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腾格里沙漠东北缘飞播30 a人工林土壤养分特征
1
作者 樊昊 唐国栋 +3 位作者 赵振宇 李锦荣 邓春涛 王海兵 《干旱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7-645,共9页
为明确腾格里沙漠东北缘1992年飞播造林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养分累积效应的影响。本文以飞播区形成的沙拐枣群落和混合群落(花棒+沙拐枣)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养分变化规律及累积效应。结果表明:(1)植被恢复显著提升飞播区土壤养分含量,沙... 为明确腾格里沙漠东北缘1992年飞播造林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养分累积效应的影响。本文以飞播区形成的沙拐枣群落和混合群落(花棒+沙拐枣)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养分变化规律及累积效应。结果表明:(1)植被恢复显著提升飞播区土壤养分含量,沙拐枣群落与混合群落的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全钾(TK)分别增加60%~105%、123%~161%、129%~149%、145%~261%,其中沙拐枣群落增幅显著高于混合群落及裸沙样地(CK)(P<0.05)。养分垂向分布呈表聚效应,0~10 cm土层含量显著高于150~200 cm土层。(2)两种群落对0~200 cm土层养分累积均呈正向效应,且随深度增加效应减弱(P<0.05);沙拐枣群落的正效应均值(0.39)显著高于混合群落(0.29)。(3)沙拐枣群落与混合群落的土壤养分恢复指数分别为62.19%和51.63%。研究表明腾格里沙漠东北缘飞播造林30 a后,土壤养分显著改善,沙拐枣群落对养分累积的促进作用稍优于混合群落,可为干旱区人工固沙植被恢复及稳定维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播造林 植被恢复 相对相互作用强度 养分累积 腾格里沙漠
下载PDF
吉兰泰盐湖防护体系建立38 a以来土壤养分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魏亚娟 刘美英 +1 位作者 解云虎 李星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47-755,共9页
为了科学评价吉兰泰盐湖防护体系对土壤养分积累的影响。以吉兰泰盐湖防护体系不同防护体系类型(流沙固阻带、封沙育草带、防风阻沙带和盐湖防护林带)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取样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土壤养分积累状况进行对比研究... 为了科学评价吉兰泰盐湖防护体系对土壤养分积累的影响。以吉兰泰盐湖防护体系不同防护体系类型(流沙固阻带、封沙育草带、防风阻沙带和盐湖防护林带)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取样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土壤养分积累状况进行对比研究,从而为吉兰泰盐湖防护林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碱解氮(AN)和速效磷(AP)含量增加量分别介于0.45~1.92 g·kg^(-1)、0.03~0.58 g·kg^(-1)、0.15~0.43 g·kg^(-1)、1.33~13.31 mg·kg^(-1)和0.12~12.94 mg·kg^(-1),且土层深度、防护体系类型及其二者的相互作用对土壤SOC、TN、TP和AP含量增加影响显著。(2)盐湖防护体系营建对0~100 cm土层土壤养分有显著正效应,且土层深度、防护体系类型及其二者的相互作用对土壤TP相对相互作用强度(RIITP)、AN相对相互作用强度(RIIAN)、AP相对相互作用强度(RIIAP)和总相对相互作用强度(RII总)影响显著。(3)土壤养分恢复指数表明盐湖防护体系内不同防护体系类型土壤养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流沙固阻带、封沙育草带、防风阻沙带和盐湖防护林带土壤养分恢复指数分别为7.83%、37.72%、185.12%和252.36%。吉兰泰盐湖防护体系经过38 a的营建能有效促进土壤养分累积,有利于吉兰泰盐湖周边生态恢复和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养分积累 相对相互作用强度 防护体系类型 盐湖防护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