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指标含量测定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的石见穿质量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梁慧 陶晨璐 +4 位作者 刘艳梅 彭致铖 潘礼业 朱德全 丁青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51-60,共10页
目的 以酚酸类成分及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为指标,结合聚类热图、灰色关联度分析与熵权TOPSIS分析等化学计量学方法综合评价不同产地石见穿药材的质量。方法 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的规定测定水溶性浸出物。建立UPLC法测定石见穿药材... 目的 以酚酸类成分及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为指标,结合聚类热图、灰色关联度分析与熵权TOPSIS分析等化学计量学方法综合评价不同产地石见穿药材的质量。方法 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的规定测定水溶性浸出物。建立UPLC法测定石见穿药材中丹酚酸B、丹参素、咖啡酸、绿原酸及迷迭香酸5种酚酸类成分含量,采用Waters BEH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以0.1%甲酸(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90 nm;柱温为40℃;流速为0.4 mL/min;进样量为1μL。测定来自广东、广西、山东、安徽、湖北5个产地共20批药材的水溶性浸出物及5种酚酸类成分含量。采用聚类热图、灰色关联度分析与熵权TOPSIS分析对测定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不同批次石见穿药材各指标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聚类热图分析显示20批药材可分成5类;灰色关联度分析与熵权TOPSIS分析均显示产自山东产区的药材其得分排名整体靠前。结论 本研究为石见穿药材的质量评价及产地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见穿 含量测定 聚类热图 灰色关联度 熵权TOPSIS 质量评价
下载PDF
石见穿配方颗粒的特征图谱和含量测定
2
作者 陈日荣 欧阳丽敏 +1 位作者 杨佩雯 吴弢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3期75-78,共4页
目的建立石见穿配方颗粒HPLC特征图谱及含量测定的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OSAKA SODA CAPCELL PAK C18 MGⅡ色谱柱(150 mm×4.6 mm,3.0µm),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25℃,流速1.0 ml/min,检测波... 目的建立石见穿配方颗粒HPLC特征图谱及含量测定的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OSAKA SODA CAPCELL PAK C18 MGⅡ色谱柱(150 mm×4.6 mm,3.0µm),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2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40 nm(特征图谱)、330 nm(含量测定)。结果建立了石见穿配方颗粒的特征图谱,标定了5个共有特征峰,采用对照品指认了其中的4个色谱峰。13批石见穿配方颗粒样品中有10批特征图谱的相似度大于0.9。10批石见穿配方颗粒中迷迭香酸的含量测定范围为0.67~0.81 mg/g。结论建立的HPLC特征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可靠,为石见穿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见穿 配方颗粒 特征图谱 迷迭香酸 含量测定
下载PDF
石见穿治疗小鼠肾结石的活性部位筛选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3
作者 刘漫 蒲莲莲 +3 位作者 杨颖 刘陶世 嵇晶 程建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2期315-321,共7页
目的:阐明石见穿治疗肾结石的活性部位。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提取石见穿,分为3个部位:石油醚部位,95%乙醇部位,水部位。乙醛酸盐诱导肾结石法建立小鼠肾结石模型,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以苏木精-伊红(HE... 目的:阐明石见穿治疗肾结石的活性部位。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提取石见穿,分为3个部位:石油醚部位,95%乙醇部位,水部位。乙醛酸盐诱导肾结石法建立小鼠肾结石模型,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以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Von Kossa染色观察小鼠肾组织病理学形态及钙结晶沉积程度。借助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对活性较好的部位进行成分鉴定。结果:同等剂量下石见穿95%乙醇部位有良好的治疗肾草酸钙结石和修复肾脏损伤作用,能够显著减少小鼠肾脏草酸钙结晶。该部位的化学成分为酚酸类,黄酮类,三萜类,其中主要是酚酸类成分。结论:石见穿中酚酸类成分可能为其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见穿 动物模型 肾结石 UPLC-Q-TOF-MS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倪育淳运用石见穿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
4
作者 武美 倪育淳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4期34-37,共4页
肺癌是临床常见肿瘤,目前治疗方式多样,且疗效较好。石见穿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镇痛祛湿、散结消肿等,具有广泛抗肿瘤作用,尤其对肺癌有抑制作用。倪育淳教授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常配伍石见穿治疗肺癌。... 肺癌是临床常见肿瘤,目前治疗方式多样,且疗效较好。石见穿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镇痛祛湿、散结消肿等,具有广泛抗肿瘤作用,尤其对肺癌有抑制作用。倪育淳教授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常配伍石见穿治疗肺癌。该文介绍倪教授运用石见穿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见穿 肺癌 倪育淳
