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1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持式免散瞳眼底照相在妊娠高血压患者眼底检查中的价值
1
作者 查汝勤 王琼 +1 位作者 刘辉 李才锐 《大理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手持式免散瞳眼底照相在妊娠高血压患者眼底检查中的价值。方法:以111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桌面式免散瞳眼底照相、手持式免散瞳眼底照相及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以桌面式免散瞳眼底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其余2... 目的:探讨手持式免散瞳眼底照相在妊娠高血压患者眼底检查中的价值。方法:以111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桌面式免散瞳眼底照相、手持式免散瞳眼底照相及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以桌面式免散瞳眼底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其余2种眼底检查方法识别妊娠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并进行Kappa检验。结果:手持式免散瞳眼底照相、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对视网膜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80.18%、76.58%,与桌面式免散瞳眼底照相检出率(82.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持式免散瞳眼底照相的敏感度为94.57%,特异度为89.47%,准确率为93.69%,Kapp值为0.79;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的敏感度为88.04%,特异度为78.95%,准确率为86.48%,Kapp值为0.58。结论:手持式免散瞳眼底照相能够客观真实反映眼底病变,可作为妊娠高血压患者眼底检查方法,尤其在需要连续监测的床边眼底检查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桌面式免散瞳眼底照相 手持式免散瞳眼底照相 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 妊娠高血压 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全视野视网膜电图联合眼底照相对视网膜脱离术前视功能的评价
2
作者 路星 郜雪燕 +2 位作者 李晓俊 纪康康 董凯 《临床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全视野视网膜电图(F-ERG)联合超广角扫描激光眼底成像术对视网膜脱离(RD)术前的视功能客观评价意义。方法对16例RD患者的16只眼进行F-ERG及眼底照相检测,采用ERG-JET电极,评估患者在明适应和暗适应条件下视网膜的总体功能,并与... 目的探讨全视野视网膜电图(F-ERG)联合超广角扫描激光眼底成像术对视网膜脱离(RD)术前的视功能客观评价意义。方法对16例RD患者的16只眼进行F-ERG及眼底照相检测,采用ERG-JET电极,评估患者在明适应和暗适应条件下视网膜的总体功能,并与视网膜脱离范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视网膜脱离区域与F-ERG暗视3.0反应的a波,暗视10.0反应的a波与b波呈负相关(P<0.05),与暗室震荡3.0反应的OS2,明视闪烁反应的N1-P1指标呈负相关性(P<0.05),与暗视震荡3.0反应的P2ms呈正相关(P<0.05)。结论全视野ERG能客观定量评价RD术前视功能,与视网膜脱离范围大小具有相关性,两种检查都可以作为术前评估患者眼部状态的客观功能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全视野视网膜电图 眼底照相 视网膜敏感性
下载PDF
佳能CR-2型眼底照相机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案
3
作者 熊伯通 李伟东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24年第1期69-72,共4页
介绍了佳能CR-2型眼底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分析了导致眼底照相机报故障码Err20、无法开机、图像有阴影等故障的原因,提出了快速有效的检修方法及处理方案,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眼底照相 设备维修 故障分析 预防性维护
下载PDF
超广角眼底照相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前检查的临床应用研究
4
作者 郭家箭 杨根兰 唐鹏钧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12期74-76,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CLARUS 500超广角眼底照相机和间接眼底镜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前的结果,评估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共40例(40眼),术前均进行散瞳下CLARUS 500超广角眼底照相机检查和散瞳... 目的对比分析CLARUS 500超广角眼底照相机和间接眼底镜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前的结果,评估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共40例(40眼),术前均进行散瞳下CLARUS 500超广角眼底照相机检查和散瞳后间接眼底镜检查,记录两种方法的术前检查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检查方法视网膜裂孔检出率Kendall Wa系数为0.842,两种检查方法存在显著的一致性,但两种检查方法检出不同类型的视网膜裂孔的数量存在差异,其中差异最大的是小圆孔及沙眼孔,其他类型裂孔的遗漏相对较少。结论CLARUS 500超广角眼底照相机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术前检查效果与间接眼底镜检查一致性显著,但可能会遗漏较周边的视网膜裂孔,尤其是周边视网膜的细小沙眼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角眼底照相 间接眼底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5
作者 林海峰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17期177-180,共4页
