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寒假热证之我见 被引量:1
1
作者 庄泽澄 月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4,共2页
结合临床病例和《伤寒论》的有关叙述 ,对《中诊》五版和六版教材等所描述的真寒假热证的临床表现进行比较分析 ,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认为身热而喜加衣被是真寒假热证发热的特点。
关键词 真寒假热证 《伤寒论》 临床病例 临床表现 《中诊》
下载PDF
真寒假热证的辨识 被引量:3
2
作者 俞宜年 林慧光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33-34,共2页
真寒假热证属于中医急、重、疑病症范围。作者剖析本证及其几种临床常见疑似症的辨识要点,指出若能在临床实践中掌握中医辨证思想,四诊合参,并重视参考中医名家经验,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辨识真寒假热证。
关键词 真寒假热证 诊断 中医学
下载PDF
小议真寒假热证之发热
3
作者 张凤娥 王文革 《湖南中医杂志》 2005年第4期63-65,共3页
关键词 真寒假热证 发热 阳气虚衰 产生机理 阴寒内盛 病情发展 临床表现 小便清长 格阳 戴阳
下载PDF
真寒假热证案例
4
作者 徐涛 《现代中医药》 CAS 1989年第3期17-18,共2页
病情错综复杂,证候有真有假。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往往会出现一些假象。笔者曾诊治一真寒假热证患者,颇与经文相印证。患者王××,女,29岁,农民,家住风翔县南指挥乡。以全身关节疼痛三年余,高热痛剧一周之主诉就诊。追问病史,... 病情错综复杂,证候有真有假。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往往会出现一些假象。笔者曾诊治一真寒假热证患者,颇与经文相印证。患者王××,女,29岁,农民,家住风翔县南指挥乡。以全身关节疼痛三年余,高热痛剧一周之主诉就诊。追问病史,方知三年前左肘关节疼痛,一年后另侧亦发,遇寒受凉加重,当地医院诊断为“风湿”。曾多次治疗,效果时佳时差。近一年来全身关节疼痛日渐加重。一周来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关节疼痛难忍。左髋尤甚,自觉下肢发冷,步履艰难,虽时当古历六月,但仍见身着羊皮大衣,并以围巾裹首,神疲乏力,精神极差。虽觉口渴,但不想喝,不能行走,由其丈夫背至诊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寒假热证 关节疼痛 神疲 南指挥乡 热在骨髓 附子汤 祛风胜湿 温经散寒 欲饮水 独活寄生汤加减
下载PDF
临床真寒假热证辨识举隅 被引量:2
5
作者 贺娟 赵才 陈爱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07年第6期27-28,共2页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而对于许多初涉中医临床的人而言,辨证的棘手之处在于临床证候表现的复杂性,甚至证候与本质的不符或矛盾。就疾病的证候而言,虚实有真假,寒热亦有真假,从临床经验来看,虚实的真假似乎易于辨识,而寒热的真...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而对于许多初涉中医临床的人而言,辨证的棘手之处在于临床证候表现的复杂性,甚至证候与本质的不符或矛盾。就疾病的证候而言,虚实有真假,寒热亦有真假,从临床经验来看,虚实的真假似乎易于辨识,而寒热的真假辨别起来则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真寒假热证,临床表现存在多样性,极易与实热证、阴虚证等混淆。张仲景在《伤寒论》太阳、阳明、少阴、厥阴病中,提出了临床常见的发热、面红、脉洪大等常见的真寒假热征象,并提示了相应的辨别方法,为后世辨别此类病证提供了依据。但证之临床,笔者对真寒假热临床表现的多样性深有体会,今举例简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寒假热证 验案 八纲辨
原文传递
刘建设“真寒假热”证治验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淑丽 高莉 蔺忠梅 《山东中医杂志》 2016年第6期565-566,共2页
介绍刘建设老师治疗"真寒假热"证验案2则。刘老师结合两案过汗诱因辨明患者为"真寒假热"证,药用巴戟天、鹿角片、肉桂、黑顺片以温阳散寒;并根据两位患者的不同基础疾病给予不同治疗,胃痛、反酸者兼用健脾助运之药... 介绍刘建设老师治疗"真寒假热"证验案2则。刘老师结合两案过汗诱因辨明患者为"真寒假热"证,药用巴戟天、鹿角片、肉桂、黑顺片以温阳散寒;并根据两位患者的不同基础疾病给予不同治疗,胃痛、反酸者兼用健脾助运之药,有外伤卧床史者兼顾理气活血通络。遣方用药注重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建设 真寒假热证 治验
下载PDF
刘建设主任医师治疗“真寒假热”证验案心得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淑丽 高莉 蔺忠梅 《内蒙古中医药》 2015年第11期68-69,共2页
刘建设主任医师为全国名老中医、河北省首届名中医、国家首届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国家第五批师承指导老师,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擅长治疗内、外、妇、儿多科疑难杂症,临证常能从纷繁复杂的症状中明察秋毫,妙手起沉疴。有幸随刘老师出诊,... 刘建设主任医师为全国名老中医、河北省首届名中医、国家首届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国家第五批师承指导老师,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擅长治疗内、外、妇、儿多科疑难杂症,临证常能从纷繁复杂的症状中明察秋毫,妙手起沉疴。有幸随刘老师出诊,亲眼得见辨治真寒假热证2则,总结如下,同道共飨。1案陈有某,男性,45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建设 真寒假热证 经验
下载PDF
