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眼前节OCT改变与眼压增高机制探讨 被引量:8
1
作者 李静 肖静 +1 位作者 谢安明 郭中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482-484,487,共4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患者眼前节参数改变与眼压增高的关系及其机制。方法:选择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高眼压患者65例(65只眼),利用眼前节OCT(ASOCT)观察记录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前房角开放距离(AOD500)、前房角...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患者眼前节参数改变与眼压增高的关系及其机制。方法:选择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高眼压患者65例(65只眼),利用眼前节OCT(ASOCT)观察记录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前房角开放距离(AOD500)、前房角隐窝面积(ARA)、中央前房深度(ACD)、前房面积(ACA)、小梁网虹膜间面积(TISA500)的参数变化。结果: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AOD、ARA、TISA500低于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ACD、AC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OCT可以良好的定量测量玻璃体切割术后高眼压患者眼前段结构变化参数;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眼前节OCT参数AOD500、ARA、TISA500降低与眼压增高有关;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眼压增高的机制部分由术后硅油填充导致前房角结构变化,房水引流功能障碍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眼压/病因学 眼前节oct 玻璃体切除术 @硅油填充
下载PDF
眼前节OCT在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
2
作者 郑金华 谷浩 李志敏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6期24-24,26,共2页
目的应用眼前节OCT对施行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术前、术后进行检查,以评估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对拟行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术前应用眼前节OCT测量前房深度、房角宽度,术后3h、1d、1周、1个月、3个月、半年、... 目的应用眼前节OCT对施行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术前、术后进行检查,以评估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对拟行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术前应用眼前节OCT测量前房深度、房角宽度,术后3h、1d、1周、1个月、3个月、半年、1年测量前房深度、房角宽度、人工晶体后表面与自然晶体前表面的距离(拱高)。结果术前测量前房深度<3mm的放弃手术,术后测量未形成拱高或拱高过大的患者,若眼压较高及时冲洗前房,避免造成继发性青光眼、瞳孔散大等不良后果。结论眼前节OCT在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术前风险排查、术后的并发症监测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前节oct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下载PDF
眼前节OCT在圆锥角膜急性角膜水肿中的运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郑志坤 刘海 胡竹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548-549,共2页
目的:探讨圆锥角膜急性水肿的眼前节OCT影像学特征,分析角膜水肿发生发展的原因。方法:收集8例急性角膜水肿的圆锥角膜患者,行常规眼部检查及眼前节OCT检查。结果:角膜基质层内形成一裂隙与前房相沟通。角膜基质层的厚度在发生裂隙的部... 目的:探讨圆锥角膜急性水肿的眼前节OCT影像学特征,分析角膜水肿发生发展的原因。方法:收集8例急性角膜水肿的圆锥角膜患者,行常规眼部检查及眼前节OCT检查。结果:角膜基质层内形成一裂隙与前房相沟通。角膜基质层的厚度在发生裂隙的部位十分菲薄,甚至穿孔,发生虹膜组织嵌顿。结论:角膜基质层裂隙的形成可能是导致急性角膜水肿的一个重要原因,裂隙还可能导致持续的水肿及后弹力层的延迟愈合,严重者甚至造成角膜穿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前节oct 急性水肿 圆锥角膜
下载PDF
CASIA SS-1000 OCT与Sirius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角膜厚度的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孙成淑 张小兰 黄永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3-155,共3页
