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头建筑的史诗 被引量:5
1
作者 支文军 张晓晖 《世界建筑》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25,共3页
建筑被称为石头的史诗,石头建筑在历史上曾取得过辉煌的成就。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石材的外在表现形式逐渐背离了建筑的内在逻辑,石头建筑一度走向衰落。现代主义建筑提倡真实地表现材料特性,追求材料运用与功能、结构的和谐,促使人们... 建筑被称为石头的史诗,石头建筑在历史上曾取得过辉煌的成就。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石材的外在表现形式逐渐背离了建筑的内在逻辑,石头建筑一度走向衰落。现代主义建筑提倡真实地表现材料特性,追求材料运用与功能、结构的和谐,促使人们不断挖掘这种古老材料的潜质,探索石头建筑在多元化时代的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头建筑 石头 建筑材料 建筑
下载PDF
湘西石头建筑 被引量:6
2
作者 吕文明 吴春明 《中外建筑》 2007年第8期36-38,共3页
特殊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形成了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湘西石头建筑,文章从选址与布局、结构、砌筑、装饰等方面总结出湘西石头建筑的特点。这将对地区性建筑创作有所启示。
关键词 石头建筑 湘西 特点
下载PDF
论贵州安顺屯堡石头建筑艺术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龙庆 《中国城市经济》 2011年第21期308-308,共1页
我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而且经过历史的发展形成了多民族聚集的国家特点。不同民族汇聚一起、不同文化相互交融自然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建筑形式。在中国的建筑发展史上,石制建筑较木质建筑发展较晚,受到的关注较少。但是在贵州黔西南的... 我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而且经过历史的发展形成了多民族聚集的国家特点。不同民族汇聚一起、不同文化相互交融自然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建筑形式。在中国的建筑发展史上,石制建筑较木质建筑发展较晚,受到的关注较少。但是在贵州黔西南的这片土地上,有一片石头的家园。这里的建筑材料以石头为主,穿插一些木质的精美雕刻,这里的石头建筑身负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所以说这里的村寨独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屯堡村寨 悠久历史 石头建筑 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
下载PDF
布依族石头建筑及其文化意蕴 被引量:2
4
作者 勒依 王伟 《小城镇建设》 2002年第1期88-89,共2页
在云贵高原山峦叠嶂的群山中,世代聚居着近300万人的布依民族,他们同众多族群一起创造了中华璀璨的文明的同时,也在十里不同俗的文化氛围中存留着自己的语言、服饰、习俗等独具特色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 布依族 石头建筑 建筑文化 建筑风格
下载PDF
山地石头建筑的绝唱——天龙屯堡
5
作者 柯敏 《中华建设》 2011年第4期34-36,共3页
在成片、成片的石头城里住着六百多年前,明太祖朱元璋为平定云贵,派遣三十万大军入黔,战争胜利后所留下的大批军队屯戍守卫的后裔,他们建立屯堡,安逸地生活起来。此地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距贵阳60多公里,隶属于平坝县天龙镇。取名天龙屯堡... 在成片、成片的石头城里住着六百多年前,明太祖朱元璋为平定云贵,派遣三十万大军入黔,战争胜利后所留下的大批军队屯戍守卫的后裔,他们建立屯堡,安逸地生活起来。此地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距贵阳60多公里,隶属于平坝县天龙镇。取名天龙屯堡,该堡原是一个寨名,全寨现有1200户人家,5000多人口,是目前贵州最大的一个屯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龙 石头建筑 山地 贵州省 石头 朱元璋 安顺市 平坝县
下载PDF
布依族石头建筑及其文化意蕴
6
作者 勒依.王伟 《城建档案》 2006年第4期52-53,共2页