下载PDF
石见穿多糖的提取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0
5
作者 郑海音 徐伟 +1 位作者 郑晓燕 汤须崇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8年第5期360-362,共3页
目的:研究石见穿中多糖提取的最优条件及其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提取多糖的优化条件,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噻唑蓝还原法(MTT法)检测石见穿多糖对体外人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水浴... 目的:研究石见穿中多糖提取的最优条件及其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提取多糖的优化条件,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噻唑蓝还原法(MTT法)检测石见穿多糖对体外人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水浴温度90℃,料液比1∶10,提取时间2.5小时,提取4次为石见穿提取的最佳工艺,该条件下石见穿多糖含量最高,平均为0.0308g/g。3剂量的石见穿多糖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26.92%2,18.26%和5.95%。结论:该工艺可用于石见穿多糖的提取,石见穿多糖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见穿/分析 多糖 工艺学 制药 石见穿多糖/药理学
下载PDF
石见穿多糖对H22荷瘤小鼠的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24
6
作者 程卓 赵文豪 +4 位作者 黄旭 王冠 吕叙鹏 吴超群 舒广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46-851,915,共7页
前期研究发现石见穿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Salvia chinensis Benth.,PSSC)能有效抑制H22肝癌细胞在昆明小鼠体内的生长。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PSSC对H22荷瘤小鼠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的影响。通过在昆明小鼠右腋皮下注射H2... 前期研究发现石见穿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Salvia chinensis Benth.,PSSC)能有效抑制H22肝癌细胞在昆明小鼠体内的生长。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PSSC对H22荷瘤小鼠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的影响。通过在昆明小鼠右腋皮下注射H22肝癌细胞构建荷瘤小鼠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酶联免疫法等实验方法评价PSSC对CD4+T细胞、CD8+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抗肿瘤免疫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PSSC可以有效增加小鼠的脾脏/胸腺指数并促进Con A/LPS刺激的脾细胞增殖。同时,PSSC剂量依赖性地增加了荷瘤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脾脏及淋巴结中CD8+T细胞比例并提高CD8+T细胞与NK细胞在肿瘤组织中的组分含量。注射PSSC后,CD4+T细胞分泌免疫促进因子IFN-γ和IL-2的量增加,而分泌免疫抑制因子IL-4和IL-10的量减少。这一系列实验研究结果表明PSSC具有显著的抗肿瘤免疫增强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见穿 多糖 H22荷瘤小鼠 抗肿瘤免疫
下载PDF
石见穿多糖SC3的化学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刘翠平 王雪松 方积年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9-193,共5页
目的 研究从中药石见穿 (Salviachinensis)全草中得到的酸性多糖SC3的化学结构。方法 利用化学方法 (糖组成分析、甲基化分析、糖醛酸还原及部分酸水解 )和光谱方法 (IR ,NMR ,ESI MS)分析其结构特征。结果 SC3的分子量为 7 7× ... 目的 研究从中药石见穿 (Salviachinensis)全草中得到的酸性多糖SC3的化学结构。方法 利用化学方法 (糖组成分析、甲基化分析、糖醛酸还原及部分酸水解 )和光谱方法 (IR ,NMR ,ESI MS)分析其结构特征。结果 SC3的分子量为 7 7× 10 4,由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和半乳糖醛酸组成 ,甲基化分析、部分酸水解和NMR ,ESI MS进一步分析了糖残基的连接方式和序列。结论 SC3为一结构复杂的酸性杂多糖 ,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见穿 多糖 结构分析 SC3 中药
下载PDF
石见穿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3
8
作者 王业玲 李占林 +2 位作者 刘涛 柳航 华会明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0-111,156,共3页
目的寻找石见穿(Salvia chinensis Benth.)的活性成分,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柱色谱分离;根据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石见穿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3一吲哚... 目的寻找石见穿(Salvia chinensis Benth.)的活性成分,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柱色谱分离;根据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石见穿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3一吲哚甲醛(indolyl-3-carbaldehyde,1)、芥子醛(sinapaldehyde,2)、松柏醛(coniferyl aldehyde,3)、丁香醛(syringaldehyde,4)、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5)、香草醛(vanillin,6)、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 furaldehyde,7)、β-谷甾醇(β-sitosterol,8)、胡萝卜苷(daucosterol,9)。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鼠尾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5、7为首次从石见穿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见穿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原文传递
