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miR-21的相对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何小琴 刘玢含 王英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5期586-591,共6页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pSLE)患者血清miR-21的相对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诊断为pSLE的48例患者作为pSLE组,另外选取同时期于该院体检的30例健康妊娠期女性作为健康对照组,...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pSLE)患者血清miR-21的相对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诊断为pSLE的48例患者作为pSLE组,另外选取同时期于该院体检的30例健康妊娠期女性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将pSLE组患者分为低活动组(SLEDAI评分为1~9分)和高活动组(SLEDAI评分>9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21相对表达水平,采用红细胞沉降率(ESR)仪检测ESR,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抗心磷脂抗体(ACA)和补体C3、C4,以及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水平。统计并比较合并与未合并器官损害pSLE患者的miR-21相对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SLE患者miR-21相对表达水平与ESR、CRP及血清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21对pSLE的诊断效能。结果 pSLE组miR-21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高活动组pSLE患者miR-21相对表达水平高于低活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高活动组和低活动组ESR、CRP、补体C3、C4、ACA、CI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活动组和低活动组患者ESR、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高活动组显著高于低活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活动组和低活动组患者补体C3、C4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且高活动组低于低活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活动组患者血清ACA和CIC水平显著高于低活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肾脏和关节损害的pSLE患者的miR-21相对表达水平高于无损害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SLE患者miR-21相对表达水平与补体C3、C4水平呈负相关(r=-0.346、-0.330,P<0.05),与血清ACA、CIC、ESR、CRP水平呈正相关(r=0.499、0.326、0.286、0.389,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21诊断pSLE的曲线下面积为0.945(95%CI:0.902~0.989)。结论 血清miR-21对pSLE患者的疾病活动具有良好的评估作用,对pSLE的病情预测和诊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妊娠 微小RNA-21 相对表达水平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蒙古马母体与胎儿胃肠道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研究
2
作者 蔺雅楠 赵媛 +8 位作者 苏少锋 赵俊利 李雅静 陶金山 张建强 翁雅娟 武慧 王秀美 赵一萍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2年第5期79-86,共8页
[目的]研究蒙古马母体与胎儿胃肠道不同区段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方法]选取3匹体况良好的妊娠蒙古马进行屠宰,屠宰过程中取出胎儿,分别采集母体及胎儿的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大结肠、小结肠和直肠组... [目的]研究蒙古马母体与胎儿胃肠道不同区段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方法]选取3匹体况良好的妊娠蒙古马进行屠宰,屠宰过程中取出胎儿,分别采集母体及胎儿的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大结肠、小结肠和直肠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qPCR),对NF-κB信号通路上6个相关基因(NF-κB p50、NF-κB p65、NFKBIA、IL-1β、TNF-α和IL-8)的mRNA相对表达量进行分析,比较母体和胎儿胃肠道不同区段组织中各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NF-κB信号通路上6个基因在蒙古马母体和胎儿胃肠道不同区段8个组织中均有表达;总体来看,NF-κB p50、NF-κB p65和NFKBIA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母体和胎儿上均较高,IL-1β、TNF-α和IL-8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低。在胃肠道区段8个组织中,6个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基本呈现母体高于胎儿的特征;在回肠和盲肠组织中,母体NF-κB p50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胎儿;在大结肠组织中,母体NF-κB p65基因和NFKBIA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胎儿。[结论]NF-κB信号通路上6个基因在蒙古马母体和胎儿胃肠道8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存在一定差异;母体部分肠道区段组织中的NF-κB p50、NF-κB p65、NFKBIA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胎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马 胃肠道 NF-ΚB信号通路 mRNA相对表达水平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大蒜热激转录因子基因AsHSFB1的克隆、亚细胞定位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青青 杨峰 +5 位作者 赵永强 陆信娟 刘灿玉 葛洁 张碧薇 樊继德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9-177,共9页
