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60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08例皮肤浅部真菌感染及其病原菌分析
1
作者 王宗岭 路金明 +1 位作者 郭辉 王云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57-163,共7页
目的分析皮肤浅部真菌感染病种及致病菌种的种类和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后拟诊断为皮肤真菌感染的患者皮肤标本,共1008例。取镜检阳性的标本接种于沙氏葡萄糖琼脂(SDA)平板或马铃薯葡萄... 目的分析皮肤浅部真菌感染病种及致病菌种的种类和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后拟诊断为皮肤真菌感染的患者皮肤标本,共1008例。取镜检阳性的标本接种于沙氏葡萄糖琼脂(SDA)平板或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平板上进行真菌培养和鉴定,对培养结果为酵母菌属的真菌采用科马嘉(CHROMagar)显色培养基进行分离鉴定,对于无法直接鉴定的菌落采用VITEK ATB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鉴定。取镜检阳性或培养为阳性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8例皮肤浅部真菌感染标本中,病种前三位为甲真菌病244例(24.21%)、花斑糠疹184例(18.25%)、足癣182例(18.06%);致病菌种前三位为红色毛癣菌307株(30.46%)、马拉色菌255株(25.30%)、须癣毛癣菌187株(18.55%);甲真菌病女性多于男性(χ^(2)=8.02,P<0.001),股癣男性多于女性(χ^(2)=29.1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致病菌种在性别构成上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本地区皮肤浅部真菌感染主要病种为甲真菌病、花斑糠疹和足癣,主要致病菌种为红色毛癣菌、马拉色菌和癣毛癣菌。临床治疗时应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部真菌 真菌感染 病原菌 真菌 花斑糠疹 足癣
下载PDF
种植模式对当归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功能类群的影响
2
作者 姜小凤 郭凤霞 +1 位作者 陈垣 郭建国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8-36,共9页
再植障碍问题限制了当归产业健康发展。为了建立高效种植方式,在甘肃渭源县设置5种种植方式[A:豌豆-小麦-当归;B:豌豆-蒙古黄芪-当归;C:豌豆-马铃薯-当归;D:豌豆-当归-当归(对照);E:豌豆-休耕-当归],采挖期通过Illumina Hisqe 2500高通... 再植障碍问题限制了当归产业健康发展。为了建立高效种植方式,在甘肃渭源县设置5种种植方式[A:豌豆-小麦-当归;B:豌豆-蒙古黄芪-当归;C:豌豆-马铃薯-当归;D:豌豆-当归-当归(对照);E:豌豆-休耕-当归],采挖期通过Illumina Hisqe 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测定了不同种植模式下当归根际土壤真菌ITS1变异区的基因序列,分析不同种植方式对当归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和功能差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5种种植方式下当归根际真菌多样性差异不大,较对照D处理,A、B、C和E处理的Chao1指数、Ace指数和Shannon指数较低,Simpson指数较高。(2)5种种植方式下当归根际土壤真菌群落隶属于11门167属,其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被孢菌门(Mortierellomycota)、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a)和壶菌门(Chytridiomycota)为优势门;被孢霉属(Mortierella)、四枝孢属(Tetracladium)为优势属。(3)冗余度分析发现:在门水平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组成的主要因子为速效钾、电导率、pH值,在属水平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组成的主要因子为有机质、pH值、二氧化碳呼吸速率。(4)FUNGuild预测表明:植物病原体和木质腐生真菌功能群的相对丰度较高。综上所述,不同作物轮作较当归连作,降低了当归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相对丰度和多样性,有利于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向有益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真菌 真菌群落 功能群 轮作 连作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与AM真菌配施对连作番茄品质、土壤性质及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3
作者 陈军 郑青松 《江苏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245-252,共8页
基于种植番茄6年的连作土,采用棚内划区试验,设置不施化肥(CK1)、常规施肥(CK2)、常规施肥下增施AM真菌(AM)、普通生物有机肥(CF)、新型生物有机肥(NF)及AM真菌分别配施普通生物有机肥(ACF)、新型生物有机肥(ANF),探索生物有机肥与AM真... 基于种植番茄6年的连作土,采用棚内划区试验,设置不施化肥(CK1)、常规施肥(CK2)、常规施肥下增施AM真菌(AM)、普通生物有机肥(CF)、新型生物有机肥(NF)及AM真菌分别配施普通生物有机肥(ACF)、新型生物有机肥(ANF),探索生物有机肥与AM真菌配施对连作番茄品质、土壤性质及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1相比,在连作土中常规施肥处理(CK2)的番茄品质、土壤性质及真菌群落结构变化较小。与CK2相比,AM真菌-生物有机肥相关处理(AM、CF、NF、ACF、ANF)均略增加了pH值,提高了有机质(OM)、微生物量碳、速效养分(AN、AP、AK)、交换性镁(EMg)及交换性钙(ECa)含量,提升了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及维生素C等品质参数,各指标均以AM真菌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ACF、ANF)的效果较佳。