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眼前节疾病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子莘 张宏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8期62-65,112,共5页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一种新型非侵入性快速成像技术,与当前的眼前节成像技术相比,OCTA具有快速、无创、无染料等优势。此外,与频域OCTA相比,最新的扫频OCTA信噪比更强、穿透力更高、波长更长,能够检测更深层次的血管结构,...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一种新型非侵入性快速成像技术,与当前的眼前节成像技术相比,OCTA具有快速、无创、无染料等优势。此外,与频域OCTA相比,最新的扫频OCTA信噪比更强、穿透力更高、波长更长,能够检测更深层次的血管结构,获得更高分辨率的精准血流成像。OCTA主要应用于视网膜血管成像,进行眼前节成像时需要安装眼前节适配器透镜。近年来,OCTA应用于眼前节疾病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将对OCTA在结膜、巩膜、角膜及虹膜等眼前节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同时比较频域OCTA和扫频OCTA在眼前节疾病中的应用,并对其局限性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眼前 结膜 巩膜 角膜 虹膜
下载PDF
AS-OCTA测量参数在眼前段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2
作者 蔡书欣 李海波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4期589-593,共5页
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AS-OCTA)作为一种新兴的眼前节成像技术,近年来已在结膜、巩膜、角膜、虹膜等组织的血管成像中得到应用。文章重点研究AS-OCTA在提供眼前节血管形态信息及血管密度定量测量方面的能力,包括血管密度、血... 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AS-OCTA)作为一种新兴的眼前节成像技术,近年来已在结膜、巩膜、角膜、虹膜等组织的血管成像中得到应用。文章重点研究AS-OCTA在提供眼前节血管形态信息及血管密度定量测量方面的能力,包括血管密度、血管直径和分支情况等关键参数。相较于传统的血管成像技术(荧光素血管造影、吲哚菁绿血管造影),AS-OCTA以其高分辨率和信息丰富度,展现出在眼科诊断和治疗中的巨大潜力,预示着其将成为未来眼科临床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文章旨在探讨AS-OCTA在眼前段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其在提高临床决策准确性方面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as-octa) 眼前 荧光素血管造影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在眼科应用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3
作者 赖瑶 王耀华 廖洪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876-880,共5页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CTA)是一种非染料的、无创的新型眼底成像技术,安全、迅速且清晰,是目前眼科检查中发展最迅速的检查方法之一。它不仅可以对视网膜和脉络膜各层中的微血管病变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而且可以量化血流灌注,这在眼...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CTA)是一种非染料的、无创的新型眼底成像技术,安全、迅速且清晰,是目前眼科检查中发展最迅速的检查方法之一。它不仅可以对视网膜和脉络膜各层中的微血管病变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而且可以量化血流灌注,这在眼科临床实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目前,OCTA已广泛应用于眼科各个领域,现对OCTA在眼科疾病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眼底病 眼前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原文传递
虹膜成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沈锦琰 陈萱 +2 位作者 龚学春 黄晴予 武志峰 《临床眼科杂志》 2023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由于传统虹膜成像技术无法提供精准、可重复的测量,包括荧光素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因此我们对虹膜结构及其血管系统的了解非常有限。新近的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和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OCTA)的出现开启了虹膜形态学及血管成像的新纪元... 由于传统虹膜成像技术无法提供精准、可重复的测量,包括荧光素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因此我们对虹膜结构及其血管系统的了解非常有限。新近的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和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OCTA)的出现开启了虹膜形态学及血管成像的新纪元,最近已被应用于健康眼和病理条件下虹膜结构与血流的评估,为诊断和随访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然而,目前OCTA缺乏前节专用的跟踪系统与完善的图像处理软件,仍存在运动伪影与分割误差等局限性。本文总结了虹膜结构的特点及现有的虹膜成像技术,重点介绍OCT和OCTA的临床应用及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成像 虹膜血管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血管造影
下载PDF
视网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联合错构瘤1例
5
作者 聂露娟 赵燕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42,共3页
患者,男,21岁。因“左眼视物模糊伴视物变形3周”入院。眼部检查示右眼裸眼视力(UCVA)0.5,左眼0.4;右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1.0,左眼0.8;右眼眼压17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7 mmHg。双眼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彩色眼底照相检查示:... 患者,男,21岁。因“左眼视物模糊伴视物变形3周”入院。眼部检查示右眼裸眼视力(UCVA)0.5,左眼0.4;右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1.0,左眼0.8;右眼眼压17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7 mmHg。双眼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彩色眼底照相检查示:右眼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图1A);左眼视盘边界欠清,呈黄褐色半透明病灶,瘤体长径为4个视盘直径(Papillary diameter,PD),病灶表面伴白色胶质及黑色素沉着,盘周视网膜血管扭曲(图1B)。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OCT)示:左眼视盘及盘周视网膜隆起,神经上皮层增厚且结构紊乱,可见内层视网膜及外层视网膜“山峰状”皱褶以及外核层三角形高反射信号(图2A)。眼部B超检查示:左眼视盘前隆起的条带状中高回声,其内回声欠均匀(图2B)。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示:视盘边界欠清,视盘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可见异常血管分支,可见结节样、点状强荧光,造影晚期盘周荧光渗漏明显(图3)。入院诊断:左眼视网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联合错构瘤(Combined hamartoma of the retinal and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CHRRPE)。治疗方案:建议半年复查,并行OCT、眼底照相等检查,必要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黑色素沉着 错构瘤 眼部检查 荧光渗漏 眼前 毛细血管扩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