石见穿中两个酸性多糖的化学研究 被引量:33
9
作者 刘翠平 王雪松 方积年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 研究石见穿 Salvia chinensis全草中的多糖组份。方法 采用 DEAE-纤维素柱色谱和凝胶渗透色谱进行分离纯化 ,化学和光谱方法分析其结构特征。结果 分别从石见穿水提取物和稀碱提取物中分得 2个均一多糖组份 SC5和 SC6 ,其相对... 目的 研究石见穿 Salvia chinensis全草中的多糖组份。方法 采用 DEAE-纤维素柱色谱和凝胶渗透色谱进行分离纯化 ,化学和光谱方法分析其结构特征。结果 分别从石见穿水提取物和稀碱提取物中分得 2个均一多糖组份 SC5和 SC6 ,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4 .8× 10 4和 >1.0× 10 6 ,二者均为结构复杂的酸性多糖组份。结论 SC5和 SC6都是首次从该植物分得的酸性杂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见穿 多糖 结构分析
下载PDF
石见穿多糖对脂多糖和D-氨基半乳糖胺联合诱导小鼠急性肝衰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黄旭 张浪 +3 位作者 郝吉 程卓 冯天辉 舒广文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1-317,共7页
目的研究石见穿多糖(PSSC)对脂多糖(LPS)/D-氨基半乳糖胺(Ga IN)诱导小鼠急性肝衰竭(ALF)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PSSC 30和100 mg·kg^(-1)给药组。给药组每日1次,连续给药1周。给药结束后,... 目的研究石见穿多糖(PSSC)对脂多糖(LPS)/D-氨基半乳糖胺(Ga IN)诱导小鼠急性肝衰竭(ALF)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PSSC 30和100 mg·kg^(-1)给药组。给药组每日1次,连续给药1周。给药结束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ip给予LPS 10μg·kg^(-1)和Gal N700 mg·kg^(-1),制备小鼠ALF模型。HE染色法检测肝组织病理变化;用试剂盒法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及肝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水平;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肝组织活性氧(ROS)的相对含量;ELISA法测定血清及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的含量;胱天蛋白酶3活性测试试剂盒检测小鼠肝组织匀浆中胱天蛋白酶3的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肝细胞排列杂乱,胞质皱缩,细胞边界模糊,可见较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和明显的肝组织内出血,病理评分明显升高(P<0.01);MDA和ROS含量分别升高至正常对照组的2.2倍和4.3倍(P<0.01),GSH含量下降至51%(P<0.01),抗氧化酶SOD,CAT和GSH-Px的活性分别降低至74%,36%和42%(P<0.01),TNF-α,IL^(-1)β和IL-6的水平有明显提高(P<0.01),胱天蛋白酶3活性升高至正常对照组的5.3倍(P<0.01)。与模型组相比,PSSC组小鼠存活比例明显升高(P<0.01);小鼠肝组织病理评分降低(P<0.01);MDA和ROS含量升高(P<0.01),GSH含量下降(P<0.01);TNF-α,IL^(-1)β和IL-6的含量降低(P<0.01);胱天蛋白酶3活性降低(P<0.01)。结论 PSSC对LPS和Gal N联合诱导的小鼠ALF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该作用可能与降低肝氧化应激、抑制肝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石见穿 急性肝衰竭 脂多糖 氨基半乳糖
下载PDF
石见穿多糖对环磷酰胺诱导小鼠免疫低下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程卓 赵文豪 +3 位作者 吕叙鹏 吴超群 黄旭 舒广文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3-187,共5页
目的:观察石见穿多糖对环磷酰胺诱导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增强作用。方法: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制备免疫低下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和胸腺细胞的周期分布;MTT比色法评价脾脏和胸腺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中性红摄取试验评价小鼠... 目的:观察石见穿多糖对环磷酰胺诱导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增强作用。方法: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制备免疫低下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和胸腺细胞的周期分布;MTT比色法评价脾脏和胸腺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中性红摄取试验评价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生化及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能力。结果:石见穿多糖可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脾脏与胸腺指数,上调其脾脏和胸腺内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比例,增强刀豆蛋白A刺激下脾脏与胸腺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及增强免疫低下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分泌IL-1β和NO的能力,并能提高巨噬细胞内IL-1β含量和Caspase-1活性。结论:石见穿多糖能显著缓解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免疫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见穿多糖 环磷酰胺 免疫增强
