4311—2012《工业氯化铬》滴定法测定三价铬含量的基础上,通过多步氧化法,将铁铬混合物中Cr^(3+)完全氧化成Cr^(6+),实现了较大浓度范围内Cr^(3+)含量的精确稳定测试,解决了铁离子干扰;同时,对影响测定结果准确度的主要条件(蒸馏水添加量、氢氧化钠溶液添加量和盐酸溶液添加量)进行了实验验证对比分析,优化了实验条件。测定步骤主要为:先在酸性环境中用过量的氯酸钠溶液把Fe2+氧化成Fe3+,然后加氢氧化钠溶液在碱性环境下用双氧水初步把Cr^(3+)氧化成Cr^(6+)。此时由于部分被铁络合物包裹的Cr^(3+)未被氧化,所以加盐酸溶液调节到合适的p H后,使被络合物包裹的Cr^(3+)完全释出,再用双氧水完全氧化成Cr^(6+),然后添加硫酸溶液和磷酸掩蔽铁离子,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结果表明,测定的Cr^(3+)含量相对标准偏差为0.12%~0.51%,加标回收率为95.0%~99.2%,且测定结果与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满足铁铬液流电池电解液中三价铬含量的测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铬混合物 三价铬 相对标准偏差
下载PDF
化妆品标准物质定值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1
作者 吴大南 柳玉红 +1 位作者 王萍 李洁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594-595,共2页
目的:为保证标准值的准确、可靠及结果的溯源性。方法:选择了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校准曲线的制备、检测设备的检定/校准及期间核查、质控样分析、加标回收实验、平行样分析一系列实验。结果:所测值相对标准偏差除汞的微波消解法为6 .46%... 目的:为保证标准值的准确、可靠及结果的溯源性。方法:选择了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校准曲线的制备、检测设备的检定/校准及期间核查、质控样分析、加标回收实验、平行样分析一系列实验。结果:所测值相对标准偏差除汞的微波消解法为6 .46%,其余均小于5%。结论:本次定值准确、可靠,具有溯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 标准物质 定值 化妆品 加标回收实验 相对标准偏差 微波消解法 校准曲线 期间核查 检测设备 溯源性 标准 准确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铌铁中硅磷铝
12
作者 王爱军 白永胜 戚振南 《河北冶金》 2024年第3期61-63,共3页
铌铁因可以增强钢的强度、韧性,改善焊接性能等而在炼钢生产中被广范应用。已有的铌铁中元素成分检测方法常需要化学分离各元素,操作繁琐,难以满足检测需求。该研究在温度低于60℃的条件下,以铌铁标准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加入纯水和硝酸... 铌铁因可以增强钢的强度、韧性,改善焊接性能等而在炼钢生产中被广范应用。已有的铌铁中元素成分检测方法常需要化学分离各元素,操作繁琐,难以满足检测需求。该研究在温度低于60℃的条件下,以铌铁标准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加入纯水和硝酸,并逐滴滴加氢氟酸,同时摇匀的方法将样品消解,对样品的溶解方法、酸的用量进行了选择。通过将标准样品溶解完全,配制成系列标准溶液,绘制工作曲线,选用自动匹配法进行谱线校正,对分析谱线进行了优选,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铌铁中硅磷铝含量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采用该方法检测,标准样品的测定值与标准值相符。各待测元素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4。该方法应用于铌铁标准样品的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不大于1.91%,加标回收率在96%~105%范围内,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铌铁 相对标准偏差 加标回收率
下载PDF
AAS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测定聚氯化铝中铅和镉的方法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振华 姜蕾 《净水技术》 CAS 2019年第12期6-11,共6页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选择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两种定量方法对聚氯化铝中的铅和镉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大多数情况下,标准曲线法测铅和镉的线性均优于标准加入法,相关系数大于0.9990;标准曲线法测铅和镉的有证质控标准样品RSD均...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选择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两种定量方法对聚氯化铝中的铅和镉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大多数情况下,标准曲线法测铅和镉的线性均优于标准加入法,相关系数大于0.9990;标准曲线法测铅和镉的有证质控标准样品RSD均在证书范围内,标准加入法仅在测镉的质控标准样品时满足证书要求。低质量浓度情况下,两种方法测铅和镉的精密度均很差。测定实际样品时,若铅质量浓度很低,两种方法均不适用;若铅质量浓度位于工作曲线中段,两种方法均适用,标准曲线法的RSD更小。实际样品中镉的质量浓度通常很低,两种方法均不适用,但标准曲线法的RSD相对好一些。总体而言,两种方法的测定效果相差不大,但标准曲线法测定效率更高,精密度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 标准曲线法 标准加入法 聚氯化铝 相对标准偏差(RSD)
下载PDF
标准曲线法测定纺织品中邻苯基苯酚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穆奎 夏兆鹏 赵岩 《中国纤检》 2014年第2期70-72,共3页
