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栅极功能化捕获甲胎蛋白的溶液栅控石墨烯晶体管生物传感器
1
作者 严会玲 曹磊 +3 位作者 邹荣 张修华 王升富 何汉平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99-106,共8页
甲胎蛋白(AFP)被认定为肝癌的生物标志物,因此开发出一种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的AFP检测手段对肝癌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设计了无标记电位型溶液栅石墨烯晶体管(SGGT)生物传感器,在栅电极上电沉积纳米金用来捕获抗体AFP,使用... 甲胎蛋白(AFP)被认定为肝癌的生物标志物,因此开发出一种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的AFP检测手段对肝癌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设计了无标记电位型溶液栅石墨烯晶体管(SGGT)生物传感器,在栅电极上电沉积纳米金用来捕获抗体AFP,使用牛血清白蛋白(BSA)来封闭活性位点,最终抗原AFP被抗体特异性识别结合在电极上。在该研究中,抗体AFP、BSA和AFP的等电点均小于中性的PBS测试液,因此带负电荷,导致界面电势发生变化,最终引起转移曲线中性点的偏移。实验表明该生物传感器对甲胎蛋白的检测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ΔI_(DS)=45.42lg c+4.98,在5~200 ng/mL的检测范围内,检测限低至1.00 ng/mL。该方法为甲胎蛋白的检测分析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并期望构建便携式传感器,实现高通量的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栅控石墨烯晶体管 甲胎蛋白 临床检测 无标记
下载PDF
石墨烯晶体管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昕 郭士西 +5 位作者 宋辉 李全福 师俊杰 方明 王小力 刘卫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48,共9页
针对集成电路的特征尺寸小于10nm以下所面临的短沟道效应、隧道效应和制造工艺限制困难引发的研究热点——石墨烯能否替代硅,着重从数字晶体管、射频晶体管和柔性透明晶体管3个方面概括和分析了新型石墨烯晶体管的发展现状。分析认为:... 针对集成电路的特征尺寸小于10nm以下所面临的短沟道效应、隧道效应和制造工艺限制困难引发的研究热点——石墨烯能否替代硅,着重从数字晶体管、射频晶体管和柔性透明晶体管3个方面概括和分析了新型石墨烯晶体管的发展现状。分析认为:石墨烯平行纳米带阵列结构和异质结结构有望打开石墨烯禁带以实现大的电流开关比,将是石墨烯数字晶体管的研究热点;通过降低接触电阻、接入电阻以及衬底、栅介质的匹配来提高截止频率和最大振荡频率将是石墨烯射频晶体管的主要发展趋势;基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衬底和离子凝胶栅介质的柔性制造技术,最有希望在保证石墨烯高迁移率的基础之上实现全石墨烯透明柔性电路,使石墨烯晶体管得以实用,必将对集成电路行业产生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晶体管 禁带 截止频率 最大振荡频率 柔性晶体管
下载PDF
石墨烯晶体管转移特性对栅压的依赖现象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庆伟 李平 +3 位作者 王刚 曾荣周 王恒 周金浩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6-39,共4页
为了研究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的不同测试方法,对其转移特性的影响,在栅压为0~5V之间扫描的情况下,研究了石墨烯晶体管的狄拉克点变化规律.其变化呈现以下特点:连续地正向扫描或反向扫描时,随着次数的增加,狄拉克点电压逐渐变大;先加栅压... 为了研究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的不同测试方法,对其转移特性的影响,在栅压为0~5V之间扫描的情况下,研究了石墨烯晶体管的狄拉克点变化规律.其变化呈现以下特点:连续地正向扫描或反向扫描时,随着次数的增加,狄拉克点电压逐渐变大;先加栅压保持一段时间后,再测转移特性,0V保持时,狄拉克点电压不变,5V保持时,狄拉克点电压变大;测试之间相互独立时,正向扫描的狄拉克点电压小于反向扫描的狄拉克点电压;双向连续扫描时,第一次测试影响第二次的结果.以上现象表明了狄拉克点电压的大小和已扫描过的栅压大小有关.我们把上述的特点归因于电子注入到氧化铪表面的陷阱中.这些现象的发现和解释对石墨烯器件的可靠性,石墨烯导电特性的控制,石墨烯电路的实现有明显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晶体管 转移特性 狄拉克点 迟滞效应
下载PDF
石墨烯晶体管的栅长对跨导的影响
4
作者 张庆伟 李平 +4 位作者 廖永波 王刚 曾荣周 王恒 翟亚红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27,33,共4页
