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羊草草原退化系列上群落生物量组成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静 宝音陶格涛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5-160,共6页
通过对羊草草原退化系列上四个退化梯度植物种类组成、不同生活型和水分生态型的绝对和相对生物量以及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的比较发现,随着退化程度的增强,物种的数量逐渐减少.禾本科在群落中的作用逐渐下降,而其它科,尤其是菊科的作用逐... 通过对羊草草原退化系列上四个退化梯度植物种类组成、不同生活型和水分生态型的绝对和相对生物量以及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的比较发现,随着退化程度的增强,物种的数量逐渐减少.禾本科在群落中的作用逐渐下降,而其它科,尤其是菊科的作用逐渐增大.群落科组成的多样性随着群落的退化先降后增,水分生态类型的多样性则逐渐下降.旱生植物的生物量逐渐增加,其作用随着群落的退化也逐渐增强,整个群落逐渐向旱生方向发展.多年生根茎禾草在群落中的生物量逐渐降低.群落生活型组成的多样性先降后增.在重度退化群落,多年生根茎禾草和多年生丛生禾草的相对生物量均有所下降,小半灌木和多年生草本的相对生物量有所升高,四种植物在群落中优势度较为平均,打破了原生群落中多年生丛生禾草和多年生根茎禾草占优势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系列 生活型 水分生态型 绝对生物量 相对生物量
下载PDF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模式 被引量:44
2
作者 罗云建 张小全 +4 位作者 王效科 朱建华 张治军 孙贵生 高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8,共6页
植物生物量及其分配模式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提高我国不同尺度森林生物量碳的估算和模型模拟等的准确性,该文采用标准木法研究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典型分布区(关帝山、五台山中山和亚高山、五台山山间盆地、塞罕坝林区)... 植物生物量及其分配模式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提高我国不同尺度森林生物量碳的估算和模型模拟等的准确性,该文采用标准木法研究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典型分布区(关帝山、五台山中山和亚高山、五台山山间盆地、塞罕坝林区)的单木生物量相对生长模型、林分生物量及其分配模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①林分生物量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同分布区林分生物量的生长过程存在有一定的差异。林龄较小时各区林分生物量的差别很小,但随着林龄的增加各区之间的差异逐渐变大。在五台山中山和亚高山,林分生物量在林龄25年左右时基本达到稳定,而五台山山间盆地则在林龄35年左右时才基本达到稳定,并且这两个分布区的最大林分生物量都小于关帝山和塞罕坝。②不同分布区生物量的分配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干生物量的比例在关帝山和塞罕坝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都明显大于五台山(P<0.05),其中五台山中山和亚高山干生物量所占的比例最小。各区枝生物量所占的比例均有显著差异(P<0.05),叶生物量所占的比例却无明显差异(P>0.05)。除五台山山间盆地外,其余3个分布区干生物量的比例与林龄、胸径和蓄积量等林分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枝和叶生物量的比例与这些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且都以指数形式趋于稳定值,但根生物量的比例却与这些指标大多无明显相关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华北落叶松 生物量相对生长模型 生物量分配模式
下载PDF
两种生物量模型的比较(英文) 被引量:5
3
作者 胥辉 王明亮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1年第1期32-36,共5页
CAR模型和VAR模型是生物量模型研究与应用中最为常用的基本形式 .该文用再抽样的方法 ,从模型参数的稳定性、模型的预估能力上较全面地分析与比较了两类模型 .通过对CAR和VAR模型比较得出 :CAR模型相对VAR模型 ,不仅参数估计值稳定 ,而... CAR模型和VAR模型是生物量模型研究与应用中最为常用的基本形式 .该文用再抽样的方法 ,从模型参数的稳定性、模型的预估能力上较全面地分析与比较了两类模型 .通过对CAR和VAR模型比较得出 :CAR模型相对VAR模型 ,不仅参数估计值稳定 ,而且预估能力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模型 相对生长 参数稳定性