Illumina HiSeq测序结果表明,AM真菌-生物有机肥相关处理均降低了真菌多样性和丰富度。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与CK1、CK2相比,轮枝菌属(Gibellulopsis)、镰刀菌属(Fusarium)、腐质霉属(Humicola)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斗管囊霉属(Funneliformis)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整体以ANF存在极值。相关分析及RDA结果表明,除pH值外,其他土壤因子与果实品质参数均存在密切关系,且OM、MBC含量是影响斗管囊霉属的主要土壤因子,而ECa是决定轮枝菌属、镰刀菌属、腐质霉属丰度的主要土壤因子。综上,AM真菌、生物有机肥均可提高连作番茄品质、改善土壤性质及调控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以AM真菌配施以新型生物有机肥更适合番茄连作土的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生物有机肥 AM真菌 品质 土壤性质 真菌群落
下载PDF
甲真菌病的真菌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4
作者 曹冰莹 廖德君 +1 位作者 杨茜 杨政敏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29-135,共7页
目前甲真菌病被认为是全球分布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甲真菌病的诊断依靠典型临床表现、真菌学检查(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以及甲病理检查。传统的真菌学检测方法在精准快速地鉴定真菌种类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免疫学诊断、基于PCR的分... 目前甲真菌病被认为是全球分布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甲真菌病的诊断依靠典型临床表现、真菌学检查(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以及甲病理检查。传统的真菌学检测方法在精准快速地鉴定真菌种类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免疫学诊断、基于PCR的分子鉴定、基因芯片技术、LAMP、MALDI-TOF MS及光谱学鉴定等新兴诊断技术具有快速、简便、精准的优点,能够克服传统诊断技术的局限性。本文阐述甲真菌病真菌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旨在发现和总结传统诊断方法与新兴诊断方法的优缺点,以便新兴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真菌 检测方法 基因芯片
下载PDF
你知道真菌感染有多危险吗
5
作者 蒋娜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4年第4期74-75,共2页
真菌感染问题,已经逐渐演变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难题。据统计,全球有近10亿人遭受着皮肤、指甲的真菌感染困扰,更有超过1.5亿人深受严重真菌病的折磨。研究:侵袭性真菌病成医学焦点真菌,作为真核生物的一种,与细菌、病毒并列成... 真菌感染问题,已经逐渐演变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难题。据统计,全球有近10亿人遭受着皮肤、指甲的真菌感染困扰,更有超过1.5亿人深受严重真菌病的折磨。研究:侵袭性真菌病成医学焦点真菌,作为真核生物的一种,与细菌、病毒并列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病原体。在医学上,真菌感染根据其侵害部位的深浅被划分为浅部真菌病和深部真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感染 深部真菌 浅部真菌 全球公共卫生 病原体 真核生物 人类健康
下载PDF
牛粪对双孢菇菌渣堆肥过程中碳氮转化及真菌群落的影响
6
作者 王萌萌 范博文 +4 位作者 赵立琴 孙宁 杨凤军 田丽美 吴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62-173,共12页
为揭示牛粪对双孢菇菌渣堆肥过程中真菌群落动态及其对碳氮转化的影响,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索了牛粪和菌渣堆肥过程中真菌群落组成、结构的变化,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了真菌群落及其与碳、氮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牛粪和菌渣作... 为揭示牛粪对双孢菇菌渣堆肥过程中真菌群落动态及其对碳氮转化的影响,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索了牛粪和菌渣堆肥过程中真菌群落组成、结构的变化,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了真菌群落及其与碳、氮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牛粪和菌渣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条垛式堆肥的方法共堆肥42 d,设CK(100%双孢菇菌渣)和CD(双孢菇菌渣∶牛粪=7∶3)两个处理。结果表明:CD处理比CK堆肥总有机碳(TOC)降低2.17%,腐熟期碳、氮分别提高48.69%和4.01%,发芽指数(GI)提高49.33%。添加牛粪提高了菌渣堆肥中真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堆体温度高且高温期延长23 d;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是两处理的优势菌门;CD处理食线虫菌属(Duddingtonia)、Coprinellus、鬼伞属(Coprinopsis)、细粒嗜热菌属(Thermomyces)的相对丰度均高于CK,有利于碳氮转化。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构建网络模型,分析筛选出与碳氮转化相关的核心真菌属,CD处理有2个与TOC相关的核心真菌属(50%正相关),CK处理中有7个属与TOC相关(28.6%正相关)。菌渣牛粪联合堆肥真菌共现网络的关联性和复杂性更高,真菌群落间竞争减弱,平均路径长度较低,网络更敏感。菌渣堆肥添加牛粪可改变核心真菌与TOC和总氮(TN)间的关系,在CD处理中TOC核心菌与TOC呈正相关,而在CK处理中呈负相关。两处理TN核心菌与TN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TOC负相关。研究表明,菌渣与牛粪联合可使堆体快速升温,延长堆体的高温期,核心真菌通过增加与其他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影响碳氮转化,降低TOC损失率,提高堆肥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菌渣 牛粪 真菌群落 碳氮转化 核心真菌