原文传递
中药石见穿提取物熊果酸体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钱晓萍 徐敬宣 +5 位作者 林黎 薛姣 胡静 杨阳 胡文静 刘宝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11期2244-2248,共5页
目的:考察从石见穿醇提物氯仿部位提取分离得到的熊果酸对5株人肿瘤细胞株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95%工业酒精对石见穿饮片进行提取,然后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和正丁醇依次对乙醇提取部... 目的:考察从石见穿醇提物氯仿部位提取分离得到的熊果酸对5株人肿瘤细胞株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95%工业酒精对石见穿饮片进行提取,然后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和正丁醇依次对乙醇提取部位进行分段萃取,采用系统溶剂法、梯度洗脱、柱色谱分离、重结晶等方法,从石见穿醇提物氯仿部位中分离得到熊果酸。采用MTT法测定熊果酸对体外培养的5株人肿瘤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在体外,熊果酸对于5株细胞株具有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结论:熊果酸是石见穿醇提物、氯仿部位发挥体外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见穿 熊果酸 MTT法 体外抗肿瘤作用
下载PDF
中药石见穿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艳宏 关枫 王锐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909-1910,共2页
关键词 石见穿 《植物名实图考》 中药 药材鉴别 唇形科植物 华鼠尾草 临床研究 文献资料
下载PDF
石见穿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4
作者 雷涛 孟繁钦 +1 位作者 王艳芳 吴宜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9期9-10,23,共3页
石见穿具有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目前对石见穿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尤其在其抗肿瘤方面的作用受到医药领域的广泛关注。对石见穿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作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利于开发新的药物和充分利用天然药用资源。
关键词 石见穿 化学成分 药理
下载PDF
石见穿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内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梅 于波 +2 位作者 田颖 许歆 钟珊 《中医药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55-57,共3页
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M)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石见穿治疗组和西药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各组大鼠动情前期和后期血清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雌激素(E2)、孕激素(P)的含量。研究结果显示:石见穿... 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M)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石见穿治疗组和西药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各组大鼠动情前期和后期血清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雌激素(E2)、孕激素(P)的含量。研究结果显示:石见穿治疗组增生期FSH值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西药对照组表现出明显的对FSH分泌的抑制作用;石见穿治疗组增生期LH值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石见穿治疗组E2值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也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提示:石见穿对E2降低的程度远不及西药,防止了雌激素过度低下带来的一系列副作用,因此,石见穿对于治疗EM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见穿 动物模型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下载PDF
石见穿总酚酸对小鼠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朋 崔誉蓉 +1 位作者 李德芳 郑秋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607-4609,共3页
[目的]研究石见穿总酚酸对受四氯化碳损伤的小鼠肝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石见穿设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水飞蓟宾),共6个组。灌胃给药连续5d,皮下注射1ml/kg50%四氯化碳花生油... [目的]研究石见穿总酚酸对受四氯化碳损伤的小鼠肝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石见穿设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水飞蓟宾),共6个组。灌胃给药连续5d,皮下注射1ml/kg50%四氯化碳花生油溶液,24h测定血清天门冬氨基酸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石见穿总酚酸高、中、低剂量组血清AST、ALT活性均显著降低;组织中T-AOC能力、GSH含量显著增加,MDA含量降低,均呈现剂量依赖性变化。病理学切片也显示石见穿总酚酸对肝保护的作用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石见穿总酚酸对小鼠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石见穿总酚酸可增强组织抗氧化能力,降低四氯化碳引起的脂类过氧化,保护细胞膜免受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损伤 石见穿总酚酸 总抗氧化力 脂类过氧化 还原性谷胱甘肽
