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真三轴试验装置的岩石渗流密封方式改进及实验研究
1
作者 武鹏飞 雒小飞 +2 位作者 王建美 宋晓夏 王建龙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1期121-126,共6页
国内现有的非常规油气储层的渗透性测试大多采用圆柱试样,通过假三轴试验装置进行测试,而真三轴条件下立方体试件棱边大多存在棱边串流与端面密封不严的缺陷。基于现有真三轴试验装置,以及大量的实验经验,针对现有的立方体试件单橡胶套... 国内现有的非常规油气储层的渗透性测试大多采用圆柱试样,通过假三轴试验装置进行测试,而真三轴条件下立方体试件棱边大多存在棱边串流与端面密封不严的缺陷。基于现有真三轴试验装置,以及大量的实验经验,针对现有的立方体试件单橡胶套渗流密封方式进行改进。介绍了嵌套式“上下密封套”结构特征,特别对棱边区的密封进行了设计,提出了密封套顶-底端面凹陷型内嵌“单孔网槽导流板”结构设计,并对顶部传压板的尺寸进行了讨论。对100 mm×100 mm×100 mm立方体煤样进行了真三轴渗流试验分析,得到了不同入口渗透压力真三轴围压条件下的渗透率。该密封方法的改进有助于提高科研单位及测试中心对原位地应力条件下非常规油气储层渗透性测试精度,并提高高端科研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与科研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储层 真三轴试验装置 渗透性 密封套 密封方法
下载PDF
超深钻岩芯地质环境真三轴试验装置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石磊 张希巍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61-2169,共9页
为研究超深部岩芯的变形与破裂行为,研制了超深钻岩芯地质环境真三轴试验装置。该装置主要用于测试超深钻岩芯加工的试样(25 mm×25 mm×50 mm)在真三轴应力下的全应力-应变行为、循环加卸载破裂行为和时效变形行为,解决了试样... 为研究超深部岩芯的变形与破裂行为,研制了超深钻岩芯地质环境真三轴试验装置。该装置主要用于测试超深钻岩芯加工的试样(25 mm×25 mm×50 mm)在真三轴应力下的全应力-应变行为、循环加卸载破裂行为和时效变形行为,解决了试样变形测量不准确、加载系统低刚度、高油压与作动器压力互相干涉等技术难题。利用该装置完成了山东黄金集团三山岛金矿西岭副井工勘孔岩芯真三轴应力下力学行为的测试,发现:循环加卸载弱化了试样的脆性破裂特征,诱导3个方向的变形表现出各向异性;分级蠕变试验中,试样3个方向的变形均表现出初始蠕变、稳态蠕变、加速蠕变,且3个方向的蠕变速率均随偏应力的增加近似线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钻岩芯 真三轴试验 全应力-应变 循环加卸载 时效破坏
原文传递
K0固结软黏土双向耦合循环加载真三轴试验研究
3
作者 卢力强 程星磊 +1 位作者 刘举 孙晓涵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0-109,共10页
文章针对天津滨海K0固结饱和软黏土,开展轴向及侧向耦合循环加载真三轴试验。重点探讨了循环中主应力系数及循环应力水平对软黏土动应力应变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循环应力水平,循环中主应力系数越大,累积永久大主应变越小,中... 文章针对天津滨海K0固结饱和软黏土,开展轴向及侧向耦合循环加载真三轴试验。重点探讨了循环中主应力系数及循环应力水平对软黏土动应力应变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循环应力水平,循环中主应力系数越大,累积永久大主应变越小,中主应力的增大对大主应变的发展有抑制作用;循环中主应力系数在0.4~0.6,存在某一临界值,其为中主应变发生正负反向的临界点。同一中主应力系数,循环应力水平越高,土样最终累积永久主应变越大;循环应力水平在0.4~0.46,存在某一临界值,其为土样循环振稳及失稳的临界点。在大主应力方向,循环中主应力系数越小,土体刚度弱化越显著;在中主应力方向,刚度弱化程度随中主应力系数的变化并非单调。循环应力水平越大,土体刚度弱化越显著。利用广义剪应变表征三维复杂应力状态下土单元的应变水平,建议了能够预测任意给定循环中主应力系数、循环应力水平及循环次数下累积永久广义剪应变的指数函数表达式。研究成果以期为波浪、交通等复杂动荷载作用下软黏土地基的稳定性分析及变形计算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0固结 软黏土 循环加载 真三轴试验 中主应力
原文传递
深埋隧洞掌子面岩爆的真三轴试验模拟
4
作者 苏国韶 任泓宇 +2 位作者 蒋剑青 胡诗红 陈贤杰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30-1138,共9页