下载PDF
水磷供应对柳枝稷和达乌里胡枝子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种间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刘金彪 王世琪 +1 位作者 康继月 徐炳成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45-1552,共8页
明确水磷供应对柳枝稷(Pancium virgatum L.)和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 S.)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和种间关系的影响,可为黄土丘陵区二者混播草地建设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了2种水分水平... 明确水磷供应对柳枝稷(Pancium virgatum L.)和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 S.)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和种间关系的影响,可为黄土丘陵区二者混播草地建设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了2种水分水平(充分供水和干旱处理),3个磷处理(0,0.05和0.1 g P2O5·kg-1干土)和5种组合比例[12:0(柳枝稷∶达乌里胡枝子),8∶4,6∶6,4∶8和0∶12]下二者的生物量、WUE和种间关系。结果表明:二者混播相对总生物量(Relative yield total,RYT)为0.91~1.34;不论施磷与否,柳枝稷竞争攻击力系数(Aggressivity,A)和达乌里胡枝子相对竞争强度(Relative competition intensity,RCI)在干旱处理下显著低于充分供水(P<0.05);2种水分下,施磷(0.1 g·kg-1)显著降低柳枝稷A值,对达乌里胡枝子RCI无影响。干旱处理下,4∶8比例(柳枝稷∶达乌里胡枝子)下RYT最高且WUE较高,施磷显著提高混播总生物量和WUE,且0.05和0.1 g·kg-1间均无显著差异,表明采用4∶8比例并施磷0.05 g·kg-1可提高生物量和W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草地 混播 种间竞争 相对生物量 竞争系数
下载PDF
厦门筼筜湖游泳生物种类组成和资源状况 被引量:2
5
作者 戴泉水 卢振彬 蔡清海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5,共7页
1992~1993年和2001~2002年,分别对筼筜湖的游泳生物进行了4季度月的调查.结果表明,筼筜湖游泳生物种类数由1992~1993年的43种,恢复到2001~2002年的60种,增加17种.其中鱼类增加6种,蟹类增加9种,头足类出现两种.并且采集到了两种贝类... 1992~1993年和2001~2002年,分别对筼筜湖的游泳生物进行了4季度月的调查.结果表明,筼筜湖游泳生物种类数由1992~1993年的43种,恢复到2001~2002年的60种,增加17种.其中鱼类增加6种,蟹类增加9种,头足类出现两种.并且采集到了两种贝类和1种海兔.刺网平均单位面积渔获量由1992年的0.450 9 g/m2·h,增加到0.529 8 g/m2·h,提高17.50%,单位面积渔获尾数由1992~1993年的0.008 3 ind/m2·h, 增加到0.0145 5 ind/m2·h,提高75.30%.游泳生物种类的增加和群落结构的变化以及相对生物量指数和相对生物密度指数的明显恢复,表明筼筜湖经过1993年以来的进一步综合治理,生态环境的改善是显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生物 种类 相对生物量指数 相对生物密度指数 厦门筼筜湖
下载PDF
施肥和刈割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羊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6
作者 方乘风 宋彦涛 +3 位作者 乌云娜 徐鑫磊 岳铁军 倩娜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11,共5页
施肥和刈割是草地管理的重要措施。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优势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分析施肥与不同刈割留茬高度对羊草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显著增加羊草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刈割对羊草叶片叶绿素含量... 施肥和刈割是草地管理的重要措施。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优势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分析施肥与不同刈割留茬高度对羊草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显著增加羊草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刈割对羊草叶片叶绿素含量无显著性影响,施肥和刈割交互作用不显著;不同年际间羊草叶片叶绿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留茬高度为9 cm和12 cm羊草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异最小,羊草叶片叶绿素含量与羊草地上生物量、相对生物量均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茬高度 相对生物量 变异系数 草甸草原