热激转录因子(HSF)基因是植物热胁迫响应的重要转录调节基因,在植物胁迫应答和其他抗逆反应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为研究大蒜热激反应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基于大蒜转录组数据,以徐蒜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同源克隆方法获得编码HSF的AsHSFB1基... 热激转录因子(HSF)基因是植物热胁迫响应的重要转录调节基因,在植物胁迫应答和其他抗逆反应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为研究大蒜热激反应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基于大蒜转录组数据,以徐蒜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同源克隆方法获得编码HSF的AsHSFB1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AsHSFB1含有882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93个氨基酸,其蛋白质含有热激转录因子的特征结构域。在进化关系上,AsHSFB1与拟南芥AT4G11660(AtHSFB2B)同源性最高。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AsHSFB1蛋白主要定位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上。本研究采用同源重组技术成功构建pCAMBIA1305-AsHSFB1过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该转录因子基因的功能,培育耐热大蒜品种奠定基础。RT-PCR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大蒜品种中,AsHSFB1基因在叶片中相对表达水平均最高,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38℃高温胁迫处理下,徐蒜6号中的AsHSFB1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在24 h时明显上调;4℃低温胁迫下,徐蒜815和徐蒜6号中AsHSFB1基因相对表达水平的变化趋势相似,均先上升后下降,在处理4 h时相对表达水平达到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AsHSFB1基因 同源重组技术 亚细胞定位 相对表达水平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大白菜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4
作者 尹莲 孙玉东 +7 位作者 罗德旭 刘璐 张雪莲 白甜 顾妍 王林闯 许文钊 赵建锋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2-48,共7页
为探讨高温胁迫下大白菜叶片对逆境的响应机制,以叶片颜色和抗逆性存在差异的大白菜品种245、改良青杂3号和紫裔为试验材料,对其幼苗进行了昼/夜温度为40℃/30℃、相对湿度为60%左右的高温胁迫处理,分析了高温胁迫对大白菜幼苗生长及其... 为探讨高温胁迫下大白菜叶片对逆境的响应机制,以叶片颜色和抗逆性存在差异的大白菜品种245、改良青杂3号和紫裔为试验材料,对其幼苗进行了昼/夜温度为40℃/30℃、相对湿度为60%左右的高温胁迫处理,分析了高温胁迫对大白菜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胁迫条件下,3个品种大白菜叶片的类胡萝卜素在高温处理下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品种245在高温处理后第6天类胡萝卜素含量最低(123.51μg/g),在处理后第10天达到顶峰(148.64μg/g)。改良青杂3号和紫裔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波动,其中改良青杂3号对热处理更加敏感,在第4天后达到最低值(97.54μg/g);紫裔品种在初始时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别变化不明显,在热处理后第8天达到最低值(124.50μg/g)。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大白菜高温相关基因BraA01g019700.3C和BraA04g000960.3C对热胁迫响应明显,大白菜类胡萝卜素相关基因BraA01g019700.3C、BraA07g002160.3C和BraA04g000960.3C的转录水平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raA05g001160.3C(P<0.01;r=0.000)和BraA01g019200.3C(P<0.05;r=0.040)的转录丰度与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大白菜 类胡萝卜素 相对表达水平
下载PDF
丁酸梭菌对蛋用仔公鸡生长性能、免疫指标及空肠组织相关细胞因子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1
5
作者 刘亭婷 滑静 +2 位作者 王晓霞 刘莉如 海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02-1310,共9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对蛋用仔公鸡生长性能、免疫指标及空肠组织相关细胞因子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选择240只1日龄健康海兰褐蛋用仔公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各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150m...