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椎弓根螺钉长节段固定、短节段经伤椎固定及短节段跨伤椎固定对A型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
作者 刘伟 曹爽 +2 位作者 倪志豪 单涛 刘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440-2445,共6页
目的本研究比较长节段固定、短节段经伤椎固定和短节段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21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并诊断为A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73例,治疗方式为长节段固定(A组,n=28),短节段... 目的本研究比较长节段固定、短节段经伤椎固定和短节段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21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并诊断为A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73例,治疗方式为长节段固定(A组,n=28),短节段经伤椎固定(B组,n=24)和短节段跨伤椎固定(C组,n=21)。评估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以及Pearce分级。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8.9个月。三组患者术后腰痛(VAS评分)、功能表现(ODI评分)、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比较术前均得到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之间的VAS评分、ODI评分和Pearce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尽管骨折椎体的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比在术后1年得到了显著校正,但C组的校正损失明显大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长节段固定相比,短节段固定具有手术创伤小的优点。此外,短节段经伤椎固定也能带来与长节段固定一样好的长期畸形校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后路弓根螺钉固定 固定 短节段经伤椎固定 段跨固定
下载PDF
单节段A型胸腰段骨折短节段经伤椎固定同长节段跨伤椎固定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高翔 张旭鸣 +2 位作者 何武兵 林昊 许玮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18年第2期101-106,共6页
目的探讨单节段胸腰椎骨折应用短节段经伤椎固定同长节段跨伤椎固定的疗效。方法对本院于2014年5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45例单节段A型胸腰段骨折患者(无脊髓神经损伤)行随访调查研究,根据最终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短节段组(n=21)和长节段组... 目的探讨单节段胸腰椎骨折应用短节段经伤椎固定同长节段跨伤椎固定的疗效。方法对本院于2014年5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45例单节段A型胸腰段骨折患者(无脊髓神经损伤)行随访调查研究,根据最终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短节段组(n=21)和长节段组(n=24)。短节段组患者采用短节段经伤椎固定的手术方式,长节段组患者采用长节段跨伤椎固定的手术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前后伤椎高度压缩率、Cobb角度、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结果 45例患者术后随访10个月到3年,平均20个月,两组患者术后Cobb角度、伤椎高度压缩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术后JOA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术后短节段组患者的Cobb角度(7.3±1.9)°低于长节段组(10.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5,P <0.01);短节段组患者的伤椎高度压缩率(9.1±2.6)%低于长节段组(13.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5,P <0.01);短节段组患者的JOA评分(24.22±2.36)分,高于长节段组(21.36±3.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6,P <0.01);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53,P> 0.01)。结论采用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较长节段跨伤椎固定术后近期伤椎高度丢失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患者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骨折 短节段经伤椎固定 段跨固定 Cobb角度 JOA评分 VAS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