下载PDF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9个常见树种的生物量相对生长模型 被引量:23
7
作者 左舒翟 任引 +2 位作者 翁闲 丁洪峰 罗云建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6-362,共7页
生物量相对生长模型作为一种简便且有效的生物量估算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国内偏重于针叶林或阔叶纯林的生物量相对生长模型研究,而在估算多树种阔叶林的生物量时,一般选用混合物种的生物量相对生长模型,这会导致估算结果产生较大误差.... 生物量相对生长模型作为一种简便且有效的生物量估算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国内偏重于针叶林或阔叶纯林的生物量相对生长模型研究,而在估算多树种阔叶林的生物量时,一般选用混合物种的生物量相对生长模型,这会导致估算结果产生较大误差.本文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典型分布区随机设置了33块样地,针对栲树、鹿角锥、钩锥、石栎、猴欢喜、虎皮楠、赤杨叶、乳源木莲和少叶黄杞9个常见的树种,构建了单物种及混合物种的生物量相对生长模型,并探讨了单物种模型及混合物种模型间估算误差的差异.结果表明:以D(胸径)和D2H(胸径的平方乘以树高)为自变量,分别构建混合物种模型,其中树枝、树叶、树根、地上和整株生物量是以D为自变量的模型为优,但树干生物量是以D2H为自变量的模型为优.将树高引入以D为自变量的单物种模型后,6个树种单物种模型的解释能力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最高下降5.6%(猴欢喜).与以D和D2H为自变量的混合物种模型相比,8个树种单物种模型的SEE(估计值的标准差)出现下降;对不同器官而言,其单物种模型的SEE不同程度地下降,最高达13.0%和20.3%(树枝).不考虑种间和模型形式间的差异,将会严重影响生物量碳库及其动态评估的准确性.因此,为提高生物量估算的准确性,应综合考虑种间和模型形式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 生物量估算 生物量相对生长模型
原文传递
西伯利亚地区主要森林优势树种生物量相对生长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邵彬 姚予龙 +1 位作者 吴良 欧阳华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95-2201,共7页
西伯利亚地区的主要森林优势树种有欧洲赤松(Pinus sylvestris L.)、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 Ledeb.)、凯杨德落叶松(Larix cajanderi Maye)、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 Mayr)、西伯利亚云杉(Picea obovata Ldb.)、西伯利亚冷... 西伯利亚地区的主要森林优势树种有欧洲赤松(Pinus sylvestris L.)、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 Ledeb.)、凯杨德落叶松(Larix cajanderi Maye)、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 Mayr)、西伯利亚云杉(Picea obovata Ldb.)、西伯利亚冷杉(Abies sibirica Ledeb.)、欧洲山杨(Populus tremula L.)、欧洲白桦(Betula pendula Roth)等。利用IIASA和俄罗斯著名学者V.A.Usol’tsev的专著等提供的森林优势树种样地实测数据和生物量实测数据,西伯利亚地区7个森林优势树种的林分平均林木区域尺度上的生物量相对生长模型已成功构建。精度分析结果表明,7个树种的树干(带皮)和地上生物量模型完全满足计算这些树种样地生物量和植被碳储量的需要;除西伯利亚红松外的其它6个树种的树枝、树叶的生物量模型可以用于样地内林木主要营养器官生物量的计算;欧洲赤松、西伯利亚红松、西伯利亚冷杉和欧洲山杨的地下生物量模型也已达到实际应用的精度要求。区域尺度上样本数对生物量模型构建的响应与局地尺度上的响应在有限样本条件下可能略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相对生长模型 欧洲赤松 西伯利亚落叶松 西伯利亚红松 西伯利亚云杉 西伯利亚冷杉 欧洲山杨 凯杨德落叶松 西伯利亚
原文传递
