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9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东北地区早寒武世石煤沉积物源区研究
1
作者 张卫国 侯恩科 +2 位作者 李焕同 周佳瑞 杨佳美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9-179,共11页
湘东北地区早寒武世石煤中伴生有多种高含量元素,属性特征鲜明。为查明该区石煤的沉积物来源,从石煤元素地球化学角度入手,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分别测定了研究区12个石煤样品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湘东北地区早寒武世石煤中伴生有多种高含量元素,属性特征鲜明。为查明该区石煤的沉积物来源,从石煤元素地球化学角度入手,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分别测定了研究区12个石煤样品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根据石煤中常量元素组合关系、微量元素含量特征、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及相关元素地球化学参数,探讨了湘东北地区早寒武世石煤的沉积物源区。结果表明:湘东北地区早寒武世石煤以无机矿物质为主要组成部分,石煤中SiO_(2)含量占比最高,SiO_(2)与其他常量元素(及其他常量元素之间)关系不明显,石英矿物形态具有陆源输入特征;石煤中微量元素(V,As,Sr,Mo,Cd,Sb,Ba,Bi,U)具有明显富集特征,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和Nb/Y–Zr/TiO_(2)关系表明石煤受到了中性岩影响,LaN/YbN表明石煤沉积物沉积速率自东南向西北有减小趋势,即物源来自东部和南部方向;w(SiO_(2))/w(Al_(2)O_(3)),w(Al_(2)O_(3))/w(Al_(2)O_(3)+Fe_(2)O_(3)),w(Al)/w(Al+Fe+Mn)和K_(2)O/Na_(2)O–SiO_(2)构造判别模型显示早寒武世石煤沉积于大陆边缘区域,主要接受陆源输入。通过与研究区东南方向分布的上墅群中酸性岩中稀土元素、Rb、Nb、Pb含量以及双溪坞群出露的岩浆岩中常量元素含量及组合特征综合比较,并结合江南造山带的演化历史,认为江南造山带东南缘发育的中、酸性岩带为湘东北地区早寒武世石煤沉积物源区,亦是石煤富集微量元素的主控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东北 石煤 元素 地球化学 物源
下载PDF
陕西紫阳某废弃石煤矿酸性废水的产生机理探讨
2
作者 张明祖 黎卫亮 +3 位作者 王鹏 魏小燕 朱津蕊 刘三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3期245-250,共6页
在自然环境中,黄铁矿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导致酸性矿山废水(AMD)污染,进而威胁人类的健康安全。石煤及矸石中伴生的黄铁矿及重金属(镉、镍、钒、锰、锌等)成分复杂,经大气降雨、地表水以及基岩裂隙水的长期浸泡淋溶,产生酸性水,加剧有毒有... 在自然环境中,黄铁矿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导致酸性矿山废水(AMD)污染,进而威胁人类的健康安全。石煤及矸石中伴生的黄铁矿及重金属(镉、镍、钒、锰、锌等)成分复杂,经大气降雨、地表水以及基岩裂隙水的长期浸泡淋溶,产生酸性水,加剧有毒有害重金属元素浸出。AMD因产量大、形成时间跨度长、产源地分散等问题,成为矿山环境修复者们的最棘手问题之一。对陕西紫阳废弃石煤矿进行采样分析,掌握废渣的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为酸性水的产生查找根源。依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HJ 557—2010),将样品破碎后分别采用蒸馏水浸泡、曝气浸泡及密封浸泡方法,来模拟自然环境下酸性水产生过程,并在模拟过程中定期采集水样进行分析测定,为后续的矿上修复治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矿山废水 石煤 黄铁矿 浸泡
下载PDF
石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3
作者 齐啸威 陈健 +3 位作者 李洋 江佩君 李秀丽 王嘉怡 《中国煤炭地质》 2024年第3期13-20,共8页