目的 分析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黄山昌仁医院收治的300例糖尿病疑似发生视网膜病变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检查,并将临床综合诊断当成金标准,对免散瞳... 目的 分析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黄山昌仁医院收治的300例糖尿病疑似发生视网膜病变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检查,并将临床综合诊断当成金标准,对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检查的符合率进行观察,分析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检查的实际检出情况。结果 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共检出9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出率为32.00%;将临床综合诊断当成金标准,阳性106例、阴性194例;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检查的符合率为82.67%(248/300),诊断灵敏度为70.75%(75/106),诊断特异度为89.18%(173/194)。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检查共检出9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其中Ⅰ期共36例,Ⅱ期共24例,Ⅲ期共20例,Ⅳ期共10例,Ⅴ期共4例,Ⅵ期共2例;Ⅰ期的诊断符合率为87.80%(36/41),Ⅱ期的诊断符合率为92.31%(24/26),Ⅲ期的诊断符合率为90.91%(20/22),Ⅳ期的诊断符合率为90.91%(10/11),Ⅴ期的诊断符合率为100.00%(4/4),Ⅵ期的诊断符合率为100.00%(2/2)。结论 在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筛查时,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检查的准确率较高,而且操作简单方便、价格便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筛查
下载PDF
眼底照相在DR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以及血清VEGF、TSP-1水平及意义
6
作者 刘润华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1期97-98,101,共3页
目的 探讨眼底照像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反应性蛋白-1(TSP-1)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在阳新县中医医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557例(1 114眼),均给予眼底照相、眼... 目的 探讨眼底照像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反应性蛋白-1(TSP-1)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在阳新县中医医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557例(1 114眼),均给予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同时检测DR与非DR患者血清VEGF、TSP-1水平。结果 眼底照相和FFA对DR检出率分别为67.68%和70.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底照相和FAA对DR分期的一致性Kappa值为0.770,P<0.05,两者一致性极佳;DR组患者血清VEGF高于非DR组(P<0.05),TSP-1低于非DR组(P<0.05);血清TSP-1诊断D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4(P<0.05),截断值为110.50 ng/L,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00%和72.00%。结论 眼底照相在DR早期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DR患者血清VEGF明显升高,而TSP-1水平降低,两者在DR早期诊断中可能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照相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小板反应性蛋白-1
下载PDF
免散瞳眼底照相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林秀琴 熊义斌 +4 位作者 肖键 徐亚娟 林少君 张志辉 廖国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5-138,共4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免散瞳眼底照相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筛查中的作用,为临床筛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12/2017-11确诊为糖尿病(DM)患者120例240眼为观察对象,由同一操作者逐一进行免散瞳眼底照相、散瞳后7方位眼底照相及眼底荧... 目的:观察并分析免散瞳眼底照相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筛查中的作用,为临床筛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12/2017-11确诊为糖尿病(DM)患者120例240眼为观察对象,由同一操作者逐一进行免散瞳眼底照相、散瞳后7方位眼底照相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国际临床分级为标准,采取盲法由同一医师分别对以上三项检查进行阅片、分级并记录。最后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为金标准,分别对前两种方法与眼底荧光造影的结果进行对比性研究,计算每种方法对不同程度的DR的敏感度、特异度、Youden指数、Kappa值,筛选出简单易行、有效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方法。结果:通过眼底血管造影筛查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68眼(70. 0%),散瞳后眼底照相筛查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60眼(66. 7%),免散瞳眼底照相筛查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56眼(65. 0%)。不同方法筛查出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结果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对不同程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筛查时,免散瞳眼底照相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 9%、90. 3%,与散瞳后眼底照相组的结果无明显差异。与金标准组(FFA)比较,其Youden指数(83. 14%)接近于1,结果可靠度高,Kappa=0. 81,检验具有一致性。对中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筛查时,免散瞳眼底照相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的分别是90. 6%、95. 5%,与散瞳后眼底照相结果无明显差异。与金标准组比较,免散瞳眼底照相的Youden指数为86. 09%,结果可靠度高,Kappa=0. 86,检验具有一致性。结论:免散瞳眼底照相作为一种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简单、准确率高的可行性方法。此项检查简单易行,无风险,可培训专科技师进行多点操作,借助如今方便的网络传输图像至有经验的眼科医师阅片、诊断,方便快捷,让患者就近诊治,避免了来回奔波的辛劳,对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散瞳眼底照相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筛查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应用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夏伟 王利 +3 位作者 李蓬秋 张学军 杨艳 杨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2267-2269,共3页