下载PDF
秸秆还田模式下种植密度对玉米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7
作者 谭小敏 吕开源 +4 位作者 马惠 吴宏亮 赵如浪 康建宏 吴娜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24年第3期232-244,共13页
秸秆还田和适宜的种植密度有利于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优化微生物群落结构。本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宁夏引黄灌区玉米农田开展连续5a设置裂区试验,探讨不同秸秆还田模式(H1:秸秆粉碎深翻还田、H0:秸秆不还田)和种植密度... 秸秆还田和适宜的种植密度有利于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优化微生物群落结构。本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宁夏引黄灌区玉米农田开展连续5a设置裂区试验,探讨不同秸秆还田模式(H1:秸秆粉碎深翻还田、H0:秸秆不还田)和种植密度(D1:67500株·hm^(-2)、D2:82500株·hm^(-2)、D3:97500株·hm^(-2))下玉米成熟期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群落结构的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模式和种植密度两因素交互效应极显著提高了土壤真菌群落Chao1指数、ACE指数及香农指数(P<0.01),以H1D2处理下最高。(2)农田玉米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主要由子囊菌门(63.50%~81.82%)、担子菌门(4.83%~18.03%)和被孢霉门(3.18%~9.61%)等14个门及509个属的真菌组成,真菌群落组成分析表明,秸秆还田模式各密度处理间群落结构不同,优势菌门和优势菌属相对丰度差异较大。(3)秸秆还田模式和种植密度两因素交互效应极显著降低土壤pH值,提高了有机质、碱解氮及速效磷含量(P<0.01),以H1D2处理下最高。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与真菌α多样性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土壤pH值与枝孢菌属(Cladosporium)相对丰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有机质、全磷、碱解氮、速效钾含量与枝孢菌属(Cladosporium)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有机质含量与毛壳菌属(Chaetomium)相对丰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RDA分析表明全氮、有机质、速效钾和pH值是驱动秸秆还田模式下各密度处理中玉米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变异的主要环境因子。本研究中,秸秆还田结合种植密度82500株·hm^(-2)处理,对提高农田土壤肥力和改善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最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种植密度 土壤理化性质 真菌多样性 真菌群落结构
下载PDF
林分改变驱动的优势菌根真菌类型变化影响土壤有机碳积累
8
作者 屠嘉莹 金文豪 +5 位作者 盛卫星 邢佳佳 彭丽媛 陈俊辉 徐秋芳 秦华 《土壤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23-234,共12页
马尾松林(PinusmassonianaLamb.)是典型的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ECM)优势林,但是近年来受到松材线虫病的影响,生态服务功能下降,逐渐被丛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AM)占优势的阔叶林所替代,但亚热带地区马尾松林转变为阔叶林过程... 马尾松林(PinusmassonianaLamb.)是典型的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ECM)优势林,但是近年来受到松材线虫病的影响,生态服务功能下降,逐渐被丛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AM)占优势的阔叶林所替代,但亚热带地区马尾松林转变为阔叶林过程中,优势菌根类型的改变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影响仍不清楚。以建德市马尾松林和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中性脂肪酸、磷脂脂肪酸等技术,测定优势菌根真菌生物量、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含量以及土壤胞外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AM真菌占优势的阔叶林(AMD)取代ECM真菌占优势的马尾松林(ECMD),土壤有机碳显著提高了36.81%,微生物碳利用效率(CUE)显著提高了53.85%,AM真菌生物量提高了25.57%,ECM真菌生物量下降45.04%,并且ECM真菌占优势的马尾松林受到更严重的氮限制。磷脂脂肪酸分析显示,相比于AM真菌占优势的阔叶林,ECM真菌占优势的马尾松林革兰氏阳性细菌(G^(+))以及革兰氏阳性与阴性细菌之比(G^(+)/G^(–))分别显著下降了21.47%和6.46%。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结果表明,AM真菌占优势和ECM真菌占优势的森林之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AM真菌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异显著相关。GRSP含量下降以及不同类型菌根真菌招募微生物类群不同是导致ECM真菌占优势森林土壤有机碳下降的重要原因。因此,亚热带地区马尾松林被阔叶林替代后增加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森林碳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外生菌根真菌 有机碳 磷脂脂肪酸 麦角固醇 微生物策略