在全面收集石煤中稀土元素含量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石煤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剖析了石煤中稀土元素的富集成因。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石煤中稀土元素含量的差异较大,但均高于中国煤和世界煤中稀土元素的背景值,稀土元素相对富集。石煤中... 在全面收集石煤中稀土元素含量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石煤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剖析了石煤中稀土元素的富集成因。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石煤中稀土元素含量的差异较大,但均高于中国煤和世界煤中稀土元素的背景值,稀土元素相对富集。石煤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多样,但以无机结合态或残渣态为主,部分石煤中稀土元素与有机质有关,部分兼具有机态和无机态。石煤中稀土元素富集的主要因素包括海相沉积环境、沉积物源区供给、热液流体(酸性、碱性、高温岩浆热液和海底喷流等)的侵入和地下水淋滤作用等。L/H、LaN/YbN、δCe、δEu等地球化学参数和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可推断石煤形成的物质来源和成矿条件等信息,具重要的地学示踪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含量特征 赋存状态 富集成因 地球化学 石煤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石煤钒矿石中钒、铁、钛的含量
4
作者 严慧 戴长文 +3 位作者 叶明 王干珍 汤行 邓飞跃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4-329,共6页
研究一种快速准确测定石煤钒矿石中钒、铁、钛含量的方法对石煤钒矿检测行业的发展和石煤钒矿资源的开发利用、综合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试样经过氧化钠在650℃完全熔融后保持1~3 min,取出冷却,热水浸提,盐酸酸化,定容稀释,选择V 292.40... 研究一种快速准确测定石煤钒矿石中钒、铁、钛含量的方法对石煤钒矿检测行业的发展和石煤钒矿资源的开发利用、综合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试样经过氧化钠在650℃完全熔融后保持1~3 min,取出冷却,热水浸提,盐酸酸化,定容稀释,选择V 292.402 nm、Fe 259.940 nm、Ti 334.941 nm为分析谱线,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建立了石煤钒矿石中同时测定钒、铁、钛含量的方法。优化了钒、铁、钛元素的分析谱线和背景校正模式,采用全程序样品空白稀释配制的校准曲线消除盐度钠基影响;研究了坩埚、熔剂种类、直接碱熔与灼烧-碱熔前处理方式、酸度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方法检出限为0.009%~0.019%,定量限为0.027%~0.057%;铁、钛、钒3种元素浓度在0.10~30.0μg/mL时,校准曲线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9;采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07876、GBW07877、GBW07878)进行验证,相对标准偏差(RSD,n=12)为0.49%~0.87%,且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精密度好、准确度高、同时测定钒、铁、钛等优点,满足石煤钒矿石化学分析检测需求,且可为石煤钒矿化学分析标准方法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钠 碱熔 石煤钒矿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下载PDF
低品位石煤钒矿两段逆流酸浸提钒的研究
5
作者 牛芳银 程倩 +5 位作者 梁效 宁新霞 吴天骄 赵笑益 王勇海 王望泊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0,共7页