本文针对GB/T 20386—2006《纺织品邻苯基苯酚的测定》中两种提取方法的不足,提出用20μg/mL、50μg/mL,100μg/mL的邻苯基苯酚标准品做空白加标曲线的试验方法测定样品中邻苯基苯酚的含量。标准曲线的R2值为0.9998,标准曲线可用,并且... 本文针对GB/T 20386—2006《纺织品邻苯基苯酚的测定》中两种提取方法的不足,提出用20μg/mL、50μg/mL,100μg/mL的邻苯基苯酚标准品做空白加标曲线的试验方法测定样品中邻苯基苯酚的含量。标准曲线的R2值为0.9998,标准曲线可用,并且准确测定了试样中邻苯基苯酚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基苯酚 空白加标 标准曲线 相对标准偏差
下载PDF
一级Marx压缩的高稳定纳秒脉冲电源的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学玲 焦梓家 +2 位作者 孙晋茹 谌贝 陈景亮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7-105,共9页
针对目前缺乏标准纳秒高压脉冲电源的现状,开展高稳定性纳秒高压脉冲电源回路分析、结构设计及性能测试研究。通过建立纳秒脉冲发生器等效电路模型,仿真计算获得5级初级脉冲发生电路参数,以及一级压缩陡化间隙对纳秒脉冲特性的影响规律... 针对目前缺乏标准纳秒高压脉冲电源的现状,开展高稳定性纳秒高压脉冲电源回路分析、结构设计及性能测试研究。通过建立纳秒脉冲发生器等效电路模型,仿真计算获得5级初级脉冲发生电路参数,以及一级压缩陡化间隙对纳秒脉冲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纳秒高压脉冲电源结构设计及低抖动电晕稳定开关特性研究,建立高稳定输出的纳秒脉冲电源系统。研制纳秒电阻分压器,建立基于ns及μs量级传递校准测试相结合的刻度因数标定方法,准确获得纳秒电阻分压器的刻度因数。脉冲电源输出特性测试结果表明:纳秒脉冲电源系统可以输出上升时间2.3 ns±0.5 ns、幅值范围10~60 kV的指数纳秒脉冲;输出脉冲电压在全幅值范围内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秒脉冲电源 电阻分压器 分布电容 标定方法 相对标准偏差
下载PDF
平面源模型对就地谱仪角度修正因子影响研究
16
作者 杜云武 邓晓钦 +5 位作者 王亮 王茜 周俊宇 朱小铰 徐僳 刘朗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3-603,共11页
随着伴生放射性矿开采利用、核技术应用、核工业发展,核与辐射应急准备成为监管和行业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就地谱仪具备快速现场监测能力,成为一种重要应急设备。应急准备工作中,必须对就地谱仪角度修正因子和标准偏差进行校准。采用M... 随着伴生放射性矿开采利用、核技术应用、核工业发展,核与辐射应急准备成为监管和行业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就地谱仪具备快速现场监测能力,成为一种重要应急设备。应急准备工作中,必须对就地谱仪角度修正因子和标准偏差进行校准。采用MCNP模拟计算和试验验证,建立一种就地P型HPGe谱仪探测器模型。依据平面源模型,MCNP模拟计算不同探测器高度、不同角和不同γ能量的相同半径平面源的探测效率,以及模拟计算相同探测器高度、不同角、不同γ能量的不同半径平面源的探测效率,进而分析其角响应因子、角度修正因子和相对标准偏差。研究结果表明,探测器高度1 m、2 m、3 m、4 m情况下,其角响应因子和角度修正因子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5%;平面源半径3.5 cm、4.0 cm、4.4 cm情况下,其角响应因子和角度修正因子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7%;其角度修正因子是能量的自然对数的分段函数,在45~120 keV为指数函数,在120~3000 keV为线性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地P型HPGe 角响应因子 角度修正因子 相对标准偏差 平面源模型
下载PDF
点源模型刻度就地谱仪角度修正因子影响研究
17
作者 杜云武 朱杰 +5 位作者 王茜 王亮 欧阳均 舒奕嘉 张红帆 李元东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64-974,共11页
对于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就地谱仪现场监测辐射事故污染的程度和范围,利于现场指挥快速科学决策。应急准备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就地谱仪准确校准角度修正因子及其相对偏差及其海拔高度适宜性。采用MCNP模拟计算和试验校准,建立一种就地P型高... 对于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就地谱仪现场监测辐射事故污染的程度和范围,利于现场指挥快速科学决策。应急准备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就地谱仪准确校准角度修正因子及其相对偏差及其海拔高度适宜性。采用MCNP模拟计算和试验校准,建立一种就地P型高纯锗谱仪探测器模型。根据就地谱仪校准角度修正因子的点源模型,理论计算其初级γ射线注量率和MCNP模拟计算探测器高度1 m、2 m、3 m、11种入射角和11种γ能量的点源探测效率,以及500 m、2 261 m、3 650 m海拔高度,探测器高度1 m、11种入射角、3种γ能量的点源探测效率和初级γ射线注量率,进而分析其角响应因子、角度修正因子和相对标准偏差。研究结果表明,点源距离大于1 m情况下,其角响应因子和角度修正因子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35%;海拔高度500~3 650 m情况下,其角响应因子和角度修正因子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2%;其角度修正因子是能量的自然对数的分段函数,在120~3 000 keV为线性函数,在45~120 keV为指数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地谱仪 角响应因子 角度修正因子 相对标准偏差
下载PDF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煤样典型特性研究
18