深埋隧洞施工过程中开挖掌子面上发生的岩爆灾害严重威胁施工人员与设备安全。为了探究掌子面岩爆的发生机制与特征,利用高压伺服真三轴试验机,采用预制非贯通圆孔花岗岩立方体岩样(150 mm×150 mm×150 mm),成功模拟了深埋隧... 深埋隧洞施工过程中开挖掌子面上发生的岩爆灾害严重威胁施工人员与设备安全。为了探究掌子面岩爆的发生机制与特征,利用高压伺服真三轴试验机,采用预制非贯通圆孔花岗岩立方体岩样(150 mm×150 mm×150 mm),成功模拟了深埋隧洞掌子面岩爆过程。结果表明:掌子面岩爆主要经历颗粒弹射、劈裂成板和板折弹射3个阶段;在相同加卸载条件下,与常见的出现在围岩四周洞壁的岩爆现象相比,掌子面岩爆的孕育过程以张拉破裂模式为主,动力失稳前夕出现明显板裂屈曲现象,岩块弹射烈度相对较弱,但动力失稳过程在时间上更为集中,岩体破损体积较大;与单向开挖情况相比,双向开挖情况下且掌子面岩柱厚度较小时,掌子面岩爆更易发生,岩爆烈度更高,需采取有效安全调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隧洞 岩爆 掌子面 真三轴试验
原文传递
拉伸-压缩-瞬时卸载复合加载式软岩真三轴试验机的研制
5
作者 青克尔 于小军 +7 位作者 龙建 于明 郭玉宝 任霞 刘士龙 王民 张佳伦 夏敏富 《工程与试验》 2023年第2期89-93,共5页
为了更准确地模拟深部工程软岩体所处的真三轴应力状态,同时为研究单向快速卸载条件下的岩石变形破坏机制,本文研制了一种拉伸-压缩-瞬时卸载复合加载式软岩真三轴试验机。该试验机由加载框架、电动加载系统、夹具、电磁式瞬时卸载系统... 为了更准确地模拟深部工程软岩体所处的真三轴应力状态,同时为研究单向快速卸载条件下的岩石变形破坏机制,本文研制了一种拉伸-压缩-瞬时卸载复合加载式软岩真三轴试验机。该试验机由加载框架、电动加载系统、夹具、电磁式瞬时卸载系统、控制系统、软件系统组成。该试验机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功能有:(1)可实现多种应力路径下的单轴、双轴、真三轴、岩爆、声发射、低频扰动等试验;(2)采用电动伺服作动器实现真三轴刚性加载,具有加卸载平稳、节能环保的特点;(3)加载头采用球面压头,保证加载端面与试样充分接触,采用双层滚排减小端部摩擦效应的影响;(4)采用电磁吸盘技术的瞬时卸载装置实现快速卸载功能;(5)采用力控制监控位移的双层控制方式,保证在加卸载过程中试样中心不变,与加载中心重合。最终通过力、位移、变形标定工作后,再进行功能验证和综合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机的准确性、功能性、可靠性满足软岩真三轴应力条件下的力学特性研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三轴试验 软岩 拉伸加载 压缩加载 瞬时卸载
下载PDF
三向应力状态下单结构面岩石试样破坏机制与真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向天兵 冯夏庭 +2 位作者 陈炳瑞 江权 张传庆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908-2916,共9页
针对含结构面岩石的脆性破坏现象,探讨了三向应力条件下岩体破坏的单结构面控制效应。利用真三轴试验进行验证,系统研究了单结构面岩石试样在模拟工程岩体开挖卸荷与支护应力路径下的力学行为、结构控制规律及声发射(AE)特征等。研究表... 针对含结构面岩石的脆性破坏现象,探讨了三向应力条件下岩体破坏的单结构面控制效应。利用真三轴试验进行验证,系统研究了单结构面岩石试样在模拟工程岩体开挖卸荷与支护应力路径下的力学行为、结构控制规律及声发射(AE)特征等。研究表明,(1)三向应力下单结构面控制效应能够较好地描述工程岩体的结构控制规律和卸荷、支护作用,真三轴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较为吻合;(2)开挖卸荷与支护应力路径下,含结构面岩体的破坏模式、卸荷的影响和支护效果等均与应力状态、支护强度及结构面参数有关,可依据结构控制规律,从工程方位布置、提供合理支护等方面采取措施避免岩体发生结构控制破坏;(3)试样的AE活动和能量释放规律与完整试样相似,但结构面的存在降低了试样储能能力,且95%以上的应变能在破坏阶段突然释放。试验研究和结构面控制效应的探讨对地下工程岩体开挖支护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单结构面控制效应 三向应力 真三轴试验 岩石声发射
下载PDF
粉细砂的真三轴试验与强度特性 被引量:23
7
作者 扈萍 黄茂松 +1 位作者 马少坤 吕玺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65-470,共6页
采用柔性真三轴仪对上海粉细砂进行了一系列不同中主应力系数条件下的真三轴试验,针对中主应力对粉细砂强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基于真三轴试验结果对Mohr-Coulomb强度准则的形状函数进行了改进,并采用试验结果对强度准则进行验... 采用柔性真三轴仪对上海粉细砂进行了一系列不同中主应力系数条件下的真三轴试验,针对中主应力对粉细砂强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基于真三轴试验结果对Mohr-Coulomb强度准则的形状函数进行了改进,并采用试验结果对强度准则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建立在真三轴试验基础上的强度准则能更准确地反映砂土三维应力状态下的强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细砂 真三轴试验 中主应力 三维 强度