以陕南某低品位石煤钒矿为原料,在添加含氟助浸剂的条件下采用两段逆流硫酸浸出提钒。结果表明,在石煤钒矿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40%,助浸剂为1%NaClO_(3)+3%2^(#)含氟助浸剂,硫酸用量为22%,两段逆流浸出温度为90℃,一段浸出时间为1 h... 以陕南某低品位石煤钒矿为原料,在添加含氟助浸剂的条件下采用两段逆流硫酸浸出提钒。结果表明,在石煤钒矿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40%,助浸剂为1%NaClO_(3)+3%2^(#)含氟助浸剂,硫酸用量为22%,两段逆流浸出温度为90℃,一段浸出时间为1 h,二段浸出时间为2 h的条件下,钒浸出率可以达到94.95%。该流程可有效降低硫酸用量,提高钒浸出率,节省药剂,并能适当简化后续提钒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助浸剂 硫酸浸出 提钒 逆流浸出
原文传递
蒿坪河流域石煤矿区河流铝的白色污染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友宁 陈华清 +5 位作者 柯海玲 龚慧山 程秀花 张明祖 王晓勇 赵振宏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8-140,共13页
矿山酸性水及其伴生的重金属污染是含黄铁矿矿山最主要、综合治理难度最大的污染问题。为了查明蒿坪河流域废弃石煤矿开采河流铝的白色污染及成因问题,2021年以来进行了卫星遥感解译、无固定翼无人机航测、样品采集与分析、主要河流断... 矿山酸性水及其伴生的重金属污染是含黄铁矿矿山最主要、综合治理难度最大的污染问题。为了查明蒿坪河流域废弃石煤矿开采河流铝的白色污染及成因问题,2021年以来进行了卫星遥感解译、无固定翼无人机航测、样品采集与分析、主要河流断面水质动态监测等工作。结果表明:(1)研究区河流普遍存在铝的白色污染,其形成可见3种模式:两条沟道不同酸碱度的河水混合后形成白水带;河道河水自然跌水后在河床形成白色污染物;河水自然演化形成酸性水、酸性磺水与酸性白水。(2)河水铝离子污染普遍且超标严重,216件河水中Al离子平均含量为8.6mg/l,样品超标率65.8%,19条河流断面3次河水中Al离子的平均超标率90.48%。(3)河流中铝来自于石煤矿及其围岩中酸性溶解作用长石的结果,废渣堆底部流水是河流铝的主要污染源。(4)河水中铝离子与pH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河水酸度愈大,河水中铝离子含量愈高;河水中白色无定形胶凝状物形成后,河水中铝离子含量显著降低。河水pH的升高,是河流白色污染物形成的主要因素。河水中铝的白色污染物具有无定形特点,化学组分复杂,是硫酸根、氢氧根及铝构成的复杂化合物。铝的白色无定形胶凝状物具有吸附河水中重金属离子的能力。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铝的污染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矿区 河流白色污染 铝离子 成因分析 蒿坪河
下载PDF
石煤矿区酸性废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晓勇 徐友宁 +2 位作者 赵振宏 兀少波 代俊宁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2-168,共7页
紫阳石煤矿区水体硫酸盐浓度超标,污染日趋严重,识别硫酸盐的来源对于矿区水体硫酸盐污染防治和饮用水安全保障极为重要。笔者应用硫酸盐S、O同位素示踪矿区酸性废水对地下水的污染。紫阳石煤矿区酸性废水中硫酸根离子浓度高而pH值低,... 紫阳石煤矿区水体硫酸盐浓度超标,污染日趋严重,识别硫酸盐的来源对于矿区水体硫酸盐污染防治和饮用水安全保障极为重要。笔者应用硫酸盐S、O同位素示踪矿区酸性废水对地下水的污染。紫阳石煤矿区酸性废水中硫酸根离子浓度高而pH值低,其硫酸盐S、O同位素显著富集轻同位素,表明石煤中黄铁矿开采后氧化是其产生的主要机制。通过IsoSource质量守恒模型,计算了石煤矿区酸性废水对地下水硫酸盐的贡献率约为36.5%。应用多种同位素综合识别酸性废水硫酸盐来源及其对地下水影响的定量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为矿山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 同位素 酸性废水 石煤 来源
下载PDF
悬浮焙烧法强化从难选石煤中提取钒 被引量:1
8
作者 袁帅 秦永红 +1 位作者 金永鹏 李艳军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902-916,共15页