对于传统的硅MOS场效应晶体管,器件跨导的大小正比于沟道的宽长比.本文在石墨烯晶体管中发现了相反的现象.制备了源漏之间距离相同,且沟道宽度相同的石墨烯晶体管,实验结果为沟道较长的晶体管跨导较大.究其原因,石墨烯晶体管中栅电极覆... 对于传统的硅MOS场效应晶体管,器件跨导的大小正比于沟道的宽长比.本文在石墨烯晶体管中发现了相反的现象.制备了源漏之间距离相同,且沟道宽度相同的石墨烯晶体管,实验结果为沟道较长的晶体管跨导较大.究其原因,石墨烯晶体管中栅电极覆盖的沟道面积较大时,被感应的载流子数量较多,所以跨导较大.此实验结果和分析对石墨烯晶体管的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有明显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晶体管 跨导 宽长比 硅MOS晶体管
下载PDF
基于石墨烯晶体管的多巴胺检测微流控芯片 被引量:5
5
作者 朱红伟 王昊 +3 位作者 张中卫 王国东 张影 石峰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9年第3期71-74,78,共5页
设计并制备了一种集成液体栅极的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的微流控芯片,利用其对多巴胺进行检测,研究了多巴胺分子对石墨烯场效应管转移特性的影响。将石墨烯转移到载玻片上作为导电通道和传感材料集成在微流通道内部,利用剥离(lift-off)工... 设计并制备了一种集成液体栅极的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的微流控芯片,利用其对多巴胺进行检测,研究了多巴胺分子对石墨烯场效应管转移特性的影响。将石墨烯转移到载玻片上作为导电通道和传感材料集成在微流通道内部,利用剥离(lift-off)工艺制作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采用液体栅极的方法对晶体管的转移特性进行测试。同时,结合微电子学的能带理论,从电子迁移的角度出发,讨论了石墨烯和多巴胺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并采用金属Pt电极作为石墨烯晶体管的栅极,检测到了1 nmol/L浓度的多巴胺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通道 石墨场效应晶体管 多巴胺检测 电子迁移 微电子学能带理论
下载PDF
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的X射线总剂量效应
6
作者 李济芳 郭红霞 +6 位作者 马武英 宋宏甲 钟向丽 李洋帆 白如雪 卢小杰 张凤祁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4-350,共7页
本文针对不同结构、尺寸的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graphen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GFET)开展了基于10 keV-X射线的总剂量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累积剂量的增大,不同结构GFET的狄拉克电压V_(Dirac)和载流子迁移率μ不断退化;相比于背栅型... 本文针对不同结构、尺寸的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graphen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GFET)开展了基于10 keV-X射线的总剂量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累积剂量的增大,不同结构GFET的狄拉克电压V_(Dirac)和载流子迁移率μ不断退化;相比于背栅型GFET,顶栅型GFET的辐射损伤更加严重;尺寸对GFET器件的总剂量效应决定于器件结构;200μm×200μm尺寸的顶栅型GFET损伤最严重,而背栅型GFET是50μm×50μm尺寸的器件损伤最严重.研究表明:对于顶栅型GFET,辐照过程中在栅氧层中形成的氧化物陷阱电荷的积累是V_(Dirac)和μ降低的主要原因.背栅型GFET不仅受到辐射在栅氧化层中产生的陷阱电荷的影响,还受到石墨烯表面的氧吸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TCAD仿真工具实现了顶栅器件氧化层中辐射产生的氧化物陷阱电荷对器件辐射响应规律的仿真.相关研究结果对于石墨烯器件的抗辐照加固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场效应晶体管 X射线辐照 总剂量效应
下载PDF
飞秒激光调控的石墨烯异质结薄膜晶体管
7
作者 郝彦雪 陈耿旭 郭太良 《光电子技术》 CAS 2023年第4期293-297,共5页
介绍了一种利用飞秒激光技术制备的石墨烯异质结薄膜晶体管(GHTFT)。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制备石墨烯的原理,该晶体管利用飞秒激光直接在硅基底上制备石墨烯,最终获得了3.05×102的电流开关比。相较于以前报道的石墨烯晶体管,该值提升... 介绍了一种利用飞秒激光技术制备的石墨烯异质结薄膜晶体管(GHTFT)。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制备石墨烯的原理,该晶体管利用飞秒激光直接在硅基底上制备石墨烯,最终获得了3.05×102的电流开关比。相较于以前报道的石墨烯晶体管,该值提升了102。同时还研究了不同还原程度的氧化石墨烯对GHTFT电流开关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的还原程度越高,GHTFT的电流开关比越大,这说明飞秒激光能够有效调节GHTFT的电学性能。除此之外,鉴于当前石墨烯制备的困难,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避免转移过程和化学过程,同时飞秒激光的高效率提高了石墨烯晶体管的制备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异质结薄膜晶体管 还原氧化石墨 飞秒激光
