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2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弱视患者术后临床疗效观察
1
作者 谭华霞 杜玲芳 +2 位作者 何芳 宋伟琼 孙小叶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观察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弱视患者的术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行眼外肌本体感受器破坏术的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弱视的13例患者,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 目的观察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弱视患者的术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行眼外肌本体感受器破坏术的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弱视的13例患者,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眼球震颤频率、眼球震颤幅度、眼球震颤强度、立体视功能、手术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结果患者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术后的眼球震颤频率、眼球震颤幅度、眼球震颤强度较术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眼球震颤频率、眼球震颤幅度、眼球震颤强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立体视定性结果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立体视定量结果均较术前提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的立体视定量结果较与术后1个月的立体视定量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3例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为7.69%,满意度为84.62%。结论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球震颤程度,立体视功能均能得到明显改善,手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眼球震颤 弱视 眼外肌本体感受器破坏术
下载PDF
双眼先天性眼球震颤及葡萄膜缺损合并白内障手术治疗1例
2
作者 惠开荣 马雅玲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14-214,F0003,共2页
1病例资料先天性虹膜脉络膜缺损是一种眼球的先天发育缺陷,导致部分组织缺损,在临床上并不多见。现将双眼先天性眼球震颤及葡萄膜缺损合并白内障手术治疗1例报告如下。患者杨某,男,59岁,自幼双眼视力差,近3年视力下降并逐渐加重。于2023... 1病例资料先天性虹膜脉络膜缺损是一种眼球的先天发育缺陷,导致部分组织缺损,在临床上并不多见。现将双眼先天性眼球震颤及葡萄膜缺损合并白内障手术治疗1例报告如下。患者杨某,男,59岁,自幼双眼视力差,近3年视力下降并逐渐加重。于2023年11月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门诊就诊。患者平素体健,智力正常,否认父母近亲结婚,无家族遗传病史,否认眼部外伤史及手术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眼球震颤 虹膜脉络缺损 白内障
下载PDF
浅谈眼球震颤以及相关治疗
3
作者 林奕贤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4年第3期89-93,共5页
眼球震颤(nystagmus)是一种不自主、有节律性、往返摆动的眼球运动。由于无法持续性地注视目标,眼球缓慢向一侧移动偏离了注视目标(慢相),之后出现快速地纠正性眼球回跳运动(快相)。眼球震颤(单眼或双眼的非自主节律性震荡)可能是病理... 眼球震颤(nystagmus)是一种不自主、有节律性、往返摆动的眼球运动。由于无法持续性地注视目标,眼球缓慢向一侧移动偏离了注视目标(慢相),之后出现快速地纠正性眼球回跳运动(快相)。眼球震颤(单眼或双眼的非自主节律性震荡)可能是病理性传入视觉通路受损,或者是眼球运动控制障碍的表现[1]。眼球震颤可以是单眼的,也可以是双眼发病,表现为非自主节律性眼球的震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球震颤 眼球运动 视觉通路 节律性 持续性 纠正性 病理性
下载PDF
动静态视知觉训练联合RGPCL矫正眼球震颤合并屈光不正1例
4
作者 阳汐阳 徐莉 曾锦 《新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457-460,共4页
通过分析总结1例眼球震颤合并高度屈光不正病例,探讨动静态视知觉训练联合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GPCL)的应用价值,以指导临床治疗。回顾性分析1例应用视知觉训练联合RGPCL治疗眼球震颤伴高度屈光不正的患儿,治疗1年后患儿双眼视力提升... 通过分析总结1例眼球震颤合并高度屈光不正病例,探讨动静态视知觉训练联合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GPCL)的应用价值,以指导临床治疗。回顾性分析1例应用视知觉训练联合RGPCL治疗眼球震颤伴高度屈光不正的患儿,治疗1年后患儿双眼视力提升至1.0,眼球震颤及屈光度得到有效控制,并出现精细立体视。对于眼球震颤合并高度屈光不正患者,动静态视知觉训练联合RGPCL具有一定潜在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球震颤 屈光不正 视知觉训练 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 精细立体视
下载PDF
先天性眼球震颤
5
作者 杨景存 《家庭医学(上半月)》 1996年第6期28-29,共2页