不同放牧率下绵羊的采食量与食性选择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王旭 王德利 +3 位作者 刘颖 程志茹 滕星 杜鹃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6-40,共5页
在松嫩平原羊草草地 ,通过控制放牧实验对放牧绵羊的采食量和食性选择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放牧绵羊的时限采食量 ( 4h)平均为 0 .2 7kg干物质 ,且随放牧率的减小而增大 ;绵羊对各种植物的选择性采食顺序可分为嗜食、喜食、可食和少... 在松嫩平原羊草草地 ,通过控制放牧实验对放牧绵羊的采食量和食性选择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放牧绵羊的时限采食量 ( 4h)平均为 0 .2 7kg干物质 ,且随放牧率的减小而增大 ;绵羊对各种植物的选择性采食顺序可分为嗜食、喜食、可食和少食 4个等级 ;随着放牧率不断增大 ,原为少食的寸草苔、长叶碱茅莨和箭头唐松草成为可食植物 ,原为可食的羊草、星星草和牛鞭草成为喜食植物 ,原为喜食的鸡儿肠和罗布麻成为嗜食植物 ,蔓委陵菜、五脉山黎豆、拂子茅和芦苇的选择性指数也有所提高 ;放牧绵羊的食物组成与各种植物在群落中的相对生物量和高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而与密度相关性不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率 绵羊 采食量 食性选择 食物组成 平物质量 相对生物量
下载PDF
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生产力对氮磷养分的响应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洪义 常继方 王正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2604-2613,共10页
【目的】北方草地过度放牧和刈割造成植被严重退化和土壤养分缺乏。本研究探讨施用氮、磷肥料对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方法】在呼伦贝尔退化草地连续进行4年氮、磷添加试验,设置2个施氮水平(0、10 g N·m^-2... 【目的】北方草地过度放牧和刈割造成植被严重退化和土壤养分缺乏。本研究探讨施用氮、磷肥料对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方法】在呼伦贝尔退化草地连续进行4年氮、磷添加试验,设置2个施氮水平(0、10 g N·m^-2·a^-1)和6个施磷水平(0、2、4、6、8和10 g P·m^-2·a^-1),共计12个处理,5次重复。每年5月下旬返青时施肥,8月中旬生物量最大时期进行群落调查,主要进行群落生产力、物种多样性及4种功能群相对生物量的分析。【结果】2014—2017年物种丰富度降低明显,完全对照处理(既不施氮也不施磷)4年的物种丰富度平均分别是20.2、17.1、14.7、15.2种;对植物群落α多样性(丰富度和优势度指数)研究表明,氮添加降低了群落物种多样性,而磷添加及磷的累积效应均对群落物种多样性无影响。多样性指数年际间差异显著,氮和年交互作用对其具有显著影响。草地群落地上生产力(ANPP)年际间变化显著,2014年最高,2015年最低,变化范围从400 g·m^-2降到100 g·m^-2左右,干旱年份显著低于正常降水年份,磷对群落生产力影响较小,氮添加显著提高了群落地上生产力,而且氮和磷共同添加的影响大于磷单独添加;生长季正常降水年份,氮素是草甸草原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氮添加显著影响了各功能群相对生物量,磷添加对各功能群相对生物量影响较小,各功能群相对生物量年际间具有显著差异。氮单独添加显著增加根茎型禾草的相对生物量,但降低了多年生杂类草和丛生禾草的相对生物量,而磷单独添加增加了多年生杂类草和豆科植物功能群的相对生物量,但没有影响根茎型禾草和丛生禾草的相对生物量;氮磷复合添加显著增加了多年生根茎型禾草的相对生物量,但显著降低了其他功能群的相对生物量。此外,氮、磷添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植物群落的稳定性。【结论】氮、磷添加引起不同功能群植物的差异化响应导致群落间原有的等级关系发生变化,尤其是氮添加引起喜氮的根茎型禾草相对生物量迅速增加,最终导致植物群落组成向着根茎型禾草优势度增加的方向发展,物种多样性降低,导致群落稳定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草地 相对生物量 物种多样性 功能群 初级生产力 呼伦贝尔
下载PDF
旱稻苗期品种(系)间锌吸收与利用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姜雯 赵明 +1 位作者 金灵娜 樊堂群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9-484,共6页