下载PDF
紫花苜蓿根际土壤真菌和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菌群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9
作者 强晓晶 刘磊 +1 位作者 黄帆 李志勇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24年第4期78-89,共12页
采用ITS扩增子测序技术分析紫花苜蓿根、茎、叶内生真菌及根际土壤真菌的群落组成、内生真菌核心属、Alpha和Beta多样性及真菌群落相关性,结果表明紫花苜蓿根、茎、叶内生真菌和根际土壤真菌分属于13门、176科、348属、498种,不同部位... 采用ITS扩增子测序技术分析紫花苜蓿根、茎、叶内生真菌及根际土壤真菌的群落组成、内生真菌核心属、Alpha和Beta多样性及真菌群落相关性,结果表明紫花苜蓿根、茎、叶内生真菌和根际土壤真菌分属于13门、176科、348属、498种,不同部位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有一定差异。其中,根际土壤真菌类群最丰富,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其ACE指数、Chao指数和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植株各组织,Simpson指数则显著低于各组织部位,优势真菌属为赤霉菌属(Gibberella)、亚隔孢壳科未分类属(unclassified_f_Didymellaceae)、被孢霉属(Mortierella)、白僵菌属(Beauveria)和Lectera;Beta多样性分析表明,紫花苜蓿根际土壤真菌与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群落组成差异显著。属水平上,根系的优势内生真菌属为亚隔孢壳科未分类属、枝孢属(Cladosporium)、线黑粉酵母属(Filobasidium)、Titaea及双足囊菌科未分类属(unclassified_f_Dipodascaceae);茎的优势内生真菌属为线黑粉酵母属、亚隔孢壳科未分类属、壳二孢属(Ascochyta)、维希尼克氏酵母(Vishniacozyma)和枝孢属;叶的优势内生真菌为亚隔孢壳科未分类属、壳二孢属、线黑粉酵母属、Apiotrichum和枝孢属。紫花苜蓿根、茎、叶内生真菌核心菌属以亚隔孢壳科未分类属、线黑粉酵母属、枝孢属、壳二孢属、Apiotrichum及维希尼克氏酵母为主。部分真菌可由根际土壤进入根系定殖然后向上迁移,不同部位内生真菌及根际土壤真菌菌属间具有显著的相互作用,以正相关关系为主导,占66.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内生真菌 真菌多样性 优势菌属
下载PDF
化妆品植物原料(Ⅶ)——抗真菌的植物原料的研究与开发
10
作者 柳婧璇 金建明 吴华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2024年第3期259-266,共8页
文章介绍了皮肤真菌及其相关皮肤疾病,总结了植物提取物的抗真菌作用机理及其相应作用靶点。植物中具有抗真菌的活性成分主要为酚类、生物碱、黄酮、萜类、甾体和精油等。这些植物抗真菌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破坏真菌细胞壁和细... 文章介绍了皮肤真菌及其相关皮肤疾病,总结了植物提取物的抗真菌作用机理及其相应作用靶点。植物中具有抗真菌的活性成分主要为酚类、生物碱、黄酮、萜类、甾体和精油等。这些植物抗真菌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破坏真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而产生抗真菌功效:破坏细胞壁结构的作用靶点是抑制β-葡聚糖合酶、几丁质合酶和甘露聚糖合酶活性;作用于细胞膜的靶点是细胞膜的结构组分麦角甾醇和鞘脂,通过抑制其相关合成酶麦角甾醇合酶、丝氨酸软脂酰辅酶A转移酶、神经酰胺合酶和肌糖磷脂酰神经酰胺合酶,以及直接靶向结合麦角甾醇和鞘脂来破坏真菌细胞膜结构;另外,酚类、生物碱、黄酮、萜类和精油也可以靶向作用于线粒体,通过诱导活性氧积累、抑制ATP合成和质子泵,破坏线粒体呼吸和代谢系统,而产生抗真菌作用。文章通过对植物中的不同抗真菌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的阐述,希望能为抗真菌植物原料在化妆品中的开发提供借鉴,更好地维持皮肤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真菌活性 真菌作用机理 化妆品
下载PDF
合并真菌感染的感染性胰腺坏死患者的临床特征
11
作者 曹锋 李昂 +3 位作者 王喆 梅文通 卢炯地 李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06-211,共6页
目的感染性胰腺坏死(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IPN)是导致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多数研究关注于细菌感染所致病例的特点,而合并真菌感染的IPN的临床特征尚不明确。本研究揭示了合并真菌... 目的感染性胰腺坏死(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IPN)是导致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多数研究关注于细菌感染所致病例的特点,而合并真菌感染的IPN的临床特征尚不明确。本研究揭示了合并真菌感染的IPN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了可能影响患者死亡的风险因素。方法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IPN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胰腺坏死组织及引流液培养是否有真菌感染,分为真菌感染组和无真菌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临床特点与结局,并分析真菌感染组患者死亡的风险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214个病例,其中真菌感染组49例。