目的:比较扫频CASIA SS-1000 OCT与Sirius眼前节分析仪两种仪器测量正常人角膜顶点厚度(CCT)和最薄点角膜厚度(TCT)结果的差异性、相关性及一致性,为临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近视患者34例,均由同一熟练操作者对... 目的:比较扫频CASIA SS-1000 OCT与Sirius眼前节分析仪两种仪器测量正常人角膜顶点厚度(CCT)和最薄点角膜厚度(TCT)结果的差异性、相关性及一致性,为临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近视患者34例,均由同一熟练操作者对受检者右眼进行测量,先采用Sirius眼前节分析仪,再使用SS-1000 OCT重复测量角膜厚度。配对t检验及Bland-Altman用于评估SS-1000 OCT与Sirius眼前节分析仪的角膜顶点及角膜最薄点的一致性。结果:SS-1000 OCT及Sirius角膜地形图仪测量CCT的角膜顶点均值分别为517.62±25.29、518.47±27.23μm。SS-1000 OCT及Sirius眼前节分析仪CCT的角膜最薄点均值分别为513.53±25.06、515.32±26.69μm。两者角膜顶点角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角膜最薄点的角膜厚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设备测量的角膜厚度有较好的相关性(r=0.969、0.965,均P<0.05)。做Bland-Altman分析,角膜顶点厚度的95%一致性界限为(-14.22μm,12.52μm),角膜最薄点厚度的95%一致性界限为(-15.61μm,12.03μm),4%(3/68)的点在95%一致性的界限外,但角膜最薄点的一致性差异更大。结论:SS-1000 OCT测量CCT与Sirius眼前节分析仪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临床工作中,可以考虑相互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前节oct 眼前分析仪 顶点角膜厚度 最薄点角膜厚度 一致性分析
下载PDF
眼前节OCT检查在板层角膜移植术后层间积液观察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何静 姚晓明 黎明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00-902,共3页
目的 采用眼前节全景OCT观察板层角膜移植术后层间积液的发生,并随访层间放液后的角膜情况.方法 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采用眼前节全景OCT对11例板层角膜移植术后出现层间积液的术眼进行观察,确定积液的位置和范围,... 目的 采用眼前节全景OCT观察板层角膜移植术后层间积液的发生,并随访层间放液后的角膜情况.方法 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采用眼前节全景OCT对11例板层角膜移植术后出现层间积液的术眼进行观察,确定积液的位置和范围,并随访层间放液后植床与植片间的粘合情况,以针对性适当治疗,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 眼前节全景OCT可直观地观察板层角膜移植早期层间积液的情况.结论 对板层角膜移植术后早期出现植片水肿的患者术眼进行眼前节全景OCT检查,有助于发现术后早期出现的层间积液,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层间积液 眼前全景oct
原文传递
眼前节OCT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早期前房角变化研究
6
作者 曹丽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0035-0038,共4页
探究采用眼前节OCT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早期前房角变化。方法 本院眼科选择在2020年6月至2022年2月之间收治的122例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干预治疗的患者开展本次实验,研究对象组别类目划分方法为奇偶分组法,组别为术前组与术后组... 探究采用眼前节OCT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早期前房角变化。方法 本院眼科选择在2020年6月至2022年2月之间收治的122例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干预治疗的患者开展本次实验,研究对象组别类目划分方法为奇偶分组法,组别为术前组与术后组;并对比术前组1天后与术后组一天后眼压、中央前深度与前房角宽度。结果 术前组眼压高于术前组,P<0.05;术后组中央前房深度数值大于术前组,P<0.05;术前组鼻侧前房角宽度与颞侧前房角宽度分别小于术后组,P<0.05。结论 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干预后,联合使用眼前节对早期前房角变化进行观察,不仅可提升整体治疗有效性,还可保证数据指标获取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前节oct观察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早期 前房角变化
下载PDF
前节OCT在内眼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翟红艳 陆颖丽 沈秀广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33-735,共3页
目的:探讨前节OCT(AS-OCT)在内眼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6/2019-04我院眼科行内眼术后发生角膜水肿的患者21例23眼,均采用AS-OCT检查观察角膜水肿程度及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情况。对于轻度及以... 目的:探讨前节OCT(AS-OCT)在内眼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6/2019-04我院眼科行内眼术后发生角膜水肿的患者21例23眼,均采用AS-OCT检查观察角膜水肿程度及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情况。对于轻度及以上角膜后弹力层脱离者应用前房注气法复位,余角膜水肿者予以药物保守治疗,随访观察角膜水肿及后弹力层贴附情况。结果:本研究纳入患者21例23眼内眼术后均有不同程度角膜水肿,14眼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其中11眼轻度及以上角膜后弹力层脱离予以前房注气后1d复查AS-OCT,10眼后弹力层贴附良好,1眼贴附欠佳,再次注气后贴附良好。随诊1mo,所有患者角膜均恢复透明,视力恢复良好。结论:AS-OCT能够及时、准确诊断和评估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及其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前节oct 角膜水肿 角膜后弹力层脱离 内眼手术 前房注气
下载PDF
