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4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场经济第三只“看不见的手”——区域现代化建设的中观政治经济学辨析
1
作者 李宜达 《社会科学动态》 2024年第5期22-29,共8页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需要依托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这一思想最早源于亚当·斯密的著作《道德情操论》,是个人“自我心”和“同理心”的辩证统一。亚当·斯密在著作《国富论》中正式论述“看...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需要依托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这一思想最早源于亚当·斯密的著作《道德情操论》,是个人“自我心”和“同理心”的辩证统一。亚当·斯密在著作《国富论》中正式论述“看不见的手”概念,是企业“利己性”和“利他性”的辩证统一,后世发现亚当·斯密因故未能问世的著作涉及的重点可能是政府职能。基于对世界各国区域政府经济实践的考察,认为市场经济中存在着第三只“看不见的手”——区域政府“准宏观”和“准微观”双重角色属性的辩证统一。一方面,作为“准宏观”角色的区域政府需要协调辖区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作为“准微观”角色的区域政府需要参与市场竞争以实现辖区财政收入最大化。在区域政府双重角色属性驱动下,立足于区域现代化建设的区域政府竞争以财政收入决定作为其目标函数,以区域竞争力作为其指标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政府 市场经济 看不见的手 区域现代化
下载PDF
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及其批判述评 被引量:6
2
作者 李黎力 张红梅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4年第5期31-36,共6页
作为经济学文献中最知名的比喻之一,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受到世人瞩目,甚至于过度关注。然而,就其本意而言,却存在诸多"重建",也遭到许多学者和学派的批判。旨在从学术界的各种"重建"中寻求&qu... 作为经济学文献中最知名的比喻之一,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受到世人瞩目,甚至于过度关注。然而,就其本意而言,却存在诸多"重建",也遭到许多学者和学派的批判。旨在从学术界的各种"重建"中寻求"看不见的手"的共同内涵,廓清并指出"看不见的手"实为一个分析框架;通过归纳该分析框架所具有的特征,回顾其所受到的各种批判,从而厘清该框架所存在的缺陷;最后则从斯密的角度对该框架进行"历史重建",提出一些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和误解的涵义,并强调其对现实的警醒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当·斯密 看不见的手 批判 述评 重建
下载PDF
市场理性与道德同情的有机结合——斯密“看不见的手”调节机制新探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荣春 于小伟 朱海萍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5-48,共4页
经济思想史研究者一般认为,斯密在其经济理论中设置了一个"经济人"的概念,强调"经济人"的天生利己冲动,并以市场理性这只"看不见的手"加以制衡,使其达到私利与公益的均衡和统一,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事实... 经济思想史研究者一般认为,斯密在其经济理论中设置了一个"经济人"的概念,强调"经济人"的天生利己冲动,并以市场理性这只"看不见的手"加以制衡,使其达到私利与公益的均衡和统一,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事实上,斯密在私利与公益的调节问题上,也非常重视道德同情的调节作用,其"看不见的手"的核心思想是:看不见的手是一种对从利己出发的活动进行调节,从而使私利与公益协调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市场理性与道德同情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不见的手 市场理性 道德同情
下载PDF
《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的内在联系——兼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看不见的手”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冯景源 龚维丽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46,共15页
亚当·斯密的两部著作《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都集中论证了一个观点:"看不见的手"。两部著作的两个"看不见的手"论证相隔17年,并且两部著作多次对应订正再版,其最终成果就是市场经济理论。这个理论经历了... 亚当·斯密的两部著作《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都集中论证了一个观点:"看不见的手"。两部著作的两个"看不见的手"论证相隔17年,并且两部著作多次对应订正再版,其最终成果就是市场经济理论。这个理论经历了许多理论困惑和磨难:在历史上,长期被"亚当·斯密问题"纠缠;二百多年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又长期被意识形态的"姓资"迷雾笼罩。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是在工场手工业基础上迎着人类文明而产生的,是古老的也是现代的人类文明的秘密。在历史上,它曾两次引起掠夺殖民地的战争,也被政治家披上民主的外衣进行颜色革命;现在又在单边主义下经受煎熬。可是它也在当今改革开放的世界经济中,闪耀着光辉。人类文明现在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新旧转型期,这与"看不见的手"理论的理解有重要关系。研究斯密的两个"看不见的手",旨在探讨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因此,消除市场经济上意识形态姓"资"的偏颇理解是首要任务,然后才能进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不见的手 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与“看得见的手”的行动——兼论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被引量:8
5