在云贵高原山峦叠嶂的群山中,世代聚居着一支古骆越民族的后裔,一个近300万人 的布依民族,他们同众多族群一起创造了中华璀璨的文明的同时,也在十里不同俗的文化氛围中存留着自己的语言、服饰、习俗等独具特色的文化意蕴。尤其是石... 在云贵高原山峦叠嶂的群山中,世代聚居着一支古骆越民族的后裔,一个近300万人 的布依民族,他们同众多族群一起创造了中华璀璨的文明的同时,也在十里不同俗的文化氛围中存留着自己的语言、服饰、习俗等独具特色的文化意蕴。尤其是石头建筑,作为布依民族生活层面的反映,除了在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岁月里涵盖着礼俗精髓外,还保留着古代先民们“干栏式”深邃的象征意义。布依族的石头建筑,不仅是布依先民智慧结晶的再现,也是布依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意蕴 石头建筑 云贵高原 文化氛围 象征意义 组成部分 布依族 民族 聚居 干栏
下载PDF
历史层积视角下的地下遗址类建筑遗产价值识别研究——以广州南石头地块建筑遗址为例
7
作者 孙海刚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4年第2期17-25,共9页
相较于地上建筑遗产的直观、可读,地下遗址类建筑遗产因其掩埋于地下不易被观察,且层叠有建筑物不同时期的建造遗迹而体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其遗产信息难以被充分辨认,遗产价值构成较难全面掌握和整体认知。“历史层积”方法作为一种解读... 相较于地上建筑遗产的直观、可读,地下遗址类建筑遗产因其掩埋于地下不易被观察,且层叠有建筑物不同时期的建造遗迹而体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其遗产信息难以被充分辨认,遗产价值构成较难全面掌握和整体认知。“历史层积”方法作为一种解读遗产价值的研究视角,能够完整、系统地揭示地下遗址类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确保此类遗产得到全面的识别。以广州南石头地块建筑遗址为例,引用“历史层积”视角分析其布局形态发展演变特征,剖析地下遗址的构成要素、整体布局及其发展过程,解读遗址不同时期构成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形成遗产价值整体认知的思考与阐释,以期为此类建筑遗产价值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层积 地下遗址 建筑遗产 价值构成 价值识别 石头地块建筑遗址
下载PDF
俄罗斯东正教堂——石头建筑的编年史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晓佳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石头建筑 编年史 俄罗斯 东正教堂 穹顶 象征意义 建筑艺术 内部布局
原文传递
建筑遗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与建筑信息模型研究——以柬埔寨茶胶寺南外门为例 被引量:17
9
作者 狄雅静 吴葱 《新建筑》 2013年第4期109-112,共4页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使建筑的非几何属性与实体图元产生一致性关联,具有设计参数化、数据可视化、统计自动化、工作协同化等特点。经过系统的专业化开发,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能够解决目前建筑遗产信息管理中的"信息孤岛"问题,...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使建筑的非几何属性与实体图元产生一致性关联,具有设计参数化、数据可视化、统计自动化、工作协同化等特点。经过系统的专业化开发,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能够解决目前建筑遗产信息管理中的"信息孤岛"问题,它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结合,可搭建起建筑遗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以柬埔寨茶胶寺南外门为典型个例,重点研究了BIM软件专业化开发中石头建筑的族库分类、构件属性设置以及模型阶段化设计的问题,逐步探索大规模专业族库开发的理论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 建筑遗产 石头建筑 全生命周期管理 专业化开发 属性
下载PDF
天台山伍龙寺保护工作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10
作者 杨雪 《收藏与投资》 2024年第1期89-91,共3页