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成像在LASIK术前角膜厚度测量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石忠鑫 代玉娟 +3 位作者 肖凤芝 刘彦才 王彩云 李丽杰 《临床眼科杂志》 2007年第2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成像(OCT)在LASIK术前角膜厚度测量的精确性。方法分别采用眼前节OCT、超声及光学方法对LASIK术前患者的角膜厚度进行测量,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眼前节OCT在LASIK术前角膜厚度测量的结果与超声同样准确,经... 目的探讨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成像(OCT)在LASIK术前角膜厚度测量的精确性。方法分别采用眼前节OCT、超声及光学方法对LASIK术前患者的角膜厚度进行测量,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眼前节OCT在LASIK术前角膜厚度测量的结果与超声同样准确,经统计学分析无差异性。结论眼前节OCT可作为LASIK手术前角膜厚度测量的依据,并可作为术后分析观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前节oct 角膜厚度 LASIK手术
下载PDF
青少年近视在不同阅读距离调节状态下眼前段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10
9
作者 黄佳 瞿小妹 +1 位作者 褚仁远 周行涛 《眼视光学杂志》 2008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不同程度青少年近视在不同阅读距离诱导的调节状态下眼前段结构的变化。方法收集我院屈光门诊14~18岁间青少年近视95例(95眼),正视眼34例(34眼)作对照,其中男66例,女63例。所有被试者行主觉验光、调节幅度测定,眼前节OC... 目的分析和探讨不同程度青少年近视在不同阅读距离诱导的调节状态下眼前段结构的变化。方法收集我院屈光门诊14~18岁间青少年近视95例(95眼),正视眼34例(34眼)作对照,其中男66例,女63例。所有被试者行主觉验光、调节幅度测定,眼前节OCT测量在不同阅读距离诱导的调节状态下(0D、3D、6D)的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及瞳孔直径,采用SPSS11.5 for Windows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在调节放松情况下,随着近视度数增加,暗瞳直径明显减小(P<0.05),各组间晶状体厚度差异无显著性,前房深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随着阅读距离的减小,调节运用的增加,各组前房深度变浅值、晶状体厚度变厚值、暗瞳直径变小值均显著增加(P<0.01)。③随着近视度数增高,诱发3D调节时前房深度变浅值显著增加(P<0.01),晶状体厚度变厚值明显增加(P<0.05),暗瞳直径变小值差异无显著性。④随着近视度数增高,诱发6D调节时前房深度变浅值显著增加(P<0.01),晶状体厚度变厚值明显增加(P<0.05),暗瞳直径变小值显著增加(P<0.01)。结论在青少年中,随近视程度加深,阅读距离减小,运用调节量的增加可引起眼前房显著变浅,晶状体明显变厚;暗瞳直径缩小值在诱发6D调节时随近视度数增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近视 阅读距离 眼前段结构 眼前 oct
下载PDF
眼前节全景OCT在白内障术后隐匿性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何静 姚晓明 +1 位作者 黎明 罗康怡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2-734,共3页
目的 采用眼前节全景OCT (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S-OCT)观察白内障手术后隐匿性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发生、位置和范围,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9月间在深圳市眼科医院采用眼前节全景OC... 目的 采用眼前节全景OCT (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S-OCT)观察白内障手术后隐匿性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发生、位置和范围,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9月间在深圳市眼科医院采用眼前节全景OCT对22例白内障术后出现难治性角膜水肿的术眼进行观察,发现是否存在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情况,并确定脱离的部位和累及的范围.结果 发现8例不同程度的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其中7例发生在角膜手术切口附近.结论 对白内障术后出现难治性角膜水肿的患者术眼进行眼前节全景OCT检查,有助于发现不同程度的隐匿性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后弹力层脱离 白内障术后 眼前全景oct
原文传递
五种检查仪器对角膜水平直径测量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小兰 龚芮 +1 位作者 王顺清 黄永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04-708,共5页
目的:分析五种角膜直径测量方法对角膜水平直径测量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纳入2018-02/03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行双眼ICL植入的患者25例50眼,术前分别采用规尺、眼前节分析系统SIRIUS、IOL Master500、眼前节OCT和UBM 5种方法测量... 目的:分析五种角膜直径测量方法对角膜水平直径测量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纳入2018-02/03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行双眼ICL植入的患者25例50眼,术前分别采用规尺、眼前节分析系统SIRIUS、IOL Master500、眼前节OCT和UBM 5种方法测量角膜水平直径,比较5种方法测量结果的相关性及一致性。结果:规尺、眼前节分析系统SIRIUS、IOL Master500、眼前节OCT和UBM测量的角膜水平直径分别为11.54±0.30、11.77±0.33、11.98±0.33、11.63±0.35、11.53±0.34mm(P<0.05),q检验结果显示规尺法与UBM法、眼前节OCT法,UBM法与眼前节OCT法测量的WTW值之间均无差异(P>0.05),直线相关分析发现五种检查方法测量值之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Bland-Altman分析发现,规尺与SIRIUS、UBM、眼前节OCT检查值的95%LoA上下限绝对值均≤0.50mm。结论:五种测量角膜水平直径的结果,规尺与SIRIUS,UBM和前节OCT的结果可以互换,其他结果不能互换。IOL Master500测量值最大,不宜作为测量角膜水平直径大小的诊断依据,其他测量设备检查结果应结合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水平直径 规尺 SIRIUS眼前分析系统 IOL Master500 眼前节oct 超声生物显微镜 一致性分析