原文传递
水泥土应力-应变特性真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宋新江 徐海波 +1 位作者 周文渊 王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489-2495,共7页
采用研制的真三轴仪对水泥土进行等小主应力3σ、等中主应力参数b真三轴试验,研究中主应力参数、小主应力对水泥土应力-应变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同σ3条件下,水泥土应力-应变曲线的初始切线模量、破坏强度均随b的增大而增加,破... 采用研制的真三轴仪对水泥土进行等小主应力3σ、等中主应力参数b真三轴试验,研究中主应力参数、小主应力对水泥土应力-应变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同σ3条件下,水泥土应力-应变曲线的初始切线模量、破坏强度均随b的增大而增加,破坏时的大主应变则随b值的增大而减小;水泥土破坏强度与中主应力参数b近似呈线性关系,直线斜率随σ3的增加而增大。对于相同b值,水泥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初始切线模量、破坏强度、破坏时的大主应变均随σ3的增加而增大;水泥土破坏强度与σ3近似呈线性关系,且随b值的增大,线性关系更加明显。随着中主应力和σ3的增大,水泥土应力-应变曲线逐渐由软化型向硬化型过渡。破坏应力比则随σ3的增加和b值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获得了水泥土的广义Tresca准则和广义Mises准则模型参数,对比分析表明广义Tresca准则更适用于水泥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 真三轴试验 中主应力 破坏准则 强度
原文传递
粗粒土应力诱导各向异性真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施维成 朱俊高 +1 位作者 何顺宾 刘汉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0-814,共5页
使用河海大学最新研制成功的真三轴仪,对粗粒土进行不同主应力方向上的单向加荷试验。结果表明,在σ1、σ2、σ3方向上单向加荷时,加荷向变形都为压缩,而侧向变形较为复杂。当在σ1或者σ2方向上单向加荷时,σ3方向上都是发生膨胀,而另... 使用河海大学最新研制成功的真三轴仪,对粗粒土进行不同主应力方向上的单向加荷试验。结果表明,在σ1、σ2、σ3方向上单向加荷时,加荷向变形都为压缩,而侧向变形较为复杂。当在σ1或者σ2方向上单向加荷时,σ3方向上都是发生膨胀,而另一个侧向(即σ2或σ1方向上)没有明显变形;当在σ3方向上单向加荷时,两个侧向(即σ1、σ2方向上)都几乎没有变形。分析认为:剪切作用增强即应力状态接近破坏面,会发生侧向膨胀;反之,剪切作用减弱,则无侧向膨胀产生或侧向膨胀较小。对σ3方向单向加荷的情况研究表明,该应力路径下,p、q、b这3个量的变化都是使试样的应力状态远离破坏面,剪切作用减弱,因此侧向膨胀很小或没有。所试验的粗粒土在一般应力条件下各向异性性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粗粒土 真三轴试验 单向加荷 侧向变形
原文传递
排水条件下卸荷土体变形特性的真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庄心善 赵鑫 +1 位作者 何世秀 朱瑞赓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87-1390,共4页
在真三轴仪上模拟基坑开挖周边土体的应力路径,进行了排水与不排水两种卸荷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可知,土体在不同排水条件下应力-应变关系有着显著的差异,说明排水条件对土体的变形性状有一定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排水条件下... 在真三轴仪上模拟基坑开挖周边土体的应力路径,进行了排水与不排水两种卸荷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可知,土体在不同排水条件下应力-应变关系有着显著的差异,说明排水条件对土体的变形性状有一定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排水条件下卸荷土体广义剪应力与广义剪应变的关系,证明土体广义剪应力与广义剪应变关系曲线呈明显的非线性,并根据土体实际应力路径定义了中主应力系数,推导出了土体卸荷剪切模量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应变 排水条件 卸荷土体 变形特性 真三轴试验