提出一种难选石煤在空气气氛下悬浮焙烧-酸浸强化的提钒新技术。在焙烧温度为800℃、焙烧时间为20 min、气体流量为400 m L/min的条件下钒的浸出率从过去的20%提高到目前技术的47.14%。在焙烧过程中,石煤表面逐渐变得粗糙和不规则,颗粒... 提出一种难选石煤在空气气氛下悬浮焙烧-酸浸强化的提钒新技术。在焙烧温度为800℃、焙烧时间为20 min、气体流量为400 m L/min的条件下钒的浸出率从过去的20%提高到目前技术的47.14%。在焙烧过程中,石煤表面逐渐变得粗糙和不规则,颗粒比表面积增加,硅酸盐矿物的片状结构被破坏,促进了钒的释放。同时,石煤中的钒被氧化为V(Ⅴ)或V(Ⅳ)。结果表明,由于悬浮焙烧过程中钒的释放和转化,因此,其浸出率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悬浮焙烧 浸出 矿相重构 显微组织
下载PDF
石煤沸腾焙烧料提取五氧化二钒工艺研究
9
作者 万洪强 张丽芬 +1 位作者 王奉刚 马云聪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23,共6页
针对石煤沸腾焙烧料提钒原料差异大、工艺流程过长、钒回收率低(大多低于60%)、成本偏高等问题,采用拌酸熟化浸出-氧化中和-离子交换-铵盐沉钒-煅烧的工艺路线提钒。实验结果表明,在硫酸用量为原料质量的20%、熟化温度100℃、熟化时间6 ... 针对石煤沸腾焙烧料提钒原料差异大、工艺流程过长、钒回收率低(大多低于60%)、成本偏高等问题,采用拌酸熟化浸出-氧化中和-离子交换-铵盐沉钒-煅烧的工艺路线提钒。实验结果表明,在硫酸用量为原料质量的20%、熟化温度100℃、熟化时间6 h的条件下,石煤沸腾焙烧料中的钒浸出率达到90.2%,最终制备得到的产品V_(2)O_(5)粉末质量稳定可靠,达到了行业标准水平。该工艺流程短,工程建设投资低、钒回收率高、提钒冶炼成本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技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沸腾焙烧 五氧化二钒 拌酸熟化 离子交换 铵盐沉钒
原文传递
高速铁路深埋隧道石煤层瓦斯勘察测试与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杭红星 《铁道勘察》 2023年第3期42-47,共6页
为了查明湖杭铁路紫荆隧道掘进过程中瓦斯突出等问题,在勘察设计阶段采用工程地质调查、深孔钻探、孔内测试、取样试验等多种勘察手段,并对石煤岩芯进行现场瓦斯解析试验、煤质化学工业成分分析试验、钻孔内瓦斯压力测试、瓦斯浓度测试... 为了查明湖杭铁路紫荆隧道掘进过程中瓦斯突出等问题,在勘察设计阶段采用工程地质调查、深孔钻探、孔内测试、取样试验等多种勘察手段,并对石煤岩芯进行现场瓦斯解析试验、煤质化学工业成分分析试验、钻孔内瓦斯压力测试、瓦斯浓度测试、瓦斯气体成分分析试验。研究表明,该处石煤属高灰、低碳、高硫、低热值劣质煤。钻孔石煤现场气体解吸量为0,钻孔内瓦斯浓度、瓦斯压力为0,钻孔内气体成分主要为CO、CO_(2)。综合评价认为,由于经历长久地质构造活动,湖杭铁路紫荆隧道隧址区石煤已不具备大量赋存瓦斯的地质条件,隧道掘进过程中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石煤层不具有爆炸性;石煤层在开挖后堆积于隧道内和弃渣场时,自燃可能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深埋隧道 石煤 瓦斯 工程地质勘察
下载PDF
低钙镁石煤钒矿熟化浸出工艺研究
11
作者 万洪强 李静 +2 位作者 张丽芬 罗豪 田子瑜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9-91,97,共4页
针对低钙镁钒矿碱度低、二氧化硅含量高的特点,采用硫酸熟化-水浸出工艺处理石煤钒矿,考察了矿物粒级、硫酸用量、熟化温度、熟化时间等参数对钒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矿石粒度-0.15 mm、硫酸用量20%、熟化温度120℃、熟化时间8.5 h... 针对低钙镁钒矿碱度低、二氧化硅含量高的特点,采用硫酸熟化-水浸出工艺处理石煤钒矿,考察了矿物粒级、硫酸用量、熟化温度、熟化时间等参数对钒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矿石粒度-0.15 mm、硫酸用量20%、熟化温度120℃、熟化时间8.5 h的优化条件下,所得熟料在液固比2∶1、室温下用水搅拌浸出2 h,钒浸出率达到了88.6%。熟化过程矿物中包裹钒的云母结构得到高效解离,并释放可溶性钒,浸出液中硅含量低(0.08 g/L),比直接酸浸或焙烧酸浸工艺中硅含量大幅降低,对后续萃取工序非常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钙镁石煤 钒矿 硫酸熟化 浸出 水浸