下载PDF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后前房及房角形态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仲(综述) 张祎草(综述) 王宁利(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4-178,共5页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LPI)通过部分解除瞳孔阻滞,增宽周边前房角,降低眼压而成为青光眼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LPI术后前房角形态的检测参数是评价LPI治疗效果的主要指标。随着检测手段的进步,目前对LPI手术前后前房及房角形态的评价...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LPI)通过部分解除瞳孔阻滞,增宽周边前房角,降低眼压而成为青光眼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LPI术后前房角形态的检测参数是评价LPI治疗效果的主要指标。随着检测手段的进步,目前对LPI手术前后前房及房角形态的评价正在逐渐深入。已有的房角检查方法包括前房角镜、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眼前节OCT(AS—OCT)以及Pentacam等,每种方法均可获得其各自的评价参数,但也存在一定限制。就LPI术后上述检查方法在评价前房及房角形态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总结,同时总结LPI术后前房和前房角结构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 前房角 前房角镜 超声生物显微镜 眼前节oct
下载PDF
LASIK与Epi-LASIK两种屈光手术前后前房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谷浩 蒋浩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1077-1079,共3页
目的:研究Epi-LASIK及LASIK手术前后患者前房的变化情况。方法:30例屈光异常选择手术患者,随机分为LASIK手术组和Epi-LASIK手术组,各15例;LASIK手术组术中负压吸引5 s,Epi-LASIK手术组术中负压吸引25 s,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 目的:研究Epi-LASIK及LASIK手术前后患者前房的变化情况。方法:30例屈光异常选择手术患者,随机分为LASIK手术组和Epi-LASIK手术组,各15例;LASIK手术组术中负压吸引5 s,Epi-LASIK手术组术中负压吸引25 s,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前房角度值及中央前房深度,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前房角度值及中央前房深度的影响。结果:LASIK术中负压吸引对眼前房角度和中央前房的深度无明显影响,Epi-LASIK手术中负压吸引对前房角度及前房深度短时间内有轻微的、暂时的和可逆的改变,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屈光手术中负压吸引对患者术前术后前房变化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房 屈光不正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前房角度 前房深度 眼前节oct
下载PDF
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行YAG激光后囊切开术后人工晶状体的偏移及眼轴的改变(英文) 被引量:9
14
作者 高潮 吕帆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394-1398,共5页
目的:研究后发障患者在行YAG激光后囊切开术后人工晶体有无发生偏移,以及眼轴是否发生变化。方法:收集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不同时间段内发生后发性白内障患者14例18眼。所有患者在行YAG激光术前均先参照标准对数视力表验... 目的:研究后发障患者在行YAG激光后囊切开术后人工晶体有无发生偏移,以及眼轴是否发生变化。方法:收集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不同时间段内发生后发性白内障患者14例18眼。所有患者在行YAG激光术前均先参照标准对数视力表验光并获得最佳矫正视力,以眼前节OCT获得眼前段图像,并以CMOS测得眼轴。本研究中定义瞳孔所在的水平面与人工晶体的前表面所成的夹角为人工晶体偏移度(简称偏移度,单位:度)。完成相关检查后,对患者逐一行YAG激光后囊切开术,术后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滴术眼一次,术后1h,1wk后对患眼行验光,眼前节OCT及CMOS检查。分别记录患眼人工晶状体的偏移度、眼轴长度及最佳矫正视力,并以SPS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YAG激光术前各例眼的平均偏移度为2.896±2.286度,平均眼轴为23.56±0.55 mm;术后1h平均偏移度为4.702±2.991度,平均眼轴为23.40±0.59 mm;YAG术后1h较术前相比最佳矫正视力提高了平均3.72±1.74行。YAG术后1wk回访患者有9例12眼,此12眼的YAG术后1h的平均偏移度为3.175±1.791度,术后1wk的平均偏移度为3.434±1.835度。YAG术后1h与术前相比人工晶体偏移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h与术前相比眼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YAG术后1wk与术后1h人工晶体偏移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YAG术后1h较术前提高的最佳矫正视力行数与术后1h较术前人工晶体偏移度的差值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23。结论:后发障患者行YAG激光后囊切开术后人工晶体发生偏移,而眼轴长度几乎不变;且YAG术后人工晶体发生的偏移量越小,最佳矫正视力提高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G激光后囊切开术 人工晶体偏移度 眼前节oct 眼轴长度 最佳矫正视力 SPSS
