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瞿小松及其混合室内乐《Mong Dong》新探 被引量:2
1
作者 谷玉梅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43-47,共5页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乐坛的“新潮音乐”中,作曲家瞿小松以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功底,融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创作的混合室内乐《MongDong》一经问世就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时过境迁,今日再睹该作品,发现这部混合室内乐不仅依旧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乐坛的“新潮音乐”中,作曲家瞿小松以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功底,融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创作的混合室内乐《MongDong》一经问世就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时过境迁,今日再睹该作品,发现这部混合室内乐不仅依旧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更堪称现今中国严肃音乐创作中的典范之作。再次探研可以看出,该作品所具有的“自然”音乐美学品格和极具“象征”意味的艺术表现手法,很值得今天的艺术家们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乐 瞿小松 严肃音乐 作曲技法 “新潮音乐” 音乐美学 作曲家 新探 民族文化 西方
下载PDF
新民族化音乐语言之探索——瞿小松中国吹管协奏曲《神曲》的技法初探
2
作者 何清涛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55-59,共5页
中国当代作曲家瞿小松创作的中国吹管协奏曲《神曲》,音乐语言独特,音响表现新颖,并具有浓郁的民族化风格,是中国当代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民族管弦乐作品。对其作曲技法进行初步的分析与研究,能使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中国当代音乐作品的音... 中国当代作曲家瞿小松创作的中国吹管协奏曲《神曲》,音乐语言独特,音响表现新颖,并具有浓郁的民族化风格,是中国当代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民族管弦乐作品。对其作曲技法进行初步的分析与研究,能使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中国当代音乐作品的音乐语言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小松 吹管协奏曲 神曲 核心音程 对称结构
下载PDF
主题素材的展衍方式--以瞿小松室内乐作品《MongDong》为例
3
作者 李琳 《黄河之声》 2017年第6期6-7,共2页
瞿小松,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最活跃和最有影响的作曲家之一。作品《Mong Dong》完成于1986年,作品中运用了很多"综合性"因素——数控化节奏和无节奏、音乐性语言和非音乐性语言、中国的民间音乐作为素材结合西方作曲技法等。本... 瞿小松,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最活跃和最有影响的作曲家之一。作品《Mong Dong》完成于1986年,作品中运用了很多"综合性"因素——数控化节奏和无节奏、音乐性语言和非音乐性语言、中国的民间音乐作为素材结合西方作曲技法等。本文从作品音高组织的展衍方式角度出发,对作品主题素材在各个段落间的展衍、纵向声部间的渗透的写作方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谱例图示结合论述的方法,从宏观以及局部上进行分析、归纳。通过对作品的音高组织探索,深入了解现代音乐的创作技法,以及主题素材在创作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小松 音高组织 五声调性 主题素材
下载PDF
传统与现代的支撑点 访中国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瞿小松 被引量:1
4
作者 姚睿 王茜 孙杨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4-90,共7页
瞿小松,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最活跃和最有影响的作曲家之一。1952年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1968—1972,在黔东南苗族山区插队务农。1972年,自学小提琴进入贵阳市京剧团任小提琴、中提琴手。1977年,考入中央音乐... 瞿小松,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最活跃和最有影响的作曲家之一。1952年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1968—1972,在黔东南苗族山区插队务农。1972年,自学小提琴进入贵阳市京剧团任小提琴、中提琴手。197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作曲,师从著名作曲家杜鸣心教授。在校期间便凭借作品《山歌》获美国齐尔品协会作曲比赛一等奖和中央音乐学院作曲比赛第一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作曲家 瞿小松 中国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支撑点 中央音乐学院 传统 电影