作者 梁洪学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0-34,共5页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既有"看不见的手"引导的现实与必然,又有"看得见的手"行动的可能与必须。"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在于引导市场供求平衡,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而"看得见的手"之所以行动,为的是弥补...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既有"看不见的手"引导的现实与必然,又有"看得见的手"行动的可能与必须。"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在于引导市场供求平衡,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而"看得见的手"之所以行动,为的是弥补"看不见的手"引导市场经济运行的不足与缺陷。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取向是现代市场经济,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应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把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不见的手 看得见的手 市场经济体制 资源配置
下载PDF
看不见的手:语法化的一种解释 被引量:7
6
作者 严辰松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10,共4页
Adam Smith首先提出经济学中的“看不见的手”概念。这一概念现已泛指人类社会的一种现象:个体带有某种目的的局部行为会对全局产生影响并导致出乎其本意的结果。Rudi Keller认为,语言变化的背后也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具体来说,在一... Adam Smith首先提出经济学中的“看不见的手”概念。这一概念现已泛指人类社会的一种现象:个体带有某种目的的局部行为会对全局产生影响并导致出乎其本意的结果。Rudi Keller认为,语言变化的背后也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具体来说,在一定的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个别说话人按照一定的准则创新使用语言,经过“看不见的手”过程,这一用法可能会被仿效、流传、惯常化(routinization),并最终固化成为常规用法。Martin Haspelmath根据Keller的理论,提出了语法化的一种模型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不见的手 语言变化 语法化
下载PDF
“看不见的手”与科学的繁荣 被引量:7
7
作者 欧阳锋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4-97,61,共5页
“看不见的手”在科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科学家个人的自利行为可以增进科学共同体的利益。要发挥“看不见的手”的神奇作用,制度的设计与安排不可或缺。唯有科学制度有效地发挥作用,科学家个人的自我目标与科学的制度目标融为一体,私... “看不见的手”在科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科学家个人的自利行为可以增进科学共同体的利益。要发挥“看不见的手”的神奇作用,制度的设计与安排不可或缺。唯有科学制度有效地发挥作用,科学家个人的自我目标与科学的制度目标融为一体,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和谐一致,科学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与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不见的手 制度 科学规范
下载PDF
“看不见的手”的伦理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乔洪武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7-11,共5页
“看不见的手”是斯密经济学理论中引用频率最高和最为著名的概念。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只“看不见的手”,就应该从分析它在人的利己心和利他心之间所起的桥梁和中介作用的基础上 ,揭示其所蕴含的伦理价值 ,进而深入探讨“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是斯密经济学理论中引用频率最高和最为著名的概念。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只“看不见的手”,就应该从分析它在人的利己心和利他心之间所起的桥梁和中介作用的基础上 ,揭示其所蕴含的伦理价值 ,进而深入探讨“看不见的手”对于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所具有的伟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不见的手" 伦理内涵 伦理价值 社会作用 术语 道德情操论
下载PDF
如何理解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 被引量:5
9
作者 洪广欣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90-192,F0003,共4页
亚当.斯密用一只"看不见的手"来比喻指导人类行为的人性本能。人类的行动受到"看不见的手"的调节,得到来自合理目标的激励引导,进而建立在本能基础上的人类活动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秩序。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延... 亚当.斯密用一只"看不见的手"来比喻指导人类行为的人性本能。人类的行动受到"看不见的手"的调节,得到来自合理目标的激励引导,进而建立在本能基础上的人类活动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秩序。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延伸和误用,斯密"看不见的手"的概念已被淡化和曲解。人们普遍误以为斯密无条件地认可自由市场和自私的个人主义。在分析研究原著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作者在本文中对"看不见的手"这一斯密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概念进行了理论阐释和观点厘清,对"看不见的手"从经济学和伦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当·斯密 看不见的手 经济伦理