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对蛋用仔公鸡生长性能、免疫指标及空肠组织相关细胞因子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选择240只1日龄健康海兰褐蛋用仔公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各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150mg/kg金霉素(抗生素组)和250、500、750、1 000mg/kg丁酸梭菌,试验期为42d,分别在14、28、42日龄测定各组的生长性能,42日龄测定免疫器官指数、血清免疫指标及空肠组织相关细胞因子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1 000mg/kg添加组在试验期内显著提高了蛋用仔公鸡平均体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添加各水平丁酸梭菌对全期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2)1 000 mg/kg添加组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3)各丁酸梭菌添加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其中750 mg/kg添加组、1 000mg/kg添加组血清IgG的含量与抗生素组相比也显著提高(P<0.05);1 000mg/kg添加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各丁酸梭菌添加组血清补体3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4)750mg/kg添加组、1 000mg/kg添加组的空肠组织白细胞介素-6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1 000mg/kg添加组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最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适量的丁酸梭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蛋用仔公鸡的生长性能,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并提高免疫力,抑制炎症的发生。本试验条件下,1 000mg/kg的添加量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生长性能 免疫指标 细胞因子 mRNA相对表达水平
下载PDF
抗菌肽对蛋用仔公鸡生长性能、免疫指标及空肠组织相关细胞因子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莉如 杨开伦 +2 位作者 滑静 刘亭婷 王晓霞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45-1351,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天蚕素抗菌肽对海兰褐蛋用仔公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及空肠组织相关前炎性细胞因子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选用336只1日龄健康海兰褐蛋用仔公鸡,随机分为7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天蚕素抗菌肽对海兰褐蛋用仔公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及空肠组织相关前炎性细胞因子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选用336只1日龄健康海兰褐蛋用仔公鸡,随机分为7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7组试鸡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150 mg/kg金霉素(抗生素组),基础饲粮+150、200、250、300、350mg/kg抗菌肽(抗菌肽Ⅰ、Ⅱ、Ⅲ、Ⅳ、Ⅴ组),试验期为42d。结果表明:1)抗菌肽Ⅲ、Ⅳ、Ⅴ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日增重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抗菌肽Ⅳ、Ⅴ组料重比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2)抗菌肽Ⅴ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法氏囊指数较对照组、抗菌肽Ⅰ组显著提高(P<0.05),抗菌肽Ⅳ、Ⅴ组之间脾脏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与其他各试验组相比,抗菌肽Ⅴ组脾脏指数显著升高(P<0.05)。3)抗菌肽Ⅴ组白细胞介素-6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较其他各组显著降低(P<0.05),抗菌肽Ⅲ、Ⅳ、Ⅴ组干扰素-γ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抗菌肽Ⅳ、Ⅴ组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抗菌肽可不同程度提高蛋用仔公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并能有效降低前炎性细胞因子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以添加350mg/kg抗菌肽效果为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蛋用仔公鸡 生长性能 免疫器官指数 细胞因子 mRNA相对表达水平
下载PDF
脱水对条斑紫菜叶状体psbA和psbD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杨芳 王广策 +2 位作者 张宝玉 陈张帆 潘光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66,共6页
从处于不同脱水复水阶段的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 Ueda)叶状体中提取总RNA,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条斑紫菜不同脱水和复水过程中psbA和psbD基因的转录水平上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psbA和psbD基因转录水平上的相对表... 从处于不同脱水复水阶段的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 Ueda)叶状体中提取总RNA,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条斑紫菜不同脱水和复水过程中psbA和psbD基因的转录水平上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psbA和psbD基因转录水平上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趋势相似但变化幅度不一致。在相对含水量约为71%时两种基因转录水平上的相对表达量分别增加了6.18倍和2.13倍。说明在条斑紫菜叶状体脱水过程中两种基因的转录并非同比例完成;在轻度脱水状态下psbA和psbD基因转录水平上的相对表达量的快速增大可能是藻体暴露在空气中时适应陆地环境的初始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 Ueda) 脱水复水 PSBA psbD 转录水平上的相对表达
下载PDF
小麦幼苗活性LTR反转录转座子筛选及其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8