原文传递
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的光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魏子钧 王志刚 +5 位作者 李晨 郭剑 任黎明 张朝晖 傅云义 黄如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04-708,共5页
采用电子束曝光和剥离工艺制备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并研究其光电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当激光光斑(波长为633 nm)照射在金属电极边缘的石墨烯沟道时,可测得明显的光电流。背栅电压能够有效调制光电响应,可以改变光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在背... 采用电子束曝光和剥离工艺制备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并研究其光电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当激光光斑(波长为633 nm)照射在金属电极边缘的石墨烯沟道时,可测得明显的光电流。背栅电压能够有效调制光电响应,可以改变光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在背栅调控下,光电流出现饱和现象,石墨烯晶体管的光响应度最大达到46.5μA/W,可用于构建基于石墨烯的新型光探测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场效应晶体管 光电响应 背栅调制
下载PDF
IBM研发出超越硅材料极限的最快石墨烯晶体管
9
作者 江兴 《半导体信息》 2009年第5期8-,共1页
关键词 IBM 石墨烯晶体管 栅长
原文传递
石墨烯/Si晶体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澜 马锡英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61-766,共6页
石墨烯具有很多优异的力学、电学和结构特性,可用于制备高速、低功耗的半导体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芯片。简要介绍了三种石墨烯/Si的制备方法,即剥离法、外延法、剪切和选择转移印刷法,其中外延生长的石墨烯被认为是最终实现碳集成电路的... 石墨烯具有很多优异的力学、电学和结构特性,可用于制备高速、低功耗的半导体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芯片。简要介绍了三种石墨烯/Si的制备方法,即剥离法、外延法、剪切和选择转移印刷法,其中外延生长的石墨烯被认为是最终实现碳集成电路的唯一途径。并给出了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石墨烯/Si晶体管的电阻、磁阻、载流子迁移和输运特性以及量子霍尔效应(QHE)等电学特性。发现石墨烯/Si晶体管最高频率达155GHz,在室温下具有异常的量子霍尔效应和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其电荷载流子浓度在电子和空穴之间连续变化,可高达1013 cm-2,迁移率可达2×105 cm2/(V.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石墨/Si晶体管 制备方法 电学特性 磁学特性
原文传递
基于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的光电混频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顾晓文 吴云 +1 位作者 曹正义 王琛全 《光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6-169,175,共5页
研究了基于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GFET)的光电混频器(Optoelectronic Mixer,OEM)。器件采用叉指电极结构,增大了器件的光吸收效率,并避免了顶栅结构栅金属对光的反射作用。采用基于7.62 cm硅基GFET的圆片工艺,实现了栅长为1μm共8指的器... 研究了基于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GFET)的光电混频器(Optoelectronic Mixer,OEM)。器件采用叉指电极结构,增大了器件的光吸收效率,并避免了顶栅结构栅金属对光的反射作用。采用基于7.62 cm硅基GFET的圆片工艺,实现了栅长为1μm共8指的器件制备。测试结果表明,器件的工作频率达到20 GHz。在20 GHz工作频率下,器件光探测响应度达到2.8 mA/W,光载20 GHz射频变换到1 GHz中频的混频效率为-15.87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场效应晶体管 光电混频器 叉指电极 混频效率
原文传递
新型自对准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制备工艺
12