目的:应用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患病情况进行筛查,并探讨DR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0-11/2011-12期间在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768例2型DM患者。对... 目的:应用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患病情况进行筛查,并探讨DR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0-11/2011-12期间在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768例2型DM患者。对所有患者采用免散瞳眼底照相机进行双侧眼底照相,并根据2002年DR国际临床分期标准将患者分为两组:DR组和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on-diabetic retinopathy group,NDR)。采集病史,测量身高、体质量和血压,测定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血脂、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和尿酸(uric acid,UA)。结果:选取768例DM患者中DR患者317例,检出率为41.3%,女性DM患者DR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45.2%vs 37.6%,P<0.05)。与NDR组相比,DR组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FPG、甘油三酯(TG)、HbA1c、UA水平较高(P<0.05)。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显示,病程、性别、SBP和HbA1c为DM患者发生D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M患者常常并发DR,其发生与病程、性别、血压和血糖关系密切。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是一种较理想的DR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免散瞳眼底照相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单视野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彬彬 曾敏 +3 位作者 胡莉群 刘玲玲 张赣华 吴东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334-1337,共4页
目的:单视野免散瞳眼底照相和散瞳直接眼底镜检查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相比较,评价其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93例186眼,先后进... 目的:单视野免散瞳眼底照相和散瞳直接眼底镜检查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相比较,评价其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93例186眼,先后进行单视野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散瞳直接眼底镜检查和FFA,以FFA诊断结果作为比较标准,评价单视野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和散瞳直接眼底镜筛查D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单视野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检出D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4%和94.7%,而散瞳直接眼底镜检出D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4.2%和84.2%。当把筛查阈值下调至中度非增殖性DR(M-NPDR)后,单视野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检出D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提高为88.9%和98.4%,散瞳直接眼底镜检出D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均有提高,分别为71.5%和96.7%。结论:单视野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是筛查DR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免散瞳眼底照相 敏感性和特异性 筛查
下载PDF
免散瞳眼底照相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10
作者 柳力敏 刘磊 +2 位作者 黄乐乐 胡悦东 陈蕾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对比免散瞳彩色眼底照相技术与直接检眼镜检查方法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社区流行病学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调查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3个社区糖尿病患者88例(176眼),对其进行免散瞳彩色眼底照相检查以及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 目的探讨对比免散瞳彩色眼底照相技术与直接检眼镜检查方法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社区流行病学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调查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3个社区糖尿病患者88例(176眼),对其进行免散瞳彩色眼底照相检查以及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并对其病变进行分级,分析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诊断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16例。其中,使用免散瞳彩色眼底照相技术查出26眼,使用直接检眼镜检查查出28眼。免散瞳彩色眼底照相与直接检眼镜检查在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上具有一致性(P>0.05)。结论免散瞳彩色眼底照相技术可以应用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社区流行病学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流行病学筛查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免散瞳彩色眼底照相