为了探讨旱稻品种(系)间苗期锌吸收与利用的差异,揭示旱稻前期锌反应和锌高效机理,在温室盆栽条件下,对12个旱稻品种(系)进行不同锌水平处理,出苗后35d对植株锌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不同品种(系)间锌吸收和利用率。结果表... 为了探讨旱稻品种(系)间苗期锌吸收与利用的差异,揭示旱稻前期锌反应和锌高效机理,在温室盆栽条件下,对12个旱稻品种(系)进行不同锌水平处理,出苗后35d对植株锌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不同品种(系)间锌吸收和利用率。结果表明,品种(系)间对低锌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在低锌条件下适当补施锌肥可显著提高旱稻植株的锌含量和植株体内的锌积累量1~2倍,并增加干物质生产量20%左右,其中云南旱稻、秦爱-3混、辽旱109和91B特9—7四个品种锌的相对生物量均大于100%,对低锌表现不敏感;而旱稻7号则对低锌较敏感,相对生物量仅为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相对生物量 锌利用率
下载PDF
感湖菱群落的数量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彭映辉 简永兴 倪乐意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14,共3页
 研究了湖北省感湖菱群落的水生植物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的垂直结构以及各种类的相对频度、相对生物量、优势度.结果表明:2002年,感湖菱群落共分布有水生植物20种,相对频度、相对生物量与优势度最高的种类均为野菱,其次是...  研究了湖北省感湖菱群落的水生植物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的垂直结构以及各种类的相对频度、相对生物量、优势度.结果表明:2002年,感湖菱群落共分布有水生植物20种,相对频度、相对生物量与优势度最高的种类均为野菱,其次是双角菱;该群落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为2.3025,单位面积生物量是2183.8g/m2(鲜重);群落明显分为两层,浮叶植物层与沉水植物层,浮叶植物层的主体为野菱与双角菱,其优势度分别为21.59%和18.22%,沉水植物层的主体是密齿苦草、金鱼藻和穗花狐尾藻,其优势度分别是11.46%、8.36%和8.15%;在水深1.0~3.5m的范围内,菱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水深的增加而减小,单位面积生物量则随水深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菱群落 多样性指数 相对频度 相对生物量 优势度
下载PDF
镇江内江河漫滩草地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优势种间的竞争特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付为国 李萍萍 +1 位作者 卞新民 吴沿友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6年第6期24-28,共5页
在一定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对“替代试验法”公式的适当修正,来研究镇江内江河漫滩草地植被演替过程中的优势种群虉草和芦苇之间的竞争特性。结果发现:不同密度的混生状态下,二者均能利用不同的资源,表现出一定的共生关系,但二者之间竞争... 在一定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对“替代试验法”公式的适当修正,来研究镇江内江河漫滩草地植被演替过程中的优势种群虉草和芦苇之间的竞争特性。结果发现:不同密度的混生状态下,二者均能利用不同的资源,表现出一定的共生关系,但二者之间竞争明显,虉草明显处于竞争劣势。在形态和生理表现上,处于劣势的虉草分枝数减少,高度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降低。因此,在群落的演替过程中,芦苇种群必将替代虉草种群,成为演替下一阶段的优势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种 群落演替 相对生物量 竞争率 叶绿素含量 净光合速率
下载PDF
耐低钾香蕉基因型筛选指标的研究
14
作者 吴宇佳 《中国园艺文摘》 2016年第9期233-233,共1页
通过砂培盆栽试验与田间缺钾(速效钾含量为95.2mg/kg)试验,对香蕉苗期耐低钾基因型的筛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低钾条件下的地上部绝对生物量与相对生物量(0.025/2.50)、钾积累量和钾利用指数KUI极显著相关;砂培条件下9... 通过砂培盆栽试验与田间缺钾(速效钾含量为95.2mg/kg)试验,对香蕉苗期耐低钾基因型的筛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低钾条件下的地上部绝对生物量与相对生物量(0.025/2.50)、钾积累量和钾利用指数KUI极显著相关;砂培条件下9叶期幼苗的地上部绝对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低钾基因型 筛选指标 香蕉 相对生物量 盆栽试验 速效钾含量 钾利用指数 地上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