下载PDF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后角膜植床厚度与角膜透明度相关性的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文丰 王骥 +4 位作者 许玲俐 裘婷婷 李真 胡启迪 刘小天 《实用防盲技术》 2019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采用眼前节OCT测量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后植床厚度,观察角膜植床厚度与角膜透明度相关性。方法临床病例系列研究,2012年9月至于2017年11月间,术后检查资料完整,56例56眼深板层角膜移植患者,术后三个月采用眼前节OCT对角膜植床进行生物... 目的采用眼前节OCT测量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后植床厚度,观察角膜植床厚度与角膜透明度相关性。方法临床病例系列研究,2012年9月至于2017年11月间,术后检查资料完整,56例56眼深板层角膜移植患者,术后三个月采用眼前节OCT对角膜植床进行生物测量,同时对角膜透明度进行分级,评估角膜植床厚度与角膜透明度的相关性。结果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后眼前节OCT测量植床厚度最小值28μm,最大值90μm,平均值(48.54±17.30)μm,术后角膜透明度分级,0级39眼,1级15眼,2级2眼,采用SPSS21.0软件统计二者相关性,相关系数r=0.77,P<0.01,二者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结论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后,随着植床增厚,与角膜透明度降低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前节oct 深板层角膜移植 角膜透明度
下载PDF
AS—OCT对白内障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分型初探 被引量:7
16
作者 潘裕锦 郭萍 +5 位作者 黎明 申晓丽 林宝涛 潘秉鸿 刘欣华 成洪波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7年第10期1008-1012,共5页
目的应用眼前节全景OCT(AS-OCT)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后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进行分型,以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26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出现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的... 目的应用眼前节全景OCT(AS-OCT)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后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进行分型,以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26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出现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的AS-OCT检查结果,根据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位置和范围进行临床分型,并统计各型所占的百分比,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和临床治疗方法。结果根据AS-OCT检查结果,发现26例(26只眼)患者不同程度的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均与手术切口有关。根据后弹力层脱离的位置和范围可分为三型:第一型为单纯型后弹力层脱离,脱离仅局限于手术切口处(脱离范围〈1/4角膜面积),占总病例数的69.20%(18/26),其中仅位于切口前唇下的局限性后弹力层脱离占42.30%(11/26),位于切口后唇下的局限性后弹力层脱离占26.90%(7/26);第二型为对称型后弹力层脱离,指脱离对称地出现于手术切口及切口对应侧的角膜缘区域(1/4角膜面积〈脱离范围〈1/2角膜面积),占总病例数的19.20%(5/26);第三型为完全型后弹力层脱离,指脱离的总范围超过1/2角膜面积,占总例数的11.50%(3/26)。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后出现角膜后弹力层脱离与手术切口密切相关,根据脱离的位置和范围对其进行分型,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前全景oct(AS—oct) 角膜后弹力层脱离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 白内障
原文传递
ICL-晶状体间距和虹膜张力对ICL术后并发白内障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于莉 黎明 +4 位作者 彭云 林宝涛 贺温玲 曾爱能 姚晓明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4-687,共4页
目的研究ICL(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晶状体的距离以及虹膜张力在ICL并发白内障中的意义。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06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患者,采用眼前段全景OCT观察并发白内障患者ICL在后房的位置变... 目的研究ICL(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晶状体的距离以及虹膜张力在ICL并发白内障中的意义。