下载PDF
彩色眼底照相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判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分期中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徐鼎 张小虎 +2 位作者 孙哲 刘晴雨 王方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79-782,共4页
背景 视网膜激光光凝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主要方法.临床上,DR患者是否需要接受全视网膜光凝(PRP)主要依据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而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受FFA检查,彩色眼底照相成为指导PRP治疗的主要指... 背景 视网膜激光光凝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主要方法.临床上,DR患者是否需要接受全视网膜光凝(PRP)主要依据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而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受FFA检查,彩色眼底照相成为指导PRP治疗的主要指征.因此研究彩色眼底照相与FFA在判断DR病程和分期中的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 目的 评估彩色眼底照相与FFA对判断DR临床分期的符合程度.方法采用患者自身对比研究设计.纳入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2型DR患者136例238眼,所有受检眼先行数码彩色眼底照相,对5张非立体、50°视野的照片进行拼图,然后行FFA检查.根据2003年国际DR临床分期标准分别对彩色眼底照相和FFA图像进行分析并行DR分期.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法对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238眼中,彩色眼底照相诊断为轻度非增生型DR(NPDR)者41眼,占17.2%;中度NPDR者48眼,占20.2%;重度NPDR者66眼,占27.7%;PDR者83眼,占34.9%.FFA诊断为轻度NPDR者48眼,占20.2%;中度NPDR者42眼,占17.6%;重度NPDR者46眼,占19.3%;PDR者102眼,占42.9%.两者在判断DR临床分期方面的一致性较好(κ=0.653,P<0.01).在判断非严重威胁视力的DR(NSTDR)和STDR方面,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好(κ=0.812,P<0.01). 结论 根据5张50°视野彩色眼底照相拼图对DR进行临床分期是一种简便、无创、可靠的方法,临床上可以替代FFA法进行PRP时机的预测,但在判断无血管灌注区、隐匿新生血管时应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并发症 视网膜病变 眼底照相 血管造影术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下载PDF
单视野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敏感性和特异性 被引量:15
12
作者 康立华 杨金奎 +2 位作者 王光璐 杨光燃 石敬 《医学研究杂志》 2007年第7期25-28,共4页
目的评价单视野免散瞳45°眼底照相与裂隙灯间接眼底镜相比,检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否达到英国糖尿病协会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标准(敏感性>80%,特异性>95%,技术失败率<5%)。方法对同时行免散瞳眼底照... 目的评价单视野免散瞳45°眼底照相与裂隙灯间接眼底镜相比,检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否达到英国糖尿病协会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标准(敏感性>80%,特异性>95%,技术失败率<5%)。方法对同时行免散瞳眼底照相及眼科专家散瞳间接眼底镜检查的73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以眼科专家间接眼底镜诊断结果作为参考标准,评价眼底照相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眼底照相检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9%和89.9%,检出需眼科进一步检查和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5.5%和100%,将眼底照相需眼科进一步检查和治疗的标准下调至中度非增生期后,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5%和84.2%。结论单视野免散瞳眼底照相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的有效工具,采用该方法筛查基本达到英国糖尿病协会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眼底照相 眼底 敏感性和特异性
下载PDF
免散瞳眼底照相机的精密调焦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运海 赵改娜 +1 位作者 张中华 顾一鸣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14-1019,共6页
为实现免散瞳眼底相机在被观测眼底图像较暗情况下的精确调焦,提出了双光楔裂像调焦方法。采用该调焦方法,将一条矩形狭缝视标投影成像到视网膜上,在双光楔的作用下,通过矩形狭缝上下两半部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同,根据上下两半条矩形狭缝... 为实现免散瞳眼底相机在被观测眼底图像较暗情况下的精确调焦,提出了双光楔裂像调焦方法。采用该调焦方法,将一条矩形狭缝视标投影成像到视网膜上,在双光楔的作用下,通过矩形狭缝上下两半部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同,根据上下两半条矩形狭缝在视网膜上所成像分离的方向和大小决定调焦的方向和调焦量的大小,将视网膜上两半条矩形狭缝像调焦到位于一条直线上。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直接观测眼底细节进行调焦来说,双光楔裂像调焦方法能使调焦精度提高50度(0.5 m-1)以上。这种调焦方法具有精确度高、操作简单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散瞳眼底照相 精确调焦 调焦方法 视网膜
下载PDF
免散瞳眼底照相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亚蓉 赵湜 +1 位作者 王红祥 王中京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34-1036,共3页