先天性眼球震颤称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简称先天眼震(CN)。 CN发病都很早,有的出生时就有,有的则于生后早期发病,如生后数月或半岁甚至1岁左右发病。由于CN没有明显痛苦和不适,也无全身方面的其他异常,因而患者本人和父母亲属等往往不... 先天性眼球震颤称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简称先天眼震(CN)。 CN发病都很早,有的出生时就有,有的则于生后早期发病,如生后数月或半岁甚至1岁左右发病。由于CN没有明显痛苦和不适,也无全身方面的其他异常,因而患者本人和父母亲属等往往不能说出具体发病时间。不少病人是当和别人对视时被偶然发现或当体检时被意外发现。 CN的主要表现为眼球不停的来回摆动,即眼球震颤。这是一种不自主的而且比较有规律的两眼共轭运动,以水平震颤即眼球左右摆动者为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眼球震颤 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 非手术治疗 先天性眼球震颤 眼外肌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手术方法 局麻手术 电子显微镜检查 来回摆动
下载PDF
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裴重刚 邵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1446-1447,共2页
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的特点为内斜视前先有眼球震颤,双侧外展神经假性麻痹以及当注视眼由内转位向外转位运动时,出现显性眼球震颤。本文结合临床资料就其发病率、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手术方法作了简要讨论。
关键词 内斜视 弱视 眼球震颤 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
下载PDF
先天性眼球震颤检查及手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王为农 严宏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34-236,共3页
先天性眼球震颤(congenital nystagmus.CN)是指出生或生后2~4月内出现的一种不自主性眼球运动.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各种检查手段引入CN的研究领域,如视觉电生理,眼震电图频谱分析,电子计算机,实现了对CN患者精确、完整地定量评估.... 先天性眼球震颤(congenital nystagmus.CN)是指出生或生后2~4月内出现的一种不自主性眼球运动.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各种检查手段引入CN的研究领域,如视觉电生理,眼震电图频谱分析,电子计算机,实现了对CN患者精确、完整地定量评估.手术治疗在传统的术式基础上也有了大的改进.本文扼要综述近年来对CN患者的检查方法和手术治疗的一些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球震颤电图 眼外科手术 眼球震颤
下载PDF
手术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斜视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常敏 张丽军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451-452,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眼球震颤 手术治疗 斜视 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 治疗不当
下载PDF
肌延伸术治疗不规则先天性眼球震颤手术疗效探讨(附38例报告)
9
作者 徐国兴 王婷婷 +5 位作者 林鸿 郑绍斌 林雯 郑卫东 朱益华 林发森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27-28,共2页
目的 为探讨不规则先天性眼球震颤手术的疗效。方法 采用四条水平肌肌延伸术对 38例不规则先天性眼球震颤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38例不规则先天性眼球震颤肌延伸术后正前方眼震值平均减低 3.5mm,正前方平视残留 0 .5~ 1 mm眼震值。... 目的 为探讨不规则先天性眼球震颤手术的疗效。方法 采用四条水平肌肌延伸术对 38例不规则先天性眼球震颤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38例不规则先天性眼球震颤肌延伸术后正前方眼震值平均减低 3.5mm,正前方平视残留 0 .5~ 1 mm眼震值。术后随访半年 ,无明显回退。结论 采用肌延伸术治疗不规则先天性眼球震颤 ,可明显减低正前方眼震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球震颤 手术治疗 肌延伸术 先天性眼球震颤 疗效
下载PDF
FRMD7基因所致X连锁特发性先天性眼球震颤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段文华(综述) 胡敏(审校) 《眼科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563-570,共8页
特发性先天性眼球震颤(idiopathic congenital nystagmus,ICN)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患者常有明显的特征性的眼部异常,多伴有学习、社交障碍,对其身心健康影响较大。ICN遗传倾向明显,多表现为X染色体连锁(显性或隐性),目前研究发现以FR... 特发性先天性眼球震颤(idiopathic congenital nystagmus,ICN)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患者常有明显的特征性的眼部异常,多伴有学习、社交障碍,对其身心健康影响较大。ICN遗传倾向明显,多表现为X染色体连锁(显性或隐性),目前研究发现以FRMD7基因突变致病较为显著。近10余年来,国内外学者们在遗传学方面针对ICN和FRMD7基因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结果。本文就2006年以来研究者们在FRMD7基因所致X连锁ICN的突变类型及位点作一总结,归纳并探讨FRMD7突变可能的致病机制,旨在为学者们提供以往研究结果的查证和未来研究方向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先天性眼球震颤 先天性运动型眼球震颤 特发性婴幼儿眼球震颤 X连锁 FRMD7 遗传学
下载PDF