下载PDF
“看不见的手”与科学规则——科学经济学视野下的科学规范观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刚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36-841,共6页
作为个体的科学家有可能是自利的,进行科研的动机是多元的、世俗的,并不都是出于好奇心,仅仅以追求真理为目标。但是他们的合作却能够生产出可靠的知识,并使科学成为一种最成功的人类认识事业。对于这种现象?科学经济学的学者利用"... 作为个体的科学家有可能是自利的,进行科研的动机是多元的、世俗的,并不都是出于好奇心,仅仅以追求真理为目标。但是他们的合作却能够生产出可靠的知识,并使科学成为一种最成功的人类认识事业。对于这种现象?科学经济学的学者利用"看不见的手"进行解释,给出的答案是,科学中的各种标准、规则、规范和制度诱导着具有世俗动机的科学家形成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论 科学经济学 科学规则 看不见的手
下载PDF
“看不见的手”、理性设计与社会发展——斯密发展观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会强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5-169,共5页
“看不见的手”并非纯粹的经济分析工具,而是斯密道德哲学体系的核心范畴。除去经济学、神学等意义外,“看不见的手”原理具有深刻的发展观意蕴。它不仅揭示了国民财富自然增长的内在机制,而且阐发了社会发展的自发秩序思想,强调社会发... “看不见的手”并非纯粹的经济分析工具,而是斯密道德哲学体系的核心范畴。除去经济学、神学等意义外,“看不见的手”原理具有深刻的发展观意蕴。它不仅揭示了国民财富自然增长的内在机制,而且阐发了社会发展的自发秩序思想,强调社会发展本质上不是理性预先整体设计的结果,而是每个个体在“看不见的手”牵引下相互作用的自然结局。上述思想对于后发国家实现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看不见的手 理性主义 社会发展
下载PDF
论两只“看不见的手”及其相互关系——重读斯密《国富论》和《情操论》的启发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卉 陈承明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7-10,共4页
英国伟大的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亚当.斯密,用两只"看不见的手"把他的两本著作《国富论》和《情操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在《国富论》中阐述了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如何调节经济生活;又在《情操论》中阐... 英国伟大的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亚当.斯密,用两只"看不见的手"把他的两本著作《国富论》和《情操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在《国富论》中阐述了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如何调节经济生活;又在《情操论》中阐述了伦理道德这只"看不见的手"如何调节精神生活。因此,把这两本著作结合起来学习,汲取其中的双重精华,才能使我们深刻认识经济与精神的相互关系,在完善市场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中,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此外,我们还要克服斯密理论的局限性,充分运用"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弥补"看不见的手"的缺陷,为向更高发展阶段过渡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富论 情操论 看不见的手 价值规律 伦理道德
下载PDF
大学生就业难与政府“看不见的手” 被引量:2
13
作者 吕荣娟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19,共2页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硬骨头,要想啃掉这块硬骨头离不开政府的作为。政府要用"看不见的手",取消阻碍就业结构转型和就业容量扩大的制度和政策,采取能够最大限度增加就业容量的经济增长模式,加快劳动力市场...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硬骨头,要想啃掉这块硬骨头离不开政府的作为。政府要用"看不见的手",取消阻碍就业结构转型和就业容量扩大的制度和政策,采取能够最大限度增加就业容量的经济增长模式,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难 政府 看不见的手
下载PDF
“看不见的手”思想的十大理论缺陷 被引量:2
14
作者 宫敬才 《河北学刊》 2003年第6期67-72,共6页
本文围绕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思想的内在结构提出和分析问题,结合西方主流经济学和市场经济实践的历史,意在指出"看不见的手"思想固有的理论缺陷。这些缺陷,有的被后继者弥补,大部分仍处于未被认识到、甚至... 本文围绕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思想的内在结构提出和分析问题,结合西方主流经济学和市场经济实践的历史,意在指出"看不见的手"思想固有的理论缺陷。这些缺陷,有的被后继者弥补,大部分仍处于未被认识到、甚至被强化的境地。这对市场经济研究和实践十分有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不见的手 市场经济 理论缺陷
下载PDF
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伦理得失 被引量:7
15
作者 聂文军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47-52,共6页
“看不见的手”是古典经济学论证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优越性的有力论据。在亚当.斯密看来,“看不见的手”实现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和谐与统一,具有难以言喻的伦理价值,但“看不见的手”潜含了过程的不平等和结果的不平等等伦理缺陷,具... “看不见的手”是古典经济学论证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优越性的有力论据。在亚当.斯密看来,“看不见的手”实现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和谐与统一,具有难以言喻的伦理价值,但“看不见的手”潜含了过程的不平等和结果的不平等等伦理缺陷,具有历史的暂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不见的手 伦理价值 伦理局限