作者 邓建国 杨勇 +5 位作者 马中发 韩东 吴勇 张鹏 张策 肖郑操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25-529,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自对准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graphere field-effect transistor,GFET)制备工艺,该工艺可与现有Si CMOS工艺相兼容。利用该工艺制备的自对准栅GFET器件可以消除传统GFET器件制备过程中存在的栅极与漏极和源极覆盖区的寄生... 提出了一种新型自对准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graphere field-effect transistor,GFET)制备工艺,该工艺可与现有Si CMOS工艺相兼容。利用该工艺制备的自对准栅GFET器件可以消除传统GFET器件制备过程中存在的栅极与漏极和源极覆盖区的寄生电容或栅极与源极和漏极暴露区的寄生电阻,使器件直流特性得到了很大改善。对制作的样品进行直流I-V特性测试时,清楚地观测到了双极型导电特性。制作的沟道长度为1μm的自对准GFET器件样品最大跨导gm为2.4μS/μm,提取的电子与空穴的本征场效应迁移率μeeff和μheff分别为6 924和7 035 cm2/(V·s),顶栅电压VTG为±30 V时,器件的开关电流比Ion/Ioff约为50,远大于目前已报道的最大GFET开关电流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石墨场效应晶体管(GFET) 自对准 集成电路(IC)
原文传递
灵敏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快速检测卵巢癌循环肿瘤细胞的应用价值分析
13
作者 尹燕平 张玲利 +1 位作者 国云川 郑艾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738-743,共6页
目的探讨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GFET)检测卵巢癌循环肿瘤细胞(CTC)的灵敏度,寻找卵巢癌预后评估和监测疗效的新方法。方法用1-芘丁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作为侨联分子、EpCAM抗体标记GFET。将体外培养的不同浓度的卵巢癌SKOV3细胞悬液和注... 目的探讨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GFET)检测卵巢癌循环肿瘤细胞(CTC)的灵敏度,寻找卵巢癌预后评估和监测疗效的新方法。方法用1-芘丁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作为侨联分子、EpCAM抗体标记GFET。将体外培养的不同浓度的卵巢癌SKOV3细胞悬液和注入SKOV3细胞的血液样本滴在GFET上,通过分析细胞表面抗原与抗体之间发生反应释放的自由能产生的电流变化趋势来推断GEFT检测CTC的灵敏度。结果滴加0~20个/ml的细胞悬液时即产生了明显可观测的电流变化,且电流变化呈现出随着细胞浓度增加而变化幅度逐渐增大的趋势。卵巢癌患者的血液样本检测结果呈现出相同的电流变化趋势且观察到EpCAM抗体(+)、DAPI(+)的异常细胞。结论GFET检测卵巢癌CTC的方法是一种快速、实时、灵敏的监测技术,可考虑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循环肿瘤细胞 石墨场效应晶体管 预后评估 疗效监测
下载PDF
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晓丽 肖荣林 +5 位作者 李克伦 苏艳敏 吴浩波 王文婧 马卫平 张文发 《陕西煤炭》 2020年第S01期138-142,共5页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电、热及机械性能,在传统硅基器件日益趋近物理极限的背景下,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GFET)作为一种新型纳米器件受到广泛的关注。介绍了GFET在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模拟电路主要应该...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电、热及机械性能,在传统硅基器件日益趋近物理极限的背景下,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GFET)作为一种新型纳米器件受到广泛的关注。介绍了GFET在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模拟电路主要应该提高GFET的最大振荡频率(f max)使之与截至频率(f T)相符;数字电路主要应该采取有效方法打开石墨烯带隙、提高开关比,并介绍了通过构建石墨烯纳米带、双层石墨烯、掺杂法及通过基底影响等来打开带隙的方法。与数字电路相比,GFET在模拟电路中更具有应用潜力,如在太赫兹领域已表现出优异的性能。石墨烯和硅互为补充,以混合电路的形式加以应用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场效应晶体管(GFET) 模拟电路 数字电路 带隙调控
下载PDF
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参数提取及建模研究
15
作者 陈荣敏 王研 《电子科技》 2017年第11期24-26,30,共4页