下载PDF
石见穿的药用成份及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梁伟 王松坡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10期2492-2494,共3页
石见穿主要包括糖类、三萜类、多酚类等成分,在抗肿瘤领域研究广泛。本文通过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文献,对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石见穿的化学成分和抗肿瘤作用机理以及临床应用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石见穿 化学成分 抗肿瘤 临床应用
下载PDF
RP-HPLC测定石见穿中丹参素的含量 被引量:4
18
作者 丁嘉信 孟琳 +3 位作者 陈新梅 李荣荣 胡本岩 田景振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2年第6期7-8,共2页
目的:建立石见穿中丹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以甲醇-0.1%冰醋酸(20∶80)为流动相,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丹参素进样量在1.9248~5.7744μ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1.2... 目的:建立石见穿中丹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以甲醇-0.1%冰醋酸(20∶80)为流动相,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丹参素进样量在1.9248~5.7744μ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1.2%。结论:该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石见穿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见穿 丹参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石见穿药材中原儿茶酸的含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环香 苏汉文 向梅先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132,共2页
目的研究石见穿药材中原儿茶酸的含量。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石见穿中原儿茶酸的含量,采用Alltima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5%乙酸溶液(9∶91),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60 nm;柱温30℃。结果回归方... 目的研究石见穿药材中原儿茶酸的含量。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石见穿中原儿茶酸的含量,采用Alltima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5%乙酸溶液(9∶91),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60 nm;柱温30℃。结果回归方程:Y=3267X-28.83,r=0.999 99。原儿茶酸在0.10~0.4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原儿茶酸的平均回收率为100.23%,RSD为1.77%.结论该方法为该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见穿 高效液相色谱 原儿茶酸
下载PDF
“石见穿-猫爪草”药对治疗肺癌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佳奇 许博文 +4 位作者 程孟祺 赵雨薇 张兴 郑红刚 花宝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860-869,共10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对“石见穿-猫爪草”药对治疗肺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探讨。方法:石见穿、猫爪草中具有抗肺癌活性的有效成分通过检索TCMSP及查找文献经筛选后获得。药物靶点通过查找DrugBank获得,并经UniProt校正为标准基因名称...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对“石见穿-猫爪草”药对治疗肺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探讨。方法:石见穿、猫爪草中具有抗肺癌活性的有效成分通过检索TCMSP及查找文献经筛选后获得。药物靶点通过查找DrugBank获得,并经UniProt校正为标准基因名称,再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预测药物靶点以补充。肺癌相关基因通过检索GeneCards、OMIM、DrugBank获得。将药物作用靶点和疾病相关靶点取交集后获得药对治疗肺癌的候选基因靶点。“中药-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借助Cytoscape构建,构建PPI网络并筛选核心网络节点在STRING上进行。GO和KEGG分析通过Metascape实现,最后构建“通路-靶点”网络,进一步筛选关键基因。结果:共获石见穿有效成分16个、猫爪草有效成分18个,候选靶点共164个,GO功能2443个和KEGG通路170条。结论:“石见穿-猫爪草”药对治疗肺癌的有效成分为槲皮素、熊果酸、β-谷甾醇和咖啡酸等;关键靶点为MAPK1、AKT1、PIK3R1、RAF1和EGFR;GO主要包括细胞因子、氧化应激、质膜传递、蛋白激酶的结合与活性、细胞凋亡;KEGG包括癌症途径、非小细胞肺癌途径和小细胞肺癌途径,还涉及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IL-17、TNF、PI3K-Akt和凋亡等信号通路。本研究揭示了“石见穿-猫爪草”治疗肺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推测潜在靶点影响多条信号通路最终拮抗肺癌细胞的增殖、分化、侵袭、转移及促进凋亡,为进一步的基础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见穿-猫爪草”药对 肺癌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