安顺市是屯堡文化之乡,在屯堡地区,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属屯堡文化中心范围的天台山伍龙寺,作为儒、释、道合一的文化载体,是重要的自然与文化双重历史文化遗产。伍龙寺本身体现了古人的无限智慧,对伍龙寺历史沿革的回顾以及本体建筑... 安顺市是屯堡文化之乡,在屯堡地区,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属屯堡文化中心范围的天台山伍龙寺,作为儒、释、道合一的文化载体,是重要的自然与文化双重历史文化遗产。伍龙寺本身体现了古人的无限智慧,对伍龙寺历史沿革的回顾以及本体建筑保护工程的梳理,可深化伍龙寺文物保护工作探析,细化保护内容,增强文物保护工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龙寺 石头建筑 文物保护
下载PDF
在不同中寻找统一 加拿大Cardigan办公室
11
作者 coco(编译) ALEX LESAGE(摄影)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4年第1期98-102,共5页
Cardigan是一家年轻且充满活力的数字广告公司,成立于2016年。随着公司扩张需求的快速增长,团队一直在寻找一个能容纳25名员工的新办公地点。2020年,他们找到了这座2层高的石头建筑。建筑位于蒙特利尔罗斯蒙特区的中心地带,初建于1907年... Cardigan是一家年轻且充满活力的数字广告公司,成立于2016年。随着公司扩张需求的快速增长,团队一直在寻找一个能容纳25名员工的新办公地点。2020年,他们找到了这座2层高的石头建筑。建筑位于蒙特利尔罗斯蒙特区的中心地带,初建于1907年,原是一家银行。多年来,这座建筑经历了多次变迁,最近一次是作为宗教场所使用。建筑底层是一个116m^(2)的开放空间,下面是一个面积相等的地下室,上面是一个独立的住宅公寓。凭借其独特的历史和建筑特色,该空间似乎是Cardigan新办公室的理想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空间 建筑底层 地下室 面积相等 宗教场所 办公室 石头建筑 住宅公寓
下载PDF
于家石头村
12
作者 王炽文 《民间文化》 1999年第3期80-80,共1页
从石家庄驱车沿石太公路西行50公里,便进入有名的石头民俗村——井陉县于家村。于家村因全村于姓为主而得名。相传明代英宗时瓦刺部落入侵中原,英宗被俘,于谦拥立景帝,任兵部尚书,率军保卫北京。事后,英宗复位,于谦以“谋逆”罪被害,受... 从石家庄驱车沿石太公路西行50公里,便进入有名的石头民俗村——井陉县于家村。于家村因全村于姓为主而得名。相传明代英宗时瓦刺部落入侵中原,英宗被俘,于谦拥立景帝,任兵部尚书,率军保卫北京。事后,英宗复位,于谦以“谋逆”罪被害,受珠连的于家兄弟流落井陉南峪。从1460年于氏迁到于家村定居,至今已传至第25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头建筑 兵部尚书 民俗博物馆 于谦 石家庄 四合院 明代 公路 石结构 村民
下载PDF
六百年来的大明遗风——贵州屯堡文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吕红 《浙江档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贵州 屯堡文化 明朝 石头建筑 服装 地戏 饮食文化 节日习俗
下载PDF
石室金匮——皇史宬 被引量:1
14
作者 生琴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8-58,共1页
汉代《史记》中曾有关于“石室金匮”的记载。“石室金匣”保留下来的,现在仅有一座,即座落在北京南池子的“皇史宬”。“皇史宬”就是皇帝的档案室。“成”指库房。“皇史宬”是明清两代保藏皇家史料的地方,建于明17年。皇史宬的建筑... 汉代《史记》中曾有关于“石室金匮”的记载。“石室金匣”保留下来的,现在仅有一座,即座落在北京南池子的“皇史宬”。“皇史宬”就是皇帝的档案室。“成”指库房。“皇史宬”是明清两代保藏皇家史料的地方,建于明17年。皇史宬的建筑分主殿和左右殿,全部用大石头建筑而成,没有一根木料,地基相当坚实,全部用方石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两代 石头建筑 档案资料 档案室 史料 皇帝 汉代 金匮 保藏 史记
下载PDF
屯堡人之前世今生 被引量:3
15
作者 帅学剑 《中国西部》 2005年第4期14-28,共15页
屯堡人与屯堡文化是封建耕战经济在贵州安顺一带的留存,它宿命地在大山皱褶里飘逸着“明代遗风”。相对来说,生活在云贵高原的屯堡人后裔,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变化,但步履缓慢得多。特别是几百年的风云流变,在特定态势下所相对固化的... 屯堡人与屯堡文化是封建耕战经济在贵州安顺一带的留存,它宿命地在大山皱褶里飘逸着“明代遗风”。相对来说,生活在云贵高原的屯堡人后裔,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变化,但步履缓慢得多。特别是几百年的风云流变,在特定态势下所相对固化的特定思维,使他们对于古代祖先的文化传承,从建筑、服饰、语言、信仰、饮食、娱乐、风俗习惯上仍然或多或少地遗存下来,犹如一块块化石,一幅幅岩壁画,一首首古歌民谣,召唤人们去寻觅先民的履迹,去体察历史的刻痕,去做一次次跨越时空的漫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屯堡人 朱元璋 村寨 祖先 烟杆 江南水乡 石头建筑 历史背景 军队 活化石