下载PDF
对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深层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俊青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9,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看不见的手”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使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与巨大成就相伴随,诸如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权钱交易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问题正是“看不见的手”或然性的反映。应结...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看不见的手”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使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与巨大成就相伴随,诸如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权钱交易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问题正是“看不见的手”或然性的反映。应结合中国的国情,借鉴西方国家弥补“看不见的手”或然性的做法,通过行政、教育、法制等手段,抑制其或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不见的手 资源配置 中国 市场经济
下载PDF
习俗元制度:另一只看不见的手 被引量:4
17
作者 洪名勇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0-47,共8页
经济运行不仅受到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而且还受到习俗元制度这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从习俗与竞争发生作用的先后顺序来看,习俗比竞争更古老,起作用的时间更长。习俗元制度具有习俗的模糊性、可塑性与适应性、刚性与稳定性... 经济运行不仅受到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而且还受到习俗元制度这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从习俗与竞争发生作用的先后顺序来看,习俗比竞争更古老,起作用的时间更长。习俗元制度具有习俗的模糊性、可塑性与适应性、刚性与稳定性、广泛的群众性和外在的强制性以及默认性等特征。习俗元制度作为一种自发的内在制度安排,不仅存在于“习俗经济”之中,而且广泛存在于现代市场经济中。习俗元制度对于市场经济的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习俗元制度的实施机制主要有自我实施和第三方参与下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机制 习俗元制度 另一只看不见的手 自我实施
下载PDF
"看不见的手"的伦理意义阐释 被引量:2
18
作者 薛为昶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13-15,共3页
"看不见的手"是一种维系伦理秩序的客观力量,在社会领域和市场经济中,它有自发调节利益关系、实现自然、社会、经济、政治秩序均衡的经济-伦理功能,但也存在不能推动市场伦理至善目标实现的伦理缺陷。
关键词 看不见的手 经济-伦理功能 伦理缺陷
下载PDF
“看不见的手”与政治发展——论亚当·斯密对社会契约论的批判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凤娟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3-67,共5页
亚当·斯密的那只"看不见的手"虽然经常被视为分析经济问题的重要工具,但是它还在政治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亚当.斯密在批判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利用这只"看不见的手"揭示了他对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理解,指出人... 亚当·斯密的那只"看不见的手"虽然经常被视为分析经济问题的重要工具,但是它还在政治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亚当.斯密在批判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利用这只"看不见的手"揭示了他对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理解,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历史过程,在"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形成的"自然自由的制度"是最好的社会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不见的手 社会契约论 自然自由的制度
下载PDF
斯密的国民财富论以及“看不见的手”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全喜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5-16,共12页
文章探讨了斯密经济学的理论意义,认为他开创了现代经济学,但他的理论不属于旨在关注商品供求均衡关系的专业经济学,而是属于政治经济学,他关注的乃是现代社会的经济秩序和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等问题,以及相关的道德正当性问题。在此,... 文章探讨了斯密经济学的理论意义,认为他开创了现代经济学,但他的理论不属于旨在关注商品供求均衡关系的专业经济学,而是属于政治经济学,他关注的乃是现代社会的经济秩序和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等问题,以及相关的道德正当性问题。在此,斯密思想中的国民财富理论和他对于“看不见的手”的机制之揭示,所试图解决的乃是现代社会的经济秩序与情感道德的关系问题,并把它们纳入现代工商业社会的经济繁荣和个人福祉之中。总之,斯密的国民财富论是一个复调理论,看上去主调是市场经济与国民财富的政治经济学,但背后还有一个副调,那就是道德情感论与道德正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当·斯密 政治经济学 国民财富 道德情感 看不见的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