现有的传统器件模型已不能完全表征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的特性。文中介绍了GFET的器件结构,分析了GFET的工作原理及其基本电特性,提出了基于等效电路思想的小信号模型。模型的参数值来源于晶体管电流-电压和S参数的实测数据,采用测试结... 现有的传统器件模型已不能完全表征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的特性。文中介绍了GFET的器件结构,分析了GFET的工作原理及其基本电特性,提出了基于等效电路思想的小信号模型。模型的参数值来源于晶体管电流-电压和S参数的实测数据,采用测试结构法对模型参数进行提取与分析。并针对栅宽16μm,栅长150 nm的GFET,将参数初值代入ADS仿真工具中优化仿真,模型S参数与晶体管实测S参数在0.2~60 GHz频率范围下对比,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充分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石墨场效应晶体管 等效电路 S参数
下载PDF
石墨烯/钽酸锂场效应晶体管温度电阻特性研究
16
作者 金庆喜 连紫薇 +3 位作者 赵永敏 明安杰 魏峰 毛昌辉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56-1062,共7页
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原子尺度厚度和其可调的能带结构使其对电介质环境高度敏感,从而使得石墨烯/电介质材料体系对外界多种物理量有敏感响应特性。通过制备石墨烯/钽酸锂热释电栅场效应晶体管并分析该体系的电学传输特性,研究了石墨烯/钽... 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原子尺度厚度和其可调的能带结构使其对电介质环境高度敏感,从而使得石墨烯/电介质材料体系对外界多种物理量有敏感响应特性。通过制备石墨烯/钽酸锂热释电栅场效应晶体管并分析该体系的电学传输特性,研究了石墨烯/钽酸锂体系对温度的敏感性,证明该体系中石墨烯载流子浓度的变化与外界温度的变化成正比。场效应晶体管器件在不同温度下的伏安特性表明,25℃时石墨烯沟道的阻值约为3850Ω,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变大。器件的温度响应曲线表明,当温度升高至61.2℃时,该体系电阻达到最大值(7900Ω),继续升温电阻减小。当温度(T)介于30~61.2℃之间时,其温度电阻系数(TCR)约为3.2%·℃^(-1),当温度介于61.2~66℃之间时,其TCR约为-3.94%·℃^(-1)。温度变化引起钽酸锂表面电场发生变化,而石墨烯的载流子浓度及种类可随电场强度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其电阻随温度变化。石墨烯/钽酸锂材料体系可应用于热探测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石墨烯晶体管 钽酸锂 热释电 温度电阻系数(TCR)
原文传递
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在不同偏置电压条件下的电应力可靠性
17
作者 王颂文 郭红霞 +8 位作者 马腾 雷志锋 马武英 钟向丽 张鸿 卢小杰 李济芳 方俊霖 曾天祥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2024年第23期224-230,共7页
本文以顶栅结构的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graphen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GFET)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偏置电压条件下的电应力可靠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偏置电压条件的电应力作用下,GFET的载流子迁移率随着电应力时间的延长均不... 本文以顶栅结构的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graphen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GFET)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偏置电压条件下的电应力可靠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偏置电压条件的电应力作用下,GFET的载流子迁移率随着电应力时间的延长均不断退化,而不同偏置电压条件的电应力对狄拉克电压(VDirac)的漂移方向和退化程度的影响不同;栅极电应力与漏极电应力造成器件的VDirac漂移方向相反,且栅极电应力要比栅极和漏极电压同时施加的电应力导致GFET的VDirac退化程度更加明显.分析原因表明,不同偏置电压条件下的电应力实验在器件中产生的电场方向不同,从而会影响载流子浓度和移动方向.诱导沟道中的电子和空穴隧穿进入氧化层,被氧化层中缺陷和石墨烯/氧化层界面处的陷阱俘获,形成氧化物陷阱电荷和界面陷阱电荷,从而导致GFET的载流子迁移率降低.而电应力产生陷阱电荷的带电类型差异是造成VDirac漂移方向不同的主要原因.论文结合TCAD仿真,进一步揭示了电应力感生陷阱电荷对GFET的VDirac产生影响的仿真模型.相关研究为石墨烯器件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数据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场效应晶体管 电应力 狄拉克电压 载流子迁移率
下载PDF