下载PDF
瞿小松及混合室内乐《MongDong》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大明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39-41,共3页
瞿小松对“后现代主义”是十分感兴趣的。他那种“综合的技法”和“混合的风格”与“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方法、艺术风格及审美观是相吻合的。他那种崇尚自然的审美追求与“后现代主义”中“向自然复归”的美学观是相通的。通过对混合室... 瞿小松对“后现代主义”是十分感兴趣的。他那种“综合的技法”和“混合的风格”与“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方法、艺术风格及审美观是相吻合的。他那种崇尚自然的审美追求与“后现代主义”中“向自然复归”的美学观是相通的。通过对混合室内乐《Mong Dong》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可以看到瞿小松的艺术实践不仅仅只限于作曲技法上的“综合”,而且还体现在他对艺术风格、审美趋向、文化哲学的把握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瞿小松 调性 无调性 数控化节奏 非数控化节奏
下载PDF
苗族音乐元素在瞿小松两部作品中的运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开 《北方音乐》 2013年第11期6-8,共3页
摘要:本论文通过对作曲家瞿小松《山歌》、《神曲》两部作品中民族音乐元素的分析,试图找到与苗族音乐中的相似性,并把飞歌、芦笙音乐、四面鼓舞与作品进行对比,并力图学习到作曲家如何利用苗族音乐中的调式、发音方式、和声结构与... 摘要:本论文通过对作曲家瞿小松《山歌》、《神曲》两部作品中民族音乐元素的分析,试图找到与苗族音乐中的相似性,并把飞歌、芦笙音乐、四面鼓舞与作品进行对比,并力图学习到作曲家如何利用苗族音乐中的调式、发音方式、和声结构与节奏形态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运用。同时通过列举法、对比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小松 《山歌》 《神曲》 苗族音乐 作曲技法
下载PDF
王西麟、陆培、瞿小松访谈:技法·个性·视野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思富 《福建艺术》 2013年第6期13-19,共7页
由福建省艺术研究院与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京沪闽’现代音乐创作研讨会"于2013年10月18日至20日在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行。会议邀请了北京、上海、福建三地的老、中、青三代作曲家30人,交流了39部作... 由福建省艺术研究院与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京沪闽’现代音乐创作研讨会"于2013年10月18日至20日在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行。会议邀请了北京、上海、福建三地的老、中、青三代作曲家30人,交流了39部作品。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部分作曲家的创作思想,会议期间,本刊编辑吴思富分别对代表三种学习背景与生活经历的三位与会作曲家进行了个别访谈。这三位作曲家是:在国内接受音乐教育并始终生活在国内的专业作曲家王西麟;先在国内接受音乐教育,而后有着15年美国留学及工作经历,最后又回到上海音乐学院担任教授的作曲家陆培;在国内接受音乐教育,后来以访问学者与自由职业者的身份在国外生活与创作的作曲家瞿小松。以下内容就是采访人根据访谈录音整理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西麟 技法 瞿小松 个性 创作实践 研究活动 新技术 感觉
下载PDF
现代汉诗杂记——读瞿小松《音乐杂记》共鸣 被引量:1
8
作者 沈奇 《艺术广角》 2005年第1期15-17,共3页
读瞿小松《音乐杂记》一文(2004年《读书》第1期),如闻天籁,脑海中翻翻滚滚,涌动许多感想。我不懂音乐,所治专业为现代汉诗理论与批评,似乎两不相干。可小松的文章,却让我多年思考中的一些现代诗学问题,豁然间有了明晰的理路,... 读瞿小松《音乐杂记》一文(2004年《读书》第1期),如闻天籁,脑海中翻翻滚滚,涌动许多感想。我不懂音乐,所治专业为现代汉诗理论与批评,似乎两不相干。可小松的文章,却让我多年思考中的一些现代诗学问题,豁然间有了明晰的理路,遂比照其体例,仿写一篇《现代汉诗杂记》,以作共鸣,并求证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诗 杂记 现代诗学 《读书》 共鸣 比照 文章 音乐 瞿小松
原文传递
命若琴弦——关于瞿小松的歌剧及其他 被引量:3
9
作者 钱仁平 《音乐爱好者》 2003年第7期22-28,共7页
《命若琴弦》是史铁生的一部短篇小说。
关键词 《命若琴弦》 史铁生 短篇小说 瞿小松 歌剧 脚本 改编 音乐创作
下载PDF
库塔克与瞿小松:一个音,足矣 被引量:2
10
作者 方小猫 《音乐爱好者》 2012年第4期38-41,共4页