真菌感染组患者的坏死物累及区域更广、红细胞压积更低、入院时血糖更高;真菌感染组患者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MDRB)比例更高,总住院时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及接受肠外营养时间也更长。与无真菌感染组相比,真菌感染组接受手术患者的比例及手术干预次数相近(P>0.05),但真菌感染组患者术前器官功能衰竭及术后新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比例更高,死亡率也更高(P<0.05)。真菌感染的菌种以白色念珠菌(44.8%)最为常见,其次是近平滑念珠菌(28.6%)和热带念珠菌(8.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MDRB感染(OR=1.37,95%CI:1.02~1.83)、出现真菌血症(OR=1.53,95%CI:1.06~2.23)、高血糖(OR=1.65,95%CI:1.28~2.10)、术后新发器官功能衰竭(OR=1.65,95%CI:1.19~2.29)及出血性并发症(OR=1.64,95%CI:1.28~2.10)是影响真菌感染组患者死亡的风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与单因素分析结果一致。结论真菌感染增加IPN患者的死亡率,也增加术后患者发生新发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关注真菌血症、MDRB感染、高血糖、器官功能衰竭及术后出血有助于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AP) 胰腺坏死 真菌感染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窖龄窖泥真菌群落多样性与空间异质性
12
作者 任海伟 李志娟 +7 位作者 刘美琪 蔡早宁 孙一帆 郭晓鹏 范文广 张丙云 李彦涛 尉军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78-187,共10页
利用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冗余分析和FUNGuild等方法对甘肃金徽酒10a和50a窖龄窖池及其不同空间位置窖泥的真菌群落结构、真菌菌群与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真菌功能预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窖池深度的增加,10 a窖池窖泥... 利用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冗余分析和FUNGuild等方法对甘肃金徽酒10a和50a窖龄窖池及其不同空间位置窖泥的真菌群落结构、真菌菌群与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真菌功能预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窖池深度的增加,10 a窖池窖泥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呈现降低趋势,50 a窖池窖泥的多样性整体呈现升高趋势,而丰富度则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其中10a窖池窖壁上层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显著高于其他位置(P<0.05),而50a窖池窖底层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显著高于其他位置(P<0.05)。10a窖池窖壁层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显著高于50a窖池(P<0.05),而50a窖底层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明显高于10a窖池(P<0.05)。所有窖泥样品共检测到21个真菌门和520个真菌属,其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和罗兹菌门(Rozellomycota)4个优势真菌门以及曲霉属(Aspergillus)和哈萨克斯坦酵母属(Kazachstania)等多数优势真菌属的相对丰度随窖池窖龄和空间位置的变化差异显著(P<0.05)。镰刀霉属(Fusarium)、Aspergillus、Kazachstania和红曲霉属(Monascus)与水分、腐殖质、K^(+)和Ca^(2+)含量呈正相关,枝孢菌属(Cladosporium)、维希尼克氏酵母属(Vishniacozyma)与pH值呈正相关。窖泥真菌营养类型主要有腐生营养型和病理-腐生-共生营养型等7种,功能类群包括4个单一功能群和7个混合功能群。通过系统分析不同窖龄窖池和空间位置的窖泥真菌群落多样性,为明确甘肃金徽酒窖泥的真菌群落结构及空间分布规律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泥 高通量测序 真菌群落 冗余分析 功能预测
下载PDF
人工混播草地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对轮牧的响应
13
作者 王媛 米扬 +7 位作者 郭蓉 张雨 田霞 王占军 蒋齐 俞鸿千 季波 马琨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31-243,共13页