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06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患者,采用眼前段全景OCT观察并发白内障患者ICL在后房的位置变化,并采用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与无并发白内障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瞳孔散大后,ICL并发白内障患者的ICL周边部距晶状体前表面最小间距(D3值)为(77.75±8.70)μm,变化范围69.05~86.45μm;ICL合并正常晶状体患者的D3值为(145.68±28.88)μm,变化范围116.8-174.56μm,二者进行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P=0.00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CL并发白内障患者D2-D1值(虹膜张力差)为(321±21.31)μm,变化范围299.69-342.31μm;ICL术后透明晶状体患者的D2-D1值为(286.32±60.46)μm,变化范围225.86-346.78μm,P=0.0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L周边部距晶状体前表面的最小间距(D3值)和虹膜张力差(D2-D1值)在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D3值大于116.8μm是相对安全的间距,发生并发性白内障的几率较小;当D3小于86.45μm和D2-D1值大于299.69μm时,并发性白内障的几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L 并发性白内障 虹膜张力 眼前节oct
原文传递
Ziemer FEMTO LDV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曹广义 薛劲松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Ziemer FEMTO LDV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特点。方法选取50例(100只眼)欲行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术中使用Ziemer FEMTO LDV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检查并记录相关资料,包括屈光度、角膜地形图、角膜厚度等。术... 目的探讨Ziemer FEMTO LDV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特点。方法选取50例(100只眼)欲行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术中使用Ziemer FEMTO LDV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检查并记录相关资料,包括屈光度、角膜地形图、角膜厚度等。术后1周,应用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测量水平方向上白到白的角膜参数,并分析角膜瓣水平方向的居中性、稳定性和均一性。结果角膜瓣的居中性:角膜瓣中心位置距离角膜中心位置差值为(0.29±0.20)mm。角膜瓣的稳定性:预定角膜瓣的水平直径和实际角膜瓣的水平直径差值为(1.04±0.49)mm。角膜瓣的均一性:角膜瓣平均厚度为(119.29±2.23)μm。角膜瓣水平方向不同位置的平均厚度分别为:距离角膜瓣中心点颞侧1.5mm、2.5mm、3.5 mm处分别为(118.94±2.34)μm、(119.14±2.65)μm、(119.53±2.77)μm,距离角膜瓣中心点鼻侧1.5 mm、2.5 mm、3.5 mm处分别为(118.98±2.55)μm、(119.38±2.47)μm、(119.77±2.64)μm。结论 LASIK手术中应用Ziemer FEMTO LDV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居中性良好,且中心定位偏移量与角膜散光无显著相关性,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角膜瓣厚薄均匀,大小预测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LASIK 角膜瓣 眼前节oct
原文传递
角膜穿通伤缝合发生角膜内表面对合不良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思颖 刘身文 +2 位作者 秦波 黎明 陈懿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53-955,共3页
目的 采用眼前节全景OCT研究角膜穿通伤缝合术后发生角膜内表面对合不良的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83例(83只眼)角膜穿通伤术后患者进行常规眼部检查及眼前节全景OCT检查.结果 眼... 目的 采用眼前节全景OCT研究角膜穿通伤缝合术后发生角膜内表面对合不良的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83例(83只眼)角膜穿通伤术后患者进行常规眼部检查及眼前节全景OCT检查.结果 眼前节全景OCT发现,23只眼发生角膜内表面对合不良,发生率为27.7% (23/83).OCT显示为角膜基质水肿,角膜内皮面连续性中断,可以有内皮面成角或形成三角形空隙.结论 对角膜穿通伤缝合术后患者进行眼前节全景OCT检查,有助于发现角膜内表面对合不良的情况,对于评估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方案及预后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穿通伤 眼前全景oct 角膜内表面对合不良
原文传递
蚕蚀性角膜溃疡发生隐匿性穿孔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黎明 姚晓明 +2 位作者 彭云 林宝涛 曾爱能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57-859,共3页
目的采用眼前节全景OCT研究蚕蚀性角膜溃疡发生隐匿性穿孔的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眼前段全景OCT观察蚕蚀性角膜溃疡,发现溃疡灶内口角膜组织缺损则定为隐匿性穿孔,并测量穿孔内径。结果眼前节全景OCT发现蚕蚀性角膜溃... 目的采用眼前节全景OCT研究蚕蚀性角膜溃疡发生隐匿性穿孔的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眼前段全景OCT观察蚕蚀性角膜溃疡,发现溃疡灶内口角膜组织缺损则定为隐匿性穿孔,并测量穿孔内径。结果眼前节全景OCT发现蚕蚀性角膜溃疡隐匿性穿孔的发生率为8.3%,穿孔内口直径最小为1.8mm,最大为4.5mm,平均为(3.1±0.97)mm。结论对蚕蚀性角膜溃疡患者进行眼前节全景OCT检查,有助于发现隐匿性穿孔的情况,对于评估患者的预后及手术方案的设计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蚀性角膜溃疡 眼前全景oct 隐匿性穿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