罗陆一教授辨治“真寒假热”证的经验
8
作者 司徒宝珍 罗陆一 《内蒙古中医药》 2009年第1期52-54,共3页
罗陆一主任医师行医数十载,医术精湛,经验丰富,治疗有深刻见解认识,深懂"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道,临证辨治,谨守病机,循证化裁治则方药,治疗每每直达病源,疗效卓著。本文介绍其在临证上辨治"真寒假热"证的经验,略... 罗陆一主任医师行医数十载,医术精湛,经验丰富,治疗有深刻见解认识,深懂"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道,临证辨治,谨守病机,循证化裁治则方药,治疗每每直达病源,疗效卓著。本文介绍其在临证上辨治"真寒假热"证的经验,略举数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中医经验 罗陆一 真寒假热 辨治
下载PDF
杨洪涛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真寒假热医案
9
作者 丁建伟 杨洪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2期99-100,共2页
杨洪涛教授从医数十载,擅用附子等温热药物见长,在治疗慢性肾脏病及内科杂病中,用运附子经验颇丰,对真寒假热证有其独到见解,杨师认为:真寒假热证以上热下寒最为多见,表现为面红,口干,咽痛,但头汗出,一派上热表象,但问及下身却小腹畏寒,
关键词 真寒假热证 慢性肾炎 治疗 洪涛 医案 慢性肾脏病 内科杂病 上热下寒
下载PDF
从治法在肾脏疾病的临床运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玉宁 陈以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9年第2期95-96,共2页
在肾脏病复杂多变的疾病过程中,疾病有本质与征象一致者,如热证见热象,寒证见寒象,虚证见虚象,实证见实象;也有本质和现象不一致者,如真热假寒证、真寒假热证、真虚假实证,真实假虚证。前者的治疗临床上较易把握,即“热者寒之”、“寒... 在肾脏病复杂多变的疾病过程中,疾病有本质与征象一致者,如热证见热象,寒证见寒象,虚证见虚象,实证见实象;也有本质和现象不一致者,如真热假寒证、真寒假热证、真虚假实证,真实假虚证。前者的治疗临床上较易把握,即“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疾病 临床运用 从治法 真寒假热证 热者寒之 虚者补之 肾脏病
下载PDF
刘静从阳虚论治难治性咽部溃疡经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锦 王江娇 刘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1158-1160,共3页
难治性咽部溃疡以长期反复发作咽喉肿痛、咽部溃疡缠绵难愈为特征,病程可长达数十年。刘静主任医师认为难治性咽部溃疡患者多经过长期激素、大量寒凉药的治疗,本质多属阳虚,同时有痰、湿、寒、瘀等兼挟,因此对于此类患者治疗首应分清寒... 难治性咽部溃疡以长期反复发作咽喉肿痛、咽部溃疡缠绵难愈为特征,病程可长达数十年。刘静主任医师认为难治性咽部溃疡患者多经过长期激素、大量寒凉药的治疗,本质多属阳虚,同时有痰、湿、寒、瘀等兼挟,因此对于此类患者治疗首应分清寒热、确定疾病阴阳属性。反复发作的难治性咽部溃疡的基本病机往往为阳气虚弱,虚阳上扰,表现为真寒假热证,应从阳虚的角度辨证治疗,多可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咽部溃疡 阳虚 真寒假热证 中药治疗
原文传递
从《续名医类案》寒热真假案思考中医误诊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杭 林雪娟 《福建中医药》 2021年第2期25-26,31,共3页
分析《续名医类案》中历代名医治疗真寒假热证和真热假寒证的医案,研究其临床辨证要点和鉴别思路,认为寒热错杂证是病位的矛盾,寒热真假证是病性的矛盾,其中真寒假热证常误诊为阴虚火旺证或阳热证,真热假寒证常误诊为阳虚证或阴寒证。... 分析《续名医类案》中历代名医治疗真寒假热证和真热假寒证的医案,研究其临床辨证要点和鉴别思路,认为寒热错杂证是病位的矛盾,寒热真假证是病性的矛盾,其中真寒假热证常误诊为阴虚火旺证或阳热证,真热假寒证常误诊为阳虚证或阴寒证。此类寒热真假证容易引起误诊的主要原因为:未真正做到四诊合参、诊断思维的固化、寒热症状同时出现时忽略了寒热真假的情况。当真假难辨时更要立足于整体观念,尤其注重脉诊、二便情况、腹部触诊,还可以采用服药试探法推断疾病本质,以期在临床中避免寒热真假证的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诊 真热假寒 真寒假热证 《续名医类案》
下载PDF
一九九六年(上)华东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医诊断学》试卷
13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6年第4期43-46,共4页
关键词 华东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医诊断学》 方法 金破不鸣 真寒假热证 阴虚火旺 候分析 八纲辨 镜面舌 心脾两虚
下载PDF
经方救误验案二侧
14
作者 李海建 裴建峰 《江苏中医》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27-27,共1页
经方救误验案二侧河南省淅川县中医院(474450)李海建裴建峰1真寒假热证王某,女,36岁,工人。平素阳气虚弱,动则汗出,易于感冒,大便溏薄。盛夏时节贪凉饮冷,又当风乘凉,感受风寒,致恶寒发热,头痛,周身酸困,无汗,... 经方救误验案二侧河南省淅川县中医院(474450)李海建裴建峰1真寒假热证王某,女,36岁,工人。平素阳气虚弱,动则汗出,易于感冒,大便溏薄。盛夏时节贪凉饮冷,又当风乘凉,感受风寒,致恶寒发热,头痛,周身酸困,无汗,鼻塞喷嚏,口干咽痛。曾用解肌发汗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方 真寒假热证 上热下寒 救治
下载PDF
误治辨析
15
作者 郭正杰 《湖南中医杂志》 1997年第S1期83-83,共1页
关键词 菊花茶调散 暑伤气阴 补阳还五汤 疏风清热 呕吐清涎 竹叶石膏汤加减 真寒假热证 左上肢 肝阳上亢 误诊误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