为探究轮牧对人工混播草地生态系统中植被群落及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群落的影响机制,以宁夏盐池县人工混播草地为试验对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T1(无芒雀麦+新麦草+紫羊茅+苜蓿+菊苣)、T2(垂穗披碱草+... 为探究轮牧对人工混播草地生态系统中植被群落及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群落的影响机制,以宁夏盐池县人工混播草地为试验对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T1(无芒雀麦+新麦草+紫羊茅+苜蓿+菊苣)、T2(垂穗披碱草+新麦草+早熟禾+苜蓿+鹰嘴紫云英)、T3(扁穗冰草+新麦草+蒙古冰草+苜蓿)3种混播组合模式,并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开展轮牧影响下3种人工混播草地土壤AM真菌群落差异性研究,分析人工混播草地生态系统中植被-土壤-AM真菌群落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连续2年轮牧对植被群落生物量产生了显著影响,与轮牧第1年相比,豆科植被群落的相对重要值降低,但禾本科植被群落的相对重要值分别增加了51.16%、81.25%和33.33%。土壤AM真菌中球囊霉属和类球囊霉属为优势属;与轮牧第1年相比,连续轮牧2年后,T1处理的土壤AM真菌群落Chao 1指数较第1年显著降低了12.35%,T3处理的土壤AM真菌群落Chao 1指数、香农-维纳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物种数较第1年分别提升了20.73%、12.80%、7.69%和31.16%(P<0.05),说明T3处理的土壤AM真菌群落对轮牧的响应更加敏感。随轮牧年限增加,T1与T2处理的土壤AM真菌群落组成相似性增加,T1与T3处理的土壤AM真菌群落组成相似性差异较大。连续轮牧2年后,土壤养分对AM真菌群落丰富度的作用强度减弱,但植被群落多样性和植被群落生物量对AM真菌群落丰富度及其组成的作用强度增强;驱动AM真菌群落变化的环境因子由土壤有效磷(p=0.006)和碱解氮(p=0.016)转变为植被群落生物量(p=0.036)。综上所述,不同类型人工混播草地植被群落和土壤AM真菌群落对轮牧表现出不同的响应特征,其中以T3混播组合处理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混播草地 草地生态系统 丛枝菌根真菌 多样性 轮牧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王丹 杨武英 王文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35-246,共12页
电化学发光是一种由电化学激发的化学发光现象,具有发光背景低、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宽和可控性好等优势,已在体外诊断领域广泛商业化。受此鼓舞,电化学发光在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研究日益深入,已然是当下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 电化学发光是一种由电化学激发的化学发光现象,具有发光背景低、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宽和可控性好等优势,已在体外诊断领域广泛商业化。受此鼓舞,电化学发光在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研究日益深入,已然是当下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电化学发光机制和体系组成,总结了电化学发光结合免疫分析、适配体和分子印迹技术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并分析了电化学发光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 真菌毒素 抗体 适配体 分子印迹
下载PDF
棉隆熏蒸后添加微生物菌剂对草莓连作土壤中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15
作者 李燕 齐连芬 +5 位作者 侯大山 王子凡 王丹丹 刘丽虹 夏冰 师建华 《中国蔬菜》 2024年第2期78-87,共10页
为研究土壤消毒后添加不同微生物菌剂对草莓连作土壤中真菌多样性的影响,设置棉隆熏蒸后分别施用T1(哈茨木霉+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T2(哈茨木霉+枯草芽孢杆菌)、T3(哈茨木霉+放线菌)、T4(CK)、T5(枯草芽孢杆菌)、T6(放线菌)、T7(哈茨... 为研究土壤消毒后添加不同微生物菌剂对草莓连作土壤中真菌多样性的影响,设置棉隆熏蒸后分别施用T1(哈茨木霉+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T2(哈茨木霉+枯草芽孢杆菌)、T3(哈茨木霉+放线菌)、T4(CK)、T5(枯草芽孢杆菌)、T6(放线菌)、T7(哈茨木霉)7个处理,采用高通量测序平台(Illumina HiSeq 2500),对土壤真菌群落及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菌剂可以增加真菌丰度、多样性和种群数量。与CK相比,单独施加菌剂T5、T6、T7均能提高真菌群落物种丰度;而施用混合菌剂T1、T3增加了物种丰度,T2会降低物种丰度。棉隆熏蒸后施用不同微生物菌剂均可增加土壤真菌多样性;与CK相比,除T2处理中真菌种群数量减少,其他微生物菌剂土壤真菌种群数量增加了5.62%~57.54%,各处理从高到低依次为T6、T7、T3、T1、T5、T2;棉隆熏蒸后施用含有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哈茨木霉微生物菌剂处理,土壤真菌种群数量和恢复速度显著增加,尤其是蜡蚧菌属、枝鼻菌属、酵母属、曲霉属有益菌属种群恢复速度加快。综上,草莓连作土壤经棉隆熏蒸消毒后添加微生物菌剂,对于重建耕作土壤微生物区系平衡和缓解连作障碍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棉隆 微生物菌剂 真菌
下载PDF
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侵袭性真菌病的临床治疗管理
16
作者 Arnoux Robenson Jean 周佩军 《器官移植》 CSCD 2024年第1期151-159,共9页
随着实体器官移植(SOT)的广泛开展,SOT受者术后侵袭性真菌病(IFD)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对于SOT受者预防性抗真菌治疗意识不断增强,随之也出现了真菌耐药问题,导致原有标准化抗真菌治疗的效果不理想。而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的... 随着实体器官移植(SOT)的广泛开展,SOT受者术后侵袭性真菌病(IFD)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对于SOT受者预防性抗真菌治疗意识不断增强,随之也出现了真菌耐药问题,导致原有标准化抗真菌治疗的效果不理想。而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的肝肾毒性等问题,也是临床医师需面对的挑战。本文综述了目前三唑类、棘白菌素类以及多烯类抗真菌药物与免疫抑制药之间的药物相互作用和肝肾毒性等特征,并总结了目前不同种类SOT受者术后IFD的预防策略以及感染不同病原体导致IFD的治疗策略,旨在为器官移植及相关学科的医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器官移植 侵袭性真菌 药物相互作用 真菌治疗 药物浓度监测 侵袭性假丝酵母病 侵袭性曲霉病 耶氏肺孢子菌肺炎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肠道真菌菌群及真菌分泌蛋白表达情况研究