目的评价免散瞳眼底照相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9例(315眼)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荧光造影、免散瞳眼底照相、直接眼底镜检查,以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结果为标准,计算直接眼底镜检查与免散瞳眼底照相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目的评价免散瞳眼底照相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9例(315眼)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荧光造影、免散瞳眼底照相、直接眼底镜检查,以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结果为标准,计算直接眼底镜检查与免散瞳眼底照相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及与眼底荧光造影的诊断一致性。结果对于任意程度的DR检测,免散瞳眼底照相和直接眼底镜检查的敏感度分别是85.7%和64.1%,特异度分别是91.2%和75.6%,Youden指数分别是78.5%和42.1%,Kappa检验的一致性分别是79.3%和42.5%。以中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M-NPDR)为筛查阈值时,免散瞳眼底照相和直接眼底镜检查的敏感性分别是94.3%和66.8%,特异性分别是96.8%和94.1%,Youden指数分别是88.9%和61.3%,Kappa检验的一致性分别是63.6%和40.5%。结论对于检出任意程度DR及检出有高度视力丧失危险的DR,免散瞳眼底照相较直接眼底镜检查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且Kappa检验一致性好,是一种优化的DR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免散瞳眼底照相 眼底荧光造影
下载PDF
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在学龄前儿童眼底病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罗俊 谭艺兰 +2 位作者 杜芬 陈瑜 陶利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1179-1180,共2页
目的:观察免散瞳眼底照相机在检查中所见的学龄前儿童眼底病变的发病情况,并与直接检影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收集2012-04/2013-10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学龄前儿童3896例7760眼,采用日本Topcon TRC-NW300彩色荧光眼底照相机拍照... 目的:观察免散瞳眼底照相机在检查中所见的学龄前儿童眼底病变的发病情况,并与直接检影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收集2012-04/2013-10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学龄前儿童3896例7760眼,采用日本Topcon TRC-NW300彩色荧光眼底照相机拍照,图像及时保存,并进行直接检影镜检查。结果: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的检出率较直接检影镜高。3 896例7 760眼患儿中,检出41眼(1.05%)眼底异常者。其中视网膜有髓鞘神经纤维(24.39%)、牵牛花综合征(21.95%)、视网膜色素变性(14.63%)、先天性视网膜劈裂(12.20%);而儿童眼病非单一发生,常伴有视力异常(68.30%)、屈光异常(63.41%)、斜视(19.51%)。结论: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具有不用药物散瞳,学龄前儿童易于接受,图像结果即刻显示,能够直观、清晰显示眼底各种病变,对学龄前儿童眼病筛查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散瞳眼底照相 儿童眼病 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眼底照相法在下斜肌亢进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6
作者 陈遐 赵堪兴 +5 位作者 郭新 陈霞 朱丽娜 韩颖 宋春颖 张淑丽 《眼视光学杂志》 2008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目的以眼底照相为客观性定量检查方法,结合临床观察下斜肌功能异常(原发性下斜肌亢进,继发于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下斜肌亢进)患者手术前后的客观旋转状态,探讨其在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使用日本Canon眼底照像机拍摄眼底像,使用Au... 目的以眼底照相为客观性定量检查方法,结合临床观察下斜肌功能异常(原发性下斜肌亢进,继发于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下斜肌亢进)患者手术前后的客观旋转状态,探讨其在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使用日本Canon眼底照像机拍摄眼底像,使用Auto CAD R14绘图软件测量黄斑中心凹-视盘中心夹角度数(forea-disc angle,FDA)。其中正常人70例(140眼),下斜肌功能亢进患者29例(58眼)。结果本研究中正常人的FDA为:右眼5.24°±2.63°,左眼6.68°±2.86°,双眼总FDA为11.92°±4.24°,双眼之差为3.11°±2.11°。18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中16例(占89%)的FDA超出正常值范围,11例原发性下斜肌亢进患者中9例(占82%)的FDA超出正常值范围,表现为外旋转斜视。V征与外旋转有关。斜肌手术后眼底的FDA均趋于正常。下斜肌亢进的程度越强,V现象越明显,眼底照相显示的FDA超出正常值越多,术后改善得越明显。结论眼底照相技术可以客观描述旋转斜视患者的眼球旋转状态,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有指导意义,也可对手术效果做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照相 黄斑中心凹-视盘中心夹角度数 旋转 斜视 下斜肌异常
下载PDF
免散瞳眼底照相筛查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意义 被引量:9
17
作者 林秀琴 熊义斌 +4 位作者 肖键 徐亚娟 林少君 张志辉 廖国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6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究免散瞳眼底照相筛查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150例(300只眼)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探究,对患者行免散瞳彩色数码眼底照相技术筛查,根据患者的不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情况进行分期,按照病程情况分类统计患者的... 目的探究免散瞳眼底照相筛查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150例(300只眼)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探究,对患者行免散瞳彩色数码眼底照相技术筛查,根据患者的不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情况进行分期,按照病程情况分类统计患者的发病率;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达到Ⅲ期及以上的患者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FA)检查,比较分析2种不同检查方式的有效情况。