腐蚀溶液对石墨烯转移质量和GFET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蒋月 彭冬生 +2 位作者 陈祖军 张茂贤 彭争春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5-309,320,共6页
对比分析了过硫酸铵(APS)与三氯化铁(FeCl3)两种腐蚀溶液对转移后石墨烯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FeCl3腐蚀溶液转移后的石墨烯表面会引入Fe和Cl离子,而APS腐蚀溶液转移后的石墨烯表面基本未引入杂质。将两种转移到Si O2/Si基底上... 对比分析了过硫酸铵(APS)与三氯化铁(FeCl3)两种腐蚀溶液对转移后石墨烯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FeCl3腐蚀溶液转移后的石墨烯表面会引入Fe和Cl离子,而APS腐蚀溶液转移后的石墨烯表面基本未引入杂质。将两种转移到Si O2/Si基底上的石墨烯样品蒸镀100 nm厚的金的源漏电极后分别制成了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GFET),并在室温下对其进行了电学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FeCl3腐蚀溶液转移的石墨烯样品制成的器件,采用APS腐蚀溶液转移的石墨烯样品制成器件的狄拉克点从75 V左右降低到了0 V左右,载流子迁移率从823 cm^2/(V·s)提升到了1 324 cm^2/(V·s)。因此,采用APS腐蚀溶液转移石墨烯引入杂质更少,制备的器件性能更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腐蚀溶液 石墨场效应晶体管(GFET) 电学性能 狄拉克点
原文传递
多编程手段的浮栅晶体管非易失性存储器
19
作者 温嘉敏 闫成员 孙振华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2-238,共7页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新型晶体管基非易失性存储器体现出越来重要的应用价值,获得了广泛的研究关注.本研究将具有Ⅰ型能带结构的硒化锌/硫化锌核壳量子点集成到石墨烯晶体管中,充当晶体管中的电荷捕获层和隧穿中心,制备具有多重编程手段...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新型晶体管基非易失性存储器体现出越来重要的应用价值,获得了广泛的研究关注.本研究将具有Ⅰ型能带结构的硒化锌/硫化锌核壳量子点集成到石墨烯晶体管中,充当晶体管中的电荷捕获层和隧穿中心,制备具有多重编程手段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该量子点可以实现电子和空穴的双重存储,通过正负脉冲栅压可以改变该器件的沟道电导状态,实现信息存储.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该器件可实现60 V的超大存储窗口,在10 h的测试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稳定性,在多次擦写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耐用性.该器件还可以将光照作为辅助编程手段,使用紫外光对写入的电荷进行擦除,实现较好的电写-光擦功能.研究结果表明,核壳量子点是一种良好的电荷存储介质,在晶体管基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具有巨大应用潜力,对基于半导体核壳量子点的晶体管基存储器进行光电赋能,有望实现光电编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核壳量子点 光电晶体管 非易失性存储器 光电存储器 石墨烯晶体管 高介电常数材料
下载PDF
A-Z-A型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吸附效应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秦军瑞 陈书明 +3 位作者 张超 陈建军 梁斌 刘必慰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2-200,共9页
利用第一性原理的计算方法,研究了A-Z-A型GNR-FET的电子结构和输运性质及其分子吸附效应.得到了以下结论:纯净的A-Z-A型GNR-FET具有典型的双极型晶体管特性,吸附分子的存在会使纳米带能隙变小.对于吸附H,H_2,H_2O,N_2,NO,NO_2,O_2,CO_2... 利用第一性原理的计算方法,研究了A-Z-A型GNR-FET的电子结构和输运性质及其分子吸附效应.得到了以下结论:纯净的A-Z-A型GNR-FET具有典型的双极型晶体管特性,吸附分子的存在会使纳米带能隙变小.对于吸附H,H_2,H_2O,N_2,NO,NO_2,O_2,CO_2和SO_2分子的情况,A-Z-A型GNR-FET仍然保持着场效应晶体管的基本特征,但吸附不同类型的分子会使GNR-FET的输运特性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对于吸附OH分子的情况,输运特性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完全不具有场效应晶体管的特性.这些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石墨烯气体探测器的工程实现,并对应用于不同环境巾GNR-FET的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纳米带 石墨烯晶体管 分子吸附 电子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