17
作者 胡容 肖菊梅 +2 位作者 卿勇 穰真 崔凡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对比AIDS期患者与健康者肠道真菌微生态、真菌分泌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采集两组人群粪便标本,分别用ITS2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样本真菌谱;通过RT-qPCR技术检测两组人群肠道真菌分泌蛋白的基因表达。结果在门水平,两组人群中相对... 目的对比AIDS期患者与健康者肠道真菌微生态、真菌分泌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采集两组人群粪便标本,分别用ITS2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样本真菌谱;通过RT-qPCR技术检测两组人群肠道真菌分泌蛋白的基因表达。结果在门水平,两组人群中相对丰度最高的菌门均为子囊菌门,相对丰度排名第二的菌门均为担子菌门。在纲、目水平,两组人群相对丰度较高的物种相似,但也存在差异。在肠道真菌群落多样性(Alpha多样性)分析中,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肠道真菌群落结构构成(Beta多样性)分析中,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DS期患者组肠道白念珠菌相对丰度较健康者组上升,但是两组人群之间白念珠菌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43,P=0.065);白念珠菌致病因子ALS3在AIDS期患者组表达情况较健康者组显著上升(Z=2.467,P=0.014)。相关性分析发现Flaviporus属与CD4+T细胞数(r=0.555,P=0.001)和CD4/CD8(r=0.507,P=0.002)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Ophiosphaerella属与CD4+T细胞数(r=0.450,P=0.007)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与健康人群对比,AIDS期患者的肠道真菌微生态及部分分泌蛋白水平发生了明显变化,恢复正常的肠道微生态有利于维持AIDS期患者肠道屏障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DS 肠道真菌 真菌分泌蛋白
下载PDF
盐胁迫下外源褪黑素和丛枝菌根真菌对月季幼苗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
18
作者 周英 谢科 +1 位作者 蔡汉 黄长兵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70-380,共11页
【目的】盐胁迫易导致月季生长发育不良、观赏品质下降,严重影响其在高盐环境或沿海地区室外绿化应用,探究施用外源褪黑素(MT)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对其幼苗生长、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激素代谢的调控作用,解析它们促进月季适应盐胁迫... 【目的】盐胁迫易导致月季生长发育不良、观赏品质下降,严重影响其在高盐环境或沿海地区室外绿化应用,探究施用外源褪黑素(MT)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对其幼苗生长、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激素代谢的调控作用,解析它们促进月季适应盐胁迫的生理生化机制,对于增强月季抗盐性,扩大月季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月季品种‘月月红’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盆栽试验,设置对照(CK)、100 mol/L NaCl胁迫、根际施用MT、根际接种AMF幼套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及其组合等8个处理,考察各处理对月季幼苗生长、叶绿素荧光参数、激素代谢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1)施用MT可以促进AMF对月季幼苗根系的侵染,提高侵染率、丛枝着生率、泡囊数和侵入点数;(2)月季幼苗株高、茎粗以及生物量等在盐胁迫下显著下降,在MT或AMF处理下均不同程度增加,而AMF+MT处理下株高、茎粗无显著变化,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分别显著增加24.1%和37.0%;(3)月季幼苗叶绿素含量在盐胁迫下显著下降,叶绿素荧光参数也降低,MT或AMF处理能提高盐胁迫月季幼苗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AMF+MT处理则使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b分别增加46.2%和67.2%,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潜在活性(F_(v)/F_(o))、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分别增加4.9%、51.0%、175.0%、168.7%和92.5%,而NPQ下降42.7%;(4)在盐胁迫下,月季叶片中玉米素(ZT)、赤霉素(GA)、生长素(IAA)含量下降,而脱落酸(ABA)含量增加,MT或AMF处理有利于盐胁迫下ZT、GA、IAA含量的提高以及ABA含量的下降,AMF+MT处理后ZT、GA、IAA分别增加146.9%、116.9%、35.7%,ABA下降21.1%;(5)在盐胁迫下,抗氧化酶SOD、CAT活性增强,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和H_(2)O_(2)累积大量增加,MT或AMF处理有助于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并减少O_(2)^(-·)产生速率和H_(2)O_(2)含量,而AMF+MT处理能够进一步激活SOD、CAT活性,降低O_(2)^(-·)产生速率和H_(2)O_(2)累积。【结论】接种AMF、添加MT或者AMF+MT处理均可以提高盐胁迫下月季幼苗叶绿素含量,保护叶绿素荧光系统,维持植物内源激素的平衡,激活SOD、CAT等抗氧化酶活性以及降低脂质过氧化和H_(2)O_(2)累积,以减轻盐胁迫对月季幼苗的伤害,促进月季生长,并以AMF+MT处理增强月季幼苗抗盐性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 盐胁迫 褪黑素 丛枝菌根真菌(AMF) 生长 叶绿素荧光参数 激素代谢 抗氧化酶