库塔克:"有时候一个音就足够了。"瞿小松:"一个音,本身就已经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生命。"一个来自西方,一个来自东方,这两位当代作曲家分别运行在各自的轨迹之上,却通过极简的创作方式产生交集。一个音,在他们的手中就像一面双棱镜... 库塔克:"有时候一个音就足够了。"瞿小松:"一个音,本身就已经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生命。"一个来自西方,一个来自东方,这两位当代作曲家分别运行在各自的轨迹之上,却通过极简的创作方式产生交集。一个音,在他们的手中就像一面双棱镜,映照出自己,也投射出亦虚亦实的大千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小松 库塔 创作方式 作曲家
下载PDF
浅谈中国当代新潮音乐创作——以谭盾和瞿小松的创作为例
11
作者 高悉淼 《戏剧之家》 2018年第33期56-57,共2页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大批中国音乐创作者开始走出国门,接触世界的音乐和文化。文化的交融使得作曲家们跳出以往的创作范式,他们创作出的作品就像是混血儿一样,将中国传统和西方创作技法相融合,既让中国传...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大批中国音乐创作者开始走出国门,接触世界的音乐和文化。文化的交融使得作曲家们跳出以往的创作范式,他们创作出的作品就像是混血儿一样,将中国传统和西方创作技法相融合,既让中国传统的民族的文化得以传承、使作曲家们的思想得以传播,同时又加强了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开辟了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新篇章,中国当代新潮音乐由此诞生。本文以谭盾和瞿小松的创作为例,简要探讨了中国当代新潮音乐创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音乐 创作 改革开放 创新 新潮音乐 谭盾 瞿小松
下载PDF
瞿小松《抬头看》及其他
12
作者 柳进军 《民族音乐》 2019年第6期46-47,共2页
2019年秋,与回到贵阳的作曲家瞿小松先生相聚在南明河畔十里河滩。瞿小松作品众多,被认为是第五代作曲家中的佼佼者,是当代中国最有个性最有思想的作曲家之一。记得上一次的见面是在福州参加京沪闽现代音乐创作研讨会上。那一次,听了瞿... 2019年秋,与回到贵阳的作曲家瞿小松先生相聚在南明河畔十里河滩。瞿小松作品众多,被认为是第五代作曲家中的佼佼者,是当代中国最有个性最有思想的作曲家之一。记得上一次的见面是在福州参加京沪闽现代音乐创作研讨会上。那一次,听了瞿小松的专题讲座和音乐,印象中是交响合唱《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小松 交响合唱 现代音乐创作 《雨》 第五代 专题讲座 研讨会
下载PDF
技巧与它的非艺术性——由瞿小松的音乐说起
13
作者 沙骆 《上海戏剧》 1997年第2期31-32,共2页
整页整页的留白、疏密无致的音符,节奏的若有若无,非常规性乐器的应用,表情记号的丰富直至间隙文字性的说明,这就是旅美作曲家瞿小松的乐谱。听他的音乐也是同样面目一新的感受,你仿佛不是在音乐厅而是面对着先锋剧舞台。不仅演奏者、观... 整页整页的留白、疏密无致的音符,节奏的若有若无,非常规性乐器的应用,表情记号的丰富直至间隙文字性的说明,这就是旅美作曲家瞿小松的乐谱。听他的音乐也是同样面目一新的感受,你仿佛不是在音乐厅而是面对着先锋剧舞台。不仅演奏者、观众,甚至大厅里的每一盏灯都是他音乐的一部分。是薄雾,是疾风,是私语,是杀戮,是嬉戏,是祭典,可以是一切,又可以不是一切。你瞬间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听觉艺术,你若伸出手来,你能触摸到的不仅是自己的心理感受,而且也是作曲家的心里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艺术性 瞿小松 先锋音乐 《文心雕龙》 表情记号 心理感受 听觉艺术 非常规性 《美学原理》 音乐厅
下载PDF
无法归类的行者--瞿小松
14
《视听前线》 2020年第5期97-98,共2页
瞿小松给人一种感觉就是“特别散”。1990年,那是瞿小松到美国的第二年,他与香港现代艺术团体“进念·二十面体”的荣念曾结伴,到费城附近一名为“黄泉”的现代艺术机构去待了一阵子。每天作曲家与友人在森林里闲转、聊天,有时则待... 瞿小松给人一种感觉就是“特别散”。1990年,那是瞿小松到美国的第二年,他与香港现代艺术团体“进念·二十面体”的荣念曾结伴,到费城附近一名为“黄泉”的现代艺术机构去待了一阵子。每天作曲家与友人在森林里闲转、聊天,有时则待在主办方提供的录音室里。偶然一次,瞿小松在录音室里放自己过去写的舞剧音乐《大地震》,将开头五分钟第一个音的速度,放慢了一倍又一倍,直到没有了任何音高的感觉,只留下“不可名状的声音,很松很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面体 瞿小松 舞剧音乐 第二年 录音室 主办方 五分钟
下载PDF
瞿小松:从大山走出的音乐行者
15
作者 胡娴 《当代贵州》 2007年第2期54-55,共2页