先天性眼球震颤眼球运动波形的相图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娟 史学锋 +2 位作者 张伟 吴志强 赵堪兴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0-334,共5页
背景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的眼球运动波形表现各异,其时间动力学的非线性特征复杂,常规的时间序列波形图不便于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及评估。眼球运动系统是非线性反馈控制系统,而相图法是一种用于描绘非线性系统运动特征的分析技术,但... 背景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的眼球运动波形表现各异,其时间动力学的非线性特征复杂,常规的时间序列波形图不便于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及评估。眼球运动系统是非线性反馈控制系统,而相图法是一种用于描绘非线性系统运动特征的分析技术,但相图法在先天性眼球震颤检测中的应用尚未见报道。目的尝试建立先天性眼球震颤眼球运动波形的相图法分析技术,为先天性眼球震颤的临床诊断与定量评估提供新的方法。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观察设计,纳入2012年4月至2013年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的25例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其中先天性运动性眼球震颤(CMN)患者12例,隐性眼球震颤(LN)患者13例。所有患者行视频眼动图(VOG)检查,对VOG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后,采用Matlab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每个眼动波形周期的相位图,并从相位图上测得周期位移(CPS)、慢相峰值速度(SPV)及其标准化值(SSPV)、快相峰值速度(FPV)及其标准化值(SFPV)。比较先天性眼球震颤波形速度递增型和速度递减型的测量参数。结果先天性眼球震颤的眼球运动相图呈现周期性规律性往复运动轨迹,其慢相过程表现为密集带状轨迹,快相过程表现为稀疏环状轨迹。CMN的眼球运动波形以速度递增型为主,而LN的眼球运动波形以速度递减型为主,2种波形相图轨迹走行均呈顺时针方向。速度递增型CPS、SPV及FPV分别为(4.646±1.565)、(223.821±114.049)和(767.481±263.560)°/s,速度递减型CPS、SPV及FPV分别为(9.373±4.189)、(357.531±154.300)和(1148.706±541.362)°/s;速度递增型中SPV和FPV与CPS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FPV-CPS=0.685,P=0.000;rFPV-CPS=0.680,P=0.000);速度递减型中SPV和FPV与CPS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FPV-CPS=0.783,s=0.783,P=0.000;rFPV-CPS=0.803,P=0.000)。2种波形FPV均大于SP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速度递增型:t=6.558,P=0.000;速度递减型:t=5.068,P=0.000)。速度递增型SSPV为(48.062±15.365)。/s,略大于速度递减型的(41.099±17.027)。/s,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70,P=0.296);速度递增型SFPV为(171,186±47.825)。/s,大于速度递减型的(125.317±38.26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8,P=0.014)。结论相图法能够直观显示先天性眼球震颤眼球运动轨迹的周期性动态特征,便于测量其不同时相的运动幅度、速度等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眼球震颤/诊断 病理性眼球震颤/先天性 运动觉 眼球运动测定 相图 视频眼 动图 眼扫视
下载PDF
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检查诊断图解
12
作者 张国梅 《实用防盲技术》 2015年第2期80-81,F0002,F0003,F0004,共5页
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nystagmus blockage syndrome,NBS),是以婴儿早期发生眼球震颤伴有内斜视、代偿头位及假性展神经麻痹为特征的特殊类型的斜视。本征主要与婴幼儿型内斜视合并存在,患儿出生后可能患有先天性眼球震颤,利用持续辐辏... 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nystagmus blockage syndrome,NBS),是以婴儿早期发生眼球震颤伴有内斜视、代偿头位及假性展神经麻痹为特征的特殊类型的斜视。本征主要与婴幼儿型内斜视合并存在,患儿出生后可能患有先天性眼球震颤,利用持续辐辏作用来减轻或消除眼震,久之则引起继发性内斜视,内斜位的目的即为使眼震减弱,提高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球震颤阻滞 综合征 检查诊断 先天性眼球震颤 图解 内斜视 神经麻痹 代偿头位
下载PDF
先天性眼球震颤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9
13
作者 戴淑真 张黎 +2 位作者 王海山 张荻 王丽娅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49-752,共4页