下载PDF
石煤含氟酸浸液中V(Ⅴ)-Fe(Ⅲ)-F-H_(2)O系钒铁分离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赖永传 杨鑫龙 +3 位作者 孙建之 尚鹤 莫晓兰 温建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03-1712,共10页
针对石煤含氟酸浸液中钒铁分离问题,计算并绘制298.15 K下V(Ⅴ)-Fe(Ⅲ)-F-H_(2)O系热力学平衡图,分析含钒离子、含铁离子随总钒浓度、总铁浓度、总氟浓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H由0升高至3.00,由于氟离子与VO_(2)^(+)、Fe^(3+... 针对石煤含氟酸浸液中钒铁分离问题,计算并绘制298.15 K下V(Ⅴ)-Fe(Ⅲ)-F-H_(2)O系热力学平衡图,分析含钒离子、含铁离子随总钒浓度、总铁浓度、总氟浓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H由0升高至3.00,由于氟离子与VO_(2)^(+)、Fe^(3+)的配位作用,含钒物种由阳离子转变为阴离子,含铁物种由阳离子转变为中性分子,此时可实现钒铁有效分离。定义pH_(50%)为含钒阴离子摩尔分数50%时的pH,溶液中总钒浓度升高、总铁浓度升高,均导致pH50%升高,总氟浓度升高,pH_(50%)则降低。采用N235阴离子萃取剂分离含氟溶液中的钒铁,当溶液中总钒浓度为0.05 mol/L、总铁浓度为0.05 mol/L、总氟浓度为0.50 mol/L时,溶液萃取pH升高,钒铁分离系数βV/Fe增加,当pH为1.97时,钒铁分离系数β_(V/Fe)可达122.86,钒铁达到有效分离,与热力学分析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V(Ⅴ)-Fe(Ⅲ)-F-H_(2)O系 热力学平衡 pH_(50%) 阴离子萃取剂
下载PDF
添加石煤提钒尾渣对建筑用烧结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海玲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1-196,共6页
本研究以石煤提钒尾渣为原料制备了建筑用烧结砖,研究了石煤提钒尾渣细度及添加量对制品抗压强度及吸水率的影响,采用XRD和SEM表征手段分析了石煤提钒尾渣添加量调控烧结砖相组成与显微结构的机理,检测了制品的抗冻融性与使用安全性。... 本研究以石煤提钒尾渣为原料制备了建筑用烧结砖,研究了石煤提钒尾渣细度及添加量对制品抗压强度及吸水率的影响,采用XRD和SEM表征手段分析了石煤提钒尾渣添加量调控烧结砖相组成与显微结构的机理,检测了制品的抗冻融性与使用安全性。结果表明:提高尾渣细度改善了样品的致密度与抗压强度,引入尾渣使样品的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B3样品(尾渣:黏土:粉煤灰=30:30:40)经1150 o C烧成后,其抗压强度≥35 MPa,吸水率小于≤13%,综合性能满足《烧结普通砖》(GB/T 5101-2003)中Mu30的要求。XRD与SEM分析表明,添加15%~30%尾渣有利于生成液相,促进钙长石与钙黄长石的生成,晶粒与液相相互胶结,使制品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与致密度及较好的抗冻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提钒尾渣 建筑用烧结砖 结构 性能
下载PDF
浓硫酸熟化浸出提取湘西石煤中的钒
14
作者 蔡俊 高峰 +1 位作者 颜文斌 华骏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27,共4页
采用浓硫酸熟化浸出湘西石煤中的钒,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硫酸用量、脱碳温度、熟化时间、熟化温度以及浸出时间对钒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脱碳温度600℃、硫酸用量24%、熟化温度180℃、熟化时间8 h、浸出时间8 h条件... 采用浓硫酸熟化浸出湘西石煤中的钒,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硫酸用量、脱碳温度、熟化时间、熟化温度以及浸出时间对钒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脱碳温度600℃、硫酸用量24%、熟化温度180℃、熟化时间8 h、浸出时间8 h条件下,钒浸出率为83.2%。该工艺提钒过程无有害气体产生,减少了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硫酸 熟化浸出 脱碳