作者 李云红 余天骄 +5 位作者 周小计 管今哥 郑永秋 张成飞 程博 杨婷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05-1512,共8页
为了准确检测煤样的各种元素含量、灰分和发热量等工业指标,提出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进行煤样的光谱强度信息采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元素分析技术,通过高能脉冲激光聚集在样品表面,分析等离子体释放出的元素谱... 为了准确检测煤样的各种元素含量、灰分和发热量等工业指标,提出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进行煤样的光谱强度信息采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元素分析技术,通过高能脉冲激光聚集在样品表面,分析等离子体释放出的元素谱线信息,得出样品元素含量和组成。而光谱信息采样的延迟时间是光谱检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为了研究延迟时间对煤样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信号强弱的影响,提出了通过连续背景强度变化和相对标准偏差计算来判定测量煤样的最佳延迟时间。本研究选取山东济南众标科技有限公司的三种标准煤样作为研究对象,实验测试使用Nd∶YAG脉冲激光器,波长为1064nm。对于煤质的检测,采用AvaSpec Dual型光纤光谱仪,光谱探测波长范围为两通道195~467nm和615~973nm。延迟时间为247~252μs对三种标准煤样ZBM100、ZBM101、ZBM104的光谱信息进行特征分析,通过光谱信号强度和连续背景强度随延迟时间变化的关系,判断出247~252μs范围内的最佳延迟时间。随着延迟时间的增加,连续背景强度快速衰减,在250μs时,连续背景强度和光谱信号强度分别衰减到延迟时间为247μs时的30和50。其次通过在不同延迟时间下相对标准偏差的计算,判断出标准煤样样本中Al、Si、Fe三种元素最佳延迟时间为247μs、248μs、249μs所对应的标准偏差达到最小值,得到因选用标准煤样对象不同其相对标准偏差对应元素的最佳延迟时间也会有所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标准煤样ZBM100、ZBM101、ZBM104的光谱强度在247~252μs的最佳采样延迟时间为250μs。此实验研究结果,为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探测和分析煤质检测的最佳延迟时间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质检测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延迟时间 谱线强度 相对标准偏差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量拜耳法赤泥中钠
19
作者 廖曼琦 尹建国 +5 位作者 张辉宝 周雪娇 袁晓丽 向小艳 安娟 夏文堂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8-134,共7页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强碱性固体残渣,强碱性限制了其在水泥等领域的大宗应用,亟待开发赤泥高效脱碱技术和配套的钠含量分析检测技术。本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量拜耳法赤泥中钠,对现有方法进行了改进,选用盐酸(1+1)...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强碱性固体残渣,强碱性限制了其在水泥等领域的大宗应用,亟待开发赤泥高效脱碱技术和配套的钠含量分析检测技术。本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量拜耳法赤泥中钠,对现有方法进行了改进,选用盐酸(1+1)消解赤泥样品,无需使用贵金属坩埚,优化了样品消解时间,并采用KCl有效消除了钠元素的电离干扰,纠正了文献中KCl的有效浓度范围。在优化测量条件下,加标回收率在99.17%-105.00%,赤泥标准样品测量相对误差在-0.22%-0.29%;赤泥原样测量相对标准偏差RSD(n=10)为1.28%,赤泥标准样品测量相对标准偏差RSD(n=3)为0.85%-2.72%。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和精密度好,常规实验室均可满足分析检测条件,可为赤泥高效脱碱和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提供可靠的分析检测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赤泥 综合利用 分析检测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脱碱 相对标准偏差
下载PDF
重量法测定固体硝酸铵的爆炸性能研究
20
作者 李桂莲 王永强 +4 位作者 廖阳 杨攀 王莹 刘心强 冉杰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3年第10期52-56,共5页
提出重量法鉴定硝酸铵爆炸性可行性研究,选用水与石油醚2种溶液溶解固体硝酸铵产品,以不溶于水与溶于石油醚的物质含量比例作为判定标准,测定3个固体硝酸铵样品,结果标明,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114%~2.6701%(n=7),固体硝酸铵的质量分数... 提出重量法鉴定硝酸铵爆炸性可行性研究,选用水与石油醚2种溶液溶解固体硝酸铵产品,以不溶于水与溶于石油醚的物质含量比例作为判定标准,测定3个固体硝酸铵样品,结果标明,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114%~2.6701%(n=7),固体硝酸铵的质量分数≥99.5%,且游离水和灼烧残渣的质量分数的总和不大于0.55%,可以满足工业固体硝酸铵的管控要求。说明基于重量法测定固体硝酸铵不溶于水与可溶于石油醚的物质含量判定硝酸铵爆炸性具有可行性,可为后续进一步实现重量法与爆轰试验相结合检测固体硝酸铵爆炸性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量法 固体硝酸铵 爆炸性能 相对标准偏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