下载PDF
道德缺失引发的科研不端行为——密歇根大学维普尔·菲里古一案引出的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池晴佳 《世界科学》 2010年第11期26-28,共3页
距密歇根大学几条街就是沃什特瑙县(位于密歇根州安阿伯市)法院,这是一栋黄褐色带茶色玻璃的石头建筑。7月的某一天是这家法院的宣判日,法官伊丽莎白·P·海因斯(Elizabeth P.Hines)对酒后闹事、入店行窃和其他普通犯罪处... 距密歇根大学几条街就是沃什特瑙县(位于密歇根州安阿伯市)法院,这是一栋黄褐色带茶色玻璃的石头建筑。7月的某一天是这家法院的宣判日,法官伊丽莎白·P·海因斯(Elizabeth P.Hines)对酒后闹事、入店行窃和其他普通犯罪处以缓刑和罚款.但一桩编号为10—0596的案件仍在等待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行为 科研 引发 道德 密歇根州 石头建筑 茶色玻璃
下载PDF
波兰动乱见闻(三)
17
作者 竺承军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1985年第4期15-27,8,共14页
十一、团结农会获登记 五月十二日上午,灰白色石头建筑成的华沙省法院门前人声鼎沸,来自波兰各地的数千名团结农会代表聚集在这里,等候法院宣读裁决。不少人胸佩会徽,手持标语、旗帜和横幅。横幅上写着“我们要求准许个体农民‘团结’... 十一、团结农会获登记 五月十二日上午,灰白色石头建筑成的华沙省法院门前人声鼎沸,来自波兰各地的数千名团结农会代表聚集在这里,等候法院宣读裁决。不少人胸佩会徽,手持标语、旗帜和横幅。横幅上写着“我们要求准许个体农民‘团结’农会登记并实现协议”,“把机器交给劳动的农民,别把别墅给当权者”等口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头建筑 农会 当权者 法院 标语 农民 别墅 团结工会 协议 口号
下载PDF
Artificial Stone in France (1830-1930): A Materialbetween Modernity and Tradition
18
作者 Angelo Bertolazzi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3年第5期524-534,共11页
关键词 人造石 传统 法国 石头建筑 钢筋混凝土 现代材料 施工技术 混凝土技术
下载PDF
Stone Buildings in Guizhou Plateau
19
作者 Wu Zhengguang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2010年第2期38-39,共2页
Inhabitants in Guizhou, in particular, local Buyi and Yilao people, dwell in stone buildings, as the region is a mountainous area full of rocks. Houses of Buyi people are diverse in styles and shapes. They are built a... Inhabitants in Guizhou, in particular, local Buyi and Yilao people, dwell in stone buildings, as the region is a mountainous area full of rocks. Houses of Buyi people are diverse in styles and shapes. They are built at rivers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头建筑 贵州高原 布依族 传统民居 竹结构 居民 房子 石材
下载PDF
卷首语
20
《人与自然》 2010年第3期10-10,共1页
近日看到一则消息:在胡夫金字塔的顶部,考古队员意外地发现了蜗牛的壳。有人猜测:这或许是当年被馋嘴的老鹰叼上去啄空、享用后留下的。事实推翻了种种想象——在金字塔的顶部,蜗牛的身体几乎都是完整的,时间、空气早已将它们的躯... 近日看到一则消息:在胡夫金字塔的顶部,考古队员意外地发现了蜗牛的壳。有人猜测:这或许是当年被馋嘴的老鹰叼上去啄空、享用后留下的。事实推翻了种种想象——在金字塔的顶部,蜗牛的身体几乎都是完整的,时间、空气早已将它们的躯体风干了,在它们攀爬的途中,也有许多风干的身体印迹。这些爬行速度最慢的蜗牛,经过无数次的坠落,一步一步,爬上了世界上最雄伟的石头建筑的顶端——金字塔由底至顶约136米,相当于40层楼房的高度。这样的行为可以被赋予很多的说道意义。蜗牛这种看似懒散的小家伙,却做出了人类不依靠外力无法达到的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字塔 爬行速度 石头建筑 蜗牛 顶部 身体 风干 坠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