下载PDF
非饱和土的真三轴试验及强度变形特性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石建刚 邵生俊 +1 位作者 陶虎 许萍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92-97,共6页
基于西安理工大学新型真三轴仪,从试样密封、水气排出控制和孔隙水气压力量测方面进行了改进,在增加了孔隙水压力控制装置和孔隙气压力量测装置的基础上,实现了利用轴平移技术测试基质吸力的非饱和土真三轴试验。经过仪器调试,开展了干... 基于西安理工大学新型真三轴仪,从试样密封、水气排出控制和孔隙水气压力量测方面进行了改进,在增加了孔隙水压力控制装置和孔隙气压力量测装置的基础上,实现了利用轴平移技术测试基质吸力的非饱和土真三轴试验。经过仪器调试,开展了干密度为1.35 g/cm3、含水率为18%非饱和重塑黄土在不同固结净应力(3 aσu=50,100,150,200 kPa)、不同中轴应力(b=0,0.25,0.5,0.75,1.0)条件下的真三轴试验。应用Bishop有效应力公式,确定了非饱和重塑黄土的基质吸力参数χ,分析了非饱和重塑黄土的真三轴剪切应力应变关系、子午平面上有效应力强度破坏线和π平面上的有效应力强度破坏线。表明子午平面上的强度破坏线近似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真三轴试验 基质吸力 应力应变关系 强度破坏面
原文传递
上海黏土强度特性真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盛佳韧 武朝军 +1 位作者 叶冠林 王建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52,共6页
利用自主改造的、大主应力与小主应力方向由刚性加压板加载、中主应力方向由围压室液压加载的自动控制刚柔复合真三轴仪,对上海原状软土进行同一π面上不同洛德角真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原状土样通过分块抽样法获取,共进行了5组不同... 利用自主改造的、大主应力与小主应力方向由刚性加压板加载、中主应力方向由围压室液压加载的自动控制刚柔复合真三轴仪,对上海原状软土进行同一π面上不同洛德角真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原状土样通过分块抽样法获取,共进行了5组不同洛德角(0°、15°、30°、45°和60°)排水剪切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上海原状软土抗剪强度、屈服和破坏点位置随洛德角的增大而减小,体积变化量先增大后减小。三向应力状态下上海软土的破坏强度接近空间滑移面(SMP)破坏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三轴试验 上海黏土 排水剪切试验 洛德角
原文传递
基坑土体侧向卸荷真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何世秀 朱志政 杨雪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69-872,892,共5页
对武汉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粉质粘土,用基坑开挖过程中坑周土体的应力路径在真三轴上进行模拟试验,得到平面应变条件下固结不排水卸荷试验结果,将其整理成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孔隙水压力-竖向应变关系曲线、中主应力系数-竖向应变关系曲线... 对武汉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粉质粘土,用基坑开挖过程中坑周土体的应力路径在真三轴上进行模拟试验,得到平面应变条件下固结不排水卸荷试验结果,将其整理成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孔隙水压力-竖向应变关系曲线、中主应力系数-竖向应变关系曲线和卸荷试验应力路径图。试验结果表明,竖向(σ1)压力不变,侧向(σ3)卸荷时,其应力-应变关系随固结压力的增加,由应变硬化型向应变软化型转化;固结压力较低时,表现为剪胀,固结压力较高时,表现为先剪缩,后剪胀;当中主应力(σ2)始终大于但接近于侧向压力(σ3),按所定义的中主应力系数bd值较稳定;有效应力路径随固结压力增大产生偏转。这些结论为进一步研究粘性土中主应力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三轴试验 平面应变 卸荷 应力-应变关系
下载PDF
软土的真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孙红 袁聚云 赵锡宏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4-78,共5页