原文传递
含钒石煤脱碳焙烧过程温度变化规律及焙烧条件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白哲 韩跃新 +3 位作者 孙永升 靳建平 周振亚 唐志东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817-1830,共14页
含钒石煤是我国储量巨大的一种钒矿资源。对于含碳量高的石煤原矿,脱碳焙烧工艺能在提高钒浸出率的同时降低酸耗。对石煤脱碳焙烧过程的温度变化进行研究,避免高温烧结的同时还可利用其自身热量,这对提高焙烧过程热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 含钒石煤是我国储量巨大的一种钒矿资源。对于含碳量高的石煤原矿,脱碳焙烧工艺能在提高钒浸出率的同时降低酸耗。对石煤脱碳焙烧过程的温度变化进行研究,避免高温烧结的同时还可利用其自身热量,这对提高焙烧过程热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650℃、50 min、空气流量500 mL/min及20%O_(2)浓度的最佳焙烧条件下,对石煤悬浮焙烧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在最初3.9 min内,样品迅速由室温升温至560.1℃;持续加热至10.3 min,白云石和高岭石分解,样品温度升至最高值741.5℃;燃烧结束后,样品温度回落,并稳定在622.5℃。这表明脱碳主要发生在最初的30 min内,石煤中碳质燃烧可将物料自身温度提高约120℃。基于此得到了含钒石煤脱碳焙烧过程的温度变化规律。因此,在石煤脱碳焙烧中应利用其温度变化规律,在避免高温和高氧引起的局部烧结的同时,利用自身燃烧热量,以提高焙烧效率和热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变化 脱碳焙烧 含钒石煤 悬浮焙烧
下载PDF
甘肃省某石煤提钒企业伴生放射性污染的调查及分析
16
作者 王福军 王海山 +6 位作者 郝建国 方鹏 马宏达 魏晋祥 梁晓烨 丁晶洁 刘作业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6-594,共9页
本文对甘肃省石煤资源的伴生矿物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浓度水平以及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辐射问题进行了调查,石煤伴生矿放射性主要来自铀系核素238 U和226 Ra,部分矿区的^(238)U和^(226)Ra的放射性活度浓度的平均水平超过了1 Bq/g。并... 本文对甘肃省石煤资源的伴生矿物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浓度水平以及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辐射问题进行了调查,石煤伴生矿放射性主要来自铀系核素238 U和226 Ra,部分矿区的^(238)U和^(226)Ra的放射性活度浓度的平均水平超过了1 Bq/g。并对甘肃省某石煤提钒企业的测量数据,评估了工作人员以及公众接受的照射剂量率,分析了放射性污染以废水、废气、放射性固体废物等形式向环境转移的可能性。最后对石煤伴生放射性矿现存的各类放射性污染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伴生放射性 照射剂量率 辐射环境污染
下载PDF
石煤中铀在水-岩作用下浸出释放的环境影响及控制因素
17
作者 魏信祥 李江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3-74,共12页
含铀石煤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富含有机质和金属硫化物。石煤被人为开采暴露于地表后很容易在水-岩作用下发生氧化,产生矿山酸性排水并释放出放射性和有毒金属元素铀,因此废弃裸露的石煤矿山成为重要的潜在铀污染源。综述了水-岩作... 含铀石煤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富含有机质和金属硫化物。石煤被人为开采暴露于地表后很容易在水-岩作用下发生氧化,产生矿山酸性排水并释放出放射性和有毒金属元素铀,因此废弃裸露的石煤矿山成为重要的潜在铀污染源。综述了水-岩作用下石煤矿山铀浸出释放的环境效应,铀的浸出释放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石煤中铀的丰度、铀赋存状态、石煤风化程度、微生物作用,以及浸出液pH、Eh和气象水文等。尽管石煤中铀在水-岩作用下浸出释放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控制铀浸出释放的主要因素及相关机制还不清楚,尤其是微生物在铀浸出释放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岩作用 浸出释放 石煤 微生物