背景先天性眼球震颤是严重影响患者视觉功能的眼科疾病,但目前对其临床特征完整描述的相关报道尚少见。目的分析先天性眼球震颤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的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1年8月在河南省眼科研究所就诊的先天性眼球... 背景先天性眼球震颤是严重影响患者视觉功能的眼科疾病,但目前对其临床特征完整描述的相关报道尚少见。目的分析先天性眼球震颤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的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1年8月在河南省眼科研究所就诊的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37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包括患者家系的系谱分析、眼球震颤类型观察、斜视度测定、视力检查、检影验光、立体视觉测定和对患者有无震动幻觉的调查。结果本组患者就诊的年龄分布以〉5~10岁及〉15~20岁者最多,分别占24.73%和24.20%。本组患者中知觉缺陷型眼球震颤172例,运动缺陷型眼球震颤204例。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中最常见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水平眼球震颤为最常见的眼球震颤类型,占73.94%,其次为垂直眼球震颤,占10.11%。本组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中斜视的患病率为66.36%,知觉缺陷型患者与运动缺陷型患者间斜视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Ⅳ。=3.048,P=0.081)。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的双眼最佳矫正远视力均较差,知觉缺陷型患者双眼最佳矫正远视力明显低于先天性特发性患者(0.27±0.11VS0.5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495,P=0.000)。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屈光不正的患病率为77.62%,知觉缺陷型患者与运动缺陷型患者间屈光不正患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37,P=0.248);散光患病率为75.17%,显著高于近视和远视的患病率。65.18%的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无立体视觉或立体视觉值在3000"以上,运动缺陷型患者有立体视觉者明显多于知觉缺陷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58,P:0.008)。313例5岁以上的患者中36例有震动幻觉。结论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最常见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水平眼球震颤为其最常见的震颤类型;眼球震颤患者的斜视患病率高,视力和立体视觉较差,特别是知觉缺陷型患者;少数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有震动幻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球震颤/先天性 遗传方式 斜视 视力 立体视 震动幻觉
下载PDF
先天性眼球震颤的手术治疗及对比敏感度在疗效评价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布娟 杜伟 +3 位作者 梁晨 庞红蕾 林淑芳 王乐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研究改良Park术及眼外肌本体感受器切除联合眼外肌缩短术在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中的疗效及对比敏感度检查在评价眼球震颤手术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将82例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分为有中间带型(40例)和无中间带型(42例)两组。有中间带型眼... 目的研究改良Park术及眼外肌本体感受器切除联合眼外肌缩短术在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中的疗效及对比敏感度检查在评价眼球震颤手术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将82例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分为有中间带型(40例)和无中间带型(42例)两组。有中间带型眼球震颤患者施行改良的Park术,无中间带型眼球震颤患者施行眼外肌本体感受器切除联合眼外肌缩短术。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给予双眼矫正视力及对比敏感度检查。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眼位均为正位,且眼球转动各方向均不受限。40例有中间带型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术后1个月异常头位消失,第一眼位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均提高≥2行;对比敏感度在3周/度(cycle/degree,c·d-1)、6c·d-1、12c·d-1、18c·d-1空间频率下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均为P<0.05)。42例无中间带型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中,仅有7例患者双眼视力在术后1个月时提高≥2行(16.7%),但共有38例(90.5%)患者对比敏感度在各个空间频率上均较术前提高(均为P<0.05)。结论在改善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的异常头位及视功能方面,改良Park术与眼外肌本体感受器联合眼外肌缩短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比敏感度检查可用于客观评价先天性眼球震颤手术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眼球震颤 改良Park术 眼外肌本体感受器切除术 对比敏感度
下载PDF
儿童眼球震颤波形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白大勇 于刚 +3 位作者 胡守龙 王媛 褚慧慧 吴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74-777,共4页