对上海淤泥质软土进行真三轴试验,研究土在三维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和应变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固结压力和中主应力对土的性质有很大影响,特别是中主应力对土的影响大。在试验基础上,建立了考虑中主应力影响的非线性模型。
关键词 软土 真三轴试验 中主应力 非线性
下载PDF
基于非共轴本构模型的砂土真三轴试验分叉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吕玺琳 黄茂松 钱建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46-651,共6页
现有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多数是基于共轴理论建立的,且只在三轴压缩应力条件下得到验证,因而不能合理描述真三轴状态下砂土的力学特性。为此,改进三维本构模型屈服函数的π面形态,运用非共轴分叉理论对真三轴状态下砂土的分叉强度与分叉前... 现有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多数是基于共轴理论建立的,且只在三轴压缩应力条件下得到验证,因而不能合理描述真三轴状态下砂土的力学特性。为此,改进三维本构模型屈服函数的π面形态,运用非共轴分叉理论对真三轴状态下砂土的分叉强度与分叉前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分析。理论分析表明,真三轴条件下中主应力对分叉前应力应变曲线及分叉特性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中中主应力比超过0.2时应变局部化产生并决定了土体的峰值强度。真三轴试验结果与传统的共轴分叉理论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非共轴分叉理论预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三轴试验 非共 弹塑性本构模型 分又 应变局部化
下载PDF
高地应力下岩石的真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91
16
作者 陈景涛 冯夏庭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37-1543,共7页
通过真三轴试验模拟高地应力条件下地下工程开挖引起的复杂的应力路径的演化。在设定的加载方式下,针对拉西瓦新鲜花岗岩的试验结果表明:当卸载最小主应力时,岩石发生回弹变形,声发射计数率比卸载前显著增加,增加的幅度随中间主应力的... 通过真三轴试验模拟高地应力条件下地下工程开挖引起的复杂的应力路径的演化。在设定的加载方式下,针对拉西瓦新鲜花岗岩的试验结果表明:当卸载最小主应力时,岩石发生回弹变形,声发射计数率比卸载前显著增加,增加的幅度随中间主应力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岩石的应力–应变关系为弹脆性,峰值强度随中间主应力的增加有所提高,峰值强度的提高值与中间主应力的比值随中间主应力的提高逐渐减小。声发射计数率峰值与应力水平有关,峰值的次数与破坏后主裂缝的条数相对应。最后,分析了岩石的破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高地应力 真三轴试验 强度与变形特性 声发射 破坏机制
下载PDF
考虑初始应力的坑侧土体真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梅国雄 卢廷浩 +1 位作者 陈浩 李治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079-2082,共4页
针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坑侧土体的应力路径,采用真三轴仪进行考虑初始应力状态下侧向卸荷试验,并与常规三轴试验以及轴向加荷真三轴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q-εs曲线类似于常规三轴剪切试验的(σ1-σ3)-ε1曲线,呈双曲线关系;由于... 针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坑侧土体的应力路径,采用真三轴仪进行考虑初始应力状态下侧向卸荷试验,并与常规三轴试验以及轴向加荷真三轴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q-εs曲线类似于常规三轴剪切试验的(σ1-σ3)-ε1曲线,呈双曲线关系;由于中主应力的影响,土体的初始强度得到提高,真三轴加荷试验初始切线斜率总是大于常规三轴试验的初始斜率;在侧向卸荷的条件下,土体可以在相对小的应变下发生破坏,加荷路径下破坏,土体应力强度要大于卸荷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真三轴试验 侧向卸荷 平面应变 应力-应变关系
原文传递
应力状态对粗粒料力学特性影响的大型真三轴试验 被引量:9
18
作者 姜景山 左永振 +3 位作者 程展林 潘家军 张超 韦有信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563-3572,共10页