下载PDF
湘西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石煤研究综述
18
作者 夏罗平 曹运江 +1 位作者 刘季松 肖正辉 《能源与节能》 2023年第1期13-15,共3页
石煤是早古生代浅海环境中主要由菌藻类、海绵等原始动、植物遗体在浅海环境条件下经过成千上万年的腐泥化作用和煤化作用而形成的高硫分、高灰分、低热值的劣质煤。中国湘西北下寒武统石煤的蕴藏量大,并且其伴生矿含量也丰富。加强石... 石煤是早古生代浅海环境中主要由菌藻类、海绵等原始动、植物遗体在浅海环境条件下经过成千上万年的腐泥化作用和煤化作用而形成的高硫分、高灰分、低热值的劣质煤。中国湘西北下寒武统石煤的蕴藏量大,并且其伴生矿含量也丰富。加强石煤及其伴生矿产的研究,对其综合勘探、综合开发和综合利用等方面意义重大。对湘西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石煤特征、成因及其伴生的矿产资源进行了综述,最后分析了前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牛蹄塘组 岩石学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湖南某石煤矿区重金属污染现状及生态风险评价
19
作者 陈三喜 苏佳 曾兴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3-108,共6页
为研究湖南某石煤矿区重金属污染现状,采用ICP法测定了水体和土壤中多种重金属含量,并分别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水中Cd、Cr(Ⅵ)、Zn、Fe和Mn平均浓度分别为1.935 5、0.025 3、6.024 9、16.2... 为研究湖南某石煤矿区重金属污染现状,采用ICP法测定了水体和土壤中多种重金属含量,并分别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水中Cd、Cr(Ⅵ)、Zn、Fe和Mn平均浓度分别为1.935 5、0.025 3、6.024 9、16.222 0和4.214 9 mg/L,污染指数分别为387.10、5.06、3.01、54.07和42.15,污染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Cd>Fe>Mn>Cr(Ⅵ)>Zn;土壤中Pb、Zn、Cr、As、Hg和Cd平均含量分别为8.51、38.59、18.65、10.01、0.18和3.41 mg/kg,平均生态风险系数分别为2.13、0.98、0.85、18.00、28.55和339.80,污染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Cd>Hg>As>Pb>Zn>Cr,整个矿区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390.31,污染程度为较高生态危险。矿区受到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废石堆和沉淀池的排水口下游区域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重金属污染 污染特征 内梅罗污染指数法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下载PDF
中深孔落矿在石煤型钒矿难采矿段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新胜 李桃鹏 +1 位作者 吴文辉 周学武 《中国钼业》 2023年第2期22-26,共5页
石煤型钒矿含矿岩层矿石硬度小,节理发育,开采难度大,资源利用率低。通过采用中深孔落矿分段空场法采矿,回收了大量的矿柱、并对原有采矿方法无法回采的破碎矿段也进行了安全高效开采,对于石煤型钒矿石大规模开采积累了诸多的实验数据... 石煤型钒矿含矿岩层矿石硬度小,节理发育,开采难度大,资源利用率低。通过采用中深孔落矿分段空场法采矿,回收了大量的矿柱、并对原有采矿方法无法回采的破碎矿段也进行了安全高效开采,对于石煤型钒矿石大规模开采积累了诸多的实验数据和科学依据,为以后矿山安全高效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型钒矿 中深孔落矿 贫化 回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