目的评价儿童眼球震颤的类型、检测方法、红外视频眼球震颤仪对儿童眼球震颤波形的分析能力及眼球震颤与视力的关系。方法使用MG6B-5型手持式放大镜对148例(296眼)儿童眼球震颤患者检测。81例(162眼)患者行Y-Ⅱ眼球震颤仪检测,15例(30眼... 目的评价儿童眼球震颤的类型、检测方法、红外视频眼球震颤仪对儿童眼球震颤波形的分析能力及眼球震颤与视力的关系。方法使用MG6B-5型手持式放大镜对148例(296眼)儿童眼球震颤患者检测。81例(162眼)患者行Y-Ⅱ眼球震颤仪检测,15例(30眼)行EYELINK眼动仪检测。111例(222眼)患儿行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测。对75例(150眼)患儿的眼球震颤图检查和视力进行比较。结果先天特发性眼球震颤121例(242眼),中枢性眼球震颤5例(10眼),前庭性眼球震颤1例(2眼),眼源性眼球震颤21例(42眼)。眼球震颤频率为(2.88±1.37)Hz,振幅(7.88±5.22)度,震强(22.68±11.79)度×Hz。111例患儿矫正视力为0.32±0.22。75例患儿矫正视力与眼球震颤频率、振幅及震强无明显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儿童眼球震颤可以使用眼球震颤仪对震频、振幅、震强精确地量化检测,从而对指导病因及治疗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眼球震颤 视频眼震仪 波形
下载PDF
先天性眼球震颤手术效果的眼震电图评定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景存 曹木荣 +2 位作者 王国军 张志强 武亚东 《眼科研究》 CSCD 1991年第4期219-221,共3页
报告了21例先天性眼球震颤手术治疗前后眼震图对比情况,提示手术总有效率为76.2%,列举了典型病例的手术前后眼震图检查结果,并探讨了采用脑电图机作眼震图检查的方法和特点。
关键词 先天性眼球震颤 眼震电图 眼外科手术
下载PDF
用增加PARKS法手术治疗先天性运动缺陷型眼球震颤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为农 章应华 +2 位作者 张东果 杨新光 严宏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3-184,共2页
目的手术治疗先天性运动缺陷型眼球震颤的代偿头位,以期矫正眼位和头位倾斜,消除眼震和提高视力。方法用增加Parks(5、6、7、8mm)法手术治疗指征为代偿头位≥30°者;头位30°时手术量增加40%,头位45°时手术量增加6... 目的手术治疗先天性运动缺陷型眼球震颤的代偿头位,以期矫正眼位和头位倾斜,消除眼震和提高视力。方法用增加Parks(5、6、7、8mm)法手术治疗指征为代偿头位≥30°者;头位30°时手术量增加40%,头位45°时手术量增加60%。结果9例平均随访18月。头位、眼震强度和视力均明显改善;残余头位均<15°,全部治愈;眼震强度由术前平均37.34减少到术后平均3.40;视力增加2行以上者占83.3%。结论用增加Parks5、6、7、8mm)法手术治疗代偿头位≥30°的先天性运动缺陷型眼球震颤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眼球震颤 头位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先天性眼球震颤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亮亮 胡敏 江春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1940-1943,共4页
先天特发眼球震颤是以眼部表现为主的疾病,虽然不属于常见或多发病,但在临床上并非罕见,多见于婴幼儿,发病时间一般都在半岁以内。该病的特点为:发病早或发病时间不能确定,眼球不自主的持续跳动或摆动,极少患者有晃视感,大多数患者都有... 先天特发眼球震颤是以眼部表现为主的疾病,虽然不属于常见或多发病,但在临床上并非罕见,多见于婴幼儿,发病时间一般都在半岁以内。该病的特点为:发病早或发病时间不能确定,眼球不自主的持续跳动或摆动,极少患者有晃视感,大多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害,有的视力减低比较严重,而且不能矫正,较多患者有侧视现象和代偿头位表现,有的头部摇晃,还有的表现为频繁眨眼等代偿现象。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但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很多:发病年龄,眼震强度,代偿头位,休止眼位,视力,手术方式和手术量等。随着近年的发展,对该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们就一些问题做一简要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眼球震颤 发病机制 治疗方法
下载PDF
一个先天性眼球震颤家系致病基因的初步定位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志蓉 张宝荣 +4 位作者 丁美萍 夏昆 胡正茂 邓昊 夏家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7-440,共4页
为确定一个X染色体显性遗传先天性眼球震颤家系的致病基因与X染色体的连锁关系,选用X染色体上的DXS1214、DXS1068、DXS993、DXS8035、DXS1047、DXS8033、DXS1192和DXS1232共8个微卫星DNA标记对该家系进行基因扫描与基因分型,并利用LINK... 为确定一个X染色体显性遗传先天性眼球震颤家系的致病基因与X染色体的连锁关系,选用X染色体上的DXS1214、DXS1068、DXS993、DXS8035、DXS1047、DXS8033、DXS1192和DXS1232共8个微卫星DNA标记对该家系进行基因扫描与基因分型,并利用LINKAGE等软件包对基因分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该家系致病基因与X染色体的连锁关系。两点连锁分析时X染色体短臂4个基因座最大LOD值均小于-1,不支持与该家系致病基因连锁;X染色体长臂4个基因座中最大LOD值达到2,提示存在较大的连锁可能性。该家系的致病基因可初步定位于X染色体长臂,且提示Xq26~Xq28区间附近可能是先天性眼球震颤一个共同的致病基因座,但区间范围仍较大,仍须进一步选择合适的微卫星标记进行精确的定位以缩小候选基因的筛查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眼球震颤 基因定位 微卫星标记 连锁分析
下载PDF
伴有眼球震颤的近视患者行LASIK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秀瑾 吴玉潭 +1 位作者 李仙芝 李丽艳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1-291,共1页
关键词 LASIK治疗 近视患者 眼球震颤 疗效观察 相对禁忌证 疗效满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