结果 150例(300只眼)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免散瞳眼底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患有不同程度视网膜病变的占31.67%(95/300)。病程<1、1~、5~、10~、>20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出率分别为14.58%、17.31%、25.00%、42.16%、48.00%。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和FFA检查的诊断一致性较高(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在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筛查过程中,可以使用免散瞳眼底照相进行筛查,检测效果与FFA效果一致性较高,且操作简便,进一步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散瞳眼底照相 分期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蒋升 张莉 克麦尔.艾则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2037-2039,共3页
目的:评估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与直接眼底镜检查作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筛查方法时与金标准荧光造影的比较性研究,并将比较后的数据统计分析,计算每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KAPPA值以筛选出快捷、高效的DR筛查... 目的:评估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与直接眼底镜检查作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筛查方法时与金标准荧光造影的比较性研究,并将比较后的数据统计分析,计算每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KAPPA值以筛选出快捷、高效的DR筛查方法。方法:对54例(105眼)在我院门诊就诊或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散瞳直接眼底镜检查、免散瞳眼底照相及眼底荧光造影检查,而后分别对直接眼底镜检查和眼底荧光造影、免散瞳眼底照相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结果统计分析。结果:在检出DR的结果中,直接眼底镜检查和免散瞳眼底照相的敏感度分别是63.4%、86.8%,特异度分别是76.9%、92.3%,Youden指数分别是41.1%、79.1%,卡帕检验的一致性分别是41.9%、80.7%。在检出有高度视力丧失危险的DR结果中,直接眼底镜检查和免散瞳眼底照相的敏感性分别是65.5%、93.1%,特异性分别是94.7%、97.4%,Youden指数分别是60.3%、90.5%,卡帕检验的一致性分别是39.1%、61.2%。结论:对于检出DR及检出有高度视力丧失危险的DR病变,免散瞳眼底照相较直接眼底镜检查有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并卡帕检验的一致性好,结合临床考虑,认为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可以作为DR的一种优化的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散瞳眼底照相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筛查
下载PDF
RetCam 3小儿广角眼底照相系统对早产儿进行眼底筛查的护理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玉兰 陈立 +1 位作者 姜丽莉 邓燕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7年第8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使用RetCam 3小儿广角眼底照相系统进行眼底筛查的护理配合。方法应用RetCam3小儿广角眼底照相系统为137例早产儿进行眼底筛查,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69)和对照组(n=68)。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早产儿使用RetCam 3小儿广角眼底照相系统进行眼底筛查的护理配合。方法应用RetCam3小儿广角眼底照相系统为137例早产儿进行眼底筛查,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69)和对照组(n=68)。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检查前对早产儿进行2min头面部抚触按摩。观察并记录2组患儿筛查前、中、后的反应,统计筛查时间、眼部损伤以及筛查后不良情绪的发生情况。结果筛查前主要为扩瞳药的反应;筛查中主要为患儿抵抗、剧烈哭闹、呼吸暂停等情绪反应;筛查后主要表现为眼睑、结膜、角膜的损伤。观察组筛查时间、不良情绪以及眼部损伤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RetCam 3小儿广角眼底照相系统进行眼底筛查,积极的护理配合加适当的抚触按摩可减少患儿检查中的抵抗、哭闹等不良情绪,减少筛查时间,降低检查后眼部损伤,也可使医护患关系更为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RETCAM 3小儿广角眼底照相系统 眼底筛查 抚触
下载PDF
彩色眼底照相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筛查中的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芙蓉 袁宏志 +3 位作者 张鑫 吕益荣 王银利 谢晓敏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918-920,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眼底照相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糖尿病患者280例(560眼)依病程长短分4组,均在散瞳后行直接眼底镜和彩色眼底照相检查。结果用彩色眼底照相诊断视网膜病变率(50.5%)明显优于直接眼底镜检查(39.0%,P&l... 目的探讨彩色眼底照相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糖尿病患者280例(560眼)依病程长短分4组,均在散瞳后行直接眼底镜和彩色眼底照相检查。结果用彩色眼底照相诊断视网膜病变率(50.5%)明显优于直接眼底镜检查(39.0%,P<0.01);病程<5或5~10年的糖尿病患者,用彩色眼底照相诊断视网膜病变明显优于直接眼底镜检查(P<0.01)。结论彩色眼底照相诊断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检出率较高,是早期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指导治疗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直接眼底 彩色眼底照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