土石坝所处的应力状态较接近平面应变应力状态或三维应力状态,而常规三轴试验低估了粗粒料的力学性能。应用大型真三轴仪对常规三轴应力状态、平面应变应力状态和真三轴应力状态(b=(σ2-σ3)/(σ1-σ3)=0.25,b为中主应力系数,σ1、σ2、... 土石坝所处的应力状态较接近平面应变应力状态或三维应力状态,而常规三轴试验低估了粗粒料的力学性能。应用大型真三轴仪对常规三轴应力状态、平面应变应力状态和真三轴应力状态(b=(σ2-σ3)/(σ1-σ3)=0.25,b为中主应力系数,σ1、σ2、σ3分别为大、中、小主应力)下粗粒料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压缩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小主应力下,常规三轴试验、平面应变试验、真三轴试验的大、小主应力之差与大主应力方向应变的关系曲线依次变高变陡。某一试验加载条件下,体应变随球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初始剪切阶段增加较慢,随后呈线性增大,不同小主应力的体应变曲线较为接近。平面应变试验强度和真三轴试验强度比常规三轴试验强度有较大增长,真三轴试验强度增加百分比大于平面应变试验强度增加百分比。初始弹性模量随小主应力的增大呈线性增大。平面应变状态下中主应力系数随大主应力方向应变的增大而增大,初始剪切阶段增长较缓,之后近似呈线性增大。相同小主应力下,从常规三轴应力状态至平面应变应力状态再到真三轴应力状态,小主应力方向应变均为膨胀变形,且膨胀变形依次增大。同一试验加载条件下,小主应力较小时,应力比(偏应力与球应力之比)与偏应变的关系曲线位于上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料 大型真三轴试验 力学特性 平面应变应力状态 中主应力 偏应力 球应力
原文传递
结构性对原状黄土强度影响规律的真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昌禄 邵生俊 +1 位作者 罗爱忠 方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322-2327,共6页
岩土材料的强度问题一直是岩土力学研究的热点。在对多种不同结构性原状黄土的真三轴试验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结构性原状黄土的强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含水率较低时,干密度变化对结构性原状黄土的强度影响较大于含水率的变化,反之,含... 岩土材料的强度问题一直是岩土力学研究的热点。在对多种不同结构性原状黄土的真三轴试验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结构性原状黄土的强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含水率较低时,干密度变化对结构性原状黄土的强度影响较大于含水率的变化,反之,含水率变化对结构性原状黄土的影响大于干密度的变化;当结构性黄土的强度越大时,其在π平面上的破坏线越接近于抹圆曲边三角形;反之,当结构性黄土的强度越小时,其在π平面上的破坏线越接近于抹圆角三角形;结构性黄土随着结构性的增大,在π平面上的强度破坏线从抹圆角三角形逐渐向抹圆曲边三角形发展,最终趋近于Mises圆。各种原状黄土的摩擦角φ13随中主应力比b值的增大而微弱减小,而内凝聚力c随着中主应力比b值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原状黄土 真三轴试验 强度规律
原文传递
人工制备结构性黄土的真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昌禄 邵生俊 张喆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231-2237,共7页
研制一种室内制备人工结构性黄土的方法,在改进原真三轴仪的不足的基础上进行人工制备结构性黄土的真三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制备结构性黄土的方法合理可靠。同时,分析了结构性黄土在复杂应力条件下的破坏强度及残余强度变化规律,... 研制一种室内制备人工结构性黄土的方法,在改进原真三轴仪的不足的基础上进行人工制备结构性黄土的真三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制备结构性黄土的方法合理可靠。同时,分析了结构性黄土在复杂应力条件下的破坏强度及残余强度变化规律,当固结围压小于结构性黄土的结构强度时,土的应力-应变曲线为软化型,反之则为硬化型;Mohr-Coulomb强度准则在描述结构性充分发挥后的残余强度时变化规律较好,在描述峰值破坏强度时则明显偏小,存在较大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黄土 人工制备 真三轴试验 强度规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