瞿小松,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最活跃的著名作曲家之一。1952年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十六岁“上山下乡”务农,1972年进入贵阳市京剧团任小提琴、中提琴手,1977年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作曲,师从著名作曲家杜鸣心教授。... 瞿小松,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最活跃的著名作曲家之一。1952年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十六岁“上山下乡”务农,1972年进入贵阳市京剧团任小提琴、中提琴手,1977年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作曲,师从著名作曲家杜鸣心教授。在校期间曾获美国齐尔品协会作曲比赛大奖和中央音乐学院作曲比赛第一。瞿小松与谭盾、刘索拉大学同班。他十六岁因“上山下乡”到黔东南苗族山区插队务农,又于上世纪80年代斐声中国音乐界;他一年里三分之一在上海,三分之一在北京,三分之一在欧洲。主要作品:歌剧《俄底普斯》、《俄底普斯之死》,《打击乐协奏曲》、《MongDo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小松 音乐家 中央音乐学院 行者 大山 协会会员 作曲家 八十年代
下载PDF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瞿小松的《行草》打击乐作品专场音乐会
16
作者 沈云芳 《音乐爱好者》 2007年第3期22-23,共2页
2006年11月9日、11日晚,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多媒体打击乐专场音乐会——瞿小松打击乐作品音乐会《行草》于上海莫干山路50号的大镜堂上演。音乐会由三部打击乐作品组成,分别是:打击乐三重奏《拉摩》、人声与三位打击乐手的《... 2006年11月9日、11日晚,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多媒体打击乐专场音乐会——瞿小松打击乐作品音乐会《行草》于上海莫干山路50号的大镜堂上演。音乐会由三部打击乐作品组成,分别是:打击乐三重奏《拉摩》、人声与三位打击乐手的《定风波》、钢琴与三位打击乐手的《行草》。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旨《行草》音乐会置身在融汇上海人文风情的苏州河边创意良苦,而且演出形式有别于一般的音乐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场音乐会 《行草》 打击乐 瞿小松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作品 优秀传统文化 《定风波》
下载PDF
瞿小松“乐坊”《秋问》座谈会记要
17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音乐会 瞿小松 作曲家 艺术节 剧院 座谈会 教授 成立 商城 国际
全文增补中
“一音即是生灵 声声皆有大千”——记瞿小松室内歌剧《俄狄浦斯之死》中文版首演
18
作者 朱依依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25,共5页
2023年10月6日晚,筹划了三年之久的北京首届室内乐歌剧节在北京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开幕,由瞿小松作曲、易立明导演的独幕歌剧《俄狄浦斯之死》中文版作为本次歌剧节的开幕大戏在国内首演。此剧创作于1993-1994年间,由荷兰国际艺术节... 2023年10月6日晚,筹划了三年之久的北京首届室内乐歌剧节在北京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开幕,由瞿小松作曲、易立明导演的独幕歌剧《俄狄浦斯之死》中文版作为本次歌剧节的开幕大戏在国内首演。此剧创作于1993-1994年间,由荷兰国际艺术节委约创作,原版为英语演唱,脚本改编自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在克隆勒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小松 表演艺术中心 俄狄浦斯 室内歌剧 索福克勒斯 歌剧节 国际艺术节 室内乐
原文传递
现代汉诗杂记——读瞿小松《音乐杂记》随想
19
作者 沈奇 《诗刊》 2023年第8期63-67,共5页
时间过了18年,至今犹记,2004年《读书》第1期,刊出瞿小松《音乐杂记》一文,初读之下,如闻天籁,脑海中翻翻滚滚,涌动许多感想。我不懂音乐,所治专业为新诗理论与批评,似乎两不相干。可小松的文章,却让我多年思考中的一些现代诗学问题,豁... 时间过了18年,至今犹记,2004年《读书》第1期,刊出瞿小松《音乐杂记》一文,初读之下,如闻天籁,脑海中翻翻滚滚,涌动许多感想。我不懂音乐,所治专业为新诗理论与批评,似乎两不相干。可小松的文章,却让我多年思考中的一些现代诗学问题,豁然间有了明晰的理路,遂比照其体例,仿写一篇《现代汉诗杂记》,以作共鸣,并求证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诗 现代诗学 《读书》 瞿小松 理论与批评 杂记
原文传递
就《Mong Dong》致瞿小松 被引量:5
20
作者 樊祖荫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94-97,共4页
小松:你好。 我以喜悦的心情在4月19日晚听了你的交响作品音乐会。所演出的四个曲目保持了你以往作品的粗犷甚至有点“野性”的风格,但又各具特点:《第一交响乐》的深沉与持久的张力;《打击乐协奏曲》的强悍与某种幽默感;《第一大提琴... 小松:你好。 我以喜悦的心情在4月19日晚听了你的交响作品音乐会。所演出的四个曲目保持了你以往作品的粗犷甚至有点“野性”的风格,但又各具特点:《第一交响乐》的深沉与持久的张力;《打击乐协奏曲》的强悍与某种幽默感;《第一大提琴协奏曲》的潇洒与大幅度的音响对比;《Mong Dong》的自然、宁静与丰富的音色、节奏变化。看得出来,无论就作品的题材、体裁与表现形式上,你都在进行不断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小松 第一大提琴协奏曲 第一交响乐 节奏变化 表现形式 打击乐 作品 音乐会 幽默感 音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