作者 周宾寒 杨竹 +4 位作者 王书平 方正武 胡赞民 徐兆师 张迎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66-977,共12页
LTR(长末端重复,long terminal repeat)反转录转座子占小麦基因组的60%以上,筛选小麦基因组中具有转座活性的LTR反转录转座子,并分析其在非生物胁迫下的响应,对研究反转录转座子在小麦抗逆境胁迫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生物... LTR(长末端重复,long terminal repeat)反转录转座子占小麦基因组的60%以上,筛选小麦基因组中具有转座活性的LTR反转录转座子,并分析其在非生物胁迫下的响应,对研究反转录转座子在小麦抗逆境胁迫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从转座子数据库(TREP database)中筛选出4个具有完整结构的LTR反转录转座子Fatima、Wis、Angela和Babara;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甲基化特异PCR(methylmion specific PCR,MSP)和转座子展示(transposon display,TD)技术分别分析了它们在盐、ABA、H2O2和干旱等处理的小麦幼苗期(二叶一心)叶和根中的表达水平、甲基化水平和转座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这4个反转录转座子在正常条件下均存在基础水平的转录,并且能够响应上述4种胁迫而发生转录水平的变化,且在相同胁迫条件下表达水平变化趋势一致。Fatima、Angela和Babara在非生物胁迫处理下表达水平的提高与其甲基化水平的降低有关,Wis则相反。反转录转座子LTR序列含有胁迫响应顺式作用元件,但在非生物胁迫条件下顺式作用元件对这4个反转录转座子的调控作用不显著。与叶相比,这4个反转录转座子在根中对胁迫的响应程度更高,且在盐和ABA处理下转座活性更强。本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LTR反转录转座子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利用反转录转座子进行小麦抗逆育种的遗传改良积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非生物胁迫 LTR反转录转座子 相对表达水平 转座
下载PDF
芹菜品种‘津南实芹’AgICE1基因的克隆及其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青青 刘洁霞 +3 位作者 徐志胜 冯凯 黄莹 熊爱生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24,共9页
从芹菜(Apium graveolens Linn.)品种‘津南实芹’(‘Jinnan Shiqin’)叶片RNA中克隆获得1个转录因子基因,命名为AgICE1。序列分析结果显示:AgICE1基因含有1个长度为1 455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484个氨基酸。AgICE1转录因子氨基酸... 从芹菜(Apium graveolens Linn.)品种‘津南实芹’(‘Jinnan Shiqin’)叶片RNA中克隆获得1个转录因子基因,命名为AgICE1。序列分析结果显示:AgICE1基因含有1个长度为1 455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484个氨基酸。AgICE1转录因子氨基酸序列的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53 140,理论等电点为pI 5.09,为亲水性蛋白。AgICE1转录因子的氨基酸组成中脂肪族氨基酸的比例最高,酸性氨基酸的比例次之,碱性氨基酸的比例较低,芳香族氨基酸的比例最低。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ICE1转录因子在不同植物中高度保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AgICE1基因在叶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在根和叶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在高温(38℃)、低温(4℃)、干旱(质量体积分数20%PEG6000)和高盐(0.2 mol·L^(-1) NaCl)处理下,AgICE1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总体上升高。研究结果表明:AgICE1转录因子在芹菜非生物胁迫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 AgICE1转录因子 基因克隆 非生物胁迫 相对表达水平
下载PDF
用蛋白质印迹评价GAPDH与β-actin作为Skp2内参蛋白的研究
10
作者 孙浚源 罗微微 +1 位作者 杨金凤 贾静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4-848,共5页
目的确定用蛋白质印迹(WB)技术研究细胞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时适宜的内参蛋白。方法选取多种人源肿瘤细胞系,通过瞬时转染shRNA质粒下调细胞内Skp2蛋白水平,用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与β-肌动蛋白(β-actin)作为内参蛋白进行WB... 目的确定用蛋白质印迹(WB)技术研究细胞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时适宜的内参蛋白。方法选取多种人源肿瘤细胞系,通过瞬时转染shRNA质粒下调细胞内Skp2蛋白水平,用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与β-肌动蛋白(β-actin)作为内参蛋白进行WB检测,分析GAPDH、β-actin、Skp2的相对表达水平及相互关系。结果细胞内Skp2相对表达水平发生改变时,对于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H1299(1.32×10^(6)±7.86×10^(4))、人宫颈癌细胞HeLa(6.59×10^(6)±1.79×10^(6))和人肝癌细胞HepG2(3.13×10^(6)±2.87×10^(5))的GAPDH相对表达水平均发生明显变化(均P<0.05)。相关性结果显示:对于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R=0.8258)和H1299(R=0.9062),Skp2与GAPDH相对表达水平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均P<0.05)。结论β-actin更适合作为研究Skp2蛋白WB实验的内参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参蛋白 Β-肌动蛋白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细胞S期激酶相关蛋白2 相对表达水平 蛋白质印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