下载PDF
油茶和薄壳山核桃间作对土壤养分和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19
作者 徐永杰 吴强盛 +3 位作者 汪芳玲 徐雅雯 韩梦壮 肖之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8-36,共9页
【目的】探讨油茶和薄壳山核桃间作对土壤养分和真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以油茶单作模式(Cam)、油茶+薄壳山核桃间作模式(Cam&Car)和薄壳山核桃单作模式(Car)3种林地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分析0~30 cm... 【目的】探讨油茶和薄壳山核桃间作对土壤养分和真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以油茶单作模式(Cam)、油茶+薄壳山核桃间作模式(Cam&Car)和薄壳山核桃单作模式(Car)3种林地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分析0~30 cm林地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真菌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以及真菌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间作模式林地土壤pH值和水解性氮、有效磷、有机质含量均居于Car单作模式和Cam单作模式之间。间作模式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薄壳山核桃土壤酶活性,降低了土壤有效钾(AK)、有效硫(AS)、交换性钙(ECa)含量。3种模式土壤真菌测序共获得1 084个OTUs,共有OTUs数量为111个,特有OTUs的数量表现为Car> Cam&Car> Cam。3种模式共鉴定出8门11纲56目131科201属257种真菌,其中Saccharomycetes、Sordariomycetes、Agaricomycetes是3种模式共有优势菌纲,Wickerhamomyces是共有优势菌属。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3种模式土壤真菌ACE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即Car> Cam&Car> Cam,而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没有显著差异。基于Bray-Curtis距离的土壤真菌群落组成主坐标分析结果表明,Cam&Car间作模式与Car单作模式和Cam单作模式均有交集,其中与Car单作模式交集较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属水平主要真菌与土壤环境因子存在相关关系,其中与交换性钙含量、有效钾含量、有效硫含量存在显著性负相关。【结论】油茶与薄壳山核桃间作增大了林地养分消耗,但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薄壳山核桃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多样性。建议油茶和薄壳山核桃间作时,加大肥力管理,特别是含钙、钾和硫元素肥料的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薄壳山核桃 间作 土壤 真菌 多样性
下载PDF
抗真菌内切几丁质酶酶学性质及制备低聚壳寡糖功能分析
20
作者 赵节昌 王启源 +4 位作者 宋珂昕 陈腾 王峰 杨杰 高兆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49-58,共10页
为开发几丁质及壳聚糖生物转化活性寡聚糖并实现几丁质酶在食品防腐及生防方面的应用,从金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XZ-Sa62中分离纯化几丁质酶(ChiA-Sa62),并研究其生物转化及抗菌功能。本实验采用Q-Sepharose Fast Flow、S... 为开发几丁质及壳聚糖生物转化活性寡聚糖并实现几丁质酶在食品防腐及生防方面的应用,从金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XZ-Sa62中分离纯化几丁质酶(ChiA-Sa62),并研究其生物转化及抗菌功能。本实验采用Q-Sepharose Fast Flow、Sephadex G-100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纯化ChiA-Sa62,经纯化后ChiA-Sa62纯化倍数为41.3倍,比活力为1119.8 U/mg。并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测得ChiA-Sa62是分子质量为62.55 kDa的单亚基蛋白。ChiA-Sa62在50℃和pH 5.0的条件下,活性最高,并在60℃以下及pH 3.0~9.0范围内有良好稳定性。金属盐离子Ca^(2+)、Mn^(2+)、Mg^(2+)和Co^(2+)可激活酶活性。ChiA-Sa62对几丁质及脱乙酰度75%的壳聚糖具有专一内切水解活性,薄层色谱显示,水解产物分别为2~5个N-乙酰氨基葡萄糖单位的几丁寡糖和2~4个D-氨基葡萄糖单位的壳寡糖。ChiA-Sa62对底物胶体几丁质的米氏常数K_m和最大反应速率V_(max)值分别为2.75 mg/mL和64.52 U/mg。ChiA-Sa62可强烈抑制所试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碘化丙啶染色显示,经ChiA-Sa62处理后的灰葡萄孢菌丝其细胞膜受到破坏。水解产物壳寡糖对致病性G^(-)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和G~+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并且LIVE/DEAD染色显示壳寡糖可致使金黄色葡萄球菌死亡。本实验结果表明,Chi A-Sa62几丁质及壳聚糖在生物转化以及食品防腐及生物防治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质酶 金色链霉菌 酶学特性 生物转化 真菌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